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在當下,過勞死並非一個新鮮詞匯,過度勞動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與德國、法國每週工作35小時相比,《過勞時代》一書揭示的事實令人頗為悲觀:過度勞動不僅在日本和中國、韓國很普遍,就是在美國、甚至英國也有加大的趨勢。毫不誇張地說,過度勞動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導致過度勞動這一趨勢逐漸加大。

此前,人們往往容易將過度勞動僅僅歸結於勞資關系。但是,近些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過度勞動產生了直接關聯。以蘋果手機為例,如果蘋果手機的所有研發和生產環節全部放到美國,由於美國工會力量比較強大,法律對於員工的權益保護較為完善,加上薪資、福利成本較高,這將導致蘋果手機的生產成本較高。利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蘋果公司將大部分的手機製造和生產環節外包給某些東亞國家,這些東亞國家不僅工人工資、福利低廉,而且沒有謀求員工利益的組織化工會,有些國家的地方政府為了得到稅收而討好資方,因此對於資方侵犯勞工權益坐視不理,勞資雙方發生糾紛時甚至偏袒資方。在這種經濟關系之下,勞方為了增加收入,就不得不「自動加班」,而長期過度勞動,不僅摧毀了員工的身體健康,而且無異於冷酷的精神折磨。

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過勞現象日趨嚴重

另一方面,生產同樣的產品,發達國家的成本高出發展中國家很多,發達國家的外包和生產轉移,無疑又減少了其本國工人的工作機會。因此,這必將招致其不滿,進而以種種措施阻礙和干擾。《過勞時代》揭示,國家之間的競爭也可能加劇過度勞動。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日本企業不得不與新興國家競爭,過度勞動競爭進一步加強。

而消費型資本主義的興起,同樣導致了過度勞動。無論是更大、更舒適的房子,還是性能更卓越的汽車,以及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以及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都意味着消費支出的增加。對於中上層階層的人而言,攀比性的競爭消費不僅會增加他們的生活壓力,而且會導致過度勞動以獲取收入,維持消費支出。對於中下階層的人來說,如果長期的過度勞動也不能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和最低的生活所需,長期不能購買自己想得到的商品,將會產生多種負面情緒,並有可能危害社會。

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消費型資本主義誘惑着人們的欲望

在中國,過度勞動現象十分嚴重。《過勞時代》顯示,2006年,韓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每年有60萬人過勞死。這一數據顯然大可質疑,但是,中國人的過度勞動問題顯然已經十分嚴重。2012年8月底,《小康》雜誌和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1-2012年,69.4%的受訪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時工作,其中42.4%的受訪者每週工作40-50小時,18.5%的受訪者每週工作51-60小時,5.5%的受訪者每週工作61-70小時。另外幾項研究也顯示,中國人的過勞現象很普遍。

顯然,與德國、法國每週大致35小時工作制相比,中國人的工作時間要長出很多。《過勞時代》49頁顯示,西門子公司就工作時間延長的問題與工會協商時稱,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就將兩個工廠的核心生產部門遷移到工資更低廉,耕作時間更長的匈牙利和中國。雖然工會極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接受西門子延長工作時間的提案。

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解決過度勞動問題較好的是荷蘭。在20世紀80年代初,荷蘭人每年工作時間就已經縮短到1500小時左右,到90年代,又進一步縮短到1350小時。而荷蘭解決過勞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減少全職員工和兼職員工的時薪差距,既解決了失業問題,也縮短了工作時間。雖然中國與荷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具備直接的可比性。但是,讓勞方擁有自己利益表達的方式和渠道,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過度勞動的問題。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閱讀與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