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看完電影《少年的你》,我心里像被塞了一團棉花,堵得難受,思緒一度沉浸在周冬雨的淚目中。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在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7的影片中,她幾乎從頭哭到尾,那種面對欺凌隱忍的眼神,轉頭淚珠突然墜落而下的無助,都直直地擊中觀眾的心底。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其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她剛剛在放學路上,遭到了幾個同學的圍毆、撕衣服,心里孤獨害怕到極致,在與媽媽接通電話的那一刻,眼淚終於決堤洶涌而出,但她無聲哭泣幾秒後,依然調整了一下呼吸,用平靜的語氣告訴媽媽「自己很好」。

太讓人心疼了!

到底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讓她可以如此隱忍?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曾經提出「唯智論」理念,很好地解釋了這個現象,他告訴我們,教育中的「唯智論」,單方面強調成績的重要性,忽略了孩子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養成,很容易弱化孩子的「社會角色」,導致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懂得採取正確的解決辦法。

在這部以校園霸凌為主題的影片中,幾個高三的學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反應了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為人父母的反思。

01

「唯智論」的偏頗,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到人性的陰暗面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1、學習好,能幫媽媽改變命運?

周冬雨飾演的高三學生陳念,媽媽是一位欠下高額外債的小生意人,為了躲避債務,她常年躲在外地,偶爾的回家或電話,也總是對陳念說:「你要考上好大學,考上大學就好了,媽媽以後就靠你了。」

在這樣的思維下,陳念一門心思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哪怕被同學廝打、剪頭發、拍裸照也選擇隱忍。甚至在情緒失控,將欺負她的同學魏萊推下樓梯時,還是選擇了隱瞞事實。

在被警察追問,為什麼被欺負不報警時,她含淚說:「我不想影響到高考。」

陳念是不幸的,她的孤獨、被欺凌與被羞辱,被包括媽媽在內的很多人忽視。

但是,不幸的孩子又何止陳念一人。

2、學習好,能成為父母的驕傲?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魏萊是陳念的同班同學,她長相甜美,但內心扭曲,在過道里,可以一把從背後將陳念推下幾米高的樓梯,而毫無悔意。

事後,在她母親的辯解中,我們可以看出家庭環境對她的影響,她的父母對她學習要求嚴格,從小到大的獎章擺滿房間,而因為第一次高考失利,爸爸已經一年沒有跟她說話了。

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她努力學習,成績優異,但內心的焦躁,讓她將軟弱的同學胡小碟作為出氣筒,胡小碟跳樓後,她對說出真相的陳念懷恨在心。

與其說她惱怒陳念的耿直,不如說她懼怕事情的敗露會影響到高考,再一次讓父母失望。

3、學習好,可以掩蓋自己身上的懦弱?

陳念被打的視頻,在同學群里相互傳播,大家對她的遭遇心知肚明,卻沒有一個同學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就在陳念傷痕累累回到教室時,同桌男生依然勸她:「再熬一個月。」

只要能順利高考,哪怕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也可以選擇性無視。

可是,這樣只注重成績,而逃避現實的懦弱,真的可以讓人生無悔嗎?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那些看着欺凌視頻沉默不語,心安理得的圍觀者,又何嘗不是施暴事件的推波助瀾者。

就如《悲傷逆流成河》里易遙所說:「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膽小又怕事,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但其實都是事件的參與者。」

影片中,對欺凌者的家庭描述都點到為止,但無疑也在追問我們,到底是誰造成了校園霸凌?

所有事件的發生,都離不開家庭教育長期對孩子思維的影響,學習的優異與否,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我們需要教會他們做人的底線和原則。

02

「唯智論」下的孩子,很容易成為情感的「空心人」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影片中的欺凌者魏萊,做事極端,性格分裂,是個可恨又可憐的女孩。

可恨的是,她對同學下手時的冷酷無情,做事完全考慮自我,靈魂扭曲到恐怖。

可憐的是,她也是父母完美追求下的犧牲品,早已失去自我,成為一個沒有情感的「空心人」。

即便是事件曝光,去求陳念原諒時,出發點也只是考慮帶自己的前途,毫無對傷害者的歉意。

「空心人」最早有詩人托馬斯·艾略特提出,指的是精神狀態空虛和焦慮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擁有共情能力。

他們對待問題的處理方法,喜歡使用暴力,並且會用極端的方法來折磨對方,而這,跟父母平時的處事態度有很大關系。

前段時間,甘肅隴西發生了一起真實的校園暴力事件。

一名14歲的學生張林,被5名同學拖到廁所強行毆打,導致張林顱內出血搶救無效。

面對這樣的痛心事件,其中一名施暴者的父親說:「我們不是不管孩子,我們也管呀,可是也打過也罵過,沒用啊!」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然而事實是,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感受到的是恨與怕,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也極其容易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不管是好還是壞。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生來就是校園暴力的施害者或者被欺凌者。

這些施暴的孩子,一步步由天真走向冷漠的過程中,父母的價值觀起到了很大的決定因素。

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說:

「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願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摒棄「唯智論」,都能用溫柔和陪伴感化孩子,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生命的內在熱度才不致流失。

03

孩子的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父母的愛才是最好的平衡點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心理學家阿比蓋爾·馬什曾在《人性中的善與惡》書中說:

「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即無私、利他和幫助他人。反之,每個人也有惡的一面,體現在自私和無情。」

這樣善與惡的一晃一念,在影片中也有體現,在魏萊帶着幾個人追打陳念時,情急之下,陳念躲進了垃圾桶,不巧的是,手機突然響起的鈴聲,讓她的蹤跡被一個追趕的女生聽見。

這個女生本可以指出她的藏身之地,但猶豫間還是心軟了,轉身帶人去了別的地方。

善與惡,在人性中沒有絕對的界限,很多時候,都在一念之間。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夠指引他們積極向善的,就是父母的愛。

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生性頑劣,欺負村里的孩子不眨眼,當所有人都站在對立面時,父母始終和他站在同一邊。

面對哪吒被誤會,父親李靖挨家挨戶「跪請」百姓們來宴會,還哪吒一個清白,也因此而感化魔童哪吒,心甘情願將乾坤圈套到脖子上,為了百姓的平安而戰。

父母的愛,就像一束光亮,給予孩子成長中需要的力量。

《少年的你》 周冬雨哭泣的背後,是千萬父母需要反思的家庭教育

就如霍爾頓在《麥田守望者》書中說:

「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

用心守望,就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我們多希望,在孩子面對困境時,父母可以鼓勵說:你只管勇闖天涯,我來負責保護你。

讓孩子相信,哪怕身處黑暗之中,也會有一束光在陪伴。

父母的愛自帶溫度,不僅可以治癒孩子的一切傷痛,還能讓孩子生出保護自己的鎧甲,願每個孩子都能生活平和喜樂,遠離生活的沼澤。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商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