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世界*伏曦聊齋】組詩/魂兮歸來作者/亢乃堅


組詩—-魂 兮 歸 來

                  作者:亢乃堅


《 尊 嚴 》

關於你的來歷

當予上述到還未曾有文字的遠古

關於你的延續

該是甲古文亦或瑪雅文化的象形演變

然而  關於你的存在

還須經過考古論證嗎?

你的涵意

還須在生活中加上多此一舉的注腳嗎?

是的 不必要的……

有人為你而殉命

有人為你而消沉

有人為你而咆哮

有人為你而高昂着頭顱傲視嘁嘁小人……

你是來自錚錚傲骨的意志的吶喊

你是來自古老語言的悲壯的史詩

你在先人的土地上種植沉默的堡壘

你在現實的時間里挖掘一個民族之魂

面對風暴  狂濤  愚昧  誹謗……

你把自己交給燃燒的歷史拒絕屈辱與奴役

面對真誠被踐踏  愛情被拍賣

你  翹首發出足以震撼千古的質問——

要以緘默褻瀆「玉殞」的聲音嗎?!

要以完整的泥瓦而苟且偷生嗎?!

聽 你的聲音是宏亮的——

站起來吧  被邪惡奴役但還反抗着的人

驕傲吧  每一雙眼睛都將為你灼熱閃亮

讓民族之魂步出霧的迷宮

讓自由的雙手擎起一顆偉大的頭顱

猶如冉冉升起的太陽俯瞮大地

讓人格的魅力轟轟作響

面對世界 滔 滔 而 歌


《讀 司 馬 遷》

題記:以史為鑒 祈禱和平

不要否認

默默生長的年輪

是真實的

不要否認

靜靜佇立的樹

是有根的

不要否認

濤濤奔涌的江河

是有源的

假如你認為緘默的石頭

沒有生命  你是否聽到

星球裂變的聲音?

假如你感覺行走的動物

沒有思維  你是否看到

眾生之間弱肉強食的角逐?

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叉點上

以超常的神識靜觀宇宙

我們  還有什麼理由否認

人類的渺小和生命的短促?

翻開《史記》  聽

司馬遷那沙沙作響的足音

早已把歷史的滄桑  為後人

在運轉不息的歲月

標上了警示符號……


《沒有了和平》

環繞幾千年  幾萬年  甚或

幾十萬年的一道道年輪

呈於地層  地幔

遂產生了供人類不懈考研的——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泥盆紀  侏羅紀  古炭紀……

而最易引起後人回憶的從人類

祖先開始  就已在地殼表層

刻下了的「記憶」

那便是——路

路是彎曲的——

擁擠使它變形並承載着變態思維

人是難為的——

欲望膨脹着容量有限的大腦

那麼  該怎樣解析

人難做路難行的課題?

形形色色的雙足

書寫歷史  擎起一個民族魂

沉重而又千瘡百孔

生命的脈絡

因此流淌着的不僅僅是血和淚……

於是  掠奪和角逐

無休止地總結物竟天擇的宏論

以及一統天下的霸權理由

深邃精僻而偉大

那麼  在變了調的人類交響曲中

和血肉四濺的大地上  該怎樣以史為鑒

尋找關於和平的音標……


《魂兮歸來》

         題記:一把焚書的烈火燒得「諸子百家」魂飛魄散,隱匿於歷史長河……而今天,我們該以怎樣的情懷對遠古的先人唱一曲「魂兮歸來」……

夢里的故事是單純線條組合的情節

而醒來則目睹轟轟烈烈啃噬着大千世界的嘴臉

真實而夸張  於是  在一個蝴蝶紛飛的遠古

莊子便嘆悟一種似夢非夢的哲學思想

根植於天下大亂的戰國並蔓延於人類靈魂深處

那是一種愜意  滋長於夢游

那是一種懸惑  使然於夢醒時分

是莊周為逃避現實的驚心動魄而沉迷於夢

還是現實的雜亂喧囂無可奈何於老先生

誰能解析夢中蝴蝶祥和飛舞與現實戰亂的方程

誰能重返歷史詮釋諸侯殺戮與莊周安逸的辨證

那個年代為奪寸土的各路豪傑不惜血肉凌空

而莊子的思想體系卻沒有沾上半點血腥

並與諸多門派學說在歷史舞台上定格顯影

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的文化現象

那是諸侯之間殺戮沒有殃及的文化淨土

那是單純而真實的思想開放所形成的遠古文風

而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 竟然舉起一隻

沾滿鮮血不可一世的大手  煽起一把焚書烈火

諸子百家從此魂飛魄散匿跡銷聲……

文人的歸隱是一個漫長的積蓄能量的過程

歷史的進展往往始於文人的功敗垂成

(這已成為較有規律的歷史現象)

看:商鞅變法刑以車裂悲壯而終

讀:王安石變法震撼朝野青史垂名

想:戊戌變法的七君子維新亦如一場噩夢

……然而  縱觀歷史  不可逆轉的車輪

以滾滾態勢  轟鳴着

文人的吶喊是理性的  亦是感性的

悲憤中的理智呼喚  搗醒昏君的魘夢

拳拳之心於慢慢長夜嗚咽  嗚咽江山社稷

能出現一個嶄新的黎明……

文明起始於干戈  干戈炫耀着歷史

歷史進步於裂變  裂變繁衍着民族

民族尊嚴於精神  精神影響着社會

社會側重於和諧  和諧凝聚着智慧與道德

曾經的「文字獄」無法禁錮躁動的靈魂

曾經的「臭老九」也在似夢非夢的年代

被朱筆圈閱為「老九不能走……」

然而  諸子百家的爭鳴 只是一段歷史  很久遠了

曾經的輝煌也只是千百年來華夏子孫的「驕傲」

可謂「真魂」並沒有散去 只待老莊的古夢遊魂

具形於一段新的文化背景  為現實上演

久違了的文明大合唱以彌補古今之間的文化裂痕

魂兮歸來吧  那些歸隱了的「諸子百家」

古夢蘇醒吧  看陽光下「群蝶哄起」的意境


作者  亢乃堅

曾用名:亢國順、亢季一,蒙古族人。筆名:伏燨、伏曦、原上草、蒙古包等。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得到星雲大師力薦,在台灣和香港多家報刊開辟有專欄。

參與編撰大型工具書《香港法律通編》、《澳門司法商務法律匯編》、《世界貿易組織多邊協定全書》。

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法學會法學專家,民革黨員,收藏家。藏品除當朝高端墨寶之外,古董珍玩多數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老先生的遺贈。

居士,師從台灣高雄市文殊講堂慧律法上人,法號淨戒。

做人主張:德不配位,不與為謀。

作文主張:詩言有志,唯心品鑒。

微辰文化總顧問。

伏曦文學網刊總監制。

作家前線簽約作家。

世界文學藝術界特邀作家。

都市頭條認證編輯。
本期薦稿/鞠楊

本期編輯/楊鳳婕

本期製作/張先臣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伏曦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