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

相信不少看過日劇的大家們,都會對日本人的餐桌禮儀印象深刻,很多國家地區的人都認為日本人規矩多,確實有它的原因。日本小孩從小就被灌輸「禮」的教育,雖然同日本有着歷史的宿怨,但現在在「禮」的教育上,我們確實應該多向他們學習,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

看過日劇或者去過日本的人們都知道,在拿起筷子吃飯前,不管長幼,他們都會先來句「 いただきます」( i ta da ki ma su)「我開動了」再開始吃飯,而且要雙手合十,表現的十分謙卑,不同於我們國家吃飯前的禮儀,所以我們不免好奇,這句話到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這短短的簡單幾個字,卻表現出了日本人對於飲食極高的尊敬,眾所周知,他們只是狹長的一個島國,資源十分貧瘠,雖然日本對於他們的上古時代沒有記載,但在的《三國志》上卻提到過當時的日本,據記載,當時的日本人耕田所得食物遠遠不夠吃,所以,從那時起,他們就深知食物的來之不易,只要有吃的,他們就非常感激,所以對食物就有着無比的尊敬。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

「我開動了」這句話是翻譯過來的,如果說的更准確點,這句話想表達的並不是一個吃飯前的准備動作,翻譯的直白點,這句話應該是「我接受了您的饋贈了,感謝您」,日本人覺得是食物犧牲了自己來養活着他們,是自然給他們的禮物,當然這句話也包含着對做飯人的感謝,總之,他們在吃飯前,總要懷着一顆感恩的,謙卑的心。

為什麼日本人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

日本人對於食物的尊敬之情還表現在他們的料理中,日本料理講究原汁原味,廚師們盡量呈現出食物本來的味道,特別尊重食物本身的美味,甚至在對待大米上,也表現的十分虔誠,在脫稻穀殼的時候,小心的處理每一粒稻穀,不浪費也不破壞,在烹飪大米時候,也十分講究,把煮熟的大米吃進肚中後,提供着他們一天的能量,養活着他們的一代又一代,所以他們認為人的靈魂存在於肚中。

這里重要的是你跟食物的關系,你吃進嘴的食物無一例外,都是「過去活過的東西。」先不管是不是由你親手「殺掉」,但不可否認,在你吃東西時,這東西是「因為你」而被殺的。也就是說,你一直在吃的東西不是別的,都是「生命」。因此無論要吃什麼,不論有沒有人出錢請你吃這頓飯,都應該對你即將吃掉的「生命」說「我開動了」。

另外,原話大概是「萬能的穀物之神啊,感謝您賜予我們無比美味的食物。我就要吃掉它了等等。」感謝掌管穀物豐收與否的神明,賜予今年的風調雨順、穀物豐收,使得我們可以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體現出日本人的信仰,以及對信仰的尊重。

因此,日本武士以切腹自盡作為死亡的最高儀式也就不足為奇了。直到現在,日本人仍然沿襲着吃飯前的這一習慣,時刻懷着感恩的心。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