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曾經的他熱情陽光,優秀異常,卻在異國他鄉選擇關上心門,屏蔽所有來自同學、朋友和家人的關心,經歷了在德留學期間長達兩年的抑鬱。

據統計,近四分之一在德大學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平均每年中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館處理因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導致的領保案件10餘起,死亡2至3人。這些在異國他鄉默默承受的年輕人,在本該綻放激情的年齡卻目睹了內心中最危險的陰影。

本文的他又是如何驅散盤踞在生活上的陰霾,讓陽光重新透進心門的?聆聽着這一段幽暗曲折的自我救贖之路,我感受到留德生活一隅中最深邃的苦痛與抗爭。

文 | SamGIU

采訪時間 | 2019年5月

遠離人群

德國入冬後,白天越來越短,有時下午四點就已經黑透。就算在白天,也大都是不見邊際的厚重雲層布滿整個天空,好像隨時都要下雪似的。跨越整個寒冬,能見到太陽的天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就在某個寒冷陰郁的冬日,他搬家了。新家是一棟合租房,除了一個之前不認識的中國學生,室友全是德國人。

“那是我來德國讀研的第二年。我逃離了原來熟悉的朋友圈子,把自己隔離了出來。之前朋友發來的微信我都沒有回復,有時甚至沒有接家里打來的視頻電話。」

實際上,他的生活從表面看起來一切順利,有一個穩定的交往對象,當時就只差寫完畢業論文就可以碩士畢業了。然而他卻逐漸把自己封閉起來,減少了和外界的聯系,最終把自己從熟悉的圈子中隔絕出來。這種隔絕一開始,就一直持續了兩年。

「那兩年和父母的關系也變得很緊張,有很大很尖銳的矛盾,雙方各不讓步,和他們幾乎沒什麼有效溝通。現在想來,他們當時在國內的心情應該也很糟糕。」

即便狀態如此不好,他卻沒有向身處異地的另一半透露半分自己的痛苦,他不想戀人為自己擔心,因為那樣會讓自己感到內疚。他也沒有求助之前關系最緊密的朋友們,因為不想用自己的痛苦去干擾他們,也覺得他們對於自己的困境無能為力。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着,漸漸失去了方向。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他在德國留學期間的合租房WG

內心的衝突

回想從小到大的求學路,他的成績一直都在班上數一數二。在四個哥哥姐姐眼中,他們最小的弟弟是那麼努力和優秀。為了給並不富裕家里減輕經濟負擔,他很早就開始主動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學習、生活開銷。

步入大學後,充滿朝氣和上進心的他想要選擇研究生合作項目,走出國深造這條路。

「當時就知道出來留學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其實猶豫了一段時間。如果不是拿到了項目提供的助學貸款以及我兄長的幫助,應該就不會出來了。」

好不容易圓了留學夢,學業也都順利。就在一切即將畫上圓滿句點的時刻,兩件突如其來的難題讓他的光芒瞬間蒙上了陰影。

他向家里公開了自己的戀情,本以為自己的幸福會讓父母接受,沒想到這段關系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雙方溝通十分糟糕,一度僵持不下。愛情與親情因無法兼容產生了巨大的拉扯與矛盾感。

「一方面是自己的愛情,另一方面是父母的親情,兩者都無法舍棄,感覺我被逼到了絕路。」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對研究生合作項目的畢業流程了解不夠全面,到學業即將結束的節骨眼上,他卻陷入了可能無法完成項目,無法順利畢業的巨大恐慌與焦慮。

「那時,我想着可能拿不到國內的畢業證了,就以為自己整個研究生生涯從此作廢,但其實並不是,我至少可以拿到德國的文憑。當時並不清楚的我,為了避免再生事端,將可能無法畢業的事對父母進行了隱瞞。」

隱瞞成了一塊壓在胸口的巨大的石頭,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沉重。這兩件看起來根本無解的難題,阻斷了生活的去路。深陷泥淖的他舉步維艱,生活成了一架運轉不起來的機器,發出沉悶的噪音。一切都開始變得僵化起來,他逐漸開始蒙蔽起雙眼,因為看不到這些,或許就不會那麼折磨。逃避與拖延,出現在他的生活之中,並漸漸取代了一切。

拖着不做論文,不進入學業的最後階段,就能躲開「無法畢業」 的打擊。拖着不回國,不面對家人,就能換得和愛人暫時留在德國的甜蜜。拖着拖着,他變得害怕見到熟人,怕被人問起近況,於是有了開頭搬家逃離的那一幕。

「雖然深陷抑鬱,在遠離了同項目的那些熟人以後,我偶爾還是會約室友一起健身,聚餐。從表面看起來,我並沒有任何異常。」

對他放心不下的兄長飛來德國,然而兩人見面沒多久父親就病倒了,醫院發了病危通知,要緊急手術。這一通病危電話,改變了他們原本旅遊談心的計劃,轉而回國。飛機上,他們沒有說太多話,大段的沉默。他心里一直祈禱着父親手術順利。

父親康復後,他又回到了德國。之前的生活狀態依然持續着,消沉,抑鬱,失眠。被抑鬱所困,飲食不規律,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身體健康受到影響。他嘗試堅持健身,卻發現只能短暫提振心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學業停滯後,留學項目因此出現問題,項目資助的助學貸款需要他全額償還。這一巨大的經濟壓力,讓他的處境變得更加難堪。好在絕望的黑暗中透出一絲光芒,在這段灰暗的光陰中,他通過偶然機會接觸到了國內的網貸P2P投資平台。他說那時的自己憑借”小聰明”和”投機取巧”賺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居然幸運地還清了項目提供的助學貸款,填補了日常花銷還頗有富餘。這算是他那兩年唯一值得「開心」的事情。

「其實當你發現,隨便上網點點鼠標、稍微動動腦筋就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就很容易心浮氣躁。我當時真的沒有一點動力去面對畢業、工作那些生活上的難題,去想象未來朝九晚五賺些微不足道工資的生活。」

意外的財運或許帶來了些許的安慰,填補了資金的漏洞。但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長久之計,那些如芒在背的難題,依然在生活上劃出道道傷痕。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室友,自己

前面提到,他的室友中有一個中國人,這里就叫室友小C。小C住在他樓下,那一層已經是地下室,只有小C一個住戶,其他房間是洗衣房和儲物間。因為整棟房子里一共就他們兩個中國人,他時常會找小C聊天。

可是每當閒聊問起小C的學業進度,小C都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極其不耐煩,這令他十分不解。甚至還有一兩次,小C情緒非常激動,說了些極端的話,看到這些他決定不再多問。即便如此,他還是會找小C一起去超市,一起參加室友的聚餐,一起出去登山,雖然大部分的邀約都被小C拒絕了。

小C住在自己常年不見陽光的房間里,晚上通宵打遊戲,白天睡覺。他有時到地下室去敲小C房門,常常都是沒有回應。偶爾幾次門開了,伴隨着房間里撲面而來潮濕渾濁的空氣,小C精神低靡地走了出來。被子在床上凌亂地攤着,垃圾已經從桶里漫出。許多外國室友們甚至都不知道小C的存在。

突然有一天,小C來房間找他,滿臉淚水地走進來說,要為自己之前很差的態度表示歉意,也對他的關心表示感謝。他十分驚訝,其實自己並沒有很關心小C,不過是普通閒聊詢問近況。而在小C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人如此關心自己了。

小C一五一十地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他。其實小C來德國已經將近六年了,高中畢業後來到德國,拿了一年的語言班簽證。可是語言班結束後,德語考試沒有通過,不能進入大學學習。從那開始,小C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沒考過語言的事實,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經濟狀況並不好的家庭,不知道如何去外國人管理局辦理簽證延期,也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學好德語。

第一年結束後,小C的簽證失效,之後就在德國這樣生活了五年。一年到頭可能只和超市收銀員用德語說過你好和再見。住在那棟房子的地下室,小C幾乎與整個現實世界斷絕聯系。沒有德國朋友也沒有中國朋友,因為長期缺乏語言交流,慢慢的就連說中文都有些吃力了。直到我們的主人公兩年前搬進這棟房子,才開始有人主動和小C交流,主動”關心”他的生活。

小C講完自己的經歷後低着頭和他說,想結束這樣渾渾噩噩的生活了,請他幫忙去外國人管理局詢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在他的幫助下,小C先去了外管局。然而,因為長期沒有合法居留簽證小C被外管局作為難民處理,他們之後又不得不去了難民局。經過相關政府部門討論後,小C因為其特殊復雜的情況被免去了本應承受的民事和刑事處罰,處理結果為限期遣返回國。

小C回國那天,他跟着去了機場。看着小C在機場轉身離去,他不禁想:「回國後小C的日子應該也不好過。高中畢業,家里傾盡全力送小C出來讀書,如今六年過去卻什麼都沒讀出來。小C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太好,哎……」

想着想着,他突然在機場穿梭的人流中停下了腳步,就好像湍急河水中突然出現的一塊大石頭,人群繼續在他身邊流動着。在他的記憶中,那一刻仿佛時間靜止,旁邊的人群也都消失不見,只看得見大腦中一道強光閃過。

如同被一道閃電擊中,他突然明白,其實小C不就是平行時空中的另一個自己嗎?自己已經消沉了兩年,再過幾年不就是小C了嗎?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抑鬱那兩年,登山遠眺是他放鬆自己的重要方式

掙脫,推開世界的門

恍然大悟的他痛定思痛,決定開始尋找改變眼前生活的辦法。他嘗試和同項目的朋友交流,終於搞明白了研究生合作項目的畢業流程問題。他發現,既然已經還清了助學貸款,就算他選擇中斷項目,德國這邊只要完成規定的學業內容就可以碩士畢業,至少拿到德國學位。

得知這個消息後,他很快憑借自己的能力搞定了論文,順利畢了業。現在想來,他有些無奈和自嘲地和我說:「其實很簡單的事情,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復雜那麼無解。只要走出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就會得到解決,而自己當時卻選擇了一味的消沉和自閉。」

是啊,消沉的情緒鉗制住了人們感知讓生活變好的機會。一味的逃避最終只能帶來事物消極的發展。

此外,現在的他還意識到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風險管控。之後國內P2P平台頻繁爆雷,讓他剩餘的盈利也都損失殆盡,所幸沒有造成任何負債。他說自己骨子里其實還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人,P2P平台這種投機取巧的掙錢方式並非長久之計。畢業後他在德國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去意大利畢業旅行後,准備進入職場。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走出抑鬱陰霾後,來到羅馬許願池,在這里許下對未來的期待

慢慢地,事情都在開始好轉。化解了學業上的危機後,那段起初不被父母接受的戀情,也在他的堅持下和四個哥哥姐姐的苦心勸說下逐漸被父母接納。血濃於水,他的幸福讓父母因愛讓步。生活處在動態之中,一切並不像他最初認為的那樣,無可改變。

依然是德國某個寒冷的冬日,外面的天空陰雲密布,他停更兩年的朋友圈再次更新了。他像以前一樣重新開始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通過這次采訪,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那兩年空白朋友圈背後的故事。

走出困境後,他向我講述留學路上陷入抑鬱的730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人生之路,可能曲折迂迴,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一步步堅實地走下去

聯系他之前,我心里曾十分忐忑,擔心他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接受我的采訪,生怕他在講述中因為再次回憶起那段陰郁的過往而對他造成心理上的二次傷害。見到他之後,他笑着和我說:「別擔心,不會的,我現在已經完全走出來了。」

我問: 「是否想過將來如何避免再進入那樣的狀態。」

他告訴我說: “最重要的是要正視自己,從而接納自己,最終正視自己面臨的問題,逃避和拖延真的不是好辦法。一直拖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呢?還有就是要相信自己本就信任的朋友們,向他們敞開心扉,而不是因為怕被笑話而把自己一味地封閉和隔離。另外,我以後也不會那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了,活出自己,活着輕鬆快樂最重要。”

「要准備開始工作了,接下來有什麼目標嗎?」我問。

「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先在德國開始工作,積累經驗。別的沒有想太多。」 他簡單地說道。

「那有沒有想過之後達到事業巔峰,實現財務自由呢?」

「哈哈,那樣當然會很好啊。」 他開懷大笑道。

「達到那樣的狀態後,會最想做什麼呢?」

他抬起頭,向上看了看天花板,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在高中曾獲得了一位私人企業家的資助。考上大學後,全家登門感謝恩人,沒想到這位企業家又硬往我手里塞了錢。我當時心裏面真的特別感動,因為那個時候的資助,你知道,不會再有那些媒體報道和社會效應,可是這位企業家還是做了。就覺得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好人、善良的人。「

」所以等我財務自由了,應該會拿出錢去資助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吧。讓他們也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因為那些經濟上的困難限制人生的無限可能。」

本文配圖及說明由受訪者提供

其他圖片來自網絡

化名「小C」隨機擬定,人物真實存在

「抑鬱」為受訪人自述,並非心理醫生專業診斷

與心理咨詢師互動

我是SamGIU,一位在德國留學畢業後開始工作的汽車工程師。出於興趣,最近開辦了公眾號「我聽Ta 說」,開始采訪身邊的人,寫下他們的真實故事。目前采訪對象不多,但已從多位受訪者那里聽到他們在留學期間經歷的抑鬱或消沉。

因此,我想能不能做點什麼。我找到了一位國內資深心理咨詢師,希望可以給正在泥淖中掙扎的人們一些幫助:

到公眾號「我聽Ta 說」後台寫下你正在經歷的煩惱或想咨詢的問題。我將對搜集到的留言進行整理,提供給心理咨詢師。她將撰文解答最具共性的問題,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海外留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