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斥資 6 億港元翻新 240 個公廁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27 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 2019/2020 財政年度預算案時表示,預計未來五年開支超過 6 億港元翻新約 240 個公廁,目標是改善通風等設備,提高公廁清潔衛生水平。

香港廁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說,應優先翻新如尖沙咀、深水埗等人口稠密地區的公廁,並逐步擴展計畫至所有公廁。

香港公廁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築中數量最多的類型,達上千間,其中 799 間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管理。

一直以來,香港公廁因分佈不均、數量不足、衛生狀況參差不齊等問題為人們所詬病。民建聯 26 日發佈的 ” 最差公廁大搜查 ” 活動共評選出十大最差公廁,結果顯示,衛生欠佳、消耗品未及時補充、設備損壞是香港公廁存在的三大問題。

香港將斥資 6 億港元翻新 240 個公廁

香港街頭,一處公共廁所。新華社記者李鋼 攝

” 公廁衛生情況會影響香港旅遊城市形象。”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民建聯人力事務政策發言人鄭泳舜說,期望政府善用撥款,優先對最多人使用和問題最嚴重的公廁作出改善,可採用科技研究應用各類新式空氣淨化系統。

熊志權表示,可加強公廁通風系統,增設地磚、牆身和植物,並置換自動化沖廁設備和洗手盆水龍頭,營造舒適輕松的感覺。

為提高工作效率,香港公廁清潔工作皆外包予符合資格的合約承辦商負責,並由專人打理。鄭泳舜認為,應檢討 ” 價低者得 ” 的招標機制,提升服務質素,改善員工待遇,並要求承辦商嚴格執行清潔守則。

在熊志權看來,翻新後的維修保養同樣重要,應投放更多資源加強清潔工作,移走淤塞物,改善地面濕滑和廁內異味情況,扭轉市民和遊客 ” 公廁就是藏污納垢 ” 的不良印象。

香港將斥資 6 億港元翻新 240 個公廁

香港街頭,公廁有清晰的指示牌。新華社記者李鋼 攝

優化當前的公廁管理制度也十分重要。鄭泳舜說:” 特區政府應加強宣傳,鼓勵市民養成良好習慣,讓廣大市民一同維護公廁環境衛生。”

過去 3 年,食環署共接獲 8400 多宗有關公廁或公共浴室的投訴。為使現有公廁能符合新厘定的標準和要求,食環署已展開改善工程計畫,2018 年共有 14 間公廁完成翻新工程。

這些新式公廁外貌美觀、有藝術特色、室內空間寬敞、採用易打理材料、保證光線充足、加強通風設備,在廁格後設維修通道、提供充足先進設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是世界上廣泛使用海水沖廁的少數地區之一,為香港節省約兩成飲用水資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