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都挺好》一劇中,在圍繞蘇家一家人的生活中,揭露了很多現實中的問題:自私的女主人當家,重男輕女的思想,唯兒獨尊的霸寵,家庭中男主人沒有地位,也不可反抗,有的是從一而終的忍氣吞聲。有人會覺得這部劇過於反常,過於渲染霸寵兒子,忽視女兒,可正是現今女人和男人一樣,要出來工作,一樣賺錢養家,打破了男人主導家庭的現狀,讓「女權」再一次受到議論,當然也應該正視到這個問題。

《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該劇中,蘇母過於強勢,蘇父在家中沒有一絲地位,家里需要拿主意的時候,蘇母一個人就可以決定,對於兩個崽子,那是無比寬容與偉大,賣房給大兒子出國,賣房給二兒子找工作,攢錢給二兒子賣婚房,與之相比較,尖酸刻薄的話語,一次又一次傷害到明玉,一次又一次冷漠觸碰到明玉的內心,好在明玉是內心強大的姑娘,如若不然,孩子內心抵不住傷害,離家出走或者傷害自己,那才是蘇母最後悔的事情。明玉為自己爭取讀書的權利的時候,和母親理論至爭吵,蘇父沒有支持的意思,反而躲閃,潛台詞就是,戰火不要蔓延到我就好。不僅在蘇母眼里,甚至在三個孩子眼里,他們瞧不起父親,因為父親是懦弱無能的。

《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自私的蘇母,為了可以不去美國帶孫女,編上蘇父耳朵不好,不可以做飛機的幌子。再怎麼說,那是自己的孫女,不想去帶,還找出這麼荒唐的理由,不可理喻。有因有果,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因果循環的,當然,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會被壓抑,做事情沒有承擔,比如老大。開場就是蘇母過世,老大一下飛機,就是各種疑問,和明玉說話的口氣也是質問,你自己十年不回國,憑什麼責問別人。蘇母的一切費用由明玉承擔,他就是哦了一聲,沒有任何話語。小時候的明玉來問大哥題目,冷漠的表情,慘淡的語氣跟妹妹說等我做完。蘇父在告知了老大,明玉和家里關系不好的原因,但是當老婆吳非問起的時候,他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不知道,那是自己老婆,陪伴一生的人,居然都沒有這種信任,真是替吳非冤屈。

《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還有一種,就是出現啃老的寄生蟲。明成從小就喜歡耍小聰明,一直跟在蘇母後面討好她,可以回家甜言蜜語後,就有飯吃,把髒衣服扔給同樣是放學回來的妹妹洗,如果不洗,會遭到蘇母和二哥的「一致對外」的批罵,而這些就算被在家的大哥聽到看到,他也會裝作不知道,也會置身事外。長大後就算明玉給母親後事辦好了,二哥也沒有感激的意思,甚至在眾親戚面前對明玉大打出手,沒有哥哥的樣子不說,還不讓明玉說出他啃老的事實,和老大一樣,不管直接回答老婆追問家里的事情,更不敢回答關於明玉和家里不好的疑問的問題。兩個兒子在婚姻中折射的問題是一樣的,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一樣的,如果老婆不問,可以不作出任何說明和解釋,但是當老婆問起之時,還在搪塞,還在敷衍,對老婆不會說出實話,也是對婚姻中的不信任。後來的離婚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可以愛你,依賴你,理所當然,我也可以離開你。

《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看了這部劇,也感受到了孩子在家庭中成長的重要性,和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孩子的成長環境很重要,也會在不經意間模仿和學習原生家庭,不管是在哪個時代,不管是慣性思維,還是應該樹立的家庭形象,孩子們都會覺得,應該是爸爸作為家庭的支柱,作為孩子心里冉冉升起的「東邊的太陽」,這不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而是現實中理應有的家庭框架。孩子應該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需要爸爸的幫助與鼓勵,來掌舵好前進的方向,在生活上,需要媽媽的關愛與呵護,以充沛的精力來迎接每個未知的明天,這樣的孩子會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來擁抱屬於他的世界。

《都挺好》「女權」是錯誤的親子關系產生的源頭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汪姐撩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