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01

明星,需要隨時面對媒體,能說會道可以說是保命的必備技能,但在娛樂圈,不乏有很多性格內向的明星,比如王菲、劉若英、周杰倫等。

於是有人不免擔憂,他們真的適合這個隨時要面對媒體的職業嗎?

可是當你列舉出他們的名字時,你發現他們不僅適合,而且大紅大紫。因為話不多,所以句句經典,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顯得那麼與眾不同,讓人無法忽視。

在社會上,大家都偏愛外向的人,卻不自覺地忽略另一群人——

於是,很多內向的人嘗試改變自己,他們也想和性格外向的人一樣積極發言。於是出現了下面這個場景:

在一次部門會議上,領導拉着大家頭腦風暴,暢所欲言,性格內向的你決定突破一下。但你發現雖然做好了心理准備,到了舉手發言的時候還是秒慫。你在心里跟自己重復了無數次,「隨便說,沒什麼的。」

終於,你在眾目睽睽之下舉起了手,只是這個時機很不好,大家在你猶豫的時候已經全部發言完畢,而你的舉動更像是帶着「全村」的希望,領導和同事一方面驚訝於你的主動,另一方面也期待着你的精彩發言。

當你站起來,深吸一口氣,說出了一堆和你腹稿不一樣的東西,繞來繞去,讓人很難聽懂。你懊惱地坐下了,周圍人的眼光中有失望,有困惑,最尷尬地是看到領導眼中燃盡的希望之火。

這時候,你開始自責,或許說不好,不如不說。

然而,劇情出現了反轉,你發現領導的總結發言,竟然和你的腹稿相似度極高,你本可以一鳴驚人,但是糟糕的表達讓你被埋沒了。

這個場景其實經常發生在內向者的身上,明明自己有能力,但因為想得太多,不會表達,於是錯過表現的機會,久而久之成為了「透明人」。

年會表演時,明明你很喜歡演小品,但是大家考慮到你不喜歡表達,於是問都沒有問過你;

面試的時候,明明你具備了他們公司需要的能力,但是面試官不問,你也不表達,於是你落選了;

年中總結的時候,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而你是躲得最遠的一個,於是工作不如你的人,竟然比你升職還快,而你在老闆口中永遠是「那個誰」。

於是,你把一切歸咎於性格,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不會說話。

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02

內向者不願意在公開場合引人注意,的確是多多少少有些怯場,但是不代表他們不會表達和溝通。

外向者的確更容易和身邊人混熟,但是也因此他們太急於表達,導致說話的含金量很低,有時候用十句話去表達一個觀點,常常會讓身邊人搞不清楚他想說什麼。

相對於外向的人,內向者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專注、善於思考。如果這時候,內向者可以用一句話說清楚,大家不僅不會覺得他話少,還會覺得他很厲害,表達到位。

也就是說,你雖然話少,但是句句在理,這樣的人反而更有說服力。

所以不難看出,表達和溝通和性格是無關的,反而是誰掌握了說話的技巧,誰就會後來居上,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星。

程驛老師說過,內向者不是沒有想法,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我們不需要羨慕外向者,而是要發揮自我內向的優勢,去展現自己的特色。

在這一點上,程驛老師是很有發言權的。從前,他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因為從小遭遇家庭變故,甚至在剛上大學時,整整一週都沒和同學說過一句話,在同學眼里是很不合群的人。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個很少說話、不擅長社交的年輕人,卻獲得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21歲,他加入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就職與音樂專業完全不搭邊的六西格瑪數據分析;

24歲,他學習演講,並擔任公司內訓師;

26歲,他選擇加入捷豹路虎4S店,並通過自創的CRM客戶統計模型獲得捷豹和路虎全國銷售冠軍;

27歲,他獨立開發了一套汽車數據分析軟件,被法國標致汽車中國區公司看中。同年,他創立的公司成功拿下天使輪融資;

31歲,他成為簡書簽約作家,隨後和中國磨鐵圖書公司簽約第一本書《認知顛覆》,在簡書付費排行榜高居第一。

對於他來說,內向的性格是一筆財富,讓他比其他人更加有耐心和恆心去鑽研不同的領域。同時,也讓他在改變的過程中,發現了表達的樂趣,也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溝通和表達。

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03

這里還有一個大概率事件,數據顯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其中不乏喬布斯、比爾蓋茨、奧巴馬等名人,雖然內向,但他們也是表達的高手。

所以,我們會發現,不愛表達,不等於不會表達和溝通。

掌握合適內向者的溝通方式,開啟高情商對話模式,讓你告別不會說話、不敢表現的自己,讓內向性格成為你具優勢的競爭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查看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