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李瑛》待出版 他卻看不到了

《我與李瑛》待出版 他卻看不到了

1986 年,胡世宗(左)重走紅軍長征路前與李瑛合影 ” 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歷,會埋着個這樣蒼白的日子;我不相信死亡竟敢和他的生命連在一起;…… 敬愛的周總理,我攥一張冰冷的報紙,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等待着等待着,載着你的遺體的靈車…… ” 著名詩人李瑛的這首長詩《一月的哀思——獻給敬愛的周總理》傳誦至今。

2019 年 3 月 28 日凌晨 3 點 36 分,詩人李瑛去世,享年 93 歲。軍旅詩人、歌手胡海泉的父親胡世宗發微博痛悼相知相交半個世紀的李瑛先生,稱李瑛寄給他的 131 封親筆信仍保存完好。

兩人相識半個多世紀

新書將出憾故人已逝

3 月 28 日下午 3 時 02 分,微博實名認證為詩人、歌手胡海泉父親的胡世宗發微博沉痛悼念李瑛先生。他稱:” 今天中午,忽接李瑛家人微信告知:李瑛於今天凌晨去世了!噩耗傳來,令我痛斷肝腸!”

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聯繫上了胡世宗先生。他說李瑛比他大 17 歲,他們相識相交半個多世紀,經常有書信、電話往來。李瑛贈予他的書有 46 部,寄給他的信多達 131 封。

2016 年 5 月份,胡世宗途經北京時,順路到李瑛家做客。” 當時他的身體還很硬朗,跟我暢談當代詩壇及部隊詩人的現狀。”

最近,胡世宗在創作新書《我與李瑛》,打算今年上半年出版。為了方便他寫作,李瑛在兩個月前給他寄了一封親筆信,將很珍貴的 17 張老照片隨信附寄給他,每張照片後面都貼了寫着圖片說明的紙條。” 這封信寄出不久,就聽到他肺部感染住院的消息,沒想到驟然離世,我將要出版的新書他再也看不到了。”

李瑛鼓勵繼續創作

曾為其詩集作長序

胡世宗說,他 19 歲在東北某軍營步兵連當兵時,就讀過李瑛的詩,在自己詩歌創作之路上,李瑛對他的影響和幫助很大。

1965 年,他將自己創作的《北國兵歌》組詩寄到《解放軍文藝》編輯部,李瑛查收詩稿後,隨即親筆給他回了信,” 你的詩,選留了《北國兵歌》的《風雪早操》《雪地行軍》《月夜刀光》三首,余即退還。這三首詩寫得較好,希望再繼續,寫些短小的戰士詩給我們。”

也正是接連兩組詩刊登在《解放軍文藝》上,直接促成了胡世宗於同年 11 月份出席全國青年業余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並受到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也是在那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李瑛。在大會期間的部隊詩歌座談會上,李瑛嚴整的軍人裝束,謙和的微笑,文雅的談吐,都留給我極深的印象。” 胡世宗回憶道。

1984 年,胡世宗在內的 24 位部隊作家上前線采訪兩個月。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李瑛曾與胡世宗及周濤深夜長談。胡世宗還記得,他從燃燒的戰場下來,寫了一本反映前線生活和戰士情感的詩稿《戰爭與和平的詠歎調》,作為總政文化部副部長的李瑛用三天時間認真審讀,為他寫了一篇題為《愛,在這里燃燒》的序言,長達 7000 字。

《一月的哀思》成經典

影響眾多詩歌愛好者

1976 年 1 月 8 日,周恩來總理逝世。” 李瑛寫出了那首後來引發全國讀者共鳴、成為經典名作的《一月的哀思》”。

現代著名詩人光未然早在 1963 年為李瑛的《紅柳集》所寫的序中說:” 李瑛有一支管用的、聽使喚的筆。” 在胡世宗看來,李瑛清新、剛健、優美的詩作,影響和薰陶了不止一代部隊詩歌作者和詩歌愛好者的成長。

” 看那滿山滿谷的紅花,是戰士的青春和生命。” 這是李瑛詩集《紅花滿山》的 ” 題記 “。在胡世宗緬懷李瑛的時候,他會眺望文山書海中李瑛的那 ” 滿山滿谷的紅花 ” ……文 / 本報記者 張恩傑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