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詩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字子美,陝西長安人,祖籍湖北襄陽,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號少陵野老。35歲那年,授左拾遺。後避亂入川,在成都生活多年。最終病死在返鄉途中,享年58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各體皆工,是詩歌創作的集大成者,為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主要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習詩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今天複習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原文如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習詩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首詩的大意是:早春之際,冬雪尚未融化。兩隻精美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間,歡快地跳來跳去,婉轉地放聲歌唱。一隊整齊聖潔的白鷺,正在扶搖直上,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雪山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數不清的船隻,那是自萬里之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習詩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的這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用絕句的方式,寫一景一物,偶有所見,觸發了內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靈感寫下來,抒發一瞬間的感受。通過對「草堂」周圍壯麗景色的描寫,表現了他平靜的心境,喜悅的心情。

全詩四句,四幅畫面,組成了一幅完整的「草堂春景圖」,遠近結合,動靜結合,相互映照,相互襯托,色彩絢麗,有聲有色,意境深遠。其顯著特點,就是全詩極為對仗工整,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富有音樂美感。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杜甫的這首詩,除了表達友人重新坐鎮蜀地,自己可以重回草堂的喜悅心情,更深層次的是要表達「安史之亂」的平息,交通恢復後,可以實現回家願望的喜悅心情。而且,後者的喜悅遠大於前者。

通過學習杜甫這首詩,我們也應有所思考。今天是陰曆三月十一,再過十多天,就要立夏了。春光尚好,且從忙碌、煩悶中解脫出來,讓身心得到休養。忙里偷閒,就是生活中最好的調味劑,更是人生大智慧。就算身處物慾橫流的氛圍,也應保留一份閒情雅致。

2021年4月22號

來源:kknews習詩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