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娟作品(382)

【作者簡介】:蔡文娟,女,湖北黃岡人。語文教師。愛好書法,閱讀,瑜伽。每學期與學生編輯自己的作文集。與學生在各級各類徵文比賽中獲獎多次。

蔡文娟作品(382)

◎乳白石婚語——不離不棄

燭光,晚餐,紅酒,香水百合。女兒在微信視頻里祝福了幾句廢話後很快就閃了,兒子在飯後宣佈要做作業也關緊了房門。

他酒氣微醺,翻看着只有兩人才能看到的美篇,插入的音樂是他唱的《駝鈴》和《讀你》,眼里帶着驚喜:「你是什麼時候准備的?」

「把你准備的那二十年,用一年來准備的。」她聲音微甜,態度柔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特別是這十年。二十一年了,你為什麼能對我不離不棄呢?」放下手機,他既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回憶時間的流。

眼前,花瓶里的玫瑰默默吐着芳蕊。

「因為我傻唄!」她靠在他的肩頭,悠悠地嘆氣,「你怎麼知道我不想離開你呢?讓你戒菸戒了二十年,你還在抽,就想離開你;那些年,你背起行囊去遠行,我累了冷了哭了,打你電話你在忙,就想離開你;每當孩子老人有重要的事,你總不能及時出現,讓我一個人擔驚受怕做出抉擇時,就想離開你;關於我們的生活,你畫了那麼久的藍圖還沒實現,而你卻滿足於現狀,就想離開你……”

這些怨言他都知道,他也有深深的遺憾,伸手摟過她的肩膀:」接下來你就該說說對我不離不棄的原因了。「

「不說。這美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你不是看了嗎?」

「留着慢慢看,現在就想聽你慢慢講。」

不都講過了嗎?他呀,就喜歡聽她講那些往事。而她,就記得那些溫暖的小片段。那些事,不過是諸如一株蘭草,拐角等你,支持告狀,失眠不打擾……

那還是九十年代,他們帶着班級學生去山中春遊,她穿雙坡跟皮鞋就敢去爬山,下山時發現腳後跟磨破皮了,每走一步都疼得刺痛。可青春年少的孩子們下山跑得飛快,眼看要落後好遠了,他躬身背起她,就往山下跑。累得氣喘吁吁時,他才在山路邊一間小店門口停下來歇口氣。他問她喝什麼,她指着一罐健力寶說喝那個,他讓她選一下別的,她噘着嘴說:」就喝那個。「他笑着付了3.5元錢。剛喝了一口,一個老人向她兜售蘭草,她不好意思,讓他掏錢,他直搖頭,她微嗔,老人見勢不走,她去他衣兜里摸錢,只有五毛。她這才想起,剛才上山,幾十個學生的門票錢都是他給的,難怪他滿頭大汗卻說自己不渴,看她美滋滋地喝着健力寶也堅決不喝一口。老人看着那五毛錢,把一株蘭草遞給了她,笑着走了。於是,在夕陽的滿臉笑意里,在九曲十八彎的山路上,她舉着幽香的蘭草趴在他的背上,他滿頭大汗狂奔而下,一路輕塵。

兩人在不同的學校上班時,他放學後常常騎着車繞半個小縣城去接她,可是道路太多,她今天跟着同事走這條路,明天又走另外一條。他常常白跑一趟,卻從不抱怨,習慣性地笑着搖搖頭。一次兩人離開家時鬧了別扭,他接到她時,她耍小孩子脾氣,不肯上車,同事們笑着打圓場,他也不說什麼,只慢慢地跟着。路口與同事分開後,他又讓她上車,她還是憋着不坐。她邁開腿往前走,他騎着車跟着,靠近,再勸,不坐;跟上,靠近,央求,還是不坐。如此一大段路都快走完了,他也叫了她七次了,她還是一個勁地往前走。突然,他發動車子,一溜煙地從她面前開走了,她對自己又好氣又好笑:」笨蛋,再叫一次,我就坐了。「她沒剛才那麼雄赳赳氣昂昂了,慢吞吞地拐過街角,嗯,他在那里,等着她。他扭過頭笑着看她坐上後座,抱緊他的腰,一路開回去,伴着突突的噪音,他哼着歌。

在婆婆幫着帶孩子的日子里,兩人偶爾會因為孩子想法不一而生氣。她委屈了也不說,只在他面前鬱鬱寡歡。他總能細心地發現,等他問出事情的原委,就去幫母親洗菜遞盤子,娘倆在廚房里說着話,把母親哄高興了,他再把她的想法娓娓道來。婆婆是個善良心軟的人,兒子的話會聽,見到她誠摯地說自己不對了,讓她別放在心里。看到婆婆這樣好,她又覺得自己不該這樣「告狀」,他卻不依:「不開心了當然要說,與其憋着,不如交給我來溝通。你是我要保護的人啊,我就得護着你!」她淚水漣漣,他卻笑着說她是個傻丫頭。

他是個戀家的人,卻不得不背井離鄉去遠方,可是只要能擠出時間,他就日夜兼程,火車飛機地往家趕。買不到方便的機票,可以坐27個小時的火車硬座;不能從出發地直到目的地,可以火車汽車地倒騰轉換。那些年,他生活極其節約,卻省出路費回家;加班加點,只為了把時間挪到一塊,好回兩千多公里外的家團聚兩天;滿身疲憊,行李里卻裝滿遠方的特產,沉甸甸的都是給孩子們的愛。每次回家,她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或是等着他吃晚飯,或是凌晨三點去接他,看到睡眼矇矓的她出現在站台上,他欣喜又滿臉歉疚。喝着濃濃的湯,吃着噴香的飯菜,他感覺回家真好!她也覺得真好!因為有他在家,她睡得那麼踏實那麼香甜,他卻睡不着,但他不去打擾她,不捨得讓她陪着他失眠,就那麼看着她睡。而那些分割兩地的日子,當她夜不能寐時,他卻能連着電源線,抗拒着睡眠,陪着她斷斷續續說到天亮。

那些細碎的小事,以二十一年為線,串成了她溫暖的歲月。

他們相識時她的第一個生日,她沒有去赴約他竟在寒風中等了一整天。後來,他答應帶她去看海,去看一場花的盛事,都如約而行了。從此她知道,他許諾要為她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做到。

他們的孩子出生時,他把孩子放在床上幾個小時沒管,卻一直守在她的身邊,直到她醒來。後來,他的禮物里,順序里,第一份總是她的。從此她知道,在他的心里,她排在他們的孩子前面。

每一個在婆婆家過年的日子,早晚遞到手中的暖爐,坐在麻將桌前收到的一杯杯熱水,聚餐時留在他身邊的位子和夾到碗里的菜,從此她知道,他的體貼融入在每一個細節里。

她夾到不喜歡吃的菜可以放進他的碗里,他替她吃了;她討厭切肉弄魚,他替她都准備好,她再去做飯;她生病時,他帶她看病給她煎藥還要監督她按時吃藥。從此她知道,他的溫柔可以讓她沒有歲月的煩惱。

還要怎樣才能不離不棄?還要怎樣才能與子偕老?

十年他把她帶出童年的陰影,讓她只知道愛的模樣,情的美好;十年後他去為理想而奮鬥,讓她成長為一個左手工作,右手家庭的豐盈的人。

「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玫瑰的芳香在空調的暖風下彌漫整個房間。二十一年,乳白石婚語,就是不離不棄,此生契闊。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錦繡昆侖》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