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水鄉漁村的巨變

一個水鄉漁村的巨變

「風不微吹煙如紗矇矓一漁家,白洋淀邊細柳下一隻船不發,荷還未醒忘開花蜻蜓蕾尖抓,盈盈白露葦葉掛映滿一空霞……」

3月30日,白洋淀詩社詩歌愛好者白利剛在微信群中以《雄安八行詩:白洋漁家》為題即興創作一首詩,引來詩友一片叫好,大家藉此即興賦上自己一首詩,或者寫上一幅娟秀的毛筆字,以此表達對家鄉的深切的情感。

水秀人靈的白洋淀,在現代文學史上孕育出兩個文學流派:即荷花澱派和白洋淀詩群,聲名遠播,因此吟詩作畫也成當地獨特的文化現象。

「詩歌是最能表達鄉愁的方式。」白洋淀詩社主要發起人王蘭柱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他希望建立一個平台,讓大家用詩歌去感受白洋淀美景和當地人的熱情。

白洋淀詩社聚會場所位於安新縣安新鎮王家寨村,它是發起人王蘭柱的故鄉。

王蘭柱現已定居北京,但他經常回到村里走走看看。

在外人看來,王家寨村的居住環境本身就極富詩情畫意,四周環水,猶如與世隔絕,灰檐白牆的房屋和古樹倒映水中,碼頭停泊着大小漁船,村民聚集碼頭上悠閒的聊天,彼此開着玩笑。

眼前一切完全符合都市人對北方水鄉的想象。

王家寨村是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村莊,當地村民原來以打漁、編葦和跑船為生,如今正在着力打造鄉村旅遊。

作為從村里走出去的鄉賢,王蘭柱見證了它如何從最初孤島般的漁村,變成今天雄安新區下轄鄉村中一顆耀眼的「翡翠」,乃至於它未來更加深刻的巨變。

「這一切都太魔幻了。」王蘭柱說。

北國水鄉

一個水鄉漁村的巨變

王蘭柱生於1967年,他記憶中小時候的白洋淀四季皆秀,蘆葦成為很多人的共同記憶;春天,蘆筍破土;夏季,蘆盪莽莽;秋季,蘆花飄絮,漂亮極了;冬季,雪國風光。

作為華北平原的神奇水鄉,白洋淀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滋養着生活在它周邊的村民,更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樂趣和童年記憶。

「夏天來了,我們經常到白洋淀游泳,放學下課回家時,如果口渴了,一個猛子鑽進白洋淀最深處,在水底喝上幾口涼水,別提多舒服了。」王蘭柱稱。

他說自己成長的年代物質匱乏,但童年生活卻異常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我們小時候生態環境特別好,水草中能見到許多游來游去的魚,我們上學時常常會帶一個網織的兜子去摸魚,抓回來煮着吃,那時候也饞,什麼東西也吃不到,抓魚是一個很大的營養補充。」

王蘭柱說,可能正是美好的童年記憶和生活環境,讓他習慣於用詩句去表達生活。

如今有待發展的王家寨村,曾經並不貧窮。

「我們村那時有副業,不僅打漁摸蝦,還有蘆葦產業。」王家寨村委會主任王學洲對澎湃新聞稱。

以前,當地人蓋房子都喜歡用白洋淀里的淤泥壘好土坯牆,然後在房樑上鋪一種蘆葦手工製作的「箔」,只要箔上再糊上泥,房頂就成了。

澎湃新聞在王家寨村走訪時,碰巧見到兩位年紀稍大的村民正在一個鐵架子上系蘆葦,當地人將鐵架子稱為「箔架子」,用於製作「箔」的工具,很像中國傳統的織布機。「箔架子」上面有一排鐵棍,穿着一團團的線團,線團的另一端,連着已系好的半片「箔」,放上蘆葦,雙腳一蹬機關,一排排繩子自動把這根蘆葦系在「箔」上。

上個世紀70年代,白洋淀周邊不少農戶缺少土地,沒法種糧食,當地人以用蘆葦編織葦席、葦箔維生。一張大的葦席能賣到3元左右,這在當時已經很高了,白洋淀周圍村民們的收入,乃至比許多城市居民的收入都高。

王蘭柱回憶稱,白洋淀周邊村莊不錯的經濟條件,也造就了安新縣城東大街的繁華。東關碼頭曾是安新縣最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當地人到縣城辦事或趕集,通常都會把船停泊在東關碼頭,由此形成碼頭附近飯店、商店、土特產和漁業交易繁忙的景象。如今喧鬧的東大街已失去往日景象,貿易中心移向了安新縣城北大街。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巨變,白洋淀周邊以蘆葦、漁業為主的村莊也隨之而變。

一個水鄉漁村的巨變

王家寨村經歷過類似的陣痛。改革開放後,當地人喜歡修建磚瓦房和樓房,自然對箔的需求則日益降低,這給村里以編織葦席、葦箔為業的村民形成沖擊。

「現在村里已經沒多少人編織葦席、葦箔了。」王蘭柱說。

如今每到蘆葦收割季節,白洋淀周圍一望無際的蘆葦盪無人收割,它們安安靜靜的躺在河岸。

盡管擁有水路進出,但作為安新縣唯一不通旱路的村寨,王家寨村在全國村鎮工業化浪潮中的劣勢便凸顯了出來。當地許多村莊憑借土地和勞動力優勢,紛紛搞起了製鞋、服裝和對外貿易,對此王家寨村只能望塵莫及。

由於不通旱路,村民出行全部用船,很不方便,村里的所有生活用品和食品都要從城里運來,菜價糧價都比外邊貴不少。哪怕村民臨時到縣城或者外村打個工,每天掙的錢,除去往來的船費,所剩無幾。

受到交通制約的王家寨村難以發展,為謀求生計,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只要有本事掙了錢的都遷出去了,因此造成村里人口的大量流失。

以詩為媒

1995年,王蘭柱決定離開王家寨村,前往北京闖盪。

「實在沒辦法,家鄉沒有生財之道。我父親打了一輩子漁,鮮活的都拿去賣了,家里吃魚都只挑死魚吃。」王學柱回憶稱。

經過多年奮鬥,他終於在北京闖出了一片天地,經營着自己的水產生意,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生活殷實的王蘭柱想起了故鄉,以及久違的詩歌。2005年,他和幾位中學同學商議發起成立了白洋淀詩社,邀請詩歌愛好者定期聚會,也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畫家和書法家齊聚白洋淀分享自己的創作。

「原本只想以詩會友,誰也沒想到此後畫家、書法家都參與進來了。」王蘭柱說。

2010年,白洋淀詩社在當地民政局正式注冊為民辦非企業組織,每年詩社都會定期在王家寨村舉辦聚會。

雖然每年只舉辦一次大型聚會,但詩社運作也不容易。

「每年我私人都要搭進去不少錢,媳婦老是埋怨我,我對她說我也不抽菸,不喝酒,就這麼點愛好,你別說我了。」王蘭柱說,曾經有人建議,白洋淀詩社應當適當收取會費,他反對這種做法。

「詩歌愛好者很多並不富裕,如果收取會費,他們可能就沒有參與積極性了。」王學柱說,為維持詩社的正常運作,他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

「我估計有兩套房子了。」王蘭柱半開玩笑地說。

2005年至今,白洋淀詩社已連續舉辦14年的聚會,在交流中產生了大量詩歌和書畫作品,大多以歌頌故鄉和生活感悟題材為主。詩社還在百度貼吧、微信建立社交群組,成為詩歌愛好者們的虛擬交流平台,大家參與踴躍。

詩歌交流是最好的媒介,它能有效推動當地的文化和旅遊,白洋淀詩社也成為王家寨民俗文化園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不通旱路、經濟滯後,王家寨村相對完整保留了傳統村落的風貌,這為此後從傳統漁村轉型旅遊文化村提供了條件。

當中央宣佈成立雄安新區後,突然爆發式的吸引了全國無數旅遊團前往參觀和考察,王家寨村自然成為遊客尋訪北方水鄉韻味的旅遊目的地,參觀王家寨村公社舊址、古樹、望月島、觀荷台及紅色博物館。

當然,白洋淀詩社的聚會場所也成為了遊客必去的參觀點。

實際上,從2015年起,王家寨村已經開始被作為旅遊精品村進行重點打造,安新縣政府特別聘請了知名設計公司對全村進行了規劃設計,突出村莊的北國水鄉風情。

為瞭解決村民的收入問題,當地政府還引導王家寨村的村民辦起民宿。在位於望月島和觀荷台的多戶農家院,由平屋頂改造成為全坡屋頂,白牆灰瓦;牆體繪制了白洋淀民俗風情畫,院外菜園圍上木質柵欄,農家院內吊裝了波浪式葦箔頂棚,牆壁掛有白洋淀特色手工藝品蘆葦工藝畫;桌椅也換成了仿舊木質桌椅,這一切都是為還原北方水鄉的原貌。

為了方便遊客欣賞白洋淀風光,王家寨村還在河邊建起450米長的親水棧道,如此一來遊客可近距離觀賞白洋淀美景。

澎湃新聞發現,在王家寨村廣場的西側,村里建起一座紅色博物館,里面擺放着煤油燈、碗燈、糧票乃至抗戰時期的火槍、機槍等老物件,晚上還為遊客播放紅色老電影。

雄安新區的設立加速王家寨村改變,最為直觀的就是衛生環境。由於王家寨村坐落在水上,交通不便,垃圾和生活污水一直是制約當地經濟發展,更深刻影響白洋淀環境。

「咱們村的衛生環境變化太大了。」王學洲說,以污水處理為例,最早建民俗村時,當地政府也對全村進行簡單的規劃設計,鋪設了污水管網,但因資金及多種原因限制,並未安裝污水處理設備,因此造成生活污水無法完全處理。

雄安新區設立後,生態環境成為硬性指標,當地政府為王家寨村的望月島和觀荷台都安裝了污水處理設備,統一配備了垃圾箱,由專業環保公司進行管理,

此舉立刻讓村里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觀。

今年4月,北京一家國企介入到王家寨村環境治理工作,它將會對村里進行全面規劃垃圾和污水處理。

王家寨村不是孤例,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當地政府對白洋淀生態治理投入了史無前例的力度,極大的改善了生態環境。

「我每次回家都會先站在船頭深深呼吸幾口空氣,新鮮空氣中彌漫的味道就是我的鄉愁。」王蘭柱說。

一個水鄉漁村的巨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