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巴庫少女塔,修建石材總重12000噸

作為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的象徵,少女塔(Maiden Tower)位於巴庫市中心,是巴庫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也是巴庫古城(Icherisheher)的一部分。它位於古城東南角,和古城中的另一建築希爾萬沙皇宮(Shivanshah Palace)一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文化遺產巴庫少女塔,修建石材總重12000噸

少女塔北部高28米,南部高31米。牆厚5米。建築呈圓柱狀。阿塞拜疆還有很多類似形狀的建築。距少女塔最近的是位於阿普歇倫(Absheron)馬達坎(Mardakan)區的圓形塔。少女塔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其獨特的拱璧。拱璧起着支撐塔身的作用。從空中俯視,建築形似古代的象徵符號渦紋圖案(Buta)。

塔共有八層,由樓梯在東南面相連。塔內有兩條軸。一條軸是石頭砌成的水井,井高21米,直徑0.74米,井口在三樓。它位於裏海海平面以下數米,里面是淡水,而非海水。水質調查表明,水現在仍可飲用。這口井還有一個蓄水池,在地表以下9米,寬3.7米,高1.7米。蓄水池內壁有一黏土層,起過濾作用。另一條軸是狹長的陶製管道,它分為幾節,相互連接,功用不詳。由於巴庫位於半乾旱的阿普歇倫(Absheron)半島上,周邊沒有河流湖泊。因此水通常必須從城牆外其他地區的深井和為數不多的泉水中調度。為了給城內居民供水,便有了先進的管道系統。同時巴庫還有一個排污系統。

世界文化遺產巴庫少女塔,修建石材總重12000噸

(少女塔與右側石油熱時期建築的對照)

據從事少女塔保護的專家說,少女塔是由石灰石建造而成的,石材總重12000噸,一些石塊重達150到200千克。塔的修建當時走在時代的尖端,耗時估計不下四五年(480000小時),據推算從採石場運輸石材就需要耗費兩年時間。

關於少女塔的功能,迄今為止人們仍爭論不休,修建時間也有待考證。

猜測一:防禦工事

根據少女塔的位置、高度、牆面厚度、隱秘的入口及諸多其他因素,有理由相信它是出於防禦目的而建造的。有專家進一步推斷說,少女塔建於12世紀希爾萬沙王朝時期,和古城牆同期建造。

阿普歇倫半島和巴庫位於貿易路線的十字路口,是沿線商貿往來的重地,為了保護這一地區免受外侮入侵,建造了一系列復雜的塔和城堡。據17世紀土耳其旅行家Evliya Chelebi說,防禦工事包括雙層城牆以及70座半圓形的塔。城牆的外牆延伸至海,保護港口。此外,保護港口的還有Sabayil堡壘,它的遺跡現在淹沒在海底。

少女塔被認為是這一體系中最強有力的一個。塔宏偉的外牆,內部隱藏的水井和入口,都證明了塔的防禦功能。同時,由於塔不具備射箭口和城齒,可以推斷它是用於消極防禦的。據估算,少女塔能容納200人避難。

猜測二:宗教建築

反對上一假設的人認為,少女塔缺少防禦工事的一些基本特徵。例如,1960年代修復之前,塔內沒有樓層之分。頂部平台以下都是空的。該空間,窗戶位置以及整體結構都表明它是宗教建築,是重要的宗教儀式場所。

這些學者稱,阿普歇倫半島有大量油田和燃燒的油氣點,它是不同宗教拜火儀式的重要場所。古代突厥、拜火教和印度教的拜火者經常會來此地祭拜。

阿普歇倫半島的人,包括巴庫人在內,都對水與火有着很高的敬畏,認為火是神聖火焰即太陽在地球上的象徵。那時,許多東方國家認為阿普歇倫是「日之地」,太陽從裏海東部升起,在亞速海(Azov Sea)落下。而巴庫則被視作日出之門。Absheron,Baku, Azeri 在語源學上都和太陽有關。

很多考古學及人類學資料都證明: 人們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祭拜日與月。那時,人們經常會認定某處是神聖的,然後將其作為聖地(Pir/Shrine),並認為這些聖地具有神奇的力量。1960年代還在少女塔附近發掘出了一個古老的火壇。此外,從空中俯瞰,少女塔就像阿塞拜疆的傳統符號Buta,它像徵着太陽和火焰。塔頂部四個窗子的佈局讓陽光得以在冬至日射入塔內,占卜師便能在塔中舉行儀式,儲存太陽的能量,並重新開始一年的週期循環。

因此,專家斷定少女塔應該是由當地崇拜火和太陽的部落於八世紀建造的。

猜測三:天文台

由於少女塔可以觀測到一年內的公轉以及某些重要天體,部分科學家堅持認為該建築是一座天文台。

這一假說的支持者認為少女塔於2500年至3000年前建在更古老的建築的廢墟之上,主要用來觀測太陽一年的運轉,特別是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日。因此少女塔的窗戶和拱璧在重要日子中正好面朝初升的太陽也並非意外。

另外,也有人認為少女塔是用於觀測夜空的。在里面可以觀看一些較亮的星星,例如大犬座中的天狼星,天琴座中的織女星,以及天蠍座中的心大星。

但是在當時,科學和宗教之間並無本質區別,觀測台的假說和塔用於宗教儀式的假說並不互相矛盾。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驢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