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合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產業。鄉村旅遊是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提檔升級,迫在眉睫。

前篇主要講述了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三個最關切問題,梳理了中國的鄉村和鄉村旅遊現狀,並解析了世界的鄉村旅遊模式和案例。今天這篇文章將通過梳理從傳統鄉村旅遊到非傳統鄉村旅遊發生發展的典型案例,並提出了鄉村旅遊升級的四種模式。

前篇:我們發展鄉村旅遊最關心的三件事

1

傳統鄉村旅遊的發生

傳統鄉村旅遊的發展條件主要有三點:一是因城市旁邊的休閒需求促生,衍生出中國鄉村旅遊早期形態,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郫縣農科村、幸福梅林等在內的成都模式;二是村子先天條件非常好,本身就是一個傳統遺產性的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是貴州千戶苗寨;三是由於有巨大沖擊力的農業景觀,跟城市的差異化而形成的鄉村旅遊,例如江西篁嶺油菜花。以上三個案例代表了傳統鄉村旅遊,成為中國鄉村旅遊史上一定要提及的幾個案例。

2

非傳統鄉村旅遊的發生

2010年之後,非傳統鄉村旅遊開始逐漸興起,主要是一些村子並非是為了旅遊而發展的鄉村旅遊,而是因為要做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之後,從而驅動了旅遊的發生。

01

藝術介入鄉村

碧山計畫

2011年6月5日,藝術下鄉項目「碧山計畫」在廣州時代美術館正式啟動,作為「碧山共同體」的啟動,探索徽州鄉村重建的新可能。碧山書局集合土地開發、文化藝術產業、特色旅遊、體驗經濟、環境和歷史保護、建築教學與實驗、有機農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新型鄉村建設模式。

雨補魯-中央美術學院(興義)教學實踐基地

雨補魯距離興義市區18公里,地處馬玲河峽谷上游,坐落於天坑中,四面環山,風貌奇麗,是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美術學院利用藝術、建築、設計等方面的人才和科研創作優勢,服務於興義市的城市和鄉村建設。2016年4月,基於雨補魯村落保護的「鄉村復興與鄉建模式推廣」研討會在黃桷樹下的廣場舉行。

藝術家鄉居

藝術家回到鄉村以後,選一處風景很好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居所。例如楊麗萍洱海邊的家,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院子。藝術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大家對鄉村價值的認識。

02

設計師介入鄉村

西河糧油博物館

西河糧油博物館是一次村民和設計師共同完成的實驗。由設計師免費完成建築、室內、景觀和照明方案,現場工程指導,收取少量制圖費,用村民自發組成的村民合作社自籌資金和政府補貼,建設隊伍由當地留守村民組成。在原來糧庫的基礎上,打造出一座用於展示當地原生態的農作物及傳統糧油加工工藝的微型博物館,一個可以滿足西河村及周邊村民多種使用需求村民活動中心,以及餐廳等服務設施。通過低技術營造出一種鄉土的營銷方式,構造了新的鄉村功能。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西河糧油博物館主要項目

松陽古村落、臨沂朱家林

松陽古村落有着非常美的鄉村環境,成為攝影和寫生的絕佳之地,慢慢形成一種社區化的民宿營造,逐漸由單調的美變成有品質的美。

松陽民宿——木香草堂:原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許懋彥設計,保留房屋外立面,室內做木屋裝修,每間屋子的亮點設計充滿了鄉情和暖意;日式茶室外面有一處小院,花草點綴斑駁的老牆,韻味十足燈罩用竹筒,窗簾用做豆腐的棉紗布,充滿了鄉土氣息。

松陽民宿——爺爺家青年旅舍:中央美院建築學院主任何崴設計,以「床位」計數的青年旅舍,每個房間底部安裝萬向輪,入住者可以自己推動建築,組合空間,十分有趣,有色燈管安裝,特定時段,燈光開啟,空間變得富有情趣。

03

事件介入鄉村

NGO組織鄉村保護行動

NGO進入鄉村,以情懷和公益的名義來做一些鄉村的手工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播工作,對大家重新認識鄉村具有正向推動作用。

鄉村眾籌

以情懷和公益的名義,開展鄉村旅遊。

台灣藍鵲茶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新鄉村團隊師生,2011年受台灣「中華鳥會」請托,進入坪林輔導茶農社區,是台灣藍鵲茶實驗的緣起。農人愛茶,學生們愛鳥,實驗者們開始種植無毒的環境友善茶的創業探索,保護藍鵲棲息地的同時,幫助茶農改善生計。推動無農藥的環境友善茶園、深度旅行、茶地景、生態界奇觀,最終讓遊客在山村里戲水玩沙,品茗喝茶。通過茶園的改良和茶品牌文化創造,改變了一個區域的文化價值。

3

鄉村旅遊升級的四種模式

01

規范化的景區服務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基礎條件

靠近成熟旅遊景區(點)或其他大型旅遊項目;村落基礎條件良好,具備開展鄉村旅遊接待的條件。

核心理念

與成熟景區相配套,組織化、規范化的旅遊食宿接待區。主要面向景區到訪遊客,提供與景區服務差異,且價格適中、規范化的旅遊食宿接待服務;與個體經營的散亂農家樂不同,實行鄉村旅遊接待戶的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分配客源、統一價格、統一結算;注重與周邊景區(點)的捆綁營銷。

典型業態

經過統一改造、裝修的,規范化的旅遊接待戶;適宜團隊接待的餐廳、會議室、文體活動設施等。

發展模型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規范化的景區服務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型

典型案例——密雲司馬台新村

密雲司馬台新村是北京「一個民俗村就是一個鄉村酒店」理念的踐行典範,依託司馬台長城-古北水鎮旅遊區,為到訪旅遊區的遊客提供價格實惠的食宿接待服務;新村設計建設之初,即考慮旅遊接待功能,民居戶型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成立旅遊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定價、統一門頭牌匾、統一配送洗滌床上用品,合作社下設民俗旅遊接待中心,負責村落內的客源分配和統一結算;目前,司馬台新村共有215個民俗戶通過縣鎮村聯合驗收,可提供房間645間,床位933張。

02

休閒化的郊野遊憩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基礎條件

地處城市近郊,交通便利,有一定規模的城郊休閒市場支撐;生態環境良好,擁有豐富的郊野休閒資源,如河流、濕地、果林、山地等;具備一定的場地條件,便於引入休閒游樂設施或項目。

核心理念

依託鄉野環境,打造輕松有趣的郊野遊憩活動集聚區。主要面向周邊城市群體,通過創意開發,在一個區域內形成多種休閒遊憩空間,構築豐富多彩的郊野休閒遊憩產品;注重持續性鄉村活動和節慶策劃,創造鄉村持續旅遊吸引力;開放性公共活動空間與經營性盈利項目相結合。

典型業態

鄉村露營地、垂釣區、濕地公園、戶外運動區、小型休閒農園、鄉村騎行綠道等。

發展模型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休閒化的郊野遊憩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的發展模型

典型案例:安吉尚書圩村

安吉尚書圩村是創意休閒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從「建設鄉村」到「經營鄉村」的思路轉變的典型案例。書圩村首創林地股份制流轉機制,並通過吸引投資和自籌資金兩種方式,建設休閒體驗項目,策劃舉辦一系列鄉村趣味節慶活動,形成了鄉村的持續吸引力;目前,尚書圩村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每年的遊客量在10萬人次左右。

03

度假化的文化鄉居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基礎條件

歷史厚重、文化獨特的傳統村落,以古村落最為典型;村內保留一定數量的閒置傳統民居群落,適合進行度假化改造。

核心理念

活態的鄉土文化博物館,傳統與時尚結合的精緻文化度假聚落。將遺產保護、文化傳承與鄉村旅遊相結合。主要面向文化層次較高的藝術家、小資文藝青年、文化學者等,提供有品質的鄉村文化度假產品。重點對村落內保留較好的傳統民居院落,進行設計改造,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度假空間。創意文化休閒業態,如文化集市、博物館、民俗餐廳等,強調時尚與傳統碰撞、結合。

典型業態

文化民宿、精品度假酒店、鄉村博物館、非遺工坊、藝術家工作室以及小資范兒的鄉村酒吧、咖啡館等時尚業態等。

發展模型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度假化的文化鄉居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的發展模型

典型案例——安徽黟縣南屏村

安徽黟縣南屏村是體驗徽州古村民宿生活的典型村落。南屏村始建於元、明年間,較好地保存着8幢古祠堂,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院落。通過民居院落出租,吸引外來經營者入住,建設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古村民宿,相比於西遞宏村景區化的發展模式,更偏重攝影藝術、文化度假方向發展。

04

產業化的農業公園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基礎條件

農業基礎條件較好,適宜發展規模化、科技化現代農業;擁有一定的農業技術人才、農業產業資本支撐;農業資源與農業文化在區域內有一定代表性。

核心理念

田園即公園,農旅合一的現代農業發展與田園休閒綜合體。既保護和展示傳統農耕文化,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強調農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構建農旅共興的產業鏈。設計產業-旅遊雙重維度的收益模式。帶動規劃區域范圍內鄉村旅遊的發展。

典型業態

農業科技博覽園、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農產品加工物流區、田園游樂場、農產品市集、田園度假區、農耕民俗聚落等。

發展模型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產業化的農業公園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的發展模型

典型案例

➤蘭陵國家農業公園

總面積62萬畝,其中核心區2萬畝,示範區10萬畝,輻射區50萬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五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企業(園區)」。整個項目規劃了農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區、現代農業示範區、花卉苗木展示區、現代種苗培育推廣區、農耕採摘體驗區、水產養殖示範區、微滴灌溉示範區、民風民俗體驗區、休閒養生度假區、商貿服務區等十個功能區。

➤阜寧國家農業公園

阜寧國家農業公園地處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總體定位為「體現江淮農業之美與田園水鄉風情的國家農業公園」,根植於江淮農耕文明與阜寧鄉土文化基因之中,以現代精緻農業為內核,以鄉村休閒旅遊為導向,以構建阜寧農業核心引擎和展示窗口為根本,集農業示範博覽、農業科技研發、農業休閒旅遊、農產品加工貿易、現代鄉居生活、農業創意產業孵化等功能於一體,力求建設江蘇一流、國內知名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鹽城精緻農業與創意農業的旗艦與龍頭。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做鄉村旅遊,你連這些都不知道怎麼行?

作為深耕中國鄉村文旅領域的大地風景和民宿頭條,於4月26日-4月28日聯手打造鄉村振興高級研修班系列課程。面向鄉村資源的管理者、使用者、開發者以及經營者傳播和探討關於實現文旅振興鄉村的路徑和方法。並從鄉村資產管理、度假營造、文創研發、產業升級等方面為鄉村振興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已在鄉村耕耘和即將進入鄉村的你我提供一個知識交流、經驗共享、全程服務的綜合平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大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