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或許你見過用各種材料做成的牆,但是你見過「蚝殼」鋪成的牆嗎? 沒錯,就是大家平時吃宵夜的「生蚝」留下來的殼,廣東有這樣一個村莊,用蚝殼鋪成的牆,歷經600年歷史,依然保存完好!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這個村子就是番禺大嶺村,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這座已有874年歷史的古村,因為出了1個狀元、1個探花、34個進士、53個舉人和100多個九品以上的官員而聞名!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歷史遠去,不過在今天的人看來,村子最有特色的要數這遮風擋雨六百年,依然堅固如初的蚝殼牆了!

曾經,這里的人把生蚝吃完後遺留下的殼集中起來建造房屋,蚝殼拌上黃泥、紅糖、蒸熟的糯米,一層層堆砌起來!

很多朋友一定會驚訝,為什麼會用蚝殼子做牆呢? 其實在明代以前,蚝殼牆是珠三角地區常見的建築方式,蚝殼牆冬暖夏涼,堅固耐用,據說能抵擋槍炮的攻擊,且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還能防盜,如果有人想翻越蚝殼牆,非得割到損手損腳不成!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村子里的兩塘公祠南面的牆壁由密密麻麻的蚝殼整整齊齊地壘就,牆體厚厚,有人估算至少需要蚝殼十多萬只,現在,蚝殼牆已經不多了,而像大嶺村這麼大面積的蚝殼牆更是罕見!

600多年過去了,蚝殼牆佈滿了歷史的滄桑,牆身已經斑駁,但蚝殼依然堅固,蚝殼牆凹凸不平,陽光斜射在牆面上,極具線條感和雕塑感,蚝殼牆也是大嶺村最好的歷史寫照!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離開蚝殼牆,在大嶺村亂轉,村里這樣的小巷很多,但「親親里」這個名稱,感覺特別有愛!

村子還有一口叫「沙井氣」的古井, 井水源源不斷,取之不盡,水質清澈,出水快如出氣!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從村口沿河走800米左右來到龍津橋,龍津橋和文昌閣是大嶺村的標志建築,龍津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至今300多年,文昌閣建於清朝光緒十年,至今120多年。

八百多年古村,竟然用生蚝殼鋪牆,歷經600年仍保存完好

這樣一個不大的村子,卻充滿了歷史,還有奇特的蚝殼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驢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