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發現四尊「千年鐵牛」,如今依舊嶄新,專家都難以解釋

說起我們的母親河無人不知,但是這條數千年來孕育了無數生命的河流也擁有危險的一面,歷史上這段河流出現決堤、堵塞的情況時有發生,每一次都會給兩岸的生命帶來無盡的威脅。那麼,如此地形復雜的母親河,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擁有橫跨兩岸的橋梁的?這一壯舉又是如何實現的?

說起這個問題就離不開鎮河神獸的功勞了。黃河流域有段很有名的渡口,名為「蒲津渡」,其自古以來就占據着非常重要的歷史和軍事地位,曾經是連接秦、晉兩地的要道。然而這條必經之路最早的時候由於技術和自然條件連基本意義上的浮橋都很難架設,直到唐朝時期這里才真正意義上的可以通行,而蒲州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長安、洛陽這樣的都城有了並列的位置。

黃河發現四尊「千年鐵牛」,如今依舊嶄新,專家都難以解釋

而讓蒲州真正成為大都市的根本就是「鐵索舟橋」的假設,這一年是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而該橋成功架設離不開鎮河神獸的幫助,因其形象為牛,因此也被稱作黃河鐵牛或者是開元鐵牛。這四尊神獸不但承擔了千餘年來的鎮水任務,看盡了黃河兩岸的歲月變遷,且從文物的角度上來說堪稱「國寶」。

如果從規格上來看的話,四尊鐵牛並不是很巍峨,每一尊的高度約1.9米,長度約3米,但是其重量卻達到了30餘噸,如果再加上鐵牛身下的底座就能達到驚人的上百噸。有意思的是,每一尊鐵牛都製作成了身體前傾、雙眼圓睜的樣子,給人一種負重前行的真實感受。

黃河發現四尊「千年鐵牛」,如今依舊嶄新,專家都難以解釋

之所以四尊神獸能夠沉在河底千餘年不動,一方面是本身的噸位重,另一方面是底盤下方還有鐵柱連接,並一直延伸到了水底深處,如此就更加穩固了其根基。哪怕是上方的鐵索橋再工作了六百年之後光榮下崗,它們也沒有移動分毫,且在其身上發生了非常奇異的現象。

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到80年代末,黃河鐵牛曾三次因為水位下降展露在世人面前,但是讓很多人不解的是,如此大噸位的鐵製品除了表現上附着的一層水垢之外,幾乎看不到生銹的跡象。要知道鐵製品雖然足夠堅固,卻有着很難排除的弊端,這就是氧化、生銹,在潮濕有水的地方更是會加快這種速度。

黃河發現四尊「千年鐵牛」,如今依舊嶄新,專家都難以解釋

這一違背物理常識的現象至今很難解釋,有人說這是因為黃河中泥沙較多,沉在水中的神獸長期與空氣隔絕就避免了氧化,也有人說這是由於古人在鍛造鐵器的時候是使用的木炭火,打造出來的成品不會生銹,這才讓其歷經千餘年還是「光亮如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