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俗話說,不作不會死,這句話雖然是近些年才發明出來的網絡用語,但絕對古今通用,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的寵臣紀綱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原本前途一片大好,卻因自己過度作死,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最終落得個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可謂是自作孽不可活!

01 毛遂自薦

紀綱(?-1416年),山東臨邑(今屬德州)人。紀綱自幼習武,精於騎馬射箭,武藝超群,做事勇猛果敢,善於變通,遇事總能隨機應變,然而,紀綱性格陰鷙,有著腹黑的一面,這也為他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政策的步步緊逼下,不甘束手待縛的燕王朱棣在封地北平振臂一呼,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憤然起兵,一路南下,與侄子朱允炆爭奪覬覦已久的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二年(1400年)五月,朱棣率大軍經過臨邑,紀綱那原本並不安分的腦瓜開始活絡起來,他決定投入燕王帳下,謀個差事、搏個前程。

當然了,想投軍也是要有門路的,可那時的紀綱,只是一個一窮二白無名小子,根本就沒有門路!無奈之下,他決定毛遂自薦,既然沒有現成的機會,那就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

有一天,紀綱專門等在朱棣大軍必經之路上,待朱棣一過來,便急忙迎上去,冒死扣住朱棣坐騎,請求跟隨效命。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朱棣看紀綱敢於在千軍萬馬面前攔馬表忠,可見其膽略過人,再加上紀綱本身又弓馬嫻熟,因此,對紀綱也是另眼相看,當即將其收歸帳下,成了帳下親兵。

02 飛黃騰達

來到朱棣軍中後,紀綱工作兢兢業業,加上有勇有謀,在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因此,逐漸得到了朱棣的寵幸和青睞,被授予錦衣衛千戶之職,待「靖難之役」大獲全勝、朱棣登基後,紀綱仕途也更進一步,升為了錦衣衛指揮使,成為了特務頭子——特務中的特務——大特務,掌管親軍和詔獄。

永樂初年,為了鞏固自己既得皇位,朱棣對那些不肯歸順自己的建文遺臣進行了大清理,朝中又掀起了陣陣腥風血雨,一時之間,很多建文舊臣被殺,受牽連者不計其數,僅建文舊臣、都御使陳瑛一案,受牽連被殺者就多達數萬人,而這一切的屠戮行為,雖然都是朱棣的意思,但大部分都是由紀綱來主導執行,也就是說,紀綱在其中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自此之後,君臣二人之間似乎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朱棣越器重紀綱,紀綱工作就越賣力,反之,紀綱工作越賣力,朱棣就越器重他,紀綱就這樣開始飛黃騰達,走上了人生巔峰,成為了永樂朝權焰熏天一時的權臣。

03 多有不法

從古至今,人類似乎都有一種通病,那就是一旦成功、得勢,往往就很容易得意忘形、忘乎所以,進而迷失自我,紀綱就是其中之一。

走上人生巔峰、成為權臣之後的紀綱開始逐漸迷失了自我,進而幹出了諸多不法之事,比如:

對朱棣交給他處以死刑的大臣,他往往會先到人家家中,以替人家求情為名,騙取錢財,然後再悉數殺害;

曾向鹽場下矯詔,騙取數百萬斤鹽,奪官船運輸,賣出後,錢財盡入囊中,中飽私囊;

陷害富商達上百家,將人家的家產奪來,據為己有;

閹割良家幼童數百人,專門用來驅使、伺候他……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凡此種種,都已表明,紀綱已經走上了作死之路!因為,他不知道,整個天下,說了算的只有一個人,可那個人絕對不是他,而是朱棣,畢竟,朱棣才是皇帝,連他都是朱棣捧起來的,以朱棣的手腕,捧得起他,同樣也踩得死他,只是他一直以來仕途走得太順暢,時刻以心腹自居,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危險性罷了。

04 殺機已動

紀綱的種種不法之事自然逃不過朱棣的眼睛,只是,當時紀綱還威脅不到自己的權位,又看在紀綱曾經對自己立下過大功的份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了。

而隨著浙江按察使周新”謀反”事件(永樂十一年,即1413年,忠臣周新因得罪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而被誣陷,被朱棣冤殺,含冤而死)的發生,朱棣已然感覺到,如果再任由紀綱胡作非為的話,將很有可能危及大明天下,因此,他已經開始考慮著要如何處置紀綱的問題了,但此時,朱棣還沒有殺掉紀綱的心思。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朱棣真正對紀綱動殺機是在永樂十四年(1416年)五月初五端陽節射柳之後。

那年端午,朱棣親自組織主持射柳比賽,這時,紀綱又出來作了,而他的這次作,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把命給丟了。

事情的起源是這樣的:紀綱為了測試一下朝中是否還有敢於反對他的大臣,計上心頭,決定以此次射柳為契機,學學秦時趙高指鹿為馬,於是他便找來心腹小弟、錦衣衛鎮撫使龐英,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龐英點頭會意。

射柳當日,紀綱和龐英依計而行,輪到紀綱切的時候,他卻故意將箭射歪,然後由龐英負責把柳枝折下來,睜眼說瞎話,向皇帝報告說紀綱射中了,隨行的大臣們都忌於紀綱的淫威,竟然沒有一個敢站出來糾正,紀綱此次處心積慮的測試行動就此落下帷幕!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對於此次測試,紀綱顯然是很滿意的,結果表明,以自己目前的權勢,大臣們是沒有人敢反對他的,他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

然而,紀綱所不知道的是,如果說他以前的不法之事只是令朱棣反感的話,那他在此次射柳活動中的行為的確是震怒了朱棣!朱棣沒想到,區區一個錦衣衛指揮使,竟然有那麼大的威懾力,能夠搞定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照此發展下去的話,那下一個要搞定豈不是自己這個皇帝?豈不是要謀奪大明江山?

不能再讓紀綱如此耀武揚威、胡作非為了,是該要解決的時候了!

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從朱棣臉上一閃而過,朱棣已然很清楚,紀綱留不得了,他殺機已動!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屠刀已緩緩舉起,頂到了紀綱頭上,只待時機一到,將手起刀落,一舉解決這位忘乎所以、得意忘形的佞臣!

05 慘遭屠戮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紀綱的末日很快就到來!

兩個月後,朱棣的幾個貼身太監就檢舉告發了紀綱的不法行為。當然了,這幾位太監對紀綱的所作所為是不可能瞭解得很清楚的,更何況,朝中還有專門的監察部門,要告發檢舉也還輪不到他們,而他們之所以還要強出頭,顯然是受了朱棣的指使。

罪狀報到朱棣那里後,朱棣表現出了極大的憤慨,沒有經過任何審訊就下令把紀綱逮捕起來,直接交給都察院調查審訊,同時命令負責監察的給事中和御史集體揭發他的罪行。

接下來都察院的審訊就很耐人尋味了!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照理說,紀綱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品級是正三品,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官員,要調查這麼一位高級官員,應該是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取證過程,才有可能定罪。可都察院的審訊才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草草結束了,很顯然,和告發檢舉的太監一樣,他們也是受了朱棣的授意,只是走了一個簡單的司法程序而已!

愛一個人從來就不需要理由,皇帝要殺一個人,同樣也是!

接下來就順理成章了,在皇帝的大力支持(直接指使)和都察院官員的細心調查下(不到一天的時間),紀綱罪名成立,無需終審,當天就以「謀大逆」罪被凌遲處死,這效率,實在是高!

紀綱被處死後,他的家屬不管老幼都被流放戍邊,爪牙跟班大多也被處死,一代權臣就此草草落幕。

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

06 結語

紀綱原本一介草民,靠著毛遂自薦的勇氣,得以順利跟隨朱棣左右,並在期間為朱棣搶奪和穩固帝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姑且不論他的所作所為對與錯),逐漸成為了朱棣的心腹肱骨,高居錦衣衛指揮使之高位,原本前途一片大好,卻在得勢之後開始飄飄然,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完全不把老闆(朱棣)放在眼里,最終成功惹怒老闆,終於落得個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

應該說,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要過度去作死,也不至於如此悲慘結局,他的結局,可謂是作繭自縛、自作自受!

古往今來,無數個「紀綱」的結局證明:做人,還是要低調點,千萬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沒事找事去作死,否則,得到的結局也許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圖片來源於網絡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kknews明朝錦衣衛紀綱,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於凌遲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