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東晉為何沒能收復中原?謝安有苦難言

383年,東晉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僅用八萬人就擊敗了前秦的數十萬大軍。此後,前秦政權土崩瓦解,各地都爆發了叛亂,整個北方陷入大亂。對於偏安東南的東晉王朝而言,這是一個北伐的絕佳的機會。可是,東晉王朝卻沒有能夠收復中原地區,依然是個割據政權,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當時,主持東晉政局的是一代名相謝安,其實他是一位非常有理想的政治家。在淝水之戰後,東晉確實發起了反擊,先後收復了襄陽、成都。到了384年八月,謝安向東晉孝武帝上書,打算親自領兵北伐,重新實現天下的統一,「安方欲混一文軌,上疏求自北征」。孝武帝下詔,任命謝安為都督十五州軍事,並且加黃鉞,負責北伐事宜。

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東晉為何沒能收復中原?謝安有苦難言

北伐之初,東晉軍隊進展順利,很快就奪取了兗州、青州,占領了山東地區,之後在河南境內也是屢戰屢勝,甚至一度占領了北方重鎮鄴城。雖然東晉大將劉牢之被慕容垂擊敗,但東晉軍隊完全可以重整旗鼓,然後繼續推進,畢竟當時的北方非常混亂。但是,東晉的北伐卻到此戛然而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淝水之戰的勝利解除了東晉的外部威脅,但內部矛盾又開始激化了起來!當時的東晉王朝主要有兩方面的矛盾,一個是皇室與士族之間的,另一個是士族內部的。先說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謝安出身名門陳郡謝氏,其家族在東晉朝廷占據著重要地位,特別是淝水之戰的勝利,讓謝安以及整個陳郡謝氏的威望達到頂峰。

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東晉為何沒能收復中原?謝安有苦難言

這引起了東晉孝武帝的猜忌,為了對付謝安,他任命了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為錄尚書六條事,以此來牽制謝安。司馬道子的妻兄名叫王國寶,雖然王國寶還是謝安的女婿,但謝安卻並不欣賞他,因此沒有委以重任。王國寶對此懷恨在心,於是就依附於妹夫司馬道子,兩人狼狽為奸,一起詆毀謝安。

再說第二個方面,當時坐鎮荊州的是大將桓沖,此人出身譙國桓氏,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在淝水之戰前,桓沖不計前嫌,支持謝安,但沒想到最後陳郡謝氏獨收全功。桓沖對此感不滿,憤憤不平,最終憂鬱而死,由此引發謝氏、桓氏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謝安有心北伐,但卻無力繼續。

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東晉為何沒能收復中原?謝安有苦難言

謝安畢竟是名相,他很快就搞定與桓氏關係,「以桓石民為荊州,改桓伊於中流,石虔為豫州」,「既以三桓據三州,彼此無恐,各得所任」,但是他卻無法取得孝武帝的信任!孝武帝對他的猜忌越來越深,君臣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有一次,孝武帝在宴席間讓桓伊撫箏唱歌。桓伊唱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歌聲直扣謝安的心弦,一代名臣當場流下了眼淚。一曲終了,謝安離開了自己的位置,來到了桓伊的身邊,說道:「使君於此不凡!」而孝武帝則面露愧色。為了自保,謝安於385年四月離開了朝廷,「築壘曰新城以避之」。不久之後,謝安病重,返回建康。這年八月,東晉的救時宰相謝安病死,終年六十六歲。

參考資料:1.《晉書》;2.《資治通鑑》

來源:kknews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東晉為何沒能收復中原?謝安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