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Notability 半路調轉船頭直奔訂閱制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即便 Notability 迅速致歉並調整政策,用戶對訂閱制的抵觸情緒依然嚇到了不少開發者。

有開發者說,他認為目前的大環境有理性討論訂閱制好壞的基礎;有開發者承認,「訂閱制」能給開發者更多的安全感;即便有開發者認為同行做法有失偏頗,但仍認為這件事顯示了開發者和用戶的認知不對稱,用戶不知道開發者的成本,開發者也不懂用戶對訂閱制的「恨」。

買斷、訂閱、廣告、抽傭……賺錢的方式看似很多,但小而美的開發者能用這些方法賺錢嗎?App 的盈利模式,還有哪些可能性?

這一次,我們邀請了幾位應用開發者一起繼續聊聊這個話題。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潑辣修圖中國市場負責人葉明:

我覺得這類事件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還是有相當程度的積極意義的,它既可以為開發者提供更准確的指引,進一步明確「轉訂閱」的邊界,也可以為後續的消費者維權提供借鑒意義,還引發了全民對於「訂閱制」的討論,所以我覺得有這樣一件「出圈」的事情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Taio 的開發者 Ying Zhong:

Notability 的事件里面主要有兩個問題:老用戶的遷移問題、訂閱制本身的問題。這件事引起了很多爭論,不過很多爭論沒有把這兩件事分開。

對於遷移老用戶,開發者可選擇的做法有:不遷移、保留已有功能、轉換成永久會員幾種方式,顯然 Notability 選了對老用戶最不友好的一種,在這一點上引起爭議是正常的。雖然 Notability 在第二天將模式改為了保留已有功能,但還是會引起一些老用戶的不滿,因為他們期待的是這個應用已經被「買斷」了,不需要再付費就可以享受之後永遠的更新,這是這部分用戶覺得被欺騙的原因。

收費模式方面,訂閱制也好,大版本重新收費也好,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從來沒有變過:要持續維護一個產品是需要持續的資金的。在過去的幾年很多產品都轉向訂閱制,但目前用戶接受程度並不高。尤其是在工具軟體領域,很多人認為不需要「額外」支出的產品是不能做訂閱制的,很多人將這種指出簡單理解成雲服務的支出。

我個人的看法很明確,持續的研發投入是一個巨大的成本,如果一個產品持續地在改進,訂閱制是適合的。現今軟體開發已經不是賣拷貝的時代了,只有發布之後不需要再更新的產品,才適合「買斷」。

當然我作為開發者,討論這個問題難免有失偏頗。但用戶也需要相信,互利的環境是存在的,也是很多開發者在探索的,掙錢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 Taio app

YaoYao 開發者汪家浩:

我自己也不喜歡訂閱制,但從垂直產品角度來說,不用訂閱制也難以維系年復一年的成本支出,所以可以理解。

一般垂直的小產品,用戶基數不大,不可能有太好的收益,靠廣告什麼的都不可能,普通用戶根本不太理解整個網際網路運行內在的經濟邏輯。

大公司通過免費,再用大數據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在大多(小公司)產品上都是不適用的,理解這些東西多半需要從事這一行,知道軟體的成本到底在哪,這次的爭議我感覺也反映了開發者和用戶的認知不對稱。當然,Notability 的做法也有點失頗。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YaoYao 開發者汪家浩:

比如 5 個人做的小產品,需要一年花掉多少成本。每個人的工資估計大概每月 2-3W,平台的抽成 30%,再加上房租水電……假如賣個 10-20 元一個,要賣多少份才能回本,市場基數有多大,稍微算下就知道了。

站在開發者角度,我希望整個軟體行業就像主機遊戲行業一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廠商們努力做好產品,也別整其他麼蛾子,玩市場心理學套路。大家都輕鬆些,但這個也不容易。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 YaoYao app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潑辣修圖中國市場負責人葉明:

潑辣現在就是訂閱制。作為一名開發者,我覺得「訂閱制」的確能夠給開發者更多的安全感。但是我也覺得不是所有應用都適合訂閱制,例如標注類 app 其實就更適合「買斷制」,因為這類應用不會提供新的消費內容,也不會定期更新新功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消費者按月付費顯然不太合理。

我覺得「訂閱制」如果用得好,可以讓開發者更加關注產品本身,也可以讓消費者持續體驗到新的服務和功能,如果用得不好,可能就單純的成為一種長線賺錢的工具了。

但我認為「訂閱制」本身還是一種優秀的盈利模式的。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 潑辣修圖在轉變向訂閱制時,給了老用戶一個續期 248 年的選項

YaoYao 開發者汪家浩:

訂閱制,也可以參考 XGP 那種大的訂閱制搞。現在這樣,小團隊苦苦搞半天也許質量會好一點,但還是對抗不了大公司免費的模式。當然只是瞎希望了,目前看沒希望。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覺得這種模式不行另一個原因是平台可能沒做好。平台都沒有提供給用戶一個很好的試用模式,導致用戶不確定性很高,人是不願意給不確定性高的東西付高價。

後付費的模式,比較適合大廠,他有很大的用戶基數漏鬥。小公司只能用免費或少量付費把用戶先吸引進來,再做轉化

愛范兒商務經理余堅燊:

我覺得產品較理想的盈利模式是免費使用 + 會員制度,比如說墨刀、Processon,他們會給出兩三個免費的空間使用,然後你用的體驗比較好,就會去開通會員用更多的功能和空間

Notability 變訂閱制被罵上熱搜,App 開發者還有更好的賺錢方式嗎?|ifanrTallk

潑辣修圖中國市場負責人葉明:

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開發者都不賺錢,結果就是沒有開發者了。所以好的買賣一定是雙方都收益的,否則這樣的買賣無法長遠。

其實很多用戶吐槽「訂閱制」,吐槽「開發者賺錢」,核心問題還是投入和收益不對等。例如開發者開發完一款軟體,後續不會有任何投入和更新卻還要向消費者持續收費,這就明顯不是雙方受益。相反,如果開發者定期新增新功能、修復已有問題、更新使用教程,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愛范兒技術部前端開發經理許諾:

用戶體驗是保持用戶粘性和用戶增長的前提,而產品盈利才能保證產品持續健康發展,兩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愛范兒商務經理余堅燊:

產品盈利應該是要基於考慮保證用戶體驗這個事情。因為有些 app 就是先用一堆廣告充斥在里面,然後提示可以付費去廣告。像我的話,我都還沒怎麼體驗就要看一堆廣告,根本不會想著花錢去廣告而是直接卸載。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