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為了滿足相互間的精神慰藉 抱團養老越來越流行

養老,是每個人遲早都會面對的問題。公開資料顯示,由於社會轉型,預計到2020年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盡管政府各部門在養老服務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依然很突出,於是一部分老年人開始自發地嘗試「抱團養老」。

老年人為了滿足相互間的精神慰藉 抱團養老越來越流行資料圖,王海欣 攝

所謂抱團養老,是一種互助式養老模式,它是一群老年人在平等自願的前提下互相照顧、彼此慰藉、共享資源的生活方式。由於城市老年人群體差異巨大,抱團養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是一起住進養老院,有的是一起去郊區買房,還有的是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將服務時間存進「時間銀行」以待自己今後使用。盡管每種形式都有明顯的不足,但它至少可以替代一部分社會化生活照料服務,滿足老年人對精神慰藉的強烈需求。

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佈《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到2022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起住進養老院

今年82歲的沈先生和79歲的老伴陳阿姨都是退休教師,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還比較健康。多年來,兩位老人退休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照看孫女,2017年孫女去國外留學之後,沈先生和陳阿姨總覺得心里空落落的。眼看父母買菜做飯越來越吃力,沈先生的兒子邀請他們與自己同住。但已經習慣獨立生活的二位老人還是想單獨居住。不過,考慮到衰老的進程終歸不可逆,今後行動肯定會越來越不方便,遲早需要人長期照料,沈先生和陳阿姨思考再三,決定把現在住的房子租出去,拿租金住養老院。

經過半年多的考察,兩位老人最後選擇了位於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養老院。沈先生告訴記者,起初他們對於住進離北京核心區這麼遠的養老院還有些顧慮。「在家附近的小圈子里生活了四十多年,突然到這麼遠的地方,跟陌生的人住在一起,我和老伴都怕不習慣。」在考察養老院的過程中,沈先生得知有個曾經關系不錯的老同事已經搬進了燕達,便來這里看望他。「他的老伴去世了,兒子在國外。他很早就准備住進養老院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開始我們也覺得這里環境和醫療條件還不錯就是離家太遠,看他在這里過得挺好,我們才開始認真考慮跟他搬到一起。」

沈先生老兩口住進養老院不久,他們的一位鄰居也在沈先生的「動員」下搬到了燕達。沈先生非常高興:「熟人住在一起開心多了。他們的兒女或親戚來探視,順便也陪我們聊聊天,我兒子來了也去看看他們。這樣每個月都有人來。」雖然環境是陌生的,但身邊的人還是熟悉的,這份熟悉多少減輕了一些老年人住在養老院的不適感。沈先生和陳阿姨很希望養老院里能再增加一些熟面孔,先後游說過二十多位親戚、老鄰居和老同事,但動員成功率並不高。「可以理解,中國人還是習慣居家養老。畢竟這里不是自己家,而且收費高,不是每個老人都承受得起。」

到郊區組建「養老據點」

情投意合、經濟實力相近的老朋友一起到郊區買房養老,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本報曾經報導,百十位在京的北大荒知青,自創「抱團養老」模式:在開發商的支持下,他們選擇位於房山竇店一處小區的兩棟樓作為「養老基地」。開發商在小區設有臥室緊急按鈕的基礎上,還為「荒友」們養老的這兩棟樓安裝了戶戶對講系統,老人們不花電話費,隨時能聯系,方便大家之間溝通。

在同樣是知青的張先生看來,這種模式更像是原本住在四面八方的老朋友們自建一個養老活動據點。「你看公園里跳廣場舞、滑冰、釣魚的多是剛退休的和我們這批60多歲的知青。嚴格意義上說,我們還不算老年人。因為城市拆遷、子女搬家,不少原本是髮小的,現在住得遠了,走動起來不方便,大家去郊區買房是為了閒暇時湊一起熱鬧熱鬧。」張先生介紹,他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低齡老年人,經濟實力不錯,拿出一部分閒錢在郊區購買花園洋房,平時仍住在城里的「老窩」,只有孫子孫女放寒暑假時或者閒暇時去郊區的花園洋房玩一玩。張先生自己則和幾位老朋友在密雲一個村子承包了幾塊地,翻建了幾個農家院。他和朋友們每星期開車去地里收拾茄子、豆角、南瓜,唱唱卡拉OK,打打牌。誰這星期沒來,其他人就幫忙給他家的蔬菜澆澆水。張先生認為,這種養老模式大概能維持到他75歲。「將來真老了,開不了車種不了地了,大家也就沒法來了。」

正如張先生所言,年過七旬的吳阿姨對於抱團去郊區買房種地就不那麼熱心了。「十幾年前我和幾個小學同學曾經約定,將來一起去珠窩水庫買房養老。後來有人突然生病了,大家才醒悟,還是要住在離醫院近的地方,大山里不適合長期居住養老。即便不生病,誰幫你洗澡、理發?」

讓照料服務循環起來

近年來,一種流行於歐洲的互助養老模式正在被國內各界所關注,那就是時間銀行。時間銀行與養老服務掛鈎,人們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抽出時間去照顧老人,看護的時長就可以存入「銀行」,等到自己年老需要照顧時再「取出」,享受同等時長的免費養老服務。通過時間銀行模式,吸收低齡老人和志願者為高齡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推動形成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的互助養老循環模式。從歐洲的實踐來看,時間銀行模式適用於先行機構養老資源不足,中低收入者比重較大的地區,有助於改善現有社區養老的狀態,提高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生活質量,節約社會成本,緩解家庭壓力。

然而,時間銀行自1999年在上海率先試點以來,實施效果十分有限。公眾對時間銀行信任感低,接納程度不高。「在北京為老人服務幾小時後,到江蘇老家是否仍然承認服務時間有效?」「二十年前存入『銀行』的為老服務時間,二十年後能順利『取出』嗎?」「為老服務時間具體如何計算?服務質量又如何監督?」在具體操作中,時間銀行的輻射范圍、轉移接續、服務質量等核心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目前大家普遍認識到,這種既不依賴子女又減輕國家負擔的養老方式,要求政府有一套完善的養老體系和政策來支持。

在今年的廣東省「兩會」上,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趙淦森建議,在政府和制度層面給予時間銀行明確和充分的責任權利。比如時間銀行的服務時間可以作為積分入戶入學等的關聯要素,服務時間的提取、轉移等具體操作和規定可由省政府統一制定。趙淦森希望推動時間銀行在廣東省全省「通存通兌」,讓時間銀行的信息和服務時間能夠在省內各個社區流通。他還提出,要為時間銀行的儲戶提供保障,包括存進去服務時間,儲戶在提供互助養老過程中的人身保險等。

嘗試與陌生人共同居住

如果說上述幾種抱團養老模式還比較保守,那麼杭州老人的嘗試則更加大膽。2017年,央視《講述》欄目播出了杭州69歲獨居老人張阿姨嘗試與兩位素不相識的老人抱團養老的故事。最終,三位老人因為在共用衛生間的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而失敗。雖然張阿姨失敗了,但不少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受到張阿姨的啟發,開始了各自的抱團養老嘗試。2018年,杭州朱榮林夫婦利用在郊區自建的大別墅,嘗試與13個從社會招募來的老人組建臨時家庭,老人們還簽署了《結伴養老協議》。一年來,有人離開有人留下,生活仍在矛盾中朝着美好前進。在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更加突出。去年,江西、貴州等地的村鎮政府建立起「頤養之家」,組織留守老年人共同住在一起,同吃同住。

國家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烏丹星認為,抱團養老要想成為一種養老模式,必須要有約束力。「即便在國外,自發性的抱團養老也是在政府框架下開展的。比如我們看到瑞典一個抱團養老的案例,它的注冊、選址、物業、建設都是在政府房管局的框架下完成的。對入住的人也有評估,就像成立的了一個理事會一樣,有一套流程和規則,是一種有約束的抱團取暖。」她表示,目前民間開展的各種自發的抱團養老實踐都是沒有約束力的,很難作為一種模式存在。「現在的抱團養老更像小孩過家家,高興在一起不高興就不在一起,隨意性比較大。國外的模式更加成熟,本質上跟機構養老差別並不大。」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