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抗瘧疾藥物有望很快用於致命腦癌的治療

作為一種相當致命的腦癌,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非常低(不到 6%)。好消息是,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們,剛剛為傳統抗瘧疾藥物找到了新的應用場景。結合有限的放療和替莫唑胺(Temoside)化療,小鼠實驗已表明了抗瘧疾藥物的有效性。通常情況下,膠質母細胞瘤會表現出對這些標準護理方式的抗性,導致惡性腫瘤繼續在大腦中擴散。

傳統抗瘧疾藥物有望很快用於致命腦癌的治療

Paul B. Fisher(來自: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研究發現,效果取決於被稱作 Fli-1 的遺傳因子在應對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抗性的新認知。

其能夠調節膠質母細胞瘤中 aa 突體蛋白的表達(即「熱休克蛋白」HSPB1),為干預和限制惡性腫瘤的生長開辟了新的可能。

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團隊藉助先進的篩選技術來尋找可抑制 Fli-1 的藥物,結果發現當前已獲批準的抗瘧疾藥物本芴醇(lumefantrine)具有這種獨特的能力。

據悉,本芴醇可以與 Fli-1 結合並使之失活,從而終止驅動腫瘤形成的基因的表達。有鑒於此,研究團隊決定通過一些實驗測試來證明。

在早期體外研究中,膠質母細胞瘤細胞會在放療和化療的情況下繼續生長。但在摻入本芴醇之後,便可有效殺死癌細胞並抑制腫瘤的生長。

在第二輪小鼠研究中,研究團隊再次發現它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即便是那些曾經對放化療表現出抗性的癌細胞。

除了靶向 HSPB1,該團隊的工作還表明,該藥物對另外兩種機制也產生了影響 —— 細胞外基質(ECM)重塑和上皮間質的轉化,也受 Fli-1 的調節和被該藥物抑制。

首席研究員 Paul B. Fisher 表示,這些臨床前研究為膠質母細胞瘤的 Fli-1 / HSPB1 抑制提供了堅實的依據,有助於推動治療腦癌等疾病的新方法。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原標題為《Lumefantrine, an antimalarial drug, reverses radiation and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