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早在2015年,由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Paul Ehrlich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聲稱地球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引發生物多樣性快速下降。現在,研究人員以新的研究報告的形式提供了最新的信息,發現生物滅絕的速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科學家們擔心這可能會掀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對人類的生存構成真正的威脅。

6·18活動已全面開啟 大促活動入口匯總:

京東6·18十七周年慶大促主會場入口 – 最高可領618元紅包

2020天貓6·18超級紅包在此領取 6月1日追加40億元消費券

阿里雲6·18上雲年中大促 點擊領取最高12000元紅包

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2015年的論文概述了一種新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除了之前確定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之外,還稱已出現了一種新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小行星撞擊和碳循環的突然變化是這些歷史事件背後的驅動因素,科學家們警告說,我們與自然世界不可持續的關系正在製造一種新的危險。

人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生物多樣性和健康的生態系統來生存和繁榮,無論是為我們的作物授粉的蜜蜂,還是維持海洋健康和可靠食物來源的海洋物種,或者是不斷擴大的生物種類。隨着這些物種由於棲息地的破壞、野生動物貿易、污染和氣候變化而消失,我們賴以生存的微妙系統中的重要部分也在消失。

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當人類活動導致其他生物的種群和物種滅絕時,它就像鋸掉了它賴以生存的肢體,破壞了我們自己的生命支持系統的工作部分,」Ehrlich說,「保護瀕危物種應該被提升為國家和全球的緊急事件,對政府和機構來說,這與氣候破壞是同等重要的。」

Ehrlich和這項新研究背後的國際研究小組研究了全球各地瀕危物種的分布情況,發現其中515種瀕危物種(占研究小組分析的總數的1.7%)正處於滅絕的邊緣,有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該團隊估計,在整個20世紀,大約有同樣數量的生物滅絕。

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我們在未來二十年內如何應對當前的滅絕危機,將決定數百萬物種的命運。」研究的主要作者、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態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Gerardo Ceballos說。「我們正面臨着最後的機會,以確保大自然為我們提供的許多服務不會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壞。」

被認為瀕臨滅絕的515個物種的單個物種的數量均只剩下不到1000個個體,其中約有一半的物種不到250個。這些物種大多生活在容易受到人類影響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科學家們特別擔心多米諾骨牌效應。這指的是一種物種的滅絕會影響到其他依賴它生存的物種,從而也會使它們在破壞性的連鎖反應中面臨滅絕的危險。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首先是在全球范圍內禁止野生物種的交易。該研究還強調了保護資源最好的物種和地區,這反過來又可以突出說明哪些因素對推動這些加速滅絕速度的影響最大。

研究稱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進

「人類的健康和福祉,以及我們地球的健康之間的聯系是眾所周知的,」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生物科學學院講師Rohan Clarke博士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項研究凸顯了地球支持系統的脆弱性,迫切需要採取行動。呼籲將保護瀕危物種提升到國家和全球的緊急狀態,是有理由和緊迫感的。」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而下面的視頻則介紹了該研究的概況。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