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細菌自導導彈」:將加快微生物學發展

據外媒報道,來自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深入研究一種奇特的、由細菌製造出來的納米機器,據悉,這種機器可以加快微生物學的發展。這個被叫做tailocins的武器可以只對特定的敵人發起攻擊。

參與該項研究的科學家Vivek Mutalik解釋稱:「Tailocins是由細菌製造的超強蛋白質納米機器。它們看起來像噬菌體,但它們沒有殼體,殼體是包含病毒DNA和復制機制的噬菌體的『頭』。所以,它們就像一根彈簧針,穿過細胞膜,在細胞質上開一個洞,這樣細胞就會失去離子和內容物然後崩潰。」

科學家研究「細菌自導導彈」:將加快微生物學發展

各種各樣的細菌都能產生tailocins且似乎是在壓力條件下產生的。由於tailocins只對特定的菌株致命–事實上,這種病毒的特異性如此之強以至於它們獲得了「細菌自導導彈」的綽號–tailocins似乎是細菌用來跟對手競爭的工具。由於它們跟噬菌體的相似性,科學家認為tailocins最初是在病毒感染期間由DNA插入細菌基因組中的,而在進化過程中,細菌丟棄部分噬菌體DNA雖沒有用但卻保留了對它們自身有好處的部分。

但tailocins不像大多數通過進化選擇的能力,它不能拯救個體。根據Mutalik的說法,如果細菌產生tailocins,它們就會被殺死,就像它們被真正的噬菌體病毒感染一樣。但釋放後,tailocins只針對特定菌株而不會傷害宿主譜系中的其他細胞。

「它們雖然讓同類受益,但卻犧牲了自己,這是一種利他行為。但我們還不明白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是如何發生的,」Mutalik說道。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不清楚tailocins的刺針是如何起作用的。

伯克利合作團隊在他們最近的一篇論文中探索了tailocins如何攻擊特定菌株的遺傳基礎和物理機制,另外,他們還研究了tailocins生產者和它們目標菌株之間的遺傳相似性和差異性。

生物學家在檢查了12種已知使用tailocins的土壤細菌後發現附着在外膜上的脂多糖的差異可以決定一種菌株是否被特定的tailocins鎖定。

「我們所研究的細菌生活在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所以我們想知道它們是如何使用tailocins為生存而戰的,」這項研究的論文聯合作者Adam Arkin表示。

Arkin指出,盡管科學家們在實驗室里很容易誘導細菌產生tailocins,但仍有許多未解的問題存在,像如何在自然環境中部署tailocins、如何以及為什麼特定的菌株會跟被精準定位成刺客的目標。

「一旦我們了解了靶向機制,我們就可以開始自己使用這些tailocins,」Arkin補充道,「醫學的潛力顯然是巨大的,但對於我們所做的科學來說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正在研究環境微生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在重要生態過程中的作用如碳固存和氮處理。」

目前,要弄清楚群落中每個微生物在做什麼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科學家們無法輕易地增加或減少菌株並觀察其結果。而如果利用適當的tailocins則能讓這些實驗能更加容易得到完成。

Mutalik, Arkin和他們的同事也在進行後續研究,旨在揭示tailocins的作用機制。他們計劃利用伯克利實驗室的先進成像設備,對整個過程進行原子水平的快照,從泰洛辛與目標細胞結合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細胞收縮。從本質上說,他們將拍攝一部微觀的殺戮電影。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