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99%物種已滅絕消失,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恐龍,是迄今地球體型最大的陸地生物;旅鴿在過度捕殺之前曾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雖然當前動物滅絕危機並不明顯,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地球正處於另一場動物大滅絕。

由於森林砍伐和采礦等人類活動,動物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減少,聯合國一份調查報告現實,現今地球瀕臨滅絕的物種數量可能接近100萬種,但與地球歷史上已消失的物種數量相比,這根本算不上什麼,以下是關於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

1、1494年,人類首次發現加勒比僧海豹,之後大肆捕殺獲取其脂肪。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加勒比僧海豹曾是加勒比海域唯一的本土海豹物種,18-20世紀,在歐洲殖民者統治期間,獵人大肆捕殺它們,獲取其身體脂肪。1967年,該物種被列為瀕危物種,並於2008年宣布滅絕,從1967年到現今的50多年,人類再未發現過加勒比僧海豹。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導致其數量變得不可持續。

2、盡管迅猛龍出現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但科學家仍然認為該原型是全身長滿羽毛。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迅猛龍被描繪成一種體型較大、令人膽怯的恐龍物種,它們會非常殘忍地殺死獵物,然而電影中的描繪可能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迅猛龍體型與火雞差不多之外,科學家還認為迅猛龍身體覆蓋着羽毛,古生物學家在其肢體上發現長有羽毛的跡象。

3、象鳥體型龐大,不會飛,體重超過450公斤。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大約1萬多年前,象鳥曾在地球上行走,這種3米高的鳥類可能長着對於飛行毫無用處的小翅膀,它們的體重超過了450公斤,考慮到這種鳥類體型龐大,它的蛋被認為是所有動物中最大的。科學家稱,人類獵殺食用象鳥,森林砍伐導致象鳥棲息地喪失,使得象鳥數量迅速減少,最終大約16世紀該物種滅絕消失。

4、最後一隻灰色海灘雀死在發現島自然保護區。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東海岸曾生活着成千上萬只灰色海灘雀,當這種鳥受殺蟲劑和建築工程影響逐漸走向滅絕時,沃爾特·迪斯尼發現島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試圖通過雜交培育拯救該物種。1987年,被命名為「橙帶」的最後一隻灰色海灘雀在鳥籠中死亡,標志着該物種的結束。

5、無畏龍曾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長頸恐龍,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重達到65噸,高26米,脖頸長11米,相比之下,現代長頸鹿身高大約5.5米。

6、愛爾蘭麋鹿長着最大的鹿角。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愛爾蘭麋鹿是一種現已滅絕的鹿種,曾生活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它長着4米長的大鹿角,是所有已知鹿種中最長的鹿角,科學家認為,該物種在冰河時期遭受飢餓之後就滅絕消失了。

7、特科帕鱂能夠生活在42攝氏度的水環境中。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特科帕鱂因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特科帕溫泉而得名,由於水溫存在波動,它們能夠適應10-42攝氏度的水溫變化。1981年,當地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搜尋了40多處水域,均未發現特科帕鱂的蹤跡,便正式宣稱該物種滅絕消失。

8、甲龍是一種「身披重甲」的恐龍,它的尾部可當作棍棒。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雖然甲龍並不是最大或者最兇猛的恐龍,但它全身覆蓋着骨板,是抵禦霸王龍等食肉動物攻擊有有效防禦盔甲,甲龍尾部末端有一個骨質球體,如果它被激怒,則會使用擺動尾部發起攻擊,科學家指出,甲龍尾部還有吸引配偶的作用。

9、一些猛獁被凍在冰層中,完整保存其身體。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猛獁在4000多年前滅絕消失,但這並未阻止科學家將猛獁屍體樣本帶到實驗室,由於猛獁生活在現今西伯利亞地區,一些猛獁死後被冰凍起來,完整地保存了屍體。據稱,現代雪橇狗有時會吃到3萬年前的猛獁肉。

10、比利牛斯山羊從滅絕邊緣被「成功拯救」。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經過多年的人類大肆捕殺,2000年比利牛斯山羊的數量瀕危滅絕,值得慶幸的是,在該物種滅絕之前科學家提取了該細胞,並打算進行克隆,2003年,比利牛斯山羊成為第一種從滅絕中復活的動物,但是克隆羊出生幾分鍾後就死亡了。

11、霸王龍的壽命僅29年。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雖然霸王龍是人們最熟悉的恐龍物種,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晚期0.85-0.65億年前,活動范圍主要集中在現今北美洲地區,迄今科學家發現最大的霸王龍僅存活29年左右,這是科學家通過研究分析骨骼化石得出的結論,霸王龍生長20年就達到成年體大小,這意味着它們成年生活的時間並不長。

12、野貓是導致斯蒂芬斯島鷦鷯滅絕的原因之一。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體型較小、不會飛的斯蒂芬斯島鷦鷯生活在新西蘭海岸附近的一個小島,1895年由於土地開發和貓的引入而滅絕,據民間傳說稱,1884年一隻名叫「蒂布爾斯」的雌貓隨着主人來到斯蒂芬斯島,它是第一隻來到該島嶼的貓,隨後貓大量繁殖,導致斯蒂芬斯島鷦鷯的滅絕。

13、劍龍背部骨板可能是用於調節體溫的。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劍龍生活在侏羅紀時期,大約1.59-1.44億年前,它最大的特徵是帶刺的尾部和扁平背部,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劍龍背部骨板可以調節它的體溫,它不僅能收集太陽熱量保持體溫,還可以釋放熱量降溫。

14、杜歐高武趾壁虎滅絕100多年「才被發現」。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杜歐高武趾壁虎(Kawekaweau)是一種生活在新西蘭的棕色壁虎,其存活時期未曾科學家發現過,據稱它體長0.6米,但科學家並未發現活着的杜歐高武壁虎。最近一次「接觸」杜歐高武趾壁虎是1870年一位生物學家聽說毛利族首領描述如何殺死一隻杜歐高武趾壁虎,1986年,研究人員在法國馬賽自然歷史博物館地下室發現一個無標記樣本,經過認真分析認定其為杜歐高武趾壁虎。

15、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是美國東部唯一本土物種。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這種鸚鵡曾生活在紐約南部、威斯康星州至墨西哥灣一帶,1918年2月,最後一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死於辛辛那提動物園,但直到1939年才正式宣布滅絕,專家分析由於該物種棲息地喪失、害蟲控制,以及人類捕殺它們用其羽毛裝飾帽子,最終導致它們走向滅絕之路。

16、旅鴿曾是北美洲「空中統治者」。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19世紀,旅鴿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占美國鳥類總數的25-40%,在早期探險家的旅行日誌中經常提及旅鴿,據稱,旅鴿群飛行時數量非常龐大,整個鴿群經過某一點需要幾個小時。但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旅鴿數量逐漸減少,20世紀初,由於過度捕獵導致旅鴿滅絕消失,「瑪莎」是最後一隻已知旅鴿,它於1914年死於辛辛那提動物園。

17、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准確預言福克蘭島狼會滅絕。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福克蘭島狼也被稱為福克蘭島狐狸,這種滅絕哺乳動物可能是在冰河時代末期來到福克蘭島生活的,在被人類發現的200年里,該物種遭到人類大肆捕殺,最終達到滅絕消失的境地。19世紀30年代,查爾斯·達爾文到訪該島時發現了這一物種,最後一隻福克蘭島狼被認為是40年後被獵殺,達爾文在他撰寫的《博物學家的環球航行:小獵犬號的航行》中預言了福克蘭島狼會滅絕消失。他在書中寫道:「當人類在福克蘭島定居生活幾年之後,類似福克蘭島狼和渡渡鳥都會逐漸滅絕消失。」

18、科學家考慮復活滅絕的渡渡鳥。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渡渡鳥是生活在印度洋毛里求斯島上的一種體重50磅的鳥類,荷蘭水手和殖民者,以及殖民者帶來的外來生物(老鼠、豬和貓),都是導致該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盡管科學家在1681年宣布渡渡鳥滅絕,但現代科學家對渡渡鳥的基因組進行排序,增大了其復活的可能性,然而復活滅絕生物並非簡單的事,並且許多專家並不支持這一做法。

19、腫頭龍長有一個圓頂狀頭骨,是由一大塊骨頭生長形成。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0.65億年前的侏羅紀末期,腫頭龍生活在現今北美洲地區,它的外形非常獨特,頭頂上長着一塊大骨頭,覆蓋保護着大腦組織,最初古生物學家猜測這種圓頂狀頭骨的作用是發生爭鬥時的「撞擊利器」,但現在他們認為該結構的作用是「身份識別」。

20、努力保護大海雀的做法導致了它的滅絕。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大海雀原棲息地是北大西洋地區,是一種顏色黑白相間的不會飛鳥類,類似於企鵝,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導致該物種滅絕,它們的脂肪、蛋和羽毛被當作商品出售。19世紀初,當該物種數量開始驟減時,人們試圖通過在博物館展示其皮膚樣本來增強人類對該物種的保護意識,但是這種做法卻導致了大海雀的最終滅絕,1844年最後一對大海雀被一位漁夫殺死,漁夫的捕殺初衷是將這對大海雀屍體賣給博物館的收藏家。

21、斯特勒海牛的滅絕使科學家們相信滅絕是可能的。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斯特勒海牛體重接近10噸,體長9米,是現代海牛和儒艮的近親物種,18世紀時期,許多博物學家認為該物種不可能會滅絕,獵人們仍繼續捕殺海牛,以海牛肉為食,他們相信斯特勒海牛會持續不斷地繁殖。最後一隻斯特勒海牛是1768年發現的,此後科學家再未發現過該物種,從而使歐洲科學家相信它們已滅絕消失。

22、有證據表明瑪君龍是同類相食。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瑪君龍(Majungasaurus)是生活在0.7億年前一種大型恐龍,它們的棲息地位於現今馬達加斯加地區,它長着短而鋒利的牙齒,從而使得撕咬和殺死獵物變得很容易。發表在《自然》雜誌一篇題為《馬達加斯加恐龍吞食同類行為》的論文稱,瑪君龍骨骼上殘留着同類牙齒痕跡,這是它們存在同類相食的可靠證據,並證明同類相食是恐龍物種的一種進食策略,此前科學家很少發現恐龍吞食同類的證據。

23、劍齒虎下頜張開時可形成90度。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劍齒虎生活在5000萬年前,遍布現今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其體型與現代非洲獅十分接近。劍齒虎身體上有許多特徵,有助於它們捕殺獵物,其中它的下頜張開時可形成90度,結合其強大的撕咬力,足以對獵物構成致命一擊。

24、科學家試圖復活黑琴雞。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黑琴雞曾廣泛生活在新英格蘭地區,19世紀70年代被獵殺到幾近滅絕,只有少量生活在Martha『s Vineyard地區,1932年,科學家宣稱,黑琴雞滅絕消失。自2013年以來,一支研究團隊試圖復活黑琴雞,他們發表一篇論文,詳細說明了為什麼該物種具有獨特的基因研究價值。

25、鐮刀龍是一種長相奇異的恐龍,長着可怕的爪子。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1.2億年前,鐮刀龍生活在現今亞洲和北美洲地區,古生物學家推測其體重達到6噸,體型與霸王龍相近,然而由於頭骨較小,且長着像葉片的牙齒,它們更傾向於吃植物,而不是肉。鐮刀龍屬於獸腳亞目恐龍群,該群體恐龍前肢都較長,但鐮刀龍的前肢格外長,揮動起來就像一把鐮刀,它們非常擅長打架。(葉傾城)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