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研究所介紹形似蝠鱝的水下潮汐能發電系統概念

此前,我們已經聽說過基於高空「風箏」的風力發電系統。不過近日,來自加州 SRI 國際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種能夠在河流中利用潮汐能來發電的「水下風箏」新概念。據悉,該研究所最近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同僚們開展了一項合作,並且拿到了 420 萬美元的資金,以期在未來三年時間里開發這項技術。

SRI研究所介紹形似蝠鱝的水下潮汐能發電系統概念

(圖自:SRI)

在美國能源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E)的援助下,Manta 水下風箏系統,也是水下動力與河流千兆瓦系統(簡稱 SHARKS 計劃)的一部分。

除了電機,這一概念的核心,還在於採用聚合物復合塗層的泡沫風箏。其形狀受到了蝠鱝科魚類的啟發,但需要通過一條系帶狀的繩索,以將它固定在潮汐能豐富的海洋或河流中。

運轉初期,Manta 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以找到最順應潮汐方向的發電姿勢。在繩索的牽引下,電機能夠相對恆定地通過快速旋轉來產出電能,之後存儲到電池或接入市政電網。

IEEE Spectrum 指出,與基於渦輪機等結構的水下潮汐能發電系統相比,Manta 不僅造價便宜、易於安裝,還不會對水生環境造成太大的危險或影響。

最後,盡管有一定的損耗,但這套希望仍有望達成平均 20kW 的輸出功率。目前 SRI 正計劃構建並運行一套原型裝置,以驗證 Manta 技術。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