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術界通常是家庭式的 這是增加多樣性的一個障礙

當 Jessica Flake 在康涅狄格大學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時,她還沒有對「論文是學術界的硬通貨」這個觀點有清晰的認識。Flake 來自於一個貧苦家庭,是家中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更別說攻讀博士學位了。

美國學術界通常是家庭式的 這是增加多樣性的一個障礙

美國學術界通常是家庭式的 這是增加多樣性的一個障礙

美國學術界通常是家庭式的 這是增加多樣性的一個障礙

她發現自己學術生涯的追求,就像是在一個越來越陌生的環境中航行。Flake 表示:「你完全不知道學術界是如何運作的,越往上走就越糟糕 」。

一項新的研究量化了像 Flake 這樣的人在學術界的情況,至少在美國的情況是,發現終身教職員工的家庭比一般人更富有。與更廣泛的擁有博士學位的同齡人相比,他們的父母擁有博士學位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 25 倍,終身教職員工的父母擁有博士學位的可能性也是一般人的近 2 倍。

這項研究基於對美國八大 STEM、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 7000 多名終身教職員工的調查,論文發表在 SocArXiv 的一份預印本中。調查結果表明,學術界主要來自於特權和學術家庭。該論文的主要作者Allison Morgan 表示,交叉與種族限制學術界的多樣性。由於黑人和西班牙裔學者等群體在目前的博士持有者中代表性不足,代際效應可能會阻礙未來許多年學術界多元化的努力。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馬里蘭健康公平中心主任 Stephen Thomas 說這項工作為支持許多研究人員的直覺提供了證據。但它沒有解決他認為更關鍵的問題:”我們要怎麼做呢?”

杜克大學負責教師晉升的副教務長 Sherilynn Black 說,學術機構有責任利用這樣的結果為干預措施提供信息,幫助來自各種背景的人在學術界茁壯成長。她補充說,將經濟背景視為研究人員帶入工作場所的一系列經歷中的一部分是至關重要的。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Kim Weeden還指出了該研究的社會經濟分析的一個局限性。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