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

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

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

王營

一位兒童教育專家曾說過這一番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總希望他和別人一樣,平庸就產生了。你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喜歡錶現,他喜歡在一旁觀察,但你希望他更活潑、更大膽,於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消失了;你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安靜聽話,他喜歡上跳下竄到處探索,但你希望他更加謹慎有禮,於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消失了……」

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就是要及早發現孩子獨一無二的特性,然後按照自然的法則,讓其在青少年時期,學習發展這一個性所需要的文化知識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終讓其成為一個個性鮮明、有創造力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自己。人沒有個性就容易變得平庸,更談不上有創新精神,教育就應該揚孩子的個性所長,以其個性的健康發展帶動整體素質的提高,而不是抑長補短。

但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許多人往往忽視這一點。看到人家的孩子學鋼琴,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音樂方面的特長,也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看到人家的孩子練書法、學美術,也讓自己的孩子去練。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攀比,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走入的誤區。學校教育也存在這樣的傾向,用相同的教學內容、統一的教學進度要求所有學生,為了提高升學率,要求學生各科平衡發展,不能偏科,本該讓學發展個性的校本課程和課外活動,被許多老師上成了單純的文化課。

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

我們知道,居里夫人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在孩子的教育上,她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里遇車禍英年早逝,此時他們的大女兒伊倫娜剛9歲,小女兒艾芙才兩歲。居里夫人忍住悲痛,堅強地承擔起丈夫未竟的事業和教育孩子的重擔。要知道,居里夫人既不減少花在實驗室工作的時間,又要照顧家庭和輔導孩子。常常有人問她,是怎樣安排好家庭和科學事業的,她感慨道:「我承認,這的確不容易」。然而居里夫人不但完成了這一不容易的任務,而且完成的非常出色。在丈夫去世5年後,居里夫人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1935年,大女兒伊倫娜及其丈夫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小女兒艾芙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和記者,1937年艾芙出版了《居里夫人傳》,暢銷全世界。

居里夫人認為丈夫皮埃爾·居里沒有成為某所學校一名優秀的學生倒是值得慶幸的。他所接受的非正式教育正適合他個人的特性,因為皮埃爾喜歡幻想,不能適應那種程序化的學校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會在將來有更大的發展。這種觀念直接影響到居里夫人對兩個女兒的教育,為了發掘女兒的天賦,居里夫人像做科學研究一樣用心研究,從他們小時候就開始細心嘗試、觀察、比較,她在日記本上寫道:「伊倫娜在數學上聰穎,艾芙在音樂上早熟。」

伊倫娜12歲時就已經顯示出較強的推理能力。居里夫人發現她喜歡科學,智力和反應方面像她的父親,於是創造很多機會,讓她接觸實驗操作,而沒有送她到公立學校就讀,因為居里夫人認為坐在課堂上聽課的時間過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從17歲開始,伊倫娜就成為居里夫人的得力助手。經過這種預備教育,後來她考進巴黎一所學校的高級班,而且還不到年齡就毫無困難地通過了學士考試,之後又考入巴黎大學繼續學習。

小女兒艾芙活潑聰明,具有非凡的音樂天分。居里夫人在實行教育時,並沒有一刀切,她認為艾芙當時年齡還小,最重要的是健康,多做戶外活動,進行適當的啟蒙教育就可以了。

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

也許有人要說,我們沒有居里夫人那樣的學識,也沒有她那樣的教育環境,我們只有聽從學校的安排,讓孩子亦步亦趨地接受教育。是的,在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是主體,但是作為家長和老師,至少要樹立這種因材施教的理念。有了這樣一種理念,我們的孩子也同樣能獲得較好的發展。

前幾天,我們聘請泰安市家庭教育專家劉伯偉先生做報告,他介紹了自己教育兩個孩子成才的經歷。他兒子從小喜歡推理,喜歡思考,劉先生從小就注重發展他這方面的特長,直接稱呼他為「科學家」,受這一理想的鼓舞,兒子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理科成績一直很優秀,現在美國維克森林大學讀理論物理學博士,他的奮鬥目標就是將來成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女兒從小喜歡和大人辯論,口才特別好,理想是從政、當部長,劉先生從小直呼她為「劉部長」,女兒在中小學學習期間,較好地發展了這一特長,除文科成績優秀外,還一直擔任班幹部,現在韓國高麗大學讀心理學碩士,正朝著「部長」的目標努力。

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劉先生有一個很好的比喻:「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根雕」就是按照樹根本來的樣子,經過藝術家的精雕細刻,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精美藝術品;「泥塑」則不然,是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模式,塑造出一批和原型一模一樣的藝術形象。教育不能成為「泥塑」,否則我們的家庭和學校就成了生產標準件的加工廠,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來源:kknews教育是根雕藝術,不是泥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