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今年走勢如何?央行這樣回應

今天(1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中美經貿磋商,中方是否在匯率問題上讓步?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給出最新回應。

人民幣匯率今年走勢如何?央行這樣回應

1、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

易綱:人民幣會變成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自由使用的貨幣

人民幣在過去4年多時間確實有貶值壓力,但貨幣當局千方百計保持匯率基本穩定。中國外匯儲備為此減少1萬億美元。經過多年市場機制的不斷形成和完善,企業和老百姓對人民幣匯率彈性習慣了,對沖工具越來越多。套期保值等工具對企業和各種群體越來越完備。隨着市場工具的增多完善,人民幣預期越來越穩。人民幣會變成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可自由使用的貨幣。

2、貨幣政策今年會否偏向寬松?

易綱:穩健的貨幣政策內涵未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提「中性」,這樣更簡潔,但實際上穩健貨幣政策的內涵沒有變:要體現逆週期的調節,同時貨幣政策在總量上要松緊適度;在結構上要加強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同時還要兼顧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來考慮政策。

3、中美經貿磋商關於匯率是否達成初步共識?

易綱:雙方在許多關鍵和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

中美在剛剛結束的第七輪貿易磋商談判過程中,確實就匯率問題進行了討論。如雙方如何尊重對方貨幣當局在決定貨幣政策自主權方面的問題,雙方都應堅持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原則,雙方都應遵守歷次G20峰會的承諾(包括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雙方都應按照IMF數據透明度標準承諾披露數據,雙方在許多關鍵和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

4、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潘功勝:從五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要進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一是在貨幣政策方面加大逆週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二是完善普惠服務體系;三是發揮「幾家抬」的合力;四是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作用;五是要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人民幣匯率今年走勢如何?央行這樣回應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人民網翁奇羽 攝

5、信用體系目前發展情況如何?

陳雨露:丈母娘挑女婿都要看徵信記錄了

信用體系建設是「政府+市場」的雙輪驅動,目前市場上已有125家企業徵信機構,97家信用評級機構,這些機構80%以上都是民營資本投資興辦的。百行徵信是首個市場化的個人徵信機構,目前百行徵信已經簽約接入600多家機構的信用信息,已在今年1月份正式推出個人信用報告等三項徵信服務產品。

徵信服務現在正越來越多地進入社會領域,比如說女兒找男朋友,丈母娘讓女婿把人民銀行徵信記錄拿過來。現在,人民銀行徵信記錄的查詢前兩次都是免費的,網上查詢簡版記錄也是免費的,大家可以嘗試下。

6、金融行業開放時間表,是否受中美貿易談判影響?

易綱:根據中國改革開放需要決定,受外界干擾少

中國金融行業的開放原定時間表上的11項具體開放舉措大部分都已經落地。比如標普公司獲准進入中國市場。

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時間表是根據中國改革開放需要決定的,這樣我們受到的干擾就會比較少。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按照這個時間表來推進。

7、中國在中美經貿磋商中是否就匯率問題讓步?

易綱:我們的共識會越來越多,信心會越來越足

中國的匯率形成機制符合我們在G20和所有其他重要國際場合上的承諾。中國匯率的形成機制是市場決定的,市場的感覺、企業的感覺越來越清晰,人民幣朝着可自由使用貨幣的方向在發展。

我們在匯率形成機制的討論中和對中國未來市場方向和市場建設過程中,我們的共識會越來越多,信心會越來越足。(陳露、余星馨、程維丹 整理自新華社實錄)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