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陳美齡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知道。

但在70年代,她可是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的歌星!

1955年出生的她,長相甜美,嗓音動人,當年真是「紅透半邊天」。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但她卻在歌唱事業最火的時候,離開歌壇去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

1986年,陳美齡嫁給她的日本經紀人。

之後她竟然再次告別歌壇,帶着大兒子、懷着二兒子來到美國,攻讀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

而在她潛心的教育之下,她的三個兒子也先後進入斯坦福!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陳美齡的育兒心得。

讓孩子擁有夢想

陳美齡一直對兒子們說:「小孩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夢哦!」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她認為,教育,是一個教會孩子做夢的過程。

而陳美齡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個做夢的過程。

當時,尚在舞台的陳美齡想要到多倫多大學學習更深入的教育學知識,奈何演藝圈工作繁重,抽不開身。

「錢財、名譽如流水,發生點什麼就會被奪走。

但知識不會,一旦印入腦子,就一直在那兒,你要繼續念書!」

父親的這句話讓陳美齡鼓足勇氣,下決心為學業暫時退出演藝圈,實現自己的夢想!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父親的這句話,影響了她的一生。

陳美齡告訴孩子們:「錢雖然很重要,但太依賴金錢會被它控制。即使沒錢,還是會有很多快樂!」

為了自己讀書的夢想,陳美齡放下了工作,也沒有了收入,但她就教孩子們玩兒那些不需要花錢的遊戲,告訴孩子們:

不依賴金錢,不被金錢所支配,只有擁有夢想,並努力地實現它,你依然可以愉快地生活下去!

擁有自尊

陳美齡認為教育最首要的目的就是——自我肯定,也就是「自尊」。

陳美齡在進修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過程中發現,「自尊」是兒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詞。

「自尊」會帶給孩子很多正面的影響:

「孩子的人生會過得更快樂,無論什麼時候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人!」

「自我肯定力高的孩子,不會妒忌別人的幸福,而是會為別人的成功感到高興。

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會向比自己厲害的人身上積極學習,也樂意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相反,如果孩子自我肯定力不夠高的話,會容易嫉妒,還會給自己施加多餘的心理壓力。

有的孩子,甚至會通過看低或欺負比自己弱的人來獲得短暫的優越感,以達到自我滿足。」

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尊呢?

陳美齡說:最重要的是不和他人比較!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個性各異,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陳美齡和三個兒子

大兒子處事認真,正義感強;二兒子有藝術氣質,情感豐富;三兒子善於交際,溝通能力強。

作為母親,陳美齡努力增強他們各自的優點,而非相互比較。

「你怎麼不像哥哥學習?」這樣的話,她一次都沒有說過。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盡量多夸獎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對自己保持自信,接受原本的自我,才能更自由地發揮潛力!」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一位小男孩「咚咚咚」走到廚房,興高采烈地對正在炒菜的媽媽問了一個問題:

「媽媽媽媽,為什麼天是藍的?」

這位媽媽一下子回答不了,她立即關掉了煤氣爐,大聲稱贊:

「你問得真好!」

然後,母子倆興高采烈地一起去尋找答案。

這個故事中的媽媽,便是陳美齡。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陳美齡說:「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發掘孩子的優勢。

想要發現孩子身上的才能和潛力,父母必須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

陳美齡就會非常認真地觀察她的兒子們。

他們對任何事物哪怕表現出一丁點興趣,她都會積極鼓勵。

比如,陳美齡的大兒子三歲時表現出了對做菜的興趣,陳美齡就把他帶到廚房里,給他一把小孩專用的小刀,開始教他如何做菜。

「剛開始的時候,搬一張椅子到洗滌台前,讓他站在上頭切切蔬菜什麼的,等過一段時間,一起做做蛋糕、派、餃子皮,洗洗東西……」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只要大兒子說想做什麼,我都不怕麻煩讓他放手去干。」

陳美齡相信,只要對孩子某個興趣加以拓展,他的興趣點將會越來越廣泛!

果然,出於對料理的熱愛,她的大兒子在五歲左右就幾乎讀遍了所有的魚類圖鑒書,稱得上是一名小小「魚博士」。

後來,大兒子成為了妥妥的美食專家!

所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擅長的領域,拓展他的潛力,最終將有助於孩子的成功。

以身作則。

「迷茫的時候,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

一位斯坦福大學的教授給陳美齡寫了信邀請她去美國繼續念書。

這讓陳美齡再一次下決心改變自己,她開始放下手上的工作,考GRE、填申請表、找推薦信,最終被世界頂級名校——斯坦福大學錄取。

後來陳美齡生下的3個兒子,全部考入她的母校斯坦福大學,轟動一時!

陳美齡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夢想」不是一碗雞湯,而是你選擇了那條不容易的路,讓孩子看到,你能做到。

以身作則,這就是陳美齡的教育。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如今,陳美齡還在示範着如何做一個母親。

「每逢星期日,我們一家人會去書店買些喜歡的書,到茶館里邊喝茶邊讀書。

讀完後,互相談談各自讀的書的內容,或者交換着看。」

她用獨特的姿態適應着人生的新階段。

比如,面對癌症,用十年時間去抗擊。

「我患了乳腺癌,當時很難過,但過去了也就沒有覺得什麼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做不過來,我要死了」,這種念頭,一次也沒有。」

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這位華裔媽媽總結出幾個訣竅,值得一看

也許我們不能像陳美齡那樣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但是我深信,我們同樣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了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千萬不要忘記,一個孩子的成長絕不僅僅是學習成績一個方面,雖然這一點,只是進入名校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願你我都能在陳美齡的教育智慧中,吸取到自己需要的養料。來吧,一起實踐,學習做最懂孩子的父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