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俄羅斯租借第3艘核潛艇 專家 對印國防工業並未產生積極影響

據報導,印度海軍近日與俄羅斯達成協議,租借第3艘AK級攻擊核潛艇,使用期大約為10年,合同金額30億美元。印度海軍將這艘潛艇命名為查克拉-3,將在2025年交付使用,替代租借合同到期的查克拉-1,使印度海軍同時擁有兩艘攻擊核潛艇。

擁有核潛艇的印度為什麼要向俄羅斯租借核潛艇?印度此舉又有哪些利弊得失?就相關話題,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將為您做深入解析。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分析,這次印度向俄羅斯租借第三艘核潛艇,一方面是由於近期的印巴衝突,另一方面是由於印度核潛艇無法滿足提升海軍作戰能力的需求。

印巴近期的幾輪交火,這個時機可能是這次租賃核潛艇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點,這個武器銷售協議過去並沒有,所以他當時主要考慮的是補充他現在的實力,以一個更大的武器裝備的優勢去壓制巴基斯坦,我覺得這個恐怕是他非常明確的意圖。

另外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從俄羅斯租借的核潛艇也出現了一些使用上的問題,印度海軍有一個誤操作,就使得它的尾部聲吶撞壞了,那麼最終就在港口維修。從它現在比如說它自己的「殲敵者」,應該說「殲敵者」它的噸位相對比較小,而且包括它的導彈這些都不太成熟,如果想走向大洋,真正在印度洋擔負長期的戰備值班,我覺得恐怕現在的核潛艇堪用的情況還是不夠的。

印度向俄羅斯租借第3艘核潛艇 專家 對印國防工業並未產生積極影響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認為,印度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武器裝備的采購大戶,雙方的軍事合作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不會被輕易打破。

印度和俄羅斯它們是有着比較長的戰略關系,從歷史淵源上來看,俄羅斯和印度歷史關系就比較好。從上世紀50年代,當時印度相當於是美蘇冷戰時期第三世界的領導國家,所以兩邊都在拉攏它,而且當時尼赫魯提出一個很有名的外交策略,就是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這個策略讓印度一直堅持到現在,也有了一個它非常獨特的外交優勢。

第二個,俄羅斯如果說重視或者想未來在印度洋能夠有所控制的話,那恐怕要為將來佈局,這個也是它為什麼現在要拉攏印度的原因。因為軍售它實際上是大國對於其他國家的掌控,而這種掌控如果說一旦形成一個慣例,形成一個定勢,恐怕雙方的關系會密切到很高的程度。過去印度的裝備,最高時候的比例可以達到85%都是俄制裝備,所以雙方在軍事合作方面,應該說有非常深刻的烙印,這個恐怕是目前美國以任何形勢去打壓,包括S-400交易上,實際上現在已經開始對印度實行取消最惠國待遇的一些懲罰,但這個恐怕都沒有辦法損害雙方根本性的合作。

印度向俄羅斯租借第3艘核潛艇 專家 對印國防工業並未產生積極影響

到目前為止,印度海軍從俄羅斯租借3艘AK級攻擊核潛艇耗資已經超過60億美元。

CNR國防時空軍事觀察員李莉分析,雖然印度通過租借核潛艇的方式可以暫時提升海軍實力,但從長遠來看,對印度國防工業體系的形成只會帶來消極影響。

印度像目前它的操作、維護、使用方面,如果沒有一個很好提高的話,那麼很多的裝備恐怕到印度手中發揮不出應有的作戰能力。我們可以看一下蘇-30實際上本身就是這樣一個情況,蘇-30它現在采購的叫做蘇-30MKI,在俄羅斯使用的過程當中,出現的事故是很少的,但是到了印度以後,就出現了很大的水土不服,出現了大量的事故。那麼也包括印度目前很多的它所謂的裝備的生產,拿到的裝備和最先的預期差得很遠,他就想更多從國外采購租借,包括像這種戰略導彈核潛艇、攻擊性核潛艇,那麼有了這個省力的渠道,一定會影響它目前整個的走得並不是太順暢的國有國防工業體系的形成。所以像「殲敵者」號現在為什麼說僅僅是一個初期產品,它離真正意義上的裝了戰略導彈的水下能夠到遠航去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相比,差得還是很遠的。所以現在又租借了,那麼形成了目前暫時的缺口的彌補,可能未來對於自己的攻擊型核潛艇研發又會停滯。所以斷斷續續的,有的時候停滯,有的時候在研發,一定對整個國防工業最終的提升不是一個很好的效果。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