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科普時間到。

在網絡上,你經常能看到網友對某種生物「指鹿為馬」的操作,此類迷惑情節比較典型的代表,當屬小熊貓與浣熊間「真假美猴王」的恩恩怨怨。

打開B站或是微博,在小熊貓與浣熊相關的內容里,「乾脆面」都是個常出現的詞匯。

學校門口小賣部一元錢一包,把面餅捏碎伴着調料可以直接吃,今天喜歡收集「敬業福」的你或許當年也有一大盒從乾脆面里開出的三國或是水滸人物卡……..「小浣熊」牌乾脆面,是許多人口袋里裝着兩元錢就敢稱寬裕的年紀里,最簡單最實惠的快樂。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久而久之,「乾脆面」反過來成為了小浣熊的代名詞。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知到底是什麼緣故,小熊貓被捲入這場跟它沒有半點關系的集體懷舊中去。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在社交網絡有小熊貓的地方,彈幕或是評論往往是滿屏的「乾脆面」,和拚命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面」劃清界限的言論混雜交織,如果你也分不清「乾脆面」究竟是誰,那麼看到這,你可能還是摸不清到底誰掌握了真理。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在現實世界中,情況通常沒有這麼混亂。一年前我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小熊貓園里跟拍一隻竄到人行棧道上來的小熊貓,圍觀群眾「乾脆面」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這里又沒有彈幕和評論的干擾,「乾脆面」的叫法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極快。

拿出兩者來好好比對,小熊貓與浣熊其實並不難辨別。從最直觀的角度上講,小熊貓毛色呈紅褐色,而浣熊則以灰褐色為主,雖然體型相似,且尾巴上都有環狀花紋,但從顏色上說他們仍然是很好辨認的。

可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於,要網友們搞清楚「乾脆面」真面目似乎並不那麼容易。甚至在某些「乾脆面」正主浣熊的相關內容下,這三個字出現的概率還不如漫威的「火箭浣熊」。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關於小熊貓為何能和「乾脆面」被混為一談這個問題,一度困擾了很多人。這兩個看上去真沒那麼容易弄錯的動物,到底為何被混為一談了呢?

1

其實小熊貓和小浣熊這檔事,最早連專業人士都沒搞得太明白。

從形態上,生物學家認為小熊貓與浣熊體型相似,也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徵,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將小熊貓劃分在了浣熊科下。據網友反映,這種說法甚至被寫進義務教育課本中,一度成為常識。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在最近十多年里這樣的說法又被推翻,生物學家通過利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後得出結論,小熊貓從基因上更接近鼬科,因此可以被認為是廣義上的鼬超科動物。

簡單來說,就是具有鼬科動物基因,可能是遠古時期從鼬科動物中分化而來,但如今已經不屬於鼬科了。隨後小熊貓被專門「拎」出來自成一體,誕生了小熊貓科小熊貓屬。綜上來說「乾脆面」這頂帽子也不算憑空而來。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乾脆面」身份不明,很可能源自無數個公共場合的誤解

不過相比科學方面的觀點,「小浣熊」乾脆面可能就更配得上「罪魁禍首」這樣的名頭。網友為翻出乾脆面的包裝圖來尋找線索,結果恍然大悟:原來絕大部分人們的誤解,都出自於這里。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你說包裝上這個生物是小熊貓吧,從顏色看來的確像是,可這並不能成為絕對的判斷依據,因為浣熊也有淺色偏棕個體的存在,且它還具有與浣熊極為類似的深色「眼罩」;可你要你說這個生物是浣熊,如果從其非常模糊的生物特徵來判斷,它也沒有浣熊那樣尖尖的鼻子和嘴巴。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思前想後,大概就是這包裝上的動物唬了大家這麼多年,至今乾脆面袋子上這個生物到底是誰,網友們依然是爭吵不休,而作為生產了「小浣熊」乾脆面的廠商統一企業,也從未對此給出過正確答案。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這是狸貓吧

既然從源頭很難解決問題,那我們也只好來理清現下的狀況。關於小熊貓被認作「乾脆面」,很多人對另一件事感到疑惑——歸根究底,這也不過就是個稱謂,為什麼網絡上想要讓小熊貓與小浣熊劃清界限的人眼里,總揉不得半點沙子呢?

這一切還要從二者本身的「品行」說起。

2

「乾脆面」浣熊原名北美浣熊,主要生活在加拿大美國等地區。成為大家童年回憶的同時,真正的「乾脆面」正在大洋彼岸興風作浪。

浣熊有種獨特的習慣,他們會在吃東西時揉搓食物表面,有時還會將食物放在手里揉搓,看起來像在浣洗,這種習慣也是他們名字「浣」的由來。

這種獨特的習性讓浣熊一度也成為了網紅生物。一些浣熊洗手或是撫摸貓狗的視頻往往轉發過千,那雙與渾圓身體呈鮮明對比的小小前爪,憑借「愛干淨」和「愛撫摸」的名聲抓住了很多網友的心,引得許多人重金求購「乾脆面」作寵物。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然而事實上,野生浣熊那雙靈活的前爪可不是什麼勤勞的「雙手」,而是用來偷盜和破壞的武器。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早在7年前,浣熊就一度以網紅寵物「新勢力」的苗頭進入內地,引得好奇的網友紛紛詢問在國內養浣熊是否違法。雖然作為非重點保護動物的浣熊是的確可以私人養殖,但這個動物本身確實可以稱之為「劣跡斑斑」,總結下來,大致就是這麼幾個重點:

首先浣熊的食譜非常廣,從人類的食物到小型飛禽走獸,它統統能下口。所以掏垃圾桶、搶奪貓糧狗糧就成了浣熊的日常,畫風往往不怎麼招人喜歡,用網友的話來形容就是兩個字——猥瑣。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由於身體強壯,野性十足,浣熊具備強大的破壞力,靈活的前爪不僅能損壞物品,還能徒手拆房,挖草皮。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更加過分的是,據說這種動物餓極了會吃人養的寵物,脾氣不好還會襲擊人類。

而最令人害怕的,是野生浣熊本身攜帶的多種病毒。幾乎每年,美國、加拿大的重要城市會對這些棲息在市區的浣熊進行統計和觀察,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引發大面積狂犬病傳染。而由於在市區這樣的地方很難找到天敵,因此浣熊繁殖數量驚人,致使其在北美人民心中無異於一種公害。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按照上述情況,再看電影《銀河護衛隊》中脾氣火爆的火箭浣熊,那個形象還真是頗為貼切。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不過很顯然科普沒擋住人們追求新鮮感,人工養殖的寵物浣熊近幾年已經成為了香餑餑。在「網紅風向標」小紅書上,小浣熊可謂各個微型動物園或者寵物咖啡廳的金字招牌。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被浣熊的小爪子扒拉,也算是網紅們最拉風的炫耀方式之一

而小熊貓則完全是另外一種畫風。作為國內本地動物,小熊貓臉寬毛厚,體型似貓,四肢短粗,腳掌寬大,儼然一副無害的憨厚模樣。它們習慣獨居,完全無法適應人類的生活區域,雖然以素食為主,但對食物也算挑剔,至少對掏垃圾這樣的勾當沒興趣。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癱在樹枝上懶洋洋的樣子讓當代社畜倍感親切

由於毛色鮮亮,小熊貓曾遭到人類大量捕殺,不得已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常在動物園都都是和另一著名國寶大熊貓享受同等待遇。

小熊貓大部分時候性格溫順,看起來也不怎麼聰明,當然惹急了還是會站起來恐嚇你的。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感受到恐懼了嗎」

顯而易見小熊貓沒有浣熊那樣糟糕的名聲,相反在人們看來他們自帶一種孤獨,脆弱的氣質,無論外表還是性格,都很難不惹人憐愛。

2013年CNN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的20個物種中,小熊貓與樹懶,闊耳狐等動物一起上榜,也算是「萌」出了圈。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看看着出生不久的小熊貓,確實很難不讓人母愛氾濫

絕大部分時候,小熊貓所到之處必能留下一片稱贊。把二者放在一起對比來看,小熊貓的「聲譽品行」,無疑都比浣熊要「優秀」。

一旦自家優秀孩子被錯認為隔壁家臭名昭著的浪盪子,小熊貓的熱愛者們就再也坐不住了。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3

喜歡這種平時摸不着的國家級保護動物,網友們大多靠網絡上提供的資源每日來尋求慰藉。

在微博上,一些號專門為小熊貓愛好者們提供每日吸「貓」福利,豆瓣和貼吧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也聚集在一起分享照片或是視頻,以解心頭之癮。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小熊貓是為數不多能在微博能獲得專屬Bot的動物

國寶都是無需營銷手段自帶流量的存在,大熊貓自不必說,小熊貓亦是如此。B站UP主「動物園鏟屎的柚子」是一位動物園工作人員,去年年初她把每日和小熊貓互動的日常發佈到網上,無需剪輯技巧或是驚人口才,不到兩年收獲了十幾萬粉絲,且視頻平均點擊量在5萬以上。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至少從人們對小熊貓的熱愛程度上說,小熊貓完全可以算網紅頂流,不過它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的寵物。

和熱切關注全球各大動物園的大熊貓的網友們一樣,小熊貓的粉絲對全球「有幸」引進小熊貓的動物園倒背如流,且這些動物園都在他們的旅遊打卡名單上。

身為萌物界的頂流,小熊貓愛好者們很快就意識到,「小浣熊」的張冠李戴在互聯網上異常普遍,但凡遇到這種情況他們都會積極參與科普,避免更多人認錯。如今這幾乎快成為了他們除監督網絡非法買賣外的另一大心病。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知乎用戶在煞有介事的在備注區為自己頭像和「乾脆面」劃清界限

前段時間新聞報導大興安嶺出現白化小熊貓的新聞登上熱搜,又引來了一波網友的科普。這回他們索性新賬舊賬一起算,把大熊貓也拉了出來。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這個解釋女同胞們一看便知

「小」熊貓與「小熊貓」之間的恩怨,當然歷史比「乾脆面」還要悠久了。絕大部分人在孩提時代都曾對這兩種生物的名稱產生過疑問,隨着年齡的增長它自然而然不再困擾大家。

但是困擾小熊貓愛好者們的關鍵不在這里。在無情的購物網站檢索麵前,小熊貓的身份依舊是個世紀難題——輸入「小熊貓」詞條檢索出來的商品,絕大部分就只是「小」熊貓而已。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可在努力與「乾脆面」劃清界限的同時,也有部分小熊貓愛好者逐漸顯露出踩一捧一的飯圈特質,對浣熊的鄙夷愈發不加掩飾。一開始還只是揶揄人家長得丑,賊眉鼠眼,難以馴服。後來有人乾脆赤裸裸的歧視起浣熊來。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久而久之,小熊貓粉圈甚至進化出了「乾脆面PTSD」,一旦小浣熊出現在小熊貓相關的微博下,他們就會一擁而上,試圖將你的種種念想扼殺在搖籃之中。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當然,當旁觀者從中嗅出了一絲飯圈的味道,也有人站出來為小浣熊打抱不平。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捧高踩低」四字透出一絲網友們害怕的熟悉

然而科普了這麼些年,小熊貓與「乾脆面」這頂原本不屬於它的帽子,依然是如影隨形,難以分割,無論小熊貓粉絲們如何嘔心瀝血的科普,都無法讓所有人搞清事實。

隨便一位有影響力的大V的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他們之前幾年辛辛苦苦所做的科普前功盡棄。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而更讓人費解的是,「乾脆面」所代表的物種,不知為何正在逐漸擴大,比如……貉。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貉的臉部與浣熊確實相像,調好相機角度你可能真的看不出太大差別,也屬於常被認錯的范疇。

《動物森友會》里的狸克就是貉。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相比之下,環尾狐猴就離譜多了。至於狐猴為什麼能被人認作「乾脆面」,唯一的解釋可能就是尾巴上都有那幾圈環兒吧。

分不清小熊貓和小浣熊,導致了一場互聯網「乾脆面」之爭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位目前離成為網紅動物都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小熊貓這種「頂流」更是難以比擬,自然也難成氣候。如今看來,想把小熊貓和「乾脆面」本體小浣熊分割開來,尚還任重而道遠,但倘若有一日真有人將他們也通過「乾脆面」與小熊貓混為一談,小熊貓愛好者們恐怕真的要吐血了。

*本文原載於公眾號「地球人研究報告」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