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四川烹飪》雜誌主筆,成都資深媒體人,致力於推廣川菜和四川美食,擅長撰寫菜餚製作、餐飲市場、飲食文化等相關內容。接受過國內外多家媒體采訪,出版有《一雙筷子吃成都》一書。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飲食結構和口味習慣,受物產和氣候的影響似乎最大,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人口怎麼遷移,在一個地區,人們的口味是不容易變的。「尚滋味,好辛香」,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就總結了四川人的口味喜好。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在辣椒沒進入巴蜀以前,提供辛辣香味的主要是食茱萸、花椒、姜、胡椒等,當辣

椒與花椒「金風玉露一相逢」,從此「便勝卻人間無數」。辣椒首先登陸的地方是沿海地區,最後才翻山越嶺進入巴蜀,可是它卻在這里,因為巴蜀人的「尚滋味,好辛香」而發揮到了極致。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丁胖鄰家菜的宮保雞丁

沒有到四川之前,多數人對川菜是畏懼的,但真正來了以後,卻發現從此離不開。「原來川菜並不是那麼麻辣,也並不是只有麻辣。」麻辣是現今川菜最顯著的特點,但不是其核心,比川菜辣的菜有很多,比巴蜀人吃得辣的人也多,但川菜真正的秘密,還是在一個香字,無論多少辣椒和花椒,都不只是為了麻辣刺激,而是突出其勾魂攝魄的香,巴蜀人自詡的也不是有多能吃辣,而在意是有多會吃辣。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玉芝蘭的椒鮮遼參

黑珍珠二鑽餐廳

在大家的意識里,川人和川菜似乎都是「無辣不歡」,尤其是現在火鍋在成都乃至全國都大行其道,大眾點評APP中常年身居熱門地位的成都餐廳也都是以麻辣燙、火鍋等為主。然而在美團點評推出的黑珍珠餐廳指南卻與眾不同,不同於其他指南推薦中對於「麻辣川味」的過度依戀,這個指南挑選出的餐廳似乎更為多元,也更為小眾,它的出發點也不僅僅是「好吃」。

川菜之所以讓人一吃難忘,受眾廣泛,在於它味型多變,重在復合,光基礎復合味型就有24種之多,由此衍生變化出來的就更多了。比如最常見的麻辣、香辣、煳辣、糟辣、鮮辣、酸辣,而魚香、家常、怪味、紅油、蒜泥、泡椒等,是各有輕重緩急的辣,這和其他地方以咸鮮為主的口味,形成了巨大反差。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經常有人感嘆廚師今不如昔,說現在的川菜館味道不正宗、缺少傳統。正宗和傳統都是相對概念,就現在來說,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是傳統菜,而它們新創之初,何嘗不是「天外飛仙」?現在被斥為「離經叛道」的創新菜,再過百年未必就不是川菜經典。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櫻桃鵝肝脆皮雞

黑珍珠一鑽餐廳許家菜

坊間曾有一句戲言:川菜無何謂正宗,好吃全靠亂弄。這僅僅是玩笑話罷了,大多時候,創新還是有章可循,有源可究。成都九眼橋邊川大旁的「許家菜」,老闆是廚師出身,該店的櫻桃鵝肝脆皮雞,就是把傳統的椒麻雞和分子料理櫻桃鵝肝結合在一起。雞選料精,煮製得法,皮脆肉嫩,皮肉分離,雞肉擺在內,雞皮圍於外,立體造型,周邊再擺上做成櫻桃狀的鵝肝,配調好的椒麻糊,上桌後或淋或蘸。此菜既有傳統,但又融合現代元素,這是傳統,還是創新?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椒麻牛排

新派川菜館有椒麻牛排,取代黑椒汁的是青幽幽麻酥酥的川式椒麻糊;魚香茄子可以有魚,用魚香味汁把炸好的茄餅和燒好的江團組合在一起;還有宮保雞丁, 葷的鵝肝、銀鱈魚、鮑魚、牛肉、羊肉、蝦仁、大蝦、扇貝、牛蛙,素的杏鮑菇、山藥、豆腐,一切皆可宮保,甚至老牌川菜餐廳「卞氏菜根香」中還出現了宮保雞丁披薩。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南堂聽香的有魚的魚香茄子

物流的便捷,盆地的物理阻隔已經不是問題,對川廚來說,現今全球的原料都如同探囊取物,於是麻婆豆腐能跟尺長龍蝦下鍋,紅苕涼粉可與深海鮑魚同燒,辣椒花椒亦可跟肉蟹熗炒。對廚師來說,滋味和辛香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而對顧客來說,「好吃」就足夠。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卞氏菜根香的宮保雞丁披薩

追溯川菜歷史,那肯定是源遠流長,但近代川菜成型其實不過一百多年,它是幾次大移民帶來烹調技法和各地風味的融合,是在巴山蜀水特殊地理環境和物產條件下,發酵重生的結晶。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以莊子文化為主題的子非

黑珍珠一鑽餐廳

清末的《成都通覽》一書,記載了一千多道川菜,但其中麻辣的並不多,然而在改革開放以後,思想的解放,物資的豐富,人們的創新熱情,酸菜魚、毛血旺、辣子雞等等江湖菜層出不窮,它們不講章法,以辣風麻雨打破了川菜原有的平和,掀起新的一波傳播熱潮。之後,自貢菜、宜賓菜、樂山菜、內江菜等大量個性突出的地方川菜進入成都餐飲市場,並隨之開枝散葉,既增強了川菜的影響力,也加重了外地人對川菜麻辣重口的印象。

什麼?原來我們最愛吃的都是假川菜?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Bella美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