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不久前拿到了由《煙火》開發商拾英工作室開發的全新懸疑故事遊戲《三伏》的Demo版。因為是試玩遊戲開頭一部分的版本,所以本篇測評內容僅限於Demo版的試玩體驗。

獨有特色的氛圍構造

氛圍恐怖,一般我們討論某些恐怖遊戲的品類時,常常會用這樣一個概念來概括類似風格的遊戲。它們通常並不會使用特別多的Jump Scare,也不會有特別直接鬼魂實體化的情節,而是通過對於場景構建以及變換的技巧,來使遊玩或觀看者體會到細思恐極的效果。這一點在喜歡運用中式恐怖的一些小說電影以及遊戲中都有所體現。而拾英工作室開發的作品也很顯然喜歡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渲染遊戲的整體氛圍。

我遊玩的是比較早期的開發版本,所以遊戲的UI以及整個遊戲的風格,較前作《煙火》是沒有太多變化的——甚至可以說就是前作《煙火》的UI整個照搬過來,不過這也進一步說明《煙火》在氛圍恐怖遊戲在硬體塑造上極其成功。遊戲並沒有因為沿用前一作遊戲的系統而落後,也很好地貼合了遊戲本身的玩法和風格。

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三伏》中的故事劇情發生在上個世紀末期。彼時社會日新月異,大量新事物涌現,舊事物尚未被淘汰,眼花繚亂的各聲各色迷人眼球。而Demo中的主角「徐清源」,正是即將被淘汰的舊事物之一——他是個道士,職業是給人算命,但隨著「講科學,破迷信」的新風不斷吹過,他也面臨著吃不起飯的窘迫境地。

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而正當他思考不出自己的出路,想找個地方先填飽肚子時,許久不見的朋友「沈言川」找上自己。沈言川年輕有為,是某個局的二把手,最近正在調查一樁案件,但因為沒有頭緒,時間緊急,所以才找到老朋友徐清源幫忙。案件的基本信息在這里不多劇透,但總之與遊戲中的時間線上前幾年發生的一起跳樓案有關:一位被稱作「三眼神童」的小孩從高樓墜下身亡。幾年之後,電視台突然在播報時螢幕上出現了信號被切斷,出現「三眼神童」的情況。這個案件便引起了高度重視,需要徹底調查。在Demo中,主角將與新人助手「邱蕪」一道調查已經關閉多年的山城錄像廳,試圖在塵封的建築中找到關於當年案件的蛛絲馬跡。

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簡單的玩法

作為一款典型的敘事驅動遊戲,《三伏》的玩法非常簡單,方向鍵控制人物走動,走動時有關鍵節點可以觸發,情報可以被收集,如果遊戲進入二級界面例如電視機、電梯按鈕界面等,則螢幕上會出現可以操控的光標觸發關鍵劇情。這些玩法也基本是從前作中繼承而來。

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從體驗上來說,雖然玩法體驗在這樣一款劇情中並不重要,但遊戲還是在一些和敘事有關的交互上設計感過重,例如關鍵節點是線性排布的,在你經過的路線上,你必須要先走過第一個關鍵點,盡管你可以通過劇情推斷這里會有一個關鍵節點可以觸發,但如果你不先觸發後面的關鍵節點,這里的關鍵節點就沒有任何提示。所以,你基本上是跟著劇情的設計走完每一個節點完成敘事的呈遞。當然,我能理解的一點是,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能夠按時觸發提前設計好的一些Jump Scare元素,能夠在氣氛恐怖的前提下觸發興奮的開關,但目前從《三伏》的表現來看,其採用了幾乎和《煙火》一樣密度的Jump Scare。說實話本人對於恐怖遊戲的耐受力並不高,所以經常會被Jump Scare嚇到。但我不太能夠確定密度如此之高的Jump Scare會不會得到其他玩家的認可。

值得期待的懸疑遊戲——《三伏》

值得期待的佳作

短暫的遊玩體驗實際上並沒有帶給更完整的劇情感受,從目前來說,完整遊戲可能將採用雙線敘事的方式呈遞劇情,並且依照目前Demo中有的內容來看,遊戲的基本框架和劇情應該已經確定。從前作《煙火》的角度來說,我對拾英工作室能夠做好遊戲劇情的信心是非常充足的,他們在恐怖遊戲的門類中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和道路,盡管從劇情演繹的角度看,他們更願意採取一種非常意識流的方式去進行場景間的變換和呈現,即人物在場景變換的時候會突然發生位置上的平移,在某些時候可能會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這樣的一種方式反而高度貼合了他們為這個遊戲設計的玩法。在這一點上,最簡單就是最好的。

總的來說,我非常驚喜於拾英工作室開發新作的速度(也希望不要單純為了速度加班趕工,玩家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精品),也希望正式版能夠在玩法上做一些創新,當然即便沒有,我也很期待《三伏》會為我們帶來一個精彩、深刻、難忘的故事,以及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