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賊高興趁著這次核聚變的機會第一次來到北京,所以順便和夫人一起請了幾天假在北京好好玩上了五六天。我們也不認識什麼北京的朋友,機核幾乎是我們唯一稱得上「地道」的本土消息來源。按照電台《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吃了大半,我們得出外行評測——好評如潮 !

幾年前去過一次長白山滑雪,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北方的經歷,當時也沒把主要精力放在美食上,只記得在那邊吃到的餃子真的超級好吃。夫人從未到過北方,我們二人基本上可以說是北方美食界的新手。這次的美食行程也基本上停留在新手村,沒敢去挑戰炒肝,鹵煮,豆汁這些後期boss。

比較可惜的是回到家才想要寫這些內容,准備得不太充分,很多好東西都沒留下照片,或者只是隨手一拍,沒法讓大家感受到那誘人的模樣了。

第一站:金生隆爆肚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在上海吃過不少北京式銅鍋涮羊肉,店里也有賣爆肚,但基本上都是那一種樣子,都叫爆肚一個名字,也都以牛百葉為主。這家店菜單上有牛肉,但是你問服務員他就告訴你沒有,只做羊肉。

菜單非常old school,上面還記錄了金生隆爆肚名人堂,店里還掛著爆肚前輩們的退役照片,這儀式感就給拉滿了。

爆肚分好多好多種類,都是我之前從來沒見過的名字,在我看來基本上是一些解剖學用語結合比喻手法的造詞法,看著感覺在學獸醫。最後還是抄著某點評的排行榜,點了羊肚仁和羊散丹還有些涮肉。羊散丹和牛百葉吃著有點像,口感更細致一些,羊肚仁更貴也的確更牛逼,口感有些像牛腩的那一層筋膜但又更嫩更脆,回味有些內髒的膻味,還能接受。兩種爆肚的美味都離不開特製的醬料,去膻提味(也可能不提味?主要是去了膻吃口感?)。爆肚醬料和涮肉醬料是兩種不同的特製醬料,往醬料里放滿蒜末、香菜、韭菜花、現炸辣椒油真的是香瘋了!

其他涮肉什麼的也不錯,不過沒有那麼新奇那麼有特色了,總的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體驗,非常值得一試,可以說除了我這種膽固醇超標患者是老少皆宜了。現在還是心心念念想嘗嘗那個沒點的羊肚領,實在是膽固醇爆表不敢點了!

第二站:稻香村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不得不說這稻香村假店實在是太多了,記得認准三禾和白大褂!真店和賣熟食的那些店一樣「防爆」做得非常好,店員和顧客隔著玻璃,感覺在里面上班很有安全感,還不用擔心有人順走幾個。

我就挑了些牛舌餅、拿破侖、抹茶酥和一些自己想吃的,再讓店員配一些裝一盒,那店員挺直接,他說給你裝個平盒吧,滿盒怕你接受不了,事實證明平盒的分量也已經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我在現場叫了寄回上海送禮的稻香村快遞,也沒幾盒,單號上顯示11公斤運費78塊,干。

目前嘗下來個個都不錯,牛舌餅的味道很熟悉,吃過類似椒鹽風味的點心,它勝在里面的餡料非常多,香味更加濃郁。山楂鍋盔有點像鳳梨酥把心換成山楂的。重點是這個拿破侖,在上海吃過很多拿破侖,和稻香村這個都不太一樣,做的感覺非常本土化,碳水部分是像松糕一樣的口感,不同於我以前吃到的酥皮加脆餅的口感,口味向它的稻香村家人們靠攏了些,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拿破侖。

順便一提,被安利的豌豆黃,稻香村的店員老哥告訴我已經停產好幾個月了,然後我在一家假的稻香村買了假稻香村的假豌豆黃嘗了嘗味道。

第三站:悠航鮮啤

薯條漢堡+猴拳Imperial

拳擊貓常客到了三里屯必須也得整兩杯喝著,而且看《都在酒里》紀錄片的時候就賊想吃這家漢堡,必須不能錯過。

薯條漢堡一口咬下去,各種食材在嘴里出乎意料的融洽。薯條表面的酥脆程度正合適,內徑較粗,所以能真切的感受到軟糯的薯泥。肉餅非常的多汁軟嫩,有點辣,和薯條的口感又有所區分,醬料起到了輔助作用,不會太搶戲,很收斂,我很喜歡。整體上無論從口感還是香氣都有不錯的層次感,再咬上一口酸黃瓜直接蓋了帽了。一款非傳統創新類的漢堡有這個水平我覺得屬實很牛逼了。

猴拳 Imperial 也是看《都在酒里》紀錄片時留下了印象。雖然買過不少類似樹屋、安克雷奇等高品質的精釀,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敢在各位大佬面前班門弄斧,就不多做評價了。咱就喝個爽快,舒服。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人肉扛回來一提猴拳,周末拿去和酒友們分享。

第四站:紫光園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門口是賣熟食的,里面有堂食的地方。感覺模式非常像上海的光明村,區別是紫光園是清真的,也不像光明村門口老是有那麼多大爺大媽排隊。因為我們去的時候已經在悠航吃過飯了,就點了醬燜雞、蹄筋、雞爪和醬牛肉打包帶走。沒好意思找樹墩子還是回酒店吃了(並吃不下)。

雞爪和蹄筋晚上吃了,醬燜雞成為了第二天出發去核聚變前的早餐,醬牛肉直接帶去了核聚變,還夾了些到現場賣的漢堡里(15號中午米飯全賣完了)。

口味上剛吃的時候都賊香,但吃到後面可能是買了太多了,感覺都是一個風味的,有些審美疲勞。可能這家店熟食的製作流程都差不多隻是食材上的區別?

第五站:聚恩園春餅宴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全場最佳他來了,刷新認知的好吃。

在這家店之前,自己手動且有選擇性地用薄餅包裹桌上食物這個吃飯模式我們只吃過北京烤鴨。所以菜上齊之後我們就像吃烤鴨一樣,每個食材放一小點到餅里,卷卷就往嘴里塞。可能恰好那天人不多,聚恩園的老闆一邊在我們邊上抽菸,一邊緊急叫停了我們的進食流程——「你們這叫吃春餅嗎,等會我來給你弄一個。」

不得不說他是我見過最擅長使用筷子的男人,只見他把餅皮在碟子上攤開,先用勺子舀一勺類似甜面醬的醬料,在餅皮中間垂直在中軸線上抹勻,再拿起幾片肘子肉,分別沾上肘子專用醬汁,又沿垂直方向覆蓋在剛才的醬料上,隨後按順序夾起京醬肉絲大量,炒合菜大量,蔥絲黃瓜,碾碎薄脆,特製辣醬,沿中軸線一層層地碼上去,還不忘底部留出空間包起來,頂部食材要出頭,這樣才能在第一口就吃到最豐富的味道。包起來的時候還不得不佩服餅皮的韌性,用大力(這麼多東西不大力也包不起來)也不用擔心會破。

這樣的春餅,一口下去香味口味拉滿,徹底的滿足感,雪白的荷爾蒙充斥全身。每一個食材在其中都不是配角,卻又都不互相排斥,真的要比那「墨西哥春餅」好吃。

包春餅手把手現場教學實錄

這老闆真的很有意思,整個教程中金句不斷,能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把這個教程拍了個小視頻,可惜圖文稿件里好像不能插入小視頻。

第六站 老北京柴氏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雖然都是紅燒風格的,但是和本幫面的濃油赤醬區別很大,面湯比較清澈,但也有一股濃郁的肉湯香氣。對重量計量單位不太敏感,所以肉點少了,也因此點了兩種不同肥瘦的牛肉,三兩適中,二兩筋頭巴腦(一共分五個檔位)。感覺適中的適合一口面一口肉就著吃,筋頭巴腦可以直接倒進面里暴風吸入。牛肉嫩且多汁,醬的口味更激發了牛肉的香味,配這個粗面和牛肉湯絕了!

蓑衣黃瓜,沒見過也沒吃過類似的,感覺是涼拌黃瓜上面覆蓋了麻醬和沙茶醬混合物,醬很厚,美味!

番外篇: 門釘肉餅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不在我們的美食地圖上,也很好吃叫永盛齋,好像也算是北京特色小吃吧?

店藏得巨好,連個招牌都沒有,不看門牌號站門口都找不到。餅里賊多汁,不能咬只能掀開,皮烘烤的有些脆,肉里有不少蔥段,蔥香味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

烤鴨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最後提一下烤鴨吧,之前已經吃過好多北京烤鴨了(大董、全聚德、羲和雅苑在本地都吃過了,四季民福實在排隊無力),這次挑了個花家怡園。端上來的烤鴨感覺都不是剛出爐的,有些失望,口味也是無功無過吧。算是選錯了店,下次要去試試便宜坊的悶爐烤鴨!

還去吃了一個拍拍照的高顏值下午茶(在那里吃到了稻香村沒買到的豌豆黃,也行吧)。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還是高興

17年的上海weplay第一次見到機核眾,19年參加了杭州站的核聚變lite,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北京參加核聚變,一天下來買到了場販鬥篷,拿到了弧光記憶體,看了核市奇譚的核彈級發布會和核磁共振,雖然遊戲沒玩幾個但是依然香瘋了,只能說一天不夠玩,明年雙日安排上。

核聚變2021北京站後記之《北京美食地圖本地篇》評測

當弧光重新閃耀的時候,我想我還會去北平機器、福滿園、故鄉酒家、FISC&TREO、金城灣……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