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本文原刊載於《科幻世界》2019年12月刊。

一、0079

高達屹立在大地上。

在1979年,一部講述宇宙殖民衛星「吉翁」與地球聯邦之間爆發「獨立戰爭」的科幻動畫《機動戰士高達0079》登上了螢幕。相比於之前充斥著少年熱血的「超級系」機戰動畫,這部更加「現實系」的作品對戰爭的殘酷進行了空前深入的描繪。18米高的鋼鐵巨人不再是象徵著正義與勝利的巨神,而是代表著戰鬥與死亡的戰爭機器。

交戰雙方人民在亂世之下的顛沛流離,也成了和主角間的生死對決一樣傾盡創作者筆墨去描繪的重要情節。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一個時代的觀眾們就這樣被征服了。

地球聯邦的高達駕駛員阿姆羅和吉翁公國的「赤色彗星」夏亞,更是因為各自復雜甚至矛盾的性格而成為了觀眾們津津樂道的人物。至於他們駕駛的「高達」和「扎古II」,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最為搶手的模型玩具。一戰成名的「高達」系列,從此開枝散葉,在動畫、漫畫、小說、遊戲和模型等領域不斷推陳出新。至於「高達在現實中是否能用於實戰」這樣答案本該顯而易見的問題,也因為高達系列的極高人氣而成為了全世界網絡上長盛不衰的討論話題。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顯然,哪怕是在故事中因為「米諾夫斯基(Minovsky)粒子」的電磁干擾而只能在視距內交戰的環境里,造型硬朗帥氣但足有六層樓高的高達與扎古也只會淪為各種長槍短炮的活靶子,甚至連動畫中的角色也曾經發出過「腿部只是裝飾品」的感嘆。但是這樣一個滿溢著機械崇拜與「鋼之魂」的浪漫設定,卻也自有其源自科幻經典的發端。

二、機動戰士

「黃金時代三巨頭」之一海因萊因的代表作《星船傘兵》,就是《高達》最早的「原典」。動畫中用於描述高達和扎古等巨型人形兵器的術語——機動戰士(mobile suit, MS),就是源自《星船傘兵》中的「機動步兵(mobile infantry)」和他們身穿的「動力裝甲服(powered armor suit)」。甚至有訪談資料表明,《機動戰士高達0079》的原作者們,最初曾經想過把「機動戰士」設計成更加符合實戰環境的穿戴式動力裝甲服,之後因為製作方的商業要求才直接放大了10倍,成為了我們最後看到的鋼鐵巨人。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而在現實中,受到《星船傘兵》等作品的啟發,動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也成為了備受軍方關注的研究項目。美國的雷神公司,就接受了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DARPA)的委託,研製出了一套由壓力傳感器控制的動力外骨骼。當測試員穿上這身沉重的「鋼筋鐵骨」之後,卻全無古代戰士披掛甲冑後的沉重負擔;而當他動手搬動重物時,也完全感覺不到雙臂上有任何額外的阻力,哪怕進行連續反復的抓舉,也毫不費力。這樣近乎大力神的體驗,是因為外骨骼通過壓力傳感器捕捉到了穿戴者的動作和發力,然後用自身的動力來代償人體的發力,從而讓穿戴者產生了「身輕如燕」、「舉重若輕」的體感。

顯然,這樣的設備如果能夠投入實用,不管是在軍用還是民用領域都將大有可為。然而,雷神公司的外骨骼在造出來之後卻並未被財大氣粗的美軍納入囊中。就連美軍精銳的「海豹六隊」,在執行擊斃賓·拉登這樣的重大任務時,隊員們的裝備也都還是要由這些美國大兵們自己背挎肩扛。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那麼阻止動力外骨骼應用的「死穴」在哪呢?

答案就是它名字中的「動力」二字。動力外骨骼想要力拔千鈞,就需要持續不斷地大量消耗電力。而目前的電池技術,還根本不足以維持動力外骨骼長時間的大功率作業,否則光是電池本身的重量,就足以抵消動力外骨骼的出力。因此,雷神公司那台看似無所不能的鋼鐵大力士,實際上是個離不開背後電纜供能的「巨嬰」。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也正是因為現實中棘手的能耗問題,小到《戰鎚40K》中星際戰士們身穿的動力鎧甲、大到《高達》里的MS,科幻作品中的人形戰鬥機械們往往被設定為搭載著各式各樣的「黑科技」能源,從而允許它們在長時間的激烈戰鬥中屹立不倒。相比之下,反倒是《新世紀福音戰士》里那幾台性能頗為「神棍」的EVA,自身儲能卻只夠撐住5分鍾,需要拖著粗大的電纜才可以持續行動,一旦斷電就只能背水一戰。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當然,在民用領域,現在的動力外骨骼依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日本的HAL動力外骨骼,就是被設計給醫務人員使用,以便他們搬動臥床的患者。隨著相關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動力外骨骼終將成為《流浪地球》電影中和手機電腦一樣隨處可見的日常設備。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而《高達》中另一個與現實頗有淵源的設定,就是駕駛員控制這些鋼鐵巨人的方式。

不同於「超級系」機戰動畫中完全由駕駛者的激情與吶喊來「聲控」的鋼鐵巨神,高達系列中的駕駛員們若要操縱自己的座駕完成各種戰術動作,就只能依靠手中的操縱桿以及腳下的踏板。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顯然,對MS這樣復雜的大型機械來說,想要純手動操縱顯然難於登天。但幸運地是,《高達》的創作者們結合了現實中戰鬥機的操縱技術,為自己的設定進行了「圓場」。

「赤色彗星」夏亞的原型、一戰王牌飛行員「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如果想要讓戰鬥機沿著30°的揚角爬升,從而在空戰中搶占制高點,那麼他除了要把操縱桿往後拉之外,還要在同一瞬間處理好飛行狀態變化後產生的一列姿態控制問題,否則輕則爬升效率降低,重則直接失速墜機。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因此,駕駛這些「手動擋」戰鬥機進行航炮「狗鬥」,是一門需要大量經驗積累甚至天賦悟性才能掌握訣竅的「玄學」。兩次世界大戰中那些在雲端之上如入無人之境的王牌飛行員,正是憑藉著各自的「武林絕學」,刷出了後世飛行員再難望其項背的擊墜記錄。

但隨著電子計算機被裝進戰鬥機的機艙,新一代的小夥子們操縱起這些載著自己一路咆哮著撞破音障的機械怪獸就不那麼困難了。如今的飛行員如果想要讓戰鬥機沿著30°的揚角爬升,只需要拉動一下連接著飛行控制計算機的操縱桿,之後的幾乎所有細節問題都將由計算機在後台代勞。因此,也無怪乎有些飛行員說:「不是你在駕駛戰鬥機,而是戰鬥機在駕駛你。」

在《高達》的故事里,和噴氣式戰鬥機差不多尺寸的MS也是依靠先進的計算機來執行駕駛員的動作指令。阿姆羅駕駛的高達,甚至裝備了能夠根據駕駛員的操作習慣進行自主學習、優化動作的人工智慧。在「一年戰爭」後期,由地球聯邦以高達為原型機製造的「吉姆(GM)」開始大規模量產,它們搭載的計算機中就儲存了高達在實戰中生成的戰術動作庫,讓新兵駕駛員們一上機就可以輕松地做出精湛復雜的戰術動作。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當然,像這樣把具體的操縱細節一股腦地交給計算機,固然可以為駕駛員在激烈的戰鬥中分擔大量的壓力,但也有可能導致非常危險的後果。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波音737Max墜機與大規模停飛事件,就是因為其新安裝的飛行控制軟體出現了未被預先檢測出來的惡性錯誤——原本用於自動修正機頭上抬的飛行控製程序,一旦接受了錯誤的輸入信號就會跳過駕駛員的權限,直接控制飛機進行持續的俯沖,最終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不過在另一方面,經過良好調校的飛行控制系統也可以成為駕駛員的「守護神」。對於發動機推力動輒上百千牛的現代戰鬥機來說,在激烈空戰中隨便拉起一個機動所產生的加速度「過載」就有可能超越人體的極限,哪怕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飛行員也有可能登時昏迷。因此,現代戰鬥機的飛行控制系統都會設計過載保護,防止機體的動作超出人體承受的極限。

而在「高達」作品中,為了突出故事的戲劇化,創作者們圍繞著過載保護設計了很多「反其道而行之」的橋段。比如人氣甚至壓過主角阿姆羅一頭的「赤色彗星」夏亞,就曾經故意關閉座機「扎古II」的過載保護,忍受著巨大的加速過載率先沖破了地球聯邦龐大的太空艦隊,從此一戰成名。而在另一部外傳故事中,地球聯邦也有樣學樣,造出了一台從設計之初就放棄保護駕駛員的MS——「蒼白騎士」。盡管這頭蒼藍色的怪獸能夠在機載計算機的控制下以鬼神之姿縱橫戰場,但其中的駕駛員卻因此淪為了可以隨意犧牲替換的消耗品。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更為悲哀的是,對於這些在「一年戰爭」中捨命相殺的戰士們來說,他們深陷仇恨與死亡的宿命早在戰爭打響的瞬間就已然註定。

那一天,直徑6.4公里的殖民衛星殘骸從天而降。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三、宇宙紀元

宇宙紀元(universal century,UC)0079年(相當於公元2123年),已經徹底法西斯化的吉翁公國高層發動了喪心病狂的「不列顛作戰」,將太空中的殖民衛星投入撞擊地球的軌道,導致了數十億無辜百姓的傷亡,正式拉開了「一年戰爭」的血腥大幕。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高達》中的殖民衛星,是一種尺度以公里計的載人空間站,集中分佈在地月體系的五個拉格朗日點上,承載了宇宙紀元中上百億人類的大半。

從加加林飛上太空開始,航天醫學就開始研究太空失重環境對人的影響,到目前為止的幾乎所有研究都表明:不管航天員在太空中怎麼進行鍛鍊和保養,以適應地球表面環境而演化成型的人體終究無法適應失重的生活,人類想要在太空中長期生存,就必須人工製造重力。

然而,重力的本質是萬有引力,屬於四大基本力,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根本不可能直接生成。於是,航天學家們巧妙地提出了一個模擬重力的設想——當太空飛行器以一定的速度旋轉時,內部就可以通過物體運動的慣性形成近似於重力的「離心力(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力)」。與海因萊因同為「黃金時代三巨頭」的亞瑟.C.克拉克就曾在《2001太空漫遊》中描繪過利用自轉形成人造模擬重力的太空站。隨後,他還嫌不過癮,在《與羅摩相會》中構思了一艘全長50公里、直徑20公里的巨型圓柱形外星飛船「羅摩(Rama,國內舊譯為「拉瑪」)」,其內部的空間,就是一個利用自轉產生模擬重力的寬廣世界。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而身為物理學家的傑拉德.奧尼爾,則在克拉克的靈感上更進一步,將科學與幻想進行了充分的融合,設計出了外觀更加嚴謹可行的巨型太空站——「奧尼爾圓筒」。在這種直徑6-7公里、全長30公里的巨大圓筒內壁上,人類可以如同在地表一樣建立起城市和農田,而在圓筒的外側,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則會為內部的萬千居民們提供持續的能源。在1977年出版的《高邊疆》一書中,奧尼爾熱情洋溢地向公眾們介紹了殖民太空的輝煌前景,引起了全球范圍的廣泛關注。隨後於1979年播出的《機動戰士高達0079》中,殖民衛星的結構幾乎完全照搬了他的偉大設計。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至於故事中殖民衛星們所處的的拉格朗日點,則是一組「三體問題」的特殊解——當三體運動中的一個天體質量遠小於另外兩個時,這個小不點就可以在另外兩個大傢伙主導的引力體系里找到一些可以穩定維持的「平衡點」,讓三者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根據著名數學家歐拉和拉格朗日共同推算而出的結果,這樣的平衡點總共有五個,其中L1、L2、L3三個點處在兩個大天體的連線上,而L4和L5則位於這條連線構築的等邊三角形頂點上。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目前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中,負責對太陽活動進行觀測的SOHO衛星,就處於太陽與地球的L1點上,等於是被太陽和地球的引力栓在中間。而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則在與SOHO隔著一個地球的日地體系L2點上,隨著地球的公轉掃視著整個寰宇,探測著宇宙大爆炸的「創世余暉」——微波背景輻射。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至於高達UC系列中的殖民衛星,就沒有跑那麼遠,大多集中於地球與月球系統的拉格朗日點上。比如吉翁軍的老巢,就位於月球背面的L2點;而在現實中,這個位置正盤旋著嫦娥四號的通訊中繼衛星——鵲橋,為人類首次降落在月球背面的中國探測器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數據與通訊支持。

可是,如果只是為了住人的話,為什麼非要把殖民衛星這樣的巨無霸們送到這麼遠的地方去呢?

還是從現實中人類最大的「太空殖民地」——國際空間站說起吧。

出於發射成本的考慮,國際空間站離地球並不算遠;它所運行的近地軌道,其海拔高度只有大約400公里。雖然國際上統一將距地面100公里高空的「卡門線(以著名航天科學家西奧多·馮·卡門命名)」作為航空和航天領域的分界線,但是地球大氣本身卻無所謂人類的條條框框。在我們肉眼可見的藍色光暈之上,依然存在著極度稀薄但廣袤的大氣。由於高層大氣的密度只及地面空氣的千億分之一,因此不同層級間的邊界往往並不清晰,且時常發生變動。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國際空間站運行的高度,就正好處於高空大氣的「熱層」與「散逸層」內。雖然它的體積僅僅相當於殖民衛星的九牛一毛,但在近地軌道上高速繞地球飛行時,國際空間站依然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逐漸減速墜落。在正常的情況下,空間站每天都會往下掉個90米左右。而當太陽活動劇烈時,上層大氣就會翻湧起無形的巨浪,將國際空間站裹挾其中,大大增加空間站的飛行阻力。2005年的一次強烈太陽活動時,國際空間站就在短短一週內往下摔了整整1200多米,若是放著不管的話,它遲早都會一頭紮進卡門線之下的濃厚大氣之中,化為燃燒墜落的殘骸。

因此,每次給國際空間站送「快遞」的宇宙飛船,都會額外預留一些燃料,用來在對接狀態下把國際空間站往上「頂一頂」,以維持其軌道高度。而相比於最寬處也才剛剛超過一百米的國際空間站,設想中動不動就幾十公里長的殖民衛星倘若非要留在近地軌道上,那麼光是要把這些巨無霸「頂」在天上,就需要消耗數量驚人的燃料。

不過,就算人類為了殖民太空做出了完全准備,但依然無法消除其中最為脆弱的一環——我們自己。

雖然「高達」的故事本身充斥著遊走於科學和幻想之間的浪漫設定,但其所打動人心的藝術沖擊力,卻恰恰來自對人性最現實的拷問。

相逢在宇宙——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

正如影片所警示的那樣,即便人類獲得了高超的技術、踏進了無限寬廣的太空,但源自石器時代的人性依然可以驅使我們繼續延續從非洲草原開始的自相殘殺。集成了各種先進科學技術的機動戰士和殖民衛星,堪稱人類智慧與力量最直觀的化身,卻被用於進行空前血腥的戰爭屠殺。也許正如《流浪地球》電影版中的人工智慧MOSS所說,讓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但縱觀人類的歷史,雖然總有不斷的反復甚至倒退,但文明的火焰卻一直頑強地燃燒著,帶領著人類在看似輪回的命運中不斷螺旋上升,直至融入浩渺群星之中。

太空,是人類最後的邊疆。

願我們未來的後代,可以消除所有隔閡與紛爭,相逢在宇宙。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