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介丨Xbox 已經准備好「玩陰招」

本文翻譯自Xbox is ready to start playing dirty | Windows Central

幾年前,微軟簽下了Square Enix的《古墓奇兵:崛起》作為Xbox的限時獨占遊戲,當時的反響是可想而知的。社交媒體和某些論壇上的粉絲不停譴責微軟,其中還包含一些主流遊戲媒體和記者。對於其他遊戲平台的粉絲,他們的憤怒是有道理的。他們已經投入其中的系列故事的續作竟然沒有出現在自己喜愛的主機上。Kotaku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陳述了這種憤怒,將此次獨占行為道德化為 “傷害了玩家”。

然而奇怪的是,後來當索尼投入數千萬讓《最終幻想7 重製版》成為PlayStation的完全獨占遊戲,甚至阻止遊戲登陸PC時,我卻沒有看到同樣的憤怒爆發。目前《最終幻想7R》的獨占期已經結束(PS5版廣告確認延長至少6個月),但移植PC或Xbox的計劃也沒有得到完全確認。《最終幻想7 重製版》顯然並不是索尼唯一獲得獨占權的遊戲,《最終幻想16》也確定為PlayStation 5的限時獨占遊戲。

在最初的抨擊和吐槽過去後,你會意識到這就是一樁生意。但是我有疑問的是:有些地方出現了雙重標準,特別是當人們面對在微軟收購ZeniMax之後,Bethesda即將推出的新IP《星空》可能不會登陸PlayStation這一消息時。

在《古墓奇兵:崛起》的強烈反應之後,微軟再沒有真正資助過第三方工作室為Xbox提供任何重量級3A級別限時獨占遊戲。微軟遊戲部執行副總裁、Xbox負責人菲爾·斯賓塞表達過反對為限時獨占權付費的做法,他在一條推文中反映了這種做法「感覺不會帶來品牌增長」。

盡管如此,索尼、Epic Games、任天堂和其他公司仍在不斷為自己平台尋求獨占內容。微軟是否應該停止扮演 “好人 “的角色?還是有跡象表明它已經……

獨占內容恐懼症

Source: Sony

平台對內容的爭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無論是遊戲、流媒體服務,甚至是音樂服務,各平台都優先以提供獨家內容來獲取用戶。索尼顯然比微軟更早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早已組建與運營自己的第一方工作室,這些令業界震驚的工作室不斷推出IP並獲得廣泛好評。然而,那些「可惡的」第三方獨占協議呢?

盡管這對作為消費者的我來說很惱火,但我並不責怪發行商達成這類交易,因為Square Enix和其他公司正在通過建立這些營銷合作關系來抵消風險。由於蘋果與Epic在美國法院正在進行的官司使得這些合作關系現在成為焦點。Epic Games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來阻止部分遊戲登陸Valve的Steam平台,甚至為潛在的銷售損失向開發商支付津貼與補償。不過,我不確定Epic Games這玩法的原由。我不認為世界上所有的錢就能讓他們動搖到Steam的「帝國」。不過,這種獨占協議對於Xbox和PlayStation帶來的作用要大一些。

至少在紙面數據上,PlayStation現在是遊戲主機業務的領跑者,因為它銷量要更好些。玩家在PS上的遊戲有更高的用戶活躍度(如果從Epic與蘋果的訴訟案中泄露出來的文件可以作為參考的話)。因此,PS平台賣出了更多的遊戲和微交易。不過,微軟也沒有落後太多。盡管它的遊戲機規模較小,但在美國和英國等關鍵高消費市場仍然具有競爭力。微軟沖破重圍使Xbox的收入和用戶活躍度創下新高。微軟還通過Xbox Game Pass訂閱服務找到了新的市場,該服務讓微軟免於再遭受在當年《古墓奇兵》時面臨的同樣的市場反應。提供與PlayStation相同的遊戲,但實際內容價值要高很多。就《MLB The Show》和《先驅者》兩款遊戲而言,在Xbox上只需付月費為10美元的Xbox Game Pass訂閱月費即可玩到,而在PS上需付70美元。

Source: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不過,Xbox Game Pass對於那些擁有大量可支配收入的高消費玩家來說影響力不大,PlayStation即將推出的遊戲陣容沒有那麼多不確定性,消費者知道《戰神 諸神之黃昏》和《地平線:西域禁地》的口碑不會差。而《光環:無限》、《Avowed》、《腐爛國度3》或《地獄之刃2》的口碑還是個未知數。我保持樂觀並希望這些遊戲能達到玩家的要求,但微軟目前還是在需要證明自己遊戲實力的階段。

當索尼為部分遊戲投資大量資金來保持獨占,Xbox未來的路會變得不明朗。《糖豆人》、《最終幻想14》、《最終幻想7 重製版》、《最終幻想16》、《原神》、《女神異聞錄》都沒有登陸Xbox上,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這些主流遊戲沒有登陸Xbox的全部原因細節,作為終端用戶這些並不重要。但這些獨占對於Xbox不是一個好兆頭。

作為一個幾乎只在Xbox和PC上玩遊戲的人,我並不是對這兩平台提供的內容不滿意。但要說我對PlayStation的一些獨占3A作品沒有一絲的幻想與羨慕,這肯定也是假的。這也是索尼最終想要的效果,也應該是他們需要的效果。每當一個知名遊戲系列忽略Xbox時,它就會使PlayStation看起來像消費者應該首選的平台。對一些人來說,這比Xbox Game Pass提供的價值更有購買說服力。然而,由於ZeniMax被微軟收購,Xbox的形勢可能會發生變化。

Xbox已經展現它的競爭優勢

Source: Windows Central

微軟斥資75億美元收購了ZeniMax Media,該公司是很多知名遊戲系列的實際版權擁有者。他們擁有《毀滅戰士》、《上古卷軸》、《輻射》、《德軍總部》、《恥辱》、《惡靈附身》等知名遊戲系列版權,現在全都歸入微軟的Xbox部門旗下。一些評論家公開表示,微軟不會讓這些遊戲系列徹底不登陸PlayStation,這種觀點普遍是基於不登陸PS會導致利潤損失或微軟收購後的《我的世界》依舊保持跨平台的事實。

除了我聽聞到的,微軟確實計劃讓ZeniMax未來的遊戲只在提供Xbox Game Pass服務的平台上發行,微軟在早前的Bethesda Xbox圓桌會議上也暗示了這一點。我過去和Xbox團隊的人談過,他們預測《上古卷軸6》將是他們在此系列遊戲中參與度最高的一作,純粹是基於Xbox Game Pass模式去開發。由於Xbox雲遊戲的網頁版客戶端即將推出,玩家幾乎可以在任何設備上進行Xbox Game Pass雲遊戲。在這情況下,遊戲也沒有必要登陸PS,不用支付索尼30%的分成。當然索尼的做法也沒有錯,他們願意和渴望為他們的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獨占內容,讓部分主流遊戲(例如《最終幻想16》等)獨占在PlayStation平台。

Source: Matt Brown | Windows Central

可以肯定的是,Xbox 的意義已不是單指遊戲主機,這一切最終要從Xbox整個品牌上出發。微軟通過《極限競速》、《微軟飛行模擬》等遊戲取得了大量的關注和商業成功,但微軟第一方在提供動作冒險遊戲方面並不特別出色,而這類型遊戲提供以角色為主導的遊戲體驗,進而推動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情感依賴。最近在玩《質量效應:傳奇版》時,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它是一個如此特別的IP,原因是Bioware在玩家和遊戲之間的互動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而索尼在這方面也是高手。僅僅是PS獨占的《最後的生還者》開場就比微軟近年來推出的任何作品都更能打動我,幫助我與角色的形成情感聯系。

Xbox的核心工作室在過去也能提供同樣的體驗。例如,《戰爭機器》中多姆(Dom)的故事線,以及《光環》中士官長和科塔娜之間的聯系。微軟在《盜賊之海》等遊戲中也為玩家帶來非常好的體驗,這些遊戲利用多人遊戲來創造玩家之間的情感聯系。不過,多樣性只是生活的調味料,玩家與媒體的大部分輿論似乎還是圍繞著單機遊戲體驗。無論公平與否,這些都是微軟近年來所缺失的。

憑借ZeniMax Media旗下工作室的血統,微軟還是有機會推出與索尼水平相當的角色驅動遊戲。但前提是這些遊戲能夠成為Xbox的象徵,並在Windows和Xbox上保持獨占,它才會對Xbox這個品牌起作用。

不再是好好先生的微軟

Source: Microsoft

索尼已經多次表明,它願意透過主機獨占遊戲來「阻礙」Xbox和PC玩家。這做法其實很正常,因為Playstation是索尼企業拓展發展的關鍵業務,他們有必要這樣運營。但是當微軟做出同樣的事情時,它往往被視為可怕邪惡的行為,在大家眼里就是邪惡的巨頭公司對弱小的索尼(其本身其實有數十億美元的市值)動手。

一個理想的完美世界里,沒有任何內容會被獨占,我們可以在任何平台上玩我們喜歡的東西。然而,我認為競爭是創新之母,一個健康的行業需要三大巨頭齊頭並進,推動行業發展。如果索尼或微軟是遊戲機領域唯一的品牌,因為沒有人與其競爭,他們產出的內容只會越來越少。不過,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這種道德化和企業哲學化的東西很多都不重要。

Xbox正在進行向對手反擊,只有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才能那麼簡單地收購ZeniMax。這一切表明微軟對Xbox的品牌未來的決心。而Xbox未來還需要面臨來自騰訊和亞馬遜等公司的生存威脅,它們在大型雲計算戰爭中與微軟是競爭關系。如果是索尼收購了ZeniMax,不會有人討論ZeniMax的遊戲是否會被獨占,因為每個人都清楚索尼會怎麼做,而且我覺得索尼也不會受是否獨占的「關注」和爭論的影響。

微軟已經表明Xbox Game Pass可以為其遊戲生態系統帶來正面的影響,為玩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微軟也為小型工作室的遊戲提供資金以換取限時平台獨占,如《潛行者2》(STALKER 2)和《上行戰場》(The Ascent)。而現在,它已經表明願意對那些受歡迎的IP進行大投資,而這些IP上還有數十年的粉絲的基礎。在今年,我們將可以確認微軟是否真的願意借鑒索尼的做法,讓那些大牌的ZeniMax遊戲也成為Xbox獨占遊戲。如果這是微軟的方向,正如我們所期望的,索尼將很難與擁有龐大的資金儲備的微軟競爭。

無論如何,索尼可能已經激發了Xbox的競爭意識,這與我們之前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而Xbox和Windows PC生態系統中的玩家將獲得回報。

本文首發與微博號: 游系Sky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