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微博上有朋友問我,郵政車底盤上的C20是什麼意思?有些盒子上鋼印著一些代碼,比如D02,都是什麼意思?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輸出版的54號思域底盤為什麼會有D10的字樣?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微博上也有朋友問過我,一輛小車,盒子上和車身上很多代碼和數字,都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也有朋友問過我關於小車真假如何辨別、車子新舊版本如何區分、小車是哪年生產的等問題……朋友們問號太多了,相關資料也已經很難查到了,我決定整理下資料,寫一篇小小的Tomica科普文,教大家迅速快捷的識別這些標識號碼,掌握它們傳達的信息。

01 日本制的 「T」 番號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大多數的Tomica日本制黑箱與藍白盒外國車的盒子上都會有一個T-?的標識,香港製車盒上是TH-?標識。

這個T所代表的是它的生產時期,這個生產時期比較特殊,並不是按照自然年統計,T代表的是公司財政年度,具體的對應關系統計見下表: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那為什麼是從T-19開始的呢?因為TOMY公司的前身是日本三陽工業株式會社,成立於1953年,第一個決算期是1953年12月,也就是T-1對應的生產期為1953年12月~1954年11月。而到了1970年Tomica才正式誕生,此時公司的決算期已經延續到了T-19,因此Tomica的T番號是從19開始的,並且一直沿用到1988年。

1987年Tomica為了扭轉局面將外國車與本土車系列整合從此開創120編號紅白盒的格局,T番號時代也就此終結,這部分詳細內容在我之前寫的《Tomica編年史》小冊子中有過介紹。

產量稀少的港製Tomica,1970年時在也以TH-1開始香港地區的決算番號。

了解了T番號的含義,也就能推算出此車型大概的生產年代了,這跨越了半個世紀的密碼就靜靜地在盒子上等你破解。

距離推出《Tomica編年史》小冊子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個年頭,計劃新製作的關於Tomica盒子的工具書圖鑒還在努力編制中(其實沒怎麼努力一直在懶),爭取能在今年與大家見面。我一直認為盒子是Tomica小車的靈魂所在,查詢塗裝的工具書或網站很多,但一直也沒有關於盒子的資料或圖鑒,導致盒子上的很多「密碼」與藝術品一般的細節常常被人忽略,非常可惜。盒子究竟有多重要,發個對比圖大家體會一下。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當然影響拍賣的因素有很多,我只是舉個例子告訴大家,一個車的原盒是多麼重要。既然提到了小冊子,我就再用小冊子上介紹過的知識解答一下本文最開始的幾個問題。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剛剛提到的1987年的黑盒與藍盒整合為120號紅白盒,那些入選紅白盒120編號里的外國車新的命名規則就是F=80,比如原來的F7變成了87號。為了讓F40號碼之後的外國車也有機會入選120編號里,1986年Tomica公司就事先重置了一些外國車編號,所以你會發現很多車型擁有兩個F編號。我們照片中這款F31-2就是其中一款,所以你會看到車身上還保留了很多F67-1的痕跡。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底盤的F18更容易理解一點,為了節省成本,Tomica小車的很多零部件是很多車型共用的,包括門窗、底盤、內飾座椅等等,本文圖中的F31-2-3底盤刻印的F18正是因為共用了F18-2的底盤部件。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現在關於早期老車的相關問題都介紹完了,我們來繼續破譯新車身上的數字密碼。

02 盒子背面的 「出生證明」

Tomica盒子背面的信息有很多,我們來一起挖掘一下。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最主要的標識有鋼印、ST合格標、JAN碼,我們先來看下鋼印所代表的含義。

圖中的鋼印D2910代表本產品2010年4月29日出廠,第一位字母是月份,二三位數字是日期,四五位數字是年份,月份的字母對應關系如下表: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我們看一些實例: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知道了這個規則,就能判斷所謂的新舊版本,比如TP系列這個20號: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我們可以看出兩台的生產日期分別為19年7月20日和16年8月19日,相差三年,就直接分出了新版和舊版。

舊藍標與中國制紅標的鋼印只有三位碼,有的印在盒子背面,也有的是打在盒子側面的盒耳上。這三位碼分別代表月份和年度。這就解答了本文最開始的另外兩個問題,郵政車C20代表這是2020年三月的產品,80號盒耳的D02代表這款車是2002年四月的產品。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初回的車型一般比普通款早出產幾天。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的場景等產品也都同樣印有這些出生證明。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普通迪士尼系列的產品上也有日期鋼印號碼: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但是,東京迪士尼系列是不遵從這一規則的,東迪的鋼印號為補全其FAC設備編號的一部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所以如果你買到的產品上沒有鋼印號,或者是奇怪的混亂的鋼印號就有可能是假貨或者工廠流出的「老鼠貨」。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很多特注品或二次加工品也都是在原廠出品的原型車身上加以塗裝製作的,並沒有特殊渠道重新開辟生產線製作。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鋼印解密完了我們再來簡單了解一下JAN碼。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所謂JAN CODE就是日本通用商品的縮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條形碼,它保證了商品的質量與來源正確。JAN的前兩位數字代表國家,45、49都是日本的國家編碼,中國的商品國家編碼是690-692(前三位)。圖中49之後的五位數04810代表生產廠商代表,Tomica的普通商品幾乎都是使用這個編碼(tlv:43736)這也是區分是否是正品的一條重要途徑。再後面的數字是產品的廠內商品代碼和校驗碼,有著自己的算法。

日本是亞洲第一個研究條形碼技術的國家,1978年正式制定了JAN日本通用商品編碼。早期的Tomica日本制車盒背面和側面有很多不同的款式設計,後期都逐漸標準化更替為帶有JAN碼的款式。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JAN碼與ST標的尺寸與規格如下圖: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了解完JAN碼之後我們再來看下ST標識隱藏著什麼秘密。

ST標準是一項由日本玩具協會針對14歲以下兒童玩具制定的、被廣泛採用的自願性標準。最早由於檢測出部分玩具鉛含量超標,美國等地相繼回收玩具,日本社會對玩具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ST玩具安全檢測標準才被推行實施起來。之前我在小冊子里提到過的70-2小松D65A因為有尖銳部件被緊急召回就是基於這個標準。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個社長1983年結婚時的Tomica婚禮套裝在小冊子中有過介紹)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ST標識2020年的樣式有下面幾種: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產品上通用的都是下面這個標識: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我們可以在網站上檢查到所有過去五年內ST認證合格的產品的檢測記錄。這樣就不用再擔心買到假車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檢測網站傳送門

ST右下角的數字代表該商品的審查申請年,用該年的西歷年號後兩位數字表示。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現在我們重新看這個圖片,已經知道了它蘊藏的很多信息了:2010年四月29出廠,在2009送檢並且檢測合格,JAN碼與ST番號一致。

現在,關於ST標識還剩最後一個小問題了,我們看下面這個圖: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正常情況下,ST後面一位數字x,代表的是199x年,ST後面兩位數字xy,代表的是20xy年,ST0代表2000年。上圖的四台車檢測年份分別為:1999、2000、2002、1995。

剛剛我們說了正常情況下的ST年份規則,但是也有不正常的存在,在2000年千禧年過度時期,從99變成00再變成01的那個時代還是有些混亂的,所以在2001年至2005年ST標還是很多採用了STx而不是STxy的標識。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上圖中這款80號,日本制的檢測年份是1995年,後期中國制的檢測年份是2001,但是表面上一看仿佛中國制還要早於日本制。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ST審核年份非常嚴謹,批次錯了事先印好的盒子還要進行返廠修正,比如下面這輛車: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omica大約在1995年左右開始逐漸過渡到ST樣式包裝,更方便出口與國際接軌,所以ST5是最早出現在Tomica車盒上的ST番號(我還沒見到過ST4以前的)。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個時期還有ST標識被印在車盒側面的設計: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ST的認證流程是非常嚴格的,首先由零售商或進口商發起申請,再經由玩具協會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測試,最後通過評估才可以申請ST標識。

認證的日本本土實驗室有下面幾家: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現在我們又了解了這個出現在每個盒子上的神奇地址究竟是做什麼的了。順便說下,其認證的海外實驗室有如下幾家: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其中的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在東莞設置分公司,是進出口玩具強制檢測或自願檢測及認證的重要機構。

接下來我們再簡單了解一下執行標準的知識,國際通用的標準稱作ISO認證,我們常聽電視購物說的產品通過ISO9000認證這種就是國際通用標準,ST檢測執行的標準《ST2016》就是與ISO接軌的。的標準最高級GB代表國標,GB/T代表國標推薦執行,強制級別低一些,再往低還有DL行業標準和Q企業標準。《ST2016》中就有明確的關於玩具包裝警告標示的標準格式: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小朋友,是不是又見到了盒子上熟悉的部分?我們繼續追查,某些Tomica的產品包裝上還能看到這樣幾個標識: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7個標識是日本玩具協會注冊的商標,沒有許可是不能印在商品上的,它設計的簡單有趣更容易被小朋友識別並加以注意。

出口的Tomica產品包裝則不會用到這些標識,例如歐洲版和美洲版。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盒子上的標識基本都介紹完了,但我們忘了Tomica的一個重要分支TLV,我們介紹的這些仿佛和它都沒有關系。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TL系列是通用鋼印與ST番號等規律的,而TLV產品則沒有。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ST檢索TLV產品也沒有結果。我咨詢了Tomica公司內部的朋友,得到的推測是,TLV及其場景,和東迪產品一樣,應該是用其他的項目去申請認證,例如景品、工藝紀念品、模型等,而不是用玩具品(14歲以下)的項目去申請。這也從側面說明了TLV更趨向於模型化。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實踐一下: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18號牧馬人算是新標時代里一款稀有的車型,它的底盤TOMY編制的鋼印有M(中間斷開)和M兩個版本,有強迫症想集齊的朋友現在通過外盒就能辨別里面是早期版本還是晚期版本,畢竟很多商店或者網店是不能滿足讓你拆盒辨認的。

好了,上面這個圖引來了我們的最後一個話題——產地。

03 小車的 「出生地址」

之前在《Tomica編年史》小冊子里面我們已經詳細介紹過了日本制、香港製和中國制。現在的新品幾乎都產自越南,所以大家對越南制也不陌生。其實Tomica還有個鮮為人知的產地——泰國。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部分場景是泰國制的可能有很多朋友已經發現了,其實小車里面有個系列也有幾款車是泰國製品。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個幾款車來自一個冷門系列——ecotoy。就是不含電池,後輪回力自發光電的系列,用TT進行編號,包裝如下圖: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目前我只發現了TT-1、3~8這7款自發光電車是泰,本系列後期的其他車款基本上都是越南產了,說明工廠的生產線已經搬離了泰國,強迫症的收藏者們也不要錯過這個另類的產地。

產地都會印製在盒子上,在歷史的長河中,據我所知,Tomica只有一款車在盒子的產地上出現了印刷錯誤:

Tomica盒子上的標識、編號與鋼印隱藏著什麼秘密?

這款HONDA CIVIC COUNTRY AEON 営業車Tomica永旺特注里面的車身底盤刻印為日本制,而早期的盒子上錯印為中國制,後期修正了這個錯誤。

關於盒子上產地的內容今天就想到這麼多,以後想到新的內容再來分享,今天可以下課睡覺了。希望大家能在現在這巨大的荒誕的病毒肆意的時間里都找到對抗無聊的勇氣,在哪怕最平淡無奇的日子里依然有快樂的能力,沒有快樂,就收藏快樂。

我也以後也會繼續在機核這里和大家分享收藏小車的快樂。

參考文獻:

  • weshare.hk資訊
  • Tim的Tomica完了收藏分享志
  • weshare.hk播客作者MSBUS博主
  • 未完待續

    該文曾發表於本文藏品的主人咕咚的微信公眾號Tomica私人博物館,Kazuya被授權許可二次編輯發表。

  • 原作撰文:咕咚
  • 寫真攝影:咕咚
  • 二次編輯:Kazuya
  •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