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科學探索

Tag: 科學探索

譯介丨原子與原型,榮格與泡利書信集(前言)

榮格和沃爾夫岡·泡利人生大事記 C. G. 榮格(1875-1961) 1875生於瑞士圖爾高州,凱斯威爾,巴塞爾人。父親:保羅·阿基里斯·榮格(1842-1896),牧師,母親:艾米麗·普雷斯威爾克(1848-1923)。 1879居住於巴塞爾附近的克萊西寧根。隨後在巴塞爾上了小學和中學。 1895-1900在巴塞爾學醫並通過最終的醫學考試。 1900在伯戈爾茲利,蘇黎世大學的精神診所和州立精神研究所擔任第二助手。 1902升職為第一助手。 發表學位論文《關於超自然現象的心理學和病理學》 1902-1903冬季學期。參加巴黎的皮埃爾·讓內(Pierre Janet)的系列講課。 1903與來自謝夫豪森的艾瑪·羅斯欽巴赫(1882-1955)結婚。 1903-1905在蘇黎世精神診所做志願醫生。就正常和病理性詞匯聯想以及其伴隨的生理症狀展開研究。後發展出復雜理論,發表於《早發性痴呆症診斷》期刊。 1905-1909蘇黎世精神病診所的高級醫師,開設催眠療法綜合課程。研究早發性痴呆心理學,並發表相關研究 1905-1913擔任蘇黎世大學醫學系精神病學講師,主講內容主要關於原始人的心理神經和心理學。 1907在維也納遇見弗洛伊德。 1909由於私人咨詢和心理治療病例產生的壓力離開診所。作為心理治療專家在庫斯納奇——蘇黎世開辦私人診所。 受邀前往馬塞諸塞州,參加克拉克大學建校二十周年紀念,在那里關於聯想方法做了演講,並接受榮譽博士學位。 擔任心理學和心理病理學年報編輯。 1911 創立國際精神分析組織並且擔任主席 1912 《無意識心理學:力比多的轉變與符號主義研究》最終發表於1916,對弗洛伊德力比多理論的批判性考察。 受邀前往紐約福特哈姆大學演講(後以《精神分析理論》為題出版),並授予法學榮譽博士學位。 1913最終與弗洛伊德運動分道揚鑣。把自己的心理學命名為「分析心理學」,後來也被人熟知為「復雜心理學」。 1917-1918擔任代堡英國實習戰俘的指揮官。 1917開始研究類型問題以及與個體化進程相關的聯系(《心理類型》1923),同時研究集體無意識的自然屬性,以及其與意識的聯系(《自我和無意識的關系》1928)。 1921出版《心理類型》。 1924-1925訪問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普埃布尓印第安人,研究原始人心理學。 1925-1926前往東非英屬肯亞埃爾貢山上的伊爾戈尼,展開調研旅行。 1929與理察·威爾赫姆合著《金花的秘密》。 1930擔任德國心理治療協會榮譽主席。 1932被授予蘇黎世市文學獎。 開始與泡利通信。 1933擔任國際心理治療全科醫學協會主席和《心理治療及其邊界》核心刊物編輯。 繼續學術演講,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設選修課:現代心理學。 1934被任命為凱瑟爾·利奧波德-凱洛琳德國研究學會成員。 1935創立並擔任瑞士實用心理學協會主席。 被任命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 1936在美國馬塞諸塞州哈佛大學三周年慶典上發表演講「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獲得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7在紐哈芬的耶魯大學發表1937年泰里講座,主題為《心理學和宗教》。 受邀前往參加印度加爾各答大學二十五周年慶典,獲得貝納勒斯印度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阿拉哈巴德穆斯林大學授予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8加爾各答大學授予法學榮譽博士學位、加爾各答印度科學議會協會榮譽成員。 1938牛津大學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9被任命為倫敦皇家醫學學會榮譽成員。 蘇黎世心理治療教學研究所主席。 1940從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辭職。 1944任巴塞爾的教席教授、瑞士科學院榮譽成員,身染重病。 1945七十歲生日當天,獲得日內瓦大學賀信,被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挨拉諾斯演講《關於精神的心理學》。 1946年之後,由A.加菲整理。 1946 《心理學和教育》、《論現代歷史》、《移情心理學》,埃拉諾斯講座《心理學的精神》。 1948 在蘇黎世設立C.G.榮格研究所,《精神的符號主義》,埃拉諾斯講座《關於自我》(1949年出版)。 1950《無意識的形式》。 1951亞昂,榮格在完成GW/CW9ii的書中部分,埃拉諾斯講座《關於共時性》。 1952 《轉化的象徵》(以及1912《力比多的變形與象徵》修訂版),又大病一場,《工作回信》。 1953 CW12,《心理學和鍊金術》,紐約,伯林根系列叢書20,英文版第一卷出版。 1954 《來自意識的根基》。 1955獲得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自然科學榮譽博士學位。《神秘合體》第二卷GW/CW14。十一月二十七日妻子離世。 1957 開始與A.Jaffe合作,最終於1962年出版共同撰寫的《記憶,夢境與反思》,《現在與未來》。 停止和泡利通信。 1958 《飛碟:天空視物的現代神話》。 1960 瑞士版選集第一卷,第十六卷,《心理治療》。 八十五歲生日之際被授予屈斯納赫特-蘇黎世榮譽公民稱號。 1961 英文版《探索無意識》,收錄於1968年的《人及其符號》。 六月六日後病逝於屈斯納赫特的家中。 沃爾夫岡·泡利(1900-1958)注1 1900四月二十日生於維也納,五月十三日「按照羅馬天主教會的儀式受洗」。 1918從維也納Döblinger文理告中畢業不久後發表了第一篇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科學論文(1919)。 被慕尼黑大學錄取,開始冬季學期的學習。 1921完成學業,畢業論文關於氫分子離子H2+(1922),導師為阿諾·索末菲。 出版了《相對論文集》(1921)。 在冬季學期,泡利成為科廷根大學物理研究所馬克思·伯恩的助手。 1922接下來的夏季學期,泡利轉去漢堡的物理學研究所,擔任威廉·倫茨的助手,他們在慕尼黑就已成為好友。 1922六月他去了科廷根,在那玻爾做出了關於原子物理的著名演講。也是在那里,玻爾邀請他在哥本哈根學習一年,從1922年的冬季學期開始。 開始鑽研反常塞曼效應。 1923在漢堡獲得大學講課資格。 十一月,在准備量子理論的演講時(1929)時,泡利發現了不相容原理(1925)。 1925由於主要研究是關於量子理論的(1926),泡利的時間大部分都被占用,所以他只是間接參與了維爾納·海森堡在夏天關於矩陣力學的研究。 冬季,泡利通過量子力學計算了氫氣光譜,從而實現了對新形式體系的認知。他同時強烈反對淪伯和古德斯密特的「旋轉電子」,他認為這是倒退回舊的前量子力學思維方式。 1926泡利被授予教授稱號。 1927泡利創立了量子電動力學發展的項目,主要由帕斯奎爾·喬丹和維爾納·海森堡參與。 五月,泡利發表了他的非相對論自旋理論,在其中他介紹了所謂的泡利矩陣。 關於正確解釋量子理論的爭論在九月的科莫福特慶典和十月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五屆索爾維大會達到高潮,並得出臨時結論。 1928在這個夏季學期,泡利被任命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理論物理教授,這個職位他雖偶有間斷,但會一直保持到生命結束。 1929出版關於通用量子場理論的第一部合作作品,與海森堡共同撰寫。 1930到俄羅斯出差,同年七月和八月,參加敖德薩的學術會議。 十二月,他在寫給「放射性的女士和先生們」的信中,首次非正式提出了中微子假說。 1931蘇黎世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核物理學家大會。 夏天到美國旅行。回來路上,泡利參加了羅馬的核物理學家大會,在那里恩里克·費米第一次聽到了中微子假說。 十月,泡利在萊頓被授予洛倫茲獎。 1932著手撰寫關於波的機制的教課書(1933) 開始和榮格通信 1933在十月舉行的第七屆索爾維大會上,海森堡的論文發表之後,泡利首次公開報告了自己的中微子假說。 1934四月,泡利到倫敦旅行,在那里,他和芙蘭卡·伯特倫結婚。 七月,他與助手維克托·韋斯科普夫(注2)一起提出了反狄拉克理論。 十月,他參加了在倫敦和劍橋舉行的國際物理學家大會。 1935三月,在巴黎亨利·龐加萊研究所做了關於相對論量子理論的講座(1936) 1935-1936冬季學期,泡利第二次到美國旅行。在普林斯頓大學做了講座,參加了研討會,還拜訪了伯克利。 1937在莫斯科參加核物理大會。 1938三月,赴劍橋和萊頓進行巡迴演講。 1939與他的助手馬庫斯·菲爾茲合寫了關於任何自旋粒子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論文。 夏天,泡利為計劃於夏季召開的索維爾大會准備了一份關於基本粒子物理學現狀的報告。這份報告後來曾兩次出版:1940年與1941年。 1940和妻子芙蘭卡一起離開了瑞士,並且在戰爭期間擔任普林斯頓的客座教授。當時大部分美國物理學家沉迷於「戰爭物理學」,而泡利和愛因斯坦很親近,繼續基礎研究 。 關於核力的介子理論系列論文(1946)。 1941在夏季學期,泡利成為了密西根大學的客座教授。 1942在普渡大學講座。 1945獲得諾貝爾獎(1946)。 泡利擔任為期兩年的《物理評論》編輯。 1946 一月,泡利成為美國公民。 三月,拜訪都柏林的薛丁格,後回到瑞士。 在夏季學期繼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講課。 在劍橋參加第一界重要的戰後國際會議(1947)。 十二月到斯德哥爾摩做諾貝爾演講(1947)。 1948二月二十八日和三月六日在蘇黎世心理俱樂部做演講《原型概念對克卜勒科學理論的影響》(見附錄六)。 參加關於基本粒子的第八屆索維爾會議(1948)。 1949七月二十五日泡利成為瑞士公民。 在佛羅倫斯參加關於量子統計學基礎的會議。冬天到美國旅行。 1950在巴黎(1952)參加關於基本粒子物理學會議。 1951春天到美國旅行。返程中,五月,泡利到隆德旅行。 1952出版關於克卜勒的作品(C.G.榮格和W.泡利,《自然和心靈的解釋》1955) 在萊蘇什進行暑期教學(1952)。 在冬季學期,泡利開始了在印度的長期旅行。 在孟買拜訪了霍米·菲漢吉爾·巴巴。 1953在都靈進行關於非局部場論的講座。 春季在撒丁島參加物理學大會。 1954春季訪問美國。參加蘇黎世國際哲學大會(1957)。 1955六月參加比薩會議(1956)。 七月,泡利在伯爾尼主持了相對論誕生五十周年會議(1955)。 十一月,泡利接受漢堡演講的邀請。 1956 拜訪美國。在六月的CERN研討會上宣布了中微子存在的證據。 1957一月宣告宇稱不守恆。 九月在以色列雷霍沃特開會(1958)。 和榮格結束通信 1958春天去美國旅行。在伯克利講授量子場理論,訪問在帕薩迪納的馬克思·德里布魯克。 接著去了布魯克港。 四月,在柏林被授予馬克斯·普朗克獎(缺席)。 六月,飛回蘇黎世參加第十一屆索爾維大會。 在六月末CERN大會上和海森堡關於基本粒子的自旋理論進行爭論。 八月,參加瓦雷納的暑期學校。(1958) 十一月二十到二十二號:拜訪漢堡,並接受漢堡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1958十二月十五日,泡利病逝於蘇黎世紅十字醫院。十二月二十日,葬禮在蘇黎世的聖母教堂舉辦,瑞士和海外的眾多哀悼者都到場出席。 1來自C.P 恩茲和K.馮 梅耶恩《物理學的良心沃爾夫岡·泡利》pp.515-18 2維克托F.維斯科普夫,1908年生人,1933年擔任泡利助手(沃夫岡泡利和維克托F.維斯科普夫共同發表了《關於波動方程的標量相對論量子化》);戰後一直到1974年他在麻省理工擔任物理學教授,1961到1965年他是CERN的總幹事。 Lexicon of Terms in Psychology...

《艾爾登法環》原型淺考:風暴面紗的秘密

文章包含部分劇透內容,請謹慎閱讀 《艾爾登法環》原型淺考系列以日文文本為基準,參考英文拼寫進行考據。官中主要譯自日文,延續片假名的音譯被人詬病,意譯也有欠佳之處。 首先從日語角度,聊一聊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幾個名稱。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 玩家達到圓桌後,會遇到一位女性角色叫做「死眠少女菲雅」。她的設定可以說有些惡趣味、獵奇甚至驚悚:擁抱精壯的小伙子和大姑娘,用來收集生者活力,然後與亡者共眠使其復活。 這位角色的日文原名是「死衾の乙女、フィア」。日語漢字「衾(ふすま)」與中文意義相近,所以先從中文講起。 「衾(qīn)」在中文里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入殮時覆蓋死者的單子,比如《孟子·梁惠王下》的「謂棺槨衣衾之美也」。這個字還體現出死者臥躺的狀態。 二是指睡覺使用的被子。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里寫到「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表現唐玄宗思念已逝的楊貴妃。日本平安時代唐風盛行,比如平安著名文學作品《源氏物語》就深受《長恨歌》的影響。 日語里的「衾」是平安時代貴族使用的寢具,與中文含義相比,多了一層高貴的意味。當時還有一項貴族新婚禮儀叫做「衾覆儀」,夫妻雙方在新婚初夜躺在一起,女方父母為其蓋上婚被。 遊戲中「死衾」一詞用得很貼切,集合「衾」字的多個含義,正好符合菲雅的使命:與尊貴亡者共眠。中文版的「死眠」和英文版的「deathbed」都缺失一些韻味,更像是睡眠帶來死亡或者臨終前臥床不起的意思。個人認為不如直譯成「死衾少女菲雅」,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遺產。 紅帽少女的大家 前往史東威爾城途中,在路旁破屋能找到少女羅德莉卡,她會送給玩家「靈魂水母的骨灰」。 這只水母有個可愛的名字,中文版叫「庫菈菈」,譯自日文版「クララ」,是水母(クラゲ)的變形。英文版「Aurelia」暫時沒看出與前者的關系。 日文名的典故出自 1996 年超級任天堂平台的《超級馬力歐 RPG》,馬力歐系列的首款回合制 RPG 遊戲。 「クララ」是遊戲中漂浮的水母狀敵人,英文版叫「Leuko」。 看來狹間地不僅是宮崎英高主題樂園,還有很多有趣的外鄉來客,以後有機會再一一介紹。 不得志的葛瑞克 玩家遭遇的首位半神是「接肢」葛瑞克,葛瑞克的日文原名是「接ぎ木のゴドリック」。 「接ぎ木」指植物的嫁接,而非人體的器官移植。嫁接有兩個特徵: 作用於兩個不同的植物體。扦插的結合方式,上部叫接穗,下部叫砧木。 與肢體移植相比,嫁接意象更符合葛瑞克的奇葩造型:身上接滿他人手臂,卻缺少精密縫合的痕跡,更像是粗暴地嵌插在一起,尤其是戰鬥第二階段手接龍頭的莽夫行為。 「接ぎ木」不僅聽起來缺乏氣勢,還含有嘲笑軟弱的意味,讓人誤以為葛瑞克或許是位不務正業,沉迷園藝的失格領主。單憑這個稱號,葛瑞克就比各路神仙不知低了幾頭,所以他會向玩家反復強調自己的黃金名號吧。 英文版的「the grafted」兼顧了移植和嫁接雙重含義,而中文版的「接肢」類似於「接指」,比較中性,聽上去像是這個人曾斷過肢,後來又接上了。我認為葛瑞克的命名可以參考《魔獸世界》的縫合怪,翻譯成「插肢」或者「嵌肢」等聽起來稍微別扭一些的名字,強調其嘲弄、殘忍和瘋狂並存的荒誕印象。 創造狹間地的那個男人 關於半神們的名稱,還有一個可講的細節。 擊敗持有大符文的領主,玩家會獲得兩樣東西:大符文和回憶。通常來講,玩家在遊戲初期遇到的前四位領主,除了葛瑞克以外,將會是學院的滿月女王、紅獅子城的碎星者以及王城的禁忌之王,擊敗他們會掉落: 接肢的回憶、葛瑞克的大符文滿月女王的回憶、未誕者的大符文碎星的回憶、拉塔恩的大符文禁忌之王的回憶、蒙葛特的大符文 回憶前綴是半神稱號,大符文前綴是半神名稱。其中有個特別的組合,學院真正的半神是「滿月女王的未誕子嗣」,滿月女王蕾娜菈本人不是大符文持有者。 這些領主的名稱拼寫分別是: 葛瑞克(Godrick)蕾娜菈(Rennala)拉塔恩(Radahn)蒙葛特(Morgott) 四位領主名稱首字母連起來是「GRRM」,正是馬丁全名「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的縮寫。不僅如此,遊戲玩到後面會發現,狹間地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名字幾乎都以「GMR」這三個字母開頭。那麼誰才是主宰狹間地的無上意志,就不用我過多解釋了吧。 面紗背後的秘密 講完幾個小典故,接下來開始考據本文的正題。 史東薇爾城通常是玩家首個挑戰的遺產地牢(其實可以從旁邊繞過),也是半神葛瑞克的所在地。遊戲發售前曾多次宣傳這座城堡,除了考慮到攻略順序以外,這里或許還有其他特殊意義。 史東薇爾城的英文是「Stormveil Castle」,日文是前者片假名「ストームヴィル城」,中文延續了日文片假名的音譯。 我認為本作大部分場景的命名風格與以往差別不大,要麼是陌生語言的合成或變形(比如亞諾爾隆德和雅楠),要麼是直接表現其特徵(比如病村和菩薩谷)。但史東薇爾城不同,這個名稱由兩個常見英文詞匯組成:風暴(storm)和面紗(veil),更像是馬丁的習慣,或者有人故意模仿。 風暴很好理解,這座城堡坐落在風暴山丘上。面紗的意義就比較模糊了,既可以理解成風暴像面紗一樣籠罩城堡,比喻這里多風;也可以理解為面紗另一個常見意象——隱藏秘密。 我帶著這個疑問走進史東薇爾城。有幸誤入城堡地下,才確定這里確實隱藏著一個陰暗的秘密。一張奇大無比的扭曲怪臉撲面而來,臉的主人是第一個死去的半神葛德溫,他的死亡導致了法環破碎和狹間地的混亂。所以風暴面紗之城想要隱藏的是艾爾登法環的秘密。 很難判斷把半神死亡秘密埋藏地下的人是宮崎英高還是馬丁,采訪提到宮崎英高負責扭曲馬丁創作的那些看起來比較正常的神話故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為什麼臉會變得這麼大,或許沒人知道。作為一個考據者,我更關心這個秘密呈現的結構,即面紗與輪環的組合。其中還隱藏了另一個關於馬丁的秘密。 馬丁的「一千個世界」 大部分讀者和觀眾對喬治·R·R·馬丁這位作家的了解,始於《冰與火之歌》,也限於《冰與火之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馬丁不僅是創作奇幻小說的天才,還非常擅長恐怖、懸疑和科幻等題材,他在大學畢業不久,憑借短篇小說《晨臨霧逝》同時拿下雨果獎和星雲獎的提名,至今為止共獲得四次雨果獎和兩次星雲獎。 馬丁曾構思過一個世界,人類掌握星際航行技術後,離開地球前往宇宙各處。彼此隔離經歷漫長歲月,形成無數迥異文明,這個世界觀被稱為「一千個世界(Thousand Worlds)」。 人類探索宇宙遭遇了哈蘭甘人和費迪安人等外星文明,並與之展開長達數個世紀的「兩面戰爭(Double War)」。 哈蘭甘人(Hrangans)奴役了眾多其他異星種族,他們具有復雜的生物形態,個體差異很大,每個族群只有「主腦」才擁有智慧。直到哈蘭甘人戰敗,人類都沒有與他們成功交流過。費迪安人(Fyndii)則更注重精神層面,社會以部落為單位,成員之間擁有心靈連結,而那些喪失心靈連結的「思障者」,將會被族人拋棄。用現在眼光來看馬丁創作的這些設定,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 「一千個世界」的宇宙中,靠近古地球的部分星域是失序星域(Jambles),失序星域以外是外域(Outworlds,或稱邊緣星域)。兩個星域的界線是一團星際塵埃,名為「誘惑者面紗(Tempter』s Veil,或稱騰普特面紗)」。受面紗遮擋,失序星域以內難以觀察到外界,尤其是外域的天體奇觀「烈焰巨輪(Wheel of Fire)」。換句話說,誘惑者面紗隱藏了烈焰巨輪的秘密。 馬丁創作的科幻故事,除了少數個例,幾乎全部都是基於「一千個世界」宇宙的不同歷史階段,比如《沙王》、《圖夫航行記》、《光逝》等等。這些作品隱藏著不少有價值的考據信息,以後我們會提到。限於主題,本文只考據與風暴面紗可能有關系的烈焰巨輪。 烈焰巨輪的設定出現在長篇小說《光逝》的序言部分,算是馬丁只挖不埋的背景設定。 烈焰巨輪的設定,有些魂系世界觀的味道。作為一個神秘的天體現象,它引發了人類對新神話的傳頌、宗教誕生、科學探索以及上古文明的流言蜚語,但這一切,如今已然消逝。 《艾爾登法環》標題公開時,有人立刻察覺到,「elden」一詞可能取自瑞典語的火。玩遊戲時也能或多或少發現,法環與火焰有著千絲萬縷的微妙聯系,而法環背後的無上意志來自未知的天空。艾爾登法環在這個層面上的原型,可能就是「一千個世界」宇宙的烈焰巨輪,而風暴面紗之城對應了誘惑者面紗。 作為故事序言提到的空頭設定,馬丁或許還有其他目的。繼續挖掘下去,我找到另一個與《艾爾登法環》有關的源頭——J·R·R·托爾金的《魔戒》。 火焰之輪的傳承 馬丁在自傳里寫到:「他們盡可能留著他們的天堂,但我死後,願能魂歸中土。」可見托爾金對他奇幻創作生涯的影響。 我認為誘惑者面紗和烈焰巨輪是馬丁對偶像托爾金的致敬,因為能在《魔戒》的經典橋段中找到面紗與輪環的類似意象。 《魔戒》的一條主線是摧毀至尊魔戒(One Ring)。佛羅多與山姆前往末日山脈——魔戒的鑄造地,計劃在那里徹底摧毀魔戒。護戒途中,佛羅多一直受到魔戒的折磨和誘惑,他向山姆敘述了自己的感受: 這里提到的火焰之輪(wheel of fire),是至尊魔戒在特別語境下的別稱。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魔戒》小說中文翻譯得不錯,但很難一眼看出原文使用的是「veil」一詞。從致敬的角度考慮,我認為《艾爾登法環》日文版把風暴面紗之城寫成「ストームヴィル城」,而風暴山丘寫成「嵐の丘」,可能是為了保持「veil」的讀音。魂系遊戲中因為意譯丟失典故的例子並不少見,下篇《血源詛咒》考據文章會講到其中一個,這里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 宮崎英高在采訪里提到,《魔戒》是《艾爾登法環》靈感來源之一,但二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至尊魔戒的意象或許暗示了法環的扭曲和誘惑,以及黃金律法終將被凡人摒棄的可能性。 托爾金用火焰之輪形容使人痛苦的魔戒,可能與莎士比亞和希臘神話的典故有關。 火焰之輪還是用來解讀悲劇的文學概念,涉及到那些導致英雄失敗和墮落的內在缺陷。G. Wilson Knight 有一部分析莎士比亞悲劇的著作《The Wheel of...

何謂「怪奇文學」

一:前言 有關於「怪奇文學」這一概念,目前在中文領域內,尚未出現非常詳細的相關論述。而在外語范圍內,關於這一概念也仍然有非常巨大的討論空間。所以本文的目的,旨在嘗試梳理出一個概念的「范疇」,未必能夠做到明確的定義,因為這是一個涉獵范圍太大的主題。 文學是自然語言的一種形式,所以文學概念中,天然帶有著自然語言的模糊性和多重解讀性。所以當我們在嘗試探討一個文學概念的時候,由於種種含義之間的「遞歸關系」,我們總是不得不牽扯到其他層面文學概念。因為文學本身就是一個如同人類文明一般的「多維度有機的整體」,而我們探討的「獨立概念」,則是嘗試從「整體」當中剝離出一塊來,對其進行翻來覆去的研究,為了方便我們建立「規則」和「秩序」。 關於「怪奇文學」這一研究主題來說,其涉及到的范圍極廣,而且也有多個層次。對於這一文學概念的理論建立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怪奇」作為一種公認的文學流派出現在大眾眼前並被認可,是在十八世紀後期,而如果認真往前溯源的話,這一文學概念的源頭則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文學創作活動的時代——神話時代。有了這麼長的歷史跨度,所要面對的問題數量將會呈現指數級增長。 從研究的「橫向」角度來看,每一個歷史時期都具有當時獨特的社會風貌和文化進程,當時人們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都與此密切相關,而文學作品的誕生又離不開這些土壤。所以在探討這類問題的時候,這些文化和思想史的語境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除了「橫向」的研究路徑以外,「縱向」的研究路徑也很重要——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使得即使是同一個歷史時期里,當時人們的文化與思想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彼此之間互相碰撞出的火花令人奪目。這樣的縱橫交錯構築起來的理論網絡,是我們可以更加准確的把握住抽象的文學概念;但同時這也構築起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空間架構,每一個作者的每一個作品,每一個時期的每一個作品,所有作品的深度和細節以及發散性思維……這絕非個人之力可以完成之事。 另一方面,對「怪奇」這一主題的文學研究環境,其實目前即使是在國外也處於一個「混沌」的狀態里:首先是這個主題本身的特性所致,「怪奇」主題所著眼的,是人類的想像力天性。這一特性比起其他文學主題常常探討的諸如:社會、意識形態、現實、情感、歷史等等特性來說,是一個層次更為基準,觸及面更加廣博的屬性——任何帶有虛構成分的創作都帶有想像力,那麼如何將其從浩如煙海的人類文學作品里劃分出來呢? 其次,對於超自然主題類的文學作品的討論,其實很少受到足夠的重視——因為主流價值觀一直是更加接受含有更多現實意義的文學作品。這導致了對於「怪奇」文學主題的研究和討論方法相對來說就少了很多,沒有足夠的參照物,又不適用於已有的文學討論,這讓工作本身變得有些艱難了。 還有就是這一類作品本身,由於強調了想像力,使得每一位觸及這類題材的作者,都具有著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和主題選擇。他們每一個人、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此的獨特,以至於在討論他們的時候,很難從中找到「共性」從而獲得啟示。而且這也讓這項工作本身變得異常的艱難。目前只能把對於這一領域具有著非凡意義,以及有足夠影響力的作者列出來,構築出一個有些粗糙的歷史框架——對這一工作首開先河的正是H·P·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這篇學術論文,至今都是對於「怪奇」文學領域研究的基礎和典範。 除了對於廣域范圍內的怪奇文學作品的研究之外,具體到各個作者與他們作品的研究,也是一個工作量極大的事——每一篇作品都要結合作者的生平傳記,當時的批評和之後的影響來看。只算是比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了。但是在怪奇這一領域內,有的作者廣為人知,有的作者卻鮮為人知。於是在對於他們的文本研究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唯有依靠時間的累積和有志於此的人們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難。 目前對於怪奇文學最具規模的研究,主要集中於英語文學圈(包括歐洲和美洲)。其他語種的作品規模絕對不小,但是成體系的歸納和研究目前可能尚不如英語圈;而中文圈可能對這一主題都還沒有一個概念…… 二:概述 「怪奇」文學這一主題,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學主題,對它的探討里可能充滿了許多困難和悖論。大部分的文學作品主題的分類,往往是某一種情節或者場景或者元素。它們都具有明確的創作範例和正式的類型定義:科幻、奇幻、偵探、西部等等。而「怪奇」則是一種由情感來定義的文學模式,同時和前面的各類主題的不同之處在於,在這一主題之下通常很難找到非常明確的範例和文學創作模式。 首先國內提到的「怪奇」一詞,來源於英語「weird」。出處是當初連載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蘇魯神話作品的雜誌名「Weird Tales」(漢譯:《詭麗幻譚》)這一類雜誌是當時怪奇文學的主要載體,於是因此而得名。但是如果從更加嚴謹的純文學角度來說的話,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論文中給出過這類文學作品一個更加明確的稱謂:「超自然恐怖文學」。 那麼這里就有了兩個關鍵詞「超自然」與「恐怖」,邏輯上來說這兩個元素並不是必然聯系的,是可分離的。超自然元素未必會引起恐怖情緒,而恐怖情緒也未必需要超自然元素才能釋放。這就使得這一概念之下的定義出現了不統一性,可能被牽扯的范圍就變得特別的廣了,不利於范圍的劃分。很多文學作品里,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一些這類的元素,然而很多卻又都不能被歸類進這個范疇內——因為這些作品的主要結構或者敘事核心上,超自然和恐怖這兩個元素並不占太重要的比例。 上面提到了這兩類元素在某種程度上,是遭到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排斥的——這一點無論中西方,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如此。主流價值觀始終傾向於積極向上的情感表達,但是超自然元素在這一點上的表達,並不引入矚目,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更加貼近於童話和民間故事這一類的內容了。而這一類的故事,對於如今的人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哪怕是認真的對其做評價,好評的情況也不多見,因為其表現出的一種膚淺和馴服的情感態度,令人排斥。 恐怖這一元素,相對於其它元素來說,專注度要更高。恐怖故事中,必須盡力排除恐懼之外的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感因素——任何於恐懼有所不同的情感、主題或者情節都可以輕易的破壞好不容易醞釀起來的恐懼情緒,這對於恐怖故事本身來說是一種破壞。而這種「排他性」則被主流價值觀視為一種「狹隘」的「小圈子」,不被主流評論所認可。 另一方面,這一文學體裁的概念,在其誕生之初就非常的曖昧不明,它的具體概念,是在這一類體裁作品的誕生過程中,才逐漸成型。假設以「哥特」文學的起點作品《奧蘭托城堡》(目前人們比較公認的哥特文學的起源作品,1764年出版)為超自然恐怖題材在文學上出現的首個範例,那麼成體系的超自然恐怖題材寫作也要在之後的一百五十年里才逐漸成型。而與此同時,在那個時代創作這一類型作品的作者,卻又都不是以「專門」創作這一類型的作品為主——包括愛倫·坡、安布羅斯·比爾斯等人,也都有發表過其他類型的作品(大多以諷刺和幽默為主)。 同樣直到美國的紙漿雜誌出現之前,也沒有集中的文學刊物或者實體專門匯總這一類型的作品,它們普遍散落於各個作者自己的合集或者單行本里面。於是我們看到,超自然和恐怖的主題或者碎片散落四處——而偏偏「怪奇文學」的概念正是建立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題材的基礎之上。 在這樣客觀的混亂情況下,導致了歸納「怪奇文學」概念的又一個困難:專用術語的不統一。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初期,歐美等各國的文學家和學者其實都已經開始注意到了「怪奇」文學這一領域,然而他們由於各自的文化認知,思想意識的傾向,以及上面提到的這一文學體裁本身的「混亂」。他們所歸納出的內容全都使用了各自不同的術語來表達這一概念:幻想、不可思議、神奇……(這些術語里包括了英語、德語、法語等等)雖然這些術語多少都可以算是「怪奇」的近義詞或同義詞。然而在作家、學者、評論家、讀者大眾等不同的人群眼中,這些詞的意思往往差別都是很大的。 目前在歐美的當代恐怖文學界達成共識的一個專用術語是「imaginative fiction」——幻想文學/想像力文學。在這個范圍的劃定之下,細分出了四個類別:科幻(science fiction),奇幻(fantasy)和超自然恐怖(supernatural horror)、懸疑(crime/suspense)。這四個比較籠統的類別劃分,但也是目前比較確定的形式劃分;除此之外尚存在一些小的類別,它們的規劃還存在爭議。同時這幾個大類的「集合」互相之間是有重疊的——重疊部分也有各自的叫法,但是在這方面暫時沒有太明確的共識:科幻懸疑、奇幻懸疑、奇幻科幻混合類、超自然懸疑、科幻恐怖……基本上都是根據具體作品給出叫法,沒有固定定式。 如果把目光聚焦於這四個分類本身,就會發現「超自然」這一元素是位於中心位置的。而且這一元素在作品中的表現存在著多個值得討論的層面,尤其多見於超自然元素和其他元素產生交集的時候;例如「超自然」在和懸疑元素互相結合的時候就會產生這麼幾種分支:有的作品中「超自然」是作為客觀存在的、有的作品中則是以暗示的方式來表現可能存在的「超自然」、以及「超自然」僅僅作為一種表現手段,最後往往被解釋為幻覺或者虛構。 在上述幾個產生的分支里,它們又和原本已有的分類之間出現了界限模糊。比如說第一種分支類型的故事,是否有可能與奇幻分類相類似呢?因為在奇幻類型作品里,「超自然」就是被作為客觀存在來對待的,那麼這與之前的超自然懸疑的分類之間有什麼區別? 有的人會從美學角度來對這樣的近似進行區別,比如奇幻中對於超自然的描述在美學層面上是要高於超自然懸疑的;又或者有人提出,在奇幻這一類別中,超自然僅僅是作為一種描繪的技巧,用來在表達自己的核心思想之前,吸引住讀者……諸如此類。(下面會有一部分詳細說說這個) 可以說這一部分的研究方法,就是通已有的,或者達成共識的部分來進行比較,逐漸的區分出我們所要追尋的「超自然恐怖」的定義為何——即而明確何謂怪奇文學。不過必須一提的是這里的討論依然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之上的,因為這一類文學表達本質上依然是一種更偏感性的表述——超自然的表述對於一個故事來說,主要是為了構建出一種美學的感受(幻想類作品中,各種奇觀和幻想生物的描繪,首先傳達出的是一種依據於現實,又經過了高度提煉之後的美學);而恐怖元素則以情感表達為主,更多的是傳遞出一種情緒。 這里之所以反復強調這一部分是因為,正是由於面對這樣的文學內容,在試圖以理論框架去套用它們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地帶著一種「模稜兩可」的判斷。所以某種角度上來說,任何對於這類問題的判斷可能都是「武斷」的。尤其以想像力作為核心的創作——想像力即代表著奔放,突破限制,創造新規則。而我們所在做的則是以規則反過來套牢它。所以這可能永遠是一個悖論式的努力,而最終大家也只能在一個「適可而止」的界限上,堅持自己的所相信的。 三:嚴肅文學——通俗文學 在筆者三年前的那篇「漫談《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中曾經涉及關於「嚴肅文學」概念的討論。當時由於主題以及篇幅原因,只是稍有提及,而沒有詳細的展開論述。但是在這次的題目里,這將是必須面對的一個議題了。在開始關於「怪奇」文學主題的討論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一重要的概念「底座」進行深入討論。因為之後的所有論述,都會建立在這一部分的探討之上。 任何關於文學概念的劃分和評論,幾乎都來自於社會意義的需求。換言之所有文學作品的屬性,都來自於其表現的社會價值。但是這並不簡單,因為這個價值觀的指向是來自兩個方向的——作者與讀者。在一些時候,這二者甚至會產生對立。 所以可以這麼說,「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分類,來自於人們對於文學作品的不同社會價值需求。在這里會把大量的概念拉進來構築理論框架:主流與非主流、現代性、各種主義、社會學、資本……文學的特性緊緊的依附於人類的社會活動,故而這些相關的概念必然要被涉及到。 探討這些的重點在於,嘗試用這些思想構築一幅的文學思想坐標系。而依照此,我們便得以確定怪奇文學在其中的位置,從而依靠對比和分析,更進一步的明確它究竟是什麼。這一個嘗試在近現代怪奇概念逐漸誕生的過程中,很多怪奇作者們就在進行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論文《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里,嘗試為怪奇文學爭取社會主流價值的地位。 在開始有關這些的討論之前,首先必須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應該以一個動態的視角來看待這些理論和抽象概念。它們雖然有了規則和標準,但是這些也都是建立在本身的「生命力」之上。換言之它們仍然在發展,規則隨時會被突破……所以這對看似對立的概念,一旦來到實際當中(對應到具體的作品里)可能會變得曖昧不明。 其實一般來說,文學作品的題材,一直是這類劃分的標準之一——往往更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題材,更加貼近「現實」的題材,會被更容易劃分進「嚴肅」領域內。即使是有一些帶有超現實或者意識流描寫的文學作品,但是其內核依然是專注於現實的社會歷史價值的探討。而另一方面,更專注於感性認識,表現形式,感官刺激的題材,則更容易被劃分進通俗題材中:它們受眾面很廣——所以在資本商業方面它們擁有著相對來說更高的地位,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能夠發展也是更多的依附於此,但是由於各種根源上的矛盾,它們在社會主流價值觀層面,得到的卻是相對來說不那麼積極的評價。 但是正如上面所說,這樣的劃分界限其實並不牢固。這個界限的劃分是建立在人們當時的思想和價值觀之上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都會變化。一些久經考驗的文學作品,在成功的經歷「試煉」(文學評論家、學者、讀者們)之後,它們從通俗跨入了嚴肅領域——成為了這些作品所在的那個時代的見證。 但是帶有「恐怖」元素的作品,常常不太被主流價值觀所接受(超自然元素本身如果僅僅只是作為手段,那麼在主流文學里其實並不算少見——畢竟大部分作品不太可能完全脫離「虛構」的層面)。因為這是一種更多時候被理解為負面的感情因素,而以此為主的文學作品,更多時侯則是為了刺激讀者的官能,自然不會被認為具有什麼更深遠的意義。 當然也像上面所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部分這樣的作品還是被逐漸接納,但更多時侯是其本身所具備的時代價值被主流所接受,而非文學價值——比如哥特文學。在近代,洛夫克拉夫特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中提出:「超自然恐怖」題材,並不僅僅只有表面的官能性。其本身具備著更深層面的思想價值,它是直指人類本性,同時激發人類想像力、創造力的一類文學題材。 然而長久以來,它卻不被主流價值所接受。因為直面「未知」產生恐懼,進而迴避是人類的生物本能。所以「怪奇」恐怖題材本身就是逆著這一本能的存在,它也必然只能被少數人接受。雖然如今的價值觀已經有所不同了,但是對於「怪奇」的排斥似乎還在,僅僅只是換了一個角度罷了——當然人們不再用過去那種「拒絕恐懼這樣的負面情緒」,這種直白的理由了,而是另一個角度: 人們承認:「怪奇」藝術是對於自然規則支配的解放,乃至於是對「殘酷現實」的擺脫。但是人們卻又認為,這種安慰和宗教鴉片的效果差不多。宗教本身只是一種夸張的形式化的奇幻藝術,只是它需要人們的信念作為基礎——與之相比「幻想藝術」則方便得多。它實際上是被批判成了一種「對現實的逃避」,主流價值觀在如今更加開放的時代,換了一種角度來把它踢出當代的思想框架里。其實不僅僅是怪奇,這種攻擊的涵蓋范圍,可以擴大到整個幻想文學的大類——包括奇幻、科幻…… 這種批判是片面的,因為真正的怪奇小說讀者自己很清楚,自己所閱讀的內容,整個的情感營造效果就是虛構的。他們事實上很清楚,自己不會真的沉迷幻覺而逃避現實。他們恰恰通過這種手段,繞開了現實主義的描寫障礙,去觸碰到了更深的層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可以在科幻中探討什麼——哲學、社會、人倫……甚至於好的作品必有這些內涵;「怪奇同理」。 進入了後現代之後,學術界和批評家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大眾文化」的泥潭里,拜此所賜,所有的文學體裁都獲得了普遍的關注,圍繞它們的思想價值爭議可能永遠不會結束。但必須承認的是,正統文學的價值,從來不在於當下大眾接受的多少。一如上面所言,這僅僅只是一時的。而足夠的時間會打磨去雜質,令其價值真正顯現出來。這一定律適用於所有領域,所以一個真正幻想作家應當是具有使命感的,他的創作絕不是炮製那些虛偽的「積極」來取悅或者教化讀者,或是乏味的重復那些無解的人性問題。從這一層面的意義上來說,真正好的「怪奇」作品的價值,不會局限於一時的主流愛好(偏見)。而是真正著眼於人類最深層次的原始遺產,同時激發最絢爛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怪奇」文學:超自然恐怖的種種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什麼是怪奇文學?正如上面所說,所謂怪奇文學,就是以「超自然恐怖」為描繪重點的一類文學作品。這一類作品所觸及到的東西,是自人類文明誕生伊始,就存在的一種涉及人類形而上思想的文字載體。 要想了解這類文學所在做的嘗試,我們就必須對一些很復雜的概念做深入探索,然後再跟隨歷史的進程,回到我們想要探討的主題上面來。那麼自然,首先我們要探討的正是「超自然」這一概念。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超自然」雖然是一個劃分出來的概念,但它不是固定的。如上面強調的,我們依然需要以一種動態的思維去看待這一概念:人類對於「超自然」這一概念,是會隨著人類對於「自然」的結構認知的改變而產生波動的。 所以真正的「超自然」概念,是到了大概18世紀時期,整個人類對於自然的認知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誕生出來的概念。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人們才能對於某些事物確定的說出不可能存在。當科學對於自然的解析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對於「不可能」的概念才越來越清楚。所以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鬼魂、女巫、吸血鬼、狼人、凶宅、特異功能這些元素,只有在被現實世界驅逐出去的時候,被科學認知的自然所否定的時候,它們才會被納入「超自然」的范疇內。洛夫克拉夫特在此對怪奇文學做過一個非常重要的定義:「怪奇故事的關鍵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如果在未來,在科學的進步之下,那些與怪奇文學相關的現象逐漸被證明其存在。那麼這些元素將會被剔除出怪奇故事的領域內,因為那個時候,這些已經被「自然」所接納的現象,將不在足以承載怪奇的「終極意義」——想像力的解放。而對於想像力釋放的形式,正是意味著與自然法則的對抗,可以說想像力正是自然法則這種最終極的「支配力量」的對立面。 之前反復提到的「歷史淵源」:為何怪奇文學在某些層面觸及到了人類文明的最深處。於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了,在人類文明的整個過程中,上面提到的這股相對的力量之間的拉扯一直在持續著,兩股力量對峙的變動,也正是人類文明認知邊界的擴展。這方面最重要的一個例子,就是宗教。很多宗教文本當中都有著,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屬於「超自然」的內容——但是請注意,最初信徒們(其實至今也有一部分信徒們)是不把這些內容看作「超自然的」。在他們看來,這些文本描述的是宇宙的運行規則,實際上是屬於自然規則的描繪。所以任何依賴宗教預設或使用宗教寓言的文學作品其實都不能被視為超自然恐怖文學的實例。但是在文學來說,雖然有的作者也會通過自己的作品,來闡述自己的宗教世界觀。但是,文學作品必須從宗教統治下獨立出來,更純粹的超自然描繪,才更能激發出所需要的情感。 於是我們看到了,「超自然」這一概念在宗教中,隨著人們對於宗教觀念的變化而變化——一開始有些內容是自然的,如今已經則被視為「超自然」。甚至今天有的觀念會把「神」這一概念本身也視為超自然。然後我們也看到了,文學與宗教之間的對於「超自然」的爭奪——文學本身在爭奪自身的純粹行,試圖擺脫宗教觀念的鉗制。就好像解放想像力本身的過程中就會遭遇到觀念、理性等等的阻力一樣。雖然事實上來說,那麼多的作者未必都會有著如此尖銳的矛盾。但是從歷史進程的角度來說,我們會發現,這是「文學」本身自然而然顯現出來的意識,是一個更本源的傾向。 其實直到今天,在一些描繪超自然內容的作品里,還是會不可避免地用到一些宗教方面的詞匯:「魔鬼」、「天使」、「天堂」……這多少會混淆人們對於超自然恐怖作品和宗教文本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以今天的觀念來看待,這些詞匯的使用,更多的只是象徵意義。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把那些超自然文學作者理所當然的看作是有神論者,或者宗教信徒,但其實事實上可能恰恰相反。 其實這之間確實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我們追溯歷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它們的共同根源。超自然恐怖文學與科幻、奇幻、懸疑共屬於幻想文學。幻想文學的起源直接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神話時代,同樣的宗教也是從中誕生的——神話時代已經有了人類的原始宗教崇拜。之後它們才開始逐漸分流,跟隨著社會演變而區分出宗教與世俗。故而確實可以說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有些時候還會互相重疊),但它們之間的分歧也是不可忽視的歷史成果。 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出,這些概念的誕生和歷史之間有著何種緊密的關系,而要想搞清它們,我們也必須時刻從歷史中去觀察它們誕生的時刻:超自然恐怖文學正是誕生於超自然的概念被科學逐出了人類理性的范疇內的時代。同樣的科幻文學與奇幻文學的概念,也同樣誕生於科學打破了宗教統治,開啟了人類新紀元的時代——科幻來自於人們對於科學帶來的新奇觀的展望,奇幻來自於人們對於歷史進程的反思和古典時代的眷戀。 回到超自然恐怖主題中,可以說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直指抽象思維的寫作方法。因為不論作者本身有沒有意識到,當他們在嘗試運用這種寫作的時候,他們在故事中正在靠近,或者說直面存在實體的抽象本質。超自然的描寫,正是打破了自然規則的支配表象,從而觸及存在本質的一刻。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人會從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讀出存在主義的內涵。不過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種關系存在於超自然描繪的方法本身,而大部分作者甚至可能未必會意識到這一點。 實際上,大多數的讀者包括作者本身,並不會相信作品中的超自然部分。很多超自然小說的作者本身可能是無神論者或者不可知論者,但是他們卻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這種手段,用描繪「不存在」事物的方式,向讀者們傳達感性體驗或者更高層次的美學概念。這恰恰是超自然恐怖文學和一般類型作品的區別所在,往往一般作品中,作者本身或者讀者都會不由自主的去尋找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對應,也許那個對象可能是抽象的。但超自然恐怖的文學作品則反其道而行之,作者和讀者都在嘗試找尋現實中的「不存在」;但恰恰是這種對於不存在之存在的追求,體現了人們對於現實更高意義的追尋。 我們都知道,在西方世界中,宗教信仰的影響力無處不在,在文學中更是如此。亦如上面所提到的,超自然主題與宗教之間存在著的密切關系,而且這種關系也是不固定的,動態的。毫無疑問的是,最早在宗教信仰還具有統治地位的時候從,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的描寫基本都是以一種手段的形式出現的。其目的是為了抒發情感,而且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注意到了,這是一種比起傳統現實主義更有力的在文字中激發情感的手段。但同時這種手段也不一定完全能達到「想像力的釋放」,有時候如果這種描寫手法使用失當,就有可能讓超自然的母題轉而偏離到寓言性質的表述范疇內。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超自然描寫的失效——因為它不知不覺的變成了一個用來和現實對照的反面例子,結果就消解了其帶來的情緒釋放,於是讀者又被拉回了自然現實世界的枷鎖里。(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論文中對於很多早期怪奇作品的批判,就來源於此——那些作品有意無意帶有著寓言性質,結果破壞了超自然描繪帶來的觀感。) 至此,我們就要把目光放到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系上來看了,來看看超自然恐怖的主題激發情感的原理——有趣的是,正因為隨著歷史的變化,人們的意識也在改變,所以這種主題激發情感的原理是產生過變化的。有大量的超自然恐怖的主題元素是來自於人類文明的早期或者深處:神話、民俗……這些內容最早被人們視為真實,因為他們那個時候確實相信這些超自然的存在;故而在那個時期,超自然恐怖主題被視為一種文學上對於現實的展現。而之後,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這一范疇逐漸的超越了原有的范圍。因為基督教劃定出了一條界限,而這條界線之外即為「超自然」。在信仰的加持下,人們對於「敵基督」的恐懼被加強了,而與之相比,早年傳統中的那些:吸血鬼、狼人、女巫、鬼怪之流已經不值一提了。所以在那個時期的超自然文學作品里,對於讀者來說:作品里描繪的信仰崩塌帶來的情感刺激,是要大於對那些鬼怪的具體描繪——即便有些作品依然是通過傳統元素來展現這些的。但人們真正害怕的卻是背後那個更抽象的「東西」。 但進入現代之後,科學進步一口氣把上述所有這些主題內容都直接掃進了垃圾桶里,超自然主題在文學中,已經不具備過去那樣直接激發情感的力量了,因為在科學的加持下,人們已經將其視為無稽之談了。這一主題,現在僅僅只能激發一些人們潛意識里殘留的對於信仰所帶來的情緒。可能正因為其存在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所以人們不可能從根本上把它清除掉,只是時代的大潮將其壓抑到了人們的內心深處。 而這些,正是現代的超自然作家所依賴的部分,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深層的情感殘留激發出來。但有趣的是,他們所使用的是一種有些矛盾的方式:正因為雖然表面上人們清楚,鬼魂、吸血鬼這樣的超自然實體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潛意識中對於這種確信超自然現實存在的情緒還殘留著。雖然我們如今已經有了新的信仰(科學),它超越了過去人們的思維界限。同時我們也看見了科學自身的特點帶來的限制性(在實證之前不確定),於是對於這新的信仰我們是不確定的,而舊的信仰還殘留在我們的內心中。正因為如今人們已經不確定了,所以他們急於尋找一種「確定」來穩定自己的心智,結果就是舊的信仰具有了強大的吸引力,並且時刻吸引著我們回到過去的模式里。宗教信仰至今依然存在,人們還是願意想要去相信一些離奇的存在,排斥「平凡」等等,並且他們相信自己是發自內心的這麼想的——從而再一次找到了自己的「確定」。 於是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對於超自然主題,進行令人信服的「現實」描寫了打破這種「確定」。幫助人們把情緒從潛意識里激發出來。這種對於不真實的、超自然的「現實」描寫,引導人們處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互相激發狀態,正是超自然恐怖文學是寫作方法論的真正「秘籍」。弗洛伊德得出過類似的結論,他說:「我們對神秘實例的分析使我們回到了古老的萬物有靈論的宇宙概念……相反,任何最終完全擺脫了萬物有靈論信仰的人都會感受不到這種類怪異。」 那些最傑出的怪奇小說作者:愛倫·坡、洛夫克拉夫特、安布羅斯·比爾斯……他們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他們恰恰會去思考他們深知的那些「不可能」,並且體會由此而來的恐懼和美感。並且他們成功的抓住了這一瞬間,用文筆記錄了下來從而將這種感情傳遞給了他們的讀者。 4·1「幻想類」的諸多文學與怪奇之間的火花 超自然恐怖的主題並不是一個被孤立的類型主題,恰恰相反,它與同屬於幻想文學大類下的其他幾個子分類之間的互動頻繁就像上面劃分出來的那種關系一樣。事實上,任何一種要想具有足夠生命力的文學主題,都不會是完全封閉的。超自然恐怖與科幻、幻想、懸疑之間都有重疊區間,而在它們接觸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很有趣的「化學反應」。 當然對於這些區間內的作品,把它們正確的歸類起來,其實是有點困難的。因為大同屬於一個大類之下,相互重疊的部分中共同的內容又有很多:幻想虛構、社會倫理探討、思想價值、故事情節、比喻技法……於是它們之間的界限就模糊了。而超自然恐怖本身幾乎和所有類型有重疊——而偏偏對於這個位於中心區域的主題內容,國內了解的知之甚少。於是往往會將其忽略掉,或者把作品放到其他的分類里: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克蘇魯神話的經典作品《瘋狂山脈》——很多人能從里面感受到科幻的風格,然是對於一些部分的描寫又有奇幻的要素(它似乎和往常理解的那種以技術為中心的科幻作品有很明顯的區別);或者是對於克蘇魯神話本身的討論,有人會疑問它究竟能算奇幻?還是科幻?但其實克蘇魯神話正好屬於那個「中間」區域:怪奇(或「超自然恐怖」),偏偏它還與另外幾個區間有密切的重疊關系。 首先是科幻小說與怪奇小說之間的重疊區:似乎表面上看起來,這二者的交集好像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科幻小說很明顯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好的科幻故事當然是邏輯自洽的,故事情節的推動也是依據一定的科學或技術內容的,那麼它天然的就帶有著理性的基礎框架。而這恰恰和怪奇小說的宗旨相對:怪奇小說的宗旨恰恰是,以描繪非理性對客觀現實的入侵為重點。 但是……是這樣嗎?這里我們要來重新審視一下科幻小說的本質:科幻小說常常被誤解為利用某些科學理論或者技術作為核心元素的小說,但嚴格來說並非如此——關於軟硬科幻的爭議也是由此誤解而來。而實際上,科幻小說的科幻必須是基於當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的某些假設性的進步和發展;這里就是「想像力」的切入點。換言之:科幻必然二者並重,很多讀者完全誤會了以「科」為重,結果整個對於科幻小說的理解也就都走偏了——換言之失去了其中真正的內核,即:流失了「幻」的部分。(常常表現為過分的批判,對於所謂邏輯嚴謹的無上限要求) 但是我們注意到:科幻小說的一個重點在於,其必須堅持「可能性」,其至少得是人們可以想像的范圍內的,否則它就將不再是科幻。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他對於當時技術進步的合理想像,即使在今天看來都很令人驚嘆。但這恰恰和超自然恐怖文學的宗旨互相違背了——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 可實際上,隔閡還是能被打破的。這兩類題材融合的經典例子,就有洛夫克拉夫特以及同時期的那批作者里。他們能夠成功做到這一點,其實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在那里。在關於探討克蘇魯神話的核心內涵時,常常會有人提到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對於技術進步的反思;以及對於當時過於積極的主流價值觀的反駁。這類反思也同時出現在科幻作品的發展歷史里——在黃金科幻之後就迎來了人們對於科學進步的思考…… 當然,這兩類題材的融合,所涉及到的思想價值取向,在各自的領域中還是不同的。在怪奇文學中,這種融合體現在,超自然可能讓位於對技術的反思,但其實主要的目的依然是營造恐怖感,科幻的部分可以僅僅被視為一種技法。所以這一類作品可以被視為,更加偏向於怪奇文學的混血兒。科幻的范疇內,則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恐怖氛圍的營造是一種技法,目的在於表現對於技術的思考(核恐怖——後啟示錄、賽博朋克、外星入侵……) 更有趣的是超自然恐怖和奇幻(幻想)之間的關系,這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比上述的科幻更容易令人混淆。因為在使用的手法上,二者有很類似的地方——都是以虛構的方式來打破現實的自然。奇幻作品目前比較普遍的理解是:奇幻是一種場景,作者使用全部的筆墨,來塑造起一個奇幻的世界。這個世界的奇幻可以是表面上的使用奇幻元素,或者是表現作者構築的形而上(規則)。這些規則表面上看起來,甚至可以是和現實世界沒什麼兩樣的,但是實際上,底層的規則依然是由作者主觀構築的。故事的劇情等等,都是為了給讀者展現這些的途徑。 在這里我們能找到的例子有很多:鄧薩尼勛爵的佩嘉納王國、托爾金的「中土世界」、厄休拉·勒古恩的地海世界、史蒂芬·金的黑暗塔宇宙、喬治·馬丁的維斯特洛大陸、尼爾·蓋曼的神明世界……如果認真的來分析這些作品,我們會注意到,這些作者們所構築的奇幻世界是可以找到很明顯的現實原型的——各個地區的神話、現實的歷史(羅馬歷史或者歐洲歷史)、宗教史……但是即使能找到這些與現實的聯系,我們還是知道,這些都是作者們虛構出來的世界。 但是這種虛構和想像力的解放,並沒有帶來太多的恐懼感(可能在一些細節上有一點)。但是總體上,奇幻更注重於一種超凡脫俗美學的展現,而非恐懼的感情誘發。所以這二者之間的融合例子非常少見,因為很少有作者會注意到這二者的融合——它們太像了,美學的感情誘發和恐懼感又有可能產生遮蓋效應,從而使的作品最終傾倒向某一邊的單極。所以做到這二者兼顧的例子實在是鳳毛麟角,就筆者目前所知道的例子,只有洛夫克拉夫特的幻夢境系列作品,可能可以歸類到這個范疇里面來。 這里需要討論一下關於「恐懼」的各方面了,看到這里可能會讓人感到疑惑。既然上文已經論述了怪奇文學不僅限於官能性,但是我們發現,在這里的重疊區間里,似乎還是依靠:作品是否最終激發恐懼感情來進行類別劃分。這里有人嘗試對這類感性進行區分,從而對其賦予不同的價值——在英語中,涉及「恐懼」的詞有很多種:fear, terror, horror, dread, so forth。有學者針對不同的詞匯使用場景,分類出了多種不同類型的作品:超自然恐怖、非超自然恐怖、偽超自然恐怖……這些分類里,有藝術手段激發的恐怖(如果不限於文學的話,類似的例子有HR·吉格爾和貝克辛斯基),有純粹故事手段引發的恐懼(驚嚇故事)…… 這些理論大多都有些片面,存在很多的疑點和漏洞。但它們又不都是完全沒有用的,有些分類的嘗試也給出了一些不錯的思路。比如常常是分類不同手段激發出的恐懼感情之間的區別,或者從題材上進行精細劃分(恐怖、驚悚……)於是有學者得出結論是:「『恐怖故事』引發的情緒反應似乎與『恐怖藝術』所產生的反應大不相同。」但是這個說法存在爭議,似乎還是和上面一部分提到的問題一樣,人們想要嘗試分離出嚴肅和通俗之間的區別。不可否認的是,確實存在區別,但是人們對此的分類卻有些問題。這部分的爭議多聚焦於上面提到的分類重疊處——超自然恐怖與奇幻、超自然恐怖與科幻、超自然恐怖與懸疑。主要是因為,目前沒有一個合適的專用術語來指代這些存在於中間地帶的作品。洛夫克拉夫特提出的「怪奇小說」概念,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用來指代這些的。其涵蓋的范圍以「超自然恐怖」為核心,向周圍的幾個重疊區間輻射。(界限似乎還是有點模糊,但到了這里,筆者認為更合適具體作品具體分析) 最後一個重疊區間是超自然恐怖與懸疑之間的重疊區,這樣的作品其實現在非常多。這一類作品在很多時侯,其懸疑感就是依靠超自然恐怖來進行表現的——比如主角陷入了精神幻覺之中遭遇超自然、模糊精神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關系等等……這樣看起來,這類作品似乎能難區分出來到底屬於哪一邊。 但其實依然還是有據可循,重點依然在描繪自然或者非自然的傾向性上。這種對於超自然和自然之間傾向的區別,也能用來理解為什麼童話和民間故事等題材不能被視為超自然恐怖題材的組成部分——當然它們可以被視為某種來源。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它們在相關事件中,超自然是否具有形而上的表達,還是說僅僅是作為一種有些不同尋常的現象而已。(即使這些現象都確實的發生在了故事里的客觀真實中) 4·2「恐懼」的意義 超自然恐怖的「恐怖」究竟有何意義,雖然上面關於嚴肅與通俗的部分討論了這種情感在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仔細來考察一下,一般對於「恐懼」這種情感,不論是在現實里還是在虛構作品里,往往代表著一種負面的感情集合:對於個人或他人的危險的警惕和不安、一種厭惡和反感……在觀察「恐懼」的表層的時候,我們獲得的情感,一般會是來自於「對身體傷害的直接恐懼」。無論危機是否在眼前,在激發出這種情緒的時候,被激發情緒的人通常會直接把刺激的反應嫁接到了自己的身上來。 這里就涉及到了上面提過的一個論點:恐懼感是激發想像力的一種手段。可以說在激發恐懼情緒的時候,幾乎都適合想像力綁定起來的。然而僅僅只是如此的話,文學作品中帶來的「恐懼」,似乎還是沒有能夠跳出官能性的范疇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它真的配得上上面對其的論述嗎?僅僅只是因為這種情緒足夠的原始?足夠深刻的刻在人類的基因里?這樣的論點顯然不足以說服別人,因為很明顯,類似的情感都可以如此歸類到這樣的定義中。 而且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那些純粹功能性的作品也確實時有著這樣的目的——僅僅為了刺激感官而創作。這樣一來無論怎麼說,它都不具有足夠的深度和足夠形而上的思想高度。那洛夫克拉夫特費盡心力所尋找的「超自然恐怖」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剔除掉表面的情緒之後,「恐懼」中其實還包含著另外一些東西:對於「可怕」本身的思考(不論是存在還是情緒本身)。這種思考可以幫助人們見證一些現象的存在,這種思考也可以幫助人們超越僅限於自身的情緒(超越對身體傷害的直接恐懼)。在這種思想里,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眼前的危險,都會跳出「理解」的范疇。在這一未知地帶,人類的的一切道德和形而上思想的不完備性都將體現出來。而當人們意識到了已知理解系統之外的「不完備」存在時,我們就會看到整個宇宙的全新面貌。(想想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為數理世界帶來了什麼……) 到這里,這種:「形而上的恐懼」,已經和上面所說的恐懼有所不同了。所以有時候,人們甚至可能感受不到——因為某些時侯,確實沒有官能上的直接刺激,所以人們不會被激發恐懼情緒。兩相比較之下,二者的激發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應:純粹情感上的恐懼感,往往是被動激發的。其源頭一般可以追溯到個體之外,它存在一個接收過程。而後者,這種形而上的恐懼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主動的,被激發者可以自己選擇是否被激發這一情緒。當然,關於主動和被動的問題,可以無窮回溯一般的討論下去,但是一般這樣的套娃並沒有什麼意義。 五:怪奇文學發展史簡述 縱觀怪奇文學在整個文學史上的位置,它只有過兩個時期在社會上普遍流行——哥特文學流行(大約從1780年到1820年)和20世紀70、80年代的「恐怖熱潮」。在其餘的歷史時期中,它一直都是屬於小眾的文學。所以對怪奇文學進行過系統學術研究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目前比較知名的文獻只有HP·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一文還有怪奇文學研究專家,洛夫克拉夫特文學研究權威ST·喬希寫作過的一本《不可名狀的恐怖:超自然文學史》(Unutterable Horror:A History of Supernatural Fiction 這本學術著作目前沒有中譯)。 《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本身就是一篇怪奇文學發展史脈絡梳理的文章,雖然由於成文較早,以及作者本身一些情況,這篇文獻中還有一些疏漏,對於更早期的怪奇文學內容也都有略過。但是它依然是毫無疑問的開山鼻祖,也是目前為止無可撼動的怪奇文學研究權威文獻——即使是之後ST·喬希著作的那本學術專著,也是以這篇文獻作為基礎和骨架,在其基礎上進行補足和拓展。所以本文這一部分的內容,也不太可能跳得出前人成果的范圍之內。只能是拾人牙慧,對「巨人的成果」做一個簡略和壓縮。 5·1:洪荒時期的怪奇文學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超自然元素早在人類文學的黎明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回溯上面探討過的關於「超自然」這一概念的誕生,以及自然與超自然之間那個變動的分野。對於文學黎明時期的超自然恐怖究竟該怎麼看待,其實是一個問題——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中,可能還不存在如今這樣的概念劃分。那當我們對這些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和考察的時候,就可能要面對各種各樣很復雜的問題——很多例子可能會表現的摸稜兩可,以及現有的理論可能不足以解釋全部的現象甚至可能會遭到反駁。 那麼,從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學《吉爾伽美什史詩》開始,就已經包含了,以今天的眼光看可以被視為「超自然恐怖」的元素在其中了——各種怪獸鬼魂、各種奇異的反常自然氣候、預言以及死亡後的幽冥之地等等。但是很難說這個文本的原作者,乃至於當時整個巴比倫文化對於這文本中的這些「超自然」究竟是怎麼看待的。 不過還是能看的出來,故事中的超自然元素,僅僅是作為故事講述的一種表現手段來運用的。這里僅僅是從文學形式的根本概念上來看待這一內容。由於年代已經過於久遠,很多方面的內容已經不可考,以及這篇史詩從內容方面對後世的西方怪奇文學發展影響並不是特別明顯(當然在別的方面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這里就作為一個開頭提一下就夠了。 那麼在西方歷史的早期文本中,有沒有什麼值得研究的範本呢?當然有:荷馬史詩。荷馬史詩可以說是在西方文學中,可以找到的最早的,與現在「怪奇」或「超自然恐怖」概念有最直接關聯的文本。里面有很多即使是如今的人們,也都耳熟能詳的段子:奧德修斯的冒險經歷、遭遇獨眼巨人、遭遇海妖塞壬、還有眾多的神怪…… 仔細考究這些神話故事中的怪物們,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它們的存在似乎是獨立於主線的故事之外的。毫無疑問在這些神話故事成型的過程里,有關這些怪物、超自然的具體描述就已經存在了——荷馬史詩的編纂是來自於當時的各種口傳內容,而這些怪物當中有的描述的那麼具體。也就是說可以肯定這些內容很早就已經有了,並且有很成熟的形態。這樣的情況遍及希臘的所有神話傳說內容里:赫拉克力斯的英雄傳奇事跡中,他遇到過的各種「混合型」怪物。資訊考究的話,這些怪物或多或少都與神話中的諸神有所關聯。所以它們未必是這些神話文學中獨立構思出來的形象(可以視為神話主體的眾神內容的衍生),但是對它們的描繪細節顯然是值得考究的。 除了希臘神話之外,全世界各地的神話內容里,對於「超自然恐怖」的描繪幾乎都存在一定的共性——食人、亂倫誕生的怪物、效果異常的藥劑(扭曲心智的藥物或者全身出血的毒藥)、正常身體的扭曲變形(一般是魔法或詛咒效果)、人獸混合的形象、擁有超自然力量的怪獸(噴火的奇美拉、環繞世界的蛇、吞食天地巨狼)…不能否認的是,這些內容當中確實存在著比喻這樣的修飾性質。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形象也確實的具體到了足以推動劇情的程度,故而它們作為獨立的文學形象和文學段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是由於此,使得「超自然恐懼」得以在當時的人們內心中留下足夠深的印記,並且被應用到之後開始發展進程里面。它們成為了文學中,展現想像力繞不過去的一種形式。 進入羅馬時代之後,怪奇文學和其它領域文學的情況大體上類似——主要就是羅馬傳承了希臘的眾多內容:當然在完整的傳承了希臘神話的基礎上,羅馬神話也結合了一些本土內容,並且對希臘神話內容進行了全面的在演繹。在這個過程里,拉丁文學無意間保留下來了一些在希臘文學里已經失傳了的內容。 當然值得強調的是,在那個時代里,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怪奇文學」,大體上被稱為「怪奇元素」更加合適。因為種種相關的描寫本身僅僅只是構成情節的一個部分,而且從這些故事的描寫里面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羅馬民眾對於所謂的「超自然現象」是存在相當程度的質疑的。故而這些羅馬的「超自然」故事,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了上面提到的關於「怪奇」文學的標準了。當然還得提一句的是,在那個時代來說,現在我們已經感到無聊的怪奇元素在當時依然是具有新鮮感的,依然是「想像力釋放」的表現。其中有些羅馬作家本身是相信鬼魂、靈動之類的超自然現象存在的,但是在他們的認知里,這些超自然現象本身可以算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這些作家的作品里,有時候對於鬼魂、鬼屋之類的描寫並不是為了嚇唬人,而是他們在確實的表達自己對於存在幽靈等現象的相信。 這一時期的文學體裁也和現在大不相同,當時也還沒有完整的「小說」這樣的概念。有涉及到「超自然恐怖」的內容,往往散落在各種詩歌、劇本的片段之中。它們只是一部分,是核心內涵表達的一個側面。所以在這段時期里,前面很多提到的定義「怪奇文學」的理論,基本上都不適用於一個完整的作品。但是仍然不能忽視它們,因為它們的出現正是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2:中世紀至伊莉莎白時期的怪奇文學 公元5世紀末期,羅馬帝國徹底消亡,歐洲步入中世紀。這個時候入侵消滅了古典羅馬文明的「外族」成為了文學發展的主要載體;日耳曼民族前基督教時代的異教內容現在知之甚少,而在他們消滅了羅馬之後,基督教的影響力幾乎立刻就顯現了出來。一個最經典的文本例子就是《貝奧武夫》——以古英語記載的傳說中最古老的一篇,在語言學方面也是相當珍貴的文獻。 這篇史詩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同時融合了基督教傳說的內容與其它異教內容的結合。經典的例子就是故事中貝奧武夫面對過的三個反派之一的夜魔(巨人)格倫德爾:他被描述為亞當之子該隱的血系後代。他嫉妒人間的美好,心中只有憎恨。他被視為來自地獄的魔王,刀槍不入、百毒不侵,每次出現都要帶走數十條人命,所到之處,黑暗降臨。 該隱是否是「萬惡之源」,這一點來說,聖經本身其實沒有給出什麼權威的說法。不過根據他是「第一個犯下殺人罪的人」(還是弒親)這個傳說,很可能後世對其進行了加工和拓展。(之所以他不是第一個犯罪是因為,那時的亞當和夏娃已經帶了「原罪」。)回到格倫德爾上來,他和他的「母親」,雖然在故事里有各種各樣的稱謂,來描述他們是怎樣的怪物。但是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他們母子兩個其實都是維持「人形」的。可是在描寫中,其實又側面的描寫了他們的非人性——母子兩個都身形巨大,母親還有「利爪」、格倫德爾被貝奧武夫打傷之後,逃回了荒野中…… 除了格倫德爾之外,故事中還有其它眾多的魔怪:水怪、看守財寶的巨龍等等。最後貝奧武夫也是在和巨龍的戰鬥中受了致命傷,最終殞命。與格倫德爾和龍的戰鬥的內容,顯然起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傳說。當然也有人認為貝奧武夫和各種怪物的戰鬥可以用寓言來解釋,因為它體現了各種基督教原則;現在比較合理的一個解讀是:貝奧武夫作為一個文學人物,其主要體現了英雄理想,而格倫德爾代表「外部的邪惡或暴力」,龍代表「最大的內部邪惡,精神和意志的扭曲」 正如上面所說,《貝奧武夫》是基督教與地方異教這看似矛盾的二者結合的奇妙產物。故事中處處透露出基督教教義作為故事的框架,然而貝奧武夫卻是類似於「古典希臘式」英雄的形象。而對於那些「怪物」的描述,可以看出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主題還是會傾向於它古老的悠久傳統——延伸向荒野的「異教」,回歸人類的原始情感。(這個對比中,可以把基督教視為進步的信仰,而「異教」則是與之相對的原始崇拜) 中世紀前中期,基督教的影響力持續地擴展,於是怪奇文學也必然的在多方面受到了影響。11~13世紀,中世紀文化發展蓬勃,直到13世紀末文藝復興發生。這些歷史背景在這里不用細究,但是值得一提。因為在後面的例子里,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文學,甚至於當時的怪奇文學元素究竟是如何受到整個時代背景的影響的。 與上面的《貝奧武夫》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例子,是但丁的《神曲》。《神曲》當中毫無疑問的有著大量的「怪誕」描寫,甚至在當時的眼光來看,文中可能有些部分也確實有著大量令人恐懼的超自然描寫——地獄篇與淨界篇。但是很明顯《神曲》中的這些「怪異」卻沒有去偏向原始的「恐怖」傳統,《神曲》中的恐怖來源是在基督教的框架之下形成的——觸犯了教義而遭遇恐怖的刑法、地獄中的代表著與上帝敵對的種種……當然,在一些細節的部分里,但丁還是補充了大量的細節,比如他很具體的描寫了地獄的結構和層次。但是這些卻不能不被視為他獨立的文學想像力,因為這些細節是服務於他的基督教主旨的。 這里其實就涉及的上面提過的關於「自然」和「超自然」混淆的問題,但丁的《神曲》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很明顯從表面上看,他在描述的確實是某種「超自然」的形象;地獄的種種恐怖和怪異。但是這些想像力的構建是建立在對上帝信仰的基礎之上的——換言之它並沒有真的打破規則,跳出自然范疇之內(上帝既是自然法則)。於是這個文本並不能被視為「超自然恐怖」的範例:因為它並不是「超自然」的。 但是與此同時,《神曲》的細節中,不乏著一些代表著「超自然」的細節。這些細節的填充,是需要強大的想像力的。那些對於地獄結構的詳細描述,對各種歷史罪人刑法的描繪,以及地獄最底層的惡魔撒旦帶給人們的恐懼感,這些確實都需要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力來構建出一個超自然的恐怖形象。所以這個例子雖然不能被歸類於超自然恐怖的題材,但它確實包含了怪奇文學創作的一些特點或者說現象。 這里就不得不提出,基督教對於怪奇文學發展的影響力是有多麼重要了: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的內容創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古羅馬文學帶來的靈感,尤其是維吉爾的《埃涅阿斯》中埃涅阿斯進入地獄的那段。而除此之外,以基督教為思想核心的大量作品:從彌爾頓的《失樂園》到威廉·彼得·布拉蒂的《驅魔人》。這些作品中,最激發讀者和作家們想像力的部分,恰恰就是那些對於惡魔的恐怖的描述。這種效應數百年來都沒有變化過,這類作品的思想基調也由此而逐漸形成。 在整個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對於「邪惡的超自然力量」的觀念,主要是由基督教確立的:巫術、魔鬼、惡魔……從15世紀到17世紀,在天主教和新教國家,巫術迫害達到了最高峰。數十萬名男子、婦女和兒童——主要是婦女——受到審判並被處死。(塞勒姆事件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正統信仰對於女巫罪行的判斷:其中重點在於女巫與魔鬼簽訂了「明確」的契約。因此其罪行的定義不僅僅是因為「使用巫術」,而是犯了異端的罪孽。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當時整個大背景之下,人們對於「超自然」(魔鬼、幽靈等)的觀念是普遍確信的。 於是我們來到了伊莉莎白時代(1558–1603),伊莉莎白女王把英國文藝復興推向了高潮,使英國新時代的哲學、文學、藝術和建築等領域出現一片興旺景象。當時的文學,尤其是詩歌和話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同時再結合上面所述的人民們的普遍概念,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伊莉莎白時代劇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家在他們的戲劇作品中熱情地運用自然和超自然的恐怖內容,但是大部分其實並非尋常意義上定義的「超自然恐怖」,而是「偽超自然恐怖」。正因為伊莉莎白時期的文學,是之後哥特文學誕生的基礎,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恰恰如上面提到過的,自然與超自然的概念混淆嚴重。 這一時期,威廉·莎士比亞和克里斯多福·馬洛這兩位劇作家,是表現超自然主義最有成就的兩位。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存在著大量超自然、奇幻的情節和景象:《仲夏夜之夢》中的純粹的幻想王國,《暴風雨》中神秘的怪物卡利班,《朱利葉斯·凱撒》中的凱撒之魂……而最經典的要數《哈姆雷特》和《麥克白》中的鬼魂及其它超自然景象描寫。但總的來說,很難確定莎士比亞自己對鬼怪現象或巫術的態度,而《哈姆雷特》和《麥克白》中對鬼魂和女巫的描寫顯然是為了增強戲劇性效果。 莎士比亞的戲劇對於後世的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對於後來的超自然恐怖文學也是一樣。但是如果縮小范圍來看的話,也許能找到另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例子:克里斯多福·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後來歌德創作的《浮士德》劇本的上半部,正是以馬洛的劇本為參考基礎);浮士德這可以說是一個經典的文學形象,同時他也代表著神秘主義在歐美文學中的影響力。後世文學中對於「求知者」、「探索者」的形象描繪,往前都可以追溯到這一形象。 馬洛的戲劇情節本身不算復雜:浮士德為了獲得無限的知識而將自己的靈魂賣給魔鬼,但之後卻開始後悔自己的決定。最終在,以他的靈魂墮入地獄而結束。故事中強調了基督教關於罪與罰的觀念,因此對後來許多涉及誘惑、禁忌知識和相關問題的文學作品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然而,在某種程度上,該劇也透露出了對浮士德這一形象的同情和對他所獲得的邪惡知識的迷戀。 這正好與上面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馬洛的《浮士德》劇本,就是完全以超自然情節作為推動核心——魔鬼作為超自然的代表,以及浮士德的原初動機也是追尋超自然的知識。雖然表面上來看,這個劇與宗教的關系密切。但是從後來可以看出,它為超自然主義進入文學,以及之後的文學表現形式奠定了基礎。 17世紀後期,約翰·彌爾頓創作了《失樂園》,彌爾頓在創作中從啟示錄和後來的新教傳統中得到一些啟示,藉此構築了一個地獄的形象,這個形象對後來的多個文化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從很多形象上來看,彌爾頓在創造他筆下的地獄形象的時候,是去借鑒了很多古典文化中的怪物形象來填充他的「地獄」的——從荷馬到維吉爾都有。 雖然在這本書里,彌爾頓還是遵循著宗教正統的價值觀,但其實他的神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聖經。但恰恰因為此,隨著宗教正統在18世紀及以後的逐漸衰落,他那直率而聳人聽聞的、不受約束的想像力反而會受到人們的喜愛。 縱觀整個中世紀到伊莉莎白時期的怪奇文學發展脈絡,可以看得出來它是緊隨著宗教歷史進程的變遷而變化的。因為當時宗教正統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基督教經歷了從早期的完全排斥古典文化,將其視為「異端」。到後來開始逐漸吸收這些「異端」,將其與自身的價值體系融合起來,再到後來影響力開始衰弱。這些變化也都忠實的反映在了當時的超自然恐怖文學的創作上面——這段時期同時也是神秘學和神秘主義的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幾者互相之間關系緊密,也互相映照,並且為後來的怪奇文學真正成形奠定了基礎。 5·3:哥特文學時代——埃德加·愛倫·坡 在1765年第二版的《奧特蘭托堡》中,該書的作者霍勒斯·渥波爾為他的故事添加了副標題:「哥特小說」。雖然這本書確實可以被視為哥德式小說的開山之作,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我們將要探討的並不是一個完全統一的主題。雖然在後世,這一時期的很多作品都被歸類為了「哥德式小說」。但是實際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並沒有將自己稱為「哥德式」小說,而是稱為「浪漫小說」,反映了將自己與丹尼爾·笛福、塞繆爾·理查森和亨利·菲爾丁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分離的願望。此外整個哥德式小說發展的過程也是鬆散的,在渥波爾的作品問世之後,並沒有突然引起大批的模仿者,帶起潮流。事實上,哥德式小說的真正爆發要到1780年代末才開始。 將一部作品稱為「哥德式小說」到底該怎麼理解?它確實是有一個「簡潔的」定義: 「哥特」一詞,最初指的是在4到6世紀入侵歐洲的北方部落——哥特人(東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文藝復興時期的批評家們後來將這個詞用於12世紀開始發展的建築風格,因為這些批評家認為這種風格起源於哥特人。在文藝復興時期,這種建築風格卻受到很低的評價,因此「哥德式」這個詞開始帶有貶意,暗示:粗俗、醜陋、野蠻或古老。它意味著廣闊和陰郁,隨後這個含義又被擴展,被用來指代任何中世紀的東西。乃至用來表示18世紀中期甚至末期之前的任何歷史時期。 至此,哥德式風格泛指:任何過時的、陳舊的東西。哥德式大教堂和城堡的廢墟自然會被稱為「哥德式的」。很快,任何廢墟——腐爛過程本身——死亡就都與「哥德式」一詞聯繫到了一起。於是「哥特小說」一詞就有了明確的定義,但是也應僅限於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這是因為哥德式小說幾乎總是借鑒中世紀的內容,除了《弗蘭肯斯坦》等一些例外。所以這一定義不應擴展到整個超自然、恐怖或怪奇小說的范疇。 其實即使是整個「哥特文學潮」也不能被看成一個完整的潮流,盡管在1764年到1820年這段時間里,出現過大量的跟風的哥德式文學作品——大多數都是對少數幾個優秀範例的粗製濫造的模仿。但是很快這個潮流就分散開來,變成了多個關系比較疏遠的小支流。雖然沃波爾的《奧特蘭托城堡》確立了一些哥德式小說的風格和元素,但之後就有作家嘗試背離沃波爾樹立的典範,嘗試走不通的道路。 於是很快的,哥特文學潮流的風格就出現了多次變化,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1764-1826)、馬修·劉易斯(Mathew Lewis,1775-1818)都發展出了在原有基礎上,截然不同的風格。到了1795年左右,拉德克利夫已經成為哥特主義的頂峰和進一步背離哥特主義的跳板,其他包括馬修·劉易斯(代表作:《僧侶》)以及威廉·戈德溫、查爾斯·布朗、瑪麗·雪萊和杜瑞恩等人的作品無不如此。 到了1820年代,第一波哥特文學的熱潮逐漸開始褪去,並逐漸退出公眾視野。然而這不是結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歸納一下,可以說早期哥特小說自誕生之後之後發展出了至少五個不同類型的脈絡: 以中世紀為背景的純歷史小說;歷史與超自然融合的小說;「被解釋的」超自然小說——故事中的超自然現象被認為只是由於誤解或欺騙而被解釋掉(有些類似於心里恐怖);拜倫式哥特風格——這里的拜倫一詞並不意味著與拜倫有任何直接聯系,只是其特點是關注一個尋求超越人類界限的英雄/惡棍(往前可追溯到浮士德,往後則發展成了調查員);基督教超自然,將超自然主義以一種特定的基督教模式表現出來:著重表現魔鬼、與魔鬼契約的惡人、或者是背離基督教的異端存在——女巫、吸血鬼、狼人…… 事實上,縱觀整個早期哥特文學的發展脈絡,其實「超自然元素」在其中的占比大概只有四分之一——有學者整理出了愛倫·坡之前的早期哥德式小說的清單——從1764年至1826年,收錄了422部作品。但是經過統計後發現,其中只有106部作品可以被明確的認定為超自然主義。 哥特文學的這段早期發展時期,可以說是超自然主義真正進入文學中的前瞻。而這一文學流派的真正「誕生」則要等到埃德加·愛倫·坡的作品問世。造成這樣不連貫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19世紀中期哥特文學的式微,很大原因是這類作品中文學價值的缺失,導致其美學無法成形從而失去了對讀者最原始的吸引力——沒有印象深刻的場景,沒有值得記住的人物,只有反復使用的故事套路和背景元素。 同時還要把目光投放到一個更大的歷史背景中,正如上面論述過的,「超自然主義」、神秘學、神秘主義等等內容,也差不多是在最近的幾個世紀內出現並逐漸繁榮。這樣的跨領域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很快我們就將看到在接下來的世紀里,它們產生了真正的交融,並且引發了讓人不可忽視的化學反應。 必須再次強調,整個哥特文學時代僅僅是超自然主義進入文學的預熱。因為即使是最富有想像力的哥德式場景中,依然能注意到堅定的人類中心主義——嚴格意義上來說,哥德式小說中並沒有真正的「怪物」:各種各樣的怪物無不是人類的異化形象,哪怕是弗蘭肯斯坦也僅僅是人體部分拼接出的人形怪物。另一方面,「死亡的門檻」又一直是哥德式小說中最重要的超自然元素。所以早期的哥德式小說一直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他們似乎隱隱約約的觸及到了超自然的想像力,但同時他們卻又意識不到可以把超自然的想像擴展到人類和自然之外去——這可能也是導致哥特文學最後沒落的一個原因,它無法調和自身的矛盾,導致最後失去了「個性」變得過度平庸。但在這方面的嘗試,正如在許多其他方面一樣,後來的愛倫·坡被證明他才是真正的先驅。(最高峰之後往往就是下坡路……) 另外,有人認為哥德式小說是一種在心理層面上對人類進行的探索——有很多哥特作品被視為心里恐怖。但是這個看法是有問題的,因為很早就已經有學者提出:「個人性格服從於自然環境是所有哥德式小說的普遍特徵之一,也是其最初的缺點之一。」在這類作品中,環境描寫大於個人心理,城堡廢墟被視為精神錯亂的主人公的映射,這種說法看起來不錯,但是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當然這樣的評論僅限於這一時期的哥特作品,後來人們當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同時,也恰恰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奠定了後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寫作技法——氛圍描寫,這確實相當重要。尤其是對於恐怖類、情感類為主題的小說來說,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確立了這樣的表現手法,為之後更完善的作品出現奠定了土壤。 1810年到1830年這段時間可以被視為一個間歇期——早期哥特文學的熱潮開始衰退,許多作家開始嘗試在別的文學體裁中描繪「怪異」的主題,也許是因為當時人們已經開始對早期哥德式小說那冗長又乏味的形式感到疲勞了,但是人們的注意力依然還沒有從哥特文化上轉移。很多雜誌開始歡迎更簡短形式的哥特作品——比如:詩歌、散文、短篇故事等等,這產生了很多引人注目的文學作品。 因為這些簡短的形式限制,反而讓作家們發現了:這樣的形式可以讓「恐怖」、「怪異」這類元素對人們感情的刺激得到最大化——因為在一個長篇作品中,恐怖的情緒是不可能一直持續的,這也是前期哥德式小說的一個弊病:過於冗長,情緒就被消耗了。於是在這樣的效果之下,促進了作家們的探索,超自然恐怖的主題藉此得到了一定的擴展。與此同時,在英國、歐洲和美國的幾位「後哥德式」作家依然試圖在前人作品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想要探索出新的道路。他們利用超自然現象的描寫作為催化劑,來傳播更普世的道德、社會甚至政治觀念。 愛倫·坡的作品是如此的引人注目,其存在感是如此的強烈。簡直如同是一個絢爛至極的煙花,而之前的整個哥特文學的歷史進程,似乎都成為了他出現這一刻的積蓄過程。可以說真正的「超自然恐怖」文學,由他開始。這一點是被他之後的所有文學大師們一遍又一遍強調的。對於他的貢獻、他的生平、他的作品已經無需過多贅述,人們已經耳熟能詳了。愛倫·坡出現於哥特文學逐漸沒落的時期,同時隨著他的離世,哥特文學也最終走向沒落。然而他也讓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啟了,其文學影響力一直波及到今天。 5·4·:維多利亞時期的怪奇文學 跨入19世紀的時候,哥特文學的浪潮開始平息。盡管愛倫·坡橫空出世,但他的影響力並沒有在當時立刻顯現出來。盡管他的作品在他生前就已經在英語國家廣為傳播,死後更是進一步的傳播到了歐洲——波德萊爾從1852年開始翻譯愛倫·坡的作品,為其在歐洲的傳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間需要沉澱一段時間,哥特文學帶來的影響力才開始顯現。但毫無疑問的是,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超自然主義終於開始真的跨入文學當中——以完全的,更純粹的形式。 維多利亞時期的怪奇文學,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哥特文學的進一步延伸。比如當時發展出的短篇小說形式開始迅速流行於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其方便傳播的有點讓讀者數量大大增加。而這種形式又是表現超自然主題帶起的情感沖擊的良好載體,得益於此,怪奇文學作品的數量開始大大的增加。但同時也有作家,嘗試著在更長篇幅的作品里表現超自然主題——這些超自然內容的刺激性和新鮮感掩蓋了作品本身冗長和缺乏嚴密結構的缺點。 除去文學自身的發展之外,不可忽視的是,在19世紀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對於文學的影響。維多利亞時期恰巧是自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發展的最高峰時期。當代科學的影響力不可忽視的進入了文學領域中——達爾文的進化論發起了一場關於物種起源知識的革命風暴,種種科學理論對這個世界的描述,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也正如上面提到的,差不多是在這一時期,人們開始真正區分出:」自然「和」超自然「的不同概念。這種概念上的確立,也影響了人們對於此的態度。那些超自然主題的怪奇文學作品,將要來承受人們剛剛轉變的態度。 首先一點是,在此之前的那麼久一段時間,基督教對於整個西方世界文學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而隨著科學的推進,宗教懷疑主義導致了不可知論甚至是徹底的無神論者數量激增。而我們都知道在此之前超自然主題的內容在文學中的體現是如何宗教的影響的。換言之,科學某種程度上使得作家們在創作超自然主題的內容時,不得不考慮新的手法和表達了。他們不再能夠像之前那樣,直接藉由宗教的思想根底來賦予超自然以含義,他們必須給這些現象賦予全新的象徵意義,以維持其具有的美學價值,以及出現於故事中的合理性。 事實上,這一時期的思想變化並不是單純的此消彼長,而是加劇了不同思想之間的矛盾衝突。換言之,有一部分人確實被動搖,但是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反而更加堅定了。比如在英國,有相當一部分仍然支持基督教二元論、宗教符號、神秘主義等概念的作家,他們發現超自然小說恰恰是可以作為印證他們信念的一種途徑。在故事中描繪」超自然「的異象,從而強調宗教存在的必然性。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英國作家弗雷德里克·馬里亞特(Frederick Marryat 1792-1848:他是航海類型小說的創始人,狄更斯的好友,同時也是皇家海軍上校)的超自然主題作品《幽靈船》——《幽靈船》是經典傳說」飛翔荷蘭人「的故事再創作,風格上有著哥特文學的殘留印記。這個主題成為日後很多領域內的一個符號,乃至於今天流行文化符號的源頭之一。 另一位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愛德華·布爾沃·利頓(Edward Bulwer Lytton,1803-1873: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龐貝的末日》),他深諳神秘主義,對當時日益增長的科學唯物主義越來越感到格格不入。於是他在自己的超自然主題作品中表述了很多自己對於這方面的看法,他認為當代科學家和哲學家,對於基督教的上帝、靈魂、信仰等觀念變得越來越不屑一顧,他以自己的小說對這些現象發起了抨擊。利頓本人的看法是,科學的進步只是當下的,神秘主義依然保佑著更深奧的知識。也許在未來,科學最終反而會證明神秘學的正確性。 那麼離開思想交鋒的最前沿,來看看文學本身發展的情況。1847年出版的幾部帶有超自然元素的小說中,同時呈現了主流和通俗領域中的情況。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呼嘯山莊》這部充斥著神奇想像力的長篇小說,更像是一首浪漫主義的敘事長詩。整個故事劇情並不算太復雜,但是它體現了一種淒厲、恐怖、殘酷、神秘的不尋常的美學風格。不可否認的是勃朗特本身有受到過哥特文學的影響,但是在這部作品中,哥特元素的影響可能有點被後來的評論家給放大了。整個故事的核心圍繞在主角希斯克利夫的身上,而超自然元素出現在小說將近結尾的部分,當希斯克利夫瘋狂地試圖挖掘凱薩琳的墳墓時聽到一聲嘆息,然後,在他自己死後,開始有傳言說墳墓周圍同時出現了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幽靈。…… 很明顯在這部作品中,超自然元素並非完全的主題,卻是情緒表達最高點的點睛之筆。這種運用方式成為了一個經典範例,而且也代表著超自然主題開始逐漸進入主流文學的范疇內。注意,即使是在哥特文學潮的時期,超自然元素也只是廉價的地攤文學主題內容,主流文學是不屑一顧的…… 在艾米莉的妹妹夏洛特·勃朗特(1816-1855)最著名的作品《簡·愛》中,超自然元素的使用更為精簡。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自然元素的運用雖然作為點綴,但是卻更加接近某種更高層次的表達。 故事中的簡·愛在她年輕和成長的過程中,她對超自然力量有著相當的敏感。當然這類元素的出現,更多是在她的心理活動或者回憶當中。總的來說,簡和其他人都喜歡看鬼怪和地精,這不僅是因為她的護士和其他人在她小時候給她講的鬼怪故事,也是因為基督教的壓迫環境導致了人們相信每個角落都有鬼魂。 但隨著簡的成熟,這種趨勢仍在繼續。當她第一次來到桑菲爾德莊園擔任家庭教師時,她異想天開地想知道「桑菲爾德莊園里是否有鬼」,清醒的費爾法克斯太太回答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在她第一次遇到愛德華·羅切斯特時,她立刻把他當成了一個地精。羅切斯特在桑菲爾德待的時間很短,因為「他認為那里很陰暗」這句話立刻喚起了拉德克利夫起源地的哥德式城堡——勃朗特很清楚她的讀者會把這種聯系聯系起來。當然,桑菲爾德莊園的「神秘」其實並不是什麼超自然力量——只是羅切斯特那瘋狂的第一任妻子而已。這整段描寫都非常有趣,它表明了即使是那個時代受過教育的人,在解釋反常現象時也願意訴諸超自然的因果關系。 整體來說,《簡·愛》中的超自然元素更多的時候僅僅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放飛來表現的。但是在情節上,超自然現象確實經常在《簡·愛》劇情關鍵時刻進入,推動進程。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對於超自然元素進入主流文學,提供了非常關鍵的證明,而同時她們的作品,也讓超自然主題本身預示出了某種更高層次思維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得以窺見,在文學領域內,不同區域之間的界限是如何變動的。 除去主流文學之外,這一時期另外兩個後世的經典文學形象也出現了;就是狼人和吸血鬼文學,上面說到的布爾沃·利頓和喬治·威廉·麥克阿瑟·雷諾茲(1814-1879 英國小說作家和新聞工作者)他們的小說或散文很早就涉及到了這些流行文化符號的主題內容,是不可忽視的先驅者。 到了英國維多利亞中期,許多主流作家開始往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加入恐怖的元素,以嘗試突破出自己的新風格。他們在短篇小說或中篇小說中選擇了超自然或非超自然的恐怖主題。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和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科學家開發新型水凝膠片劑 可快速淨化受污染的水

根據一些統計數據,世界上有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清潔的飲用水,到2025年,一半的人口可能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找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拯救和改善數百萬人的生活,這也是全球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一個高度優先事項。 ...

聖母大學研究人員創造出類似螞蟻的機器人群體

聖母大學的一名機器人研究人員Yasemin Ozkan-Aydin創造了一種四條腿的機器人,外形上看起來像機器人螞蟻,雖然腿少了兩條。這些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生物系統,如螞蟻、蜜蜂和鳥類的集體行為,它們一起工作來解決問題和克服障礙。研究人員設計的多腿機器人可以在困難的環境中進行操縱,並集體完成任務。 ...

英國皇家鑄幣廠將從舊手機中提取黃金

英國的錢幣製造商皇家鑄幣廠將從舊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中提取黃金和貴金屬。鑄幣廠計劃在英國引進一項世界首創的技術,從電子垃圾中回收黃金。據估計,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電子垃圾最終被回收利用。造幣廠的執行長安妮·傑索普說,這項技術將有助於"對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挑戰之一產生真正的影響"。 ...

有關肌肉再生過程的全新機制被發現

眾所周知,肌肉的再生是通過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幾個步驟,並依賴於干細胞。現在,由João Lobo Antunes分子醫學研究所(iMM;葡萄牙)和龐培法布拉大學(UPF巴塞隆納;西班牙)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於2021年10月1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科學》上,描述了一種生理性損傷後肌肉再生的新機制,依賴於細胞核的重新排列。 ...

變廢為寶助力星際探索 太空垃圾變太空梭燃料

太空垃圾越來越多已經引起科學家們的擔憂,現在終於有人提出了把太空垃圾轉變為寶貴的資源的可行性做法,結束人類發射「即用即棄」衛星的日子。南澳大利亞航天工業初創公司 Neumann Space能夠將地球軌道上的每一塊廢金屬垃圾都變成潛在的太空梭燃料。 ...

五個能幫助你了解海冰的事實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監測氣候變化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測量海冰范圍。海冰范圍是指在特定時間內覆蓋北冰洋的冰的面積。海冰在將陽光反射回太空、調節海洋和空氣溫度、循環海水和維持動物棲息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NASA「露西號」團隊推遲一些行動 因其仍在關注太陽能電池陣列的故障

據媒體報導,在10月16日升空後,美國宇航局(NASA)的「露西號」(LUCY)探測器部署了兩個太陽能電池陣列。在部署後不久,NASA收到確認,其中一個太陽能電池組已完全部署並鎖定。目前的分析顯示,第二個太陽能電池陣列部分展開。該小組繼續查看所有可用的工程數據,以確定其展開的程度。與完全展開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相比,第二個電池板產生的功率幾乎達到預期。這個功率水平足以保持太空飛行器的健康和運作。 ...

全球變暖 99.9%論文認為人類是導致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近年來全球多地都遭遇了極端氣候變化,忽冷忽熱,平常下雨並不多的地區竟然也有暴雨成災,這些異常被認為跟全球變暖有關。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氣候變化,現在科學家們研究出了結果,超過99.9%的同行評議論文都認為總量70多億的人類才是罪魁禍首。 科技日報報導稱,美國科學家對88125項與氣候相關的研究開展調查後發現,超過99.9%的同行評議科學論文認為,人類是導致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2013年,一篇類似論文梳理了1991年至2012年間發表的相關論文,發現97%的研究支持人類活動正在改變地球氣候的觀點。最新研究則對2012年至2020年11月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首先從2012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88125篇以英語撰寫的氣候論文中隨機抽取了3000篇,發現只有4篇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 為進一步獲得精確結果,論文聯合作者、英國軟體工程師西蒙·佩里創建了一種算法,從團隊成員認為的可疑論文(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的論文)中搜索關鍵詞,如「太陽」、「宇宙射線」和「自然循環」。 該算法應用於所有88000多篇論文,並對它們進行了排序,持懷疑態度排在前面。正如預期的那樣,他們發現許多持不同政見的報紙都排在榜首。搜索總共發現了28篇含蓄或明確表示懷疑的論文,全部發表在小型期刊上。 該論文第一作者、康奈爾大學科學聯盟客座研究員馬克·林納斯說:「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共識已經超過99%,這幾乎算是蓋棺定論。」      盡管如此,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只有27%的美國成年人認為「幾乎所有」科學家都同意氣候變化由人類活動造成。蓋洛普2021年開展的民意調查則指出,針對地球氣溫上升是否主要由人類引起這一點,美國各黨派之間的分歧日益加深。 來源:cnBeta

空穴法為打造更快、更強、更節能的量子計算機提供了理論指導

為了打造更快、更強、更節能的量子計算機,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努力向著這一目標前進。由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未來低能電子技術卓越中心(FLEET)、量子計算與通信技術卓越中心(ARC Center)、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溫哥華)之間新合作的論文可知,研究人員可通過孔優化操作,在操作速度和信息一致性方面取得權衡,進而擴大微型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規模。 研究配圖 - 1:二維空穴氣體中的原型雙量子點(來自:Quantum Information) 據悉,製造量子比特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電子的「自旋」特性(可以指向上方或下方),為了讓量子計算機盡可能快速和強大,研究團隊還選用了基於普通電極的純電場操作方案。 研究配圖 - 2:量子比特的塞曼分裂 新南威爾斯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 Dimi Culcer 表示:「理論研究表明,我們可通過使用空穴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空穴可被認為是沒有電子,但又表現得像帶由正電荷的電子」。 研究配圖 - 3:移相時間 通過這種方式,研究團隊得以讓量子比特在面對源自固體背景的電荷波動時,具有不錯的魯棒性。此外量子比特對這種噪聲最不敏感的「甜蜜點」,也是它能夠以最快速度運行的關鍵。 研究配圖 - 4:弛豫和 EDSR Rabi 時間 Dimi Culcer 補充道:「這項研究預測了在每個由空穴組成的量子比特中的這一『甜蜜點』的存在,進而為相關研究人員在其實驗室中達成這一目標而提供了一套指導方針」。 來源:cnBeta

物理學家對中子壽命進行了有史以來最精確的測量

據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精確地測量到中子的壽命。根據一項利用磁場捕獲超冷中子的實驗,該亞原子粒子衰變的平均時間為877.75秒。該結果的精確度是類似測量的兩倍,並且跟理論計算結果一致。但它們並不能解釋中子的持續時間在另一種實驗中長了近10秒的原因。 最新的測量結果於10月13日在美國物理學會的一個虛擬會議上公布,另外論文已經發表在《Physicial Review Letters》上。 物理學家Shannon Hoogerheide表示,這個結果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他在馬里蘭州蓋瑟斯堡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使用了一種競爭性技術測量中子壽命。 隨機衰變 自然界中存在的大多數中子是非放射性原子核的一部分,在那里它們基本上可以永遠存在。但孤立的中子如由核裂變產生的中子是不穩定的並會衰變成質子。在這個過程中,每個衰變的中子都會發射出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子。 一個中子衰變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是隨機的,但平均時間約為一刻鍾。為了得到一個精確的數值,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大學的實驗核物理學家Daniel Salvat和他的同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建立了一個名為UCNτ的實驗。他們將中子減緩到超低溫並將其置於一個真空「瓶子」中,這是一個金屬結構,形狀像滑板運動中的半管。瓶子底部的磁場則會阻止中子接觸表面。 研究小組將中子留在瓶中的時間從20秒到近半小時不等,每次中子衰變時都能檢測到光的火花。在每個周期結束時,他們收集並計算剩餘的中子,然後用新鮮的中子重新裝入瓶中並再次開始這一過程。 UCNτ開始於十多年前,但對於新公布的結果--基於2017年和2018年的實驗運行--該團隊做了一些改進,這樣能讓他們將誤差率減半。 Salvat表示,該結果的精度現在可以跟基於標準模型(公認的基本粒子理論)的計算相競爭。「這是第一次--實驗精度開始接近理論的精度。這意味著未來的改進可能使標準模型本身受到考驗。」 瓶子與光束 一些研究人員使用「瓶子」技術來測量中子壽命,而其他研究人員--如Hoogerheide--使用的方法是在粒子在光束中移動時觀察它們的衰變。直到約15年前,這兩類實驗的結果在誤差范圍內基本一致。但隨著技術變得更加精確,它們開始各奔東西。光束中的中子似乎平均壽命更長。 位於俄羅斯Gatchina的彼得堡核物理研究所的Anatolii Serebrov指出,UCNτ的最新測量並沒有幫助彌合這一差距。「即使考慮到這個新的結果,差異仍幾乎沒有改變。」他曾在2005年領導了一個高精度的瓶子實驗並首次指出了一個可能的差異。 為了幫助解決中子壽命的困境,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物理學家David Lawrence和他的合作者一直在開發一種技術,他們通過利用空間探測器上的中子探測器來測量中子壽命。「如果有第三種方法,那將是非常有用的,」Lawrence說道。 據了解,這種方法依賴於這樣一個事實:大多數行星體在被宇宙射線擊中時都會噴出中子。許多中子沒能逃脫行星的引力,最終又降了下來--但到那時,其中一些已經轉化為質子。將發射到太空中的中子數量與返回的中子數量相比較可以估算出中子的壽命。Lawrence表示:「有一部分中子會升空,發生衰變,然後再也不回來了。」另外他還補充稱,由於金星的二氧化碳大氣不能很好地吸收中子,所以做這樣一個實驗的理想方式是用一個小型的、專門的探測器在金星周圍的軌道上進行。 UCNτ團隊一直在進行一些改進以進一步提高精度。Lawrence表示,Hoogerheide和她在NIST的同事正在對光束技術進行同樣的改進,他們預計其精度可以提高10倍左右。 來源:cnBeta

太陽熱量如何到達地球?為什麼陰雲密布時感受不到溫暖?

10月12日消息,太陽是光和熱的至高來源。太陽的能量通過輻射到達地球。當有雲層覆蓋的時候,由於雲層的隔離效果,太陽的溫暖會急劇下降。你是否曾經渴望像太陽一樣耀眼,為你所愛的人帶來溫暖和舒適?太陽不僅是我們地球的主要能源,也是我們生活中希望和樂觀的經典象徵。 太陽距離我們有數百萬公里,但太陽卻從未中斷為我們提供光和熱。太陽賜予的光和熱,是地球生命的重要泉源。 想像你自己正沐浴在陽光下。縷縷陽光溫暖著你的雙腳,讓你倍感愜意。突然,烏雲盤旋在頭頂,擋住了陽光。你無法再感受到柔和的暖陽。這時,你可能會問,太陽的熱量既然能夠穿越如此遙遠的距離到達地球,卻又為何被雲層輕易地遮擋呢? 太陽輻射 要了解這些問題的科學答案,讓我們從了解基礎原理開始。熱量從溫度較高的物體流向溫度較低的物體。這種熱傳遞過程會持續發生,直至兩個物體達到相同的溫度,稱為熱平衡。 熱傳遞有三種不同的機制: 1)傳導 從微波爐中取出盤子的時候,你是否不小心燙到手?燙手的罪魁禍首就是熱傳導。 在這個過程中,熱量以動能的形式從相互接觸的高溫區域傳遞到低溫區域。這個過程不涉及分子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實際運動,而只是被激動的分子將它們的能量傳遞給相鄰的分子。這個過程會持續發生,直至兩個區域達到相同的溫度,沒錯,就是達到熱平衡。 這是最簡單的熱傳遞形式,且主要發生在固體間。熱傳導也稱為漫射。 熱傳導 例如,拿在手上的巧克力會融化,這是因為你手上的熱量通過熱傳導傳遞給了巧克力,使得巧克力溫度上升,進而融化。 2)對流 泡茶的時候,你是否觀察過水杯中茶葉向上的移動?造成這種有趣現象的正是熱對流。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熱流體和冷流體的密度不同,熱量通過分子在整個流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實際運動來傳遞。這種持續的分子流動在流體內形成一股氣流。 當流體被加熱時,靠近熱源的分子獲得能量並開始更快速地移動。由於這些分子被加熱,密度降低,它們開始向上移動。更重、溫度更低的分子則占據了快速向上移動的分子留下的空位,這個過程會持續進行。於是,一股氣流在流體內形成。 對流過程 例如,陸風和海風形成於陸地和海洋之間的溫差引起的對流;反過來,這些陸風和海風又會導致陸地和海洋上方空氣的溫差。 3)輻射 即使你沒有坐在篝火附近,你也可以感受到篝火的溫暖。在這種情況下,輻射有助於熱傳遞。 在這個過程中,能量的傳遞是通過電磁波中的光子(能量包)來實現的。電磁波(如光、微波和紅外輻射)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沒有任何接觸,你的身體也可以吸收電磁波。 太陽的熱量如何能夠穿越如此遙遠的距離到達地球? 地球表面和大氣之間的不同熱傳遞機制 太陽的熱量通過真空傳播到我們的地球,這個現象就是輻射。太陽光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當這種能量到達地球大氣層時,熱傳導和熱對流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把太陽的熱量分散到地球各處。 為什麼陽光無法穿過烏雲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隔熱」一詞。 隔熱是在冷熱物體之間製造一個屏障以阻止熱量傳遞的過程。有助於隔熱的材料稱為絕熱體。熱量無法通過絕熱體流動,從而限制了熱量的傳遞。 雲層起到了隔熱的作用 雲層起到了隔熱的作用,阻擋了來自太陽的熱量。這就是為什麼當雲層覆蓋的時候,你感受到不到溫暖的陽光。雲層的這種特性對於維持地球夜間的最佳溫度至關重要。大氣層周圍的雲層吸收了從地球表面逸出的熱量,然後在夜間使我們保持溫暖。 寫在最後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把太陽當做神祇來敬拜。太陽是地球上生命的供養者。生命的維持離不開來自太陽的能量。這種能量由核聚變產生。在高溫高壓下,氫原子核融合形成一個氦原子,同時釋放出大量光和熱。 對日常現象和事件做一點點的科學探索可以讓我們對周圍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請不要停下學習的步伐! 來源:cnBeta

2021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最年輕獲獎人32歲 女性獲獎人數創3年之最

9月13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8位女性科學家。他們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獎金,用途可自由支配。與過往兩屆100人獲獎名單相比,本屆面孔更為多元,既有國家級重要獎項獲得者,也有多人從未獲過任何知名獎項; 性別分布變化明顯,女性獲獎人8位創三年之最;年輕化趨勢明顯,35歲及以下獲獎人7位,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2歲,1988年出生;分布更為廣泛,50位獲獎人來自13個城市,蘇州、長沙等非一線城市首次有人上榜。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設立,三年來共評選出150位獲獎人。 作為科學家主導的公益項目,獎項秉持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三大宗旨,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無人區」,探索社會支持基礎研究人才持續穩定的投入機制。 「科學技術的自立自強,關鍵是靠年輕人,『科學探索獎』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我們要持續扶持年輕的科技人才創新,為國家做出更多新的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科學探索獎」顧問委員會主席徐匡迪點評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施一公表示,「『科學探索獎』所關注的,就是青年科學家的工作是否在本領域代表世界最前沿,支持他們做其他人想做但做不出、不敢做,具有原創性和引領性的研究。『科學探索獎』為青年科學家沖頂科學高峰提供物質補給、也提供精神鼓勵和價值認同。」 女科學家人數新高、最年輕獲獎者僅32歲 「科學探索獎」秘書處介紹,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獲獎人較去年更為「多元化」,這也印證著中國科技創新的蓬勃發展和人才創新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 「科學探索獎」的評審「英雄不問出處」,今年50名獲獎人中既有各項國家級重要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獲獎者們展現出中國優秀青年科學家群體的實力:50名獲獎人中有94%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3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在同等條件下,年紀輕者和女性勝出。今年35歲及以下獲獎人共有7位,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2歲。按照這一態勢,預計獎項很快有望迎來第一位「90後」科學家。女性獲獎人數量則達到8位,為三年來最多,一系列支持女性科研工作者發展的政策正在取得效果。 今年「科學探索獎」的獲獎者來自13個城市的33家不同機構,地域和機構分布都更廣泛,其中16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這正是全國范圍內創新格局不斷優化,各地大學與研究機構實力進一步提升的寫照。 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周欣對此表示:「獎項『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地對多地區、多機構的獎勵,體現出中國科技事業『百花齊放』的發展。」 此外,港澳地區與內地的學術交流不斷「升溫」。今年「科學探索獎」在港澳地區得到了廣泛關注,共有69人申報,申報人數創出新高,覆蓋機構和領域也更加全面,最終三人「榜上有名」。 往屆獲獎人嶄露頭角,戰疫、飛天各顯神通 周欣於2019年獲得首屆「科學探索獎」,隨之在2020年度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年度創新人物」。疫情期間,他和團隊在全球首次實現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損傷無創評估,為他們的臨床康復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也是現有臨床影像技術的重要補充。 另一位與他同獲去年中國科學院僅有的兩位「年度創新人物」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以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證明「量子優越性」的陸朝陽,同樣是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人。 越來越多的「科學探索獎」得主,正在自己堅持探索的領域收獲成果:浙江大學教授李鐵風,今年3月以「萬米深海操控軟體機器人」登上《自然》雜誌封面;國科大教授魏勇在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擔任首席科學家助理;在清華110周年校慶,清華大學教授朱聽被點名表揚其自由探索精神…… 三年來,從集成電路到先進位造,從腦科學到生物育種,從空天科技到深地深海,獲獎人們從好奇心出發、充分展現出年輕一代思維解放、勇於開拓的寶貴品質,更多獲獎人緊跟國家需求,矢志不渝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他們通過病毒檢測、藥物研發成果為戰疫貢獻,也在污染防治、高速磁浮、高端醫療裝備等方面為民生提供科學助力。 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正是「科學探索獎」三年一貫堅持的宗旨,青年科學家因此備受鼓舞。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清華大學教授魯巍表示:「獎項在申請及評獎過程中,鼓勵申請人依據自己的學術判斷,自由大膽地提出研究課題,不受學科領域及前期准備等常規限制,這是非常可貴的信任與莫大的鼓勵。」 李鐵風也表示:「探索獎傳遞出的精神,就是鼓勵我們心無旁羈地去做基礎性、有挑戰的研究。」 頂級科學家、「科學探索獎」獎項的一眾發起人們也表示,這些優秀的獲獎人代表著獎項的「含金量」,期待他們做出「寫在教科書上的工作」。 「『科學探索獎』的設立深具前瞻性,通過持續投入,支持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的迫切需求。」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饒毅說,「回顧這三年,獎項評選出一批成果豐碩、潛力可期的獲獎人,支持他們探索、探索、再探索,對中國、對世界做出有益的貢獻。」 「獨行快,眾行遠。」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探索獎」發起人鄔賀銓看來,獎項覆蓋了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9大領域,具有最廣泛的「科學光譜」,「這些傑出的青年獲獎人彼此交流、實現合作、激發創新,不僅有利於自己的成長,也有利於為重大難題的突破尋找新的路徑。」 正如鄔賀銓所說,「科學探索獎」也在三年間,持續為青年科學家搭建高水平、跨學科互動交流平台。「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表示,通過「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探索營、思享匯等多種形式,不同領域獲獎人從相識到相知,洞見互通有無,思想相互碰撞,新的跨學科合作也在應運而生。 潘建偉:獎項聲譽快速積累 作為中國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科學探索獎」始終秉承「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也得到科學界、教育界等多方的熱忱參與和支持。 據「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介紹,在今年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有超過800位各國院士及20多所著名高校校長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20多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大獎得主參與,和2020年相比有很大增幅。 「這說明獎項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它的信譽和聲望正在快速累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科學探索獎」發起人潘建偉表示,「獎項三年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嚴肅、認真的評審過程。眾多資深科學家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反復權衡,做了細致的工作。」 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也認為:「『科學探索獎』像它所支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樣充滿了創新和活力,它獎勵未來、獎勵潛力、支持勇闖科學研究無人區的理念獲得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 為了保證評審的客觀公正,「科學探索獎」在評審規則上持續優化。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錢穎一介紹說:「比如今年評審中進一步增加了評委和小同行專家數量,每個細分領域的小同行專家不少於7人,迴避關系設置得也更為嚴格,在除師生、親屬、項目、商業合作、同單位、提名、推薦等利益關系之外,論文合作也被納入迴避范疇。監督委員會認為,評審符合規則、客觀公正。」 「科學探索獎」採用企業投入、公益運作的方式,是騰訊踐行社會可持續價值創新、回饋社會的重要探索之一。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表示,騰訊會長期保持對「科學探索獎」的投入,助力國家基礎研究的長遠發展。 來源:cnBeta

《星空5500年》:從宗教到科學,人類對群星科學探索的簡史

《星空5500年》是一本很漂亮的書,也是一本關於星空的神話和人類對群星科學探索的簡史。書中收錄了大量精美的插圖,從繪制的神話星圖到科學觀測的太空照片,讓我們了解到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是如何一步一步探索擴展的。 你們翻閱這本書的時候,一定也會為那些精美的插圖所吸引,也會感受到那些怪異構思的精妙,還會欽佩那追尋真理的科學精神,對那些探索的先驅肅然起敬。在文明的歷史中,知識就像一位向導,在這個蠻荒的黑暗世界中引導人類追尋她的足跡。有時她也會告訴我們:「前面的區域以後再來探索吧~」 自從人類在這個孤寂的世界中睜開眼睛,浩瀚的天空就像一塊畫布。仰望星空時,人類會本能地在群星中搜尋已知的圖像,因此便將腦海中的所有神話、幻想和恐懼投射到這塊畫布上。再用已知的東西給星座命名。在天文學的歷史上,最奇妙、被人們奉行時間最長的就是「天球論」。在今天看來天球論這個觀點相當的奇怪,但它其實是有邏輯可循的。 在諾斯替的神話中,也借鑒了這類觀念,在最外層是低級造物主德穆革,其中每一層都有相應的天使在看守著諸天,人的靈魂則是來自世界之外的異鄉人,如今被囚禁在這個邪惡的世界中。 古代人眼中的星空 古巴比倫:占星術的發源地 西方天文學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人類最早的一批天文學文獻產生於古巴比倫文明,其中最古老的文獻寫成於公元前17世紀。但是,在不科學的動機驅使下對群星進行了「縝密的科學分析」。使得天文學在其後3000年間主要以占星術進行魔法實踐。巴比倫人將日月星辰與諸神聯系起來,認為天象會對地面上的事件產生影響。(然而異鄉人的命運並不受制於這低級造物主創造的虛假天幕) 古代的中國:從天象的變化中總結出一套秩序 最早的科學歷法只能追溯到大約公元前100年,但中國古代對天文現象的觀測記錄可以再往前推1000年。一些觀測記錄刻在甲骨上,但後來出土的甲骨常常被誤認作龍骨,而龍骨粉又是中藥,結果,許多記錄就被當成藥吃掉了。 遠在歐洲天文學開始發展之前,古代中國就已經有了歷法和天文的概念,用於研究和解釋天文現象。 歷法是通過研究天象的運行規律,編制一套適用於生活與勞作的表。天文則是解釋天象預示的意義,基本上還是以占卜為主。幾千年來中國的天文學家在研究群星的漫長探索中,從未停歇。中國在公元前4世紀,進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計劃地對太陽黑子的觀測,並記錄了觀測結果。只不過當時被誤以為是日食。同時期的甘德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完成木星詳細觀測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僅憑肉眼對木衛三的觀測記錄,比伽利略發現木衛三早1500年。 人類文明最古老的星圖集手稿,是《敦煌星圖》,它完整地展示了8世紀古代中國觀測到的1339顆恆星的分布。 古埃及:關於轉生異世界打牌這件事 古埃及人對恆星和當時的北極星(紫薇右垣一)有所了解,並將這些知識用於金字塔修建中。比如胡夫金字塔的通風井並不僅僅只是通風口,也不是為了觀測星象。它還能和天空中的某些恆星連成一線,因此很可能與法老死後升天有關。 古埃及人認為,永遠都在北方閃爍的恆星就是法老死後通往異世界的入口。他們還發現,小熊β(北極二)與大熊ζ(北斗六)都圍繞著北天旋轉,仿佛是在標記這個入口的位置,於是他們就給這兩顆星星的組合起了個綽號——「堅不可摧的星」。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古埃及人曾經試圖從科學的角度去理解星空的運行機制,直到公元前323年,古埃及進入了托勒密王朝之後,古埃及天文學才開始逐漸與古希臘和古巴比倫的天文學相融合,科學研究的比重大大增加,亞歷山大港逐漸成為當時全球科學研究活動的最前沿。 古希臘:宇宙是個球? 古希臘神話中銀河是由女神赫拉的乳汁形成的,英語中銀河(Milk Way)一詞就是這麼來的。古希臘早期對宇宙的觀點和世界上其他地區差不多,也是認為世界是平的,就像阿喀琉斯之盾那樣的一個圓盤,天空是一個不滿群星的穹頂。 後來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球體才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形狀,所以大地和天空都應該是個球。後來大地是個球的想法,在水手們的實際觀察經驗中得到了證實,而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也指出,月食發生時地球在月亮表面投下的陰影是圓形,就是大地是個球的有力證據。 實際從那時起,地圓說已經成為古希臘人們普遍接受的先進思想。 古印度:噠噠噠~啦啦啦~ 這張耆那教宇宙圖中所描繪的是印度傳統宇宙觀。 耆那教徒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的,而神並非宇宙的主宰。他們相信宇宙由六種物質組成:靈魂、物質、運動介質、靜止介質、虛空及時間。這種宇宙觀與其他古代宗教相比極為復雜,也可以說在某些方面非常先進。自公元前4世紀起,希臘、巴比倫、拜占庭和羅馬的天文學思想開始向印度傳播,使得印度的傳統宇宙觀轉向了以觀測為基礎的宇宙學。 天球論——這就是個宇宙套娃 為了搞清楚宇宙的運行機制,古希臘人做出了一個邏輯上的推斷——如果地球是個球體,那麼天空也應該是球體。柏拉圖描述道:造物主將整個宇宙構建成一個圓球,宇宙的運動無外乎圓周運動。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宇宙是球體,他認為由四種元素(水火土風)組成了地球上的物質,而天空是由「第五元素」(以太)構成。 歐多克索斯在此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像套娃一樣的同心球層,日月星辰就分布在這些旋轉著的透明球層上,在這個像套娃一樣的宇宙體系中,地球位於正中心。 這套以地球為中心的套娃天球宇宙模型盛行了1300多年,直到16世紀哥白尼學說出現,才受到了顛覆性的挑戰。 其實早在公元前4世紀,阿利斯塔克曾經提出過宇宙的中心是太陽,但這一理論因為不符合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定律而被擯棄了。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出現之前,整個西方世界都被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統治著。 中世紀蒙昧無知?其實一堆黑科技 人們時常將中世紀稱作蒙昧的時代或黑暗的中世紀,其實這樣說是有一定誤導性的,因經常有人對中世紀帶有這樣的刻板印象:愚昧的宗教迷信以及盎撒跟阿拉伯菜雞互啄。但真實情況卻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愚昧,無論是虔誠的基督徒還是穆斯林也並非全都那麼古板教條。那個時代雖然有諸多的苦難,但知識的光輝從未熄滅,探索精神在求知慾的驅使下依然充滿活力。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 羅馬淪陷後,希臘的許多文獻連同科學研究成果一起,被送去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古稱)。但這些知識沒有使歐洲最先受益,反倒是被阿拉伯人充分吸收,大大促進了阿拉伯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將中世紀早期的歐洲遠遠甩在身後。這就是8——14世紀的伊斯蘭黃金時代。 你們以為當時的基督徒和穆斯林見面就干?其實他們還會進行友好的哲學交流。 早在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年前後)出生之前,阿拉伯人就開始重視希臘的科學文獻。到了公元10世紀,阿拉伯帝國物質上的富足使得他們渴望汲取更多的精神養分,進一步豐富文化。與基督教學者的接觸,促進了伊斯蘭世界對古希臘、波斯、古埃及和印度的那些偉大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學者們在幾個世紀里,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將外來古籍翻譯成了阿拉伯語。 當時伊斯蘭世界的天文學家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使新的科學認知與先知穆罕默德的教義並行不悖。因為從伊斯蘭教的角度來看占星學是有多麼的離經叛道,恐怕那些伊斯蘭天文學家們是心知肚明,故而不得不極力淡化占星學的預言能力,小心翼翼地在科學和宗教之間維持微妙的平衡(伊斯蘭天文學家阿爾哈十米認為,這些數據在數學上是可導的,所以不會違背真主的意志)。 星盤是中世紀伊斯蘭天文學者和基督教天文學者們必備的工具,也是當時占星術和以占星術為基礎的醫學不可或缺的工具。伊斯蘭天文學家們將星盤改造升級成了功能強大的計算儀器,除了可以用於計算太陽和其他恆星升起的時間之外,還可以用於計算出麥加的方向。 在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大量伊斯蘭天文學研究成果和來自希臘、印度的參考文獻一並傳入西歐。11世紀西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洲的思想家們也開始探尋和發展與基督教教義保持一致的宇宙學。 但這個時期的科學研究既沒有開展新的觀測,也未採取以實驗為依據的研究方法,這種在舊紙堆里翻找答案的方法只讓科學向前發展了一小步。 基督教能唬住人不是沒有原因的 伊斯蘭文獻傳入歐洲之後,天球論的套娃宇宙結構成為了歐洲的主流宇宙理論,但是推動各層天球旋轉的神秘力量是什麼呢?在14、15世紀一些觀點認為最外層的天球層是由上帝推動的,而內圈的每一層則是由該層的天使推動的。 這種在今天看來完全是無稽之談的迷信觀點,在當時與那些原始宗教相比,其實是很先進的思想,雖然也有編的成分,但也具有嚴密的邏輯與計算,並非我們認為的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因此在很多方面也確實被證明有用,當時教會掌握的那些知識和技術,在迷信觀念強烈的歐洲農民看來簡直就是黑科技、是奇跡。 同時期那些地方的原始宗教無論在任何方面,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相比都差得不是一星半點,玩過《十字軍之王》的應該都懂。當然,越是被證明有用,也就越是大大增加了今後想要干翻這些觀念的難度。 中世紀的歐洲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這些怪異的理論構想上,神奇的是,竟然有人根據在現在看來毫不科學的理論,製造出了機械天文鍾。這東西構造復雜,把報時精確度提升到了小時和分鍾,而且這還是一個天體運行的動態展示模型。在那個時代,造出這樣一座鍾簡直就是一個奇跡。除此之外,這些知識還被用到了大航海事業上,也為今後的海盜活動和臭名昭著的殖民掠奪打下了基礎。 你以為哥白尼只是個天文學家?其實他還是個神父 14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歐洲的知識結構開始發生轉變,歐洲學術界開始醉心於藝術、建築、政治、科學和文學傳統的重新發現。天文學領域的巨變則要晚很多,直到15世紀末才發生。 哥白尼:我的學說並不與《聖經》相抵觸 哥白尼用現代數學推演在西方世界盛行了1300多年的地心宇宙體系,發現這個體系不合理,而且不符合柏拉圖認為宇宙是一個優雅而和諧的系統這種觀點。隨後哥白尼對天球層的宇宙模型進行了改進,在哥白尼的模型中,宇宙的中心被換成了太陽,地球圍繞太陽運行,這樣一來之前不合理的地方一下子就說得通了。 另外,哥白尼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其實他自己就是一個神父,而且他自己並不認為他的學說與《聖經》相抵觸。 說到哥白尼的死,相信有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認為是他是被教會燒死的。其實並不是,年邁的哥白尼將自己的著作《天體運行論》出版後不久便病逝了,享年70歲。因此在教會逮到他之前,上帝就先一步將他帶走了。被燒死的那個是布魯諾,因為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教會當作異端燒死了。 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提出了很多問題,卻只解答了少數。後人是去解決這些問題也好,還是去反駁它也罷,總之,科學革命就這樣開始了。 因為哥白尼的日心說重新構建了宇宙的模型,到了17世紀,對於宇宙到底是什麼模樣,人們眾說紛紜,天文學也陷入了一個迷失方向的搖擺時期。德國數學家、占星術士兼路德教會牧師——約翰內斯·克卜勒對行星的排布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在《宇宙的奧秘》中給出的古怪答案令人暈眩。這是第一部公開發表的捍衛哥白尼學說的作品。他認為,是一些三維立體的幾何形狀嵌套在宇宙的各個球層之間,將他們隔開並支持起來。個球層之間的距離也是由其間的多面體決定的。 看了《宇宙的奧秘》中的配圖就知道克卜勒的宇宙結構是多麼的怪異,SAN值沒掉到30以下畫不出這東西。 但克卜勒的主要成就還是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所有行星繞太陽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和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因此,行星在橢圓軌道上接近太陽時會加速,遠離太陽時會減速。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和軌道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 這就是著名的克卜勒定律,總之克卜勒定律否定了天體遵循完美的均勻圓周運動這一觀,也為念對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也起到了一定的鋪墊。 克卜勒的墓誌銘是這樣寫的:我曾測量天穹的高度。而今丈量大地的深度。精神歸於天國,身影沒於塵土。 地心說真的毫無科學可言嗎? 關於宇宙的結構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看法不一,相關的神話也是五花八門。而地心說在當時之所以如此難以被撼動,是因為它有著一套嚴密的邏輯和實踐證明,並非胡亂編造。就連伽利略最初都並不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說宇宙模型,1597年克卜勒送了他一本《宇宙的奧秘》,也沒能將他完全說服。 1609年,伽利略改進瞭望遠鏡的設計,做出了他的新式八倍望遠鏡。不久之後,他又造出了一台20倍望遠鏡。當他通過望遠鏡審視天穹時,目鏡中呈現的景象幾乎立刻打消了他對哥白尼的疑慮。 為了不被教會當做異端,伽利略只能盡力弱化自己觀點中那些顛覆性的寓意,小心翼翼地展示他那些以觀察和實驗為依據的發現。盡管他的觀測數據得到了眾多耶穌會學者的支持,但後來伽利略還是被指控為異端,被判軟禁,此後他一直生活在教會的監視中,直至去世。 從零開始的笛卡爾宇宙體系 正當伽利略和基督教的教條做鬥爭的時候,同一時代,年輕的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決定原創一套系統出來,這意味著要從零開始,懷疑一切,直至只剩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笛卡爾認為自己的存在是無須懷疑的事情(我思故我在)。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笛卡爾證明了上帝的存在也是真理。 笛卡爾認為宇宙誕生於一團混沌中,各種元素擠在一起,充滿了整個宇宙。宇宙中的粒子在一個巨大的漩渦中做圓周運動,並且遵從笛卡爾提出的一系列運動定律。笛卡爾還提出了一個難以置信的結論,盡管物質可以在空間中移動,但空間和物質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 在笛卡爾的宇宙模型中,宇宙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漩渦,恆星是各個漩渦的中心。這些恆星系統,共同擠在宇宙中撞來撞去。這一觀點對未來的宇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笛卡爾的宇宙觀都是一個非凡的概念,以下是笛卡爾最初展示他的想法時使用的圖片,不是見過優格索托斯想不出這東西。 17世紀中葉,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行星運動,對天文學家們來說依然是個迷。鍊金術師艾薩克·牛頓最初非常認同笛卡爾的漩渦宇宙理論。正當他被這怪異理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弄得一頭霧水的時候,胡克在信中向他提出了平方反比定律的推測,給牛頓帶來了靈感。 牛頓的計算草稿越寫越長,到了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簡稱《原理》。牛頓是這樣說的:「應用《原理》這個新的工具來解釋數不清的天體在宇宙間的運動的數學模式是一項挑戰,如果我是對的,那麼這項挑戰超出了人類思想所能理解的范圍。」 《原理》出版後,笛卡爾構建的充滿物質的漩渦宇宙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空曠的宇宙空間。而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毫無差別地受著引力的影響。幾年後,這個概念對牛頓的追隨者來說還是過於陌生、難以接受。《原理》之所以難懂是因為牛頓用復雜的數學來解釋一切,而且引力這種無形的東西,理解起來就更困難了。不過,對《原理》的一切質疑,都在1758年隨哈雷彗星破空而來時煙消雲散。早在1705年,埃德蒙·哈雷便根據牛頓定律,預測了它的回歸。 18世紀中葉,埃德蒙·哈雷對彗星的成功預測,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牛頓的科學體系。藉助功能日益強大的望遠鏡,人們對天體的精確定位和分類的執著已經達到了巔峰。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科學源源不斷地給出精確答案的同時,神秘學理論依然保持住了人氣。 光譜學的創立使得人們能夠將復色光通過棱鏡色散成不同波長的單色光,進而對發光物體的化學成分進行識別。這最終引發了一場關於星空的科學革命,也給天文學帶來了一個新的分支——天體物理學。 進入19世紀晚期,理論上有牛頓的數學證明,實踐上配備了各種大型望遠鏡,天文學家們終於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觀測行星的運動,並觀測和定位恆星。到了19世紀80年代,人們已經在太陽的光譜中找到了50多種元素,這是太陽物理學的巨大進步。這時期也有學者開始研究太陽表面的屬性。人們已經成功地在實驗室中用固態或液態金屬在極端高溫的條件下重現了白色光光譜。這說明,太陽即便不是一個熊熊燃燒的金屬球,至少表面也覆蓋著一層灼熱的液態金屬。 星辰大海 20世紀即將到來,世紀之交涌現了一大批「最強大腦」,其中最著名的要數1882年由哈佛大學組建的「皮克林女子天團」。她們的工作是建立一份全新的恆星分類表,這對她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這麼酷的設定不考慮出個動漫什麼的嗎?) 在這些非凡的女性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妮·江普·坎農(1863——1941)。為了給恆星分類,她甚至自己創立了一套光譜型「O B A F G K M」。天文專業的學生為了記住她的恆星分類,還有一套口訣「Oh Be A Fine Girl,Kiss Me」1922年5月9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正式採用了坎農的恆星分類體系。 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在使用這個體系來進行恆星分類。 20世紀初,學界普遍認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但關於這一觀點正確與否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沙普利認為遙遠的星雲其實很小,位於銀河星系的外圍。而柯蒂斯認為星雲也是獨立的星系,它們很大,只是離我們非常遙遠。 說到宇宙大爆炸理論,也許有人立刻會想到愛因斯坦或者哈勃或者謝耳朵?但其實提出這個理論的是一個天主教神父。(哇喔~) 1924——1925年,哈勃算出了地球和仙女星雲之間的距離,比想像中遙遠的多。這意味著銀河系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1929年哈勃和米爾頓·赫馬森合作分析了多個星系的距離,觀測到它們遠離我們的退行速度。隨即宣布:宇宙正在膨脹。 實際上,宇宙膨脹的概念是兩年之前,也就是1927年,由劍橋大學天文系畢業的比利時天主教神父喬治·勒梅特(1894——1966)提出的。勒梅特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發展出了這個想法。雖然他的論文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可惜的是,愛因斯坦從一開始就有點抵制勒梅特關於宇宙正在膨脹的觀點,他對勒梅特說:「您計算得沒錯,但您的物理學簡直學得一塌糊塗。」 之後勒梅特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宇宙學觀點:我們所處的這個不斷膨脹的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過去的一個點,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宇宙的全部質量聚集起來,時間和空間的結構再一瞬間形成。這個被勒梅特稱為「宇宙蛋」的觀點,也就是我們如今說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在20世紀天文學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964年,美國電射天文學家阿爾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伍德羅·威爾遜發現的宇宙微波背景,給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證據。宇宙微波背景作為最古老的電磁輻射,為我們提供了宇宙早期的數據信息。此外,一個更大的、至今還沒有解開的謎題就是暗物質。 1990年發射到近地軌道的哈勃望遠鏡,為人類提供了大量解析度極高的宇宙圖像。也讓人類將宇宙的年齡從過去估算的100億——200億年之間精確到了138億年左右。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遙遠的超新星時,人們還發現宇宙膨脹可能正在加速,加速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暗能量是最常用的解釋。 對比過去的一千年中天文學領域全部的創新和革命,毫無疑問,沒有哪個時代的天文發現比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期的發現更激動人心的了。至此,星空的故事還在繼續,這種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激動與對未知的恐懼,也將一直伴隨在我們左右。就像托馬斯.赫胥黎寫的那樣:「已知是有限的,未知才是無限的。從智慧的角度來看,我們只不過是站在無邊無際、無法解釋的汪洋中的一個小島上。我們每一代人都只能通過努力擴大一點點已知的范圍,把這座小島增大一點點而已。」 遠渡重天的異鄉人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最初的天球論——夢開始的地方。 在驕傲的現代人嘲笑過去的時代愚昧無知的時候,或許根本沒有想過,如今我們認為荒誕的那些觀念,曾經也是人們付出了堅信的努力得出了結論,不乏長期的觀測、探索和總結,亦是那個時代比較先進是思想。今天的宇宙理論亦是在那時的基礎上不斷修改和完善發展起來的。其實,即便將宇宙比喻為一個球,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只不過在現在看來,這是一個不斷膨脹的球,無數的星系分布在其中,我們所在的世界並不在它的中心,只是群星中的滄海一粟。而在這宇宙中的我們,就更像諾斯替神話中描述的那樣,被丟進了這個被重重包圍的充滿敵意又陌生的世界中,成了真正意義上「遠渡重天的異鄉人」。在這個匆忙紛擾且看不到救贖的世界里,我們和派蒙討論過如何抓住無形的風;和派蒙一起研究過蝴蝶的振翅;和派蒙討論過流星的終點;和派蒙一起研究過群山深處的脈動……(派蒙,Paimon,雙性合體。所羅門王72柱魔神中排第9位的魔神,在科學、藝術、秘法方面造詣很深,能把這些一瞬間授予人類。某種意義上也等同於諾斯替神話中的索菲婭——智慧,她是異鄉人在這個世界中的向導、最好的夥伴) 沒有人可以逃出世界觀的局限 人類文明每個時期的探索與發現並非僅僅只是學術界和科學家的事情,每個人既是新技術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但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而那些在平民大眾看起荒誕怪異、匪夷所思的宗教思想、學術理論、科學推測,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融入到人們的認知中了。比如在文學作品中,電影、遊戲、動漫里,被改編成更容易讓普通大眾理解的故事設定。所以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些探索成果的參與者,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受到這些理論和成果潛移默化的影響。 《戰鎚40K》的設定和《魔獸編年史》中的宇宙結構圖都很有那味,它們都結合了幾乎所有從古至今的宇宙論,從神話、宗教到科學推測,再加入了一些創作團隊自己的想法。之所以以這兩個遊戲舉例,是因為它們的宇宙論很具有代表性(好吧,其實是我遊戲玩得少)。 實際上《魔獸編年史》中這一副宇宙結構圖就是一個暴雪版的天球,它的宇宙論類似於諾斯替神話與現代科學推測相結合。聖光與虛空對應著光與暗能量。奧術、邪能、自然、死靈,代表著秩序與混亂、生與死,這些熟悉等同於包裹實體宇宙的一層層外殼。四大元素則是構成實體宇宙中諸世界的基本物質。位於這幅插圖正中的現實應該理解為是宇宙中所有星球的縮影,請注意,「現實」雖然畫在這幅圖的中心,但它描繪的只是一種層層包裹的關系,而並不代表宇宙的中心。《魔獸》玩家眾所周知,艾澤拉斯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對比兩張圖會發現微妙的相似性,榮格這幅曼陀羅插圖的頂端,那個長翅膀的蛋象徵撕裂了原初黑暗的的最初之神。在底部和他對應的獅首蛇身的怪物是低級造物主、世界的主宰——德穆革。在德穆革的上面是生命之樹,樹的兩邊分別是一隻邪惡的怪物和一隻幼蟲,代表死亡和重生。與之相對應的上方是七支燭台的光亮之樹,象徵知識,藝術與科學也屬於這個領域,分別以羽蛇和翼鼠表示。在曼陀羅的左邊是地球、月亮、和虛空的黑暗領域,圍繞丁丁的蛇代表生殖。與之對應的右邊是富饒豐滿的光明領域,在那里聖靈之鴿展開翅膀,智慧從聖杯中湧出。中間一圈鋸齒般的光線代表內在的太陽,其內部上下顛倒的鏡像圖案無止境的出現,表現了永恆的對立統一以及無限的延伸。 以上兩張圖的設定結合起來理解,基本上就是目前大部分科幻題材對宇宙的普遍理解,人們也就接受了這樣的設定。當然,比起科學,這更像是種哲學解釋。 以上便是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兼心得,原本一開始只是想分享一點書中好看的插圖、節選一點有意思的段落,但不知不覺就寫了一長篇,希望不會讓大家感到很枯燥。願這些筆記也能讓我的夥伴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讓精神得到豐富。 尊者定會為之欣喜 來源:機核

神智學研究筆記(一):神秘學概述

一:前言 這個系列將可能是一個比肩「GEB讀書筆記」系列的大坑——其實「深孔」這個叫法可能更加合適。其實這個系列的醞釀可以說是相當久了,但是因為題目太巨大了,一開始甚至沒有什麼明確的計劃,一直到寫下這篇投稿開始,才算確定下來一個方向。 回溯起來想要動筆這個系列的緣起,來自於幾個方向。 首先就是來自「克蘇魯神話」。我們都知道不論是克蘇魯文學還是跑團等的形式中,都充斥著各種「神秘學」的符號在其中。洛夫克拉夫特本人也很喜歡在故事中運用到他的神秘學知識。而洛夫克拉夫特與他的文學圈當中的一些朋友也都是「神智學」的深度研究者,從各方面的文獻來看,可以說洛夫克拉夫特他們這批人被稱為神智學者也不算過分。 另一個是在寫作「怪奇文學四大宗師」這個系列的投稿的時候,沿著怪奇文學一路探究。筆者注意到,怪奇文學的創作深深的受到了「神秘學」的影響,其中不乏有人本身就是神秘學的大家。同時在那個背景時代下,神秘學開始在新世紀里「抬頭」,其對於當時流行文學的影響力極為可觀。亞瑟·梅琴是著名神秘學結社「黃金黎明」的成員之一,阿爾傑農本人也鑽研過神秘學相關方面內容…… 還有就是在今天來說,其實神秘學的內容並不是如字面看起來的那樣——躲在犄角旮旯里的神秘,陰影下的流傳……實際上在今天,神秘學的內容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現代的生活,也出現在流行文化的每一個角落當中——人們現在熱衷的「星座」、網上到處流傳的「地攤文學」、各種和宗教迷信糾纏在一起的零零碎碎……可以說的實在是太多了。 神秘學本身是一個太過於巨大的主題,光是上面提到的這些就足夠出好幾個長篇投稿了。所以筆者還是決定把目光聚焦在影響了洛夫克拉夫特的「神智學」主題上。同時,筆者有幸弄到了神智學創始人:布拉瓦茨基夫人本人寫作的論述「神智學」的原著。 但是在真正開始正題之前,還是需要先對神秘學整體有一個概念。所以這篇投稿將會是一個類似「序言」性質的文章,可能之後還會有一兩篇投稿之後,我們才會進入「神智學」的正題。所以這個系列將會參考GEB系列的筆法,每一章節都可能是一期一會,但是又會藕斷絲連,甚至時時刻刻回到之前的主題當中去,這將會是一段全新的旅程。 走!咱們出發! 二:神秘學概述 「神秘學」或者叫「神秘主義」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其詞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甚至更早的概念,由於其歷史跨度極長,涉及面極廣,所以現在我們所面對的這個概念里充斥著曲解、誤導以及其它種種內容。它涉及到多個層面的意義解讀,所以這里嘗試一點點的來理清它。 首先在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神秘主義」是一類超自然的信仰和實踐行為。按照現代的概念來說,這一類信仰和實踐不能夠被歸類在科學和宗教的范疇內,同時也包括相關的「主義」思想、理論、現象研究乃至於相關機構都被剔除在外自成一脈。 但同時這個概念也指代「超自然」現象以及相關的假設:超感知覺、超心理學等等。對於這些現象的研究又在某種程度上和科學以及宗教相互重疊或者混淆,就衍生出了很多復雜的情況。 在英語中,「occult」和「esoterism」兩個詞均與「神秘」一詞有關,但是二者之間的區別有很大。前者由於歷史變遷,其原本含義已經出現了變化。現在它的意思往往涉及:超自然現象、異教崇拜、魔鬼崇拜等等——結合基督教歷史來推測,可以估計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應該更接近於「神話傳說中的異象」這一類意思。(德語中這個詞的翻譯是:Mystiker) 「esoterism」一詞意思相對來說更加特指「神秘學研究」之意,它被學者們拿來作為專有名詞專門指代對於這一類「超自然、魔法、傳說」等等內容的學術研究。二者之間意義相近,但又因為歷史為其中加入了更多內容而產生分歧。這里因為在介紹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所以可能會對二者有所混淆,但之後會逐漸理清它們的。 「神秘」一詞往往會引發人們腦海中的強烈聯想——有時是正面的,但往往更多時候是負面的——因為它難以解釋也很難明白研究它的意義在哪。所以讓人們很難對於這個難以琢磨的領域有一個嚴肅的態度,因為即使它確實是一門「學術」,但是卻總是容易脫離范疇,把握不住其邊界。 如前面所說,很明顯正如其名:「神秘」一詞已經表明了這一研究領域不適合被納入任何既有的學科或者研究領域。它不是科學、也不像宗教甚至難以被歸入「哲學」里面去,但是它卻同時能和這三者有所接觸,以至於讓很多人產生出種種混淆,難以看清真相。這里筆者嘗試把「神秘學」和這三個領域交接的地方做一下梳理,來看看這個「混淆」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不妨先來看看,我們目前比較流行的一些觀念,然後逐步向前探索。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很有意思的事,首先是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的「神秘學」內容:鍊金術、占星學、巫術……相信人們也都知道這些內容與我們現在科學的關系——鍊金術是化學和物理的前身、今天的天文學是占星學的分支之一、巫術則孕育了我們今天的醫學以及生物學等內容…… 這樣的歷史傳承關系讓我們知道了「神秘學」與今天的「科學」之間的關系——可以說「神秘學」的一部分內容是我們今天的「科學」的前身,它在啟蒙運動之前在做的事,正是今天我們的科學所做的事——認識世界(後面會詳細說一說二者是怎麼分離,而神秘學又是怎麼被踢出主流之外的歷史)。 再來看看「神秘學」和宗教之間的關系,我們知道在宗教的早期時代,存在「泛靈論」、「自然崇拜」等等信仰——德魯伊教、薩滿教……這些崇拜信仰當中,充斥著超自然的現象和對大自然的擬人化描述,甚至於神話的傳承都牽扯在其中。神秘學的一部分對於世界觀的探索和假設的土壤正是從這里開始的。之後一神教崛起,基督教擴展乃至於統治了整個西方世界。這些早期的內容或遭到排斥或被吸納進「密宗」里來,總之這使得它們逐漸的失去了獨立的研究領域——要麼皈依、要沒被放逐。 這是在西方的情況,而東方(亞洲)的情況則有所不同。雖然類似的情況也存在過,但是由於地理環境以及文化根基的區別,東方的情況相對來說沒有西方的衝突矛盾那麼強烈。但是如果要追溯起來,其歷史演變的內容也是相當豐富了——印度的本土宗教、婆羅門教、佛教以及諸多宗派之間的種種恩怨情仇。中土之地從春秋甚至可能更早時代一直追溯到後來佛教進入,再到釋儒道三教並立等等…… 所以在東方,歷史、文化、宗教互相交融,神秘學的內容也一直穿插在其中——玄學、黃老之說、丹道方士、佛教密宗…… 再來就是哲學,這部分可能是重合度最高的內容了。因為對於世界終極真理的追尋,不論起點在哪,也不論追尋的過程怎麼樣——但是最終這些追尋的路線都會收束,最後探向哲學的領域——-終極問題的解決——-這一點上來說其實科學還有宗教也差不多。(當然形式上各有不同,這里只說一個籠統的概念) 到此我們還沒有真正的接觸到神秘學,僅僅在外圍將它又怎麼樣的特徵稍稍描述了一下。但根據這些舉例,我們可以大概的歸納出「神秘學」的幾個組成部分: 世界觀的闡述、哲學問題的解答——這其中包含了哲學的范疇,也有宗教的范疇。是整個學科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其「主義」。(這其中也有很多分門別類的東西,各種「神秘主義」並立,理論內容也各有其特點)應用理論——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詳細理論,以及符號化的歸納——「圖騰」。這當中有一部分是和「科學」有些相類似的內容,有一部分甚至成功的跨入了「科學范疇」;代表例子是天文學和心理學。(但這一部分同時也是給「神秘學」帶來麻煩和問題的地方,因為很多「偽科學」以及「迷信」內容正是在這一塊灰色地帶誕生出來的。後面會有詳細的分析)形式實踐——理論的實際運用,對於超自然現象的探索,以及自身的修行。說白了是將上面形而上的概念理論付諸於實踐當中——各種修行、儀式、占卜、祭祀……其演變與歷史進程相關,也和文化深深的接壤在一起。 由於神秘學整體來說非常長的籠統,所以這里的概述也沒有辦法涉及太多的內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歷史給予了「神秘學」一種已經被「拋棄」了的感覺——也要歸功於主流學者在一段歷史時期中對其的驅逐。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生活並沒有完全脫離開「神秘學」,更有甚者,其可能在以一種過去未見的方式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舉個例子來說,一部分的文化傳統、民俗學的追溯,會進入「神秘學」的領域當中——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迷信」這樣的負面東西。另一方面,當代流行文化當中,其實也充斥著形形色色的神秘學符號,其內容構成令人眼花繚亂——這里隨便就能舉出很多例子:比如聞名全球的《哈利·波特》、《指環王》等一系列幻想文學中諸多細節都借鑒自「神秘學」符號、當代美國流行文化代表:超級英雄漫畫里:不論是漫威還是DC中涉及到「魔法」概念的人物以及故事創作、日漫輕小說等等代表作品(最典型的例子:《魔法禁書目錄》)……能列舉的例子數不勝數。它們也許僅僅只是借鑒了一下「神秘學」的符號或概念,但僅僅只需要如此,它便滲入其中。有很多這方面的愛好者,在深度考據之後,不知不覺之間就跨入了「神秘學」的領域當中去。 下面將會從歷史的角度,非常簡略的概述一下「神秘學」的發展歷史…… 三:東西方神秘學簡史 嚴格來說「神秘學」這個說法,其實是西方世界的學術定義。印度教、佛教、道家等等內容是在之後被逐漸歸類到這一概念當中去了——前面還得加一個前綴「東方」。當然從內容形式上來說,這樣歸類的說法不無道理。但同時我們也能夠很明確地感受到其中存在著的「差異」——這正是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插別,由此可見「神秘學」與人類文化之間的關系有多麼的緊密,二者之間難分彼此。 所以就好像我們學校課本里,東方歷史和西方歷史往往會分開說,這里如果我們要梳理一下神秘學歷史的話,也不得不對二者進行劃分。但同時歷史進程中,東西方之間的交融我們也不得不提——隨著歷史演進,西方文明中「東方」的概念在不斷的拓展,神秘學也在同樣跟隨著歷史的腳步在不斷的吸納更多的內容。所以必須強調一下,無論是地理的劃分還是歷史的劃分,這里僅僅只是一個模糊的分界線,用來表示確實存在的區別。但是不要把這種分類的方式僵化,過於死板的分類其實會讓我們損失掉很多內容,也會誕生出很多的謬誤,這點必須要注意。 3·1西方神秘學歷史簡述 在西方實際的概念里,「神秘學」這一概念的出現大概是在十六世紀的時候,這個術語出現被用來泛指:占星術、鍊金術和自然魔法這三大類別的「學術」。不過真正要追溯西方神秘學的起源的話,那麼可以把時間向前推到古希臘晚期文化的那個時代,當時希臘哲學與本土宗教(包括希臘以及埃及地區的宗教文明)出現了復雜的混合,逐漸孕育出了「靈知」的概念——這里僅僅只用一句話帶過,但是其中還能涉及到很多復雜問題:神話與宗教傳統之間的演變關系、希臘文明和埃及文明之間的傳承關系…… 古希臘晚期文化有三個大的趨向,分別是「柏拉圖主義」、「赫爾墨斯主義」、「通神術」。這三大思想趨向多少可以對應到上面提過的「神秘學」三個層次:世界觀、應用理論、具體修行。 當時柏拉圖的哲學開始展現出巨大的影響力,而柏拉圖哲學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是因為他的思想內容不單純只是希臘的理性思想。他學習了諸多東方民族的思想主義,從而奠定了自己的哲學地基——包括波斯人、埃及人、希伯來人甚至可能更古老的一些思想內容。我們知道柏拉圖當時曾經做過游學,向東走了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但具體走到了哪里尚存爭議:有說他甚至接觸到了印度,也有說他僅僅只到了埃及的東邊,波斯開始都是他的腦補……這里就不深入討論了。 「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力極大,它是一種集大成的思想哲學,之後逐漸繁衍出了各種表現形式。根據西方神秘學的後續歷史,被稱為「赫爾墨斯主義"(Hermetism)的埃及希臘化傳統是其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三重偉大的赫爾墨斯」——這句很眼熟吧,這一概念被認為是希臘神赫爾墨斯與埃及智慧神托特的一種融合。 這一思想的文本相當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2-3世紀。它的內容包含了對於神、真實世界和人性之本的深度討論。同時又不僅限於哲學論說,其指出,除了思想上的論辯,想要獲得真正的「拯救」就必須身體力行,通過修行超越物質世界的枷鎖,獲得靈性的飛升最終獲得「拯救」。(宗教意義上的——與上帝同在類似的概念)請注意,這里它已經包含了上文提到的關於「神秘學」內容的三個層面。 赫爾墨斯主義的誕生可以看作西方神秘學體系建立的源頭,而隨後它經歷的演變也很有意思。之後基督教興起,並逐漸統治了整個西方。赫爾墨斯主義這個來自埃及希臘文化的內容自然而然被視作了「異端」。然而有意思的是,它之後卻滲入了基督教的思想當中,產生了一些全新的東西。 當時基督教內部也出現了多個流派,他們各執一詞互相爭論。而在這時候,赫爾墨斯主義的「靈知」一詞,反而被其中的一些流派所接納。 靈知主義和基督教義融合之後,學者們將其歸納為一種二元論宗教。其內容主張:「神聖光明之靈光(sparks)曾被囚禁在物質世界中,必須擺脫物質世界才能回到其神聖源頭。」 根據基本的「靈知主義神話」: 這段內容里,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很眼熟的內容,它毫無疑問是一個融合了多種思想的論述——二元論可追溯至波斯拜火教、巨匠造物主的形象幾乎涵蓋掉了諸多異教原始自然神話的形象,對於源頭的追溯可以聯想到柏拉圖的洞穴預言…… 「通神術」或「神諭」(Theurgy)是古希臘晚期的一種儀式活動,同時也代表著一種思想趨向。最早的文獻資料是公元2世紀時期當時的古希臘通神師朱利安(Julian the Theurgy)遺留的《迦勒底神諭》(Chaldean Oracles),「通神術」被現在的學術界歸類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范疇內。新柏拉圖主義雖然被認為是多神論者,但是他們信奉的卻是一種一元論:世界的本源是絕對超然的「一」,從中發散出神聖的「理性」,進而發散出一系列的精神世界。 不過在很多方面來說,「通神術」仍然相當神秘,就如同很多在歷史中已經失傳的內容一樣。目前已知的資料並不足以讓現在的人們了解到這儀式的運作原理。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確實存在這樣一種儀式活動,而其運作目的里會讓「神」在儀式中出現以及溝通,進而做到「獲得神諭」。 根據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所謂「通神術」並不是祈請或者迫使「神」顯身的「魔法操作」(並不是常見的那種「招魂」「請神」一類的玩意)。本質上這個儀式活動,是讓「通神師」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達到和「神」相通的境界進而產生溝通——這一思路和當時其他很多別的「靈知」思想其實是一致的(赫爾墨斯主義是代表)。通俗點來說,施術者進入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精神狀態,從這種狀態中獲取到「神」的經驗,進而以某種方式將其記錄下來,並作出解讀。這一類操作其實在今天的「神秘學」領域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冥想、超驗心理等等。 這里在論述古希臘這一領域的內容的時候,我們依然在使用「靈知」、「神諭」一類的詞,而非「神秘學」。因為這個專用術語是一直到16世紀的時候才出現的;神秘學(occult sciences)一詞在16世紀被用來指占星術,鍊金術和自然魔法這三大類內容。在西方神秘學歷史進程中,這三大類的內容所經歷的歷史幾乎是一致的。 通過上述對於古希臘文化的概述,已經確立了西方神秘學的總體框架:對於「神」(世界終極)的認知和靈性的拯救以及對於自然的隱秘法則和驅動力的研究。在現代來說,這種種相關內容都已經被我們分類到「宗教」和「科學」這兩個隔離的領域里面去了。但是在人類歷史上的前啟蒙時代,這些領域的邊界可就模糊得多了,甚至是可以互相滲透的。 希臘時代之後,基督教在歐洲范圍內崛起。宗教時代來臨,然而在這個大一統的背景下自然的進程並沒有被打斷。由於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的誡命,讓他們做出對於「魔法」的定義,這一度導致了早期歐洲規模巨大的巫術迫害浪潮。絕對的教義和神學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神秘科學」的諸多內容和發展。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今天科學的前身。後來的中世紀開始,一種「自然魔法」的概念開始興起,它逐漸打破了基督教對於「魔法——惡魔」的定義關系。它嘗試解釋之前很多被歸咎於「惡魔」的奇跡異象是可以用純粹的自然方式來解釋的。所以它主張從神學控制中收回自然研究的權利,主張自然研究與惡魔異教無關。——這位以後科學可以誕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自11世紀以來,大量自然科學文獻的重見天日,鞏固了「自然魔法」的觀念。羅馬帝國衰落之後這一思想傳統一度在基督教文化里被打壓,但是卻被伊斯蘭學者保存了下來。於是其中很多文獻資料被從希臘語翻譯成了阿拉伯文並進行研究。它們不斷地積累,一直到中世紀時侯,這一思想在經歷了那麼久的積攢之後,終於爆發出了巨大的活力。 伊斯蘭仔公元711年征服了伊比利亞,之後的整整八個世紀,基督教一直在試圖收回失地。1085年托萊多(西班牙舊都)被基督教奪回。而在那里的穆斯林圖書館當中囤積了大量的學術文獻,大量與古代科學有關的阿拉伯語抄本被翻譯成了拉丁語。 這直接引發了一場中世紀的「思想革命」,對於自然當中「隱秘力量」的研究獲得了巨大的動力。在當時來說,很多現象無法被當時的科學來解釋,比如磁力、引力等等。於是它們就被歸納為「看不見的隱秘力量」進而被歸類到了「隱秘科學」的范疇之內繼續被研究。由於其中的很多解釋和內容受制於當時的條件,以及充斥著人們不羈的想像力。所以今天的目光來看,當時的這些「科學成果」都已經被掃進了「偽科學」的范疇里面去。但是不論怎麼說,它們是今天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早期發育」階段(雖然用比喻的方法來說,當時科學還在「子宮」內沒有誕生。但是希臘文化的保留與發展就如同精子進入母體內與卵子結合的這一過程,成為了之後「科學」誕生的根源)。 當然除了希臘文化之外,埃及文化的貢獻也不能忽視。在大約公元前2世紀的埃及,占星學已經發展成一種嚴格因果性的宇宙論模型。埃及的占星學試圖根據天體的永恆重復旋轉來解釋月下世界的一切變化和影響。因此,它被稱為「古代最全面的科學理論」,可以用數學模型來預測因果世界中一切可能的變化。它在亞里士多德自然哲學的基礎上假定,由土、水、氣、火四元素構成的月下世界是惰性的,無法自行運動:運動的第一因是恆星,它們被賦予了生命和智慧,通過一種被稱為第五元素的精微的無形介質來影響月下世界。或者說,經由「上行下效」(as above,so below)這種占統治地位的觀念,可以認為月下世界和月上世界通過一種內在於萬物本身的前定和諧而彼此聯應。古典占星學其實是根植於普遍的、確定的自然法則概念,這與它在啟蒙運動之後作為「隱秘科學」或典型迷信的聲譽形成了鮮明對比。 占星術的很多理念其實在當時廣為流傳,甚至是在基督教和猶太教文化當中也是。但是由於其作為一種「占卜技藝」。其中蘊含的一種普遍決定論的思想威脅了自由意志的觀念,這讓占星術在中世紀之前一直被當作是一種異教迷信而遭到摒棄。直到11世紀開始,保存在伊斯蘭文化中的大量文獻被發現和傳播,占星術也跟著這個大潮流在基督教背景下廣泛復興。 然後上面提到了占星術結合的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四元素理論,而這個理論還給了另一門「隱秘科學」啟發——就是鍊金術。鍊金術在晚期古希臘文化中,是一種關注物質變化、解釋其規律和關系的實驗活動。亞里士多德的元素理論是其指導思想,鍊金術士們試圖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發現「物質之間轉換」的隱秘關系。並且他們很早就把物質的轉換關系和精神世界聯系了起來,並以此做出了很多理論解釋。 在中世紀早期,鍊金術的際遇和占星等類似,都開始式微,然後在伊斯蘭文獻中重獲新生。同時由於鍊金術理論術語具有著很強的泛用性,於是它就被以比喻的方式,被拿來與神學里路相結合——類似把基督隱喻為「哲人石」、鍊金過程被比喻為靈魂拯救的過程等等……這一類改變闡述比較多出現於文藝復興時期,並且在後來的16、17世紀之交蓬勃發展起來。而當時來說,幾乎不可能把鍊金術和現在所謂的化學區分開。所以可以明確的說鍊金術就是今天化學的直接前身。 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斯蘭教文獻大量進入基督教文化的這一歷史時期,是整個西方神秘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巨大的分水嶺。今天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幾乎所有西方神秘學內容幾乎都可以直接追溯到那一時期所保存的文獻資料當中去。 在文藝復興時期,連同當時被新發現的猶太教卡巴拉,許多有創造性和影響力的學者和思想家們開始對古代「異教」的學問和思想進行整理,並且嘗試將它們納入進基督教的思想當中來。於是在這一過程里,整個西方神秘學的「基本參考資料」被奠定了下來。 在幾個世紀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版圖變化過程中,大量的文獻資料乃至於文化本身都隨之演變:基督教征服西班牙吸收了大量阿拉伯語文獻,從而改變了整個拉丁語系的西方科學文化;之後五百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伊斯蘭教的政治擴張使得大量古希臘手稿又被帶到了義大利。同時西班牙半島的天主教開始驅逐猶太人,又使得大量猶太人把卡巴拉帶到了義大利。這最終造就了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神秘學的主體架構——在羅馬天主教的神學架構之下,吸收這些異教和猶太教的思想學問。 簡單來說,這一納入過程就是嘗試將古希臘等等異教的哲學內容解釋為天主教神學的一種「變體」:比如把「柏拉圖主義東方學」的內涵與基督教真理對照,以其「相似」部分作為論證。強調「赫爾墨斯主義」的「科學性」部分……於是在很多學者的努力下,大量古籍被翻譯傳播開。無數人開始討論起來自東方的古老智慧,開始研究起柏拉圖主義哲學和基督教神學之間深層次的內在統一性。當時甚至有學者提出基督教的所有真理和智慧,其實早在這些更古老的異教學說中就已經有所體現了——這些激進的觀點自然也遭到了當時教廷的反對。 但不管怎麼說,在當時的這一思想潮流下,一定的思維禁錮被打破了。德國學者阿格里帕撰寫巨著《論隱秘哲學》(De occulta philosophia librii tres)他將古代哲學和科學納入一個涵蓋全方位的基督教卡巴拉框架之下。他的成果極具影響力甚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的這部著作被認為是當時所有已知古代學問傳統的總綱要。在這本書里,阿格里帕融合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世界體系,又受到赫爾墨斯主義的影響。他嘗試對整個宇宙進行了一個系統概述——從「宇宙內」的實在世界物質層次到精神層次的論述,一直到宇宙間的星辰運行規則,最終到宇宙之外的天使與神靈。 阿格里帕的理論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當時「地心說」思想的基礎之上的綜合理論。但是隨後哥白尼的工作打破了這個基礎,這隨後掀起了一場思想風暴:宇宙是無限的這一思想潮流沖擊著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古老學問的關注。但這並沒有阻擋文藝復興的思想家們繼續的探索,這其中布魯諾是佼佼者,他一直在嘗試重新思考古代哲學和科學傳統,甚至無懼基督教正統神學的阻攔,在1600年,他因為秉持異端觀點,被燒死在了羅馬鮮花廣場上。 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科學的內容已經初露端倪,但它依然還位於「神秘學」的「子宮」內。當時的學術思想中,蘊含的矛盾之激烈,可能今天的我們難以想像。對於世界的解釋這一「權力」的力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它在無形中就已經影響了無數人;中世紀教會所擁有的力量,只是一種側面的體現。但同時這一「權力」又是人們通向真理的必經之路,有時候不得不跨越它。 在我們觀察歷史的時候,除了縱向的時間跨度之外,我們也必須看到橫向的空間跨度。就在義大利土地上,神秘學的思想不停演變的同時,另一邊的德國也出現了思想上的新面貌。前面所提到的內容,大體可以歸結為對於古代權威學術的評注——不論是批判的還是贊同的。到了德國這里,思想重心則開始轉移,逐漸偏向了個人的直接體驗所獲得的原創性思辨。當然這種「革新」依然是建立在傳承自古代晚期到中世紀的卡巴拉思辨傳統上的,但它已經逐漸開始對權威逐漸偏移了——也就是從羅馬天主教逐漸偏向新教(思想框架上)。 這一時期神秘學思想的一大發展成果是醫學領域。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德國醫生特奧菲拉斯特·伯姆巴斯特·馮霍恩海姆(Theophrastus Bombastus von Hohenheim 1493-1541 就是著名的中世紀神秘學者帕拉塞爾蘇斯) 他率先想到從鍊金術文獻中汲取靈感,來對當時流行的「民間」療法和蓋倫理論傳統(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醫學家蓋倫——當時僅次於希波克拉底的醫學權威,對後世醫學發展貢獻巨大)進行反思和批判。他把醫學和鍊金術結合,成為了今天醫療化學的開創者(亦是毒理學之父)。他強調醫生應當通過個人實驗直接向自然學習並且斷言:鍊金術的真正目的並非煉成黃金,而是製造有益人體健康的藥品。這一結論涵蓋了所有的化學工藝和生物化學工藝的定義——把鍊金的概念擴展到了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廚師和農業種植)。 帕拉塞爾蘇斯打破了學者們用拉丁語講授的傳統而用日耳曼方言(他因此被稱為「醫學的路德」),是第一個在大學里這樣講課的人。他邀請了巴塞爾的藥劑師和理發師兼外科醫師的人來聽他講課,使醫學職業的工匠們與學者們聯合起來。他還用焚燒為一般人們所公認的醫學權威蓋侖和阿維森納的書作為他開講的儀式。 在十六、七世紀期間,帕拉塞爾蘇斯的學說有很大的影響,雖然他的學說在大學里一般是禁止傳授的,但是他的學說在大學里卻似乎很受歡迎,因為在16世紀後期,在巴黎和海德堡發生了抗議禁止帕拉塞爾蘇斯學說的學生運動。但是,醫療化學對藥劑師比大學的醫生更有吸引力,因為它給藥劑師的技術提供了一種理論,並使他們可以根據這種理論按自己的考慮去進行醫療實踐。 帕拉塞爾蘇斯認為疾病的行為具有高度的特殊性,而且每一種疾病都有一種特效的化學治療法。因此帕拉塞爾斯反對舊時的含有許多成分的萬靈藥而主張服用單一的物質作為藥劑。這樣一個轉變促進了對於專科疾病的研究,並有助於把有益和有害的藥物加以區別。 他確立了三原素理論。傳統鍊金術就認為礦物是由硫磺與水銀組成,但帕拉塞爾斯又在此二者之外添加鹽原素,並且擴大解釋三原素,將此理論應用於非金屬甚至動植物。至於人類三原素則是以靈魂(硫磺)、肉體(鹽)、精神(水銀)的形體呈現,倘若三者失衡就會生病,因此鍊金術才能開發秘藥「阿爾克那」(Arcana)不但能讓人得到健康,還具有使小宇宙與大宇宙天界同時回復調和的力量。 可以說帕拉塞爾蘇斯以一己之力發起了一場變革,他的主義也被稱為「化學哲學論」(Chemical Philosophy).這場革命改變了當時整個歐洲對於鍊金術的概念,對於西方神秘學在現代早期的發展影響不可估量,後來還孕育出了薔薇十字團這種組織。 帕拉塞爾蘇斯的思想不僅僅只在於鍊金術的變革,基督教的神學概念也深受其影響。德國神秘主義者和神智學家,雅各布·波墨(​Jakob Boehme)在17世紀初,撰寫了一部偉大的作品《基督教神智學》(Christian theosophy).他在書中從一個和帕拉塞爾蘇斯主義非常類似的角度出發,試圖調和至高善神與險惡世界之間的矛盾。他的思想是後來西方神秘學甚至哲學演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雅各布·波墨其人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哲學家、神秘學家,雖然他的主業是鞋匠。但他對後世思想的影響力之大,幾乎不可估量。除了德國范圍內,波墨的思想在荷蘭、英國等地也廣為流傳,他的著作被多次出版。波墨的作品以一種充滿了詩意想像的奇特德語寫成,在其生前即已廣泛傳播,這使他與路德宗勢力產生了很多衝突。 事實上,正是因為有了雅各布·波墨,德國才出現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哲學。所以,黑格爾將其尊為「德國第一哲學家」。牛頓也是他的忠實讀者,甚至有人猜測,牛頓的自然科學思想就是從雅各布·波墨那里獲得了靈感。 波墨的偉大就在於,他首先提出了一個辯神論的問題:如果一切都在上帝之中,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世界上的丑惡現實及其威力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宣布了一條偉大的真理:寓於萬物之中且無法去除的矛盾,是宇宙的內在動力。 到了17世紀,許多作者都從波墨的作品中汲取靈感,並且沿著新的方向來發展它。其中一些人形成了小的靈修群體,這是帶有自己虔誠修行的、可以被稱為神秘組織(esoteric organization)的最早的明確實例之一。狂喜和幻想體驗在這些群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波墨著作中的討論,其成員發展 出一種對索菲婭(智慧)作為神的明顯女性化現的強烈迷戀。這亦是現代基督教靈修思想的基礎之一。 古代智慧的傳承,一直是以一種或明或暗的形式存在下去的。因為一種思想是無形的,但它可以依附於有形的形式——學派、宗門、派系的總結和分類、不同的體裁……有很多很多。神秘學也是如此,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於其傳承的形式一直沒有太過注重。 但是一直到17世紀,人們開始注意到,古代的智慧或者自然的奧秘,是可以以某種正式組織的緊密形式來傳出的。這要歸功於「薔薇十字團」(也有譯作「玫瑰十字兄弟會」)這一組織在當時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然而不知道是冥冥之中還是上天諷刺,這一組織的誕生卻是源自於一個「誤會」。有關於此的具體內容:這里推薦大尉老師在機核投稿的《一套「同人誌」,扯出大話題:薔薇十字的傳說》一文,其中詳細介紹了這一歷史「謎團」的前因後果。(非常感謝大尉老師的投稿,讓筆者省掉了很多篇幅~~)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這一「誤會」卻為「傳承隱秘知識」這一形式開了先河。一開始僅僅是有些學者自稱自己是這一秘密結社的成員,一直到17世紀末或者18世紀上半葉,這個「秘密結社」已經開始初具規模——很多關注鍊金術或者其他「神秘學」研究的邊緣群體都開始自稱自己屬於這一「虛構的秘密組織」。 直到18世紀下半葉,終於有人開始真的組成類似於此的「秘密結社」,為了傳承「隱秘的智慧」。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一個例子,是18世紀末在德國出現的「金玫瑰十字會」(the Order of the...

科學家為新發現的微型陷阱顎蟻物種命名 以表彰性別多樣性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在厄瓜多的常綠熱帶森林中發現了一種微型陷阱顎蟻新物種,其拉丁文名稱為Strumigenys ayersthey。數百種物種名稱也是以人名命名的,但以-ae(雌性)和-i(雄性)為結尾。這使得新描述的螞蟻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後綴-they的學名的物種,從而慶祝了性別多樣性。 這種昆蟲是由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Philipp Hoenle在2018年對卡南德河保護區的合作調查中首次發現的。該保護區屬於非政府組織Jocotoco,並保留了被稱為喬科地區的高度威脅的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一小部分。 Hoenle聯系了耶魯大學的分類學專家Douglas Booher。很快,Booher興奮地回應說,這個物種與屬於其屬的850多個物種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同。因此,該團隊在一篇研究論文中描述了這個以前不為人知的科學物種及其非凡的陷阱顎蟻形態,該論文發表在同行評審的開放性期刊《ZooKeys》上。 "與傳統的命名方法相比,我們選擇了一個非拉丁化的詞組,以紀念藝術家Jeremy Ayers ,並代表那些不認同傳統二元性別分配的人--Strumigenys ayersthey。『they』承認非二元性別標識符,以反映英語代詞使用的最新演變--『they, them, their』 ,並解決對性別標識的更多包容和擴展的理解。" 目前關於如何以人名命名動物物種的命名實踐只區分了男性和女性的人名,分別為女性提供了結尾-ae或為男性提供了結尾-i。研究小組還提出,-they後綴可用於非二元識別者的單數尊稱。 當被問及為這只螞蟻選擇的名字時,Booher說:「這樣一種美麗而罕見的動物,正是慶祝生物和人類多樣性的物種。語言的微小變化對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語言是動態的,命名物種的變化也應該是動態的--這是科學的基本語言。」 通過他們的選擇,該團隊邀請科學界與牛津英語詞典、韋氏大詞典和匯豐銀行等機構保持同步,這些機構也調整了自己的機構慣例、語言使用和認可,以代表性別多樣性。 「這種不尋常的珍稀螞蟻的發現突出了對厄瓜多喬科地區進行科學探索和保護的重要性,該地區同時也是我們星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最受威脅的地區之一,」研究人員在結論中補充道。 Strumigenys ayersthey可以通過其主要的光滑和閃亮的角質層表面以及長的捕食下顎來區分,這使得它在其屬的近千個物種中是獨一無二的。研究人員還未能獲得該物種的更多標本,這表明它很罕見。 來源:cnBeta

新研究稱電子煙顯著降低了傳統卷煙對DNA的潛在傷害

盡管此前有研究指出,攝入霧化後的電子煙油也不見得那麼健康。但近日向《誘變》(Mutagenesis)期刊投遞的一項新研究還是指出,從傳統煙草製品轉換到電子煙的話,或仍有助於減少對人體 DNA 的潛在損傷。據悉,本次研究旨在評估煙草煙霧和霧化煙油對細胞的影響,比如對蛋白質和 DNA 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據悉,該研究涉及 ToxTracker 測試分析的六組報告基因細胞系,同時也是首次有團隊藉助這套系統來研究電子煙油和氣溶膠。 除了細胞蛋白質和 DNA 損傷,研究團隊還評估了煙草煙霧和霧化電子煙油的氧化應激、以及抑制腫瘤和調節細胞周期的基因激活等方面。 結果發現,未稀釋的霧化煙油和氣溶膠可極大地減少、甚至完全沒有表現出對細胞中 DNA 有潛在破壞的跡象。 即便尼古丁濃度較傳統煙草高出數萬倍,也只會產生氧化應激(特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 此外由加熱電子煙油而產生的霧狀氣溶膠,均未在六種受試細胞系中引發可檢出的任何反應。 研究一作 Lukasz Czekala 表示:「總體而言,新研究的數據增加了相關理論的科學證據分量。即與可燃的卷煙相比,電子煙具有顯著減少危害的潛力」。 之後若順利通過同行評審,這篇文章有望正式發表在新一期出版的《誘變》(Mutagenesis)期刊上。 來源:cnBeta
中國太陽望遠鏡揭示相鄰磁絲噴發產生的磁重連加速現象

中國太陽望遠鏡揭示相鄰磁絲噴發產生的磁重連加速現象

據外媒報道,磁重連是指磁場幾何結構的重新配置。在整個宇宙的磁化等離子體系統中,它在磁能的快速釋放及其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方面起着基本作用。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NAOC)LI Leping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磁重聯及其相鄰磁絲的演變。結果表明,相鄰的磁絲噴發所引起的傳播擾動顯著加速了重連。 這項研究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新型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是一個1米長的地面太陽望遠鏡,位於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撫仙湖太陽天文台,其提供了對太陽精細結構及其在太陽低層大氣中的演化的觀測。NVST於2013年3月15日在Hα通道觀測到11696活動區。 研究人員通過利用具有更高空間分辨率的NVST Hα圖像研究了在活動區域內的磁環及其附近磁絲,另外還結合了大氣成像組件(AIA)極端紫外線(EUV)圖像和太陽動力學觀測台(SDO)上的日震和磁成像儀(HMI)視線磁圖。 在NVST Hα圖像中,兩組原纖維融合並相互作用。隨後出現了兩組新形成的原纖維並從相互作用區縮回。 「這個結果提供了磁重連的明確證據,」馬普太陽系研究所(MPS)的Hdardi Peter--他是這項研究的論文合著者之一說道。在AIA EUV圖像中,電流片在低溫通道的重連區反復形成,等離子體則出現在電流片中並沿電流片雙向傳播。 磁絲位於重新連接區域的東南方。它爆發並推開覆蓋在重連區的迴路。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Li Leping博士表示:「磁絲噴發導致了一種擾動,它會向外傳播以穿過重新連接區域。」 電流片隨後則會變得更短更亮,重連率變得更高。它出現在AIA高溫頻道。在電流片中,更多、更熱的等離子體形成。 「跟在同一時間間隔內觀察到的磁絲噴發前相比,磁絲噴發後更多的熱能和動能通過重新連接而轉換。因此,由於相鄰磁絲噴發所引起的傳播擾動,重新連接的速度顯著加快,」Li說道。 來源:cnBeta
考古學家揭秘4.5億年前三葉蟲的奇異呼吸器官

考古學家揭秘4.5億年前三葉蟲的奇異呼吸器官

一項新的研究在4.5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中首次發現了復雜的呼吸器官的證據。與之前認為的相反,三葉蟲可以用位於腿部的呼吸器與外界完成氧交換,也就是大腿上掛着類似鰓的結構。三葉蟲是一群頭部呈半月形、類似馬蹄蟹的海洋動物,它們在進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它們現在已經滅絕了,但它們卻存活了2.5億年以上,比一代霸主恐龍的存活時間還長。 得益於新技術和一組極其罕見的化石,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學家們現在可以證明三葉蟲可以直接獲取氧,並解釋它們是如何做到的。這些發現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有助於拼湊早期動物進化的拼圖。"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將三葉蟲腿部的上分支與甲殼類動物的非呼吸上分支進行了比較,但我們的論文首次表明,上分支具有鰓的功能,"領導這項研究的UCR古生物學博士生Jin-Bo Hou說。 保存在黃鐵礦中的三葉蟲化石。Credit: Jin-Bo Hou/UCR 這項考古工作有助於將三葉蟲在進化樹上的位置更穩固地置於更古老的節肢動物,也就是一大群具有外骨骼的動物和甲殼類動物之間。 這項研究之所以能夠進行,部分原因是由於化石標本。已發現的三葉蟲有22000多種,但只有二十幾種動物的軟體部分可見。 "這些化石被保存在黃鐵礦中,這被稱為傻子的金子,但對我們來說,它比金子更重要,因為它是理解這些古老結構的關鍵,"UCR地質學教授和論文作者之一Nigel Hughes說。 CT掃描儀能夠讀取黃鐵礦和周圍岩石之間的密度差異,並幫助創建這些很少見的鰓結構的三維模型。 三葉蟲腿部的細節圖。資料來源:Jin-Bo Hou/UCR "它使我們能夠看到化石,而不必對覆蓋標本的岩石進行大量的鑽探和研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小組成員古生物學家Melanie Hopkins說。"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得到在顯微鏡下都很難看到的景象--真正的小型三葉蟲解剖結構的寬度在10到30微米之間,"她說。作為比較,人類的頭發大約有100微米厚。 研究人員可以看到血液如何通過這些精巧結構中的腔室過濾,在移動的過程中沿途拾取氧氣,這使得它們看起來與螃蟹和龍蝦等現代海洋節肢動物的鰓非常相似。 將黃鐵礦中的標本與另一個三葉蟲物種進行比較,為研究小組提供了更多關於腿部細絲如何相對於彼此排列的細節。 大多數三葉蟲在海底「拾荒」,使用它們下肢上的尖刺來捕捉和研磨獵物。在這些部位的上方,在四肢的上支上,是這些額外的結構,有人認為是為了幫助游泳或挖掘。 "過去,人們對這些結構的目的有一些爭論,因為上肢並不是呼吸裝置的好位置,"Hopkins說。"你可以認為那些絲狀物很容易被沉積物堵塞,但它們為什麼要在身體上的那個地方進化出這種結構,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休斯實驗室利用化石來回答關於生命如何針對地球大氣的變化而發展的問題。大約在5.4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種類和復雜性出現了爆炸性的多樣化。 "我們理論上已經知道這種變化一定與氧的增加有關,因為這些動物需要氧的存在。但我們幾乎沒有能力來衡量這一點,"休斯說。"這使得這樣的發現更加令人興奮。" 來源:cnBeta

世界上「最危險的污染物」:無處不在的POPs

黎巴嫩首都突發的劇烈爆炸曽在社交網絡上引發過巨大關注,當時引發爆炸的是在貝魯特港口不當存放長達6年之久的一批危險化學品硝酸銨。這場慘烈的爆炸造成百餘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幾乎夷平了半個城市,然而這樣的爆炸並不是孤立事件。 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黃俊 清華大學副教授,新興有機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委員。 天津港也曾發生過「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不當存放的硝化棉自燃導致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發生爆炸,甚至引發了微型地震,事故調查報告認為兩次爆炸當量之和相當於445噸TNT炸藥。 一次次的重大事故使得此類危險化學品的安全問題廣受關注。但除此之外,化學品的健康和環境風險亦不容忽視。特別是有一類叫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的物質,被聯合國稱作世界上「最危險的污染物」,在全球范圍內對公眾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 POPs是指同時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長距離遷移能力和生物危害性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它們來源廣泛、性質穩定、沿食物鏈傳播,一旦進入人體便難以排出。人如果受POPs暴露達到一定程度將可能造成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嚴重後果。 最具代表性的POPs之一可能是農藥滴滴涕(DDT),是在上世紀曾大量、廣泛使用過的主要農藥品種。相信很多人通過早年農作體驗或者閱讀經典名著《寂靜的春天》而對其較為熟悉。但屬於POPs的物質還有很多,其中多數對於公眾來說可能還是感覺遙遠而陌生的。 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都已開始對相應化學品採取行動,許多POPs的生產和使用陸續被停止。但是,POPs早已無處不在,現在世界上已幾乎找不到沒有POPs的淨土了,絕大多數人的體內都或多或少地含有不同種類和含量的POPs。這些被稱為「最危險的污染物」的化學品是如何產生的?為何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目前在通過什麼方式解決?未來應該如何管控,如何避免此類物質的繼續出現? 伴隨人類發展史崛起的POPs 在工業革命之前數千年的時間里,全球的人口總數以及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都是非常緩慢的,這是由於長期不變的農耕經濟模式的限制。而在此之後尤其是進入20世紀後,全球的人口數量超指數增長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出現了顯著上升。 急速的人口增加帶來了與生存與發展攸關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糧食、防疫、能源等。這些問題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得以順利解決,造就了空前的人口和經濟的繁榮,這其中,人工合成化學品功不可沒。 首先來看糧食問題。回顧上個世紀的歷史,有兩樣東西是與糧食產量的增長高度相關:一是化肥,二是農藥。無論是全球還是的統計數據中,兩者的使用量與糧食產量都呈現出很強的相關性,它們是回答糧食供給問題的關鍵。其中,以滴滴涕(DDT)為代表的有機氯殺蟲劑是上世紀的主流農藥,不僅被用於糧食增產,還被用於衛生防疫。  1874年,一名化學專業博士生奧瑟瑪•齊德勒首先發明和合成了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縮寫為DDT),但因為沒有發現有什麼用處就將其束之高閣。  1939年,瑞士嘉基公司的化學家保羅•赫爾曼•穆勒發現DDT具有很好的殺蟲活性,並且對於哺乳動物的急性毒性較小。嘉基公司對DDT申請了專利,並在投入市場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DT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用在農業上,用較低的劑量就能有效殺滅科羅拉多土豆甲蟲等害蟲,並且持效期長;二是用於衛生防疫,能有效殺滅能夠傳播斑疹傷寒的虱子以及能夠傳播瘧疾的蚊子等病媒,從而控制這些疾病的傳播。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在戰場上和占領地廣泛地採用了DDT,有效地防止了瘧疾和斑疹傷寒等疾病的流行,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在國會發表演說,稱贊DDT的驚人功效和在挽救軍民生命上的貢獻。  1948年,保羅•赫爾曼•穆勒被授予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以表彰其DDT殺蟲活性這一偉大發現。  戰後,DDT在全球被廣泛用於農業生產,每年用量約4萬噸,直至80年代才逐漸停止。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生產DDT總量高達180萬噸,其中僅美國在1959年的DDT用量就達到了3.6萬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算,DDT的使用拯救了約2500萬人的生命。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農藥,DDT一時風頭無兩。  中國自上世紀50 年代開始生產DDT,歷史上共有原藥生產企業11 家,最高年產量曾達2.1萬噸,至2004年累計生產量約為46.4 萬噸。於80 年代停止農用DDT,此後主要用於衛生防疫,以室內滯留噴灑方式用於瘧疾流行區域,直至2001年前後。此外,DDT還在2007年之前作為殺生劑被用在船舶防污漆中,防止木製漁船被藤壺等生物附着影響航行。 保羅•赫爾曼•穆勒(左)和DDT的分子結構(右) 再有能源問題。 上世紀電氣時代來臨,各種化石能源被轉化成電能驅動生產生活,電能在總能源消費中已占絕大多數。電能供給一方面涉及如何發電,另一方面涉及如何輸送。為了盡可能減少在輸配電過程中的損耗,現代電力系統中有兩種非常關鍵的裝置:一是電力變壓器,通過升壓來減少輸電過程中的損耗,再通過降壓來滿足終端需求;二是電力電容器,用於補償電力系統感性負荷的無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降低線路損耗。上述電力裝置里面都需要用到一種稱為絕緣油或浸漬劑的液體,能夠提高絕緣強度、冷卻裝置溫度的重要作用。多氯聯苯(PCB)被發現性質穩定,絕緣性能佳,阻燃性能好,作為浸漬劑具有堪稱完美的性能,因此成為變壓器、電容器絕緣油的首選。 盡管PCBs在1881年就由德國化學家在實驗室中合成出來,但商業生產卻是由美國斯旺化學公司於1929年左右開始的。1937年,美國孟山都公司收購了斯旺化學,將多氯聯苯的商業應用發揚光大。它不僅以Aroclor 牌號大量生產PCBs油,還將技術授權給其它公司以滿足北美之外其它地區的市場需求。比如在日本,鍾淵化學、三菱株式會社等都曾在獲得授權後,在日本大量生產PCBs。  全球PCBs總產量約為135萬噸,其中近一半是美國生產的(約64.2萬噸),另外的一半中的大約三分之二是歐洲國家的(約44.3萬噸)。整個亞洲只有約5%,而這5%里中日本又占了一半(約5.9萬噸)。除了用於電力變壓器和電容器的絕緣油,PCBs在歐美還被開發出很多其它用途,包括:阻燃劑,熱交換器中的導熱油、液壓油、潤滑油,以及油漆、密封劑、膠粘劑、無碳復寫紙中的添加劑等。  中國1965年至20世紀80年代的這段時間里,曾生產過不到1萬噸的PCBs油,主要用於電力電容器的浸漬劑,少量用作油漆添加劑。 對人工合成化學品的推崇 20世紀初,人工合成化學品的引入成功解決了與糧食、防疫、能源相關的重要問題。人們感嘆這些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質是如此的神奇。為追求更高效和舒適的生產生活,人們創造新的化學物質、征服和改造自然信心空前高漲。 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杜邦公司的展館內展出了特拉華州畫家約翰•麥考伊二世(John W。 McCoy II)創作的一幅13 x 16英尺的壁畫,畫面上是人們奉」Chemistry(化學)」為上帝向其頂禮膜拜的場景,下方印着那句著名的口號——「Better things...
科學家展示利用鎂在常溫常壓下使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形成甲烷/甲醇的方法

科學家展示利用鎂在常溫常壓下使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形成甲烷/甲醇的方法

據外媒報道,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限制不利環境影響的關鍵。研究人員認為,與其僅僅捕捉和儲存二氧化碳,不如將其作為燃料生產的碳原料,以實現「淨零排放能源系統」的目標。在環境條件下,僅僅利用水作為氫源,將二氧化碳(來自燃料氣或直接來自空氣)捕獲並轉化為甲烷和甲醇,將為降低過高的二氧化碳含量提供一個最佳解決方案,而且具有很強的可持續性。 孟買塔塔基礎研究所(TIFR)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利用鎂在常溫常壓下直接使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形成甲烷、甲醇和甲酸的方法,而不需要外部能源。鎂是地殼中第八大豐富元素,也是地球上第四大常見元素(僅次於鐵、氧、硅)。 在300開氏度(26.85攝氏度)和1 bar的條件下,二氧化碳的轉化在幾分鍾內進行。鎂、鹼式碳酸鎂、二氧化碳和水的獨特合作作用使這一轉化過程得以實現。如果缺少這四種成分中的任何一種,就不會發生二氧化碳的轉化。通過13 CO 2同位素標記、粉末X射線衍射法(PXRD)、核磁共振(NMR)和傅里葉變換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ATR-FTIR)鑒定了反應中間體和反應途徑,並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進行了合理化分析。在二氧化碳轉化過程中,鎂被轉化為氫氧化鎂和碳酸鎂,可進行再生。 鎂是生產能量需求最低的金屬之一,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最少。利用該方案,1千克鎂通過與水和二氧化碳的簡單反應,可產生2.43升甲烷、940升氫氣和3.85千克鹼性碳酸鎂(用於綠色水泥、制藥工業等),還可產生少量甲醇、甲酸。 在沒有二氧化碳的情況下,鎂與水的反應效率不高,氫氣產量極低,為100μmol g-1,而在二氧化碳存在的情況下為42000μmol g-1。這是由於鎂與水反應形成的氫氧化鎂溶解度差,限制了鎂內部表面與水進一步反應。然而,在二氧化碳的存在下,氫氧化鎂得到轉化為碳酸鹽和鹼性碳酸鹽,比氫氧化鎂更易溶於水,並從鎂中剝離出來,使新的鎂表面與水反應。因此,這個方法甚至可以用來生產氫氣(每千克鎂生產940升),這比單純的鎂與水反應產生的氫氣(每千克鎂生產2.24升)多出近420倍。 值得注意的是,這整個生產過程只需15分鍾,在室溫和常壓下,在異常簡單和安全的協議中發生。與其他金屬粉末不同的是,鎂粉末非常穩定(由於存在薄薄的氧化鎂鈍化表面層),可以在空氣中處理而不損失任何活性。化石燃料的使用需要被限制(如果不能避免),以應對氣候變化。這個鎂協議就會成為可持續的二氧化碳轉換協議之一,用於生產各種化學品和燃料(甲烷、甲醇、甲酸和氫氣)的二氧化碳中性過程。 火星的環境中有95.32%的二氧化碳,而火星表面的水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最近,還報道了火星上存在大量的鎂。因此,為了探索這種鎂輔助二氧化碳轉化過程在火星上使用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在較低溫度下進行了這種鎂輔助二氧化碳轉化。值得注意的是,甲烷、甲醇、甲酸和氫氣的生成量都很合理。這些結果表明,這種鎂工藝有可能在火星環境中使用,這是火星上鎂利用的一步,不過還需要更詳細的研究。 來源:cnBeta
「從字面上改變教科書」:科學家稱眼腦連接的進化比以前認為的要早得多

「從字面上改變教科書」:科學家稱眼腦連接的進化比以前認為的要早得多

據外媒報道,連接我們眼睛和大腦的神經網絡非常復雜,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證明,它的進化比以前認為的要早得多,這要歸功於一個意想不到的來源:雀鱔。密歇根州立大學的Ingo Braasch幫助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表明,這種連接方案至少在4.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於古代魚類中。這使得它比之前認為的要早1億年左右。 「這對我來說是第一次,我們的一篇論文從字面上改變了教科書,」密歇根州立大學自然科學學院綜合生物系副教授Braasch說。 這項工作於2021年4月8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這也意味着,這種眼腦連接的進化早於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現有的理論一直認為,這種連接最早是在陸地生物中演化出來的,並從那里延續到人類,科學家認為它有助於我們的深度感知和3D視覺。 而這項由法國Inserm公共研究組織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工作,不僅重塑了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它還對未來的健康研究產生了影響。 研究動物模型是研究人員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寶貴方法,但從這些模型中得出與人類狀況的聯系可能是一個挑戰。例如,斑馬魚是一種流行的模型動物,但它們的眼腦連接與人類的眼腦連接非常不同。事實上,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的聯系最早是在四肢陸生動物或四足動物中進化出來的。 "現代的魚,它們沒有這種類型的眼腦聯系,"Braasch說。"這就是人們認為這是四足動物中的新事物的原因之一。" Braasch是研究不同類型的雀鱔的主要專家之一。雀鱔的進化速度比斑馬魚更慢,這意味着雀鱔與魚類和人類共享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更為相似。這些相似性可以使雀鱔成為健康研究的強大動物模型,這就是Braasch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雀鱔生物學和遺傳學的原因。 而這也是Inserm的研究人員找Braasch進行這項研究的原因。"如果沒有他的幫助,這個項目就不可能實現,"Inserm的研究主任、巴黎視覺研究所的小組負責人Alain Chédotal說。"我們沒有機會接觸到斑點雀鱔,這種魚在歐洲並不存在,在生命之樹中占據着關鍵位置。"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Chédotal和他的同事Filippo Del Bene使用了一種突破性的技術來觀察幾種不同魚種中連接眼睛和大腦的神經。這其中包括研究得很好的斑馬魚,也包括昆士蘭大學的合作者提供的罕見標本,如雀鱔和澳大利亞肺魚。 在斑馬魚中,每隻眼睛都有一條神經連接到魚腦的另一側。也就是說,一條神經將左眼與大腦的右半球連接起來,另一條神經將其右眼與大腦的左側連接起來。其他更 "古老 "的魚的做法則不同。它們有所謂的同側或雙側視覺投射。在這里,每隻眼睛都有兩條神經連接,一條通往大腦的兩邊,這也是人類所擁有的。 有了對遺傳學和進化的理解,該團隊可以回溯時間,估計這些雙側投射首次出現的時間。展望未來,該團隊很高興能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視覺系統的生物學。 "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Chédotal說。"當我們向Ingo展示第一項成果時,他的熱烈反應和熱情支持,這非常鼓舞人心。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一起繼續這個項目。" Braasch和Chédotal都指出,這項研究是多麼強大,這要歸功於強大的合作,使團隊能夠研究如此多不同的動物,Braasch說這是該領域的一個增長趨勢。 這項研究還讓Braasch想起了另一個趨勢。Braasch表示:"我們越來越發現,很多我們認為進化得比較晚的東西其實很古老。"這其實讓他覺得自己與自然的聯系更緊密了。"當我看着這些奇怪的魚,了解我們自己身體的部分有多古老時,我對自己有了一些了解。我很高興能在這學期的比較解剖學課上用新的方式講述眼睛進化的故事。" 來源:cnBeta
肥胖者減肥為什麼會那麼難?或是脂肪組織的不協調在作祟

肥胖者減肥為什麼會那麼難?或是脂肪組織的不協調在作祟

據外媒報道,來自赫爾辛基大學肥胖研究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肥胖人群體內脂肪組織的能量「發電站」被打亂,從而導致減肥和保持體重變得更加困難同時還為各種健康問題鋪平了道路。雖然在肥胖個體的肌肉組織中也發現了類似的變化,但變化並沒有那麼劇烈。 資料圖 問題的核心是脂肪組織中的線粒體基因表達,肥胖患者的新陳代謝被發現大大減少。該發現則是基於對同卵雙胞胎的組織樣本的分析,據悉,其中一人為肥胖者。 研究人員指出,線粒體在細胞能量生產中起着關鍵作用,因此,這種減少可能維持肥胖。此外,研究還發現,肥胖個體的肌肉組織線粒體也受到了破壞,但這種變化並不像脂肪組織那樣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稱,促炎症反應狀態和表現不佳的脂肪線粒體之間的聯系是強烈的。同樣的變化也會導致肝臟脂肪的堆積、膽固醇的增加以及葡萄糖/胰島素代謝的變化,它們會使人處於前驅糖尿病狀態。然而,肌肉線粒體的變化跟同樣的健康問題沒有關系。 來自赫爾辛基大學教授Kirsi Pietiläinen指出:「同卵雙胞胎有着相同的基因,他們的體重通常相當相似。事實上,研究雙胞胎是研究基因和生活方式之間相互作用的最好方法。盡管他們的基因組相同、雙胞胎的基因甚至是線粒體可以在不同活動水平上發揮作用。在研究體重對組織功能的影響時,我們利用了這一特徵。」 來源:cnBeta
德國研究團隊開發革命性的技術 可生產出注塑成型的玻璃製品

德國研究團隊開發革命性的技術 可生產出注塑成型的玻璃製品

據外媒報道,塑料比玻璃更容易加工,這也是它被更多使用的原因之一。不過,這種情況可能要發生改變了,這要歸功於一種新工藝,它可以讓玻璃進行注塑--就像塑料一樣。該技術由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該團隊由Bastian E. Rapp和Frederick Kotz博士領導。該技術正在以Glassomer的名稱進行商業化。 這個過程從小的聚合物顆粒開始,每一個顆粒都有微小的硅玻璃顆粒分散在其中。這些顆粒被倒入標準的注塑機中,使其熔化,然後將熔化的聚合物注入模具中。一旦聚合物冷卻硬化,物品就會被從模具中彈出。這時,它看起來還是普通塑料製成的。 然而,經過水洗並放入600 ℃的烘箱後,所有的聚合物都會被洗掉或燒掉--這時只留下鏈接的玻璃顆粒。然後將物品加熱到1300℃時,這些顆粒會通過一個被稱為燒結的過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純石英玻璃成品。 "這些顆粒基本上可以順利地相互流動,"Kotz告訴我們。"然而,組件卻保持着形狀,只是在每個方向上縮小了約15%的系數。" 該技術不僅有可能讓復雜、細致的物品快速地被大量玻璃製成,而且它也不需要熔化普通玻璃所需的2000℃的溫度--這意味着它比傳統的玻璃製品製造方法要節能得多。而且作為額外的獎勵,從物品中洗出的聚合物粘結劑可以重復使用。 「幾十年來,在製造工藝中,玻璃往往是材料的第二選擇,因為它的形成過於復雜,耗能大,不適合生產高分辨率的結構,」Rapp說。「另一方面,聚合物可以實現這一切,但其物理、光學、化學和熱性能都不如玻璃。因此,我們將聚合物和玻璃加工相結合。我們的工藝將使我們能夠快速、低成本地用玻璃替代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和復雜的聚合物結構和部件。」 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項新技術。 來源:cnBeta

「世界末日冰川」新研究顯示流入冰川的暖水比想象中多

據外媒報道,研究人員首次能從也被稱為「世界末日冰川」的思韋茨冰川下獲取數據。他們發現,流入冰川的暖水比之前認為的要多,這引發了人們對冰川加速融化和流動的擔憂。研究人員通過無人駕駛潛艇Ran在思韋茨冰川前緣下獲得了一些新發現。 來自東安格利亞大學的Karen Heywood教授說道:「這是Ran的第一次極地探險,她對冰架下水域的探索比我們之前所希望的要成功得多。我們計劃在這些令人興奮的發現的基礎上在明年展開進一步的冰下任務。」 據悉,這艘潛水器已經測量了冰川下洋流的強度、溫度、鹽度和含氧量。 這項新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哥德堡大學教授Anna Wåhlin指出,全球海平面受陸地上的冰量影響,而預測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西南極洲冰原在未來的進化。 影響全球海平面 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的10%是由南極洲西部的冰蓋造成的,但同時,南極洲西部的冰最有可能增加這一速度,因為全世界變化最快的是思韋茨冰川。由於它的位置和形狀,思韋茨冰川對溫暖、含鹽的洋流特別敏感,這些洋流在它下面找到了路。 這一過程可能會導致冰川底部加速融化以及所謂的「擱淺區」的內陸移動。「擱淺區」是冰層從靜止在海床上過渡到漂浮在海洋中的區域。 由於它的位置難以到達、離研究站很遠、處在一個通常被厚海冰和許多冰山封鎖的地區,所以對這一地區的現場測量一直都是非常匱乏的。這就意味着對於這個區域的冰-海洋邊界過程的認識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一次測量完成 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展示了潛水器測量冰川下洋流的強度、溫度、鹽度和含氧量的結果。 「這是第一次在思韋茨冰川下進行的測量,」Anna Wåhlin說道。 研究結果已被用於繪製冰川漂浮部分下面的洋流。研究人員發現,松島灣(Pine Island Bay)的深水流經東部有一條很深的通道,而這條通道此前被認為是被水下山脊所阻斷的。 該研究小組還測量了從北部將溫水引向思韋茨冰川的三條通道中的一條的熱量輸送。南佛羅里達大學的Alastair Graham博士表示,在研究之前,他們並不知道溫水進入和攻擊思韋茨冰川的渠道,但現在他們通過利用Ran上面的聲納設備發現了存在不同的路徑。 據悉,那里測量的值為0.8TW,相當於每年75km³冰的淨融化量,這幾乎跟整個冰架的基底融化量一樣大。盡管跟全球其他淡水資源相比,由於熱水而融化的冰的數量並不多,但熱傳輸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這可能表明冰川在一段時間內並不穩定。 不可持續性 研究人員還指出,大量的融水從冰川前部向北流動。鹽度、溫度和氧含量的變化表明,冰川下面的區域是一個以前未知的活躍區域,不同的水團在這里相遇並相互混合,這對了解冰底部的融化過程非常重要。 觀測結果顯示,溫暖的海水從四面八方湧向固定點,這是冰跟海床相連的關鍵位置,其讓冰架保持穩定。英國南極調查局的Rob Larte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突出表明,溫暖的海水如何以及在何處影響思韋茨冰川,該冰川受到了海床形狀和冰架基底及水本身特性影響。從Ran任務中成功整合新的海底調查數據和對水性質的觀察顯示了國際思偉茨冰川合作項目中多學科精神的好處。」 「好消息是,我們現在第一次收集數據,這是建立思韋茨冰川動力學模型的必要數據。這些數據將幫助我們在未來更好地計算冰的融化。在新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改進模型以減少目前盛行於全球海平面變化的巨大不確定性,」Anna Wåhlin說道。 來源:cnBeta
OneWeb和SpaceX衛星上周避免了一次潛在的在軌碰撞

OneWeb和SpaceX衛星上周避免了一次潛在的在軌碰撞

美國太空部隊和OneWeb的代表表示,上周末,來自OneWeb和SpaceX「星鏈」星座的兩顆衛星在軌道上互相躲避了一次危險的接近。這是兩家競爭對手公司在競相擴大其在太空中的新寬帶廣播網絡時,第一次已知的避免碰撞事件。 3月30日,在OneWeb從俄羅斯發射最新一批36顆衛星5天後,該公司收到了美國太空部隊第18太空控制中隊發出的數次 "紅色警報",警告可能與「星鏈」衛星發生碰撞。由於OneWeb的星座在圍繞地球的較高軌道上運行,該公司的衛星必須經過SpaceX的「星鏈」衛星網,這些衛星的軌道高度大約為550公里。 一份太空部隊的警報顯示,碰撞概率為1.3%,兩顆衛星的距離達190英尺--對於在軌衛星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距離。如果衛星在軌道上相撞,可能會造成一連串的災難,可能會產生數百塊碎片,並使它們與附近的其他衛星發生碰撞。 目前,沒有任何國家或全球權威機構可以迫使衛星運營商對預測的碰撞採取行動。太空部隊的緊急警報讓OneWeb的工程師們爭先恐後地給SpaceX的「星鏈」團隊發送電子郵件,以協調機動,使兩顆衛星彼此保持更安全的距離。 據OneWeb的政府事務主管Chris McLaughlin稱,在與OneWeb協調時,SpaceX禁用了其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避撞系統,以使OneWeb能夠將其衛星引開。目前還不清楚SpaceX禁用該系統的具體原因。SpaceX公司沒有回復記者對這篇報道的多次置評請求,該公司衛星政策總監David Goldman也沒有回復。 SpaceX公司避免衛星碰撞的自動系統引發了爭議,引起了其他衛星運營商的擔憂,他們表示,在「星鏈」衛星接近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知道系統會以何種方式移動「星鏈」衛星。「協調是問題所在,」McLaughlin說。「僅僅說『我有一個自動化系統』是不夠的,因為其他人可能沒有,也不會理解你的系統想做什麼。」 SpaceX公司大約有1370顆「星鏈」衛星在軌,並正在按計劃發射數千顆,其雄心是建立一個12000顆衛星的全球寬帶覆蓋網絡。OneWeb至今已經發射了146顆衛星,其中它計劃將大約650顆衛星送入軌道,以建立類似的全球網絡,在圍繞地球的更高軌道上運行。而傑夫-貝佐斯的亞馬遜也承諾加入同樣的競賽,計劃發射3000多顆低地軌道的衛星。所有的公司都希望將寬帶互聯網傳送到地球最農村地區,以滿足消費者和政府日益增長的需求。 「這一事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在全球最佳實踐的限制下,衛星運營商如何負責任,」太空部隊第18太空控制中隊的數據共享和太空飛行安全翼負責人Diana McKissock說。「他們互相分享數據,他們互相聯系,我認為在沒有任何全球監管的情況下,這是......可能的藝術。」 不過,主要由SpaceX的「星鏈」在軌衛星急劇增加,其發展速度超過了任何權威機構對該行業的安全監管。McKissock表示,SpaceX已經努力提高其在軌透明度;該公司目前向其他運營商提供其衛星的位置數據。但分析師和運營商表示,其避免碰撞的自動化系統是一本封閉的書,在這里最需要開放和協調。 「如果你不得不在將要發生潛在碰撞時將其關閉,那麼擁有它的意義是什麼?」 安全世界基金會的 Victoria Samson說,由於沒有任何明確的國際框架來管理太空中的活動物體,因此如果真的發生碰撞,誰來承擔責任基本上不清楚。 隨着OneWeb、SpaceX、亞馬遜和其他公司競相向太空發射更多的衛星,業內的擔憂也在增加。而這次「星鏈」的險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19年,歐空局的一顆衛星不得不避開「星鏈」衛星,以避免潛在的碰撞。SpaceX當時表示,由於一個計算機錯誤,無法與歐空局進行適當的通信,所以沒有移動衛星。 隨着每月計劃發射更多的OneWeb衛星,以及亞馬遜和Telesat的計劃星座在比星鏈更高的軌道上,建立明確的軌道交通規則的需求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SpaceX顯得尤為突出,不僅僅是因為其星座的規模,還因為它要把它們送到哪里。"OneWeb和其他公司必須通過星鏈中轉才能到達目的地,所以SpaceX現在需要確保其他衛星運營商能夠安全地做到這一點,"Quilty Analytics的衛星行業分析師Caleb Henry說。 McLaughlin表示,第18空間控制中隊完全了解業界對SpaceX自主避障方式的擔憂。"所以這很有趣,"她說。"但就像我說的那樣,我很高興他們互相交談。可怕的情況是,當其中一個操作者不溝通時,那就只能祈禱了。"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第一份火星天氣報告

NASA「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第一份火星天氣報告

美國宇航局NASA此前曾詳細介紹過,2月中旬登陸火星的「毅力」號探測器配備了一套名為"火星環境動態分析儀"(MEDA)的系統。該工具旨在收集該火星車在傑澤羅隕石坑位置的當地 "天氣報告",然後將數據發回給地球上的人們。本周這種報告已經首次完成發送。 NASA解釋說,其MEDA團隊於2月19日首次啟動該系統半小時。當天晚些時候,該團隊收到了系統的第一批數據,確認MEDA在與「毅力」號漫遊車一起下降到紅色星球的過程中倖存下來。 MEDA系統的重量為12磅,在帶上火星的大量科學儀器當中算得上相當笨重,其配備了許多傳感器,使它能夠測量星球表面大氣條件,以及任何時間的塵埃水平。相對濕度、壓力、風力風向、空氣溫度、輻射和地面溫度都可以由該系統測量,並且無論「毅力號」是否處於休眠狀態,它都能每小時自行喚醒以記錄數據。 NASA表示,利用MEDA的第一批數據,其團隊能夠整理出第一份來自紅色星球Jezero隕石坑的天氣報告。在系統測量開始時,火山口的溫度是-4℉;半小時後,溫度已降至-14℉。 該團隊能夠將這些數據與另一邊Gale隕石坑好奇號漫遊車的REMS系統發送的大氣信息進行對比,揭示出Jezero的大氣狀況更加清晰。研究人員還能夠用該系統確認他們的預測模型,該系統測得的大氣壓力為718帕。 雖然好奇號有自己的天氣監測系統,但NASA指出,MEDA搭載了一些重要的升級,包括除了表面溫度外,還能測量多個高度的溫度,另外它還能測量火星表面附近的輻射級別。MEDA也比REMS更耐用,並將在未來幾年長期提供定期測量結果,供專家們使用。 來源:cnBeta
美國希望利用海上風電場收集有關氣候變化和海洋健康的寶貴數據

美國希望利用海上風電場收集有關氣候變化和海洋健康的寶貴數據

美國希望利用海上風電場收集有關氣候變化和海洋健康的寶貴數據。可再生能源巨頭Ørsted最近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簽署了一份協議備忘錄,同意幫助該機構在租賃給該公司的美國水域收集數據。 NOAA表示,該協議 為與其他開發商簽訂類似的數據共享協議鋪平了道路。拜登政府計劃大幅擴大該國的海上風電產能。美國目前只有東海岸兩個相對較小的項目擁有42兆瓦的產能。如果拜登政府兌現其對海上風電開發的承諾,來自東西海岸的風電場發電量將在這十年增長到3萬兆瓦、。 每一個新的風場也會增強政府跟蹤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這種增長應該有助於美國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避免更深的氣候危機。新協議讓每個新的風電場提高該機構跟蹤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 NOAA綜合海洋觀測系統項目辦公室主任Carl Gouldman表示,擁有更多的數據共享和更多來自風力開發商的采樣,將幫助我們全面了解氣候變化情況,海上進行研究成本很高,所以像與Ørsted公司的合作可以幫助填補NOAA海洋觀測的空白。 備忘錄概述了Ørsted將幫助NOAA的廣泛研究領域。Ørsted同意分享空氣和水質、海洋生物、氣象學以及沿海和海洋海流和海浪的數據。它還將收集數據,以更好地繪制海洋地圖,研究其物理特性。由於Ørsted收集的激光雷達數據,天氣預報可以變得更好,激光雷達還可以被用來拍攝大氣中的風速曲線。 Ørsted公司利用浮標和船隻收集額外的數據,為未來的風電場項目進行調查。它還有一架滑翔機,收集用於風暴預報的海洋學數據。 來源:cnBeta

AI強大算法幫助研究癌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語言

科學家發現,Netflix、亞馬遜和Facebook使用的強大算法可以 "預測 "癌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語言。科學家將數十年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被輸入到一個計算機語言模型中,看看人工智能是否能比人類做出更先進的發現。位於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們發現,機器學習技術可以解讀癌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 "生物語言"。 們的突破性研究已於2021年4月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PNAS》上,未來可用於糾正細胞內部導致疾病的語法錯誤。論文的主要作者、聖約翰學院的研究員Tuomas Knowles教授表示:"將機器學習技術引入到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研究中,絕對是一個遊戲規則的改變。最終,我們的目標將是利用人工智能開發出有針對性的藥物,以極大地緩解症狀或根本防止痴呆症的發生。" 每當Netflix推薦觀看一部連續劇,或者Facebook推薦某個人做朋友時,這些平台都在使用強大的機器學習算法,對人們下一步會做什麼進行高度猜測。像Alexa和Siri這樣的語音助手甚至可以識別出個別的人,並立即與你 "對話"。 論文第一作者、聖約翰學院研究員卡迪-利斯-薩爾博士使用類似的機器學習技術訓練了一個大規模的語言模型,來研究當人體內的蛋白質出現問題導致疾病時,會發生什麼。人體是成千上萬種蛋白質的家園,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其中許多蛋白質的功能。研究人員要求一個基於神經網絡的語言模型來學習蛋白質的語言。他們特別要求該程序學習形變生物分子凝結物的語言,即在細胞中發現的蛋白質液滴,科學家們真正需要了解這些語言,才能破解導致癌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功能和故障。 蛋白質是大而復雜的分子,在體內發揮着許多關鍵作用。它們在細胞中做着大部分的工作,是人體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功能和調節所必需的,比如抗體就是一種蛋白質,其功能是保護身體。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頓氏症是最常見的三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但科學家認為有幾百種。 在影響全球5000萬人的阿爾茨海默病中,蛋白質會變質,形成團塊,殺死健康的神經細胞。健康的大腦有一個質量控制系統,可以有效地處理這些潛在危險的大量蛋白質,即所謂的聚合體。科學家們現在認為,一些無序的蛋白質也會形成液體狀的蛋白液滴,稱為聚結物,它們沒有膜,相互之間自由融合。蛋白質凝結物最近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它們控制着細胞中的關鍵事件,如基因表達。 任何與這些蛋白滴相關的缺陷都可能導致癌症等疾病。這就是為什麼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引入到蛋白質功能失常的分子起源研究中是至關重。研究人員給算法輸入了所有已知蛋白質上持有的數據,這樣它就能夠學習和預測蛋白質的語言,就像這些模型學習人類語言一樣,WhatsApp知道如何為你推薦詞語。然後,研究人員能夠向它詢問有關特定語法的問題,這些語法只導致一些蛋白質在細胞內形成凝結物。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解開它將幫助研究人員學習疾病語言的規則。 機器學習的進一步使用可以改變未來的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如果沒有機器學習的幫助,發現可能會超出目前科學家對疾病的了解和推測,甚至可能會超出人類大腦所能理解的范圍。機器學習可以擺脫研究人員認為的科學探索目標的限制,它將意味着會發現我們甚至還沒有設想過的新的聯系。 來源:cnBeta

NASA韋伯望遠鏡將帶着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開啟百萬英里旅程

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程師們已經成功地折疊和包裝了它的遮陽罩,以備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百萬英里(約150萬公里)的旅程。遮陽罩是一個五層的菱形結構,有一個網球場那麼大,是經過特別設計的,可以圍繞着望遠鏡的兩邊折疊起來,並適合其運載火箭阿麗亞娜5號火箭的限制。 現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雷東多海灘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經完成了折疊工作,遮陽罩將在發射過程中和望遠鏡在太空中度過的最初幾天里保持這種緊湊的形式。 遮陽罩的設計是為了保護望遠鏡的光學元件不受任何可能幹擾視線的熱源影響,是韋伯最關鍵和最復雜的部件之一。由於韋伯是一台紅外望遠鏡,它的反射鏡和傳感器需要保持在極低的溫度下,才能探測到來自宇宙中遙遠物體的微弱熱信號。 在太空中,遮陽罩的一面總是會反射來自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光和背景熱。熱力模型顯示,最外層的最高溫度為383開爾文,即約230華氏度。同時,太陽盾的另一面將始終面向深空,最冷層的模型最低溫度為36開爾文,約為零下394華氏度。 完全展開後,望遠鏡的遮陽罩尺寸幾乎為70英尺×47英尺(21米×14米)。當收進火箭內部准備發射時,折疊後的太陽盾將被包裝在天文台其他結構之間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以塞進直徑18英尺(5.4米)火箭整流罩內的有限空間。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首席太陽盾設計工程師Jeff Cheezum表示:"我們試圖通過折疊起一個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實現的目標,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它類似於包裝降落傘,就像跳傘運動員需要正確地包裝降落傘,才能完美打開並成功返回地面一樣,韋伯需要它的遮陽罩完美地收起,以確保它也能完美地打開並保持其形狀,以便成功地將望遠鏡保持在所需的工作溫度下。 長達一個月的折疊遮陽罩過程,首先是將五層遮陽罩盡可能平鋪。在部署狀態下,遮陽罩就像一艘多層銀船,因此其固有的曲面給這一步驟增加了一定的復雜性。之後,各層被垂直吊起,並支撐在特殊的支撐設備上,以便對它們進行適當的約束,以便進行折疊。然後,一隊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每層膜以之字形折疊,在望遠鏡的兩側形成手風琴狀的膜堆。 第一層遮陽罩的厚度為千分之二英寸(0.005厘米),而其他四層的厚度只有千分之一英寸。對該團隊來說,一個內在的挑戰是折疊如此薄層的精細度。折疊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到諸如遮陽罩90根不同的張緊電纜等組件,這些電纜必須以特定的方式收納,以確保太陽盾順利部署。 隨着遮陽罩折疊順利完成,工程團隊已經為遮陽罩在太空復雜部署做好了准備。遮陽罩將在發射後望遠鏡在太空的第一周結束時展開,伸展到其全部尺寸,然後將其五層中的每一層分開並張緊。 來源:cnBeta
國際空間站安全對接載有新成員的聯盟號飛船 駐站成員人數已上雙

國際空間站安全對接載有新成員的聯盟號飛船 駐站成員人數已上雙

國際空間站本周顯得有些擁擠,一名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和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安全抵達軌道科學平台,使其目前的乘員人數達到10人。三位ISS新居民:美國宇航局的馬克·范德黑和俄羅斯航天局的奧列格·諾維茨基和皮奧特·杜布羅夫昨天乘坐聯盟MS-18號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的發射場前來報到。 美國時間周四凌晨,一艘聯盟號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該航天器對接俄羅斯的Rassvet艙,花了兩個軌道和大約三個小時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不過,這種擁擠只是暫時的。三名新加入的人員將加入已經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遠征64號乘員組。官方稱,遠征65號任務將於4月16日(周五)開始:屆時NASA的凱特·魯賓斯、俄羅斯宇航局的謝爾蓋·庫德·斯維爾奇科夫和指揮官謝爾蓋·雷日科夫都將離開空間站。屆時,美國宇航局的香農·沃克將接任站長一職。 美國東部時間4月15日星期四下午3點45分,ISS將舉行一個儀式來紀念這次交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國際空間站的三名新居民將在國際空間站上停留6個月以進行各種研究和工程任務。另外還有4人將在4月下旬搭乘SpaceX Crew Dragon號抵達。這一任務被稱為Crew-2,計劃於4月22日星期四發射。同時,展示NASA商業乘員計劃和Crew Dragon具體功能的Crew-1將於4月28日離開。美國宇航局和宇航員此前將目前停靠在國際空間站的 "Crew Dragon"移到了空間站的另一個端口,以便為未來的任務清理出空間。 通常情況下,國際空間站上最多會常駐6人,但設計時也考慮了像這次的交接期間,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維持更多的組員。確保有足夠的能力將空間站的船員送回地球是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的住宿分散在不同的模塊中,這些模塊組合成了這個設施。雖然團結號連接艙是美國航天局和俄羅斯乘員聚在一起吃飯的地方,但和諧號艙有四個床位,茲韋茲達艙有兩個床位。 來源:cnBeta

美國宇航局為Artemis I任務認證新的發射控制系統

當NASA空間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航天器在執行Artemis I任務時,將從NASA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航天器和地面支持設備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每秒100兆字節左右。這些信息的數量和速度要求有一個復雜和強大的計算機系統來處理這些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實時傳遞給發射團隊和相應的任務系統。 這種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系統,稱為航天器指揮控制系統(SCCS),現在已經通過了在 Artemis I上使用的認證。NASA工程總監Shawn Quinn和KSC工程設計認證審查委員會在最近對SCCS的設計認證審查結束時,對該系統進行了簽字。 2020年2月3日,在美國宇航局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Artemis I發射團隊成員在發射控制中心1號發射室內參加倒計時模擬。來自獵戶座、太空發射系統和探索地面系統的近100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共同完成了一系列模擬挑戰,以及最後的倒計時程序。Artemis I將是獵戶座飛船和SLS火箭的首次綜合四分飛行,該系統將最終使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登陸月球。該系統是來往於SLS核心級、火箭的臨時低溫推進級(ICPS)、獵戶座、地面系統和發射室內的操作人員信息交匯的電子樞紐。在裝載和發射過程中,軟件每秒將處理高達57.5萬次的變化。 EGS內部指揮、控制和通信組織的發射控制系統項目經理Mike Van Houten表示:"我們要同時飛行三個飛行器,包括獵戶座飛船、ICPS和SLS核心級,SCCS需要能夠同時與這三個飛行器進行通信。當我們與航天器和飛行器'對話'的時候,我們也在接收來自肯尼迪航天中心地面系統的數據,包括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現場的子系統以及移動發射器上的設備數據,無論是顯示、應用還是記錄。而所有的動作都必須同步,這樣數據才能在最快的時間范圍內准確到達應該到達的地方。" 所有這些信息都被整合到肯尼迪發射控制中心內整個1號發射室和2號發射室的控制台上顯示的顯示屏上,使操作人員能夠就如何繼續進行中的活動做出明智的決定。SCCS由定製軟件和現成產品組成,是專門為管理Artemis任務的處理和發射操作而開發的。該認證標志着系統開發的結束,並標志着Artemis I項目 "維持 "階段的開始。今後,團隊進行的倒計時和發射模擬將有助於訓練發射團隊和微調SCCS。 來源:cnBeta

中國民營火箭新跨越 實現高超音速級間分離

中國民營火箭企業零壹空間宣布,已順利完成某客戶委託的臨近空間高超音速級間分離技術研究任務,解決了大氣層內高超音速安全、可靠分離的技術問題,保障某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在指定窗口順利完成一子級分離。級間分離,是運載火箭、導彈設計中經常遇到的技術問題,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級間分離,由於高動壓導致的嚴重氣動干擾作用,級間分離及穩定控制問題變得非常突出,成為制約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任務成敗的關鍵一環。 級間分離過程仿真畫面 對於高超音速飛行器,完成級間分離不僅要求助推器級與上面級能夠順利分開,且相互無碰撞,同時要求分離過程中相互作用力和分離後氣動干擾不能對上面級產生過大幹擾而發生失穩,因而分離過程中對姿態控制、氣動干擾的預測,以及分離時序設計與控制等有很高要求。 因此,以分離設計、分離仿真為代表的分離技術是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重要設計技術。 零壹空間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多學科優化設計、重疊網格等先進技術,並基於多款已完成飛試型號的成熟設計經驗,開展了大量的方案論證、迭代設計、關鍵技術攻關,以及分離過程高精度模擬仿真。 研究過程中始終堅持技術可靠實用,理論設計與數值仿真驗證相結合的原則,不斷解決分離方案實用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級間分離重疊網格 為保證某型火箭在指定窗口順利完成任務載荷釋放,零壹空間研究團隊從以下幾個子目標入手,完成分離方案的設計。 - 通過多學科優化技術,確定最優總體布局與氣動外形; - 通過氣動計算與分析、彈道與動力系統迭代設計,確定各系統基本方案; - 詳細設計分離系統方案,計算分離氣動干擾,優化分離結構與分離時序,選擇分離火工品等; - 通過重疊網格技術進行分離運動仿真,驗證分離方案的可靠性。 零壹空間的級間分離方案採用成熟的分離螺栓+彈簧完成任務載荷與助推級分離,任務載荷末端與級間段通過分離螺栓連接;在指定的分離窗口,級間分離螺栓解鎖,彈簧套筒克服軸向氣動力,將任務載荷彈出一定距離,之後在氣動力作用下,任務載荷與助推級完成級間分離。 本次分離方案繼承了零壹空間已有的成熟分離技術,技術方案合理可行、風險可控、可靠性高,達到飛行試驗目的與產品技術指標。 級間分離過程示意圖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 適配體分子結合病毒刺突蛋白

波恩大學和caesar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分離出一種分子,這種分子可能會在對抗新冠病毒過程中另闢蹊徑。該活性成分能與病毒用來對接其感染細胞的刺突蛋白結合。這可以防止它們進入細胞。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分子似乎是通過使用與之前已知的抑制劑不同的機制來實現的。因此,研究人員懷疑它也可能有助於對抗病毒突變。這項研究將發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雜誌上,但已經可以在線查閱。新型活性成分是一種所謂的適配體。這些是DNA的短鏈,也是構成染色體的化學物質。DNA鏈喜歡將自己附着在其他分子上,人們可以稱之為粘性分子。因此,在染色體中,DNA是以兩條平行的線的形式存在的,這兩條線的粘性面相對,像兩條扭曲的線一樣纏繞在一起。 另一方面,這種適配體是單鏈的。這使得它們能夠與常規DNA通常不會結合的分子形成鍵,並影響它們的功能。這些適配體所含的潛在活性成分是地球上人類的數百萬倍。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海量成分來分離能附着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的適配體。。" 刺突蛋白對病毒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病毒利用刺突蛋白與它攻擊的細胞對接。在這個過程中,這種蛋白質與受害者表面的一種叫做ACE2的分子結合,這種分子能有效地鎖定棘突蛋白,就像滑雪靴中的滑雪鞋一樣。然後病毒與細胞融合並對其重新編程,產生大量新病毒。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現在知道的絕大多數抗體都阻止對接,它們附着在負責識別ACE2的刺突蛋白部分。 現在分離出來縮寫為SP6的適配體也與刺突蛋白結合,但在不同的位置。SP6不能阻止病毒與靶細胞對接。盡管如此,它還是降低了病毒對細胞的感染水平,我們還不知道是哪種機製造成的。研究人員在實驗中沒有使用真正的冠狀病毒,而是使用所謂的假病毒,它們在表面攜帶刺突蛋白,但是,它們不會引起疾病。研究人員現在需要看看這種結果是否在真正的病毒中得到證實。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中期內,這項工作可能會產生一種鼻噴霧劑,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防止冠狀病毒感染。必要的研究肯定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盡管如此,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感染的機制。這一點更為重要,因為現有的活性成分主要針對受體結構域。在所謂的「英國突變」病毒中,這個結構域被改變,使它與ACE2的結合更加緊密。這種突變積累得越多,現有藥物和疫苗失效的風險就越大,因此現在這種研究可能會引起人們對病毒另一個致命弱點的關注。 來源:cnBeta
鋁陽極電池可使太陽能儲能成本變得更低

鋁陽極電池可使太陽能儲能成本變得更低

採集綠色太陽能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儲存這些能源。雖然近年來採集太陽能的成本已經顯著下降,但通過電池組和其他方法存儲這些能量的成本並沒有那麼快跟隨下降。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低成本的材料來製造可充電電池,以使能源存儲更加實惠。 該團隊認為,他們的突破可以為目前主導電池市場的鋰離子電池提供更安全、更環保的替代品。鋰離子電池運用在太陽能上目前存在一些挑戰,它們充電速度慢,如果被刺破或損壞或者環境不太理想的情況下,活潑的鋰離子可能會起火。在目前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正在使用鋁和鋅來製造一種新的電池。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電池有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它只有兩種元素用於陽極和陰極。這些元素是鋁和碳。這兩種元素價格低廉,而且環保。電池的生命周期很長,當團隊計算儲能成本時,電池的壽命越長,儲能的成本降低越明顯。 使用鋁的主要優勢之一是,與許多其他金屬相比,鋁是一種豐富的材料,具有較高的儲能能力。面臨的挑戰是,鋁很難集成到電池電極中。鋁會與物理上分割陽極和陰極的玻璃纖維分離器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電池短路和失效。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設計一種由碳纖維交織而成的基質,與鋁形成更強的化學鍵來解決這一問題。當電池充電時,鋁會通過共價鍵沉積到碳結構中。該技術需要對電池進行非平面架構,並創造出更深、更一致的鋁的分層,並能夠進行精細控制。研究人員指出,在實際條件下,他們的鋁陽極電池可以比其他鋁充電電池可逆性充放電次數多一個或多個數量級。 來源:cnBeta
新研究分析人為干預地球反射太陽光的能力去冷卻生態系統的利弊

新研究分析人為干預地球反射太陽光的能力去冷卻生態系統的利弊

氣候干預生物學工作組的研究人員,包括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環境研究所的Jessica Hellmann--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了太陽氣候干預對生態的影響。該團隊由來自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和生態學家組成,他們發現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將少量太陽光反射回太空的太陽輻射修正(SRM)技術對生態的影響。 該團隊重點研究了一種特定的擬議SRM策略--被稱為平流層氣溶膠干預(SAI))--在平流層中創造一種硫酸鹽氣溶膠雲,以減少一部分進入的太陽光和輻射。理論上,這種雲的大小和位置都可以控制。SAI就像在大氣層中放置微小的反射粒子,將一部分太陽輻射反彈回太空,這樣部分輻射就不會到達--並使地球變暖。 該團隊強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必須是優先事項。 "我們剛剛開始考慮地球工程的風險和收益,我們必須將生態系統納入成本效益研究,"明尼蘇達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Hellmann說。"只有當地球工程的好處大大超過其缺點時,我們才應該追求地球工程。由於我們阻止氣候變化的努力是溫和而緩慢的,因此考慮地質工程的案例越來越多,這代表了生態學家在地質工程對話中的聲音。" SAI下生態系統和氣候之間級聯關系的復雜性--再加上SAI情景的時間、數量、長度和終止--意味着SAI不是一個簡單的調溫器,只是將熱量降低幾度。SAI的其他潛在影響包括降雨量的變化和表面紫外線的增加。雖然SAI可能會冷卻過熱的地球,但它無法抵消大氣中二氧化碳上升的所有影響,例如停止海洋酸化。 "當我們接近像這些復雜的問題時,對整個地球表面生物多樣性的固有模式有一個廣泛的規模,理論上的理解,但這種理解往往是由更精細的實驗提供信息,這些實驗測試了這些模式背後的生物和物理機制,"研究的共同領導者,密歇根州立大學綜合生物學系和生態學,進化和行為項目的副教授Phoebe Zarnetske說。 "我希望這篇論文能夠說服生態學家,關於自然界對太陽能地球工程的反應的研究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尤其是觸及到關於光合作用和動物遷徙等不同主題的核心生態問題,"密歇根大學校友Shan Kothari說,他在去蒙特利爾大學之前在生物科學學院工作期間為這項研究做出了貢獻。 Kothari說,其他科學家如何考慮該研究結果的一個例子是,考慮太陽能地球工程方案所導致的獨特條件,這些條件可能會幫助或阻礙生態系統儲存碳的能力。他補充說,這種研究可以幫助國際社會在考慮太陽能地球工程時,更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潛在風險和益處。 來源:cnBeta
新型聚合物電池誕生 充電速度比鋰離子電池快10倍

新型聚合物電池誕生 充電速度比鋰離子電池快10倍

很難想象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鋰離子電池。它們主導了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小規格電池市場,也普遍用於電動汽車。與此同時,鋰離子電池也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包括:在低溫下存在潛在的火災隱患和性能下降;以及廢舊電池處理對環境的影響相當大。 據俄羅斯一研究團隊的領頭人、聖彼得堡大學電化學系教授奧列格·列文介紹,化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將氧化還原活性的含硝基基聚合物作為電化學儲能材料。這些聚合物的特點是能量密度高,由於快速氧化還原的動力學,這種聚合物電池充電和放電速度快。但具體實施到產品中時,面臨的一個挑戰是電導率不足,這阻礙了電荷的收集,即使使用高導電性的添加劑,如碳也難以解決問題。 聖彼得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合成了一種基於鎳硒復合物(NiSalen)的聚合物。這種金屬聚合物的分子就像一根分子線,將能量密集的硝酰垂體連接在上面。該材料的分子結構使其能夠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實現高電容性能。 '我們在2016年提出了這種材料的概念。當時,我們開始開發一個基礎項目 "基於有機金屬聚合物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該項目得到了俄羅斯科學基金會的資助。在研究這一類化合物的電荷傳輸機制時,我們發現有兩個關鍵的發展方向。首先,這類化合物可以作為保護層,覆蓋在電池的主導體電纜上,否則就會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材料製成。其次,它們可以作為電化學儲能材料的活性成分,"Oleg Levin解釋說。 這種聚合物的研發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在第一年,科學家們對新材料的概念進行了測試:他們將各個成分結合起來,以模擬導電的主幹和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含硝基氧基的垂體。必須確保該結構的所有部分都能相互配合與加強。下一階段是化合物的化學合成。這是項目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這是因為有些成分極為敏感,即使是科學家最輕微的錯誤也可能導致樣品的降解。 在獲得的幾種聚合物試樣中,只有一種試樣是足夠穩定和高效的。新化合物的主鏈是由鎳與Salen配體的復合物形成的(Salen這個名字是由水楊醛(salicylaldehyde)和乙二胺(ethylenediamine,en)組合而成)。一種能夠快速氧化和還原(充放電)的穩定自由基通過共價鍵與主鏈相連。 '使用我們的聚合物製造的電池可以在幾秒鍾內完成充電--比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快10倍左右。這一點已經通過一系列實驗得到了證明。但是,現階段,它的容量仍然落後--比鋰離子電池低30-40%。Oleg Levin說:"我們目前正在努力改善這一指標,同時保持充放電速率。 新電池的陰極已經製造完成,用於化學電流源的正極。現在我們需要負極,事實上,它不需要從頭開始製作,可以從現有的電極中選擇。它們搭配在一起將形成一個系統,在某些領域,可能很快就會取代鋰離子電池。 '新電池能夠在低溫下工作,在快速充電需求高的地方,它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使用起來很安全,沒有任何可能構成燃燒危險的物質,不像現在普遍使用的鈷基電池。它所含的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的金屬也大大減少。Oleg Levin說:"我們的聚合物中含有少量的鎳,但比鋰離子電池中的鎳含量少得多。 來源:cnBeta

聯盟號「遠征65」任務成功發射 將三名宇航員送上國際空間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分享了一段遠征64/65號乘員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的視頻和圖片。這次,包括一名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和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在內的三人組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執行"遠征65"任務的宇航員包括俄羅斯宇航局的俄羅斯宇航員Pyotr Dubrov、俄羅斯宇航局的俄羅斯宇航員Oleg Novitskiy和NASA宇航員Mark Vande Hei。 這次發射是在兩個軌道上進行,行程3個小時,目標與國際空間站Rassvet艙對接。這是Vande Hei的第二次太空飛行,Novitskiy的第三次,而杜布羅夫則是頭一回。三名新成員加入了由凱特·魯賓斯、謝爾蓋·雷日科夫、謝爾蓋·庫德·斯維爾奇科夫、邁克爾·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香農·沃克和野口索一組成的遠征64號機組。 聯盟號飛船計劃在早上7:07與空間站對接,對接後約兩小時,聯盟號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之間的艙門將被打開,10名乘員將相互問候。 三名新宇航員將是遠征64號和遠征65號的一部分,當魯賓斯、雷日科夫和庫德-斯維爾奇科夫在4月16日星期五離開國際空間站時,遠征65號任務將開始。船員們將繼續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數百項生物學、生物技術、物理科學和地球科學方面的實驗。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