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使用體驗

Tag: 使用體驗

Qi v2.0無線充電標准已准備就緒,進一步增強用戶使用體驗

隨著首批Qi v2.0移動設備完成認證測試,無線充電聯盟(WPC)宣布下一代無線充電標准Qi v2.0已准備就緒,將很快落地。其提供了磁性連接、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便利性,不但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還會將行業統一到一個全球標准之下。 首批通過Qi v2.0認證的產品將會在今年聖誕節購物季前上市,消費者很快就能見到,首先登場的是蘋果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和一系列兼容配件,包括Belkin、Mophie、Anker和Aircharge等廠商的產品。據了解,目前已經有超過100款設備正在測試或處於認證測試隊列中。 Qi v2.0無線充電標准有兩個配置文件,包括:一、磁功率配置文件(MPP),這是基於蘋果向無線充電聯盟提供的MagSafe技術,並帶有Qi2標志;二、是現有無線充電擴展電源配置文件(EPP)的增強版,不包括磁性連接部分,但符合Qi v2.0無線充電標准。這些新的Qi v2.0 EPP產品將沿用消費者目前熟悉和使用的現有Qi標志。 無線充電聯盟表示,今年全球無線充電市場有超過10億台設備,這次新的Qi v2.0無線充電標准將為以前無法無線充電的新型配件打開市場,從而進一步擴大無線充電市場。 ...

Solidigm Synergy 2.0推出新功能:優化SSD性能,提高日常存儲使用體驗

Solidigm Synergy是一款免費軟體套件,適用於運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的PC,用於改善存儲設備與系統其他部分的功能,可優化Solidigm旗下SSD產品,提供各種功能,以帶給用戶更多友好的使用體驗。 近日,Solidigm推出了Solidigm Synergy 2.0,進一步提升系統整體性能,且相較於傳統的SSD硬體使用方式,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使用體驗。其可選的免費下載部分分為Solidigm Synergy存儲驅動程序和Solidigm Synergy存儲工具,前者可以優化Solidigm旗下SSD的性能,後者可以為任意品牌的SSD提供有價值的健康報告和工具。 新版本中,Solidigm Synergy存儲驅動程序利用快速通道(Fast Lane)功能可以准確獲知用戶熱點數據,並設定出優先級,以便用戶能夠更快訪問這些文件,並確保SSD容量變滿之後性能不受影響,Solidigm P41 Plus SSD在容量僅有50%的情況下也能獲得最高120%的隨機讀取速度提升;智能預取(Smart Prefetch)可以改善遊戲負載,將順序讀取速度提升高達350%;動態隊列分配(Dynamic Queue Assignment)能夠將隨機寫入速度提升高達20%,快速響應並優化用戶體驗。 Solidigm Synergy存儲工具重新設計了用戶界面,讓各項功能變得更清晰、易用,提供了驅動器完整性測試診斷、安全擦除(Secure Erase)、詳細記錄硬碟使用特性的SMART報告等,包括Solidigm自有品牌在內的SSD,用戶都可以隨時進行監測SSD運行狀態、查看SSD報告、以及檢查SSD的健康狀況等操作。 ...

《原神》3.6版本角色卡池抽取建議

結論 3.6版本的角色卡池質量非常高,有幾乎必抽的人權角色,有能夠幫助深淵困難戶解決難題的深淵公務員,有補足目前唯一有缺陷陣容的組件,還有綜合體驗極佳的老牌角色。上半卡池從強度方面考慮非常有吸引力,且值得投入命座成本;下半角色抽取價值一般,但賽諾玩家基本必抽白術,甘雨又是比較熱門的老牌主c。 角色和武器總有優先級,對不同類型的玩家來說抽取角色的優先級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抽取方面還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不看角色box,完全只看版本的推薦抽取順序是:0命納西妲→2命納西妲→0命妮露→0+1妮露→2+1納西妲→2命妮露→0+1甘雨→0命白術→6+1甘雨。其中納西妲抽取優先級最高,且由於自身功能性過於強大,是草體系核心,因此補2命優先級也最高;妮露一般0命即可,有氪度的玩家可以考慮補專武甚至命座;白術推薦賽諾玩家補,提高操作舒適度,其他玩家暫時不推薦抽;甘雨建議喜歡蓄力弓的玩家抽取,不推薦以強度為由抽取甘雨,成本夠可以直接補到6命。 2.草體系自身是元素反應的一環,除開堅決不玩草體系的玩家,推薦所有人至少保有0命草神,解鎖草體系的門檻;但由於納西妲自身體系和舊有體系之間關聯極小,幾乎無法對舊有體系的陣容構成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不打算玩草體系,實際上納西妲也確實可以不抽;命座方面,納西妲0命即成型,後**座不影響納西妲的主流打法,但如果有補命座的打算,比較推薦抽取2命。 3.妮露的受眾基本就是對深淵安逸度或深淵滿星有需求的旅行者,大世界表現比較一般,所以在抽取後基本都是深淵公務員;對於深淵困難戶來說,妮露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角色非常適合抽取,用來攻略深淵;如果有提升妮綻放強度的需求,建議優先考慮抽取納西妲2命,因為納西妲2命可以應用在更多陣容,性價比更高;如果納西妲已經2命,可以考慮補妮露0+1甚至2+1,提升妮綻放的強度上限。 4.白術暫時只推薦為賽諾抽取,補全體系;非賽諾玩家暫時不需要考慮白術,優先抽取納西妲,以及其他體系。 5.不推薦大家為強度抽取甘雨,但推薦想補大世界體驗、或比較喜歡甘雨的玩家抽取,老牌角色依舊堅持在熱門角色前線,除了自身優質的機制,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玩家的熱愛;補命座方面,推薦原石充足的玩家直接補滿,否則保持0命即可獲得甘雨6命以下最完整形態,沒有必要補1-5之間的過渡命座。 納西妲 全知全能的智慧之神,須彌草體系的超級核心組件。 由於納西妲自身擁有獨一檔的中草附著以及極短冷卻、超長持續的戰技時長,因此她能夠輕松融入目前除賽諾的所有草體系。 賽諾和納西妲不適配的原因也並不是因為在一套技能中納西妲表現不夠好,而是賽諾這類q啟動純站場的超長軸角色更需要隨身掛草,保證自己的轉火能力。納西妲在純對單或應對多波高血量怪時是可以和賽諾搭配的,但在大多數對群環境中,納西妲的確成了影響賽諾輸出的負累。 盡管如此,納西妲在其他隊伍中的地位也幾乎是無可動搖。 目前納西妲融入的陣容主要分三類:純激化、超激綻、妮綻放。 其中純激化對納西妲的依賴性最低,因為這類陣容實際上只要能夠掛上草元素,就不影響後續的輸出,納西妲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其優秀的數值; 超激綻是比較依賴納西妲的,這類陣容以「草行久」形態為主,即草神+行秋+阿忍的三人組合,納西妲長時穩定的草附著是陣容的產種來源,因此一般不會替換,不過海哥憑借自己靈活的輸出軸,可以不帶草神駕駛行秋+阿忍組合; 妮綻放中納西妲是絕對核心,陣容極其依賴草神的中草附著,這保證了妮綻放陣容的產種效率,使得妮綻放下限極高,雖然不帶草神也可以玩妮綻放,但使用體驗下滑非常嚴重。 除了上述的三種體系,也有少數玩家會使用納西妲玩烈綻放、燃燒等,也有一定強度,不過相較於主流玩法,還是略有遜色。 由於納西妲自身體系和舊有體系之間關聯極小,幾乎無法對舊有體系的陣容構成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不打算玩草體系,實際上納西妲也確實可以不抽。 但草體系自身是元素反應的一環,除開堅決不玩草體系的玩家,推薦所有人至少保有0命草神,解鎖草體系的門檻。 在命座方面,納西妲0命即成型,後**座不影響納西妲的主流打法,但如果有補命座的打算,比較推薦抽取2命。 2命為激化和綻放兩種流派均帶來了約20%的最終提升,收益相當高,在激綻隊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是納西妲最值得抽取的命座。 其餘命座提升一般,不值得專門抽取,6命效果看起來很強但實際上應用場景不多,和夜蘭獨當一面的6命截然不同,盡管描述相似。 妮露 妮露在納西妲實裝前飽受詬病,而在納西妲實裝後一躍成為「種門聖女」,引領妮綻放成為深淵大熱組合。 由於妮綻放過於夸張的對群能力,設計師為妮露增添了僅限水草的強制要求,不過由於目前水草角色越來越多,實際上陣容靈活度還是相對較高的,只要能滿足掛水掛草,基本都表現不錯。 且由於妮露自身培養成本極低,只要聖遺物主詞條生生生,基本就能夠為全隊帶來等效至少500精通的提升,非常夸張,是在對群環境中幫助低練玩家快速滿星深淵的神器。 當然,妮綻放培養成本過於簡單,其上限也被限制的比較死,詞條數對妮綻放的提升非常小。即便如此,妮綻放本身的數值也是遠超當前版本深淵難度的,對於深淵困難戶來說,妮露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角色非常適合抽取,用來攻略深淵。 但妮露的大世界表現比較一般,所以在抽取後基本都是深淵公務員,不會經常拿出來打大世界,因此妮露的受眾基本還是對深淵安逸度或深淵滿星有需求的旅行者。 在命座方面,妮露同樣也是0命成型的角色,在6命之前均以妮綻放為主要形態;6命後可以兼顧直傷,甚至完全放棄綻放,主打蒸發。 如果有提升妮綻放強度的需求,建議優先考慮抽取納西妲2命,因為納西妲2命可以應用在更多陣容,性價比更高;如果納西妲已經2命,可以考慮補妮露0+1甚至2+1,提升妮綻放的強度上限。 妮露6命給的數值很多,但由於自身基礎值一般,因此即使抽到6命,在直傷方面也略顯中庸,非真愛黨切勿考慮。 白術 盾奶兼修的生存輔助,目前是否有優秀的拐力還未可知,不過考慮到白術是自帶功能性的草屬性,能夠提供後台掛草和優秀的生存,因此在拐力方面大機率會限制的比較死。 由於納西妲的存在,大部分陣容都已經成型,且基本不缺生存能力。 海哥、小提這類激化隊攜帶鍾離,且已經有雙草共鳴;激綻隊生存有阿忍和行秋,一般不需要再繼續補生存;妮綻放有心海,由於心海極快的出水速度,基本不會被替換,因此也不缺生存。 盡管白術可以在激化隊強行湊三草,可以在激綻隊組雙草共鳴,可以在妮綻放提供護盾以及額外掛草,但這類屬性並不剛需。在這種情況下,白術依靠生存輔助定位是很難找到就業的。 所以白術憑借自身後台隨身掛草的能力,將會在賽諾配隊中占據一席之地。 配隊思路大概為:賽諾+白術+行秋/夜蘭+納西妲。 依舊是熟悉的激綻思路,白術和草神組出雙草共鳴,白術在隊伍需要轉火但賽諾大招還遠未結束時提供隨身掛草,解決賽諾的轉火問題,盡管轉火後丟失了納西妲的戰技效果,但總比直接切人換納西妲重新掛buff,然後等待漫長cd的要好。 白術能夠讓賽諾比較舒服的打完自身一套循環,但在數值方面幾乎不會有提升,屬於提高下限的角色。不過好在賽諾正需要白術保這個下限,在數值方面賽諾本身已經比較優秀。 關於白術的抽取推薦,這里暫時只推薦為賽諾抽取,補全體系。非賽諾玩家暫時不需要考慮白術,優先抽取納西妲,以及其他體系。 命座方面,如果有提升拐力的輔助方面命座,可以考慮抽取,如果是類似鍾離這種進一步提升自身已有功能的命座,則0命即可。 甘雨 從2020年底至今,甘雨已經陪原神走過接近了兩年半的路程。比較爭氣的是,高低配甘雨時至今日依舊活躍在大世界和深淵。 由於自身機制出眾,甘雨被分化為融甘和永凍兩種流派,都有不錯表現,不過由於版本環境和莫甘溫的式微,目前以融甘形態為主。 其實當前版本願意抽取並使用甘雨的玩家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永凍流有表現更好的神鶴萬心,融化流在操作時又比較別扭,相較於更靈活的萬達、下線更高的草國雷國等陣容,融甘沒有明顯優勢。 但這是由於強力角色多,版本可玩陣容多造成的,而非甘雨本身不優秀。 不過甘雨目前主打高配,滿命甘雨無論在大世界還是深淵都有提瓦特第一線的實力,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生存靠嘲諷,無論是拉扯還是爆發都有良好表現。 中低配甘雨推薦至少使用一把5星輸出弓,保證數值,阿莫斯、若水、獵人、冬極、飛雷乃至天空都是比較優質的選擇,甘雨其實不算挑武器的角色,尤其融甘。 關於抽取建議,不推薦大家為強度抽取甘雨,但推薦想補大世界體驗、或比較喜歡甘雨的玩家抽取,老牌角色依舊堅持在熱門角色前線,除了自身優質的機制,還有一部分來源於玩家的熱愛。 在補命座方面,推薦原石充足的玩家直接補滿,否則保持0命即可獲得甘雨6命以下最完整形態,沒有必要補1-5之間的過渡命座。 來源:遊民星空

《臥龍蒼天隕落》戰鬥思路解析

氣勢 我在試玩版中就了解到本作的戰鬥核心是氣勢與化解,但是在體驗完正式版大部分內容後,我的思路與試玩版時期發生了一個大的轉變。 原本在試玩版中,我將「化解」看作仁王妖反、隻狼看破一樣的應急機制,防禦主要依靠招架,積累氣勢靠普攻,氣勢主要用來防禦。輸出方面主要依靠化解紅點技能後積累的BOSS氣勢條,最後處決打傷害。 正式版我開始依然延用這個玩法,但感到並不順手。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修改了一個遊戲設置,於是打開了新世界大門:遊戲設定-顯示氣勢表的數值(顯示) 玩家正負氣勢上限各1000點,武器單次攻擊積累100-200左右氣勢,普攻完整一套連擊積累800-1000氣勢。成功化解敵人普通攻擊積累約200左右,化解紅點技能500左右,化解紅點技能後單手武器1-2下普攻即可積累滿1000。 翻滾一次消耗100-200左右,負重有影響。招架攻擊消耗幾十點到上百點。如果直接受到攻擊,差不多損失幾百點。 當攢滿藍條時,一次氣勢攻擊即可把1000點氣勢全部打入BOSS體內。那麼BOSS吃多少氣勢攻擊就會進入硬直可處決的狀態呢?2000點。 換句話說,攢滿兩次藍條後成功使用氣勢攻擊,即可打出硬直。 這個循環看起來既簡單,又困難。 簡單的時候,以槍為例,遇到BOSS連續兩次紅點,如果你都能化解+平A一下+氣勢攻擊,就能在短短幾秒之內打出上千點傷害。(槍普攻一下只有100點左右傷害)這個過程可以說是這個遊戲最爽的爽點。 困難的是,BOSS並不總是這麼瘋狂,或者你化解失誤,中了一兩次攻擊,那之前積累的氣勢基本上就前功盡棄了。 化解與防禦 相比之下,化解紅點比化解普通攻擊更容易練習。所以化解的主要策略有兩個: 1.盡可能抓紅點,並盡量在藍條滿之後打出氣勢攻擊。注意,在實戰中你並不是在看到藍條滿了之後才按Y鍵,而是看到氣勢到700左右,直接一下X接一下Y。原因在於氣勢攻擊獨立使用是一套動作模組,接普攻後的連段是另一套動作模組,後者通常更快。快,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因為慢半秒,你就可能因為受到攻擊而損失小半氣勢。 2.對於普通攻擊,隨緣化解,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走位、翻滾和招架。 比如說老虎的連續攻擊,連續穩定的化解太難,那不如前幾下招架,最後一下拍地化解,這樣你的氣勢不增不減,容錯率遠比全部化解高的多。 比如呂布,近身會觸發多段攻擊很難全部化解,那就不妨拉遠距離,或者化解一次就翻滾繞後。 比如有些你不太擅長化解的紅點技能,也可以用走位和翻滾避開。 總之,目標就是在積累氣勢的過程,不拘泥於化解,靈活運用各種防禦手段,盡可能少挨打。 另外,如果你對自己的防禦穩定性沒把握,也可以每積累500+就打一次氣勢攻擊。 氣勢攻擊與武器 氣勢攻擊的動作模組、速度與距離都與武器相關。 小怪大都無霸體,出手更快的單雙手刀劍是最有選擇。 BOSS和精英怪大多有霸體,用長武器控制距離蹭刀,並把握紅點技能處決是更好選擇。 必須一提的是武器的攻擊距離。很多BOSS在紅點技被化解後,經常會有一個後跳,跳這一下就可能會讓你的氣勢攻擊打空,白白浪費氣勢。所以我個人打BOSS的T0武器就是長矛,沒什麼說的就是長,長的這一點經常就是打中與打不中的區別。退一步說,也要選擇氣勢攻擊是突進而非下砸的武器,比如劍。刀往往不是好的選擇。雙手武器雖然多是突進模組,但需要多段攻擊傾瀉氣勢,也不是最優選擇。 當然,最終怎麼選擇還是看大家自己的偏好,總的來說都是策略與權衡。 處決 長槍大部分時間是BOSS戰T0武器,我只遇到過一次例外,那就是十常侍張讓。 介紹這個例外之前,我要說一個關於處決的小技巧:很多人都喜歡點出木系奇術「攝活術」,實際上這個技能最佳使用場景就是在處決前用一下,然後你會發現嘩一下處決完就回了小半管血,而且奇術增加的負面氣勢也清空了。 這對於血瓶稀缺的遊戲中前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續航技巧。同樣的,在BOSS戰後期血瓶見底的時候,這有時候也會起到逆轉乾坤的作用。 特別是對於張讓這個BOSS來說,那群小怪與其說是干擾,不如說是血庫。 只不過,這個技巧有個前提,就是處決動作要快,否則在怪堆里很容易被打斷。偏偏長矛就是處決動作比較慢的那一個。 所以打小怪和張讓,我基本都用刀來解決。 武器技能 武器技能與其說是輸出手段,不如說更適合用來打氣勢,原因在於武技右側的數值就是氣勢傷害,一般100-400不等。 當然,選擇武技不是數值越大越好,而是要根據實際使用體驗,優先選發動速度快的,攻擊距離遠的,或者攻擊范圍大的。當BOSS接近氣勢滿的時候,一個合適的武技有時候比守護靈能更好地把BOSS壓進處決。 當然,除了打氣勢,有些武技用來壓制小怪也是很厲害的,特別點名「神龍擺尾」。 另外,前面提到多數武技氣勢傷害都在100-400左右,有個例外一定要提一下:八尺蛇矛的專屬武技提供900點左右氣勢傷害,基本上小怪一套處決,BOSS兩套處決,只要你能打滿傷害。(八尺蛇矛是張飛贈送武器,贈送方法下面會提到) 其他技巧 1,物品快捷欄常備幾只仙羽鶴,野外感覺打不過就跑,跑不掉就用這個回旗,特別是快要升級的時候。 2,護甲分為輕甲、中甲和重甲,推薦中甲,更好地平衡了生存能力和機動性。常用護甲不用太在意詞條,一周目數值加成不多,build很難成型,所以同種護甲選甲厚的就行。另外,常用護甲能升級就升級。 3,怪多的地方可以用弓箭,普通怪爆頭打一半血,遠程怪基本都能秒。有時候一堆怪里一個殘血的,也可以用弓箭收割。 4,如果覺得打的吃力,不妨學習隻狼,多用偷襲。臥龍的怪的站位也是經過設計的,只要仔細觀察加上耐心,很容易無傷解決大部分小怪。 5,隨從武將好感度到10後會送你一套武將專屬套裝加武器,這個很多人都知道。不過好感度刷起來很慢。 來源:遊民星空

【萃取的快樂】Barsetto百勝圖2S開箱及使用體驗

·前言· 在CHH,咖啡機板塊一直是我關注並青睞的,大到辣媽商用,小到德龍玩具,都不曾落下。本人也是咖啡愛好者,但只是在「愛喝」的階段,並不是資深品咖者。隨著獨立咖啡門店越開越多,對咖啡的種類和做法也是愈發挑剔。通常情況下有時間就去咖啡館小坐,沒時間就點個瑞幸帶走(星巴克近兩年基本不喝,因為咖啡實在太爛)。在購入此咖啡機之前,在家一般喝的是手沖和美式滴濾。隨著咖啡機開箱看得足夠多,以及B站大量的咖啡機推薦和評測視頻,讓我對咖啡機種的草也越來越高。 ·選擇· 正好趕上雙十一,本著一步到位的原則,最開始關注的機器是惠家的KD310,搭配ZD17N的磨豆機組合。但KD310的占地空間實在不夠友好,再加上磨豆機,基本上要重新改造廚房的空間並加做櫥櫃才能放得下。媳婦也說拒絕功能復雜和占地空間巨大的機器,認為能滿足基礎的家用功能就行,何必選擇半商用機器,讓我在玩具機里選。。。回想一下,自己之前連咖啡機都沒碰過,更別說做咖啡,還是按照B站視頻的推薦老老實實選擇了一體機,至少比玩具機和全自動有可玩性。一體機的行列也是五花八門,幾經對比,百勝圖2S的口碑比較好,測評也很多(不排除視頻up主有恰飯的嫌疑),想起之前CHH有大佬開過箱,幾經對比和考慮,在雙十一活動開始前付了定金,然後按期付尾款,於是有了這個開箱。·開箱· 快遞到家,小箱子是商家贈品,內有試機豆,小咖啡杯和咖啡渣桶 把仍在服役的美式滴濾機撤掉 箱子一側標明了顏色,選擇的是米白色,和家里的色調比較匹配 外箱去掉,露出的是機器包裝箱 箱子的一側是功能介紹 打開包裝 保修卡,說明書和配件盒,還有一份食譜冊子,這也太。。。 配件盒先開箱 萃取手把,大小粉碗,擦拭巾,接水盤的蓋子,原盒沒配布粉器 繼續看機器 中間的兩個盒子分別是豆倉和奶缸 機器本體,顏色比較雅致,塑料的材質,比較輕 功能面板,分別是機器開關,磨豆機開關,壓力表,單雙杯的萃取開關 磨豆機的刀盤,要定期清理 磨豆刻度 水箱在後面,看前面大佬說使用時間長水箱會變綠,後續觀察 接水盤 這一側是蒸汽和熱水開關 單孔蒸汽頭,意料之中 平視,左邊磨豆機出粉口,右邊沖煮頭 沖煮頭 接水盤打開,數據線是給電子秤充電用的,右邊是機器自帶的電子秤 送的試機豆,就那麼回事吧 頂部加熱區 自帶的電子秤,有計時功能以上是機器到家後的開箱,下面是使用大半個月(到目前)的狀態。 目前正常使用中,日均出杯量在2-3杯 做一杯看看 不是很習慣咖啡機自帶電子秤,還是喜歡用原先的手沖稱 豆子是豆叔家的文森特向日葵 布粉後粉錘壓實 萃取中,流速幾經調校後覺得OK Cream感有了 牛奶,准備打奶泡,目前用的是德運的牛奶 開一下蒸汽,蒸汽量還行 成品,不會拉花,將就著看吧 拿鐵,done~ ·感受· 機器目前使用大半個月,我也從一個生手變成了一個出品日漸穩定的熟手,每天1-2杯,變成了生活必須。用輪大之前辣媽的開箱的話說,家里有了咖啡機,對家的依賴感大大提高了。家里來朋友都指明要喝個1-2杯,有了家庭咖啡館那味兒。說下機器:1. 一體機,有磨豆,稱重的功能,節約了磨豆機和咖啡稱的成本,其使用效果嘛,滿足家用而已,談不上出色2. 加熱時間1分鍾,很快進入工作狀態,萃取穩定,蒸汽效果還可以,也是滿足家用的表現。3. 機器小巧精緻,有顏值。說實話作為咖啡機的初使用者,實在沒經驗去發現「不好,不足」的地方,機器的材質是塑料,摸起來略微有點廉價感,旋上沖煮頭時,需要另一隻手扶著機身穩定,不然機器可能會隨著力道帶偏。後面隨著體驗再慢慢觀察吧。 感謝觀看 The End. 來源:Chiphell

[對比] ModelY標續&長續雙車主分享兩款配置區別及使用體驗

起因: 作為Model Y標續和長續雙車主,提車後就一直想寫篇開箱評測供准車主們參考,但一直懶於下鍵盤,直到價格漲上天...不過遲到的開箱也有好處:能收集到更多的產品使用體驗,特別是這種兩款配置的對比體驗。趁這次Y又回到超值的價格區間,抽時間寫一篇兩款配置的對比用車報告,給仍在糾結選後驅還是長續的准車主一個參考。 ◮ 人生第一台電車,忘不了當時的興奮! ◮ 人生第二台電車,,,好吧,這次沒那麼興奮了二台Y的基本情況: 標續Y:2021年10月28日提車,選配了白色276000+8000=28400,MCU2.0娛樂系統(Intel Atom晶片),電機3D6(百公里加速性能5.6s);里程26000km+。 長續Y:2022年6月12日提車,乞丐版黑色什麼都沒選347900,MCU3.0娛樂系統(AMD Ryzen晶片),電機3D3+3D7(百公里加速性能5s);里程11000km+。 ◮ 小黑到家,公婆倆團聚啦食用前請注意: 因為是2種配置的對比評測,文中不會涉及電車的科普知識與「油換電」的優缺點及使用體驗漫談,因為這些內容各大平台都有大把的評測等你檢索,這里不再贅述。 因為我的2021款」標準續航後驅「(Standard Range)和在售的2022款」後輪驅動「(Rear-wheel Drive)配置上有差異,老司機肯定都知曉,這里再整理一下以便新車主了解:2021款標續→2022款後驅:車機娛樂系統MCU由Intel Atom升級為AMD Ryzen,車機流暢度大為提升!後排玻璃升級為「雙層」(我更願意稱它為1.5層);以及低壓電池由12v鉛酸升級為16v鋰離子免維護電池。唯一減配的地方是後驅電機由3D6改為3D7,功率由220kw降到194kw,相應百公里加速5.6s降低到6.9s... 以上是2021款和現款的差異。 ◮ 原廠家樁上門安裝中,非常的專業細致! ◮ 子母車位,2台車共用一個家樁真是完美!兩款配置的區別: ModelY 2022款後輪驅動 【VS.】 ModelY 2022款長續航全輪驅動特斯拉車型的配置不會像傳統車企那樣有「舒適版」、「時尚版」、「豪華版」、...等非常多款的細分配置操作,同款車型一般就「標準續航」(後驅)、「長續航全輪驅動」、「高性能版" 這種區別在字面上都已經體現出來的配置差別;舒適性配置例如座椅加熱、喇叭數量、電尾這些都一樣。在此列出兩款配置的全部四項差別: 霧燈; 四輪驅動; 加速性能; 電池包。 以上!接下來逐一解析 ◮ 很幸運!成功選到一樣的牌照!1、霧燈: 這個減配...不知道是不是來自老馬的惡意,個人認為霧燈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區分是不是後驅Y(笑),日常使用霧燈的作用幾乎為零...  Y的矩陣LED大燈已經足夠亮了,也可能是我不喜歡貼膜的緣故,總之晚上視線巨好!兩台車都沒開過霧燈...(沒錯!2021款的標續是有霧燈的) ◮ 給小黑上牌的早晨,發現身邊全是黑Y!而且大多是後驅...問我是怎麼知道的?看霧燈啊!2、四輪驅動 四驅系統對日常來說是可有可無的配置;老司機常說「99%的時候都用不到,等到那%1的時候就是救命的機會...」  的確四輪驅動的失控臨界點會高一些,操控理論也會更好(其實後驅的操控已經是SUV里的標杆了),由於本人並不擅長激烈駕駛,恕我即使是後驅也沒摸到失控的邊界...總之重視安全及操控的大家可以考慮這點。 越野就不要想了,底盤太低萬一把電池磕壞了就完犢子... 最多跑個泥巴路放心點。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電控一如既往的優秀,經我跑同一段高速在同一時速、同一溫度環境下反復對比,長續四驅多一組電機能耗相比後驅也就多出6%左右... (同一段路在時速120km/h下,後驅顯示電耗160+wh,長續顯示電耗170+wh)。 ◮ 這對MY來說就已經是極限路況了,雖然四驅能力不錯,但底盤低,磕到電池就完犢子...3、加速性能 標續5.6s和長續5s市區駕駛我可以負責人說完全是同一水平,推一台2t重的SUV非常的「輕快靈動」... 非常佩服YP上的那台3D6永磁同步電機,單電機就能做到這種程度!...

[CHH首發]H&Y Swift海燕磁吸套裝濾鏡——使用體驗

前言 /風光拍攝不僅對相機自身的寬容度有要求,常備一套濾鏡系統也能讓拍攝出片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市面上常見的濾鏡都為圓型螺紋口,各種不同口徑的鏡頭需要搭配不同口徑的慮鏡。當然也是方片濾鏡系統,但繁瑣拆換濾鏡時間極大可能讓你錯失拍攝良機。玩風光攝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到達拍攝點到架設好機位,調試相機+三腳架+濾鏡,要花費不少時間。所以我基本上都會提前半小時到達目的地。從去年起我開始使用H & Y家的可變環三合一濾鏡,出門拍攝只需攜帶一套濾鏡就能實現ND和CPL的功能,需要使用濾鏡時只要拿出來一轉一擰就能裝卸,極為方便。所以這次「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套裝」濾鏡對我的吸引力非常巨大。 什麼是GND軟漸變鏡 /在戶外拍攝時,天空與地面的光差很多時都相當之大。由於相機感光組件的寬容度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時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准確,地面就會曝光不足而變成一片瘀黑;要地面曝光准確,又會使天空曝光過度而變成死白一片。尤其是在多雲、日出日落等時候,這個光差問題便更加嚴重。這個時候就是漸變濾鏡大顯身手的時候。漸變濾鏡從漸變形式講又可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軟」即過渡范圍較大,反之,即過渡范圍較小,漸變鏡從上到下由深灰向透明漸變,頂部35%為深灰減光性最好,用來壓暗天空,底部40%為全透明,中間25%為漸變過度。常見的GND漸變濾鏡為0.6,0.9,1.2,檔位越大減光效果越強可以根據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檔位。 上圖為未使用GND軟漸變慮鏡的直出樣片,相機曝光補償為0,中間的綠植和湖面曝光正常,但是天空已經過曝,如果天空曝光正常那綠植和湖面將會非常的暗。雖然依靠相機自身寬容度可以把欠曝的地方曝光調至正常水平,但這樣也非常容易出現噪點。 使用GND軟漸變慮鏡的直出樣片,相機曝光補償為0,使用濾鏡壓暗天空,中間的綠植曝光正常,湖面還稍微提亮了一些,雖然最右邊雲仍舊是過曝的,但相比上面那張整個畫面的平衡感好很多。 最終後期過的樣片,實際拍攝中可以通過上下移動方形鏡片,通過查看相機取景器來實時確認天空的最終效果。 什麼是R-GND反向漸變鏡 /R-GND中灰漸變鏡,俗稱反向漸變,這是一塊特殊的鏡片,灰色最暗的部分在鏡片黑白交界的地方,灰色從中間向邊上漸變遞減(中間向下也會有一小段漸變,可以使天與地的銜接更自然。)。這片濾鏡在慢門拍海中,在日出日落太陽接近海平面時最適合使用。 這是一張失敗的樣片,R-GND反向漸變鏡並不適合在高樓聳立的城市中使用,我只是嘗試下看看大致效果,可以明顯看到左邊白色房子因為反向漸變鏡的使用上半部分偏暗,下半部分曝光正常。反向漸變鏡最適合拍攝日出、日落,因為日出、日落的太陽角度低、光線強。常用的中灰漸變鏡無法控制低角度的太陽強光,而反向漸變可以做到平衡畫面光比,前景保留更多色彩、層次、細節。 開箱 / 「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 /A. 77mm固定口徑接環B. 67mm固定口徑接環C. 橋環D. 方形磁吸濾鏡支架E. 100x150mm 0.9 GND軟漸變方鏡 整套「H&Y Swift海燕磁吸系列」可玩性非常高,配件眾多,攝影師和攝像師可針對自已的習慣喜好自由組合搭配使用。因為我目前風光拍攝的主力機是EOS R5,鏡頭有超廣變焦EF 16-35mm f4L IS和中長焦RF 85mm f2 Macro IS,所以我選擇了2個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濾鏡支架和軟漸變鏡、反向漸變鏡各一塊。 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濾鏡支架都是鋁合金CNC工藝,表面黑色陽極化著色處理,2塊方形鏡片採用B270光學玻璃+多層NANO納米鍍膜,邊緣也有磁性膠條保護,整套系統磁對磁吸附,磁性很強,安裝穩固,裝卸方便。 安裝步驟 / 首先把固定口徑接環安裝在鏡頭上,為了盡可能的降低濾鏡對畫質的影響,使用前最好把UV鏡卸下。 第二步開始就非常非常簡單了,把橋環吸上。 第三步把方形磁吸支架吸在橋環上。 固定口徑接杯+橋環+方形磁吸支架安裝完成後的樣子。 最後一步,根據時際拍攝環境或需求,吸上軟漸變或反向漸變鏡即可。 因為方片濾鏡的磁性比較弱,所以方鏡磁性支架上設計了鎖緊模塊,使用時可以鎖住方片但又不妨礙方片上下移動。得益於磁吸設計,方片也可以堆疊便用。 更換鏡頭後只需把橋環連方形磁吸支架一起卸下,就能非常簡單迅速的安裝到其他鏡頭上(記得安裝固定口徑接環) 使用場景 / 有沒有發現小驚喜?磁吸系統的好處之一,不管相機是橫向水平拍攝還是豎拍,磁吸濾鏡只需順時針90度轉一下,根本無需傳統方形鏡片系統的拆裝。這大大方便了風光攝影師,也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 樣片 / 結語 / 濾鏡系統並不是你後期水平很厲害就可以省略掉的東西,一套裝卸方便,讓攝影師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創作過程中去。 優點:1、固定口徑接環、橋環、方形磁吸支架使用航天鋁合金材質,做工優秀,方形磁吸支架處有消光絨,可有效避免雜光進入;2、整套系統磁對磁吸附,磁性很強,安裝穩定,裝卸方便;3、100x150mm方形濾鏡採用B270光學玻璃+多層NANO納米鍍膜,四周有磁性膠圈保護;4、快裝快拆,可以快速切換到另外一個鏡頭上,簡單易操作;5、前面可以磁吸專用濾鏡,實現更多拍攝場景需求;6、現在是短視頻的天下,非常適合Vlog視頻製作使用。 缺點:官方應該出一個套件防護包,這樣整套系統都可以收納在內。 彩蛋 /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里,最後不算彩蛋的彩蛋,「H&Y Swift海燕磁吸套裝系統」也是可以和自家的「RveoRing VND+CPL三合一」、「RveoRing HD...

小身材大能量-華碩PN64 Mini PC使用體驗

        隨著晶片廠商的不斷革新電腦硬體性能也愈發強悍,相較於傳統台式主機,Mini電腦不僅整合度更高,運算性能更強,同時還擁有更為袖珍的外形尺寸。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Mini電腦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多。     華碩算是涉足Mini電腦領域比較早的的品牌了,旗下的PN系列Mini電腦大家早已熟知,在年初的CES 2022上華碩推出了最新款的Intel平台Mini主機-華碩 PN64,PN64有i7、i5和i3三個版本,我選擇的頂配版本,搭載12代12700H處理器、16G DDR5-4800記憶體、512G SSD,此外機內還預置了一個2.5寸硬碟位用於存儲拓展,強大的配置足以滿足我日常的使用需求。 首先來看PN64官方參數。 外包裝設計還是一如既往的簡約大氣,透著一股商務氣息,從包裝盒上可以醒目的看出產品的外觀。 包裝盒背部有配置參數貼紙以及能效標識。 內膽紙盒分區包裝,貼心設計盡顯大廠風范。 一堆紙質的說明書里麵包括了多語言產品說明書、壁掛指南、保修卡、安全須知之類。附帶的螺絲用於壁掛的安裝和內置的2.5寸硬碟的安裝。 附件包括了電源線材和壁掛支架,通過自帶的壁掛支架可以實現VESA壁掛功能,長期固定使用的話可以把主機掛到顯示器的背部或者固定到牆面或者桌面底下以便節省更多的桌面空間;搭配的電源適配器採用20V 6.0A最高120W的輸出功率,匹配的接口採用DC充電接口設計。 PN64簡約精緻的外觀是我非常喜歡的,整體三維尺寸 120mm x 130mm x 58mm,不到1升的體積里面卻蘊藏著14核心20線程的酷睿i7-12700H處理器、16G DDR5-4800記憶體以及512G的SSD,並且已經預裝了Windows11 64位 家庭版的作業系統,完全不輸台式機的性能配置,妥妥的性能小怪獸啊!主機前面接口提供了1個3.5mm音頻接口、 1個USB-C 3.2 Gen2 接口、2個...

《原神》3.2妮露+納西妲綻放體系配隊攻略

妮露的陣容機制簡述 「妮露」是3.1版本推出的全新體系角色,其配隊特點為完全綁定水草元素、高效對群和極高的下限。 雖然上個版本僅能使用的兩位草角色均為免費贈送,讓「妮露」在低金賽道中打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但她們均為Q技能啟動,陣容限制較大;兩個角色的大招都是畫地為牢,對於不能聚怪的「妮露」來說使用手感非常笨重,這使得「妮露」幾乎完全是一個特定環境才適合出場的「深淵公務員」。 納西妲實裝,給「妮露」帶來了哪些變化? 「妮露」作為「未來戰士」的時間僅僅持續了半個版本,就迎來了最關鍵的隊友。 草神「納西妲」的元素戰技每隔2.5秒提供一次1.5單位草元素附著,是目前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大、最穩定、元素量最高的掛草。她的啟動方式比「柯萊」「草主」要簡單得多。只需要長按E把整個場地的怪物全部掃描一遍,就可以獲得25秒的穩定附著,沒有能量限制、沒有聚怪硬性需求,對於不能聚怪的「妮露」來說是體驗上的質變。擁有了「納西妲」之後「妮露」隊基本全員E啟動,在大世界就沒有那麼尷尬了。 「納西妲」大招提供250點前台精通,進一步提高草原核傷害,受雙水增益後大招持續長達24秒,整個循環流程都能享受增益。領域本身范圍極大,幾乎覆蓋整個深境螺旋場地,基本沒有畫地為牢的問題。「妮露」另一項重大的缺點就是對單疲軟,「納西妲」簡單粗暴地拔高隊伍數值,增強對單能力,對於「妮露」來說又是輸出上的質變。現在即使是面對單體目標,全0命「妮露」體系也能打出6w左右的dps,對於滿星來說完全足夠。 總而言之,無論這一體系會因版本變遷出現什麼變化,「妮露」和「納西妲」兩人的地位都是無法撼動的。 心妮妲體系下的配隊講解 雙水雙草同時提供「妮露」所需的生命精通,大部分情況都是最優組合。 我給「草主」的推薦優先級高於「柯萊」,是基於使用體驗上判斷的。她的大招雖然也是畫地為牢,但染水之後可以擴大到一個相當可觀的范圍,只要怪物不是全刷邊緣的弓箭手,基本都可以覆蓋到。只要解決了充能問題,「草主」對於「妮露」來說還是相當好用的。如果使用【西風劍】一定要有高精煉等級,暴擊率一定要盡可能堆高。 2命以上「柯萊」可以靠【新葉】短時間內掛4次草,在全部擊中的情況下理論傷害更高。然而拋開迴旋鏢超長的後搖不談,「柯萊」的大招和【新葉】范圍實在太小,連體積較大的單體BOSS都不一定能框住,大部分多目標怪物怎麼可能老老實實擠在這樣一個不足5m的小圈里?理論計算和實戰一定要分開考慮,不可混為一談。 用【深林】4還是用【飾金】4,這完全取決於你哪套的屬性更合適。 「心海」是隊伍的生存保障。如果打著打著突然漏怪或者散開了,就需要用「心海」的法器普攻去遠程觸發「納西妲」E收拾殘局。至於「心海」的大招,其實不是完全對單BOSS的情況都沒有必要開,她並不能提供多少直傷輸出。如果帶上【祭禮殘章】可以完全摳掉大招,成為無情的水母發射器。用她駐場主要還是因為高奶量和高生命保護下,無需擔心草原核的自傷,順便用大招刷新一下水母的持續時間。 三水一草配隊缺陷分析 這個體系的思路很簡單,其實就是把沒什麼輸出的「草主」換為「夜蘭」提高對單傷害,由法器角色「納西妲」駐場。我在3.1版本妮露攻略就已經提過這個思路了,然而「納西妲」上線後,實戰發現這個體系並沒有達到我的期望。 「納西妲」的草元素量非常多,E技能配合平A計數器的爆發上草可以做到短時間壓制三水維持草底,甚至超過我的理論預期。但實際上這個隊伍的草原核數量並沒有達到雙草那麼多,而且有一個最嚴重的生存問題。 「納西妲」滿級僅有10360的基礎生命和630的基礎防禦,裝備不會傾向堆這兩種屬性,是典型的身嬌體弱、遠程玻璃大炮模板。使用「納西妲」駐場要同時面臨來自怪物的攻擊和綻放自傷兩種威脅,而維持生存的僅有一個「心海」水母,並不能防止被擊飛和秒殺。實戰血條反復蹦迪,容錯率非常低。 可能會有人覺得,為什麼不用「行秋」替換「夜蘭」呢?實際上綻放反應為劇變傷害,不受防禦或者額外減傷乘區影響,「行秋」的減傷是不能減免草原核自傷的,沒有解決「納西妲」容易暴斃的問題。 搞清「妮露」的優勢區間,最大程度發揮長處 「妮露」的優勢賽道其實並沒有和「溫迪」「萬葉」重合,這是很多人存在的一個誤區。她最適合應對的環境是成對或多隻出現、難以被風力吸引的精英怪層,例如兩三隻只一起出的遺跡機關、元能構裝體、大型流血狗龍蜥等等,這些怪物往往都有較強的追擊欲望,通過走位就能簡單完成聚怪。只不過「納西妲」入隊後攻擊范圍變得足夠大,就算怪物比較分散、攻擊欲望低也沒那麼頭疼了,無非是打的慢一點而已。 從這兩個版本的深淵表現來看,「妮露」也並非完全不能對單,但我要提及幾個最不適合用「妮露」應對的環境,更推薦用她去對症下藥。 綻放反應本身是草元素傷害,0命「妮露」的減抗只能靠【深林】4提供,對於又是單體BOSS又是80%高額草抗的「翠翎恐蕈」是很頭疼的,這個BOSS不久前就進過深淵12層。對於輸出平滑、缺少單體爆發的「妮露」來說,需要窗口期輸出的各類無相元素、「遺跡巨蛇」、吃爆發和對空能力的「黃金王獸」都很難應對。不要迷信「妮露」水環高頻攻擊破狗頭,實戰中有水環覆蓋率問題,最快速度完成破盾階段也要浪費掉四五十秒的時間。 雖然適應力強的體系代表能用的場合更多,但我不建議只靠某幾期深淵的表現去直接評價一個角色的強度。任何體系都有自己的劣勢和優勢區間,全看策劃想不想給機會。「妮露」是一個典型的環境適應力較差的體系,在自己的優勢區間內會有獨一檔的爽快感,劣勢區間會變得很難受。但無論是哪種環境,以目前的難度來說絕對不會影響滿星的。真的手殘不能滿星也就少了50原石而已,是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妮露的未來走向:還能通過何種方式獲得補強? 通過「神里綾華」永凍不斷演化為「黃金大隊」「神鶴萬心」的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妮露」體系也會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慢慢補強達到完全體,最終會演變成一個4~5金起步的豪華隊伍。 眾所周知強度高的隊伍都是互相成就的,每個角色都會在功能性或者輸出方面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對於「妮露」來說「草主」是必然要首先替換的,目前ta的作用只是湊雙草和補附著。為了保證循環需要堆大量充能,本來就虧輸出屬性,「妮露」隊沒有激化的情況下並不能提供多少傷害。 「妮露」隊還需要一個正經主C角色來站場,目前駐場使用最多的是「心海」。但「心海」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主C,用她的駐場傷害去跟其他隊伍那些專業主C對比必然是吃虧的。此外「心海」的水母畫地為牢,平A攻擊范圍很小,並不適合對群,「妮露」隊缺少聚怪只能靠攻擊范圍來彌補。因此「心海」很可能是被替換掉的一個位置,她的最優解還是跟著「神里綾華」打永凍。 目前實裝的「神里綾人」就很適合「妮露」體系,他已經在超綻放和烈綻放體系中證明了自己在草反應中的價值。他的技能有一部分生命收益,命座和部分武器能提升血量上限,在綻放自傷情況下也不會輕易暴斃。 但是使用「綾人」的前提是擁有草元素奶媽,目前遊戲內並未實裝這類角色。只能期待一下「瑤瑤」、「白術」這些衛星的未來表現了。 QQ群招募 歡迎加入遊民抽獎福利群,每天不僅有專屬的抽獎,也會不定期組織大家組隊遊戲、嘗鮮測試,聊天吹水收獲快樂的同時,還能各種福利拿到手軟!快來加入吧~ APP端請搜索QQ群號:647223539,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 來源:遊民星空

八百元鋁坨坨 碼字神器-Keychron Q2機械鍵盤使用體驗

這段時間身在老家,帶了筆記本遠程辦公,卻沒有一個合適的鍵盤。 由於我日常主要工作是打字,再加上對顏值有要求。所以在8月份的時候選了一款Keychron的鍵盤。簡單介紹這是我擁有的第三把機械鍵盤,前兩個都是青軸,分別是Cherry G80-3000和ikbc c87,用膩了之後,才發現茶軸才是我的菜。所以這次選擇的,是一把茶軸鍵盤。 這款支持客制化的鍵盤的型號是q2,被大家戲稱為鋁坨坨,因為它真的是一大坨鋁,重量驚人! 鍵盤上面帶有一個多媒體旋鈕,鍵盤主板自帶RGB,軸體支持熱插拔,且鍵盤支持VIA等開源改鍵。可謂是主流配置了。我本人目前沒時間玩鍵帽和軸體,而且有點電子yangwei,所以選的是有鍵帽的版本,一步到位不折騰。開箱 開蓋後,里麵包含鍵盤本體,CtoC連接線,AtoC轉接器。另外還有一套額外的WINDOWS版替換鍵帽,以及一些替換的輔助配件。 以及放在包裝最底部的拔軸器,拔鍵器,十字螺絲刀,內六棱~包含的東西可謂非常齊全了。設計和做工 因為Fn功能鍵區日常使用的很少,這款鍵盤我選的是不包含F1-F12功能鍵的版本,整體緊湊性很高,它也是我買過按鍵最少的鍵盤了。 鍵盤的鍵帽本身配色很復古,用不同顏色區分的不同功能,而esc和enter鍵的黃色是點睛之筆。 外觀方面,這款鍵盤有著復古與冷靜的特質,非常耐看,也很適合放在辦公桌上。 外殼整體風格很硬朗,邊緣有稜有角,不過邊緣做了處理,摸起來是光滑不割手的。 它整體使用了一塊鋁作為邊框和底蓋材質。拆開後,用料極為厚實,看起來就非常耐用。 而且,主板上方有一塊板子做支撐。避免了按壓按鍵造成的主板變形。 不僅如此,支撐板和底蓋中間又有一個海綿做緩沖,讓整個鍵盤不至於太過於剛性,打字比較用力的時候,會感受到輕微的緩沖回彈力。 鍵盤背面也是相當的硬朗,看起來舒服極了。 上下兩排共計八顆金色內六角螺絲,質量很優秀,不容易滑絲。總之,設計很耐看,用料極為優質。使用體驗 首先來說鍵帽,鍵帽表面使用了很多的圓弧設計,配合磨砂的觸感,從視覺體驗到手感到極為優秀。 整個鍵盤有一定的傾角,配合有傾斜度的鍵帽,整體的人機工程學設計是過關的。打起字來,手腕不會很累。 在軸體方面,這把鍵盤使用的是佳達隆茶軸,手感較輕,不硬,而且靜音效果不錯,在快速輸入的時候,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流暢感。 軸體是透明的,可以很好的將PCB上的RGB燈光透過來。 不僅如此,軸體支持熱插拔,可以用附贈的拔軸器輕松的把軸體拔出來,方便更換,玩出更多花樣。 底部一排按鍵的功能鍵帽,可以使用附贈的WINDOWS鍵帽進行更換。 再通過鍵盤前方的切換按鈕實現不同系統間的適配。像我這樣同時使用WINDOWS和Mac系統的,這個功能很方便啦! 然後是右上角的多媒體旋鈕,旋轉可以實現音量調節、按壓可以實現一鍵靜音,看電影玩遊戲調節音量可太方便了~ 接著說一下VIA,可以直接對這把鍵盤實現在線編輯,鍵盤的每個按鍵、快捷鍵和背光RGB效果都可以輕松自定義。 尤其是背光RGB,打開VIA之後才發現有這麼多的效果。真的是意外之喜。小結 這是一把極為漂亮,用料厚實,人機工程學設計合理、玩法多樣的好鍵盤,我個人超級滿意!無論是碼字,或者是打遊戲,手感都極為舒服,而且茶軸特有的手感,會讓打字時的疲勞感降低一些~可謂打工人的好工具了~值得!如果是三模雙模就更值了~最後 ID(提貓Timeow就是我,我就是掃描俠) 來源:Chiphell

2022奧迪SQ5-Technik寫真及2500km使用體驗

年初的時候跳槽找了份新工作,然後新工作可以繼續在家工作,但是老闆要求至少要在多倫多市內在家工作,於是不得已只能計劃搬家。考慮到安大略省買車13%的消費稅,在Alberta用5%的消費稅把車買了還是比較劃算的,於是4月份就開始到處看車。說是到處看車,但其實我和家屬倆人都不是喜歡挑來挑去然後沒完沒了的降價的人。現在疫情加戰爭導致晶片短缺,訂台新車要等6-10個月,只能買現車。可是現在北美這行情,連現車都沒,去了4s店的停車場幾乎都是空的,今天來的車明天就沒了,搶車簡直搶瘋了。起先考慮的是沃爾沃XC60,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買這車可以用員工優惠,給打4%的折扣。。。因為之前的車是台黑車,妹子天天抱怨說夏天熱的跟桑拿一樣,所以這次打算只看白色車型,正好有一台XC60白外奶內,配色簡直完美,結果去買車的那天手慢了,被溫哥華的人提前半天訂走了。。。。 其餘的車的顏色和配置都不怎麼合適,最後就去了趟隔壁奧迪家結果奧迪家剛好有一台2022SQ5 頂配Technik 配置大體如下: 2022 Audi SQ5 TechnikBlack Optics Package 黑光包Black Rings and Badging 黑色奧迪標Red Brake Calipers        紅色運動卡鉗Cabon Atlas Inlay Package 碳纖維內飾21」...

《幻塔》新源器懸浮滑板使用體驗

第五期通行證進階獎勵,68元開通,獎勵中包含考恩特Ⅱ型和懸浮滑板兩種SSR源器碎片自選箱; 典藏獎勵,128元開通,獎勵中就包含源器-懸浮滑板。 【第五期通行證】 【懸浮滑板】 懸浮滑板作為一個趕路的工具,那就必須要和SR源器噴氣滑板、載具進行對比。 【懸浮滑板、噴氣滑板、載具屬性對比】 【懸浮滑板、噴氣滑板、載具優缺點對比】 上面視頻中標記了距離390米外的點位,使用懸浮滑板用了22秒26幀,使用載具用了33秒46幀。 通過計算可得出懸浮滑板的速度約為17.4米/秒,載具的速度約為11.6米/秒,並且由於障礙物的存在以及路面坡度的高低差,懸浮滑板和載具的實際速度要稍快一些。 總結: 懸浮滑板使用體驗非常不錯,能應付大部分地形,並且戰鬥中可以直接使用快速離開怪物,大世界趕路速度也比載具體快。 但獲取方式只有購買通行證,直接勸退大部分平民玩家,因為懸浮滑板畢竟只是一個探索類源器,無法和考恩特Ⅱ型這種最強增傷源器相比。 不過通行證單看其中的赤核等獎勵,性價比已經是要高於周卡和大部分活動禮包了,如果打算抽凜夜而赤核比較緊張的,通行證絕對是性價比比最高的。 來源:遊民星空

差生文具多——佳明Fenix 7x開箱及使用體驗

引子 2022年春節後至今,疫情反復,特別是身處上海的我,戶外跑步停了幾個月,這個月開始恢復運動,正值每年夏訓+618活動,忍不住報復性消費了一把跑步手錶的更新產品簡介 佳明這個品牌在喜歡跑步和戶外運動的人里一定不會陌生,而飛耐時系列(下稱Fenix)一直是其戶外運動手錶中的王牌產品,優秀的續航,齊全的運動功能,更具質感的外觀,都是其主要優點▼上兩張官網宣傳圖片感受一下 ▼Fenix 7這一代有觸控屏了,簡化了部分場景操作邏輯,另外7x系列標配「沒什麼用」的太陽能 開箱 閒話少聊,先上開箱▼這次買了炭黑版,贈品有個「綠豆芽」跑步動態檢測的配件 ▼盒子確實看起來比Forerunner系列貴一點 ▼開蓋見真容 ▼再來一張正臉,保護貼紙沒撕的樣子 ▼配件合照,拍的時候沒看到藏在配件底下的「不用讀」說明書 ▼手錶細節幾張,用手機好難拍,可以看到表盤上有點像銅絲一圈的就是太陽能部分,感覺還有點玫瑰金的意思呢 ▼側面按鍵,這次另一面的start鍵沒有紅色圈的了,感覺很可惜,我很喜歡那一代的設計 ▼DLC鍍膜鈦合金表帶,第一次在跑表上用金屬表帶,很奇怪的感覺,說實話還沒有矽膠的舒服,雖然質感是好上太多,另外鈦合金確實比看著輕不少,競技水平還不太高的時候,這點重量影響不大 ▼四代心率,是升級的原因之一,之前是Forerunner的945 ▼再來幾張擺拍 ▼這里是Led指示燈,夜跑可設置閃爍或手電,安全性功能 ▼擺拍二 ▼擺拍三 ▼和945以及綠豆芽合影,確實大了一圈 ▼上手跑步,和最終用的一個表盤樣式 ▼白天補了張照片 使用體驗 開箱結束,說說使用上使用佳明跑表一個不太爽的點是需要搭配三個不同的App使用▼第一個App,Connect,用於和表配對,並進行設置與數據查看 ▼還包含了一些其他身體信息相關功能,幫助更好的調整跑步訓練計劃,健康狀態 ▼身體年齡,根據最大攝氧量,BMI等計算,看看爽一下就好 ▼訓練建議相對來說比較重要,根據心率和睡眠休息情況判斷訓練負荷,苟一點不容易受傷 ▼排名部分,激勵一下自己 ▼第二個App,佳速度,跑步社交,活動管理,訓練計劃功能在這里 ▼初學者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些入門向的免費訓練計劃,動起來更有效率,深入之後可能還需要自己設計自己的訓練計劃 ▼第三個App,ConnectIQ,表盤、小工具等應用市場類App,總還是有些個性化需求的,945和Fenix都支持音樂,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不太會用手錶聽的吧,記憶體有限,更多還是要用來存地圖、路線等信息 ▼昨晚跑步的數據,30分鍾有氧之後沖刺了四組 ▼心率配速設置是買跑表的基礎原因,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執行訓練計劃 ▼需要心率帶和綠豆芽的進階原因在這里,步幅、垂直振幅、觸地時間平衡是跑表本身沒有的功能,需要配件記錄,可以幫助分析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像我這種文具多的差生,昨天主要問題就是最後的沖刺姿勢沒有控制住,明顯垂直振幅波動的很亂 ▼另外如果需要更詳細信息和一些自製訓練計劃功能,需要去connect的網頁版操作 ▼很喜歡看報告頁來分析自己的情況 更新一個跑步和肌肉力量訓練模式▼跑步訓練時手錶顯示 ▼網頁版編寫訓練計劃 ▼手錶執行後App記錄 ▼肌力訓練時手錶顯示 贈品小配件 補幾張綠豆芽獨照,有心率帶的時候並不必要,但是夏天手錶的心電心率感覺已經很準了,不太喜歡帶心率帶,就會帶上綠豆芽 總結 先說說會選擇跑步手錶的原因,其實我也是一路Apple Watch用過來的,中間穿插著用了一段時間Withings,可以說一直對表的顏值還是有一定執念的,但是會頻繁的換回Apple Watch也是因為智能表用習慣了是真香,消息提醒抬腕顯示,刷公交卡,控制手機相機拍照都是融入了我日常生活的功能,以前沒入佳明的坑之前,用NRC(Nike Running Club)這個App也覺得挺好,顯示里程心率,還能直接連AirPods,邊聽音樂變跑步不要太舒服。但是真的認真開始跑步訓練之後,Apple Watch之類的智能表還是會有不得不替換為佳明、高馳之類的跑表的理由1、續航,Apple Watch堅持18小時續航這個設定,對於跑步手錶來說完全不夠用,拿Fenix 7x來說,標準續航28天,跑步運動時開啟最准確的定位模式,雙頻全星座模式,續航89小時,這對於戶外運動充電不便的情況尤為重要,即使是平時城市里跑步,晚上到家一看手錶電不夠了需要充會兒電再去跑步或者索性懶的跑了的情況是完全不會存在了2、配件,跑步手錶連接配件後的更詳細數據記錄,例如跑步動態中的步頻、步幅、觸地時間、垂直振幅、左右平衡等,對於跑步訓練就很重要了,而這也是目前智能手錶無法兼顧的3、算法,這個細分行業中深耕多年的公司,在數據記錄、身體狀態監控等算法上都有其獨到之處,佳明的訓練狀態、身體電量這兩個小功能背後也體現了很多工程師們的辛勤汗水,這些也是智能手錶不具備的我會慢慢放下Apple Watch而使用跑表作為日常使用的主力表,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塊表的專注,戴著它就會有去跑步的動力,午休晚飯時間,想著自己裝備都帶齊了,說不定就去跑個半小時有氧了,戴Apple Watch時就往往都要等到下班回家,然後倒在沙發上再也沒能出門了(後來刷視頻發現有個大佬是用apple watch配合stryd來監測,也是一種方案,反正也不是專業運動員,以後有機會試試)而從945想升級到Fenix的原因,最大的一點是945的定位不支持北斗,還是會有些飄(有評論補充,這里的增益主要是雙頻多星模式,和北斗本身關系不大),但是單為這個問題,選擇新發布的955和Fenix其實都可以解決,但是還是更喜歡Fenix的樣子一些,並且續航是另一個影響因素,Fenix 7x的續航受它大一圈的影響,還是最能打的一個用金屬表帶先跑了一次體驗了下,說實話還是沒那麼舒適的,更喜歡矽膠和尼龍表帶的彈性和透氣,並且Fenix是真的比Forerunner系列重,如果只是路跑,還是更推薦Forerunner,如果有長距離越野的想法,或者單純看得慣樣子的話,再考慮Fenix吧最後,不管怎樣,跑步裝備不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訓練的汗水才能帶來實際的進步,跑起來才是最重要的,只不過對於我這種裝備黨來說,研究和體驗裝備也是促使我更多跑起來的原因之一,期望疫情趕快結束,今年年底能跑一次上馬啊APP那個其實也就Connect用的多,佳速度也就忽略忽略忽略帳號能用,中區特供,最開始就是分享界面好看一點,不像Connect跟理工男一樣全是乾巴巴的數據,我就基本沒用過。訓練課程什麼的Connect里也有,只是藏的比較深。IQ那個設置好了之後也就可以刪了,不常用,之前都是內嵌在Connect里的,從碼表530那代開始獨立出來一個APP,又卡又不好用。。。 引子 2022年春節後至今,疫情反復,特別是身處上海的我,戶外跑步停了幾個月,這個月開始恢復運動,正值每年夏訓+618活動,忍不住報復性消費了一把跑步手錶的更新產品簡介 佳明這個品牌在喜歡跑步和戶外運動的人里一定不會陌生,而飛耐時系列(下稱Fenix)一直是其戶外運動手錶中的王牌產品,優秀的續航,齊全的運動功能,更具質感的外觀,都是其主要優點▼上兩張官網宣傳圖片感受一下 ▼Fenix 7這一代有觸控屏了,簡化了部分場景操作邏輯,另外7x系列標配「沒什麼用」的太陽能 開箱 閒話少聊,先上開箱▼這次買了炭黑版,贈品有個「綠豆芽」跑步動態檢測的配件 ▼盒子確實看起來比Forerunner系列貴一點 ▼開蓋見真容 ▼再來一張正臉,保護貼紙沒撕的樣子 ▼配件合照,拍的時候沒看到藏在配件底下的「不用讀」說明書 ▼手錶細節幾張,用手機好難拍,可以看到表盤上有點像銅絲一圈的就是太陽能部分,感覺還有點玫瑰金的意思呢 ▼側面按鍵,這次另一面的start鍵沒有紅色圈的了,感覺很可惜,我很喜歡那一代的設計 ▼DLC鍍膜鈦合金表帶,第一次在跑表上用金屬表帶,很奇怪的感覺,說實話還沒有矽膠的舒服,雖然質感是好上太多,另外鈦合金確實比看著輕不少,競技水平還不太高的時候,這點重量影響不大 ▼四代心率,是升級的原因之一,之前是Forerunner的945 ▼再來幾張擺拍 ▼這里是Led指示燈,夜跑可設置閃爍或手電,安全性功能 ▼擺拍二 ▼擺拍三 ▼和945以及綠豆芽合影,確實大了一圈 ▼上手跑步,和最終用的一個表盤樣式 ▼白天補了張照片 使用體驗 開箱結束,說說使用上使用佳明跑表一個不太爽的點是需要搭配三個不同的App使用▼第一個App,Connect,用於和表配對,並進行設置與數據查看 ▼還包含了一些其他身體信息相關功能,幫助更好的調整跑步訓練計劃,健康狀態 ▼身體年齡,根據最大攝氧量,BMI等計算,看看爽一下就好 ▼訓練建議相對來說比較重要,根據心率和睡眠休息情況判斷訓練負荷,苟一點不容易受傷 ▼排名部分,激勵一下自己 ▼第二個App,佳速度,跑步社交,活動管理,訓練計劃功能在這里 ▼初學者可以在這里找到一些入門向的免費訓練計劃,動起來更有效率,深入之後可能還需要自己設計自己的訓練計劃 ▼第三個App,ConnectIQ,表盤、小工具等應用市場類App,總還是有些個性化需求的,945和Fenix都支持音樂,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不太會用手錶聽的吧,記憶體有限,更多還是要用來存地圖、路線等信息 ▼昨晚跑步的數據,30分鍾有氧之後沖刺了四組 ▼心率配速設置是買跑表的基礎原因,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執行訓練計劃 ▼需要心率帶和綠豆芽的進階原因在這里,步幅、垂直振幅、觸地時間平衡是跑表本身沒有的功能,需要配件記錄,可以幫助分析改進自己的技術動作,像我這種文具多的差生,昨天主要問題就是最後的沖刺姿勢沒有控制住,明顯垂直振幅波動的很亂 ▼另外如果需要更詳細信息和一些自製訓練計劃功能,需要去connect的網頁版操作 ▼很喜歡看報告頁來分析自己的情況 更新一個跑步和肌肉力量訓練模式▼跑步訓練時手錶顯示 ▼網頁版編寫訓練計劃 ▼手錶執行後App記錄 ▼肌力訓練時手錶顯示 贈品小配件 補幾張綠豆芽獨照,有心率帶的時候並不必要,但是夏天手錶的心電心率感覺已經很準了,不太喜歡帶心率帶,就會帶上綠豆芽 總結 先說說會選擇跑步手錶的原因,其實我也是一路Apple Watch用過來的,中間穿插著用了一段時間Withings,可以說一直對表的顏值還是有一定執念的,但是會頻繁的換回Apple Watch也是因為智能表用習慣了是真香,消息提醒抬腕顯示,刷公交卡,控制手機相機拍照都是融入了我日常生活的功能,以前沒入佳明的坑之前,用NRC(Nike Running Club)這個App也覺得挺好,顯示里程心率,還能直接連AirPods,邊聽音樂變跑步不要太舒服。但是真的認真開始跑步訓練之後,Apple Watch之類的智能表還是會有不得不替換為佳明、高馳之類的跑表的理由1、續航,Apple Watch堅持18小時續航這個設定,對於跑步手錶來說完全不夠用,拿Fenix 7x來說,標準續航28天,跑步運動時開啟最准確的定位模式,雙頻全星座模式,續航89小時,這對於戶外運動充電不便的情況尤為重要,即使是平時城市里跑步,晚上到家一看手錶電不夠了需要充會兒電再去跑步或者索性懶的跑了的情況是完全不會存在了2、配件,跑步手錶連接配件後的更詳細數據記錄,例如跑步動態中的步頻、步幅、觸地時間、垂直振幅、左右平衡等,對於跑步訓練就很重要了,而這也是目前智能手錶無法兼顧的3、算法,這個細分行業中深耕多年的公司,在數據記錄、身體狀態監控等算法上都有其獨到之處,佳明的訓練狀態、身體電量這兩個小功能背後也體現了很多工程師們的辛勤汗水,這些也是智能手錶不具備的我會慢慢放下Apple Watch而使用跑表作為日常使用的主力表,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塊表的專注,戴著它就會有去跑步的動力,午休晚飯時間,想著自己裝備都帶齊了,說不定就去跑個半小時有氧了,戴Apple Watch時就往往都要等到下班回家,然後倒在沙發上再也沒能出門了(後來刷視頻發現有個大佬是用apple watch配合stryd來監測,也是一種方案,反正也不是專業運動員,以後有機會試試)而從945想升級到Fenix的原因,最大的一點是945的定位不支持北斗,還是會有些飄(有評論補充,這里的增益主要是雙頻多星模式,和北斗本身關系不大),但是單為這個問題,選擇新發布的955和Fenix其實都可以解決,但是還是更喜歡Fenix的樣子一些,並且續航是另一個影響因素,Fenix...

榮耀 Earbuds 3 Pro 使用體驗,降噪音質表現俱佳,還自帶測溫功能

本文作者為體驗師@習小遠的視界,首發於糖紙眾測 寫在前面 耳機,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小物件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耳機的種類和功能也都各不一樣,降噪耳機,骨傳導耳機,音質特別棒的,幾乎每一款都有著自己的主打特點。YQ 到現在都已經三年了,溫度測量似乎已經成了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今天要說的就是一款有溫度監測功能的耳機。當然,也不是說它其他的特色不明顯,只是覺得溫度監測對於現階段來說會是一個比較顯著的特色。 這款耳機就是榮耀新款-榮耀 Earbuds 3 Pro 。 對於這款耳機的整體印象 對於這款耳機,整體的體驗下來,可以這麼說,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 結合榮耀智慧空間來使用,對於不同品牌手機也都百搭,三種顏色多了不同選擇。對於外觀質感上,雖然沒有什麼太多區別化的元素,不過,在耳機和電池倉的吸力上,我覺得比很多其他款耳機要好很多。 四種不同的降噪效果(輕度降噪、中度降噪、深度降噪、智能降噪)對於不同環境下使用都遊刃有餘,當然特別多設計,在享受降噪等的同時,音質也很棒,適合有一定音質追求的人。加上體溫監測這個和健康掛鉤的功能,人性化用意滿滿。 對於一些參數性的介紹,我覺得還是使用感受為上,總之,從外觀到內在功能,作為我常用的耳機還是很不錯的。 榮耀 Earbuds 3 Pro 外觀 和看人一樣,耳機也是一眼看到外觀,之後才去體驗內在,對於榮耀 Earbuds 3 Pro 的外觀,可以這麼說,和大多數無線藍牙耳機差不多。方正的小盒子里,裝著耳機電池倉,說明書,充電線。 和其他廠家的藍牙耳機,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自家的 logo 設計在了電池倉的背面,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電池倉上多了一個按鍵,在第一次連接藍牙時用的上。 整體的外觀也接近卵石造型,我手里的這款是釉白色,還有鈦銀色和亮黑色,三種顏色選擇性多了不少。雖然是白色,不過外觀的材質是啞光質感,有著較好的抗污抗指紋表現。 耳機拿在手上,感覺還是挺有分量的,電池倉翻蓋阻尼適中,合頁無松動,開合蓋很乾脆,耳機取出電池倉吸力很大,即使倒置過來抖動一下也不會掉落(有些耳機吸力小,很容易掉落)。 耳機本身是豌豆基本型,帶了一個小小的把,這個把上有觸摸控制的模塊。大中小三套矽膠耳套,適合於不同耳型的佩戴。 榮耀 Earbuds 3 Pro 降噪體驗 耳機好不好,降噪已經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之一,對於不同環境的使用,對降噪的要求又不一樣。榮耀 Earbuds 3 Pro 這款耳機的降噪方面還是做的不錯的。 在體驗過程中,也是選擇了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進行的體驗。 比如戴著榮耀...

華為Mate X2開箱及使用體驗

上一代用的是P30 pro,戰鬥了3年,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昨天在專賣店偶爾看到MateX2,貌似還挺符合我的胃口,於是今天就去拿下了。配置為:Mate X2典藏版 12G+512G,只有手機殼和耳機。開箱: 外包裝殼: 包裝盒: 使用提示:(小心點用,容易壞!) 手機照片(底部、右側、合上): 手機細節展示: 鉸鏈: 半合狀態: 頂部: 底部: 左側: 右側:(指紋解鎖鍵與音量加減鍵) 背部攝像頭: 開機顯示: 手機與殼合影: 手機殼內: 殼上的支架: 合蓋立起來: 開蓋立起來: 和P30pro的對比: 使用體驗: 買X2主要還是為了能方便應急辦公、甩掉需要隨身攜帶的電腦。裝上遠程桌面控制App還是挺方便,處理PPT、Excel、Word也挺舒服的。展開螢幕玩遊戲還是很爽的,合蓋刷視頻也不錯,畢竟外屏大小和P30p差不多。但是整體的重量,還是重了很多,剛拿手上有點不習慣。整體重量是左輕右重,外觀是左薄右厚的T型設計,展開螢幕右手使用體驗就很好了。(我是左手持機器玩,也是塞在左側褲兜里,就感覺有點不太友好了。)買之前對比過榮耀Magic V,在開內屏時,華為的設計就很容易掰開,而榮耀MagicV展開就有點困難了。榮耀MagicV的內屏,多個攝像頭孔,這讓我犯了強迫症,這麼大的屏,盡然多個孔……也是我考慮X2的二大原因。否則,我會入手MagicV了,畢竟價格優勢在那。Mate是折疊屏的天花板,對稱設計的折疊屏的手感不如Mate X2,X2的不對稱設計獨樹一幟,手感特別好 上一代用的是P30 pro,戰鬥了3年,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昨天在專賣店偶爾看到MateX2,貌似還挺符合我的胃口,於是今天就去拿下了。配置為:Mate X2典藏版 12G+512G,只有手機殼和耳機。開箱: 外包裝殼: 包裝盒: 使用提示:(小心點用,容易壞!) 手機照片(底部、右側、合上): 手機細節展示: 鉸鏈: 半合狀態: 頂部: 底部: 左側: 右側:(指紋解鎖鍵與音量加減鍵) 背部攝像頭: 開機顯示: 手機與殼合影: 手機殼內: 殼上的支架: 合蓋立起來: 開蓋立起來: 和P30pro的對比: 使用體驗: 買X2主要還是為了能方便應急辦公、甩掉需要隨身攜帶的電腦。裝上遠程桌面控制App還是挺方便,處理PPT、Excel、Word也挺舒服的。展開螢幕玩遊戲還是很爽的,合蓋刷視頻也不錯,畢竟外屏大小和P30p差不多。但是整體的重量,還是重了很多,剛拿手上有點不習慣。整體重量是左輕右重,外觀是左薄右厚的T型設計,展開螢幕右手使用體驗就很好了。(我是左手持機器玩,也是塞在左側褲兜里,就感覺有點不太友好了。)買之前對比過榮耀Magic V,在開內屏時,華為的設計就很容易掰開,而榮耀MagicV展開就有點困難了。榮耀MagicV的內屏,多個攝像頭孔,這讓我犯了強迫症,這麼大的屏,盡然多個孔……也是我考慮X2的二大原因。否則,我會入手MagicV了,畢竟價格優勢在那。上午余承東微博官宣4.28發布Mate Xs 2,不過大機率是4G版本,還有這個命名搞不懂是Mate Xs的升級款還是Mate X2的,有爆料說是回歸外折形態想試試華為的外折疊機了...來源:Chiphell

《艾爾登法環》劍骸大劍使用體驗介紹

《艾爾登法環》中的劍骸大劍是遊戲里擊殺啜泣半島BOSS獅子混種獲得的特大劍武器,而這把劍光是外形看起來就非常的酷炫,而這把劍其實用起來還行,比較適合喜歡使用特大劍的玩家,打小怪很舒服。 劍骸大劍使用體驗介紹  我用的劍骸大劍,目前只有+2,失色鍛造石缺一個,有更高級失色鍛造石但是強化不了,清理小怪挺好用,削韌高,打boss也還行但是不能貪刀,翻滾之後會變刺擊。 前搖後搖不是很大,主要我重武器用習慣了 ,另外只能雙持,不能持盾,戰績加全屬性但是易傷=古達鎖,個人覺得滿分100能給85吧 來源:3DMGAME

《艾爾登法環》巨劍武器使用體驗介紹

《艾爾登法環》中的巨劍是遊戲里非常好用的強大武器,無論是壓迫力還是情懷都是滿滿的,而巨劍這種武器首先是攻擊力面板,就算不強化也有211的純物理攻擊力,再加上這作耗精力少,11點耐力就能四下輕擊。 巨劍武器使用體驗介紹 巨劍,21力12敏剛好雙持拿的動,也沒有強化,就有211純物理攻擊力。 再加上這作耗精力少,11點耐力就能四下輕擊,或者兩下重擊,打起來真的很猛。 推圖表現上,我用完全沒強化的巨劍推摩恩城堡,可以說是亂殺,穿著流浪套滾不動就滾不動,站著就把怪砍死了。沖擊力和削韌都太強,真的有點魂一哈維爾雙巨站擼的感覺了。 打BOSS上,我估計打惡兆這種多動症的比較難。 但是打摩恩城混種獅子這種,可以直接輕擊打的他換不了手,一刀一硬直,四刀一處決。 總之,力量猛男巨劍流,依舊無敵 來源:3DMGAME

《收獲日2》突擊步槍推薦分享

《收獲日2》里面有突擊步槍,不過有的玩家不知道有什麼突擊步槍好用,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突擊步槍推薦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突擊步槍推薦分享 以最近的一次武器數據更新為劃線的話,傷害在60檔以上或者50-60檔范圍內的步槍都有著不俗的表現。不錯的撿彈率,容易堆疊的穩定,外加遊戲里步槍特有的傷害無衰減,使得步槍在當前版本更為強勢。其中的步槍新秀獅吼(lion roar)和壁虎(gecko)在一次步槍數據大更新後大放異彩,目前使用體驗非常不錯。當然其他的步槍屬性也很優秀就是了,具體每一把在這個傷害范圍內(55-80)的步槍建議樓主都可以去嘗試一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補充一下,百檔步槍撿彈小有富餘,但是高傷步槍(150傷害以上那種)需要良好的彈藥管控能力才能玩好) 來源:3DMGAME

列印機居然還能這麼用 華為PixLab X1使用體驗視頻

沒錯,華為也做列印機了!這就是PixLab X1,而且它搭載了鴻蒙OS。 戳連結看視頻:、、 那麼,華為為什麼要做列印機? 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網課、遠程辦公成為主流,而身在家中,無論是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是老闆安排的任務,列印成為絕對剛需,列印機和手機一樣逐漸成為必需品。 外觀精緻美觀,懸浮式的設計和全觸控操作面板,充滿了未來的科技感,給人一種看不膩的感覺。 在待機狀態下,輕觸隱藏式的觸控面板,即可喚醒操作。 中間有一個ID復印按鈕,這是專門用來復制各種證件的,而且加入了「AI智慧校正」技術,無論怎麼擺放證件,最終都能居中列印出來,給了強迫症患者一種莫名的舒適感。 目前僅支持身份證,後續會升級支持各種證件,甚至銀行卡。 再看左邊,有一個華為分享按鈕,拿著華為手機輕輕一觸,就能將列印機連上手機進行列印。 隱藏式的出紙托盤,想要列印的時候把它拉出來即可。 右邊有按鈕,按下就可以打開上蓋,取出硒鼓,硒鼓的列印壽命是15000張,單買價格是299元。 不過如果只是要換碳粉話,就不用取出硒鼓這麼麻煩。只需要輕輕一掰,就能打開前蓋,碳粉就隱藏在這里。 拿在手上感覺好小,不過小歸小,一盒粉卻能列印1500張。粉盒的價格是99元,算下來每張的列印成本是6分錢。 再往下是紙盒,雙手按住兩邊,輕輕一摳,就可以取出來。紙盒可以容納100張列印紙,最大支持A4規格。 如果要列印比A4紙更小的紙張,也很簡單,只要摁住這個小擋板,就能調整紙槽大小,直到與紙張大小吻合。 來到背部,有電源接口、電源按鈕、USB接口和網線接口。 好了,PixLab X1的外觀與設計說完了,作為將智慧生態運用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華為來說,這款列印機會擁有哪些智慧功能呢?容我一一道來。 這是華為P50手機,我們只需要打開NFC功能,將手機輕輕一碰列印機上代華為分享按鈕,就能將列印機連上手機開始列印。整個過程不超過20秒。華為的智慧生態恐怖如斯。 如此簡單的操作手法,讓全家人包括老人和小孩都能輕松使用,大大降低了列印機的使用門檻。 如果沒有華為手機,那麼只需要掃描頂蓋上的這個二維碼,下載華為智慧生活,然後根據操作提示,也能很簡單地完成手機與列印機的連接。 家里來了客人,想臨時使用列印機,但它沒有華為手機,又不想安裝軟體配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只需要使用任何搭載鴻蒙OS 2的手機,進入文件管理器,隨意選擇一個文件或者圖片,點擊底部的分享功能,手機右上角就會出現列印機圖標,就可以開啟免配網列印功能。 開啟這個功能後,非華為安卓手機無需安裝任何軟體,就可以與列印機配網進行列印了。 我所見過的所有的列印機,要進行雙面列印時,都是先打完一頁,然後翻過來放進紙盒再繼續列印另一頁,尷尬的是如果上下放反了,結果全部需要重新來過。雙面列印如此繁瑣,很多人列印時往往只列印1面,造成了紙張的大量浪費。 華為在PixLab X1列印機中加入了自動雙面列印功能,內置了後置雙面器,可以實現自動翻頁,全程無需用戶手動干預。 可以想像,擁有PixLab X1列印機之後,雙面列印將會成為常態,能夠節約一半的列印用紙。 很多我們那些平時不被重視但是繁瑣的操作以及設計,被華為工程師富有靈感的設計進行簡化,於是就誕生了這台極其人性化的PixLab X1列印機。 在這兩天使用體驗期間,我常常會觸發一種感觸:列印竟然還能這樣用。可以說,PixLab X1列印機是華為邁入列印機領域的開始,但它的使用體驗已經遠遠超越了市面上同價位的雷射列印機。 來源:快科技

《孤島驚魂6》飛行衣使用體驗介紹

《孤島驚魂6》中的飛行衣是遊戲很多代都有的非常好用的飛行道具,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點的飛行衣玩起來怎麼樣,其實這一代的飛行衣並不如前幾代好用,前幾代能飛三四公里,這一代能飛兩公里就不錯了,更多如下。 飛行衣使用體驗介紹 這一代飛行衣沒有4代的好用,感覺這一代的飛行衣沒什麼用,身上灌鉛的感覺,就比降落傘好一點,我都很少用。 可惜這一代的地圖沒什麼高山失望,4代的地圖,在最高山上往下飛行不知道多爽。 來源:3DMGAME

watchOS 8 正式版來了!這是我 4 個月的使用體驗

對 iPhone 13 系列手機心動的朋友們已經預購等待發貨,而對 Apple Watch Series7(以下簡稱 Apple Watch S7,前代同理)心動的朋友們,卻只能看著「秋末發售」的標簽,琢磨著這個秋末到底是哪一天。 不過,隨著蘋果秋季發布會的召開,watchOS 8 也於今日(9 月 21 日)發布了正式版。從 6 月發布首個測試版本至今,我們已經對 watchOS 進行了 3 個多月的深度體驗,正式版值不值得升級,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Apple Watch S7 尚未發售. 懶人目錄 新表盤、新運動,還有...

酷睿i7-1195G7 VS. 銳龍7 5800U日常使用體驗對比:輕薄本別忽視單核性能

一、前言:兩款低功耗處理器日常使用誰會更占優一些 一個月前,我們做了一次Intel酷睿i7-1195G7、AMD銳龍7 5800U的對比評測,當時主要對比了兩款處理器的理論性能與遊戲性能,但其實對於輕薄本而言,更實際的用途是移動辦公以及網頁娛樂。 應用程式更快的啟動加載速度、開啟大量網頁時更低的CPU,以及記憶體占用率等等,這些才是提升輕薄本使用體驗的關鍵要素,今天的測試主要針對這方面進行。 參與對比測試的筆記本依然是微星尊爵14與ThinkBook 14銳龍版2021款,他們分別搭載了i7-1195G7以及銳龍7 5800U處理器。 兩款筆記本的詳細參數如下: 在配置方面,除了處理器的不同之外,SSD也有一些差異。 微星尊爵14搭配的是三星PM9A1 512GB PCIe 4.0 SSD,而ThinkBook 14銳龍版2021款搭載的則是三星PM991 512GB PCIe 3.0 SSD。 這是因為銳龍5000U系列移動處理器並不支持PCIe 4.0,不過PM991也是PCIe 3.0 SSD中的佼佼者了。 上圖是PM9A1的跑分截圖,AS SSD的總分達到了7262,4K隨機性能也相當不錯。 下面是PM991的測試成績,相對來說要遜色一些,AS SSD總分為3127,4K隨機讀取速度約為46MB/。 二、遊戲加載速度測試:i7-1195G7全方位優勢 很多同學以為遊戲認為遊戲的加載速度全看硬碟的快慢,其實這並不一定如此! 筆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小測試,將《劍靈》的客戶端分別放入記憶體檔與三星860 EVO中,結果發現進入大型副本時的讀圖速度僅僅是從16秒提升到了13秒。 但是同樣是將放在記憶體檔中,在手動將i9-11900K的頻率從5.1GHz降至2.5GHz之後,進入副本的時間從13秒直接暴漲至25秒,幾乎多花了一倍的時間。 也就是說除了磁碟性能之外,CPU性能也是影響遊戲加載速度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鑒於我們手上的兩台筆記本中微星尊爵14採用的PCIe 4.0 SSD,而ThinkBook 14銳龍版2021款支持PCIe 3.0 SSD,因此在測試遊戲加載速度的時候,我們除了會使用筆記本內置的SSD測試之外,還會將遊戲拷貝進英睿達X8...

美的智能除菌洗地機 X8 使用體驗

本文作者為體驗師@KC 熊朗布,首發於糖紙眾測。 篇首語 不管是大房子還是小房子,地面清潔都是日常必須要做的家務活,傳統清潔地面一般是吸塵器先吸一遍灰塵,然後再使用拖把/抹布清潔地面。使用吸塵器清潔地面的灰塵雖然方便,但是在使用抹布擦地的時候,我就經常被自家領導抱怨抹布沒洗干淨、地面擦的不夠干淨,為了家務活平常也不少拌嘴。 這次收到了一台美的 X8 智能洗地機,洗地機這類產品應該是這兩年異軍突起的新品類,雖然二者的適用范圍有一定重疊,但它並不是吸塵器的替代產品,而是針對地面清潔的高效清潔工具。除了吸塵器可以處理的地面灰塵、干垃圾以外,洗地機還可以拖地、處理濕垃圾以及完成自清潔,尤其是現有產品很多都支持吸拖一體,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原先吸塵+拖地兩份任務。 當然吸塵器也依舊是家庭所必須的,像是桌面灰塵清潔、床褥或是沙發除蟎依舊需要吸塵器出馬。 永不過時的黑白配 黑電與白電雖然並不是字面意思上的非黑即白,但不得不說的是黑色與白色永遠是不會過時的家電產品配色,美的智能除菌洗地機 X8 就採用了黑白雙色設計。機身不同部件間巧妙的以黑白區分,一方面方便用戶安裝與使用,一方面也很好的保持了整機的美觀,無論是北歐風還是極簡風美的 X8 採用的黑白配都能非常自然的融入。 為了方便運輸,美的智能除菌洗地機 X8 採用了上下分離的設計,下半部分包括洗地機的主體 (包含地刷、污水桶、淨水桶等部件)。 ▼隨機附帶的入門指南圖文並茂,四張圖片加上文字,幾分鍾就可以讓用戶了解從機器組裝、機器使用到設備保養全部的內容 上半部分的則由手把、螢幕組成,通過連接杆與下半部分連接,手把連接杆上 Dry& Wet 表明了它可以同時處理干垃圾與濕垃圾的特點。 因為清潔後潮濕的部件最好晾曬乾燥來避免滋生細菌,像是滾輪、HEPA 濾網這些清潔時會潮濕的組件,美的 X8 都標配了一個替換件,在清潔完成後,放置在自帶的收納架內晾乾,可以有效的避免潮濕滋生細菌的問題。地板清潔液部分,美的智能除菌洗地機 X8 官方標配的是同樣大牌的奧秘機洗地板清潔液, 純植物清洗液內含表面活性劑、抑菌劑等多種成分,除了可以提高去污能力還可以有效除菌 (除菌率 99%)。 地刷部分相比一般吸塵器會更大一些,內部分為清水和污水兩個獨立的水循環,滾刷自清潔功能保證滾刷在清潔地面污漬的同時自身保持潔淨,避免滾頭污漬堆積把拖地變成抹勻污漬。 ▲柔軟的軟毛滾刷 洗地機器能把地面拖干淨嗎? 這個問題可能是選購洗地機之前,家人甚至自己最先想到的問題,畢竟作為清潔設備如果不能拖干淨地面,買回來吃灰可是非常不好的。為了驗證美的智能除菌洗地機 X8 的清潔效果,這里分別使用干垃圾的代表紙屑,地面上常見的污漬——老抽漬,以及有些潮濕比較貼緊地面的混合垃圾——沾水的燕麥片分別進行測試。 對於這樣的清潔能力,相信大部分家庭使用起來都是足夠的,機器的淨水箱容量...

《原神》蒼古自由之誓武器抽取建議

11 90級數據表現 90級【蒼古劍】擁有608點基礎攻擊力和198點元素精通,單**擊力低於【風鷹劍】,與【天空劍】和【斫峰劍】並列第二,精練1時為角色提供10%的傷害加成,每次觸發元素反應獲得1層標記,2層標記時提升全隊的普攻、重擊、下墜攻擊傷害16%,同時提升20%的攻擊力,輪輔助能力沒有其他單手劍可比,但若論對團隊整體輸出的提升效果,卻很出乎意料。 使用體驗 觸發元素反應後會生成一層印記,但是印記有0.5秒的生成間隔,萬葉和風主可以完美觸發【蒼古劍】的被動效果,實戰體驗非常優秀!但是班尼特和琴則需要通過「大招+E技能」的方式來觸發。 重點講一下班尼特的使用體驗:在元素充能效率不夠的情況下,班尼特難以開大,需要「E技能+等2秒+E技能」來觸發,非常影響操作手感!但充能足夠時,【蒼古劍】的加成效果可以和班尼特大招、宗室4件套的效果相互疊加,堪稱「輔助神器」! 未來表現 武器技能提升隊友普攻、重擊、下墜攻擊的傷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器上限,但是也變相告訴玩家應該配合哪些主C使用,比如可莉、神里(後續上線)、宵宮(後續上線),甚至是對於主C是魈的玩家來說,這把武器都是非常值得抽取的! 來源:遊民星空

《原神》楓原萬葉角色前瞻

《原神》即將迎來1.6版本的第二階段卡池,楓原萬葉即將與大家見面,那麼這個新角色的強度怎麼樣呢?值不值得抽呢?現在為大家帶來「渡村口」分享的《原神》楓原萬葉角色前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培養方向 增傷副C 技能 普通攻擊的話,五段,倍率不錯,六命的話確實是增強平A輸出,也很難有很大提升。 重擊不流暢,應該會難受,倍率低 下落攻擊是單手劍里最高的,和魈一致,應該是給E准備的。 角色分析 有一段聚怪,范圍不大,效果還行,加上固有天賦會有一次200%的元素轉化傷害。E可以和溫迪的E實現二段跳,風系探索滴神。E一次給四顆元素微粒,就是12點能量,充能還不錯。 戰技傷害分兩次,一次是戰技的,傷害計算區間算在戰技,第二段強化平A算在下落攻擊,傷害計算區間在普通攻擊。想要傷害高,就得平A戰技都得升,小坑小坑。但是前面有提到平A收益不高,所以如何取捨看你們咯。 還有一次附贈的200%元素轉化傷害,該傷害的精通收益算得上萬葉自己的,傷害應該可觀,畢竟精通多。但是缺點較多,環境以及各種實戰因素會導致你的想法在大多數時候不能成立。 (劇變反應改版後真正的贏家是風系嘛,所以說萬葉的E絕不止於此,等到時候池子出來了我再詳細說) 這時候就有爭議了,我聖遺物怎麼選擇? 是正常主C詞條(攻擊/風傷/爆傷)還是全精通。 計算一下(理想情況),大致結果就是主C詞條的話對單對群都一樣,有上限。全精通的話,怪越多收益越高,更加適合反應一些。兩者的總體收益相差不大。 主C萬葉缺點 1.吃練度,平A E Q都要拉,等級還不能低 2.聖遺物也吃練度 3.傷害不怎麼高,輸出一般 4.沒輔助能力 初始傷害+五段風傷,風傷可被染色,2s一次,優先轉化萬葉附著的元素。六段傷害均無視物理護盾(例如岩盾QQ人),破元素盾的效果也還不錯。 天賦加點建議 優先Q,次E,最後平A。 萬葉核心技能 風物之詠詩 楓原萬葉觸發擴散反應後,每點元素精通,會為隊伍中所有角色提供0.04%的對應元素傷害加成,持續8s,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不同元素傷害加成可以共存。 擴散,看來和風岩雙系又是沒什麼關系。可以共存,例如先擴散兵後再擴散火,兩者都可以獲得增傷,**計算,還不錯。只是可能在實戰中並不能擴散到你想要擴散的那個角色,小問題。以萬葉堆到1000精通(已經算得上極限了)來說,就是40%的對應元素傷害加成,大概20%的提升,算上風套的40%減抗,大概26%的真實提升,極限在53%。 這麼一看,數據領先一眾輔助,班尼特1000攻擊加成,35%左右真實提升。 PS:這里的精通是極限了,運氣好的話能達到80%的效果就很不錯了。 命之座 一命的話不准備抽二命的人也沒必要抽。零命還能圖個身子是吧,一命沒多大提升的。應該是為了二六命做服務 二命,重要命座,自身及戰場角色增加200精通。對比零命,提升較大。增加8%的擴散元素傷害加成。解鎖一命還可以EQE,二段E可以吃到200精通加成,以及恢復12點能量。 四命,提升使用體驗。不抽六命的話,二命足矣。 六命,可以成為風屬性附魔單手劍主C,這樣一來,平A的收益就出來了。但是風附魔優先級不高,對於點了班尼特六命的大家不友好。 武器聖遺物 武器首選應該是新武蒼古自由之誓了(實在沒找著圖)。第二檔白字,以及198的精通,特效好觸發。絕大部分單手劍角色都可使用。 四星的高精鍛造鐵鋒刺很不錯(單手劍原胚終於有地方用了) 然後就是高精的西風了,應該是好於天空之刃的。 來源:遊民星空

GitHub Desktop迎來2.8新版本 改進差異比較等使用體驗

GitHub 剛剛推出了 GitHub Desktop 2.8 新版本,旨在為開發者帶來更加無縫的項目工作體驗。首先是差異比較(diffs)功能的改進,GitHub Desktop 2.8 版本現能夠更好地了解代碼的更改、隱藏周圍空白區域、以及為本地存儲庫分配新的別名。 作為對比,舊版 GitHub Desktop 智能查看自己或他人更改的幾行上下代碼,導致許多開發者抱怨難以全面理解特定的修改。 但現在,開發者可在 GitHub Desktop 2.8 中點擊「擴展」按鈕,以查看到圍繞特定文件修改的其餘部分。 其次,用戶能夠清理代碼變更周圍的空格。GitHub 解釋稱,有時在變更周圍沒有顯示足夠的上下文信息,導致留白的區域有點大。 通過這項更新,開發者能夠點擊差異窗口右上角的小齒輪圖標,然後選擇隱藏空白區域,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相關代碼更改。 最後是與本地存儲庫命名有關的更新。GitHub 表示,許多開發者在 GitHub Desktop 上保留了一個存儲庫的多個副本,因而很難分清它們之間的區別。 好消息是,在 GitHub Desktop...

電動車而言,究竟是用三元鋰電池合適還是磷酸鐵鋰電池更好?

目前汽車市場被區分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大種類,其中新能源車又以電動為主要能量來源,因此電池蓄電量的多少,充電速度的快慢就影響到了電動車的使用體驗。不少朋友在購車前都會在網上查詢相關的內容,但眼花繚亂的信息讓人不知道從何選擇,特別是針對電池性質的問題,一直都是各家車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這兩款電池究竟哪個更好呢? 首先來看電動車車主最看重的電池續航能力。那麼當下電動車使用最多的電池為三元鋰電池,而在三元鋰電池陣營中又分為以寧德時代為主的鎳鈷錳系列電池以及日韓品牌為主的鎳鈷鋁系列電池。通常情況下,為了增加電池的蓄電量,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在電池中增添鎳元素,這也是當前眾多電動車短短一兩年的時間續航里程就從常規的三百公里一下變成了六百公里的原因。而磷酸鐵鋰電池則不然,從名字我們就能看出,這塊電池的主要化學元素中並沒有鎳元素,因此在續航方面磷酸鐵鋰電池處於天然劣勢。那麼為什麼以比亞迪、小鵬為主的車企還在選擇磷酸鐵鋰電池呢,那就是接下來我們要探討到的電池安全性能的問題了。 電動車自誕生以來,就有人提出電動車由於電池結構的不穩定,相較於燃油車來說,安全性能較差。而這其中三元鋰電池的內部穩定性則更弱於磷酸鐵鋰電池,這也是由於三元鋰電池內部鈷和錳元素而導致的。以目前電池技術的發展來看,短期內工程師們並不能攻克這一先天性難題。而磷酸鐵鋰電池則不同,由於該類電池中所蘊含的化學材料較穩定,內部不易產生熱量,即使高溫後遇到空氣也不會燃起明火,因此安全性能也就大大提高了。 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相比,優勢不僅僅在於電池的安全性,更被各大廠家看重的是磷酸鐵鋰電池的整體造價要更低,這其中最大的變量就是鈷元素。在全球能源市場中,鈷元素一直是較為稀少、價格較高的品類,當汽車電動車浪潮之後,鈷元素的需求量再次暴漲,因此價格的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了。而磷酸鐵鋰電池內部無需增加鈷元素,因此整體成本要低上不少。 來源:kknews電動車而言,究竟是用三元鋰電池合適還是磷酸鐵鋰電池更好?

親測好用!不便宜但顯著提升使用體驗、增強幸福感的數碼產品推薦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Karl說數 創作立場聲明:本文所推薦商品品類均源於本人親身體驗,在下也沒拿錢說瞎話,如果大家有不錯的建議,歡迎評論區見 頭圖鎮樓,取自某屏蔽站 ITX 機箱: Sliger SM560 其他: Keychron K2無線機械鍵盤 羅技MX Master 2s LG 4k 27寸顯示器 Ikea 宜家BEKANT桌子 Flash Furniture椅子 Audioengine A2+ 音箱 前言 眨眨眼的功夫,2021年就已經過去了1/3,我玩了一些數碼電子產品,我的錢包又哭泣了不知道多少回,於是我又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使用體驗和經驗,和大家進行分享,聊聊我用過後覺得不錯而且完全值得推薦的那些玩意,希望大家喜歡。 ipad平板 我是2020年10月初購入的ipad 2020 32GB丐版,在中國銀行聰明購商城使用中國銀行信用卡36期免息分期購入,當時我對比過各渠道價格,發現這36期免息分期確實是爽。 ipad這東西很多人嚷嚷生產力,很多人說買後也就是吃灰或者刷視頻,這事具體看個人需求: 喜歡寫寫畫畫,記筆記、做手帳、玩繪畫的話,ipad性價比很高:4000多塊錢就可以收穫一套軟硬體體驗極佳、寫畫體驗不錯的大屏智能設備 喜歡便攜看文檔、寫郵件、刷網頁這種需求的話,ipad也蠻好:續航持久、應用豐富、顯示效果出色,而且非常輕,比如ipad air4裸機只要460g,主打極致輕薄的筆記本也得800g往外。 喜歡刷劇、看視頻,玩遊戲,那麼ipad還是蠻好的,大螢幕確實是爽,誰用誰知道 我常用它看文檔,我常使用Onedrive、OneNote和adobe reader,很多軟體內置了筆記和標註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在pdf上進行標註。像pad這種日常橫屏的東西,不該做成16:9甚至更狹長,ipad這樣的長寬比是很合適的。 我常用ipad 看視頻,現在很多視頻都是寬屏比例,16:9甚至21:9,所以看視頻時難免有些黑邊,下圖取自ipad優酷視頻截圖。但是不算這個黑邊,ipad顯示面積依然明顯大於手機的。 玩遊戲10寸左右的ipad 還是大了一些,mini這尺寸則剛剛好,長度合適握持方便,相比於手機類似物理作弊一樣增大視野。正好近期全面屏新品可能會問世,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多看看 至於繪畫,我的ipad不是全面屏,只支持一代筆,雖然這體驗依然不錯,但我仍建議有此想法的至少從ipad air3(全貼合屏)買起,搭配二代Apple pencil。二代筆支持磁吸、無線充電,我店里體驗過air4和pro很多次,搭配二代筆確實是不錯的。 ipad 是很均衡而強大的平板,螢幕色彩、硬體性能、軟體生態、配套配件都做得不錯,價格也合理,因此我由衷建議有移動輕辦公需求、移動刷劇看網課需求、移動繪畫需求的朋友考慮一下,預算不緊張的話,建議從AIR4開始買起。 無線充電寶 之前我女朋友送了我一個無線充電器,我很喜歡它:手機往上一放就好了。雖然現在我手機的Lightning接口和typec接口都是雙面可盲插的,但是哪有這樣一放來的省心。 於是我搞了一個可以無線充電的充電寶,這樣外出也可以享受便捷充電的好處了。MOMAX出品,顏值高、性價比不錯。這個充電寶有USB-A、Type-C、Lightning三個接口,其中Type-C和Lightning接口都可以為充電寶輸入供電,USB-A口和Type-C口都可以為手機等設備輸出充電,值得一提的是,這個Lightning輸入口是蘋果官方MFI認證的,充電穩定而安全。 Type-C口的輸入和輸出都支持快充,使用C-to-L線纜可以實現蘋果設備的20w快充,親測可以為我的iphone se2提供快充,使用MFI認證C-to-L線半小時沖50%沒問題 這個Type-C接口支持PD、QC、FCP、SCP、SFCP等多種協議 USB-A口專為PD協議之外的安卓黨快充準備,它支持QC3.0和SCP協議,單口可以實現22.5w快充,支持華為supercharge,正好可以給我女朋友的華為手機充電(目前異地,放個官方商品詳情的圖)。 這充電寶最吸引我的是兩個點,一個是它用細膩的PU皮和編織機理營造出了類布藝手感,親測手感不錯,溫潤舒服 一個是它支持10w的Qi 無線充電,我的中興天機9和iphone se2均支持無線充電,短程出門完全可以不帶線。它的無線充電還支持低功率充電模式,可以放心地為AirPods無線供電 充電寶容量是10000mah的,這使得它可以有效地將尺寸和重量控制到和手機差不多,拿在手上並不累。20000mah的充電寶重量會明顯增加,私以為10000mah容量的無線充電寶剛好。 下圖所示為我的中興天機9,我的手機還明顯比充電寶大一些。 使用這個充電寶可以同時為多個設備進行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下圖中為ipad 2020(C-to-L供電)、紅米7(USB-A供電)和iphone...

摩托車的配置真的就那麼重要嗎?為什麼很多廠家喜歡堆配置?

摩托車的配置真的就那麼重要嗎?為什麼很多廠家喜歡堆配置? 很多大家選擇摩托車時都會喜歡看配置,認為配置高的摩托車一定就是最好的。但真的是這樣嗎?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摩托車的配置。 眾所周知一輛摩托車是由眾多個零件組裝起來的,不過我們也可以將一輛整車歸納為幾個總成。它們分別是動力總成,車架結構,基礎配置。所以從這里來看,摩托車的配置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已經占據了摩托車的1/3。 摩托車的基礎配置從常規的設定來看主要包括儀表和燈光。但隨著技術的升級,需求的轉變,一輛完整的現代化摩托車是不會滿足如此簡陋的配置,它一定會想盡辦法,通過配置的增強,來改善我們的騎行體驗。 比如雙通道ABS,彎道ABS,滑動離合器,雙向快排,定速巡航,車把加熱,自動大燈,無鑰匙啟動,電子油門,胎壓檢測等等都是一些現代化技術升級後的摩托車配置。 如果在一輛摩托車上能夠看到這麼多的配置,它就代表著當前車輛的騎行體驗會比較理想,甚至於豐富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還會襯托當前車輛的高端程度。所以通常情況下,摩托車的配置還是比較重要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有些東西並不是越多越好,它一定是有前提條件的。例如對於通路車來說品質靠譜,性能出色才是它應該追求的第一核心競爭力。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一些配置,就會更容易體現它的性價比。 如果連最基本的性能和品質都無法保障,只是用配置來博取眼球,這款車買回來又有什麼用?難道車輛熄火後,ABS會幫助你啟動嗎?動力不行時,自動大燈能提升動力嗎?所以這里肯定會有一個主次之分的問題。 因此通常情況下我們選擇摩托車時,理性的做法是不能先看配置,而應該看車輛最基本的穩定性和性能,這才是一款摩托車最基本的靈魂,而基礎配置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襯托物,它不是摩托車的最核心的要素。 簡單來說一款摩托車好不好,首先要看發動機和車架,其次才是基礎配置。在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均衡優秀的前提下,豐富的基礎配置才能為整車添磚增瓦,如若不然它就是個負擔,可能根本就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所以說配置對於摩托車來說,既重要也不重要。它重要與否必須要有前提條件,不能挑出來單個論述,並且也要看它實際的性能表現。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品牌的車型會熱衷於堆配置呢?這里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1.增強體驗,不光摩托車講究配置,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商品都會有配置一說。鍋碗瓢盆兒,手機電視等等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都是離不開配置的。 而配置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強化最基本商品的性能,所以要想凸顯商品的使用體驗,就不可能離開配置,越是高端的東西,越會注重配置方面的表現。 2.轉移視線,既然配置是對於商品的一個性能提升,那麼堆配置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增強全品的核心競爭力,將一些不足掩蓋在配置之下。 尤其是在我們注重性價比的前提下,配置是很容易矇混過關的,因為一個商品的基礎框架它是死的,在他身上發揮不出多大餘熱的前提下,配置就是很好的一個煙霧彈,越多配置的出現,會更容易掩蓋車輛某些方面的不足。 以上的兩個原因就放大了有些品牌相關車型堆配置的現象。 綜上所述,摩托車的配置重要與否?取決於摩托車自身的基礎,只要它的動力總成和車架結構完全符合車型定位狀態下的使用需求,那麼豐富的配置表現,只能說明廠家比較注重自身產品的用戶體驗。而如果連最基本的穩定性都達不到,豐富的配置只過多是一種欲蓋彌彰的偽高能,它更多是心里沒底的一種騷操作。所以配置重不重要,還要看當前車輛的實際表現,不能單獨討論。 大家好,我是騎士分享感謝您的關注點讚加轉發 來源:kknews摩托車的配置真的就那麼重要嗎?為什麼很多廠家喜歡堆配置?

呂布會不會加強?策劃已經給出答案,甄姬即將進入高分段

愛生活,愛遊戲,大家好,我是阿呆。期待大家的關注,我會在這里分享更多有趣的最新資訊。 在前段時間,策劃在某直播間為大家解答了一些問題,不過問題也比較多,所以最近策劃又公布了一些之前問到的問題,其中讓大家最關注的還是英雄調整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復盤一下策劃的解答吧。 呂布前期太弱會不會加強? 首先第1個問題就是:有玩家覺得呂布在前期太弱了,經常被欺負。所以有部分玩家也是想讓策劃觀察一下這個英雄。 不過策劃認為呂布的強度屬於正常範圍內,也就是說呂布並不弱,在對抗大多數英雄的時候,他都可以挺身而出。 其實在我看來,我覺得呂布也不存在太弱的現象,首先呂布他是一個打真實傷害的英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而對抗路遇到的絕大多數坦克,其實都是不敢和呂布對拼的,就連一些戰士都未必打得過呂布。 甄姬勝率這麼低,是否有調整? 另外還有玩家問道:甄姬的勝率這麼低,強度明顯的有點偏低了,最近是否會有調整? 策劃也回答了甄姬的部分內容,策劃表示甄姬最近的表現確實不好,目前還在研究後續的調整內容,不過從策劃的意思來看並不會重做,因為策劃表示主要是想提升高分段這一塊的強度。 簡單來說就是有調整的方向,但是具體怎麼調整還沒有確定,不過甄姬這個英雄確實是有點離譜,目前在巔峰賽1350分的勝率排行榜中,它是最低的,僅有39%的勝率,不過因為出場率低的原因,所以他的勝率浮動也比較嚴重,但基本上不會超過45%。 扁鵲藍耗太嚴重,是否有想法? 除了呂布和甄姬之外,還有玩家問到扁鵲的藍耗太嚴重了。 策劃認為扁鵲的藍耗屬於中等水平,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需要疊加被動或者是給隊友回血,利用這種持續效果來維持自己的傷害或者是增加續航,從而提升了扁鵲的藍耗。 從策劃的意思來看,扁鵲的藍耗並不是特別嚴重,不過策劃也表示後續會優化扁鵲的使用體驗,可能會調整藍耗的問題。 扁鵲作為峽谷中的冷門英雄之一,其實它整體上的傷害還是比較中規中矩的,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位移技能,機動性較差。 總結:以我來看呂布肯定不會受到調整,畢竟在上一次加強之後,呂布的強度是有明顯提升的,用來對抗路抗壓是一個非常強勢的英雄。其實以上說的三位英雄,他們的機動性都比較差,但相比之下呂布他的作用範圍更廣,而扁鵲和甄姬相對來說就沒那麼強勢了,在高分段這兩位英雄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受歡迎。 當然了,從這次策劃的回答來看,甄姬和扁鵲在未來都有可能會調整,大家可以耐心等待一下。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道大家對這三位英雄有何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也會和大家深刻地交流一下。 來源:kknews呂布會不會加強?策劃已經給出答案,甄姬即將進入高分段
Xbox游戲通行證再邀「獵鷹」 暢談服務使用體驗

Xbox遊戲通行證再邀「獵鷹」 暢談服務使用體驗

Xbox遊戲通行證業務目前對微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他們也用各種方法來嘗試提高這項服務的人氣和熱度。 最近,微軟就發布了一段視頻,邀請了《獵鷹與冬兵》里飾演獵鷹的安東尼·麥凱,來講述他在體驗XGP服務時的感覺。 視頻如下: 最近XGP動作頻頻,除了加入EA Play遊戲和Bethesda遊戲之外,還將領域擴張到了日式遊戲,包括《八方旅人》、《尼爾:機械紀元》和《人中之龍6》均已加入。另外XGP還計劃在春季於PC和iOS設備上實現雲遊戲服務。 來源:3DMGAME

三國志戰略版S7程普黃忠左慈武鋒陣 單場殺敵4.1萬

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三國志戰略版》S7賽季程普黃忠左慈武鋒陣陣容,單場殺敵4.1萬的高光時刻,一起看看吧! 本人S6用的是程普、黃忠、蔡文姬,賽季後期被削弱,使用體驗大不如前。S7弓兵遍地走,由於本人沒有桃園、沒有魏法盾,因此重新練起武鋒盾。感謝@丨蝸牛丶窩窩丨提供的思路,用左慈替代蔡文姬後,整個隊伍穩定性和續航性比蔡文姬時期提高了很多。下面簡單說一下我這個隊伍的搭配和輸贏戰報,拋磚引玉,歡迎交流。 配將思路 程普:武鋒陣、獨行赴鬥 兵書:無戰而勝、靜心、鐵甲 黃忠:破陣摧堅、所向披靡 兵書:以治擊亂、鬼謀、將威 左慈:陷陣營、刮骨療毒 兵書:援其必攻、掩虛、散仙 程普負責控制、黃忠負責輸出、左慈負責續航。程普帶武鋒和獨行,獨行增加統御,嘲諷吸引普攻進一步增加控制,並且在武鋒陣5回合挑撥過後,仍能給黃忠提供嘲諷控制,提高黃忠輸出。 黃忠三個准備戰法,正常來說,場均發動4-6次就可以接受。自帶戰法在控制狀態下有加成,輸出更為暴力。 左慈提供規避+回血。因為兵種克制的關系,武鋒盾不會主動去打騎兵,因此無法遇到凌統吃到必中。陷陣回血、刮骨解控+回血。本人沒有軍民和草船。 優點:穩定、續航好,SP諸葛蜀弓、群弓、錦帆、三勢白馬、都督,勝率比較高。盡量避開無當,因為大部分是老諸葛,但也不太吃虧。 缺點:1. 怕老諸葛,可能是由於武鋒陣的關系,老諸葛的神機妙算幾乎總會選擇主將程普,另一人則是黃忠或左慈。也就是說,黃忠被選中的幾率實際上是降低了的。2. 對陣甘寧時需要拼演技和爆發。 戰報分享 無98、無揀選 來源:遊民星空

或許是最強的語音輸入功能,簡單說說百度輸入法使用體驗

對於如今使用手機占據絕大部分生活和工作時間的人來說,一款輸入法的好用與否,顯然直接影響日常的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而在此前拼音和筆畫輸入大行其道的前提下,實際上不少手機輸入法公司已經通過大量的語音數據積累和訓練,結合自家的AI技術,實現了更為強大的語音輸入功能。可以說,就算在微信支持語音輸入,使用輸入法語音輸入並且轉化為文字輸出,顯然是更好方式。 而在如今市面上眾多輸入法當中,更為強調語音輸入效率、準確性的,在我看來應屬百度輸入法。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畢竟在體驗過眾多輸入法後,百度輸入法有兩個優勢是明顯的,除了介面本身足夠清新以及個性化的皮膚設置外,百度輸入法近年來對於語音輸入的優化以及功能加成顯然逐漸變得完美。從最簡單地使用方式來看,你只要下載百度輸入法,使用時並不需要額外App,通過長按空格鍵即可開啟語音輸入,並且自行轉化為文字輸出。可以說,就算是此前是拼音輸入法的習慣性,你應該都會感受到在高準確率下,更大的語音輸入意願,畢竟對於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來看,也是最直接最高效地使用方式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優化完善程度以及獨有性來看,語音指令功能和長文本語音對於百度輸入法來說都是強項,並且在基本的語音輸入框架下,百度輸入法對於語音輸入的持續優化是有目共睹的。例如語音指令功能的加入,無疑就是利用了自家智能語音助手的技術下放,帶來了輸入時的語音實施變更,例如說「小度小度,把還原改成更新」「小度小度,把舉行改成開展」等,都能通過語音指令直接實現。 而長文本語音對於百度輸入法來說,顯然也是信手拈來了,長度幾乎沒有限制,並且在輸入過程中的各種標點符號、分段方式等,都給你把握得妥妥的,智能根據上下文調整輸入文字,省去了後期的文本維護。假設如今有一個叫作「通勤型作家」的職業,這顯然是對文字輸出效率的終極加成了。 當然了,百度近年來對於自家輸入法的語音功能上的優化,顯然並不止步於此,其中最貼合我們國人使用習慣的,無疑就是對於多方言的支持。特別是前不久才進行了一波各地方言的更新後,如今除了主打的普通話外,實際上百度輸入法的語音功能可以支持粵語、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山東話、西安話、合肥話等,也開發了方言自由說功能。無論你是哪地哪人,就算有口音上的限制,但在百度輸入法的加持下也毫無問題了。另外,百度輸入法對於語種的支持,也拓展到了英語、日語和韓語等常用語種,在並不太清晰的咬字下,也會有相當準確的輸出。 而在前不久,其實我也強烈推薦過百度輸入法的「中英自由說」功能,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功能是否雞肋?但從實際體驗來看,這個「中英自由說」的功能就如其名,實現了真正中英輸入自由,也顯然是百度基於自家強大AI技術的一次嘗試和個性。畢竟就效率而言,中英自由說功能開啟後,無須頻繁更換輸入法即可實現中英混合輸入,對於部分具有特殊需求的工作人員來說顯然是大大提高溝通效率的神器了。 除了雙方點對點之間的直接溝通輸入方式外,實際上「語音速記」或許是一個更為強大的日常記事和辦公記錄功能,並且從面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角度來看,這顯然也帶來了全新的記錄方式,並且在一般情況下也無須再添加硬體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語音速記功能的多人模式下,通過百度輸入法在業內首次加入聲紋識別技術,可以直接區分2至3個不同的人聲並自動記錄,這對於以往聲音記錄並且需要後期人工整理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黑科技。 可以說,高效、迅速和人性化無疑是未來輸入法的進化趨勢。而在自家AI技術和眾多黑科技加持下,百度輸入法的語音輸入方式,顯然已經成為一個幫助人們極大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極好選擇。如果還未體驗過的話,建議立馬試試! 來源:kknews或許是最強的語音輸入功能,簡單說說百度輸入法使用體驗

lotoo樂圖墨菊播放器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兩個月使用體驗

說起樂圖,在隨身HiFi圈也算是無人不知的品牌了,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品牌背後的公司——「英夫美迪」專業的音頻背景,不僅擁有大量專業音頻軟硬體產品線,也給世界知名專業品牌做ODM,是一個在亞洲都領先的廣電用音頻系統供應商。很難想像這樣一家公司會跑去做便攜播放器,所以當他們的第一款專用隨身聽PAW-Gold也就是俗稱的金菊花上市時如同降維打擊一般很快的獲得了高度的市場評價和表現。然而就在金菊花之後,他們的高端播放器產品沉寂了好幾年,期間只是不痛不癢地更新了一下中低端產品線,雖然其中也有表現不錯的paw5000mkii,但是其在高端便攜播放器市場中卻相當沉默。直到去年年底傳出了一些小道消息,樂圖在做新旗艦了。觸摸屏,定位高於金菊花,大概那時候就這點情報,但已經足夠讓人腦補出大概的形態了,所以再上半年出現諜照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意料之中。 樂圖新旗艦的正式命名叫,PAW Gold Touch,但是也許是因為他們深知沒有人會這麼叫它,所以官方出來強調了一個中文名:「墨菊」……然而叫它什麼的都有:雛菊、摸菊、黑菊花…… 真是悽慘,說好的金色太陽神阿波羅紋樣始終被人當做一朵金色的大菊花。 這台墨菊我已經使用了兩個多月,固件也更新了很多次了,期間用它搭配過的耳塞包括但不限於PP8、xelento、RE2000、M9、U18;也和自家的A8、Blessing、Liebesleid做過很多次搭配並在展會上提供過試聽;大耳方面則嘗試過和HD660s和ANANDA的相對有一點考驗推力的搭配。 就耳塞而言,就推力方面來說,在我嘗試和搭配過的耳塞里,除了一些不太合理的高阻設計的耳塞,其他都是很輕鬆搞定的。包括剛到手的這條M9,在多個播放器上都是完全打不開的感受,但在墨菊上聲音是扎紮實實地放開了。 更有趣一些的是,墨菊對於大耳的驅動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這段時間我用它搭配ANANDA, 雖然號稱直推大耳但卻並不是那麼好餵飽的平板大耳。在墨菊高增益的驅動下ANANDA還是被推得有模有樣的。 搭配多單元動鐵耳塞的表現:現在的高端播放器大多還是有比較低的輸出阻抗的,墨菊也是如此,這樣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多單元動鐵塞通常由於動鐵本身阻抗曲線的不平直以及分頻電路帶來的阻抗波動受輸出阻抗影響巨大,低輸出阻抗則不會給多單元動鐵耳塞帶來什麼聲音上的偏差。(經常有音效卡搭配動鐵塞之後整個頻響都發生巨變)。 一部分多單元動鐵塞會有點難推,比如PP8、M9這些耳塞,在一些位於頂級價格的播放器的驅動下都是不管是聲場還是動態都完全打不開的感覺,而在墨菊的驅動下這種問題是不可能存在的。 墨菊對於動鐵耳塞帶來的利好不僅僅是推力下的,還與之前的老旗艦金菊花有著完全不同的優勢——相當寬鬆和大氣的聲底。這使得原本金菊在搭配很多動鐵耳塞時產生的被普遍稱為「推過頭」的聲音上硬刺的現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開闊、鬆軟、紮實有力富有肉感的聲音。不誇張地說,即使是ER4P這樣的耳塞插在墨菊上,也會發出寬鬆和舒展的聲音。 基於墨菊在PP8和A8(這兩個塞子我比較喜歡也比較熟悉)下的聽感,墨菊這台機器可以說很難挑出什麼缺點,兼具高密度和輕盈質感的紮實有力又寬鬆的聲音,不偏不倚沒什麼染色又不乾硬不生澀,就單純以隨身推這些動鐵耳塞的標準來衡量的話,可以說找不到黑點。 搭配高端動圈耳塞:現在這些旗艦級別的動圈耳塞幾乎沒得選,如果說聲音仍可度相對較高的話xelento和RE2000算得上是。Xelento的低頻原本動態已經相當紮實了,在墨菊的驅動下相比另一個2w價位播放器下低頻的能量還要更加飽滿舒展,且收放迅猛。而RE2000和墨菊的搭配雖然沒有像和太子搭配那樣天生自帶buff,但也有另外的特點,表現在質感輕盈的中高頻和量更少但更鬆軟的低頻質感。 搭配直推大耳:原諒我把HD660s和ANANDA當成是直推大耳,但我手上現有的大耳中只有這兩個姑且對得起「直推」二字,勉強能夠用於直推。 前面提到,墨菊能把ANANDA推得有模有樣,那麼有模有樣是什麼概念呢,大致來說就是雖然整體動態還是稍顯欠佳(相對大系統),但是不管低頻中頻還是高頻有了該有的力度,聲音也有足夠的密度並不會顯得鬆散。在此之前我一直用hugo2搭配這兩個耳機作為我辦公室用來欣賞音樂使用,相比hugo2驅動下來的聲音,墨菊賦予了更多的肉感,比起hugo2驅動下更加飽滿,這在HD660s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總體來說,墨菊是一台兼具高指標、大推力、具有大氣的聲音風格並且操作和工藝都不錯的播放器。對於它的聲音我是非常喜歡也非常滿意,我覺得我能把我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詞放上去;以至於相對於這樣的聲音外觀和UI變成了有點遺憾的東西,在我接觸和玩過的這一系列播放器中上一個我如此喜歡的便攜播放設備還是hugo2,而這次的墨菊已經可以替代hugo2在我大多數日常使用中的地位(除了作為電腦音效卡),因為它有著同等級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更好的聲音並且更易於攜帶使用。 時隔幾年,從金菊到墨菊這樣一個價格跨度相對於其他一些品牌來說並不大,聲音上的提升我覺得是很值的(儘管還是有人喜歡以前那樣偏硬一些的聲音)。儘管墨菊的硬體配置相比同檔次一些產品並不算豪華,但畢竟融入了實際的技術(例如雙鎖相環之類的,這在大型設備中也不太容易見到),實現了實際的聲音上的提升和優勢,比起DAC兩倍於它的一些播放器也明顯有著更好的動態,比某些放大電路類似或者更豪華的播放器有更大的推力和更舒展的聲音,只要從聲音的角度,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款相當棒的產品。 要是還能有某韓磚那樣的外觀和UI美觀度,我肯定把它給吹爆。 來源:kknewslotoo樂圖墨菊播放器HIFI無損音樂播放器兩個月使用體驗

迷你尺寸極限速度,希捷Xbox Series X/S擴展存儲卡使用體驗

在我們拿到 Xbox Series X 同時也收到了希捷專為次世代主機 Xbox Series X/S 設計製作的擴展存儲卡。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今天將給大家帶來這款 XSX/S 專用外置存儲裝置的使用感受。 在 Xbox One X 與 PS4 Pro 上,已經出現了眾多支持 4K 與包含高清材質的大體積 3A 大作,主機自帶的存儲空間逐漸捉襟見肘。微軟與索尼雙方都與第三方硬碟廠商合作推出了不少通過 USB 口傳輸的移動硬碟,但其傳輸速率較低。隨著次世代主機通過內置高速...

2分鐘刷牙乾淨利落,南卡Shiny電動牙刷使用體驗

之前聽朋友說過一些用了就回不去的的智能設備,其中就包括電動牙刷,那時候還沒太在意,直到最近才深有感觸。主要感覺手動太沒勁,稍微一用力戳偏了卻把牙齦弄腫了,相比之下電動牙刷對於牙齒清潔輕鬆多了,看來還是實踐對比才有說服力。 隨著電動牙刷的普及,價格也越來越平民化,一般來說電動牙刷除了定期更換牙刷頭之外,主體用過兩三年沒什麼問題,個人覺得高端產品或國外品牌溢價太高有點劃不著,2-300元的電動牙刷比較有性價比。這次入手的是南卡Shiny電動牙刷,主要是看中它的防水性能和多種潔牙模式,接下來不妨一起深入瞭解下。 南卡作為爆紅於網絡的數碼品牌,其成長速度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從包裝方面來看南卡Shiny電動牙刷還是比較用心的,盒子正面有南卡的LOGO和產品圖輪廓圖,在包裝的背面有產品的細節和功能特點說明。 打開盒子可見產品與附件採用定製的吸塑隔層分類放置,可以對產品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產品的全家福包括牙刷主機、刷頭2支、充電底座和說明書。 接下來看看牙刷的主機,南卡Shiny電動牙刷的機身設計比較精巧纖細,配色為北極白,產品材質為ABS+TPE+PP,通過拋光處理,更具質感與時尚氣息,而且握感好。在機身上可以看到一個開關鍵和5個不同標誌的模式指示燈,下方還有一個南卡的LOGO。 南卡Shiny電動牙刷的的底部有一個圓孔作為無線充電時固定和感應的區域,在旁邊可見電源參數信息,產品在結構上採用一體無縫設計,全機身防水,無需擔心水滴侵入主機內部,滿足日常清洗和使用要求。 動力軸的外徑基本尺寸和市面上大多數電動牙刷相同,憑個人的經驗來看可能就長短方面有一定的區別,連接後將磁懸浮動力的高頻振動使刷頭產生動作,牙刷頭作為需要定期更換的配件,也看到店內有售,原廠的折算下來也就十多塊錢一隻,價格也差不多。 產品內置鋰電池續航,按每次2分鐘左右的刷牙時間一般可帶來近30天的持久續航,而且配備的充電底座也小巧便攜,除了USB接口端之外也是做到了防水密封的,居家使用或旅行、出差時也可以隨身攜帶,感應式充電的方式不同於傳統金屬接口,不怕水濺。 將底座連接電源適配器,感應充電不用像Micro USB那樣還要搞個防水塞,也不用考慮正反插,將電動牙刷放上去即可充電。充電時指示燈由下至上跑馬式閃爍變換,所有模式指示燈常亮表示已充滿。 南卡Shiny電動牙刷標配兩支牙刷頭,採用進口杜邦抗菌刷毛,使用時將刷頭扁孔的方向對準動力軸插入即可。可以看到動力軸周圍沒有凹陷的位置,而且裝上刷頭後會有一定的間隙防止內部積水。 刷頭細軟刷毛柔軟舒適,採用雙弧面設計,仔細看刷毛的末端有經過磨圓處理,可以避免尖銳的潔面對腔造成傷害。 使用時短按開關開機,通過開關鍵可切換清潔模式、敏感模式、美白模式、護理模式、拋光模式,通過5大潔齒模式不同的振動幅度和擺幅,滿足不同牙齒敏感度和不同狀態的清潔需求。 使用電動牙刷刷牙時,在刷頭上擠上牙膏後記得要放入口中再開機,避免還未入口牙膏就被高頻的振動飛濺掉落。通過圖片上的動態效果可以看到32000次/分鐘的高頻振動的細節展現,不僅振動頻率高,而且振幅擺動大,所以清潔的效率高。 使用過程中無需像傳統牙刷那樣用力,通過水杯模擬可以看到,電動牙刷的高頻振動將牙膏和水在口腔內轉化成無數微泡和強勁細水流,形成核心清潔力高效沖刷口腔區域和牙齒縫隙。一次2分鐘定時關閉的科學刷牙,拒絕長時間刷牙對牙齒造成磨損,30秒換區提醒每個區域都需要同等的清潔,當刷牙過程中出現短頻率振動則提示需要更換刷牙區域。 五種不同的潔齒模式滿足不同牙齒敏感度和不同狀態的清潔需求,在使用時也有智能記憶功能,可以記住上次使用模式,避免重複選擇。 牙刷作為口腔清潔的重要工具,自身的潔凈程度至關重要,所以每次使用後都習慣沖洗乾淨後放置起來,南卡Shiny電動牙刷在設計上具有IPX7深度防水,全機身無清理死角。用完可以直接放在水龍頭下衝洗,邊洗澡邊刷牙也不怕。 總結 通過使用體驗,這款電動牙刷提供多種潔牙模式和全身防水的使用場景,在外觀設計和使用上讓我挺滿意的,事實證明在使用習慣電動牙刷之後,想要回到傳統時代真的不容易。不過對於精打細算的朋友來說在售價方面要比傳統牙刷貴一些,不知道大家對於電動牙刷是怎麼看的?歡迎討論,謝謝! 來源:kknews2分鐘刷牙乾淨利落,南卡Shiny電動牙刷使用體驗

雷柏V30對稱式鼠標使用體驗 百元價位遊戲最佳選擇

本月是NVIDIA的主場,RTX 30系列顯卡的發佈讓大家將目光聚集到了這個與遊戲性能密切相關的電腦硬件上面。 其實,顯卡主要影像的是遊戲的流暢度,而想要玩爽遊戲,除了電腦本身的硬件之外,外設也有很關鍵的因素。通常,一套好的外設(耳機、鼠標、顯示器、鍵盤,按重要性排序)能夠讓你的遊戲手感更加舒適,體驗更加完美。 而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來自雷柏的一款入門級遊戲鼠標——V30幻彩RGB遊戲鼠標。作為一款百元級的產品,這款鼠標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包裝及附件: 雷柏的V30屬於雷柏的V系列,這是一款有線鼠標,定位是主打特色是左右對稱的舒適性手感以及略顯低調的RGB燈光效果。 背面是該鼠標的特點介紹: 採用了人體工學設計,貼合掌心弧度,擁有舒適的握感。 左右鍵微動壽命高達3000萬次。 支持7檔DPI調節。 擁有100英吋/s的跟蹤速度,20G的加速度和1000Hz的回報率,可實現精準定位。 滾輪、掌心LOGO及尾部3處均支持RGB燈光,可實現16000萬色效果以及7種燈光模式的切換(預設模式和色彩,後續驅動上線時才支持用戶自設)。 包裝附件比較簡單,僅有雷柏V30幻彩RGB遊戲鼠標一隻,以及說明書一份。 雷柏V30幻彩RGB遊戲鼠標 鼠標上殼: 整個鼠標的尺寸為127mm長*65.5mm寬,最高處則是40mm高。整體造型為對稱式設計,所以無論左右還是右手習慣的玩家都可以輕松上手。 鼠標只有黑色一種顏色,表面進行了細磨砂處理。 鼠標的左右按鍵為獨立按鍵(對應另一種為上蓋一體式設計),這樣左右鍵的回彈完全取決於微動,按下時會更加的靈活。此外左右兩個按鍵均為中間下凹的舒適性設計,食指和中指的指肚可以很好的與其貼合所以使用起來會比較舒適。 左右鍵均為3000萬壽命的微動,可能是新品的緣故,點擊時聲音顯得比較清脆,回彈感非常足。 滾輪的橡膠上做了防滑紋理處理,以增加轉動滾輪時的摩擦力。整個滾輪也是鼠標的一處RGB燈光區域,可通過底部的專用按鍵來進行顯示狀態的切換。位於上蓋區域的半圓形按鍵則是DPI的切換按鍵,默認支持400/800/1200/1600/2400/3200/4000共計7檔DPI調節,且分別對應紅、藍、綠、黃、青、紫、白7種燈光色彩。 註:雷柏V30驅動正在調試狀態,後續驅動上線後才允許用戶自由設置DPI。 掌心部分為緩坡設計,在掌心中間可以看到雷柏的V字LOGO,此處也是鼠標的另一處RGB燈光區域。 由於整個鼠標的坡度比較緩,所以這款鼠標還是比較適合扒握型握姿的。 鼠標尾部有一條RGB燈光區域,同樣也需要等驅動上線後才可以進行詳細設置。 最後末端距離鼠標墊抬起約5mm的高度,所以在用戶使用扒握式的握姿時,能夠盡可能避免腕關節與鼠標墊的接觸從而產生鼠標手。 鼠標側裙: 雷柏的V30鼠標的左側側裙,該側裙為塑料材質,且在上邊做了一個個的圓形孔狀紋理,好處是可以增加透氣排汗效果,當然缺點則是時間長了容易積灰,且不太好清理。 左側側裙的靠上部位有兩個側鍵,默認情況下可以起到前進和後退的功能。 由於距離側裙比較近,實際使用時還是有一定幾率會發生誤觸的。 右側側裙外觀與左側幾乎一樣,不過右側並沒有設置側鍵,所以雖然這是左右對稱型設計,但是對左手用戶來說有那麼一點點不太友好。 鼠標底部: 鼠標的底部為3腳貼式設計,左上和右上2個小腳貼,底部則是一個大腳貼。 原相的PWM3325光學引擎,最大可實現5000DPI(需驅動上線),以及100IPS移動速度,30G的加速度和100Hz的回報率。 光學引擎的右下角則是燈光模式的切換按鈕了,該鼠標在不使用驅動時也可以進行7種燈光模式的調節,分別是幻彩流光、七彩呼吸、流星拖尾、七彩變換、混彩常亮、雨落珠簾以及七彩波浪。 七種燈效展示: 線材及重量: 該鼠標採用了尼龍編織線纜,柔軟性還是非常不錯的,且自帶了橡膠紮帶和屏蔽磁環,無論是捆綁還是抗干擾性都是非常的到位。 鍍金USB接口 該鼠標含線材的重量為141g 不含線材的重量為105g 鼠標握姿: 扒握握姿左下視角 扒握握姿右下視角 扒握握姿左上視角 扒握握姿右上視角 測試及總結: 作為休閒遊戲,其實《連連看》對於鼠標的點擊精確度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也能代表了日常情況下的絕大多數應用程序。 《Dota2》則是對技能釋放時機以及玩家的補刀都是有着比較精確的要求。 而作為FPS遊戲《虹彩六號:圍攻》則對鼠標有着更高的需求,除了指針精確度之外,這款遊戲還比較考驗玩家的拉槍和壓槍。 測試感想: 這款鼠標嚴格上講還不算最終成品,因為鼠標相關的驅動程序還要經歷反復的打磨才會正式上線。所以目前這款鼠標僅能依靠自身的預設來進行相應的調節,玩家想要做精細化調整目前就只能等驅動正式上線了。 首先是定位,鼠標的官方定價為169元,作為一款百元級的鼠標,它的應用市場其實也非專業遊戲玩家,而是更加適合休閒娛樂型的玩家。 即使暫時沒有配套的驅動程序,得益於原相PMW3325光學引擎和預設7檔DPI的調節以及3000萬次的微動已經能夠讓這款鼠標在硬件配置方面足以勝任對技術有一定要求的電競遊戲了。 再加上3區域的燈光色彩的變化也讓這款鼠標在顏值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昇華。 再說回舒適性方面,作為一款大手型的鼠標,104g的重量(不含線材)在玩遊戲時表現還是非常輕松的,且由於採用了人體工學和左右對稱的經典造型設計,這款鼠標的上手非常的方便——甚至不需要適應。 最後,該鼠標目前尚未正式開售,京東商城也僅有非官方自營店再賣,目前售價為149元,其售價甚至不到150元,還是比較香的,對遊戲有需求缺不盲目追求高端產品的玩家們,不妨考慮一下。 來源:遊民星空

天貓精靈智能音箱體驗:讓人又愛又恨的大家

去年的雙十一期間,可愛的「天貓精靈」出來了,而且還是以一種充滿吸引力的形式登場,原價499元的它特價只需99元。小蜜我不是智能音箱控,但也被天貓精靈的可愛所吸引,忍不住與她同住了一段時間。 外觀---精緻小巧小清新 小蜜拿到的天貓精靈是白色的,相比於黑色小蜜喜歡白色多了呢。試用了一段時間,卻越發地發現了天貓精靈不好的一些地方,當然它也有值得表揚的地方噠,因為我沒試用體驗過小愛和其他的智能音箱,所以我只針對天貓精靈智能音箱本身的試用體驗作出感受哦,希望網友們莫噴哦。 APP---天貓精靈,綁定淘寶號 剛拿到手,趕緊下了個天貓精靈APP,也趕緊插上電看下天貓精靈的效果,開啟音樂蠻好聽的,還有它上面轉的那一圈燈光,漂亮~~~天貓精靈四個字的名字太長啦其實,我想兩個字的名字會更好聽更容易叫一些哦~下載APP後需要登錄自己的淘寶號,之所以綁定淘寶號是因為要支持一項天貓精靈獨有的語音購物功能,後面詳細提到。同時需連接Wifi,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啦~ 天貓精靈有蠻多功能的,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購物功能,相信這是目前只有馬雲粑粑開發的這款天貓精靈智能音箱才能做出來。下面着重介紹一下我們平時比較常用的幾項功能: 日程提醒 日程提醒可以讓天貓精靈幫我們記錄事情,告訴它具體的時間內容,屆時它就會在所需要的時間里提醒我們。但是小蜜在用的過程中發現一個特別不好的體驗,就是某次敷面膜時跟天貓精靈說讓其15分鍾後提醒我把面膜取下來,它回了句好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直至我看完了半集電視劇歷時二十多分鍾後它都沒提醒我…這是所謂的Bug嗎? 語音備忘 我們可以通過語音讓天貓精靈幫我們記錄即時想記錄的東西,代替紙筆,只要叫一聲天貓精靈就可以了,例如電話號碼,名字,聯系地址,不過這個能成功記錄好的前提是天貓精靈的語音識別要夠準,說話的人普通話也要夠標準哦,但偏偏不是所有人普通話都能這麼準的,因此,這款天貓精靈的語音識別需要增長的空間還很大哦~~ 聲紋管理 聲紋管理是專門用在喚醒以及購物確認支付上的,如果想要通過天貓精靈購買一些簡單日常所需的商品,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天貓精靈幫我們購買並查看物流狀態哦,很不錯吧? 智能家居 天貓精靈也可以控制其他的智能家居,但小蜜上去看了可支持的設備,發現…沒有一樣家居可以,小米電飯煲不可以(競爭對手),美的冰箱不可以,美的洗衣機不可以(可支持的美的產品也非常少),因此這個同步控制其他家居的體驗小蜜並未體驗到,也是需要馬雲粑粑需要加油的啦~ 話費充值/語音購物 這個是很神奇的功能哦,你可以對天貓精靈說:「天貓精靈,我想充話費」,而它聽到後就會問你充值的電話號碼,報完後它只需匹配你的聲紋是本人那麼就可以自動在淘寶上生成購物訂單啦,so easy!除了充話費還可以購買其他物品哦,基本的生活需求它都可以滿足呢~因為天貓淘寶本身就是一個很強大的購物平台,所以在語音購物上天貓精靈會占據非常大的優勢呢~馬雲粑粑好樣的~~ 精靈天氣 查詢天氣預報,提醒你穿什麼衣服,就像一位朋友一樣,在生活中給我們滿滿的溫暖,贊一個~~ 聊天 其實天貓精靈還有挺多功能的,這里就不一一列舉啦,其實它還可以跟你聊天,這是最重要的,它可以給你說繞口令,它可以根據你平時的喜好為你播放你可能喜歡的音樂,它可以講笑話講鬼故事給你聽,它還可以與你分享馬雲語錄哈哈哈,當然還有其他語錄啦,它還可以逗你笑,真的可以放個屁屁給你聽哦,只要你對它說:「天貓精靈,放個屁」,驚喜就來啦~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以讓它誇誇你;想學習的時候,你可以讓它給你解答專業知識; 心情倍好的時候,你可以和它一起唱歌聽有聲書…我想,對於單身狗孩子們,有個天貓精靈大家,會沒那麼孤獨寂寞冷哦,早上它還可以用音樂來叫醒你,要是每天的歌不要重復就好了,換下口味。 別以為天貓精靈統統都是好的,雖然小蜜沒用過小愛沒得對比,但自身在體驗天貓精靈的時候,也是發現了它的很多不足之處,以此證明小蜜並非是顏值控哈哈哈,遠在杭州的馬雲粑粑要加油啦。在與天貓精靈相處的這十幾天里,小蜜不太喜歡它的地方有如下這些: 喚醒太難,不回應的時候覺得它太蠢 看到有網友跟小超哥反饋說天貓精靈的喚醒功能太差,其實小蜜也想舉雙手雙腳同意呀!當你音樂播放得比較大聲的時候,這時候你想調小一些,你可以從溫柔的一句「天貓精靈」到大哄的「天貓精靈」它都不應你,心累。遠距離叫它的時候如果它聽不到沒關系,可即便你走上前去在它正上方呼喚它它也可以不應你,可以告訴小蜜為什麼嗎?是小蜜變聲了嗎?是小蜜普通話差到不會叫天貓精靈了嗎?是天貓精靈不喜歡小蜜了嗎?小蜜承認,有過好幾次,無論怎麼叫它都不應,成功地被激怒了,等它終於閃燈表示聽到的時候,小蜜說了一句「你真的好蠢…」 語音備忘出錯過 這就是上次說的提醒我取面膜的事情,答應了提醒小蜜的,卻沒消息了…還好小蜜沒睡着,否則第二天找馬雲粑粑算賬去~~~ 呼喚它要看着它是否閃燈,不能語音回應我在 聽說叫小愛的時候,它會回一句我在,我們就可以繼續說下去啦,而叫天貓精靈的時候,它不會回應,只會在聽到我們呼喚它時用閃燈表示聽到,那麼我們就必須一直看着它,如果我們當下需要做其他事情時就會分心啦,這點小蜜不喜歡~ 特別是看不見它的時候, 簡直等於無法喚醒(因為喚醒了也不知道) 語音識別容易出錯 叫天貓精靈的時候,有時說話語速太慢,你還沒說話它就回答你了,斷章取義…有時說話太快,它會語音識別錯誤,答非所問…有時你怎麼叫天貓精靈它都不應,有時你沒叫它在跟朋友聊天它突然就來一句話,說得不明所以…半夜如果沒說話都突然來一句會把小蜜嚇死噠~~~ 聲音太正規化,不夠親切 精靈兩個名字聽起來很可愛,但是天貓精靈真正的聲音並不是可愛蘿莉型,也不是古靈精怪型的,實際上天貓精靈講話有些過於正規,真的很難跟「精靈」聯系在一起。其實天貓精靈是定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音箱,所以如果能夠做到「動如脫兔,靜如處子」就最好啦,不同的用戶可選擇不同的溝通方式,就像高德地圖一樣,來個「林志玲」性感版吧哈哈~~畢竟這種正兒八經的機械腔,讀新聞的時候有種聽不太下去的趕腳呢~ 語音購物需更智能化 語音購物雖是亮點,但購物商品的具體如何推薦,如何瞭解用戶的精準需求,進而為他推薦最合適用戶的商品,速度解決用戶購買商品需求,這是目前這款天貓精靈還做不到的,需要馬雲粑粑再努力哦!如果某一天可以邊和智能音箱說話邊看着屏幕選商品,那就爽歪歪了。 音樂庫不夠齊全,有聲書種類不夠多,音質一般 天貓精靈的音樂庫不算多,有時點歌並不能點到想聽的歌手唱的,有聲書種類和選擇不多,其實里面有些功能展示在手機上但並非可以現在用上,例如小蜜看到一個提供睡眠環境的功能,但實際並不能用,不能提供背景白噪音。也就是說所有的功能並非都能用上哦。 時刻得插着電,不能離開充電的地方 如果它能無線充電或者有備用電池,方便在沒有插座的地方也可以放它的話,那就更加完美了,畢竟家里不是任何地方都有插座的,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喚醒遠遠的天貓精靈。總不能每次我們都要跑上前去跟天貓精靈說完話再繼續做其他事吧?好傻哦~~~ 總結:有獨特的優點也有很多不足 簡而言之,天貓精靈有它獨特唯一的優點,同時也還存在很多不足,這是第一代天貓精靈,相信智能音箱的起步會從現在開始越來越完善,最後我們會擁有一個無處不在的「小機器人」智能音箱朋友,灰常期待哦~~如果還想看看其他網友對天貓精靈的使用體驗的話或想讓我們推薦個適合你的智能音箱的話,就找我們小超哥(微信9501417)吧~~ 來源:超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