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生存

Tag: 生存

《甜蜜之家:生存》閃退/無法登陸?雷神加速器免費加速助你暢玩!

《甜蜜之家:生存》閃退/無法登陸?雷神加速器免費加速助你暢玩!

恐怖遊戲《甜蜜之家:生存》搶先版正式登陸Steam,遊戲採用了《黎明殺機》式的1V4非對稱對抗的玩法,玩家可以扮演幽靈有策略的追捕四名倖存者,不讓任何人逃跑,也不被倖存者消滅,也可以扮演倖存者,通過合作來完成目標。 作為一款非對稱恐怖遊戲,遊戲一經上線便引來了不少玩家搶先體驗,玩家們在對遊戲內容給出好評的同時,不少反饋在遊戲中遇到閃退/無法登錄等網絡問題,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由兩種原因導致,一是電腦配置不夠,導致遊戲無法運行出現閃退等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該遊戲最低配置要求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64-bit Version) 處理器: Intel i3-6100 記憶體: 8 GB RAM 顯卡: NVIDIA GTX 660 2GB 網絡: 寬帶互聯網連接 存儲空間: 需要 7 GB 可用空間 如果電腦配置沒問題的話,那基本上就是遊戲網絡問題了,因為《甜蜜之家:生存》是一款外服遊戲,遊戲服務器不在國內,所以遊戲過程中經常出現網絡波動,導致國內玩家遊玩過程中會出現卡頓/掉線/延遲高等問題。要想暢玩不掉線、遠離閃退卡頓,你需要一款靠譜又好用的加速器——雷神加速器,目前雷神加速器免費加速《甜蜜之家:生存》。 雷神加速器官網:https://jiasu.nn.com/ 加速器:https://jiasu.nn.com/ 雷神加速器多年來始終專注於為千萬用戶提供高品質遊戲加速服務,銀行級別專線加速讓您暢享超低延遲,自研驅動先進技術讓加速更穩定,有效解決遊戲過程中遇到的卡頓、掉線,延遲高等網絡問題。 憑借過硬的加速實力,雷神加速器深受千萬用戶、主播及各大電競俱樂部的喜愛,RNG、WE、EDG、OMG、JDG、VG電競俱樂部訓練比賽長期專用雷神加速器 來源:3DMGAME

末日準備狂–單人擼火箭逃離阿美麗卡,問題略多的建設生存遊戲

遊戲名:Mr. Prepper PC STEAM 這是一款末日向的模擬建設生存遊戲。 遊戲的畫面雖然用了橫板,但是仔細看上去卻顯得馬賽克特別重,感覺畫麵糊了一樣,而且還有穿模等BUG,畫面只能算是個中等水平。 遊戲的劇情說的是,主角原本是CIA特工,在秘密要塞進行洗腦測試,但是因為政府更迭或者良心發現,開飛機逃離了要塞,但是飛機卻墜落,主角被探員們找到,但是卻發現主角已經失去了記憶,於是決定暗中觀察。主角也因此在小鎮上居住了下來。 洗腦衛星發射成功,整個小鎮的人都被洗腦,而且管控也逐漸變嚴,主角這時察覺到了些許不對,於是開車逃離小鎮,卻被探員抓住別沒收了車,而且還會有探員定期來搜查主角的房子內是否有違禁物品。 在這樣的情況下,主角開始挖掘地下室,一邊和鄰居交易一邊在地下室里建造機械,儲存物資,造溫室種菜,為可能到來的末日做準備,而受到一次靈感啟發,主角決定在地下室里造火箭逃離這個國家,最後成功造出火箭並乘坐升空,可是火箭剛升空沒多久,小鎮就遭到核武攻擊,不過最後結局不錯,主角成功逃離。 玩法上,遊戲其實是一個線性遊戲,雖然時間沒有限制,但是想要解鎖造火箭的下一步,就必須跟著流程走才能解鎖新的可認識的人物,購買新的物品,探索新的地點。 而在這其中,遊戲還有一定的生存要素,要吃飯,要睡覺,還要保證自己的地下室不被發現,因為一旦被探員發現地上的房子中有過多的違規物品,那麼主角就會被逮捕,直接遊戲結束。 不過躲過探員的追查也很簡單,只需要把房子里的違禁品藏在地下室,然後身上也不要裝備物品並把東西都放到地下室里,並蓋住地下室的通道,探員就完全找不到。 雖然遊戲後期會增加難度,探員會檢查玩家至會查水錶、查電錶、翻箱倒櫃,但實際問題是,到了遊戲中後期,玩家就可以完全不用依靠房間的物資而是自己造機器收集物資了。再加上探員來之前會有通知,所以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緊迫感。 遊戲還有一定的戰鬥元素,不過整個戰鬥是真的蠢,帶好食物,然後點擊滑鼠左鍵就完了,只要武器好就可以站擼。雖然也有什麼防禦等操作,但是直到通關我都沒怎麼使用過防禦,而且武器種類也很少,棒球棍,小刀,手槍,幾種手雷--遊戲最後還有個BOSS戰,不過整個boss戰完全不需要開槍,只需要來回跑點擊電腦螢幕就行,而且還又臭又長,著實無趣。 遊戲目前問題還比較多,比如UI雜亂,收拾背包的時候操作特別繁瑣;加載時間長,進任何一個地圖都需要進行好幾秒的讀取,雖然讀取時間不長,但是架不住次數太多;翻譯還有錯誤,不過這個影響不大,還算能看得懂,但是確實是一個問題。 最讓我噁心的就是對話卡死的BUG了,要不是有存檔,我就直接刪遊戲了。 評分 7/10 遊戲在玩法上就是個末日造火箭的過程,玩到中後期就會覺得有些厭煩,因為要去A地點,需要A人物手上的A地點通行證,但是要拿到通行證,就要完成A的任務去B點找東西--為了完成造火箭的流程,幾乎要把這個玩法重複十幾次。 環世界雖然最後也是造火箭,但那好歹還有點合理,一群人造火箭,而本作一個人就把火箭擼出來了--CIA有這麼叼? 真不現實。 不過如果不在意這個小細節的話,遊戲還是值得一試的,推薦喜歡模擬建設生存類遊戲的玩家嘗試。 來源:kknews末日準備狂--單人擼火箭逃離阿美麗卡,問題略多的建設生存遊戲
XSX/XB1遊牧生存MMO《最後的綠洲》發售預告賞

XSX/XB1遊牧生存MMO《最後的綠洲》發售預告賞

<p在昨天的「/twitchgaming Showcase: ID@Xbox」獨立遊戲展會上,由Donkey Crew開發的遊牧生存MMO《最後的綠洲(Last Oasis)》的Xbox Series X|S/Xbox One版宣布發售,並公布了最新預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遊牧生存MMO《最後的綠洲》Xbox版發售預告片 <p《最後的綠洲》發生在世界末日後的數千年,玩家扮演遊牧倖存者的角色,在災難性事件阻止了地球的自轉之後,玩家被迫追尋生命之地的旅程。遊戲中玩家將建造能夠行走的移動基地,遷移到新的土地,加入部落為領土而戰,想盡一切辦法獲取資源生存下去,這是一條異常艱辛的生存之路。 <p本作Xbox Series X|S/Xbox One版將帶給玩家和Steam搶先體驗版同樣的遊玩體驗,支持跨平台遊玩,Xbox上的玩家可以參與官方的Crossplay領域或是Xbox Only領域。另外本作第三季也已上線所有平台,將導入新地圖和新的步行者等新內容,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視頻截圖: 來源:遊俠網

騰訊光子自研生存大作《黎明覺醒》海外版Undawn公布

《黎明覺醒》是一款由騰訊光子工作室用虛幻4引擎自研的超真實開放世界生存遊戲,此前在國內開啟預約和「火種測試」。今日騰訊公布了該遊戲的海外版本——《Undawn》,並宣布它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登陸手機和PC端。 【游俠網】騰訊《黎明覺醒》海外預告片 據悉,《黎明覺醒(Undawn)》設定在殭屍橫行的末世,力圖創造一種新的動作遊戲,結合開放世界的自由度和RPG元素,重新定義這一門類。由於遊戲會登陸PC和手機,所以全球更多玩家都可以玩到這個末世生存體驗。遊戲將包含PvP和PvE模式,有收集資源、打造裝備、戰鬥等要素。 目前《黎明覺醒》在國內仍在進行測試,尚未公布更多消息。 來源:cnBeta
遊牧生存游戲《最後的綠洲》3月27日上線XBOX,發布第三季新版本

遊牧生存遊戲《最後的綠洲》3月27日上線XBOX,發布第三季新版本

提要:末日生存《最後的綠洲》(Last Oasis)明日將登陸XBOX平台遊戲商店發售,此外,所有平台(Steam、XBOX等)都將發布最新的《最後的綠洲.第三季SEASON 3》 波蘭弗羅茨瓦夫,2020年3月27日 - 獨立開發工作室Donkey Crew今天宣布,現在可以通過Xbox Game Preview在Xbox Game Store上下載《最後的綠洲》(Last Oasis),價格為29.99美元或同等價格。此外,《最後的綠洲.第三季》與全面跨平台遊戲支持也會在今天於全平台上線 —— 包括 Xbox和Steam PC SKU。 響應玩家需求,定製遊戲迭代機制。 《最後的綠洲》由波蘭獨立開發團隊Donkey Crew製作。為了提升遊戲的最佳功能和創造極致的生存MMO遊戲體驗,Donkey Crew通過他們不斷發展的遊戲社區,與玩家緊密合作。 無論是在今日上線Xbox的Game Preview計劃中、還是在Steam體驗測試里都將持續對內容進行優化和推出新版本。 《最後的綠洲》發生在世界末日後的數千年,玩家扮演遊牧倖存者的角色,在災難性事件阻止了地球的自轉之後,玩家被迫追尋生命之地的旅程。遊牧民族必須乘坐被稱為「步行者」(Walker)的木質風能陸地船,穿越廣闊的開放世界。「步行者」陸地船可以適應旅行,運輸,收集和戰鬥。倖存者的遊牧民族,將在尋找綠洲的過程中收集必須的資源、或是與敵對的部落為爭奪生存空間而戰,這是一條異常艱辛的生存之路。 上線Xbox,支持鼠標鍵盤和手把操作 ●跨遊戲平台:《最後的綠洲》玩家可以在所有平台上暢玩遊戲,並在Xbox和Steam PC SKU上獲得全面的跨平台遊戲支持。 ●改進的用戶界面:全面的UI優化,支持鼠標和鍵盤以及遊戲手把操作。 ●遊戲手把:Xbox和PC玩家均可使用遊戲手把,給所有玩家帶來競技水平的操控體驗。 ●Xbox Only領域:Xbox上的玩家可以參與官方的Crossplay領域或是Xbox Only領域。 ●全新的領域瀏覽:《最後的綠洲》第3季領域全新改變。較小的領域,更快的節奏以及允許具有多個角色(每個領域各1個)。 「隨着Xbox的發布以及第3季的開始,世界不再是一個容納所有地區玩家的單一領域,而是將其劃分為多個領域,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區域,規模和部落上限。」 Donkey Crew的創意總監兼《最後的綠洲》項目負責人Florian Hoffreither說: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怎麼玩,更重要的是和誰一起玩。」 「第三季」新版本地圖、步行者、BOSS全面更新 《最後的綠洲.第三季》3月27日在Steam、Xbox one同步更新,其特色: ●新的步行者 - 天行者:由復雜的撲翼機驅動,飛行的天行者使玩家可以利用風將木製機器帶到新的高度。憑借逼真的飛行模型以及標志性步行者所擁有的可能性,天行者們將遊戲體驗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新地圖 - 「卡利尖峰」綠洲擁有整個天空,可供探索。遊牧民族必須通過飛行的天行者才能到達。它為那些敢於冒險的人提供了難以想象的寶藏,但同時也危險重重。等待玩家的是需要戰鬥的新敵人,可以襲擊的定居點,以及可收獲的資源等等。 ●巨型蠕蟲...
生存新作《綠色地獄》新預告 6月登陸主機平台

生存新作《綠色地獄》新預告 6月登陸主機平台

今日(3月26日)在未來遊戲展上,《綠色地獄》新預告發布,官方宣布該作將於今年6月登陸PS4和Xbox One平台。《綠色地獄》已於2019年9月登陸Steam平台,遊戲總評為「特別好評」。 全新預告: 《綠色地獄》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模擬器,背景設定在亞馬遜雨林未知的獨特環境中。你孤身一人處在叢林中,且沒有任何食物或設備,但你努力想要求生和找到出路。求生的意志讓玩家踏上了一段考驗耐受力的艱難之旅,因為孤獨無依將會讓人陷入身與心俱受重壓折磨的困境之中。 面對無法預知的危險,你能撐多久? 玩家必須得學會建造庇護所、製造工具和製作武器的實際生存技巧,以便狩獵和自衛。在危險四伏的叢林里,將與野生動物和熱帶疾病作鬥爭。玩家還必須面對自己思維所設下的種種陷阱,以及身處這無邊叢林的幽晦不明中所滋生的恐懼之感。 視頻截圖: 來源:3DMGAME
研究:木衛二等這樣擁有地下海洋的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研究:木衛二等這樣擁有地下海洋的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據外媒報道,美國西南研究所(SwRI)的研究人員理論認為,跟地球這樣的表面海洋相比,有地下海洋的世界可能更有利於生命的存在。在過去25年時間里,行星科學最深刻的發現之一是,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在岩石和冰層下面存在海洋世界非常常見。這些星球包括巨大行星的冰凍衛星如木衛二、土衛六和土衛二及遙遠行星如冥王星的衛星。 本周,SwRI行星科學家 S. Alan Stern在第52界月球與行星科學大會上指出,室內水海洋世界(IWOW)的普遍率在太陽系表明它們可能在其它恆星系統,這大大擴大了行星適居性和生物生存的條件。 多年來,人們已經知道,像地球這樣表面有海洋的星球必須處在跟恆星的距離非常窄的范圍內才能維持海洋的溫度。然而,IWOW距離恆星的距離要遠得多。這大大增加了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可居住世界的數量。 像地球這樣外部有海洋的世界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生命威脅,從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到帶有危險輻射的恆星耀斑再到附近的超新星爆炸等等。Stern的論文指出,IWOW對這些威脅是不受影響的,因為它們的海洋由冰和岩石覆蓋,通常有幾到幾十公里厚並覆蓋在它們的海洋上。 Stern指出:「內部有水的海洋世界更適合提供多種環境穩定性,跟地球這樣的世界相比,它們的大氣層、恆星、太陽系和銀河系不太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因為它們的海洋在外部。」 另外他還指出,在IWOW上保護海洋的同一層岩石和冰層還隱藏着幾乎所有天文技術都無法探測到的生命。Stern強調,如果這樣的世界是銀河系中生命的主要居住地,如果智慧生命在其中誕生,那麼IWOW也可能有助於破解所謂的費米悖論。費米悖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恩里科·費米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它提出的問題是,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明顯的證據。 Stern表示:「冰和岩石的保護層為生命創造了穩定的環境,同時也隔絕了生命,這使其不易被發現。」 來源:cnBeta
研究稱海洋捕食者為生存進行的激烈斗爭徹底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統

研究稱海洋捕食者為生存進行的激烈鬥爭徹底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統

一項新研究顯示,海洋動物之間的進化「軍備競賽」徹底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統,其規模類似於全球災難引發的大規模滅絕。瑞典於默奧大學和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利用古生物數據庫建立了一個多層次的計算機模型,記錄了過去5億年海洋生物的歷史。他們對化石記錄的分析與古生物學家J. John Sepkoski在1981年的一項開創性研究密切呼應--但有一個關鍵的不同。 Sepkoski的開創性統計工作顯示,大約在4.9億年和2.5億年前,整個海洋的生物多樣性發生了突變,對應的是兩次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將海洋生物劃分為他所說的「三大進化動物群」,每個動物群都由一組獨特的動物主導。但新模型揭示了第四個。 大約2.5億至6600萬年前,掠食性海洋動物和它們的獵物之間為生存而進行的激烈鬥爭可能是一種同樣強大的力量,將海洋多樣性重塑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第三次大的轉變比之前的轉變要漸進得多,它是由生物體而不是外部過程所驅動的。 「我們瞭解到的是,並非所有動物生命的重大轉變都與大規模滅絕事件有關,」研究的主要作者Alexis Rojas說,他在佛羅里達大學獲得博士學位。Rojas現在是綜合科學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該實驗室是於默奧大學致力於跨學科研究的中心。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Michal Kowalewski說,許多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火山活動、小行星撞擊或氣候變化等外部因素是地球生物圈發生重大變化的主要驅動力。 Kowalewski是Rojas的博士生導師和佛羅里達博物館湯普森無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主席。 「化石記錄告訴我們,生命史上的一些關鍵過渡是由突發性外部因素引發的快速變化。但這項研究表明,其中一些主要的過渡是比較漸進的,可能是由生物之間的生物相互作用所驅動的。」他說。 Sepkoski的工作之所以如此具有革命性,原因之一是他用數學方法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化石記錄太大、太復雜,一個人僅靠觀察標本就能分辨出生命的潛在模式。他在1981年的研究導言中寫道:「當對其組成部分進行單獨或小群體的研究時,它們的形態、功能、相互作用和歷史的復雜性往往顯得不堪重負,幾乎是無限的。」 他認為,將這些組件組織成系統的層次結構,提出了一個更完整的觀點。Sepkoski的模型將5億年的海洋生物分為三個偉大的王朝,每個王朝之間都有一次大規模的滅絕,為新的群體的繁榮和統治掃清了道路。在三葉蟲統治之後,被稱為腕足類的動物和某些古老的珊瑚和氨蟲崛起。在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之後,它們又被蝸牛、蛤蜊、甲殼類、現代珊瑚和各種骨質魚類所取代。 Kowalewski說,Sepkoski的假說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家對生命史的思考方式。它提供了一種有組織的方式來理解海洋生態系統的歷史--總體的故事情節和情節的轉折。但隨着我們對化石記錄的瞭解,Sepkoski也面臨着如何分析如此龐大而復雜的信息的困境,Kowalewski說。 「現在記錄了數以百萬計的化石標本,我們的大腦根本沒有可行的方法來處理如此龐大的古生物數據檔案,」他說。「幸運的是,分析方法不斷改進,給我們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來提取和檢查隱藏在這些極其復雜的數據里面的信息。」 Rojas通過使用數據建模的最新進展來應對這一挑戰。具體來說,他對使用復雜的網絡工具來創建一個更好的化石記錄表示感興趣。與古生物學中的其他方法不同,復雜網絡使用代表物理和抽象變量的節點的鏈接結構來發現給定系統中的潛在模式。網絡方法可以應用於社會現象--例如,顯示Facebook用戶與平台上朋友的互動模式--但它們也可以應用於復雜的自然系統。和Sepkoski一樣,Rojas也是一位受過古典訓練的古生物學家,他在尋找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化石記錄。 「有許多進程同時在多種規模上發生:在你的社區、你的國家和整個地球上。現在想像一下一天、一年或500年內發生的過程。」他說:「我們正在做的是試圖瞭解所有這些跨時間的事情。」 一個簡單的網絡可能由一個單層組成--所有動物生命的記錄和它們生活的地方。但Rojas和他的同事們的網絡將不同的時間間隔作為單獨的層,這是以前關於宏觀進化的研究中所缺乏的特徵。其結果是Rojas 所描述的一種新的、抽象的化石記錄,是對博物館收藏的標本所代表的物理化石記錄的補充。 「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提出的問題,我們研究的過程,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 Rojas說。「我們已經退後了一些步驟,所以我們可以查看整個化石記錄。通過這樣做,我們可以探索各種問題。」 「我們的海洋生物交互式地圖顯示了較小的動物群體及其在每個進化動物群中的相互作用,」 Rojas說。「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這張地圖顯示了具有特定動物的海洋區域。我們研究的構件是單個動物本身。」 這個復雜的網絡顯示了Sepkoski的模型無法捕捉到的東西:海洋生物的逐漸過渡與中生代海洋革命相吻合,中生代海洋革命開始於大約1.5億年前。這一革命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被假設的,它是由骨魚、甲殼類和蝸牛等海洋捕食者的迅速增加引起的,自此以後,它們一直在海洋中占據主導地位。它們的增殖促使獵物變得更加靈活,隱藏在海底,或者通過加厚盔甲、發展棘刺或提高身體部位的再生能力來增強它們的防禦能力。 Sepkoski知道中生代海洋革命,但他的模型受限於當時的方法和數據,無法劃分出這一逐漸過渡前後的海洋生態系統。Rojas和他的同事們的研究表明,物理和生物過程在塑造最高層次的海洋生命方面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我們正在將兩個假說--中生代海洋革命和三大進化動物群整合成一個單一的故事,」Rojas說。「該模型顯示的不是生命的三個階段,而是四個階段。」 來源:cnBeta
生存游戲《末日准備狂》在Steam上發售 特別好評

生存遊戲《末日准備狂》在Steam上發售 特別好評

今日(3月19日)生存遊戲《末日准備狂》在Steam上正式發售,優惠價63元,支持中文。該作在Steam上總評為「特別好評」,有玩家表示這款末日生存建設遊戲非常棒,類似於《輻射:避難所》。 Steam商店地址:點擊進入 《末日准備狂》, 時刻為世界末日做着准備。你總是感覺到有點不對勁,你可以嗅到空氣中彌漫着核戰爭即將到來的味道,你必須為核戰後的世界末日做好准備!這些准備不會白費,它們是你在末日後的生存保障,是你獲得真正自由的基礎。但不幸的是,在這個末日生存建設遊戲里,你仍然要每天應付那個偏執的政府。 遊戲特色: - 建造 一個地下避難所 - 製造機械 用來維持你的生存。例如地下農場,地下溫室,工具,車輛,等等。 - 交易。是的,與鄰居交易。用鄰居需要的東西換回對你有用的東西。 - 計劃, 很多事情等着你盡快完成。 - 小心那些秘密警察,他們不希望你做好准備,他們想要你乖乖地接受他們的控制。 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古墓奇兵生存者三部曲》合集今日發售 限時四折

在今天凌晨的直播活動中,SE公布了《古墓奇兵:生存者三部曲決定版》,該合集包含《古墓奇兵》、《古墓奇兵:暗影》、《古墓奇兵:崛起》三部作品以及全部DLC,目前合集已經在PS商店和Xbox商店推出。 目前《古墓奇兵:生存者三部曲決定版》正在Xbox/PlayStation商店限時4折銷售,本次優惠活動將持續至4月2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商店查看更多詳情。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將威脅淡水魚種的生存環境

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將威脅淡水魚種的生存環境

淡水魚種的生境受到全球變暖的威脅,主要原因是水溫上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2攝氏度將威脅到三分之一淡水魚種一半以上的生存環境。如果將升溫幅度限制在1.5度以內,面臨危險的物種數量則會減少10倍。這是由拉德布德大學牽頭,與烏特勒支大學、PBL荷蘭環境評估機構、萊頓大學等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並於今天(2021年3月15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論文的主要作者Valerio Barbarossa表示,許多研究已經評估了氣候變化對陸地系統中動植物物種的潛在影響,淡水魚種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盡管它們代表了全球已知脊椎動物多樣性的大約四分之一,這是第一個調查氣候變化對全球約11500種淡水魚類潛在影響的研究。 在全球氣溫上升3.2攝氏度的情況下,如果目前各國政府承諾2030年不進一步減排,那麼超過三分之一的淡水物種一半以上的現存棲息地受到水溫或水流極端情況的威脅。如果全球變暖限制在2度以內,9%的物種將有一半以上的棲息地受到威脅。如果將變暖限制在1.5度,處於危險中的物種數量減少到4%。這些數字表明,限制全球變暖對淡水魚種確實很重要。 研究人員模擬了未來水流量和溫度的極端情況,並確定了在魚類物種的棲息地內,這些極端情況可能超過現在的極端情況。水溫和水流量是淡水魚種的兩個關鍵棲息地因素。氣候變化將放大流量和溫度的極端情況,這可能會減少合適的棲息地數量。這反過來又是滅絕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 研究結果表明,水溫的變化比流量極端值的變化更具威脅性,這反映出全球變暖幾乎會導致各地水溫上升。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淡水魚種在熱帶水域受到的威脅特別大。研究人員還考慮了一種情況,即物種可以在流域內自由移動並逃避改變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氣候變化的威脅將大大降低。然而,許多淡水系統是分散的,這阻礙了魚類向更合適的條件移動。 世界各地河流系統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許多人造障礙,如水壩、堰、水閘或涵洞。這些減少了淡水生境的連通性,限制了魚類通過改變其范圍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機會。這反過來又強調,如果我們想保護淡水生物多樣性,就必須限制全球變暖。 來源:cnBeta
《灰燼行者:生存之旅》發售日公布 有34個不同結局

《灰燼行者:生存之旅》發售日公布 有34個不同結局

發行商Dear Villagers和開發商Nameless XIII宣布,末日劇情生存遊戲《灰燼行者:生存之旅(Ashwalkers: A Survival Journey)》將於4月15日發售,登陸PC Steam。 預告片: 在一個沒有規則、沒有公理的危險世界中生存探險。在道德困境前,你的選擇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你需要管理隊伍、食物和裝備,在這個擁有34中結局的非線性敘事生存模擬遊戲中經受歷練。 本遊戲由Dontnod(《奇異人生》)的聯合創始人Hervé Bonin的新工作室Nameless XIII所開發。你會直面自己人性中的陰暗面,並找出潛伏在陰影之中的危機。 這個非線性故事會強迫玩家在進退兩難的道德困境中做出重大的抉擇,挑戰玩家的三觀。 特色: 在一段非線性敘事故事中做出重大選擇 不同的選擇路線可能帶領你達成共計 34種可能的結局 管理你的隊伍的資源,以及隊員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通過隊員之間的關系和互動了解它們 在這個被火山災難摧毀的世界中旅行,並了解這片土地 收集資源並生產補給品 關於這款遊戲: 34種結局:每一次遊戲(成功完成約需2小時)都可以發現新的劇情路線,共計可以達成34種結局。 隊員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管理:你需要管理你的食物、裝備和藥物,並保護你的隊員不陷入瘋狂和絕望之中。在荒野中尋找並收集關鍵的資源,保證隊伍的生存。 豐富的人物塑造:隊伍中有勇敢的隊長Petra。務實的戰士Sinh、年輕而樂觀的學者Kali和警惕的偵察兵Nadir。你可以一邊在世界中旅行,一邊了解他們之間的親密互動、關系和緊張壓力。 荒涼的未來世界:遊戲設定在第一次地質災難的200年之後,地球已經變成了一個荒蕪的後災難世界。你需要在嚴苛的天氣、灰燼風暴、灰色暴風雪和酸雨中倖存下去。 來源:3DMGAME
開放世界生存游戲《前夕》更多細節公布 預計Q2推出

開放世界生存遊戲《前夕》更多細節公布 預計Q2推出

<p由FNTASTIC開發的多人在線開放世界FPS遊戲《前夕(The Day Before)》預計將於2021年Q2季度登陸Steam平台,近日本作的主創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了一些關於遊戲的細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strong《前夕》的主創Ed Gotovtsev在采訪中透露了一些遊戲細節: <strong· 遊戲的確是受到了《全境封鎖》《最後生還者》優秀之處的啟發。 <strong· 目前開發團隊人數為70人。 <strong· 遊戲擁有廣闊的開放世界,比如有農場、森林、山脈等,玩家可以步行或是駕駛載具穿越,場景切換無需等待加載。 <strong· 包含動態天氣系統。 <strong· 遊戲中的殭屍會對聲音做出反應,如果玩家攜帶太多東西,在移動時會發出的聲音會更大。 <strong· 在考慮登陸次世代主機平台。 <strong· 未來會有大約數千人規模的大型測試。 <p《前夕》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類網絡遊戲,背景設置在疫情後充滿殺機的美國,那里食人的感染者肆虐,倖存者為了食物、武器和車輛而與之殘殺。你孤身一人在一個面目全非的世界里醒來,出發前去尋找答案和生存的資源。 <p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搜索廢棄車輛、房屋和摩天大樓來覓取資源。用現實中的武器擊倒感染者和其他玩家,成為新世界的傳奇。駕駛細節驚人的車輛,探索美麗而又危險的地方。參與重建疫情發生前的社會,以免為時過晚。你可以在倖存者聚居地出售你的戰利品,並與其他玩家安全溝通。 <span遊戲截圖: 來源:遊俠網
《腐蝕》主機版實機演示釋出 開放世界生存冒險

《腐蝕》主機版實機演示釋出 開放世界生存冒險

遊戲發行商Double Eleven公開了《腐蝕》主機版的實機演示(PS4 Pro),該作計劃於今春登陸 PS4/Xbox One 平台,目前正在進行BETA封測。 實機演示: 《腐蝕》是一款開放世界多人生存遊戲,最早於2013年以搶先體驗的方式登陸Steam平台,於2018年2月9日推出正式版。 在遊戲《腐蝕》中,玩家的唯一目標就是生存。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克服諸如與飢餓,乾渴和寒冷之類的鬥爭。生火。建造庇護所。殺死動物取肉。保護自己免受其他玩家的襲擊,並且幹掉他們取肉。與其他玩家建立聯盟,組建城鎮。 來源:3DMGAME

大型生存韓游《Dysterra》即將A測 FPSMMO玩法

韓國開發商Reality MagiQ開發的第一人稱MMO生存遊戲《Dysterra》即將在Steam平台開啟A測。 預計A測開放時間為太平洋時間3月18日至3月21日的每天16:00-24:00(為3月19日至3月22日的每天8:00-16:00)。 A測期間開放每日任務、主要地標(Landmark)技能和BOSS Raid,測試結束後會進行回訪,並為參與測試的玩家發放禮物。 測試日程: -第1和第2天:主要地標(Landmark)技能 -第3天:地標發生Boss突襲 -第4天:Terrafire爆發 遊戲宣傳視頻: 根據視頻內容,Terrafire是遊戲發生的星球上的啟示錄級災難,Landmark是在地圖上出現的Terrafire爆發點。 Steam商店頁面>>>>> 遊戲介紹: Terrafire出現的每個地方都將消失。你只有在地標上合作戰鬥才能阻止它。 收集有用的材料和衣服、武器或食物的工藝,將它們用於你的生存。從動物身上獲得一些新鮮的肉,然後在烤架上烹調它們,你還可以利用資源來製作它們。為了存活更久,你需要照看好自己的狀態,以避免感冒、中暑或輻射。 你需要自己的房子來維持生存。有16個不同的房屋結構可以使用,你可以建立你想要的住房。你還可以建造工作檯、倉庫、烤架和炮塔。 你還可以在FPS模式下使用多種武器進行戰鬥。從現代武器到強大的未來武器,你可以隨心所欲的製造它們。你可以在和偵察兵的遭遇戰中、刺客瞄準你的隱藏地時或者任何類型的突發地點事件中干個痛快。 遊戲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末日生存《前夕》預熱預告發布還原超泥濘道路

末日生存《前夕》預熱預告發布還原超泥濘道路

<p末日生存遊戲《前夕(The Day Before)》發布了最新的預熱預告,演示了遊戲中的載具和泥濘的道路,官方還預告表示,過一段時間還將發布一個較長的完整版預告。 【游俠網】《前夕》預熱預告 <p《前夕》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類網絡遊戲,背景設置在疫情後充滿殺機的美國,那里食人的感染者肆虐,倖存者為了食物、武器和車輛而與之殘殺。你孤身一人在一個面目全非的世界里醒來,出發前去尋找答案和生存的資源。 <p《前夕》目前已經上架Steam,支持中文,暫未公布發售日。 <p預告截圖: <span預告截圖: 來源:遊俠網

末日生存MMO《浩劫前夕》新預告 駕駛越野冒險

末日生存MMO《浩劫前夕》(The Day Before)公布了新的預熱預告,展示了遊戲中的載具和泥濘的道路,過段時間應該會放出一個較長的完整版預告。 預告: 《浩劫前夕》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類網絡遊戲,背景設置在疫情後充滿殺機的美國,那里食人的感染者肆虐,倖存者為了食物、武器和車輛而與之殘殺。你孤身一人在一個面目全非的世界里醒來,出發前去尋找答案和生存的資源。 遊戲已經在Steam上架,支持中文,發售日期暫未公布。 視頻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飛袋鼠未來求生《逃離:生存系列》追加XboxOne版

飛袋鼠未來求生《逃離:生存系列》追加XboxOne版

《逃離:生存系列》的開發商Breaking Walls今天(3月4日)宣布,這款遊戲除了已經確定的Steam和PS4平台之外,還將在2021年內登陸XboxOne平台,同時該遊戲於今天發布了一段全新的預告片。 《逃離:生存系列》預告: 在這段專門針對XboxOne版《逃離:生存系列》發布的新預告片中,我們看到玩家操作的飛行袋鼠在一系列災難和天敵的威脅下,探索廣闊的野外環境。 《逃離:生存系列》的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而玩家在穿越過一個腐朽星球的旅途中,需要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並且利用酷炫的滑翔機來探索世界,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冒險,但是也處處體現着樂趣,另有震撼的生態視覺效果就等待着大家來感受。 《逃離:生存系列》將於2021年內發售,登陸PC、PS4和XboxOne。 來源:3DMGAME
開放世界狩獵生存游戲《遼闊曠野》5月19日發售

開放世界狩獵生存遊戲《遼闊曠野》5月19日發售

今天(3月3日),遊戲發行商505 Games及開發商FUN Labs發布了面向Steam平台的開放世界狩獵冒險遊戲新作《遼闊曠野(Open Country)》。本作現已上架Steam,預計在5月正式開售。 《遼闊曠野》預告片: 《遼闊曠野》由坎貝拉系列遊戲開發商FUN Labs製作,遊戲支持通過網絡進行二人合作遊玩。 遊戲介紹 你正身處野外!備好行囊,子彈上膛,准備好把城市生活拋在腦後。在太陽下山之前確保搭建好營地並燃起篝火......飢腸轆轆的狼和熊正等着把你當成美味的晚餐。巡查員需要一些老道的戶外愛好者指導,雪嶺旅舍的蓋瑞急需一些獵物來幫助他度過難熬的幾個月。你准備好迎接在《遼闊曠野》中生存的挑戰了嗎? 狩獵,探索,生存,在惡劣的環境中飽經風霜,當你遠離基地的時候就搭起營地,建起庇護所。一位真正的獵手永遠能找到可以充當崗哨的營地。 蓋瑞和本地人會交給你大量的任務來完成,你在路上甚至可以結交到長着四條腿的朋友。 升級:更好的武器,更佳的裝備,以及更難的任務-你能為自己贏得野外生存大師的名號麼? 《遼闊曠野》將於5月19日正式開售,遊戲支持中文。 來源:3DMGAME

諾基亞上神作「貪吃蛇」 如何打敗對手生存至今的?

<p歡迎各位關注我們的B站帳號「碎碎念工坊」,第一時間了解更多遊戲文化相關內容。 <p視頻版口味更佳:【手遊戰爭史】02:史上最長壽的手遊!帶諾基亞稱霸天下的貪吃蛇 <p作者:艾渴echo <p無論是在連接着雅達利2600的大背頭顯示器上,還是在Nintendo Switch的高保真IPS屏幕中,無論是在諾基亞6110巴掌大小的單色發光背景內,還是三星U系列的4k144HZ的曲面屏里,甚至是在哥倫比亞城市廣場中的快閃節目,或是在自家公司團建的遊戲環節,當一條由若干字節點陣,像素單元,或是活生生的人成的巨蛇出現在人們面前,以標準的直角幾次扭動身體後肆無忌憚地沖向目標「食物」將其「一口吞下」納入身體,獲得肉眼可見的,長度上的成長,並更小心翼翼地避開環境中的圍牆,障礙和自己的尾巴時,相信大多數玩家的腦海都會立馬浮現出這款國民級遊戲的名字——《貪食蛇》。 <p所以可想而知,由類似玩法誕生的貪食蛇類遊戲最初其實有着相當強的競技色彩,或者說無論是同樣將Arcade街機作為主戰場的《BigFoot Bonke》,《Blockade》,《Dominos》,雅達利VCS——也就是後來的雅達利2600上的《Surround》,還是登陸Intellivision和Aquarius的《SnaFu》,雖然其畫面表現和支持同屏玩家的人數各不相同,但核心玩法與經典的《Blockade》別無二致。直到1981年為雅達利個人電腦系統Atari-8-bit打造《Nibbler》,似乎也是為了降低開發難度而刪去了貪食蛇類遊戲中的多人競技部分,以類似《吃豆人》的「吞食」系統取而代之,次年的《Snake Byte》將「貪食蛇吞下食物後會變長」的機制引入遊戲後,貪食蛇類遊戲才差不多變成了我們熟悉的那款經典休閒遊戲的模樣,雖說少了與人鬥的其樂無窮,但其自身的受歡迎程度卻只增不減。 <p不過在了解故事全貌後,我嚴重懷疑諾基亞其實根本沒做過類似的市場調查,因為種種跡象表明,他們與《貪食蛇》的邂逅更像是個輕描淡寫的意外:1996年,摩托羅拉推出了首款採用鎳氫電池明星產品,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款翻蓋手機「摩托羅拉StarTac 」——既我們熟悉的「掌中寶」,以其最長可達50個小時的卓越續航時間和僅有88克的小巧的身材迅速成為了當時人們的新寵,以超過6000萬台的驚人銷量向諾基亞這個當時的通訊霸主發起了有力的挑戰。當然,想要用一件爆款徹底擊敗彼時如日中天的諾基亞無疑是痴人說夢,但如果說這個爆款沒有給諾基亞造成任何壓力也絕對是不可能的。只是那時候,諾基亞新一代手機已經開發了一年有餘,想在硬件上有所突破,讓自家新品與」掌中寶「正面死磕似乎是有些來不及了,於是當項目組發現諾基亞6110還有些記憶體盈餘時,首先想到的是向曾經的另一個老對手漢佳諾學習,將經典遊戲《俄羅斯方塊》納入6110的娛樂選項中。 <p後來我們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在關鍵問題上,諾基亞並沒有和《俄羅斯方塊》的開發者達成一致:哪怕只是多要了點兒版權費也就算了,這不知天倒地後的傢伙居然要享受新款手機的銷量分成,實乃貪得無厭,得隴望蜀。話說一個遊戲能有多高的技術門檻?有這筆錢我們請人多搞幾款內置遊戲它不香嗎?在這種多少有些怠慢的想法的指引下,諾基亞相當敷衍地找到了幾位軟件工程為即將上市的6110簡單地內置三款遊戲,其中留給術業不專攻的桌面遊戲工程師Taneli Armanto的任務,便是參考沒有版權的貪食蛇類遊戲,為6110整一款差不多的遊戲作品。 <p於是到了2000年諾基亞3310內置的《Snake II》中,我們完全可以在遊戲畫面上捕捉到諾基亞態度上的驚人轉變:這條卡通畫風的「貪食蛇」行進動作更加自然流暢,拐彎姿態更加真實圓潤,皮膚上也隱隱有了些斑駁的花紋,至少看起來來更像是一條圓滾滾的蛇了;與此同時,諾基亞還虛心地吸納了更專業的「遊戲化設計「理念,在前作《Snake》的基礎上,在九個不同級別的關卡中添加了五張完全形態各異的迷宮地圖,方便玩家由淺入深地逐級體驗,甚至最終通關這款之前只有Game Over一個結局的遊戲作品。 <p時間來到了2002年,第二代通訊技術嶄露頭角,差不多伴隨而來的,更加成熟簡便的JAVA語言讓在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加成下也為貪食蛇類遊戲注入了無限的可能性,不過在此之前率先引發手遊革命的是並沒有發布什麼遊戲的愛立信:2001年愛立信基於STN技術第一次將256色彩屏加在了自家的T68上,從將手機帶到了真正意義彩屏時代,於是之前基於單色屏幕打造的舊式手遊也不得不和新時代揮手告別了。不過在此需要說明一下,世界上第一款彩屏手機並非愛立信的T68而是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更早推出的D502 i,只是它採用的獨特網絡與當時普遍使用的GSM和CDMA完全不同,以至於幾乎只能在日本本土使用,於是就這樣與改變世界的機會失之交臂了。 <p如果技術進步能稍稍放緩自己的步子,環境交互絕對是一項值得深挖,也一定能賦予貪食蛇類遊戲全新體驗的核心技術,只是對貪食蛇類遊戲而言,3D技術帶來的驚天巨變已迫在眉睫——和這巨變相比,環境交互真就是不折不扣的小打小鬧了。 <p用現在流行觀點描述的話,誕生於2005年,面向諾基亞遊戲手機N-Gage研發的《Snakes》是一款視覺體系上非常「賽博朋克」的貪食蛇類遊戲,在正式進入遊戲前,玩家將在一段酷炫的動畫里見證二維線條構成的貪食蛇誕生在一個異常標準的賽博網格空間中,並迅速成長為一條3D貪食蛇的全過程,此後遊戲開始,玩家將第一次擺脫傳統的俯瞰視角,以更具代入感的鎖頭視角——既無論是如何攝像機都對着與「貪食蛇」共同進退的特殊視角,吞噬目之所及的所有抽象到難以辨認各種食物。 <p除此之外,為了解決鎖頭視角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諾基亞拋棄了貪食蛇類遊戲「一觸既亡」的硬核傳統,允許「貪食蛇」在撞牆或咬到尾巴後獲得繼續遊戲的機會——只不過咬到尾巴後會被截去相對應的長度罷了;同時《Snakes》還第一次加入了小地圖系統,雖說我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大用處,但起碼聊勝於無吧。 <p也許是情懷作祟,我個人一直認為《Snake III》是JAVA時代最出色的貪食蛇類遊戲,時至今日我仍能想起這憨態可掬的小蛇咬到自己尾巴那吃驚的樣子,和撞到障礙物或吞到不干淨的食物後眩暈的可愛表情。可既然諾基亞下定決心要用N-Gage挑戰任天堂在掌機界的統治性地位,他們確實需要一款更加酷炫的作品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2008年,《Snakes Subsonic》 應運而生,這款為N-Gage QD保駕護航的作品可能不是最好玩的一款,但一定是那個時代特效最酷炫,也一定是諾基亞最下功夫打造的一款貪食蛇類遊戲。《Snakes Subsonic》不僅堪稱諾基亞所有貪食蛇類遊戲優點的集大成者,還極具創新地真正將可互動的3D環境引入遊戲,允許玩家操控貪食蛇在風,火,水,土四種元素風格,至少四十個各具特色的關卡里沿牆面爬上爬下,配合着合成新浪潮風格的音樂進行經典貪食蛇遊戲,或者與最多三名大家相互攔截,一決高下。 <p盡管3G~4G時代的諾基亞還能在手機領域苦苦支撐,但顯然那時他們已經無暇顧及貪食蛇類遊戲的發展了,以至於在2008年之後,諾基亞的貪食蛇類遊戲進入了長時間的空檔期,直到2017年才有了另一款官方作品《Snake Xenzia》——沒錯,諾基亞只是把多年前那款《Snake Xenzia》的彩色版重製一下安裝在了新的30系手機上罷了;而在這一階段,長時間的「劣幣驅逐良幣」,導致有能力的作者大量流失的惡果也開始凸顯,以至於大多數第三方開發者們的貪食蛇類遊戲同樣很是拉垮:夸張點兒說無論是早期的《Snake Deluxe》和《Snake Revolution》,還是後期的《Angry Snake》都只能被看成是經典貪食蛇類遊戲的簡單換皮,細細看來,值得一提的也就只有將「貪食蛇」與經典俯視覺2D飛行射擊遊戲相結合的《Snake Deluxe2》,和實現了按鍵微調允許貪食蛇以任意角度扭動身體向前蠕行的《Snake Reloaded》兩部作品了,它們勉強稱得上富有創意,但其可玩性依然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p而到了2016年,直到今天中小型手遊開發商們仍在競相模仿的《Slither io》,或者說大家更為熟悉的《貪食蛇大作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作為第一款將多點觸控技術完美融入操作的聯網對抗型貪食蛇類遊戲,這部作品自然也打破多數前輩們嚴格恪守的90度角轉彎限制,允許玩家操縱「貪食蛇」以前所未有的靈活角度轉向,加速以完成各種匪夷所思卻也邏輯合理的機動動作,從而大大增強了遊戲對抗的觀賞性,在那一年毫無爭議將貪食蛇類遊戲重新送回了休閒遊戲之王的寶座……似乎也在遊戲核心玩法上回歸了七十年代的經典狀況,看來無論如何,這條貪食的銜尾蛇都再一次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讓輪回得以重新開始了。 <p至此,貪食蛇類手遊的故事已經接近尾聲,而我們也差不多可以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為這類遊戲做個總結了。回首這幾十年間奇跡般持續不斷的高光時刻,歲月似乎並沒有在「貪食蛇」身上留下什麼明顯的痕跡,卻也一次次細微地改變着它的相貌,並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確定了貪食蛇類遊戲最完美的姿態。可誰又能洞悉未來,告訴我們這所謂的完美姿態能保持多久呢?要知道隨着手機機能變得愈發恐怖,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後類似《snake pass》這樣中等規模的PC端貪食蛇類遊戲將會毫無壓力地大量登陸手機平台,甚至可能由此成為貪食蛇類遊戲下一個輪回的開端,屆時的貪食蛇類遊戲恐怕也將會以人們難以預料的全新姿態,挑戰人們想象力和技術力的極限。 來源:遊俠網
末日生存MMO《The Day Before》新實機演示

末日生存MMO《The Day Before》新實機演示

今日(2月28日),開放世界生存MMO《The Day Before》公布了一段新的實機演示,現已上架Steam,遊戲支持中文,發售日期暫未公布。 《The Day Before》新實機演示: 《The Day Before》由Fnatastic開發,Mytona發行。遊戲背景設定在病毒肆虐之後的蠻荒世界,玩家需要在喪屍橫行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並與其他玩家為了生存對抗或者合作。 演示截圖: 來源:3DMGAME
太空喜劇沙盒生存游戲《呼吸邊緣》1.0正式版發布

太空喜劇沙盒生存遊戲《呼吸邊緣》1.0正式版發布

<p開放世界太空生存遊戲《呼吸邊緣》今日結束了「搶先體驗」,在Steam與Epic推出了1.0正式版。目前遊戲在Steam上有5000多條玩家評價,好評率90%。官方發布了1.0版宣傳片,並且首發給出75折特惠,國區60元(Epic63元)。 【游俠網】《呼吸邊緣》正式版宣傳片 <p官方在日誌中回顧了遊戲的開發歷程,遊戲的開發始於2017年8月9日,當初先有了太空生存遊戲的概念雛形,並開始設計遊戲畫面和主角「Man」的形象。起初,他們想做一款嚴格忠於蘇聯風格的嚴肅遊戲,講述一個被捲入太空災難的男人尋找妻子的故事。他的妻子原本與他一同在太空中飛行,愛好與他爭吵。但後來這些沒有實現,而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p官方表示,他們是一個只有5-8-15個人的團隊,遊戲中有43621字的劇本、1377句台詞、2722個模型、4129個紋理素材、380套獨特而奇怪的動畫效果等。《呼吸邊緣》本身是一款黑色幽默遊戲,官方的更新日誌也處處充滿了滑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此瀏覽日誌全文。 <p遊戲簡介: <p一輛巨型太空靈車在外太空遭遇了一場災難,留下的只有殘骸、棺材、死去的乘客和你自己。在這個星際垃圾場中生存、揭開全球陰謀、拯救公主,環游世界時請勿因敲擊鍵盤傷到手指(建議打開顯示器,全身心投入)。 <p外太空不是個玩笑(雖然我們在嘗試讓你相信它是個玩笑),因此生存本身就是個挑戰。你將會以各種夸張方式丟失你的進度,包括但不限於窒息而死、冰凍而死、灼燒而死、觸電而死、憂郁而死、鈍器重擊而死以及更多死法。 <p祖輩的發展腳步歷經漫長歲月,只因他們沒有絕緣膠帶。而你不僅有這玩意,還知道如何使用。有了這件法寶,你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無用物品,並把它們扔出氣閘!當然也有許多有用的物品要製作,但製作時要小心,不然你可能會過早通關本遊戲。 <p當周圍所有人漂浮在真空中,無所事事裝死時,各種各樣的工具和裝置將幫助你成為史上最吵鬧的鄰居。創建獨特的空間站,為其供氧和供電,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倉鼠農場等各種設備,將家具和各種垃圾混在一起,把它變成真正的單身公寓。 來源:遊俠網
2021首款黑馬神作《英靈神殿》 用北通阿修羅3打怪生存更刺激

2021首款黑馬神作《英靈神殿》 用北通阿修羅3打怪生存更刺激

《Valheim:英靈神殿》自2月2日登陸Steam平台以來,發售22天就已經登頂一周銷量榜,好評率高達96%,知名遊戲媒體IGN給出9.0的高分,稱其為生存建造類遊戲中的典範。 目前小編在體驗遊戲過程中遇到了兩類問題,一是前期搜集材料耗時太長,拖慢遊戲進程,二是在戰鬥中操作能力比較弱,容易死亡,嚴重遊戲體驗。但是在小編使用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把體驗《Valheim:英靈神殿》後,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在體驗《Valheim:英靈神殿》時,也有這種問題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一)物理變速旋鈕 加快材料收集速度 在這個遊戲中,玩家需要通過搜集材料,積累到一定數量可後建造一個製作台和定居點,後續戰鬥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可以在製作台進行解鎖升級和改造。如何才能盡快地搜集齊所需材料,成為考驗玩家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玩家在搜集材料時花太多時間的話。就會嚴重的拖慢遊戲進程且難以獲得一個好的遊戲體驗。 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把裝載了北通首創的物理變速旋鈕功能,玩家只需要輕輕轉動搖杆下方的旋鈕,就可以實時調節搖杆靈敏度,適配不同情況下的靈敏需求。 在你需要跑圖搜集材料時,玩家只需要調節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把左側旋鈕調節左搖杆的靈敏度可以實時調節人物的移動速度。 還有就是,玩家可以調節右側旋鈕調節右搖杆的靈敏度,就可以實時調節人物的視角方向。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搜集材料的效率,加快遊戲進程,遊戲的自由度也更高。 (二)三段式扳機鎖 提高攻擊力和防禦力 《Valheim:英靈神殿》擁有豐富的戰鬥系統和任務成長機制,玩家可以扮演不同的戰鬥職業,比如輕盾戰士、塔盾猛男、雙手戰士以及弓箭獵人等,和遊戲中的各種妖魔鬼怪進行戰鬥。 在積累到一定的資源後,就可以和第一個BOSS進行戰鬥了,首先玩家需要擊殺一些帶五角星的小鹿獲得相應戰利品,將其放置到祭壇上,便可召喚一號BOSS,BOSS的難度會隨着劇情的深入越來越難,這就十分考驗玩家的操作能力了。 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把搭配有獨特的三段式扳機鎖,玩家可通過調節扳機鎖,為LT(攻擊)和RT(格擋)按鍵設置行程長短,以適應遊戲中不同武器操作需求。 舉個例子,當你把扳機鎖調至最短時,此時利用弓箭射擊目標,會更容易一箭制敵。遊戲中擁有格擋技能的武器不在少數,利用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把的三段式扳機鎖,調節格擋技能,增加自身防禦能力,減少死亡率,畢竟死亡一次,會掉落所有以獲得的道具和損失部分技能。 (三)多項自定義玩法 成就遊戲新體驗 在三段式扳機鎖下方,還有兩個支持自定義編程背鍵M1/M2。玩家可以在北通遊戲廳中進行重新映射調整,可以設置成宏,提高了操作的便捷度和流暢度。同時也可以調整燈光、震感、鍵值等,打造一款更適應自己操作習慣的個性化手把。 用北通阿修羅3手把玩《Valheim:英靈神殿》擁有更加自由的操作空間,和更加廣闊的視覺體驗。在提升操作技能的同時,更可以以一個輕松的姿態去探索《Valheim:英靈神殿》的秘密。 《Valheim:英靈神殿》目前還處於上線測試階段,但由於此款遊戲熱度一路水漲船高,開發團隊也表示將盡快優化和提升遊戲體驗感。 來源:3DMGAME
研究:一些來自地球的生命或能在火星生存

研究:一些來自地球的生命或能在火星生存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表示,一些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可以在火星上生存,至少暫時如此,這為未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帶來了新的問題和可能性。來自NASA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員將某些微生物送入地球平流層--那里的條件跟火星表面非常相似。 ...
《呼吸邊緣》即將推出1.0版黑色幽默、太空沙盒生存

《呼吸邊緣》即將推出1.0版黑色幽默、太空沙盒生存

<p《呼吸邊緣》是一款具有諷刺意味的外太空生存冒險遊戲。玩家獨自攜帶爺爺的骨灰參加銀河葬禮,卻意外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宇宙陰謀之中。該遊戲於2018年在Steam開啟「搶先體驗」,最近官方宣布將於2月25日推出1.0正式版,並發布了正式版預告片。 【游俠網】《呼吸邊緣》發售預告片 <p1.0版本中有3個新的章節、20小時以上主線時長;官方稱後續還會發布一個免費的小型擴展故事。《呼吸邊緣》中充滿了黑色幽默元素,比如官方的更新公告中是這麼寫的:「如果你沒買過《呼吸邊緣》,沒有玩上10分鍾然後退款,那麼我們想向你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款遊戲。這款遊戲的內容是:太空,一位令人窒息的Man,一隻永生不死的雞,棺材,收集各種垃圾和一個世界級的陰謀。當然了,它還有其他許多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比如飛船上不雅的文字、奇奇怪怪的幽默感、線性的位置地點以及糟糕的遊戲設計。但我們故意忽略了這些細節,免得破壞了你這最先的也是最後的10分鍾體驗。 <p「如果你買了遊戲,卻因為女友、媽媽或奶奶喊你去吃飯而沒來得及退款,我們想通知你,接下來的版本更新將增加三個全新的最終章節。我們試着讓這些章節的故事情節盡可能地豐滿有趣,但你懂的,結果還是一如既往。在新的章節中,你們將駕駛飛船、用大型炮塔向虛空開炮、打碎東西、炸壞東西,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修復一些東西。作為禮物,除了一如既往的無邊虛空外,我們還提供了少量可收集的垃圾、幾個新工具、幾種新資源和幾則有關遊戲的笑話。」 <p目前,《呼吸邊緣》已經在Steam上支持了中文,遊戲定價80元,目前共有5000多條玩家評價,好評率90%。 更多遊戲截圖: 來源:遊俠網
研究發現有少數地球微生物可暫時在類火星環境中生存

研究發現有少數地球微生物可暫時在類火星環境中生存

一項新的研究將微生物送入地球的平流層,以測試它們在類似火星上的條件下的生命力,目的是揭示在太空旅行中遭遇的潛在威脅。研究發現,這些微生物能夠在類似火星表面的條件下暫時生存。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宇航局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科學家進行的,他們的工作為了解微生物對太空任務構成的威脅鋪平了道路,也為遠離地球時實現資源自給提供可能。 ...
很火爆 開放世界生存游戲《Valheim》售出300萬份

很火爆 開放世界生存遊戲《Valheim》售出300萬份

開放世界合作生存遊戲《Valheim:英靈神殿》於2月2日在Steam上開啟搶先體驗後,玩家好評不斷,遊戲銷量超過300萬份。官方在推特上向玩家們表示感謝,並表示「無法用言語表達這種感覺。」 在《Valheim:英靈神殿》中,玩家將扮演一名戰死的英靈戰士,女武神將您的靈魂擺渡到英靈神殿,而您的任務就是討伐奧丁曾經的敵人,為英靈殿帶來秩序。遊戲支持1-10人共同在廣袤的開放世界地圖上探索合作。 官方透露了一些關於《Valheim》的有趣統計和數據。到目前為止,《Valheim》在Steam上已經獲得6萬多用戶評論,總體評價為「好評如潮」。在Steam上250款最受好評的遊戲中排名第78位,在Twitch遊戲直播榜上排名第七,累計超過2000萬小時遊戲觀看量。 雖然《Valheim》非常火爆,開發團隊卻不敢鬆懈,還在努力完善遊戲。目前正在解決遊戲Bug和其他問題,計劃添加更多食譜,加入船隻定製,新生物新Boss等。 來源:3DMGAME

《英靈神殿》同時在線人數突破30萬 維京題材生存

維京題材生存遊戲《Valheim:英靈神殿》同時在線人數突破30萬,今日峰值達到346170人。 《Valheim: 英靈神殿》是一款維京題材多人生存遊戲,包含建造、戰鬥、探索等元素,支持最多10人共同遊玩。當前Steam玩家評測:好評如潮(31314),好評率96%。 Steam商店頁面>>>> Steam商店介紹: 你是一名戰死的英靈戰士,女武神們把你的靈魂擺渡到了英靈神殿,北境第十大神界。而你卻被一些混沌之物和古老的眾神之敵困在了這里,你是這個原始煉獄最新的守護者,而你的任務就是誅殺奧丁舊時的敵人,給英靈神殿帶來應有的秩序。 對你的考驗會在較為和平的英靈神殿中心開始,但是眾神只會庇佑和獎勵勇敢的人。去雄偉壯闊的森林,白雪皚皚的山脈探險吧,探索並獲取更有價值的資源以製作更危險的武器,更堅固的盔甲,修建維京要塞和哨站。你還可以打造一艘無敵的維京長船並且開始在無盡之海的航行以便尋找異域的領地……注意:不要偏離航線太遠… 主要特點: 龐大的程序生成的開放世界 - 探索並生存在這片神秘的土地,從詭秘的森林到壯闊的雪山和美麗的草原,有獨特的傳奇物種可以戰鬥也有各種野生動物可以狩獵。 多人合作(2-10人) - 你既可以單獨探索也可以和你信任的盟友一起冒險,英靈神殿支持無限制創建獨立的玩家託管服務器。建議合作人數:3-5人 擁有數樣繁多的武器並基於懲戒閃避和格擋的戰鬥系統。 建造&航行船隻 - 從脆弱的木筏到雄偉的軍艦,建造史詩級的輪船以征服海洋並發現新的土地。 召喚並打敗神話和傳說中的邪惡的的原始邪靈,並獲得戰利品以得到進化,從而以製作更新更強大的物品。 機動性的房屋修建系統 - 可以修建大殿,農場,居所,哨站,城堡等等。 直觀的物品製作 - 打造最好的武器和盔甲,烹飪食物和蜜酒。 本地專屬服務器 - 適用於想要長期運行服務器的玩家。 遊戲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維京多人生存《英靈神殿》火爆 首周銷量已超100萬份

發行商Coffee Stain和開發商Iron Gate工作室宣布,Steam上的維京題材多人生存新作《Valheim: 英靈神殿》首周銷量已經超過了100萬份,這讓這個小工作室感到非常震撼。遊戲目前在Steam處於搶先體驗階段就能有這樣的成績確實非常喜人。 工作室向玩家們表示最真摯的感謝,感謝玩家們展現出來的對這款遊戲的支持,遊戲首周同時在線人數峰值達到了16萬人,Twitch上的同時觀看人數峰值達到了127000人。 官方表示目前正在努力解決玩家們報告的一些問題,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玩家的遊戲體驗。2021年也會繼續開發,帶來新的內容,改進,死亡方式等等。 《Valheim: 英靈神殿》是一款維京題材多人生存遊戲,包含建造、戰鬥、探索等元素,支持最多10人,目前Steam上超過1.8萬份評測,好評率達到了96%。 遊戲主要特點: ·龐大的程序生成的開放世界 - 探索並生存在這片神秘的土地,從詭秘的森林到壯闊的雪山和美麗的草原,有獨特的傳奇物種可以戰鬥也有各種野生動物可以狩獵。 ·多人合作(2-10人) - 你既可以單獨探索也可以和你信任的盟友一起冒險,英靈神殿支持無限制創建獨立的玩家託管服務器。建議合作人數:3-5人 ·擁有數樣繁多的武器並基於懲戒閃避和格擋的戰鬥系統。 ·建造&航行船隻 - 從脆弱的木筏到雄偉的軍艦,建造史詩級的輪船以征服海洋並發現新的土地。 ·召喚並打敗神話和傳說中的邪惡的的原始邪靈,並獲得戰利品以得到進化,從而以製作更新更強大的物品。 ·機動性的房屋修建系統 - 可以修建大殿,農場,居所,哨站,城堡等等。 ·直觀的物品製作 - 打造最好的武器和盔甲,烹飪食物和蜜酒。 ·本地專屬服務器 - 適用於想要長期運行服務器的玩家。 來源:遊民星空
生存游戲《英靈神殿》發售一周 銷量已超100萬套

生存遊戲《英靈神殿》發售一周 銷量已超100萬套

Coffee Stain Publishing和Iron Gate宣布他們的生存遊戲《英靈神殿(Valheim)》發售僅僅一周而銷量已超過一百萬套。 Iron Gate表示:「《Valheim》在登錄Steam搶先體驗的首周就已經超過了100萬套銷量。這相當於8333艘裝滿了維京人的戰船前往他們的下一個征服。」 《Valheim》是一個探索和生存遊戲,支持1-10人遊玩,設定在一個程序化生成的維京世界,在這里,用戰鬥,建造和征服來創造屬於你的傳奇史詩,贏得奧丁的眷顧。 《Valheim》2月2日發售,支持中文,國區售價70元,獲得玩家「好評如潮」評價。 關於這款遊戲 你是一名戰死的英靈戰士,女武神們把你的靈魂擺渡到了英靈神殿,北境第十大神界。而你卻被一些混沌之物和古老的眾神之敵困在了這里,你是這個原始煉獄最新的守護者,而你的任務就是誅殺奧丁舊時的敵人,給英靈神殿帶來應有的秩序。 對你的考驗會在較為和平的英靈神殿中心開始,但是眾神只會庇佑和獎勵勇敢的人。去雄偉壯闊的森林,白雪皚皚的山脈探險吧,探索並獲取更有價值的資源以製作更危險的武器,更堅固的盔甲,修建維京要塞和哨站。你還可以打造一艘無敵的維京長船並且開始在無盡之海的航行以便尋找異域的領地……注意:不要偏離航線太遠… 主要特點: 龐大的程序生成的開放世界 - 探索並生存在這片神秘的土地,從詭秘的森林到壯闊的雪山和美麗的草原,有獨特的傳奇物種可以戰鬥也有各種野生動物可以狩獵。 多人合作(2-10人) - 你既可以單獨探索也可以和你信任的盟友一起冒險,英靈神殿支持無限制創建獨立的玩家託管服務器。建議合作人數:3-5人 擁有數樣繁多的武器並基於懲戒閃避和格擋的戰鬥系統。 建造&航行船隻 - 從脆弱的木筏到雄偉的軍艦,建造史詩級的輪船以征服海洋並發現新的土地。 召喚並打敗神話和傳說中的邪惡的的原始邪靈,並獲得戰利品以得到進化,從而以製作更新更強大的物品。 機動性的房屋修建系統 - 可以修建大殿,農場,居所,哨站,城堡等等。 直觀的物品製作 - 打造最好的武器和盔甲,烹飪食物和蜜酒。 本地專屬服務器 - 適用於想要長期運行服務器的玩家。 來源:3DMGAME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依然有火山活動,人類能在這顆行星上生存嗎?

火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一,卻有整個太陽系規模最大的火山群,雖然這些火山在數億年前就已經停止了活動,但從足有兩萬米高的奧林帕斯火山可以看到火星曾經劇烈的火山噴發。 火星雖然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卻是一顆質量較小的岩石行星,與其它岩石星球不同的是火星上並沒有密集的隕石坑,但表面幾個巨大的火山說明了曾經的火星並沒有那麼安靜,如今科學家最想弄清楚火星內部是否還存在地質活動,為此NASA發射了「洞察號」探測器專用於偵測火星內部的活動情況,從「洞察號」傳回的數據表明在火星的內部依然有熔岩在流動。 在火星表面有許多由熔岩形成的槽溝,科學家發現其中的科珀洛斯槽溝才形成了數百萬年的時間,說明火星並不是此前認為的那麼死寂,雖然這顆星球已經停止了板塊運動,但火星的內部並沒有完全冷卻下來,此前持續數億年的火山噴發活動加速了火星核心的冷卻,而洞察號探測器偵測到在地底深處有岩漿震動的聲音,科學家認為如果火星的核心保持熔岩狀態那麼就有可能讓磁場重新出現。 火星軌道衛星多次發現從火山口冒出的白煙,這些在數億年前就已經冷卻的火山下面似乎還在活動,只是讓人不解的是火星的體積僅比水星略大一點,而火山活動卻比地球還要活躍,那麼是不是火山活動徹底毀滅了火星曾經的宜居環境呢? 在太陽系還有金星是另一顆有活躍火山的行星,而且金星曾經也是一顆像地球這樣的宜居行星,科學家認為金星正是因為過於活躍的火山活動導致了失控的溫室效應,同樣是持續噴發的火山活動,為什麼金星和火星會出現完全相反的局面呢?科學家認為金星有與地球相當的重力和濃密的大氣層,而火星由於質量太小還缺少磁場保護,產生的溫室氣體隨著大氣層不斷被太陽風剝離,最終由一顆宜居行星變成現在的荒漠星球。 地球有磁場是因為固態地核與熔化狀態的鐵熔岩不斷發生摩擦產生的,許多證據表明火星內部依然有熔岩活動,但可能缺少一個足夠大的固態核心,科學家表示如果能夠讓熔岩內核結晶成固態,那麼火星的磁場是完全能夠再次出現的,只是這個結晶過程可能需要藉助外部力量才能完成。 科學家指出恢復火星磁場的最佳方案就是來自小行星的撞擊,而距離火星最近的火衛一或許能成為這場撞擊的天然條件,由於火衛一最靠近火星的距離僅有6000公里,而且高度每年還在不斷下降,科學家認為這顆衛星最終會撞向火星表面,但是墜毀的過程還需要經過3000萬年才會出現,事實上對於火衛一撞擊火星能否產生固態核心還只是一種推測,這也讓科學家對於讓火星恢復成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基本不抱希望。 科學家關注的是未來人類是否能利用火星上的火山活動,在許多地方能看到剛形成的熔岩管道,科學家指出這些地區有天然的地熱能源,將會是未來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最佳區域,行星科學家克里斯多福·漢密爾頓指出:火星有火山活動說明它還「活著」,而且人類不需要改造這顆行星也能生存,這已經符合宜居行星的基本要求了。 只不過火星地表充滿輻射的環境對生命來說是極不友好的,這或許才是人類在火星上面臨的最大挑戰。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里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來源:kknews科學家發現火星上依然有火山活動,人類能在這顆行星上生存嗎?
開放世界生存游戲《Valheim》大受好評 官方發布路線圖

開放世界生存遊戲《Valheim》大受好評 官方發布路線圖

由獨立遊戲開發團隊Iron Gate AB開發的開放世界生存遊戲《Valheim》目前已在steam平台開啟搶先測試,截止目前,遊戲評價為好評如潮。 《Valheim》是一款以北歐神話為主題的生存遊戲,此次搶先體驗的玩家人數也打破了開發人員所預測的全年期望。因此官方也為遊戲發布了開發路線圖。據路線圖顯示,官方將在2021年帶來四項重大更新。分別為: · 「壁爐和家(Hearth and Home)」 · 「狼的崇拜(cult of the Wolf)」 · 「船與大海(Ships and the Sea)」 · 「新生物群落mistlands」 除此之外,官方還在路線圖中透露了」如果奧丁希望(If Odin Wills It)「的功能更新列表,這些功能包括多人互動和提升戰鬥體驗等,目前還不確定何時會追加到遊戲中。這些功能包括: · 多人交互 · 戰鬥改進 · 月相 · 瀝青坑 · 商店庫存 · 黑暗精靈 ·...

把「生存、槍戰+爭奪」放一起玩, 《量子特攻》做了個大更新

生存+射擊,到底在手機上如何表現,《量子特攻》給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 如果從2016年PUBG正式上線算起,2021將是吃雞玩法席捲全球後的第五年。如今這是一種足夠成功、成熟,也已經建立了普遍玩家基礎的玩法,換句話說,一種經典玩法。 為了保持玩家的新鮮感,遊戲市場一直在改造經典的吃雞玩法。起初是大家都做吃雞,然後是大家都做「吃雞+X」的組合玩法,又或是不同維度的吃雞,要麼節奏更快,要麼地圖設計更立體,總之得有差異化。 但到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射擊遊戲正在跳出吃雞圈。尤其是在國內手遊市場,第一人稱射擊、生存+射擊,陸續都有新作出現。《量子特攻》就是其中軌跡相對典型的產品,上週遊戲新版本公佈,副標題變成「逃離夢見島」,並且改成第一人稱,基本可以當作一款跳出吃雞圈的新遊戲看待。 憑借經典模式的玩法,《量子特攻》有一批屬於它的忠實玩家。而且非常難得的是,Steam玩家也給《量子特攻》PC版打出了「多半好評」的評價,評價基數接近6000。這種情況對一款免費手遊來說是不多見的。 新版本「逃離夢見島」選擇了一個非常明顯的生存+射擊玩法,學的是《逃離塔科夫》,撤離不會白給,還有經營模擬、槍械改造的成分。 去年《逃離塔科夫》直播走紅後,研究生存+射擊的玩法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國內手遊市場很快發展到了有產品測試、面世的階段,問題已經不在於有沒有人做,而在於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在手機上還原這類玩法的樂趣。 《量子特攻》新的生存+射擊玩法 《逃離塔科夫》的樂趣是非常清晰的。玩家帶特定價值的裝備加入遊戲,好比進副本,通過探索、撿垃圾、擊敗其他玩家、拾取掉落,最後把收獲的物資帶出副本,流入交易市場,換錢、換自己想要的槍械、裝備。 吃雞玩起來經常會有「送快遞」的情況,血虧;而塔科夫允許「撿垃圾」,能把物資帶出單局遊戲,也有機會以小博大,給了玩家血賺的可能。所以塔科夫玩家中才會有「跑刀仔」,渾身上下就帶一把刀進遊戲,光腳的也不怕穿鞋,撿到全裝大佬的包就是賺到。 當然,如果被擊敗的是自己,那玩家還是血虧。勝者為王,拿走一切,敗者則失去所有,這是一個更加殘酷、刺激的模式。而且塔科夫還有許多硬核的生存設定:多種身體部位都有獨立血條、上膛有專門的壓子彈動作、不同子彈傷害各異;不同類型頭盔影響聽聲辨位,等等。 「逃離夢見島」中的賣錢物 「逃離夢見島」也是採用了這套硬核的玩法邏輯。每局12~15名玩家入場,在一張1000米×1000米的新地圖上競技,地圖中有3~4個隨機出生點和撤離點,還有大量的賣錢物、裝備、部件可撿。 相比其他射擊手遊,「逃離夢見島」新加入的生存設定也更硬核。模式中有體力、健康度、飽食度等生存狀態,體力不足無法奔跑,飽食度不足屏幕發黑,再加上夢見島是受到超鈦污染的地區,玩家必須儲備並服用藥品、食物。 實際一局遊戲中,資源很可能稀缺,子彈通常也沒有那麼多。在這種條件下,玩家還得限時趕到撤離點,路上一旦與人遭遇,打得剛一點,還是縮一點,都是策略的體現。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當「老六」,也就是蹲在某處埋伏着,不必出去搜物資,找機會陰人。因為這是一款「致富」遊戲,無論是跑刀致富、撿垃圾致富、當老六致富、全裝出場以最佳狀態去致富,總會體驗到與對手鬥智鬥勇搶物資的樂趣。 槍械改造 相比吃雞玩法的單局槍械配件拾取,新版本的槍械改造也更硬核,放開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深度。目前「逃離夢見島」提供了6把新武器,玩家可以在槍械上改裝各類組件和掛件,總計超過50種組件/掛件可供選擇。 而所有槍械都可以通過打造系統獲取。玩家獲得設計圖紙後,在新地圖探索蒐集打造槍械和防具的材料可即可,這就需要玩家合理地調配背包、加密箱、倉庫的庫存。 新版本的背包也通過採用格子數來計算容量大小,更高級的背包可以解鎖更多儲存格子。不同類型的物資,占用格子數不同。同樣,把東西塞進保險箱里就不會掉落被人搜刮,也就是玩家俗稱的「塞褲襠」;至於身上穿的裝備,也可以選擇花錢投保,避免掉落。 撤離點的老六 《量子特攻》上線以來一個比較核心的特徵,就是不斷在可玩性上堆料,這也是它能在大量射擊手遊里收獲一批玩家的原因。而這回的新版本也是以豐富玩法為主,並且屬於跳出吃雞圈,嘗試了生存+射擊的組合。因為增加了生存維度,與人鬥的玩法也更加硬核和殘酷。 在過去幾年,雖然沒有如吃雞那般一炮而紅,生存玩法也經過多款熱門遊戲驗證,越來越深入人心。它與射擊玩法的組合,在手機平台上必然經過開創、定義、突破、打磨等階段,是一條比較漫長的路。《量子特攻》從中給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 對想在手機上玩到生存射擊的玩家來說,這是一種新體驗,值得嘗試。而放大到手遊市場,這類玩法將表現如何,還需要時間驗證。但可以預見的是,跳出吃雞圈的射擊手遊將越來越多,機會總會屬於那些注重創新、又不斷打磨細節的產品。 來源:遊研社
《甜蜜之家:生存》2021年發售 4V1非對稱對抗

《甜蜜之家:生存》2021年發售 4V1非對稱對抗

泰國遊戲廠商 YggGame 推出的《甜蜜之家》系列,即將推出最新衍生作品,YggGame 於今日(2月1日)公開了《甜蜜之家:生存(暫譯,Home Sweet Home Survive)》的正式宣傳片,這是一款4V1非對稱對抗遊戲。 遊戲宣傳片: 《甜蜜之家:生存》是一款全新的非對稱對抗遊戲,一個幽靈將在競技場中狩獵四個倖存者。根據玩家扮演角色的不同,遊戲中有兩種核心玩法。 幽靈需要有策略地追捕四名倖存者,不讓任何人逃跑,也要避免被倖存者殺死。每個幽靈都有着不同的屬性和能力,為他們追捕倖存者提供不同的手段。 而倖存者則必須通過合作來完成目標,每個角色也有着不同的屬性和獨特能力,能夠充當誘餌、造成傷害、或執行儀式。目標達成後,事情將發生巨大改變。倖存者玩家面臨着兩難抉擇,要麼組隊消滅幽靈,要麼逃離競技場拯救自己。 《甜蜜之家:生存》計劃於2021年通過Steam登陸PC平台發售。 官网发布的游戏截图 來源:3DMGAME
生存MMO《The Day Before》上架Steam 支持中文

生存MMO《The Day Before》上架Steam 支持中文

今日(1月28日)開放世界生存MMO《The Day Before》上架Steam平台,這是一款多人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包含喪屍生存要素。遊戲支持中文,上線日期暫未公布。官方還放出了新預告,展示了遊戲畫面和玩法,一起來欣賞下吧! Steam商店地址:點擊進入 全新預告: 《The Day Before》由Fnatastic開發,Mytona發行。遊戲背景設定在病毒肆虐之後的蠻荒世界,玩家需要在喪屍橫行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並與其他玩家為了生存對抗或者合作。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搜索廢棄的車輛、房屋和摩天大樓,尋找資源。用手中的武器擊殺喪屍解決威脅,成為新世界的傳奇。玩家還可以駕駛車輛,前往美麗而危險的地方探索。並能找到倖存者聚集地,出售戰利品,與其他玩家展開交流。 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野生動物生下來就走路,為什麼人類幼崽毫無生存力,難以撫養?

人類作為地球上新一代生物鏈霸主,我們擁有的能力以絕對性的優勢碾壓地球上任何生物,不管是從身體結構、還是大腦上來說,我們人類更為先進。 因為我們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唯一一個可以利用大腦和雙手創造非自然物的物種,例如:最早的石器工具、工藝品、壁畫,以及現在的手機、電腦、汽車、飛機等等; 這些東西都不是自然產物,而是人造物,只有智慧物種可以創造出來。按理來說我們人類的能力應該會在任何一個生長週期,碾壓任何低等的生物。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類幼崽在0到1歲之間毫無生存能力,只能躺在床上嗷嗷待哺,3個月才能勉強掌握翻身的技能,6個月才能爬行,1歲才開始學習走路; 自然界任何一個哺乳動物幼崽都可以碾壓人類幼崽,例如野外的斑馬、牛羚、角馬,它們的幼崽一墜地,在目前的鼓勵下就可以站立行走,在適應後很快就能奔跑,跟隨母親的腳步覓食,學習躲避天敵的技能。 有些哺乳動物幼崽雖說不能立刻行走,但是它們發育得非常快,短短的數月就掌握了一些生存基本技能,1歲童年就結束了,2歲成年性成熟,就開始組件自己的家庭,例如獅子、老虎。 但是人類幼崽呢?要想成年,生長週期達到了數十年。 就拿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來說,它們的幼崽在出生了以後雖說不能立馬行走,但是它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例如它們可以僅僅的抱著媽媽,可以爬行,這樣媽媽就可以帶著它們在樹林里輕鬆的穿越。 4個月左右它們就可以自己獨立行走,對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認知能力已經超過了人類1同齡嬰兒。 上世紀的四十年代心理學家凱洛格領養了一隻7個月大的黑猩猩,和自己10個月大的兒子一起撫養,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想知道,在人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黑猩猩會表現出怎樣的變化,它們是否能夠像人類一樣,獲得超強的認知能力。 這個實驗總共進行了9個月,最後被迫中止。 凱洛格和他的妻子在九個月間,讓黑猩猩和自己的兒子一起生活,形影不離,給它們同樣的食物、以及教育方式,並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測試; 包括認知能力、服從能力、手的抓我能力,靈巧度、判斷能力、學習能力,命令的理解能力等等,起初的幾個月黑猩猩完全碾壓人類幼崽,它在各個方面都表現的很好。 但是直到6個月以後,黑猩猩的表現就開始被人類幼崽超越,黑猩猩在學習、認知上出現了難以跨越的瓶頸和障礙,它止步於此; 而人類幼崽則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智力、行動力上已經完全超越了黑猩猩,並且一直在超越,而且還表現出了超強的模仿能力,他們的兒子常常會學習黑猩猩的行為,甚至是叫聲; 但此時的黑猩猩不僅停止進步,而且還變得暴躁,傷人。所以這項實驗被迫中止。 但這項實驗告訴了我們,黑猩猩不能成為人類,並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出現在了它們的大腦發育上,它們的大腦雖然發育程度在早期快於人類,但是發育程度不足人類,且很快就會停止發育,達到終點。 也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從出生以後,一直都保持著高速的發展,但是人類大腦非常複雜,就是像蓋樓房一樣; 人類蓋的是五星級酒店,所以工期較長,而黑猩猩蓋的只不過是平房,在人類打地基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在前期的工程進度上超越了人類,而且不用多久,黑猩猩的平方就蓋好了。 而人類的高樓大廈建完地基準備拔地而起,當人類達到2歲的時候,大腦容量才達到了成年人的70%,這個樓也才蓋了一多半。 由於工程複雜,工期長,所以人類不得不延長童年階段去建設這個五星級酒店。黑猩猩況且如此,那其他的動物也一樣; 它們的大腦更為簡單,它們蓋的是茅草房,可以說在孕期的時候就已經建設完成了,所以等它們一出生就擁有了基本健全的大腦,能夠指揮身體的各項機能去運作。 而人類在孕期的時候這個五星級酒店才選址、設計圖紙,才挖土開工,所以人類出生以後,就只有兩項原始技能:睡覺和吃飯。由於大腦沒建設好,什麼都幹不了。 而且由於人類大腦建設的週期性長,在這段時間內,也給我們的大腦留下了足夠學習的時間,學習從母親父親那里獲得的技能,學習學校的知識,學習社會的規則,最終一個完成的社會成年人就誕生了。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解釋,就是人類是早產兒! 說的意識是,由於人類的直立行走,造成的產道狹窄,再加上人類大腦容量的擴大,導致了人類難產,所以人類在媽媽的肚子里就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就早產了。 這個理論說的是人類都是早產兒,曾經那些不是早產的都連同自己的母親死亡了,而留下的都是早產兒。 因此我們人類在出生以後,才毫無生存力,把一部分本應在媽媽肚子里發育的時間,挪到的外面。但是這樣的解釋存在一定的瑕疵。 要知道我們和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大約時間是500萬年前,當時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人類和黑猩猩的孕期是一樣的,而現在黑猩猩的孕期依然是10個月左右,和人類一樣。 這說明了人類並沒有相對於黑猩猩改變自己的孕期,人類早產這個理論就有點站不住腳了。所以我們只能認為是人類大腦的發育,以及複雜性延緩的人類的成熟。 就跟我舉得蓋樓的例子一樣,同樣十個月的工期,蓋平房和五星級酒店,當然平房完工更快,五星級酒店還差得遠呢。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人類幼崽之所以剛生出來毫無生存力,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太複雜了,短期內無法完工,只能延長童年時期,才能保證大樓主體和軟體裝修一塊完工。 這也跟組裝電腦是一樣的,人類的主機是所有動物不能比的,所以組裝得慢一點,系統軟體慢一點情有可原。 來源:kknews野生動物生下來就走路,為什麼人類幼崽毫無生存力,難以撫養?
科幻射擊《Returnal》全新實機演示 活用武器求得生存

科幻射擊《Returnal》全新實機演示 活用武器求得生存

PS5獨占第三人稱科幻動作遊戲《Returnal》即將於3月19日上市,PlayStation官方YouTube頻道發布了該作的實機演示影像。遊戲中共有十種武器選擇,除了遠程武器外還配備了近戰武器,玩家通過升級裝備和靈活應用武器來求得生存。 《Returnal》全新實機演示: 《Returnal》是一款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遊戲主角Selene迫降到一個形體不斷改變的神秘星球上。她必須四處搜尋,設法逃脫這片遺留古代文明的荒蕪之地。在一觸即發、彈如雨下的戰鬥中拚命迎戰殘虐無情的敵人,她一次又一次戰敗,被迫在每次死後重新開始艱困旅程…… 視頻畫面: 來源:3DMGAME
末日生存類AVG游戲《鳶之歌》已於今日發售

末日生存類AVG遊戲《鳶之歌》已於今日發售

這是一場幾乎毀滅了人類文明的災難,奇異的現象與之產生的未知怪物將人類逼上了絕境,在這場末日浩劫下,感染者少女與立志拯救世界的科學家奇跡般邂逅了,由她們譜寫下了人類啟示錄的新篇章。 由風域工作室開發的末日生存類視覺小說遊戲《鳶之歌》已於今日發售。 《鳶之歌》描繪了一個充斥着令人不可目視的怪物「仆從」的世界,世界的秩序也因此崩壞,絕大部分人類在這場災難中死去。 在江中城倖存下來的少女九玖奇跡般地邂逅了天才科學家林楠,為了尋找拯救人類的方法,兩名少女共同踏上了旅程。感染者、人造的科學家以及背叛了人類的少女將在這個後啟示錄世界中交織出怎樣的故事?作為一款多結局遊戲,故事的走向將取決於玩家的選擇。 遊戲中擁有長達數十小時的文本量;配樂由tonymikers老師製作,總共創作了十餘首質量上佳的曲目;原畫為參與過《點燈使》製作的咬不死人,為《鳶之歌》帶來了30餘張風格獨特的CG。 CV—— 九玖:閒踏梧桐,代表作品及角色:《憶夏之鈴》-鈴;《戰雙帕彌什》-麗芙;《夢末》-唐樂吟。 林楠:她放慢步調,代表作品及角色:《寄甡》-紫娑;《群星戰紀》-蓋亞。 平安鈴:桂圓翊寶,代表作品及角色:《蔚藍月下》-程晨;《熹妃Q傳》-伊蘭(第一批) ;《寄牲》-晴唯。 來源:3DMGAME
生存新作《重返南格林》上架Steam 矮人史詩冒險

生存新作《重返南格林》上架Steam 矮人史詩冒險

近日第一人稱生存冒險遊戲《重返南格林》(Return to Nangrim)上架Steam,玩家將探尋曾經盛極一時的石須族,揭開寧柏爾群山地區矮人家族掩藏的秘密。本作將於2022年發售,支持中文。 Steam商店地址:點擊進入 遊戲預告: 《重返南格林》是一款結合解謎、生存和角色扮演等特色玩法的第一人稱冒險遊戲,由Sycoforge開發。遊戲故事發生在南格林大地上,廢棄山洞遍布山野,寒風在洞穴中肆意穿行。企圖冒險穿越這片荒地的人們必定步履維艱。玩家將展開史詩冒險,探尋曾經盛極一時的石須族(Stonebeards),揭開寧柏爾群山地區矮人家族掩藏的秘密。探索南格林魔幻世界期待您的加入。 遊戲特色: 探索神秘之地,揭開隱藏其中的秘密。收集、合成和製造武器,搜查環境中留下的線索,一步步尋找真相。 尋找和製造武器,抵禦潛伏在暗處的黑暗勢力。仍然有生物留守山中城堡。 成為鐵匠大師。學會像矮人先祖那樣鍛造武器。 學會矮人王國使用的古代語言——Hilduir,拼湊出整個故事情節,解開謎題,探尋這個早已被人遺忘的民族文化。 預設遊戲內容和謎題將為每個玩家帶來不同的遊戲體驗。 火炬必不可少:火炬不僅能夠為你照明道路,還可以作為主要防衛武器使用。學會武器製造,全面升級火炬;當夜幕降臨時熄滅火炬。 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狼人殺多人生存游戲《冬日計劃》即將登陸家用機

狼人殺多人生存遊戲《冬日計劃》即將登陸家用機

帶有狼人殺要素的多人生存遊戲《冬日計劃(Project Winter)》自2019年登陸Steam後獲得玩家的特別好評,日前該遊戲的發行商Other Ocean Interactive對外公開確認,本作也將登陸家用機平台,並且確定Xbox版本將率先與1月26日上市,並且在上市首日立即加入XGP。 《冬日計劃》加入XGP宣傳片: 《冬日計劃》是一款以社交欺騙和逆境生存為主題的 8 人多人遊戲。溝通和團隊合作對於倖存者的終極逃生目標至關重要。收集資源,維修建築物,一起勇敢面對茫茫荒野。 《冬日計劃》將於1月26日登陸Xbox平台,並且發售當天加入XGP遊戲庫。另外該遊戲後續還將發售PS和Switch版,具體發售日期未定。 來源:3DM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