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IT與健康

Tag: IT與健康

preemie-wireless-sensors-2.jpg

無線傳感器被認為可以提升早產兒的幸福感

醫生通常將至少有五到六個硬接線傳感器連接到過早出生的嬰兒的身上,跟蹤重要的數據,如呼吸,血壓,血氧和心跳。然而,由於新開發的技術,所有這些繁瑣的電線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過去。 電線主要會造成兩個問題。一方面,它們使嬰兒不能在嬰兒床內自由活動。此外,它們使父母和護士更難以抓住嬰兒並使他們與嬰兒進行肌膚接觸,這對其幸福感至關重要。 考慮到這一點,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以兩個小而薄的無線傳感器為中心的系統。它們由柔軟的生物相容性硅膠製成,與位於嬰兒床床墊下方的發射器單元配合使用 - 該單元將數據傳輸到附近護士站的顯示器。 其中一個傳感器放在嬰兒的胸部或背部,而另一個則纏繞在一隻腳上。然後它們從嬰兒身體的兩端開始監測心率,呼吸頻率、血氧水平和體溫。 「足部和胸部之間的溫度差異對於確定血流量和心髒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負責人John A. Rogers教授表示。「這是現在不常見的事情。」 該系統還通過跟蹤單個心跳與到達足部的相應脈沖之間經過的時間來測量血壓。用於早產兒的傳統血壓測量方法包括可導致手腕瘀傷的腕帶袖口,或插入動脈中的導管。 最初,該技術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20名嬰兒中進行了測試,盡管這一數字已經攀升至70以上。在所有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新系統提供的數據與從傳統監測系統獲得的數據一樣精確和准確。另外,其沒有不良副作用,例如可能由傳統傳感器使用的膠帶引起的皮膚刺激。 雖然傳感器可以進行消毒和重復使用,但它們也可以簡單地丟棄,因為每個傳感器的成本僅為10美元左右。研究人員希望它們將在兩到三年內開始在美國醫院出現。 本週,《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該技術的論文。 來源:cnBeta
1333436814_KXCMwholebrain_5508_474x474.jpg

研究發現缺乏深度睡眠與大腦中阿爾茨海默氏症斑塊的積聚有關

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缺乏深度睡眠與阿爾茨海默病發展之間存在潛在聯系。當大腦廢物清除系統的正常運作時,它可以清除有毒蛋白質,但不是所有的睡眠都是一樣的。深度睡眠似乎是幫助減少患病風險的關鍵因素,而缺乏深度睡眠可能會增加風險。 過去的研究表明深度睡眠 - 以及缺乏睡眠 - 是阿爾茨海默病發展的一個因素。問題的核心是有毒蛋白質,包括β澱粉樣蛋白,可以積聚在大腦中。這些蛋白質的積累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睡眠中斷可能是一個促成因素。 最近的一項研究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研究了用不同麻醉方案麻醉的小鼠的大腦。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大腦的淋巴系統,它涉及腦脊液,用於清洗大腦中積聚的垃圾。具有最強「深度睡眠」腦電波的麻醉小鼠被發現腦脊液更有可能流入大腦。 該系統以前被認為可能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中發揮作用 - 即它主要在我們睡眠時起作用,因此睡眠中斷可能會對淋巴系統消除這些有毒蛋白質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是轉化神經醫學中心的聯合主任,該研究的主要作者Maiken Nedergaard MD,DMSc完成的,他表示: 睡眠對大腦廢物清除系統的功能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睡眠越深越好。 這些發現也增加了越來越明顯的證據,即睡眠或睡眠剝奪的水平可以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和痴呆症的發病。 來源:cnBeta
o7ub-htptaqf4760477.jpg

禿頂患者福音?英國公司推毛囊克隆技術應對脫發禿頂

2月28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家英國公司表示,未來的頭皮毛囊將可以被像存錢一樣存到「銀行」里,可以被克隆並在未來用於治療脫發。 一家英國公司推出了應對脫發的一項服務:從你的頭皮獲取一定數量的毛囊並進行冷凍儲存;當你未來發生脫發乃至禿頂時,公司將復制毛囊細胞並對你進行頭皮注射,刺激毛發生長 專家們希望從明年開始就可以啟動這項業務,屆時數以百萬計的成年人將可以從自己的頭皮上取下毛囊並儲存起來,用於克隆復制,並用於治療自己的脫發問題。 在實驗室內,這些客戶的頭皮毛囊內的細胞將進行培育並克隆,等到未來某一天這些客戶發現自己開始出現禿頂的跡象時,這些克隆增殖後的細胞將被注射入他們自己的頭皮部位,以促進毛發生長。 「毛發克隆」公司的首席醫療官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這項療法的基本原理在於使毛囊恢復活力,並生長出盡可能多的毛發。」因此,很多人會把這項服務視作某種保險策略 這項服務是英國公司「毛發克隆」(HairClone)推出的第一項此類服務,改公司將這一服務稱作是「為未來生活購買的保險」。 然而,這也並非某種一次性買賣,完成整個療程,你可能將需要接受數次這種治療,每次都要花費數千英鎊。 「毛發克隆」公司的首席醫療官貝塞姆·法喬(Bessam Farjo)博士表示:「這項療法的基本原理在於使毛囊恢復活力,並生長出盡可能多的毛發。」 他解釋稱,這項服務可以讓客戶在需要的任何時間獲取毛囊細胞,而不必擔心儲備的細胞在未來是否會耗盡。他說:「關鍵點在於,我們希望生長出盡可能多的頭發,在任何需要的時候,而不必擔心細胞耗盡。因此,很多人會把這項服務視作某種保險策略。」 這項服務可以讓客戶在需要的任何時間獲取毛囊細胞,而不必擔心儲備的細胞在未來是否會耗盡。關鍵點在於,我們希望生長出盡可能多的頭發,在任何需要的時候,而不必擔心細胞耗盡 根據「毛發克隆」公司的說法,除了他們之外,沒有其他機構能夠提供類似的毛囊細胞採集和儲存服務。該公司表示:「其他機構也有對此進行過嘗試,然而他們發現,人類頭皮毛囊細胞在離開人體並在實驗室進行培養時會很快喪失活性。而最近出現的科學突破則最終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才得以讓這項服務成為可能。」而這,也正是這家公司得以誕生的原因之一。 目前,這家公司正在期待來自監管機構,英國「人體組織管理委員會」(HTA)的授權批准,預計這項授權將在數週內得到核准。在那之後,公司將立即與相關的潛在客戶進行接觸並提供咨詢。 目前,一般的醫院已經可以進行植發手術,主要是從身體的別處獲取毛囊並直接移植到需要的區域。但「毛發克隆」公司的技術與此完全不同,它使用毛囊內一類稱作「真皮乳頭」(DP)部位的特殊細胞進行毛發克隆。 真皮乳頭位於毛囊底部,它與表皮細胞共同作用,控制毛發的形成。在逐漸發生禿頂的過程中,毛發從真皮毛囊脫離的原因是毛囊逐漸變得越來越小,相應的,頭發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短。 「毛發克隆」公司將真皮毛囊細胞注入到這些萎縮的毛囊內部,刺激它重新煥發生機,恢復到原先的正常狀態。 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如果一名患者定期接受公司的治療,那麼我們將有望有效遏制禿頂的發生,並終生維持客戶的正常發量。」大約80%的男性和50%的女性會在一生中經歷所謂「雄激素性脫發」,或者也叫「模型斑禿」,這種病症大部分情況下還可能會遺傳。 根據該公司公佈的診療流程,客戶最開始將需要被取下100個左右的頭皮毛囊,隨後將被保存在零下15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 當客戶意識到自己開始出現禿頂趨勢時,他們先前存儲的毛囊細胞就可以被解凍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克隆復制。經過復制的真皮毛囊細胞隨後將被注射回客戶的頭皮毛囊內。 盡管任何時候都可以做這項操作,但貝塞姆·法喬博士還是建議其潛在客戶們在最開始注意到脫發現象愈發嚴重時便採取這項操作,即便這時他們可能還相當年輕,可能是30多歲,甚至只有20多歲或更小,因為這樣早治療效果更好,有望保持完全的頭發濃密狀態。 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這項手術最好是在年輕時候做效果更好,尤其是如果你的家族有禿頂的遺傳史的話。年輕時接受治療的最大好處是,這時候頭部的毛囊還很年輕,比較有活力。 但所有這些聽上去很好,但是也挺貴。根據該公司發佈的消息,接受最初處理就需要花費2500英鎊,此後每年的毛囊冷凍保存費用大約是100英鎊。 根據該公司公佈的診療流程,客戶最開始將需要被取下100個左右的頭皮毛囊,隨後將被保存在零下15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當客戶意識到自己開始出現禿頂趨勢時,他們先前存儲的毛囊細胞就可以被解凍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克隆復制。經過復制的真皮毛囊細胞隨後將被注射回客戶的頭皮毛囊內 關於注射問題,法喬博士表示:「這個價格還是非常初步的報價,但是我們可以保證的是,這項服務的價格不會高於目前很多醫院里提供的毛發移植手術的報價。」 另外,他還表示這項注射操作可能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重復進行,比如每隔3~5年進行一次注射,以便維持效果,防止退化。 盡管「毛發克隆」公司公司相信早期干預將可以讓衰敗的毛囊重獲新生,但他們也承認這項技術存在極限,也就是當毛囊縮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使用這項技術進行注射也將無力回天。 另外也有研究正在進行中,希望可以在完全禿頂的情況下重建頭發體系,真正的「白手起家」。 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如果一名患者定期接受公司的治療,那麼我們將有望有效遏制禿頂的發生,並終生維持客戶的正常發量。」 大約80%的男性和50%的女性會在一生中經歷所謂「雄激素性脫發」,或者也叫「模型斑禿」,這種病症大部分情況下還可能會遺傳。 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毛囊細胞克隆可以提供一種除了毛發直接移植手術之外的多一種選擇,其市場規模預計到2023年可以達到240億美元以上,而在2016年,這一規模僅為大約40億美元左右。他說:「傳統的毛發直接移植手術最大的缺點在於:你頭部其他部位必須得有足夠多的頭發可以用來移植,但往往這根本是不夠用的。」 貝塞姆·法喬博士表示:「你的頭發脫落越多,你的禿頂症狀越嚴重,禿頂區域越大,那你能夠用於移植的頭發也相應的越少。甚至有些時候,你沒有辦法找到可以用來移植的毛發。」(晨風) 來源:cnBeta
R0CFS~U3TT)O4Q0F}M)~RGL.png

類似折紙的傳感器能幫助烏干達農村地區診斷瘧疾

據媒體The Verge報導,近日一種類似折紙的傳感器被用來幫助診斷烏干達的瘧疾。在烏干達的一個小學生測試組中進行測試後,其診斷准確性高達98%。雖然紙張傳感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項試驗的結果表明,這種傳感器可以幫助診斷農村地區的疾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世界瘧疾報告,瘧疾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病例數再次上升。(2017年全球共有2.19億例病例,而去年同期為2.17億例。)然而偏遠地區的診斷是抗擊瘧疾的挑戰之一。瘧疾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如果沒有適當的診斷,患者可能會接受昂貴且不必要的治療。 此前有通過刺血進行的15分鍾快速診斷測試,但這些是不准確的。同時,更準確的方法需要實驗室和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根據本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格拉斯哥大學的生物工程師Jonathan Cooper創造了一種傳感器。 第一步是在一張特殊的紙上塗上一層血,用蠟覆蓋(控制血液的流動方式)和特定的化學物質(准備血液進行測試)。以特定方式折疊紙張操縱血液,以便為下一步做好準備。將樣品放在可檢測瘧疾寄生蟲存在的微小測試條旁邊。然後,將整個物質用薄膜密封並置於熱板上45分鍾。隨着含有受感染樣本的包裝升溫,瘧疾寄生蟲的DNA被反復復制,使其更容易被發現。如果檢測到存在,條帶將顯示兩個紅色條帶。如果沒有,則只會顯示一個條帶。 Cooper在烏干達的St. Kizito和Mayuge地區對67名6至14歲的孩子進行了測試。(研究人員和孩子們事先都不知道誰患有瘧疾。)折紙檢測到瘧疾的准確率為98%。這比當地醫療團隊執行的其他技術要好,後者准確率僅為86%。現在,烏干達衛生部的專業人員正在考慮在農村地區使用該設備。 來源:cnBeta

工程師開發「芯片胎盤」 模擬咖啡因從母親到胎兒的傳輸

工程師們利用微流體技術製造了一種「芯片胎盤」,能模擬化合物從母親傳輸給胎兒的過程。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全球挑戰》公佈了上述研究成果,並詳細描述了工程師們的芯片胎盤模型。 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機械工程副教授、該項目負責人尼科爾·哈什米(Nicole Hashemi)表示:「我對微流體技術很感興趣,我很興奮能利用這項技術來瞭解細胞環境和人體內發生的事情。我們觀察了不同的器官,最終決定開發一個胎盤模型,因為對它的研究並不多。」 在懷孕期間,胎盤在婦女的子宮內發育。胎盤通過臍帶為胎兒提供氧氣和營養,並清除胎兒血液中的廢物。哈什米稱,胎盤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不大。由於胎盤具有暫時性,人類對它的研究並不多,相關實驗結果也出現了許多存在分歧的情況。 哈什米是這項最新報告的作者,合著者是愛荷華州機械工程研究生佩馬思拉卡(Rajeendra Pemathilaka)和阿烏卡(Saurabh Aykar);前愛荷華州研究生,現佐治亞州理工學院研究生傑里米·卡普林;愛荷華州機械工程副教授蒙塔扎米(Reza Montazami)。 哈什米表示,他花了四年時間參與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才想出這一可行的模型。首先,工程師們必須設計微流體模型:該模型有兩個微通道,高度僅為1億分之1米,寬度僅為4億分之1米。然後他們必須弄清楚如何有效地在多孔的、生物相容的膜的兩側讓細胞生長。這種膜將兩個通道分開,其代表着胎盤絨毛組織與子宮血竇間的屏障。最後,他們還必須找到合適的化合物參與測試,以便瞭解該化合物從母體到胎兒的運輸過程。 工程師們決定在最初的研究中使用咖啡因。咖啡因與一個醫學問題相關:當前醫學界還不清楚孕婦攝入咖啡因對胎兒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等衛生部門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限制咖啡因的攝入。 對哈什米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她解釋稱:「我會喝很多茶。」母親飲茶或喝咖啡,其中的咖啡因會進入胎兒的血液嗎?用模型進行的測試表明,其中一些咖啡因確實會進入胎兒的血液。 該論文稱,工程師們將濃度為每毫升0.25毫克咖啡因液體引入模型的母體一側1個小時,隨後監測7.5小時內的變化。在6個半小時的時候,母親一側的咖啡因濃度穩定在每毫升0.1513毫克;5個小時的時候,胎兒一側的咖啡因濃度穩定在每毫升0.0033毫克。 哈什米表示,他們正與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夥伴一起使用該芯片胎盤,以研究不同的藥物通過胎盤屏障的情況。 她說,人們還對環境毒素如何從母親傳輸給胎兒的問題抱有興趣。未來的研究可能包括一些個性化的技術,也就是用來自母親或胎兒的細胞調整模型,以幫助開出處方並確定劑量。也許有一天,研究人員可以研究化學物質和化合物在通過胎盤運輸後對單個細胞的影響。 哈什米表示:「我們正在嘗試模擬真正的胎盤。現在我們有了這種芯片胎盤技術,我們可以藉助它與相關項目的研究人員合作。」 來源:cnBeta
sion-105-fluoride-detection-1.jpg

實驗性裝置可輕松測量飲用水中的氟化物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雖然美國等一些國家會在供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氟化物來幫助預防蛀牙,但過多的氟化物實際上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 特別是對兒童而言。而現在一種新設備可以讓官員比以往更容易發現那些過高的氟化物水平,其成本也更低。 通常,研究人員會在裝備精良的實驗室中常規檢查水樣中的氟化物含量。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因為天然存在的氟化物的波動水平可以與添加的氟化物結合,從而將總濃度推至可接受的限度以上。不幸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往往缺乏這種設施。考慮到這一點,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稱為SION-105的原型設備。 SION-105以它所利用的材料命名 - 這是由研究人員合成的 - 這是一種金屬-有機框架(MOF)。這意味着該材料由與有機配體連接的金屬離子組成。雖然MOF通常是發光的,但當暴露於氟離子時它會變暗。 用戶只需向便攜式設備添加幾滴水,然後測量材料的亮度。據稱,通過執行這一過程,即使沒有化學背景的人也可以快速確定氟化物水平。在實驗室測試中,該技術用於評估在越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沙特阿拉伯收集的地下水樣本。它的讀數與通過離子色譜法獲得的讀數非常接近,離子色譜法是一種基於實驗室的標準氟化物含量測量方法。 「這次比較展示了SION-105的性能和可靠性,再加上設備的便攜性和易用性,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用戶友好的水處理采樣解決方案,適用於頻繁的氟化物濃度監測至關重要的偏遠地區。」首席科學家Kyriakos Stylianou表示。 科學家最近在《美國化學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 來源:cnBeta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科學根據嗎?學者:是在吹牛

只需1毫升含有瘧原蟲的血,然後用青蒿素控制着,一個癌症患者就痊癒了……春節期間,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的演說被傳播成了武俠大片,瘧原蟲對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里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簡單、有效。 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癌症是不是就如一些文章傳播的那樣神?這個治療真就是這麼簡單打一針就能把癌症患者治好了嗎? 一位學者在向科技日報記者回應該事件時戲謔地稱這些說法是在「吹牛」,並表示如果傳播不當,在公眾中很可能造成「跟以前的打雞血讓人發燒治療癌症差不多」的惡果。對瘧原蟲治療腫瘤療法的傳播,公眾至少還應該瞭解以下3點。 並非「以毒攻毒」,仍舊是一種免疫療法 陳小平在演說中講解了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原理,他說:「癌細胞分泌一系列的信號,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睡眠不工作。而瘧原蟲感染,恰好喚醒了免疫系統。」 可見,瘧原蟲在注入到人體之後,並沒有去「以毒攻毒」地攻擊癌細胞,而是按照慣例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了,那些被癌細胞「迷惑」了的免疫細胞(如NK細胞、T細胞)警覺起來,才會去攻擊癌細胞。 瘧原蟲為什麼會讓免疫細胞重新警覺?這里可以借「宮鬥劇」的情節來理解——為了重新「得寵」,可以引入新寵。歸根結底,瘧原蟲和癌細胞兩者的本質對於身體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免疫系統容不下的「獵物」。 雖然同為免疫治療,但它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等)的思路並不同。「這是新的療法,激活全身的免疫細胞是關鍵。」上海海洋大學特聘教授、上海比昂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華表示,「目前全球的科學家都在尋找腫瘤的廣譜抗原作為疫苗來激起體內的抗癌能力,個人認為是很有前途的。但大多數都是針對某些抗原靶點,隨後腫瘤會突變,產生新的耐藥性癌細胞。」 楊光華認為,瘧原蟲療法有廣譜性,給了所有癌症研究學者一個有力依據,瘧原蟲療法的關鍵是根據目前的臨床觀察研究其長期抗癌能力。如果能夠找到化學分子結構與腫瘤的某些蛋白分子類似,就有可能激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攻擊,這些物質都可以稱為腫瘤疫苗。 療法遠遠不是只打「一針血」這麼簡單 「我理解他說『只打一針』的意思是只需要感染一次就好,不是字面上說的只打一針。」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所一位研究人員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意味着該療法臨床治療在操作上比較簡單。 免疫治療需要較長時間的臨床觀察以及策略的調整,不同療法的臨床試驗之前都出現過不同情況的諸如細胞因子風暴等危險情況。與陳小平團隊合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鍾南山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感染瘧原蟲會導致病患出現週期性發燒等各類症狀,因此持續護理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感染瘧原蟲之後,病人要被特別防護,防止蚊蟲叮咬病人之後傳染瘧疾。 鍾南山表示,目前該項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數,尚沒有充分的證據和足夠數量的案例證實該方法有效,個別案例不足以說明問題,現在下結論太早了。 療法目前仍處於早期臨床階段,不能說明最終會被證明有效 為什麼有案例治療效果很好,卻仍舊存在很多未知數呢? 這與臨床試驗的研究工作密切相關。對於一種全新的療法,需要進行嚴格系統的臨床研究證明其安全和有效性後才能進行臨床應用。而該療法目前仍處於早期臨床階段,在研究過程中會允許研究者篩選病例,畢竟早期的研究工作是用來概念探索的。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病例的篩選有益於科學家的科學探索,也有助於獲得好的治療效果。但在篩選病例的情況下,會篩選對方法最敏感的患者進行研究,因此可能存在選擇的患者正好適合這樣的療法。所以效果會比較好,但並不能說明該療法最終會被證明有效。 多位受訪者表示看好該研究的前景,但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是否能成為有效的新的癌症治療方法,目前仍要較長期的研究。 來源:cnBeta

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抗生素對腸道微生物的破壞會使骨骼健康失調

微生物通常被視為引起疾病的病原體,而抗生素已被成功地用於對抗這些外來入侵者。但事實上,情況要更為復雜。在大多數時間里,生長在健康腸道中的微生物菌落,即與我們共生的腸道菌群,都能和我們和諧相處。這些共生菌群能調節宿主的生理學功能,包括骨骼健康。 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研究骨骼免疫的研究人員,嘗試探究抗生素是否會破壞健康腸道菌群從而對青春期後骨骼發育產生影響。他們的研究結果於2019 年1 月16 日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美國病理學雜誌)上,研究顯示抗生素對腸道菌群的破壞引起了促炎症反應,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加。 「這份報告將抗生素視為一種重要外源調節劑,用於調節青春期後骨骼發育過程中的腸道菌群-骨骼免疫反應,」研究微生物組對骨骼免疫學和骨骼發育影響的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Chad M. Novince 博士說道,「人們已經證明了抗生素會對微生物群產生影響,但這是已知的第一個研究,評估抗生素究竟會對調節骨細胞和整體骨骼表型的免疫細胞有怎樣的下游影響。這一研究將整個事件串起來了。」 圖| 和對照組相比(左圖),用抗生素治療的小鼠(右圖)骨髓中的髓源抑制性細胞(MDSCs)增加。來源: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Chad Novince 博士 青春期後的發育階段是骨骼成形的關鍵時期,我們骨量峰值中大約有40% 都是在這一時期累積的。最近,Novince 實驗室和其他研究已經表明,腸道菌群有助於骨骼健康。為了確定抗生素對腸道菌群的干擾,會對青春期後骨骼發育產生影響,Novince 和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對小鼠給予了三種抗生素的混合物。他們也和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人類微生物組研究項目的創辦負責人,生物醫學信息中心的助理教授,微生物組科學家Alexander V. Aleksevenko 博士合作,證明抗生素治療導致腸道菌群的重大改變,導致大量細菌發生了特定變化。 在用抗生素破壞小鼠的微生物群後,Novince 實驗室檢查了其骨骼系統的完整性。抗生素誘導的菌群改變對骨密質的影響很小;然而,松質骨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表現出了很高的骨代謝率。盡管此前的研究在抗生素治療後研究了整個骨骼中的骨細胞密度,但這項工作關注的是骨骼維持水平下的細胞水平的細節。骨骼代謝是由骨吸收(破骨細胞)和骨形成(成骨細胞)的平衡來控制。有趣的是,成骨細胞沒有發生改變,而破骨細胞的數量、大小和活性卻均有所增加。 為了確定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加的原因,Novince 實驗室評估了幾種破骨細胞信號分子的水平。他們發現,在經抗生素治療的動物的循環中,促破骨細胞信號分子增加,表明破骨細胞活性增加是對微生物群改變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結果。 下一個主要問題是抗生素是如何影響骨髓環境中的免疫細胞的。「實際上,我們的研究能深入到骨髓環境中特定的適應性和先天性免疫細胞機制,顯示其對骨細胞的影響。」這項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後Jessica D. Hathaway-Schrader 說。 對經抗生素治療的動物的骨髓中免疫細胞群進行研究,其結果驚人地顯示了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s)的增加。髓源性抑制細胞已知能調節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但其在健康方面的作用尚未有廣泛研究。另外,抗生素治療後,骨髓中的抗原呈遞和處理受到了抑制。 總的來說,Novince...
insulin-capsule-mit-1.jpg

麻省理工學院的新口服膠囊通過微針注射胰島素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注射胰島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這不是最舒適的常規方法。盡管科學家在開發胰島素丸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這也帶來了挑戰。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已經為一個膠囊創造了一個新的設計,這個膠囊裝有一個由胰島素製成的微針。 考慮到許多藥物的常見藥丸,口服胰島素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胃是一種惡劣的環境,那里的胃酸環境可以在它們開始工作之前中和許多藥物。不出所料,此前開發的胰島素丸大多擁有保護性塗層,幫助它在旅途中存活,直到其能夠提供胰島素有效負載。 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幾年前,研究小組製作了一個用微針包裹的藥丸,藥丸通過時將藥物注入腸道內層。現在設計已經完善,它只有一根針,將藥物注入胃壁。新膠囊的大小與藍莓大致相同,由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製成。里面的機械部件非常復雜:有一個由凍干胰島素製成的微針,一個不銹鋼彈簧盤繞起來並被糖製成的圓盤擋住。當糖溶解在胃酸中時,彈簧彈出並將微針推入胃內壁。 一旦插入針頭,胰島素就會以一致的速度溶解到血液中 - 在這項測試中需要大約一個小時,但研究人員可以調整速度。有效載荷交付後,膠囊無害地通過消化系統。 為了確保針頭與胃壁接觸並停留在那里,膠囊有一個圓頂,因此它總是會滾動並停留在平針側,針頭從那里彈出。該團隊表示,這種設計的靈感來自豹龜,它有一個類似形狀的外殼。 研究小組在豬身上對膠囊進行了測試,發現它可以有效地向動物的血液中輸送高達5毫克的胰島素。這與普通胰島素注射量相當。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成為胰島素自我注射的有效替代方法,也可以採用相同的方式進行其他治療。 「我們真的希望這種新型膠囊有朝一日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以及目前任何只能通過注射或輸液進行治療的人,」該研究的資深作者Robert Langer表示。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笑可以在腦科手術中發揮重要作用

科學家發現笑可以在腦科手術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了大腦中的一條中樞通路,當受到電刺激時,它會立即引起笑聲,然後給人一種平靜和快樂的感覺,即使是病人進行腦部手術中也是如此。研究人員對一例癲癇患者進行診斷監測,觀察刺激扣帶束對癲癇的影響。 兩天後,刺激扣帶束被用來幫助這位病人完成單獨的清醒腦手術。另外兩位接受診斷監測的癲癇患者也證實了直接電刺激扣帶束的行為效應。調查結果顯示,關於扣帶束刺激的效果是明顯的。 埃默里神經外科醫生認為這項技術是一種「潛在的變革性」的方法,它可以在清醒的腦部手術中使一些病人平靜下來,甚至對於那些不特別焦慮的人也是如此。為了在手術中最有效地保護關鍵的大腦功能,病人可能需要清醒而不是鎮靜,這樣醫生就可以與他們交談,評估他們的語言能力,並發現切除手術可能造成的損傷。 「即使是准備充分的病人也可能在清醒的手術中驚慌失措,這可能是危險的,」神經外科的助理教授、論文第一作者Kelly Bijanki博士說,「這位病人尤其容易患上這種病,因為她有中度的基線焦慮。從全身麻醉中醒來後,她確實開始感到恐慌。當我們刺激她大腦扣帶束區域時,她立刻說她感到高興和放鬆,講了關於她家人的笑話,並成功地忍受了清醒的恐慌的過程。」 在清醒手術期間,瞭解扣帶束刺激是如何工作的,這也有助於通過腦深部刺激來更好地治療抑鬱症、焦慮症或慢性疼痛。 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和神經學助理教授Jon T Willie說,先前的研究人員已經報導過,直接電刺激大腦的其他部位可以引發笑聲,但是通過扣帶束刺激所觀察到的抗焦慮效應的證明可以提供有意義的臨床益處,這使得這項研究與眾不同。 扣帶束位於大腦皮層下,繞着中腦彎曲,其形狀類似於腰帶或腰帶。這個區域是歡笑和放鬆的關鍵所在,它位於束的頂部和前面。Willie說,扣帶束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目標,因為它在協調復雜情緒反應的大腦區域之間有許多聯系。 扣帶束刺激的位置有別於其他的腦部位,例如腹側紋狀體,後者是治療抑鬱症和成癮的靶點。由於扣帶束是連接幾個腦葉的白質的十字路口,Willie和他的團隊可能正在影響整個大腦的廣泛網絡。 Willie說,最初電極放置的位置是為了記錄大腦活動和定位第一位病人癲癇發作的起始位置。最初用來刺激扣帶束的電極是以一種不同於標準的方式插入大腦的。他說,獨特的軌跡是必要的,因為第一位病人以前的手術是從後方插入,導致更廣泛的帶束取樣,因此可用於電刺激。 研究人員寫道:「病人描述這一經歷令人愉快和放鬆。」病人報告說,在幾秒鍾的刺激過程中,她不由自主地想笑,這種沖動始於刺激的開始,並演變成一種愉快、放鬆的感覺。 作為對她的情緒和思維過程的測試,研究人員測試了第一位病人是如何看待面孔的,以及她是否認為他們是快樂的、悲傷的還是中立的。扣帶束的刺激改變了她對面孔的看法,因此他們被解讀為更快樂。這種效應,被稱為「情感偏見」,與抑鬱症狀的減少相對應,這暗示了一種潛在的用帶刺激治療抑鬱症的方法。 另外兩位接受扣帶刺激和行為測試的患者沒有接受癲癇治療的清醒手術。在受到刺激時,他們都會微笑,並報告情緒升高和疼痛緩解,並且在較高的電流水平下,他們都發出了笑聲。在刺激過程中,其中一名患者接受了注意力、記憶和語言測試,並進行了正常的測試。 研究人員認為束刺激可能適用於腦腫瘤和癲癇的手術。Bijanki說:「對於切除病理組織和保存編碼重要人類功能的組織,如語言、情感或感覺功能,我們可以更安全地確定界限,而這些功能不能通過患者鎮靜來評估。」 雖然這一領域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但扣帶束可能成為慢性深部腦刺激治療焦慮、情緒和疼痛障礙的新靶點。 來源:cnBeta
FFOFD$_NU{][$S156W{2WEV.png

電子煙會增加中風和心髒病發作的風險

1月30日,據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電子煙會增加中風和心髒病發作的風險。電子煙通常被認為比傳統香菸「更健康」,但人們仍然對其潛在的健康風險猶豫不決。這項研究分析了2016年參加全國健康調查的40萬美國人的信息。其中,約有66,800人在報告說,他們經常使用電子煙. 與非電子煙使用者相比,經常使用電子煙的人中風或心髒病的風險約高出70%。中風風險心髒病發作或心絞痛(胸痛)的風險高60%,冠心病的風險高40%。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的助理教授Paul Ndunda博士說,即使在研究人員考慮到使用電子煙的人是否也是傳統的吸菸者之後,電子煙與中風、心髒病和冠心病的風險也有關聯。 更重要的是,當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組在生活中吸菸少於100支常規香菸的參與者(這意味着他們不是經常吸菸的人)時,他們發現電子煙使用者報告患中風的可能性仍然高出29%,報告患心髒病的可能性增加了25%,報告患過心髒病的可能性增加了18%。 這項新發現「相當令人擔憂」,肯塔基州大學肯塔基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聯席主任Larry Goldstein博士在接受美國中風協會的視頻采訪時說:「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次將電子煙的使用與心髒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的真實數據。」然而,Goldstein指出,這項研究有其侷限性。例如,研究人員未能考慮到一些已知的增加中風和心髒病風險的因素,例如高血壓酗酒和不健康的飲食。 此外,由於這項研究只是在某一時間點對人們的反應進行了研究,所以它無法找出原因和效果。也就是說,它不能證明電子煙的使用是導致人們心血管問題的原因,也不能證明使用電子煙的人是否有其他增加其風險的特徵。 盡管如此,Goldstein說,這些早期的發現需要認真對待,特別是考慮到使用電子煙的年輕人群體。2016年大約11%的美國高中生在報告說,在過去30天里使用了電子煙。不像傳統香菸加熱和燃燒菸草,電子煙加熱和蒸發液體,其中通常含有尼古丁。據美國醫學會稱,由於電子煙通常含有尼古丁,人們可能會對這種物質上癮。 來源:cnBeta
copper-implant-bone-infection-2.jpg

愛爾蘭科學家研發新植入物 使用銅來對抗骨感染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骨髓炎是一種骨感染,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截肢甚至死亡。骨髓炎的治療很難,但一種新開發的植入物可以幫助改變這一點。典型的骨髓炎治療包括數週的高劑量抗生素治療,手術切除感染的骨骼,有時還包括骨移植。即便如此,這種治療的失敗率也可高達30%。 考慮到這一點,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CSI)的科學家創造了一種植入物,可以通過手術放置在感染部位。這種植入物會同時殺死細菌,改善血液流動,促進新的骨骼生長 - 而需要的抗生素會很少。 該裝置(上圖中的白色物體)由膠原和現有的骨修復材料(稱為生物活性玻璃)的組合製成。在這項研究中,該材料摻雜有銅顆粒。它具有多孔支架狀微結構,既可以吸引血管,又可以作為骨細胞可以遷移到其上的「棲息地」,最終形成健康的骨骼。同時,銅離子根除引起感染的細菌。在迄今為止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中,植入物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數量減少了66%,同時也使骨骼發育增加了3.6倍。 「進一步研究可能會導致單階段、現成治療的完全發展,」該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生Emily Ryan表示。「這反過來可以減少對抗生素和骨移植的需求 - 因此也解決了抗生素耐藥性的問題。」 該論文最近發表在《Biomaterials》雜誌上。 來源:cnBeta

研究揭示多巴胺與音樂愉悅感之間的關系

根據發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西班牙和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了多巴胺與聽音樂時的獎賞反應之間的關系。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在 27 名受試者聽音樂時通過藥物控制他們的多巴胺傳遞,他們讓參與者服用一種多巴胺前體(增強多巴胺的可用性)、一種拮抗劑(減少多巴胺信號傳導)和安慰劑(作為對照)。 研究結果表明,藥物干預調節了音樂引起的獎賞反應。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有關音樂的因果作用:享受一段音樂,從中獲得樂趣,想再次聆聽它,並願意為此花費金錢…… 這完全取決於釋放的多巴胺。」 來源:cnBeta

我們能讓時間停滯嗎?想戰勝時間沒那麼容易

「停滯」(stasis)是一種讓物理和化學過程——以及生命過程——暫停的方式。它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拯救危重病人,或者使超長的太空旅行成為可能。美國詩人德爾莫爾·施瓦茨(Delmore Schwartz)曾經寫道:「時間就是燃燒我們的火焰。」我們出生,活着,然後死去。然而,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我們一直着迷於尋找跨越時間的可能性,從《睡美人》的童話故事到科幻小說中的「停滯場」和「生命暫停」。 1971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哈菲爾(Joseph Hafele)和理查德·基廷(Richard Keating)進行了著名的哈菲爾-基廷實驗。他們在飛機上放置了4個原子鍾,然後讓這些飛機繞地球飛行兩圈,第一圈向東飛行,第二圈向西飛行。接着他們將兩次飛行的原子鍾與對照原子鍾進行對比,發現時間出現了差異。 正如哈菲爾-基廷實驗所證明的那樣,時間流逝的速率會依不同環境和情況而改變。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凱蒂·麥克(Katie Mack)說:「如果你以超相對論(super-relativistic)的速度旅行,該速度接近光速,或者在靠近黑洞(同時不被黑洞摧毀)的情況下,你所經歷的時間流逝將少於其他人。」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會經歷「時間膨脹」(time-dilation),即他們的衰老速度會比地球上的人慢一些。「他們處於快速移動的狀態,因此受到狹義相對論的影響,而且他們也更加遠離地球,受到的地球引力效應更小,」凱蒂·麥克解釋道,然而,這種時間膨脹的差別只能用秒來衡量。想要獲得顯著的時間膨脹,就需要巨大的引力場或接近光速的旅行速度。二者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都是不可能的。 《紅矮星號》(Red Dwarf)是英國BBC電視台推出的一部科幻情景劇,盡管喜劇色彩濃厚,但該劇卻為時間停滯場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理論;「正如X射線不能穿過鉛,時間也不能穿過停滯場。所以,雖然你是存在的,但只要不存在於時間中,那對你來說時間本身也不存在。」這樣的設定加上劇中設計的其他技術行話,使劇中角色李斯特(Lister)評論道:「真的這麼簡單?」話雖如此,但這樣的想法確實引人遐想。 時間可能是相對的,但仍然是我們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基本存在。《紅矮星號》創作者之一道格·內勒(Doug Naylor)說:「X射線和鉛是一回事,但時間和停滯場就不是那麼簡單。時間可以十分狡猾,它可以晃盪,除非你在派對上遇到一位牙醫,否則它永遠不會停下來。」 改變對時間的感知要比讓時間停下來容易得多。「你可以在時間體驗中感受到相當大的差異,但時間並不會停止,」凱蒂·麥克說道。 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目前正在開發生物停滯(Biostasis)技術,試圖在分子水平上減緩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生物停滯將延長所謂的「黃金一小時」(golden hour),即受傷士兵接受治療的最佳時間。 生物停滯技術旨在減緩生命運作的速率。DARPA的生物技術辦公室項目主管特里斯坦·麥克盧爾-貝格利(Tristan McClure-Begley)解釋道:「我最初構思這一計畫是為了探索各種潛在的技術,從分子藥理學到生物兼容的材料化學,以及工程化的內在無序蛋白質。」 通過減緩化學物質的反應時間,生物停滯技術還可能延長血庫和其他醫藥品的保存時間。「生物停滯技術最迫切的潛在應用是保護和儲存醫療生物分子,比如疫苗、抗體和酶,」麥克盧爾-貝格利解釋道,「這項計畫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可靠地保存這些產品的功能,而不需要昂貴且繁瑣的冷鏈(冷凍儲存)。」 然而,生物停滯技術目前僅用於醫療急救,而非長期使用。我們需要從大自然中尋找長期解決方案的靈感。 一些生物,比如廣泛分佈在北美的林蛙(Lithobates sylvaticus),具有所謂「隱生」(cryptobiosis)的能力,即它們可以讓自己所有的新陳代謝過程看起來完全停止,但仍然是活的。這種能力使它們被凍僵之後仍然能存活下來。其他動物,如熊、蛇等,會進入冬眠狀態,此時它們的新陳代謝會顯著變慢,然後在幾個月之後甦醒過來。 人類已經在醫學上進行了這種嘗試,盡管程度要輕很多。在心髒驟停或大腦損傷等病例中,低體溫療法(therapeutic hypothermia)可以用於冷卻受傷患者,使他們進入持續幾天的低代謝狀態,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根據這種療法,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開發誘導冬眠的Torpor技術,以幫助宇航員完成漫長的火星探索任務。 Torpor過程分為兩個關鍵階段:起始冷卻期(涉及到鎮靜作用)和隨後的升溫/甦醒期。SpaceWork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拉德福德(John Bradford)解釋道:「在臨床治療中,你會用到很高劑量的鎮靜劑,並使用侵入式冷卻系統,但我們正在研究新的藥物,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進入這一狀態所需的鎮靜劑量,並簡化冷卻過程。」 有研究顯示,我們的體溫下降最少5攝氏度時,就可以使我們減少超過50%的新陳代謝——我們體內維持生命所需的化學過程。「冬眠的動物確實壽命更長,因此存在某種恢復因素。考慮到新陳代謝速率能夠下降50%,如果你有六個月處於這種狀態,那就需要進行一些恢復,可能是三個月時間,」布拉德福德說,「不過,這方面不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動機,對這種效應的量化還需要大量的研究。」 Torpor技術還可能用於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上述這些技術都會降低新陳代謝速率,但類似科幻小說中的暫停生命有多大可行性呢?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人體冷凍法(cryonics),主要過程是將人體冷卻至大約零下190攝氏度,以期在未來進行復活。 然而,讓人進入低溫狀態並不僅僅是簡單地冷凍起來。「我們會將血液沖洗出來,然後向患者體內注入低溫保護液,」Cryonics UK的維多利亞·斯蒂芬斯(Victoria Stevens)說,「低溫並不是讓他們進入固體狀態,而是使他們進入一種玻璃態,從而減少冰晶造成的損傷。」 人體冷凍法只能在心髒剛剛停止跳動時使用。該方法設想未來的醫療科學將足夠發達,可以進行復活和治療。「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復活,因為我們現在沒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技術,」斯蒂芬斯說,「如果我們能做到,那我們可能一開始就不需要低溫保存了。」 盡管接受人體冷凍法進行保存的已有數百人,但這種方法看起來依然十分極端。斯蒂芬斯承認:「這完全是一個實驗性的新事物,還沒有確定的結論。」 2001年,13個月大的艾瑞卡·諾德拜(Erika Nordby)被困在積雪中並進入了持續約兩小時的冬眠狀態,之後成功復活。在那段時間內,艾瑞卡沒有了心跳,被診斷為死亡。這個例子讓我們可以期待,有朝一日人類或許將開發出暫停生命的技術。不過,艾瑞卡的復活只是個例,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類似的事件。 由於事件使我們現實的一個基本存在,我們不可能阻止時間流逝,就像無法阻止寬度或深度。此外,時間膨脹的實現滿足極其復雜的工程和能量需要,因此可行性非常低,生物工程能否將這種不可能變成可能,最終使我們成功超越時間?「也許吧,」麥克盧爾-貝格利說,「但不要為此熬夜等待。」很顯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cnBeta

丹麥科學家:人類的基因突變率慢於其他類人猿

據美國《新聞週刊》網站近日報導,丹麥科學家對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家族的基因進行了測序,並將結果與對人類的類似研究進行比較,得出了新結論:人類的基因突變率明顯慢於我們最親近的親戚——其他類人猿。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奧胡斯大學的索仁·貝森巴赫說:「過去6年來,有幾項大型研究已經對人類進行了大量研究,因此我們手頭掌握有人類每年的新基因突變的數量。但迄今為止,我們一直未對人類最近的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突變率進行深入研究。」 此次,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猿類家族,比較其不同代系之間的遺傳差異,釐清了其每年發生的基因突變的數量。總體而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年突變率比其他類人猿約低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稱,這些結果對於理解人類和其他類人猿在進化上何時「分道揚鑣」具有重要意義。利用研究中計算的突變率,團隊提出了猿和人類分道揚鑣的新時間點。 他們估計,人類和黑猩猩在進化上的分離約在660萬年前;人類與猩猩分離約在1590萬年前。而先前的估計表明,人類與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的分離時間分別約為1500萬、1900萬和3500萬年前,但這些估計數值與化石記錄並不吻合。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最新論文也有望對猩猩類動物的保護工作產生影響。哥本哈根動物園的克里斯蒂娜·維爾索姆表示:「所有種類的類人猿都在野外瀕臨滅絕。人們能越來越精確地追溯不同人種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我們也可以據此瞭解物種如何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 來源:cnBeta
mregen-muscle-regeneration-1.jpg

全新裝置使用磁場來增加肌肉力量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雖然鍛鍊通常被認為是增加肌肉力量的最好方法,但有些人仍需要一些幫助 - 這些人可能包括身體虛弱或受傷的人。現在一種新的原型設備可以使用磁場「愚弄」肌肉,使它們「認為」正被使用。這台機器被稱為MRegen,由新加坡國立大學Alfredo Franco-Obregón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開發。 「該裝置以一定的幅度和脈沖持續時間為肌肉區域提供均勻的電磁場,再現與身體活動相同的再生、能量和代謝反應,」他解釋說。「該裝置的使用時間已經過優化,可在肌肉功能和代謝穩定性方面等提供最大的治療效果。該裝置特別適用於在無法進行身體活動時減少肌肉退化。」 該技術已經成在2015年至2017年間進行兩項人體試驗。在第一項試驗中,10名健康受試者在其中一條腿上接受了10分鍾的MRegen治療,每週一次,連續五週。在此期間結束後,他們發現肌肉力量平均提高30%至40%。 在第二次試驗中,該裝置用於10名接受過前交叉韌帶(ACL)膝關節手術的患者。這些志願者也接受了正常的康復治療。與僅接受常規康復治療的10名ACL手術患者的對照組相比,MRegen組「提前4周經歷了進行手術的腿部的肌肉大小和力量的恢復」。另外肌肉代謝率也提高了50%,這是肌肉健康和再生能力的關鍵指標,此外還沒有出現副作用。 有趣的是,在兩項試驗中,未接受MRegen治療的腿部也表現出肌肉力量的增加。這種現象之前已在力量訓練領域中被觀察到,並被稱為對側效應。 「肌肉占一般人體重的40%,在調節身體、健康和長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Franco-Obregón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利用調節肌肉發育的能力,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整體人類健康。MRegen已被證明是無創且有效的再生肌肉,可以很容易地修改,以治療其他人類疾病。」來源:cnBeta
brain-implant-epilepsy-3.jpg

實驗性大腦植入物有望阻止癲癇發作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全新的研究可能會為癲癇症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實驗性植入物可使癲癇大鼠的癲癇發作減少93%,並且在移除該裝置後效果仍然存在。 該研究由意大利費拉拉大學助理教授 Giovanna Paolone領導的一個團隊進行。她也與總部位於羅德島的Gloriana Therapeutics公司合作,該公司正在開發這項技術。該裝置被植入大鼠的大腦中,包含中空纖維膜,其包括有膠囊包着的生物工程人ARPE-19細胞。這些反過來產生和分泌稱為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的蛋白質。最近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有助於通過減少大腦海馬區域的細胞死亡來抑制癲癇活動。 在該研究中,植入物將GDNF直接遞送至動物的海馬體。結果,癲癇發作在兩週內減少了75%,三個月後減少了93%。即使在移除裝置後,效果仍然存在,表明治療改變了疾病進展的方式。 另外研究人員注意到,大鼠表現出較少的焦慮症狀,並且在物體識別任務中表現更好 - 據報導這表明認知功能有所改善。 研究人員最近在《JNeurosci》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來源:cnBeta
microrobots-2.jpg

醫療微型機器人可根據周圍環境在人體內自動改變形狀

近年來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一些微型機器人,可用於在人體內釋放藥物或刮去動脈上堆積的脂肪等。但是人體內充滿了截然不同的環境,因此任何探索它們的機器人都需要能夠適應。現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可以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變形的微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由折疊起來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層製成,這種水凝膠折疊起來就像折紙一樣 - 這是在許多其他設計用於身體的微型機器人中看到的策略。微小的磁性顆粒嵌入到材料中,因此可以使用變化的電磁場從身體外部驅動。 但是新機器人的設計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 它們可以根據周圍環境改變形狀,折疊並展開自己最有效的工作形狀。例如,研究小組發現,管狀體等是最佳設計,可以通過低粘度液體,而螺旋形狀更適合穿過更粘稠的液體。為了讓機器人自己在兩個形狀之間進行過渡,團隊設計使其由更高的蔗糖濃度觸發。 「我們的機器人具有特殊的成分和結構,可以讓它們適應它們所流過的液體的特性,」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Selman Sakar解釋說,「例如,如果它們遇到粘度或滲透濃度的變化,它們改變自己的形狀,以保持速度和機動性,同時不失去對運動方向的控制。」 研究人員通過設計用於模擬血管的玻璃管對機器人進行測試,測試機器人在不同粘度的液體中前行。這有助於團隊找出哪些形狀在哪些環境中更好。該團隊多年來一直在開發微型機器人,但這些看起來像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機器人。將來,這項工作可能會導致機器人將藥物直接輸送到需要的身體部位,甚至可以盡可能進行無創手術。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來源:cnBeta
2019%2F01%2F19%2F44b28094fdc14da29d7d4c5508dc1a21.png

瑞士研究人員開發柔性納米機器人 可在體內運送藥物

據VentureBeat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研究人員受細菌啟發,研發出一種可以在體液中游動的柔性機器人,將來它或可把救命藥物送到你體內難以到達的地方。 這種機器人具有生物相容性,能夠根據需要改變形狀,並且可以在不影響速度的情況下通過狹窄的血管。有趣的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塞爾曼·薩卡爾(Selman Sakar)表示,他和同事們採用了折紙(origami)技術的一種變體——kirigami,來設計和折疊外部結構。 薩卡爾在聲明中說:「我們的機器人有特殊的組成和結構,能夠適應流體的特性,並在其中游動。舉例來說,如果它們遇到粘度或滲透壓濃度發生變化,它們就會改變形狀以保持速度和機動性,同時又不會失去對運動方向的控制。」 薩卡爾機器人的秘密就是所謂的水凝膠納米復合材料,這是一種納米材料填充、水化、緊密結合的聚合物網絡,它相對有彈性。研究人員沒有在微型機器人內部填充微型傳感器、電池和驅動器,而是在納米復合材料中加入磁性納米顆粒,以響應周圍電場的變化。然後,這些機器人可以被「編程」,根據指令或提前變形,或者利用流體流動自行導航通過腔體。 這種機器人還有另一個關鍵優勢,即材料費用低廉。薩卡爾及其論文合著者布拉德利·尼爾森(Bradley Nelson)表示,他們可以以「合理」的成本批量生產機器人。 他們解釋稱:「隨着環境條件的改變,自然界中已經進化出了多種形狀各異的微生物。這一基本原理啟發了我們的微型機器人設計。對我們來說,關鍵的挑戰是開發出描述我們感興趣的變化類型的物理學,然後將其與新的製造技術結合起來。」 將來,薩卡爾團隊計畫提高機器人在復雜流體中導航的性能。在實現這個目標後,醫生可能很快就會給患者開出可食用的納米機器人藥劑。(小小)來源:cnBeta
journal.pone.0210267.t001.PNG

美國研究人員用可穿戴設備檢測孩子焦慮

1月17日消息,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技術,可以通過分析青少年的活動情況來識別他們的焦慮和抑鬱心理。在實際應用中,研究人員利用可穿戴式運動傳感器檢測收集佩戴者的活動數據,再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該套系統宣稱,對兒童心理失調狀況的識別度要比現行的辦法更好、更快。 有預測數據顯示,大約有20%的青少年面臨着所謂的「內在失調」問題。這種問題的表現形式包括焦慮和抑鬱。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兒童群體無法通過自我報告的方式來展現出真實的內心狀態以及常常會出現一些難以察覺的失調性格,因此想要識別兒童群體的心理問題通常來說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 兒童「內在失調」的早期發展往往會先於身體健康的問題(比如濫用藥物和自殺等等)而表現出來。 瑞安·麥金尼斯在解釋上述研究背後的目的時向記者稱:「因為兒童發生心理問題的規模並不小,因此我們想要利用新技術來盡早識別出兒童的心理問題並且給予必要的引導和糾正。」 這項研究將焦點放在制定一套機器學習算法上,並基於微小的身體活動而識別出存在焦慮和抑鬱問題的兒童。 為了研究活動的開展,研究人員招募了63名年齡在三到七歲之間的兒童,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之前曾經被診斷出存在「內在失調」的問題。 這些兒童被要求穿戴上運動傳感器,之後他們再參加情緒誘導任務,這些任務的初衷在於誘導參加者出現某些情緒現象,比如焦慮。 一般情況下,經過精心培訓的治療師會觀察這些行為測試的進程並給出診斷意見。不過研究人員質疑,利用一套機器學習的算法是否能完成相同的任務並且保證准確性。 結果顯示,在情緒誘導任務的初期階段,僅僅對20秒時長的運動數據進行分析,上述算法便可以識別出哪些孩子有內在紊亂的問題,識別准確率高達81%。 相較於此前醫生使用的名為兒童行為核查單(Child Behavior Checklist)的診斷辦法,上述機器算法識別「內在失調」孩子的准確性要更高。兒童行為核查單是一項需要父母完成的問答識別法,其中包含了120條同孩子行為問題有關的問題。 一位參與上述研究的臨床心理學家艾倫·麥金尼斯向記者說到:「過去我們需要花上數週甚至數月事件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通過可穿戴運動傳感器只要幾分鍾就可以完成。」 研究人員計畫對上述算法進行完善以使其可以完成更大規模的任務,同時他們還計畫將聲音分析等其他數據加入算法之中,以提升識別結果的特殊性。 按照最理想的狀態,這套系統最終能夠識別不同行為(比如焦慮和抑鬱)之間的差異。從長遠期來看,研究人員希望上述技術能夠被引入學校,幫助快速識別哪些學生需要特別協助,其甚至可以進入醫生診室作為孩子標準化發育的評價。(編譯/良弼)來源:cnBeta

中國科大揭示HBV慢性感染導致肝癌發生的機制

1 月 15 日,《自然 -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田志剛課題組的研究論文「Breakdown of adaptive immunotolerance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BsAg-tg mice」。 該研究在轉基因小鼠中發現 TIGIT 抑制性通路維持了 CD8+ T 細胞對 HBV 的耐受,而打破這種耐受可以使 HBV 轉基因小鼠(HBV 攜帶模型)肝臟產成慢性炎症,最終發展成肝癌。 慢性乙肝(chronic HBV)感染可以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慢性...
contraceptive-patch-3.jpg

無痛微針貼片或提供長達一個月的避孕效果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由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正在開發一種無痛、避孕的微針貼片,女性可以在五秒內自行貼好,並且只需要每月貼一次。過去十年科學家已經研發出各種微針貼片。當這些貼片應用於皮膚時,它們通過一系列微小的針頭輸送藥物,這些針頭在皮膚下溶解或脫落。 在過去,科學家們已經測試過使用它們來提供抗生素、流感疫苗、胰島素、皮膚癌藥物、血液稀釋劑(用於對抗血液凝塊),甚至用於融化脂肪的藥物。微針貼片具有廣泛的優點:人們可以在家中管理它們而無需醫療監督,並且因為針頭最終在皮膚中,所以沒有危險的尖銳物浪費。它們也相對便宜,不需要冷藏,使它們更容易儲存和運輸。 在這項研究中,貼片提供一種名為左炔諾孕酮的藥物。雖然這種貼片的工作方式與其他貼片一樣,但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設計,可以讓它在一個月內緩慢釋放有效載荷。 微小的氣泡被模製到微針的頂部,因此當貼片側向移動時,針很容易脫落。微針由活性成分左炔諾孕酮製成,與在體內安全分解的聚合物混合,一次釋放數週的藥物,並且可能更長。 在對大鼠進行貼片測試時,研究小組發現100個微針足以將血液中的左炔諾孕酮水平提高到足以產生避孕效果。一次應用足以使它們保持一個多月的高位。不過對於這個實驗,研究人員沒有通過檢查它是否會阻止懷孕,但此前的研究說明這些量已經足夠。該團隊已經開發了一個更大的用於人類的貼片,即將進行測試。未來的版本甚至可以攜帶足夠的藥物,可持續六個月,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解決問題。 「我們還不知道避孕用微針貼片如何在人體中發揮作用,」該研究的通訊作者Mark Prausnitz表示。「因為我們正在使用一種成熟的避孕激素,我們樂觀地認為該貼片將是一種有效的避孕藥。我們還預計貼片應用部位可能的皮膚刺激很小,但這些期望需要在臨床上得到驗證試驗。」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來源:cnBeta
pexels-photo-929831.jpg

遊戲行業喊話世衛組織重新考慮是否將遊戲成癮列入心理疾病名單

2018年初,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成癮列入其心理健康疾病名單。該機構表示,三種症狀可能判斷情況是否嚴重:遊戲頻率、強度,對時間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在意識到其負面後果後但依然欲罷不能的程度。娛樂軟件協會(ESA)上個月在日內瓦會見了世衛組織官員,並呼籲在最終確定分類之前就這一情況進行更多的對話。 ESA高層斯坦利·皮埃爾·路易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通過持續對話,可以幫助世界衛生組織避免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糾正的匆忙行動和錯誤。」 隨着採用各種方法來遏制遊戲成癮問題的國家越來越多,這一主題變得更加突出。在英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有一些私人診所可以「治療」這種病情,而在韓國,16歲以下的兒童無法在午夜至早上六點之間進行網絡遊戲。日本有一個系統,如果你每個月花太多時間玩遊戲就會被通知提醒,而中國的騰訊公司則限制了孩子們玩遊戲的小時數。來源:cnBeta

施一公最新研究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提供策略

阿爾茨海默症(AD,俗稱老年痴呆症),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導致進行性腦萎縮和記憶喪失,從而造成痴呆、殘疾,甚至死亡。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疾病目前發病機制仍不明確, 但在患者腦中看得到的現像是,由一些錯誤折疊的蛋白組成的澱粉樣蛋白斑塊不斷產生和聚集。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將其始於十幾年前的阿爾茨海默症研究進一步推進。 1月11日凌晨,施一公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人源γ-分泌酶底物澱粉樣前體蛋白的識別》(Recognition of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by human γ-secretase)。論文報導了人源γ-分泌酶分別結合底物澱粉樣前體蛋白(APP)的冷凍電鏡結構,分辨率高達2.6埃(1埃=0.1納米)。 清除澱粉樣蛋白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主流策略,而γ-分泌酶被認為是導致阿爾茲海默氏病關鍵因素之一。其是細胞膜上的一個蛋白酶體,或者更通俗地形容為「垃圾粉碎機」。它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細胞膜上的一些廢物蛋白,把它降解成小的片段,讓人體再吸收、再利用。施一公等人認為,澱粉樣斑塊是由γ-分泌酶異常切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而產生過量易聚集的Aβ42肽所致。 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率高達10%;在8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達30-50%;中國目前阿爾茨海默症人群高達500萬,約占世界患者總數的四分之一。 抑制γ-分泌酶策略為何失敗? 對於阿爾茨海默症,比較主流的是「β澱粉樣蛋白假說」,該假說認為澱粉樣蛋白寡聚物直接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如果這一假說成立,抑制γ-分泌酶會是一種具有潛力的治療策略。 患者腦部聚集的澱粉樣蛋白斑塊中最主要的成分是β澱粉蛋白短肽(Aβs),β澱粉蛋白短肽則是由β澱粉樣前體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水解而來。I型跨膜蛋白APP在跨膜分泌過程中一般有兩條水解途徑,經α-分泌酶或β- 分泌酶水解形成APP-C83(含83個氨基酸殘基的片段)或APP-99(含99 個氨基酸殘基的片段)。 其中,經α-分泌酶水解途徑,為非澱粉樣蛋白形成途徑,而經β- 分泌酶水解途徑(隨後有γ-分泌酶參與)則會最終形成澱粉樣蛋白。此前的研究認為,Aβ42和Aβ40最易形成和聚集澱粉樣蛋白。 雖然「β澱粉樣蛋白假說」至今沒有得到證實,但各大制藥巨頭早已紛紛基於此假說開發新藥。不幸的是,截至目前,抑制γ-分泌酶策略在臨床上尚未看到有益於阿爾茨海默症的任何療效,相反,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 美國輝瑞、默克公司、禮來公司此前紛紛宣佈「罷手」。 這些公司不願意繼續「燒錢」,禮來公司僅在開發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單抗新藥Solanezumab所花費的資金是90億美金。 論文中指出,失敗的背後或許是,抑制γ-分泌酶的同時也抑制了Notch的水解。 Notch是一種重要的信號蛋白。論文中提到,除了澱粉樣前體蛋白APP, Notch也是γ-分泌酶的底物。而Notch一旦被異常切割會導致發育的異常,與一些包括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內的癌症發病也有重要聯系。 「對γ-分泌酶結合底物機制研究的缺失是造成失敗的原因之一。」施一公談到,這些藥物旨在降低γ-分泌酶這把大剪刀對澱粉樣蛋白的切割,從而減少澱粉樣沉澱來治療老年痴呆症,而理想的情況是,這台蛋白質機器只減少對澱粉樣蛋白的加工,而不影響處理其他的原材料。「為此,獲得γ-分泌酶與底物Notch以及前體蛋白APP復合物的結構,對研究γ-分泌酶的底物識別酶切機理和設計以γ-分泌酶為靶標的特異性藥物,具有極大科學意義和潛在應用價值。」 開發特異性抑制劑或是正確方向 有沒有一種抑制劑,只會抑制γ-分泌酶切割水解澱粉樣前體蛋白APP,而不影響Notch?施一公團隊為此從更它們各自復合物的精細結構入手。 人源γ-分泌酶由四個跨膜蛋白亞基組成,分別為早老素presenilin(PS)、Pen-2、APH-1和nicastrin。早老素PS是執行酶活功能的膜整合蛋白酶活性亞基,有兩種亞型PS1和PS2。其中,在PS1上已鑒定出超過200種和阿爾茨海默症相關的突變,大多數會導致Aβ42或Aβ40比例上升。 這篇論文中報導了γ-分泌酶和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的復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結構分辨率高達2.6埃(1埃=0.1納米)。 研究結果顯示,γ-分泌酶與底物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復合物的結構中,PS1和底物形成β-折疊片對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活性至關重要。在跨膜區靠近細胞內的一側,PS1通過發生較大的構象變化,與底物的胞內段形成穩定的β-折疊片結構,為穩定底物提供了保證。在此狀態下,底物自身的螺旋結構解開一部分,暴露出被加工的位置。 研究團隊提出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並依次進行多步酶切的機理:底物的跨膜螺旋隨着加工的進行逐步解旋,被再次加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018年12月31日,施一公等人已在《自然》(Nature)發表論文,解析了人源γ-分泌酶結合底物Notch的冷凍電鏡結構,分辨率高達2.7埃(1埃=0.1納米),揭示結合底物Notch後γ-分泌酶的構象變化。 研究團隊此番在論文中指出,相較而言,γ-分泌酶和底物Notch的復合物顯示出截然不同的特點。 研究團隊通過系統性地在結構當中比較Notch與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部分被加工區域的區別,揭示了研發這種特異性抑制劑的潛在的結合位點。有很多與阿爾茲海默症相關的突變集中在PS1和APP上,這些突變可能會導致對APP的異常切割。其中一些會發生多種突變的位點,大多就集中在γ-分泌酶識別APP的位置。研究團隊通過對結構的詳細分析,分類討論了這些突變可能影響底物結合的機理。 研究團隊認為,這或許會開發底物特異性的抑制劑帶來啟發。未來可以開發特異地抑制β澱粉樣前體蛋白APP的加工而不影響Notch加工的藥物,靶向治療阿爾茲海默症且不導致副作用。據瞭解,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研究γ-分泌酶與特異抑制劑的相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施一公團隊對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實際上已超過了10年。2012年,施一公團隊在《自然》雜誌首次報導了人源早老素蛋白PS在古細菌Methanoculleus marisnigri JR1中同源蛋白PSH的晶體結構。2014年,研究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症研究γ-分泌酶結構解析的全球競爭中勝出,獲得了分辨率達到4.5埃的γ-分泌酶三維結構,發表於《自然》,被施一公認為是「我職業生涯上最重要的突破」。 2015年,研究團隊再次在《自然》發文,將人源γ-分泌酶電鏡結構的分辨率進一步提高到3.4埃。來源:cnBeta
wireless-blood-flow-sensor-1.jpg

無線血流傳感器在完成工作後會消失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當有人進行了血管手術後,醫生檢查血管是否堵塞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實驗性的新型可生物降解血流傳感器,未來可以比以往更容易地檢測出這種堵塞。該植入式設備在由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開發,採用電容條的形式,一端纏繞血管,另一端固定在天線上。 當血液穿過血管時,它會壓在傳感器的內表面上,導致其形狀發生變化。這種形狀改變會改變設備存儲電荷的能力。使用外部設備無線「ping」天線,醫生能夠讀取該容量,從而確定血液流動的速率。如果流量開始減少,則可能需要採取措施。 傳感器 - 基於之前為觸敏機器人皮膚開發的技術- 不需要電池,並且在血管癒合後無害地生物降解。它已經在活鼠的動脈上成功進行了測試,該血管顯然比人類的血管小得多且難以監測。 智能手機或可穿戴設備可能可用作外部閱讀器,但也可以使用皮膚上的電子標簽。在任何情況下,可以無線傳輸讀數到互聯網,因此醫生可以檢查患者的進展,而不要求他們進入辦公室。 有關該研究的論文正在化學工程師Zhenan Bao教授的實驗室進行,最近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來源:cnBeta
malaria-saliva-1.jpg

全新唾液檢測方法有望在瘧疾症狀出現前一週檢測出瘧原蟲的存在

據媒體報導,盡管過去幾十年瘧疾治療方法取得了進展,但該疾病每年仍在全球造成約50萬人死亡。尋找一種更好的方法來診斷疾病,並隨後及早治療,這是科學家的一個主要目標。一組研究人員剛剛公佈了一項創新的檢測方法,該試驗有望在任何症狀出現前一週內快速、低成本地篩查瘧疾寄生蟲的存在。 目前可靠地診斷瘧疾的唯一方法是通過血液檢測,這需要實驗室基礎設施,訓練有素的臨床醫生使用顯微鏡檢查樣本以檢測寄生蟲的水平。最近,科學家開發出了所謂的基於抗原的「快速診斷檢測法」(RDTs),它可以刺激皮膚並在20分鍾內進行診斷評估。雖然快速診斷檢測法在偏遠地區非常有用,但無法獲得更全面的實驗室服務。它們也並非完全可靠,仍需要血液采樣。 研究人員最近在呼吸和基於氣味的標記物用於檢測瘧疾感染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將這些發現轉化為廉價有效的診斷工具已被證明更具挑戰性。他們不僅需要用精心設計的氣相色譜 - 質譜設備拾取這些基於空氣的瘧疾信號化合物,而且還需要開發靈敏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傳感器。 佛羅里達大學研究項目的研究人員Rhoel Dinglasan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在孩子生病之前在他們的唾液中識別出一些東西會怎麼樣?如果我們早點發現它們,這些孩子可以在患病前得到治癒。」這種新的基於唾液的瘧疾測試方法採用了一種特定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對普通瘧疾寄生蟲(惡性瘧原蟲)的生存至關重要。該試驗可以在人們吐入小試管後不到20分鍾內使用該蛋白質生物標志物鑒定是否寄生蟲的存在。 該測試被稱為SMAART(基於唾液的瘧疾無症狀和無性快速測試),它由一家名為ERADA的南非創業公司開發。ERADA的常務董事Benji Pretorius希望該測試能夠在2020年投入臨床使用。 「SMAART的引入將在實現有效的診斷測試和監測以及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將成為實現世衛組織2030年減少90%瘧疾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標的主要催化劑。 」Pretorius表示。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來源:cnBeta
2019-01-03-image-13.jpg

Beyond Burger聯手Carl’s Jr.餐廳推廣植物性漢堡

據媒體報導,一些無肉漢堡不僅能夠在外觀、烹飪和需求感上做到跟牛肉漢堡相似,而且帶給人體的危害也沒有後者大。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口味才是真正的考驗。現在,植物性漢堡製造商Beyond Meat宣佈跟Carl's Jr.合作,它將其無動物成分的漢堡推廣到後者的1000多家餐廳內。 這個重0.25磅的Beyond Burger肉餅叫Beyond Famous Star,將成為Carl's Jr.最具標志性漢堡的植物版。這道餐從頭到尾都是使用明火烹飪,據一位技術員披露這樣做有助於鎖定味道。 標準Beyond Famous Star含有美式奶酪、番茄、生菜、洋蔥片、醃黃瓜、蛋黃醬和特殊醬汁。如果真想要吃上一個完完全全的植物性漢堡那麼最好就選擇不要添加奶酪和蛋黃醬了。 很顯然,這次合作將讓消費者更容易接觸到Beyond Burger的產品。截止到目前為止,美國消費者想要買到一個植物漢堡最簡單的辦法可能就是在全食超市購買或從Impossible Foods那里購買。 為什麼要選擇無肉漢堡呢?Beyond Meat指出,植物性肉類更有益個人健康同時還能對氣候變化起到積極作用、幫助解決全球資源限制問題、改善動物生存環境等。來源:cnBeta

維生素D:一種假的維生素及其不存在的功效

許多人相信,通過多喝牛奶、服用補充劑等方式補充維生素 D 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的發生率。但是,多少的維生素 D 才是「足夠的」?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遺傳流行病學教授 Tim Spector 指出,維生素 D 絕非多多益善。許多新研究證實健康人補充維生素 D 沒有益處,而且按現在的觀點,它並不是一種維生素,而更像是激素。 在維生素被發現一個世紀後,我們仍然對其情有獨鍾,在美國和英國有一半人在服用補充劑。其中「陽光維生素」維生素 D 最受歡迎,它被證實的對人體的好處也最多。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均表示,維生素 D 對健康有益的證據令人信服,每個成年人一年中至少需要服用這種補充劑六個月。 維生素 D 最初在維多利亞時代被用於治療城市貧困地區的兒童佝僂病,現在被常規用於預防和治療脆性骨病(骨質疏鬆症)和骨折。還有一系列觀察性研究認為它和 100 多種常見疾病風險的降低有關,從抑鬱症到癌症。 最近,關於維生素 D 對預防骨折是否有益的歷史最大規模臨床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研究數據來自眾多國家的 23 個群體,涵蓋了超過 50...

2018年10大最奇怪的醫療案例

從一個把「肺」咳出來的男人,到隱形眼鏡卡在眼皮28年的女人,2018年,許多有趣的醫療案例成為頭條新聞。雖然這些「病例報告」僅僅是個案,尚不具有權威的科研價值,但並不妨礙這些特殊案例日後幫助醫生更好地瞭解一些疾病異象。以下是2018年,Live science 報導的10大最奇怪的醫療案例。 把 「肺」咳出來的男人 患者咳出的血塊形成了支氣管的形狀(圖片來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患者是一名36歲的男性,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發作而入住重症監護室(ICU)。在住院期間,醫生使用Impella心室輔助裝置治療他的急性心力衰竭,並連續輸注肝素用於全身抗凝。 在接下來的一週,患者出現小面積咳血,呼吸窘迫加劇。在患者劇烈咳嗽時,他咳出了具有右支氣管樹形狀的完整血塊,並非真正的肺。右支氣管樹的組成包括上葉的三個節段分支(藍色箭頭)、中葉的兩個節段分支(白色箭頭)和下葉的五個節段分支(黑色箭頭)。 醫生隨後對患者進行了氣管插管治療,支氣管鏡檢查顯示右下葉的基底分支中有少量血液。患者在兩天後拔管,沒有再發生咳血。但由於病情過於嚴重,在拔管一週後,患者仍死於心力衰竭並發症。 隨後,患者的醫生將這一奇特的病例發表在《NEJM》雜誌上。 洗鼻不當引起「食腦蟲」感染 西雅圖的一名婦女患上了罕見且致命的「食腦」阿米巴原蟲感染,或由於不正確使用洗鼻器所致。據悉,這位69歲的婦女一直在用洗鼻器沖洗鼻子,但用的溶液卻不是推薦使用的無菌水或鹽水溶液。不久,她鼻子上長了一個小疹子,且不會消失。一年後,該女子突發癲癇。 起初,醫生認為她患有腦瘤,但測試顯示她感染了一種叫做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的變形蟲。這類感染非常罕見,自1993年以來,美國僅報告了約70例。醫生懷疑這名婦女是經未消毒的自來水中感染的。 該病例發表在12月號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上。 勺子卡食道一年 新疆煤礦總醫院 2017年,20歲出頭的張先生與他人喝酒打賭,沖動之下,將20厘米長的鋼勺吞進肚里,勺頭卡在了食道狹窄處。一年的時間里,張先生覺得並無大礙沒有去醫院將鋼勺取出。 直到今年10月下旬,張先生被人在胸口打了一拳,感覺自己胸部疼痛、憋氣、呼吸不暢,才去醫院就診。10月22日,新疆煤礦總醫院的三位醫生共同合作,冒着食道撕裂、穿孔、大出血、縱隔感染的風險,最終將鋼勺順利取出,為張先生免去了開胸取勺之痛。隨後張先生順利出院。 吃松鼠大腦引發罕見腦感染 紐約一名男子在吃了松鼠大腦後,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且致命的腦部疾病。這位61歲的老人在經歷思維能力下降和與現實脫節後被送往醫院。他的家人說他喜歡打獵,據報導他吃了松鼠的大腦。這種奇怪的飲食習慣可能使他面臨變異型克雅氏病( vCJD )的風險,這是一種由傳染性蛋白朊病毒引起的致命腦部疾病。 事實上,醫生對這名男子頭部進行MRI掃瞄後發現了與vCJD患者相似的狀況。醫生認為這名男子可能患有vCJD,盡管屍檢尚未正式確診。據悉,只有幾百例vCJD病例被報導過,其中大多數與英國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食用受污染的牛肉有關。 該病例發生在2015年,在2018年10月傳染病科學會議上首次報告。 28年後,「丟失」的隱形眼鏡出現了 Credit: BMJ Case Reports 2018 一名英國女性在打羽毛球時隱形眼鏡丟失,當時的她並未對此過多重視。但在近30年後,醫生發現隱形眼鏡嵌在了她的眼皮里! 這位42歲的女性在左眼瞼腫脹並開始下垂後去看眼科醫生。測試顯示她眼瞼有一個囊腫,後經手術切除了,結果發現囊腫內部是丟失的隱形眼鏡。而事實上,這名女子在14歲時丟失了隱形眼鏡片!她的醫生認為,是創傷導致鏡片移入左眼瞼。 8月10日,《BMJ Case Reports》雜誌發表了一份關於該婦女案例的報告。 大蒜治腳癬沒用的,但確實會引起燒傷 英國一名腳氣婦女試圖用大蒜療法治療感染,結果不僅沒起作用,還導致她的皮膚被嚴重燒傷。根據7月3日發表在《BMJ Case Reports》上的一份案例報告,這名婦女在腳趾上塗抹生大蒜片長達一個月,每天長達4小時。 大蒜含有二烯丙基硫化物,這種化合物會刺激皮膚,引起燒傷或過敏反應。醫生建議,還是要使用標準療法治療真菌性足部感染,包括抗真菌霜和處方藥。 女子脊椎中發現寄生蟲 Credit: The...

難怪癌症那麼難治 科學家發現化療竟會促進癌症轉移

癌症為什麼難治?其中一大原因在於它們會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機制,逃避藥物的追殺,並竄逃到身體各個地方。這也正是為何許多晚期癌症對藥物能夠產生耐受,並且轉移到多個關鍵器官的原因。最近,一篇研究讓我們對癌症的狡猾之處有了全新的認識。科學家們發現,常見的化療藥物,竟然會促進癌症的轉移! 這項研究也發表在了《自然》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即可訪問原始論文頁面)。 先來說說化療。我們知道,化療是癌症的常見治療方法。事實上,在乳腺癌等癌症的治療中,醫生們往往會先讓患者接受化療,再進行手術。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手術前,就能縮小腫瘤的體積,方便醫生切除。理論上說,先接受化療,再接受手術的患者,可以在術後「無癌」許多年。 但現實是殘酷的。盡管有些患者的確從中得到了很好的治療,但依然有許多患者最終會出現癌症復發,甚至轉移到其他器官,導致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我們能搞清癌症復發和轉移的機制,是否就能有效控制病情? ▲化療是許多乳腺癌患者會接受的治療方式(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們做了許多研究。先前,他們發現了一個看似難以置信的結果:化療藥物竟可能會促進癌症轉移。這背後的機制眾說紛紜,有人發現紫杉醇可能會促進肺內皮細胞表達VEGFR1,幫助癌細胞在肺部附着。也有人發現紫杉醇和多柔比星會促進癌細胞侵入血管,轉移到其他部位。 為了更好地瞭解化療藥物對癌症復發和轉移的影響,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們在小鼠模型中做了深度研究。首先,他們確認了過去的研究結果——紫杉醇的確會促進小鼠乳腺癌往肺部轉移。 ▲內皮細胞(藍色/灰色)正在吞入由腫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紅色)(圖片來源:C。 Cianciaruso/I。 Keklikoglou/EPFL) 而這背後,則有着一種叫做「外泌體」的小囊泡的參與。外泌體是由細胞分泌出的小泡,內部含有核酸和蛋白等物質。研究發現,無論是否接受化療,腫瘤細胞都會分泌出外泌體。但區別在於,接受過化療的腫瘤,其外泌體中多了一種叫做annexin-A6(膜聯蛋白A6)的蛋白質。 「在化療之後,腫瘤外泌體里的annexin-A6水平有明顯上升。」本研究的第一作者Ioanna Keklikoglou博士說道。 這種叫做annexin-A6的蛋白,和腫瘤轉移有什麼關系呢?原來,外泌體會在血液循環,抵達人體各個器官。而當它破裂後,annexin-A6就會被釋放出來,引起一系列後續的反應。比如說在肺部,annexin-A6會促進肺細胞釋放另一種叫做CCL2的蛋白,而後者會吸引一種叫做單核細胞的免疫細胞。 不要以為這些細胞名字里帶有「免疫」二字,就會殺死癌細胞。事實恰好相反。之前不少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而會促進癌細胞在肺部的生存和生長,這也被視作是癌症轉移的第一步。 換句話說,化療之後,腫瘤分泌的外泌體,給腫瘤轉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人類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療後,外泌體內的annexin-A6水平也會明顯上升(圖片來源:《Nature Cell Biology》) 如果順着這個思路,如果在化療中抑制annexin-A6,或是抑制單核細胞,是否就能避免癌症的轉移呢?後續研究證實了這點,也讓我們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觀察癌症與化療的關系。 「簡單來說,我們的研究發現了化療與乳腺癌轉移之間的一個新聯系。」本研究的負責人Michele De Palma教授說道。 但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並不是呼籲患者不要使用化療。首先,這項研究在小鼠模型中進行,不能簡單推論到人體上。其次,在手術前接受化療,依然是一個行之有效的乳腺癌治療手段,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相反,我們應該做的,是更好地理解化療促進癌症復發和轉移的機理,並從中開發新療法,將風險降到最低,造福患者。來源:cnBeta
Professor_Adrian_Hayday_FMedSci_FRS.jpg

創新癌症療法:利用陌生人免疫細胞當「自然殺手」

1月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認為,利用陌生人免疫細胞的一種創新癌症療法,未來可以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這項治療仍在研究初期階段,將加強患者免疫系統,同時避免化療所導致的有毒副作用。英國倫敦弗朗西斯克·克里克研究所研究小組希望建立第一個存儲「自然殺手細胞」的免疫銀行。 艾德里安·哈伊達(Adrian Hayday)教授 這意味着腫瘤學家可以訂購一批免疫細胞,在幾個小時之內送到診所,然後注入患者體內。克里克研究所免疫監控實驗室的研究小組負責人艾德里安·哈伊達(Adrian Hayday)教授稱,我們還沒有完全做到,但這正是我們現在嘗試的,我們完全有能力建立這樣的細胞庫。 哈伊達教授強調稱,就在幾年前,幾乎沒有人相信,除了藥物對抗癌症,還能以其他方式治療癌症。但目前有一個不斷發展的研究和實驗治療領域,專注於患者利用患者自身對抗癌症。 專家表示,這可能比傳統療法更加有效,因為人體適應速度很快。哈伊達教授描述這一概念是「激進的」,但他強調稱,這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細胞除了增強免疫系統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研究人員表示,癌症患者最早將於2019年開始接受這種被稱為「自然殺手細胞」的開創性注射療法。 克里克癌症進化和基因組不穩定性實驗室的查理·斯旺頓(Charlie Swanton)教授說:「未來具有不可思議的發展前景,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細胞靶向腫瘤是非常優雅的,因為腫瘤進化速度非常快,制藥公司根本無法跟上它的節奏。」 但是免疫系統已進化了40多億年,到目前為止,將某人免疫細胞注射到他人體內,人們擔心會遭受身體排斥反應。 在2018年一項醫學突破中,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能夠很好地存活在身體里,並且不同於其它細胞。目前,克里克研究小組看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因為這些細胞不會被身體排斥,某些形式的免疫療法也是如此。 免疫療法藥物可以幫助免疫系統更努力地尋找和殺死細胞,但是也存在副作用,因為它們同時會攻擊健康細胞。該療法被認為是終極「DIY方案」,因為它使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並且並不依賴藥物。 依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數據,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人們罹患癌症後倖存率大約50%,可以繼續生活10年或者更長時間。克里克研究所研究人員希望未來15年癌症患者存活率增長至75%,同時,他們聲稱先進技術將使其成為可能。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美國所有癌症患者被診斷後5年倖存率不斷提高,2007-2013年之間,該倖存率達到69%。來源:cnBeta
1024px-Rhesus_macaque_(Macaca_mulatta_mulatta)_female.jpg

美國開發出新型艾滋病疫苗 猴子實驗證實有效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艾滋病疫苗,猴子實驗顯示,接種這種疫苗能保護它們免受與人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這為防治艾滋病帶來了新希望。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學術刊物《免疫》上報告了相關成果。 他們針對艾滋病病毒蛋白質外殼上的弱點開發了這種疫苗,疫苗會引發免疫系統產生一種抗體,該抗體能夠攻擊病毒相關弱點,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研究人員給一些恆河猴注射了不同劑量的新疫苗,其中一些猴子體內產生了高水平抗體,另一些猴子體內產生了低水平抗體。當面臨與人艾滋病病毒非常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時,體內產生高水平抗體的猴子能夠免受感染。研究人員說,這有助於確定今後使用這種疫苗的合適劑量。 據介紹,此前一些艾滋病疫苗的研發思路是依靠免疫系統的T細胞等發揮作用,而這種新型疫苗依靠前述抗體起作用,其作用機理不同,為防治艾滋病增加了新思路。 研究人員接下來計畫開展人類臨床試驗,爭取早日將這種新型疫苗投入應用。 來源:cnBeta
800px-HIV-budding-Color.jpg

艾滋病有望治愈?法國科學家成功摧毀感染HIV病毒細胞

12月28日消息,近日,法國科學家宣稱在抗擊艾滋病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有望為艾滋病治癒帶來突破。來自巴黎巴斯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體外實驗中成功摧毀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細胞。科學家通常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來對抗艾滋病病毒,但這些藥物無法將病毒從體內清除。 資料圖 在12月20日發表於《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的論文中,研究者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清除受感染細胞的方法。 在上傳到EurekaAlert的新聞稿中,巴斯德研究院的發言人說:「目前使用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旨在阻斷艾滋病病毒感染,但無法清除體內的病毒。這些病毒仍然存在於『儲存庫』——CD4 T淋巴免疫細胞,這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目標。」 在分子生物學中,CD4是免疫細胞(如輔助T細胞、巨噬細胞等)表面的糖蛋白分子,具有該蛋白的輔助T細胞在人體免疫系統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們通常被稱為「CD4細胞」。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會選擇性地感染帶有CD4分子的細胞,包括T4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大大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 簡單來說,艾滋病病毒會以具有高代謝活性的細胞為目標,並「劫持」它們的能量用於增殖。新聞稿還指出:「藉助代謝活動抑制劑,研究人員設法在體外摧毀了這些受感染細胞,或者說『(病毒)儲存庫』。」 文中總結道,通過消除這些「儲存庫」細胞,研究人員為最終治癒艾滋病提供了可能性。研究的下一步將是評估代謝抑制劑在「體內」的潛力,即在生物體上進行測試。 理論上,如果病毒載量(給定體積中的病毒含量,通常表示為每毫升血漿中含多少拷貝數的病毒RNA)足夠低,那麼摧毀艾滋病病毒藏身並獲取能量的細胞,就可以阻止病毒在體內的擴散,並且有可能完全根治艾滋病。 這項研究由巴斯德研究院、美國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和法國防治艾滋病行動協會(Sidaction)共同資助。 艾滋病及HIV病毒的發現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為AIDS),是人體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縮寫為HIV)感染後,免疫系統被破壞,進而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導致多種臨床症狀的總稱。值得一提的是,艾滋病與HIV感染之間有着本質區別。HIV感染後,若得到控制,或者在發病前的潛伏期,則感染者為HIV帶原者;只有病發後出現相關症狀,才稱為艾滋病。 1981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通報了全球首宗艾滋病病毒感染案例。此後十多年時間里,醫學界對艾滋病毫無辦法。直到1995年,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與廣泛應用延緩了大多數感染者的發病時間,使死亡率開始大幅下降。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自1981年首度證實以來,艾滋病已經奪去了超過3000萬人的生命,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病之一。 如果不進行治療,根據HIV的不同亞型,感染後的淨存活時間平均為9到11年;診斷為艾滋病後,如果因資源受限而無法治療,根據不同的研究結果,平均存活時間在6到19個月之間。但如果醫療資源充足,用高效抗逆轉錄藥物進行治療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死亡率可減少80%,新診斷的HIV感染者壽命也能延長至少30年。 不過,HIV作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在感染後會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目前的抗病毒治療還無法將其完全清除。法國巴斯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於1983年首次分離出了這一病毒,並證實其是導致艾滋病的罪魁禍首。來源:cnBeta
breakfast-1246686_960_720.jpg

早餐很重要 但它真的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嗎?

12月28日消息,經常有人告訴我們,身體更健康的人從來不會忘記吃早餐。但是,這是否意味着早餐會讓我們更健康、更苗條?或者早餐還有其他什麼意義?世界各地的父母可能都為孩子吃早餐的問題發愁過,於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就和「吃了胡蘿卜可以讓你夜晚視力更好」和「聖誕老人不會給不聽話的孩子帶來玩具」一樣,變成了老掉牙的說辭。 資料圖 大多數人長大後都堅信,如果不吃早餐,飲食健康就無從談起,然而只有三分之二的英國成年人規律地吃早餐,在美國這一比例是四分之三。 為什麼早餐會被認為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或許可以從英文單詞「breakfast」來尋找線索。「fast」有斷食、齋戒的含義,因此「breakfast」的意思就是「停止斷食」。我們之所以要吃早餐,目的就是終止一整夜的斷食。 「身體在夜間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儲備用於生長和修復,」飲食專家薩拉·埃德爾(Sarah Elder)解釋道,「一頓營養均衡的早餐有助於增加我們的能量,同時補充夜間消耗的蛋白質和鈣。」 但是,對於早餐是否應該在一日三餐中處於最高地位,還存在着許多爭議。隨着斷食法的逐漸流行,人們開始擔憂穀物中的糖分含量以及食品工業插手推崇早餐的研究,甚至有學術界人士宣稱早餐是「危險」的。 那麼,真相是什麼?早餐是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所必需的嗎?還是只是穀物食品公司的營銷策略? 關於早餐(以及不吃早餐)研究最多的方面是其與肥胖的關系。對於二者之間為什麼存在聯系,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論。 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5萬人在7年間的健康數據,發現相比在午餐或晚餐吃得更多的人,那些把早餐當成一天中最重要一餐的人往往具有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研究人員認為,早餐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減少每日熱量攝入,改善我們的飲食質量——因為早餐的食物通常含有更多的纖維和營養成分——並提高之後幾餐的胰島素敏感性。當胰島素敏感性很低時,就會出現「胰島素抵抗」現象,此時糖尿病的風險就會變得很高。 但是,與其他類似研究一樣,我們不清楚早餐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原因,或者說,我們不知道那些不吃早餐的人是否一開始就比別人更容易胖。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實驗,讓52名肥胖女性參加為期12周的減肥項目。她們每天攝入的熱量都相同,但一半人吃早餐,另一半人不吃。 研究人員發現,並不是早餐本身導致了參與者的體重減輕:日常習慣的改變才是原因。在之前有吃早餐習慣的女性中,不吃早餐的人平均減重了8.9公斤,而依然吃早餐的人平均減重了6.2公斤;與此同時,那些之前不吃早餐的女性中,開始吃早餐的人平均減重7.7公斤,而繼續不吃早餐的則平均減重了6公斤。 如果說,僅有早餐這一因素並不能保證減肥效果,那為什麼肥胖和不吃早餐之間存在聯系呢? 英國阿伯丁大學從事食慾研究的亞歷山大·約翰斯通(Alexandra Johnstone)教授認為,這可能只是因為不吃早餐的人對營養和健康的瞭解不足。她說:「對於吃早餐與可能的健康結果之間的關系,已經有過大量的研究,但這或許是因為那些吃早餐的人習慣於做有益於健康的事情,比如不抽菸和定期鍛鍊等。」 2016年的一篇綜述回顧了10項關於早餐與體重管理之間關系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關於早餐會影響體重或食物攝入的觀點,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的證據都很有限。在提出通過早餐來幫助防止肥胖的建議之前,還需要研究者提供更多的證據。 大餐還是斷食? 間歇性斷食包括整夜斷食和持續到次日的斷食,這種飲食方式在希望減重或維持體重以保持健康的人群中變得越來越流行。 有一個例子是,2018年發表的一項試驗性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能力和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血壓。研究人員為8名男性糖尿病前期患者提供了兩個不同的進食時間表:一組在9:00至15:00之間攝入一天所有的熱量,而另一組攝入同樣熱量的時間跨度為12小時。研究作者、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營養學助理教授考特尼·彼得森(Courtney Peterson)表示,9:00—15:00組的結果表明,這種進食方式能起到相當於降壓藥的作用。 不過,這項研究的規模很小,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這種飲食方式的長期效果。 如果不吃早餐(並且在嚴格規定的時段之外不吃其他食物)能夠帶來潛在的好處,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吃早餐可能有害呢?有一派學術觀點就認為如此,並宣稱早餐是「危險」的:在早上吃東西會導致我們的皮質醇峰值水平更高。長此以往,身體就會對胰島素產生抗性,並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 然而,牛津大學糖尿病、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研究中心的代謝醫學教授弗雷德里克·卡佩(Fredrik Karpe)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相反,早晨出現較高的皮質醇水平本身就是我們身體自然節律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弗雷德里克還指出早餐是迅速啟動新陳代謝的關鍵。「為了讓其他組織對食物攝入有較好的反應,你需要一個涉及碳水化合物對胰島素做出反應的初始觸發因素。早餐對這一過程的發生至關重要,」他說道。 在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18名糖尿病患者和18名非患者參與了一項隨機控制試驗。結果發現,不吃早餐擾亂了兩組受試者的晝夜節律,並導致飯後出現更高的血糖水平峰值。研究人員總結道,吃早餐對於保持生物鍾按時運轉是必不可少的。 彼得森表示,不吃早餐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吃早餐,但在正常時間吃晚餐——他們能享受到間歇性斷食的好處;另一種是既不吃早餐,晚餐也吃得很晚。 「對於那些晚餐吃得很晚的人來說,他們面臨的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非常高。雖然早餐看似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可能是晚餐,」彼得森說道,「我們一天中對血糖控制最好的時段是早晨。當我們很晚才吃晚餐時,那是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因為我們的血糖情況是最差的。我們還需要做很多研究,但我確信,你不應該不吃早餐同時還很晚吃晚餐。」 彼得森還表示,我們應該把晝夜節律想象成一個管絃樂隊。「我們的生物鍾可以分為兩部分。起主導作用的鍾位於大腦,我們可以將它想象成管絃樂隊中的指揮,而另一部分位於每個器官,它們都有各自的鍾,」她說道。 此外,這個「管絃樂隊」還受到兩個外部因素的影響,即光照和進食時間表。彼得森說:「如果你在沒有得到光照的時候吃飯,控制新陳代謝的時鍾就處於不同的時區,在應該活躍還是平靜的問題上產生衝突的信號。」 彼得森解釋道,這就像一支管絃樂隊分成了兩部分,分別演奏不同的歌曲,而這也正是太晚進食會損害血糖和血壓健康的原因。 英國薩里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飲食時間如何影響我們體重的背後機制。初步結果顯示,更加豐盛的早餐有助於控制體重。 健康的食物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早餐對人的影響不止有體重。不吃早餐可能會使心髒疾病的風險增加27%;使男性和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21%和20%。 早餐營養價值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穀物食品中富含維生素。在一項針對1600名英國青年人早餐習慣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規律食用早餐的人會攝取更多的纖維和微量營養物質,包括葉酸、維生素C、鐵和鈣等。在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和美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結果。 早餐也與大腦功能的改善聯系在一起,包括注意力和語言能力的改善。一篇對54項研究的綜述發現,吃早餐可以改善記憶力,但對其他大腦功能的影響尚無定論。然而,該綜述的作者之一、研究者瑪麗·貝絲·斯彼茲娜婕(Mary Beth Spitznagel)表示,有「合理的」證據表明,早餐的確能改善注意力,只是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看看那些測試注意力的研究,發現(吃早餐)有好處的研究數量幾乎與沒有發現好處的研究數量相同,」她說,「而沒有研究發現吃早餐對注意力有害。」 有些人爭論稱,最重要的問題其實在於我們早餐應該吃什麼。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發現,高蛋白早餐對抑制晚些時候的食慾並減少食量特別有效。 在英國和美國,盡管穀物仍然是早餐消費者的最愛,但最近一項對成人早餐穀物糖分含量的研究顯示,一些穀物食品的游離糖含量已經超過了每日推薦量的四分之三,而在10種片狀穀物中,有7種的成分表中糖分就排在第二位或第三位。 不過,一些研究表明,如果我們想吃含糖的食物,那麼宜早不宜遲。一項研究發現,人體內調節食慾的一種蛋白質荷爾蒙——瘦素(leptin)——水平會在一天中發生變化,而在早晨時恰好與攝入甜食的最低閾值相吻合。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飢餓感在早晨是最容易進行調節的。他們招募了200位肥胖人士參加了為期16周的節食計畫,其中一半的人在早餐中加入了甜點,另一半則不加。結果發現,早餐加甜點的人平均減重超過了18公斤。然而,這項研究並不能說明長期的效應。 一篇對54項研究的綜述指出,對於什麼類型的早餐更加健康,目前還沒有取得共識。綜述中總結道,「早餐吃什麼」並沒有「簡單地吃些東西」來得重要。 盡管對於我們應該吃什麼,以及在什麼時候吃還沒有定論,但目前的共識是,我們應該聽從自己的身體,在飢餓的時候進食。 「早餐對那些醒來時感到飢餓的人最為重要,」亞歷山大·約翰斯通說道。 有研究顯示,那些有糖尿病前兆或已經患上糖尿病的人會覺得,他們在吃過升糖指數(GI)較低的早餐——比如粥——之後,會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這類食物分解得更慢,引起的血糖水平上升也更加平緩。 斯彼茲娜婕表示,每個人開始一天的方式都不一樣,而這些個體差異,尤其是在血糖功能方面的差異,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最後,我們更應該注意的可能不是過分強調單獨一頓飯,而是着眼於我們全天怎麼吃。「營養均衡的早餐確實很有好處,但每天規律的飲食更為重要,這可以使血糖水平全天保持平穩,從而有助於控制體重和飢餓水平,」埃德爾說,「早餐並不是我們唯一應該吃對的一餐。」來源:cnBeta

為什麼會出現「酒糟鼻」?是過敏還是皮膚炎症?

有些人會有「紅鼻頭」,鼻子又紅又亮正常嗎?這是否意味着鼻子出了什麼問題?多位國外耳鼻喉專家揭曉了關於紅鼻子的秘密。Sanjeet Rangarajan博士(美國田納西大學耳鼻喉、頭頸&鼻科和顱底內窺鏡助理教授,他主要從事鼻部、鼻竇治療,以及顱底和眼眶微創手術): 對於人類而言,有多個原因可能導致紅鼻子,人們最常見的是酒糟鼻,這是一種皮膚炎症反應。當你想起聖誕老人的照片,或者街頭醉漢照片時,總會聯想到他們長着紅鼻子。所以人們總是認為,可能是酒精導致紅鼻子嗎?當皮膚發炎,情況進一步惡化,會變成永久性紅色鼻子,並出現炎症,甚至會使你的鼻子變成球狀結構,這是一種叫做肥大性酒渣鼻的身體紊亂症狀。 紅鼻子也可能是過敏反應或者鼻竇出現問題,每年冬季,會有許多兒童患者前往醫院就診,父母用面巾紙擦拭孩子的鼻子,這可能會導致慢性鼻炎,需要某種藥膏或者治療措施。 酒糟鼻會變得更紅,不太像聖誕馴鹿魯道夫的鼻子,而是一種健康的粉紅色,這種紅色比高加索人的膚色更紅一些。 馬汀·西塔爾迪(Martin J. Citardi)(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麥戈文學院耳鼻喉和頭頸繫主任): 發紅是急性炎症的主要症狀之一,其他症狀包括:發熱、腫脹、疼痛和功能喪失。因此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時間里,鼻部皮膚感染是最有可能導致紅鼻子的原因之一,當皮膚在急性感染中腫脹,也會呈現光澤。 面部蜂窩組織炎是一種面部皮膚的細菌性感染,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面部蜂窩組織炎可以快速擴散。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虛弱的免疫系統,還可能出現皮膚外傷,包括:昆蟲叮咬和「青春痘」,會將細菌傳播至皮膚上,引起面部蜂窩組織炎。輕微的面部蜂窩組織炎可以口服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如果感染嚴重,口服抗生素可能無效,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進行消炎。 維賈伊·羅摩克希納(Vijay Ramakrishnan)(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院鼻科主任): 紅鼻頭現象可歸咎於皮膚紊亂,紅腫是炎症的一個典型症狀,它可能是由於皮膚刺激或者潛在疾病引起的。最常見的生理刺激,例如:感冒時經常擦鼻涕。敏感皮膚和過敏反應同樣會導致發紅,此外,像酒糟鼻這樣的皮膚疾病會導致鼻子和臉頰上出現嚴重的皮膚炎症。 面部有光澤可能是由於皮膚皮脂腺分泌的油性分泌物質,皮脂腺炎症是痤瘡產生的主要來源。 賈揚特·平托(Jayant Pinto)副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外科系副教授,他從事研究鼻竇和其它呼吸道疾病): 紅鼻頭是許多病症的象徵,通常流向鼻子皮膚的血液增多,會導致鼻子呈現紅色。這種血液流動增加可能來自於情緒變化,例如:困窘或者飲酒。它可能來自皮膚炎症問題,例如:酒糟鼻。 在特殊情況下,一種叫做肥大性酒渣鼻的疾病可導致鼻子發紅,呈現球根狀結構。皮膚狼瘡是面部和鼻子部位的一種紅色皮疹,外形像一隻蝴蝶,最常見症狀可能是鼻子周圍發紅,這是過敏或者感冒時擦拭鼻子引起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美國人平均每年感冒4-6次,還有數百萬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因此,保持鼻部健康非常重要,呼吸是生命的關鍵環節,你的鼻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來源:cnBeta
800px-Sugar_2xmacro.jpg

食品飲料行業如何操縱科學淡化危害

1990 年代初,Dean Schillinger 博士在舊金山總醫院擔任住院醫生時,他的病人中有大約一半患有艾滋病或攜帶艾滋病病毒;今天他擔任醫院的內科主任,他的病人大約一半患有 2 型糖尿病。許多病人面臨着失明、腎功能衰竭、截肢、心髒病和中風等嚴重症狀。 統計數據也與 Schillinger 的個人經驗相吻合:1970 年代以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增至三倍以上,2 型糖尿病增長 95%。在加州,11% 的成年人有糖尿病,46% 的人有前驅糖尿病,占到了該州人口的一半以上。今天的美國人消費了大量的包裝食品,而這些包裝食品大都含有甜味劑,飲料也多含有糖分,美國人每天攝入的添加糖遠遠超過膳食指南的建議。加州舊金山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食品和飲料行業推動了含糖的產品,同時混淆了添加糖的嚴重健康危害。 資料圖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