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好醫生】鄧興亮 予人健康最快樂

【最美基層好醫生】鄧興亮 予人健康最快樂

鄧興亮在診室中

「鄧醫生,我的孫女感冒了,幫我看看應該給她吃什麼藥?」何大姐人還沒走進診所,聲音就先傳了進來。她幾十年來都在鄧興亮所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嘉會第二衛生室看病。一見來了患者,正在接受采訪的鄧興亮轉身就去給患者看病拿藥去了。

鄧興亮先看了看小患者有沒有發燒等情況,然後拿出幾種藥,耐心地給何大姐解釋服藥的注意事項。言語之間就像是熟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我們全家人的病都在鄧醫生這里看的,他了解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在何大姐眼里鄧興亮是一個怎樣的醫生呢?記者忍不住向她提問。「我覺得他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鼻炎、頸椎病、中風這些他樣樣都曉得,我們很相信他。」何大姐回答道。

鄧興亮的醫術能得到村民這樣的評價源於家庭的影響和勤奮好學。「鄧老二」是鄧興亮在村里被叫得最多的名字,村里的老住戶們都這樣叫他。因為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並且從小就跟着父親在衛生室學習行醫,久而久之「鄧老二」這個名字就傳了開來。鄧興亮所在的恭城縣嘉會第二衛生室已經在嘉會鄉嘉會街開了50餘年。1988年,從桂林恭城衛生學校畢業的鄧興亮就在這個衛生室開始了自己的從醫生涯,至今已有30年。

除了「鄧老二」,鄧興亮還有一個外號就是「學霸村醫」。他的妻子,同時也是衛校同學的周潔瓊回憶起讀書時的往事,「當時班上成績最好的就是他,我們背那些藥學知識特別痛苦,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原來,鄧興亮從12歲起就被父親要求每日抄寫中草藥配方,每天在診所認藥抓藥。到了20歲,去到離家20公里的衛校念書,每天騎自行車來回。「我每天就一邊騎車一邊背中藥藥性,400多種藥的藥性我都能記得十分清楚,考試的時候就比較從容。」鄧興亮回憶起學醫的時光,心里感觸頗多,「當時我對於醫學就非常熱愛,不管多苦多累都不怕,當村醫之後更是對村民們有求必應,無論多晚給我打電話我都會出診。」

而說起鄧興亮的無私奉獻,就不得不說說他的幾位「老患者」——其中一位是住在張家村的一位孤寡老人,老人膝下無兒無女,是村里的五保戶,多年來都以捕蛇賣蛇為生。自鄧興亮從醫以來,老人都在嘉會第二衛生室看病。兩年前,老人在捕蛇過程中不慎被蛇咬傷,傷口感染嚴重,打電話求助鄧興亮後,鄧興亮連續十幾日上門為老人清理傷口,並進行抗感染等治療,沒有收老人的一分錢。老人感激不盡。

還有一位年近80的老人,也是鄧興亮這里的「常客」,兩年前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引發高燒、呼吸困難,被送到衛生室,但老人當時沒有錢。鄧興亮二話沒說就進行搶救治療,隻字未提錢的事。此後,老人對此一直念念不忘,後來不僅把診費送來了,還經常把自家地里的瓜果帶一些過來送給鄧興亮。

從醫30年最大的感觸是什麼?「是快樂!」鄧興亮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雖然從小就被父親帶到衛生室幫忙,雖然外出學醫之路崎嶇而漫長,雖然常在半夜被村民的電話吵醒,但鄧興亮是快樂的,他覺得這些付出和奉獻都是值得的。「看到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每天笑容滿面的,就是我最快樂的事了。」鄧興亮說。(記者李舒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今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