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泊人] 禪意,劃開了季節的帷幕


❏浮生不老

✶文/凡塵清唱

寂寞的渡口

一個關於過客的行者

用詩詞將生命站成永恆

心懷淡雅的風月,撫盡岸的蒼涼

一盞心燈,溫暖着風煙浸漫過的滄桑

待鬢已發蒼,文字也漸入了暮色

初心卻還不忘,還淺淺的回讀

今生今世,路過婆娑世間的

這一闕清詞斷章

這一曲凡塵清唱

【維港泊人詩評】

     認識凡塵清唱,是在一個網絡詩歌平台上,雖未曾謀面,但讀過她創作的許多詩歌。她的詩很獨特,每一首都帶着悲美的故事,又有不沉淪的精神世界。每一首都有一個靈魂在裸奔,又是如此的聖潔和純美。讓人讀出一種人生感悟的禪韻,禪意,和禪境!

     詩是什麼?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產物,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

詩,是發乎心靈的聲音;是一種傾訴,一種寄託,一種精神生活的譜寫。

     正如凡塵清唱自己所說的:她是佛的女兒,詩的信徒。所以,在詩人的眼中,萬物皆是善良的,美好的,是有靈魂的;哪怕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所以,詩人攝取了這種禪境中的寧靜,用澄明的心境去面對現實,去挖掘筆下詩歌的詩意之光。她皈依佛,又從禪境中走出,書寫着人性的善與哲思的禪。

     讀凡塵清唱的詩,不難讀出一個「禪」字,是禪意劃開了季節的帷幕,她的詩一半是惆悵,一半是喜望;像推開了一扇窗,思想有了翅膀,精神有了依靠,靈魂有了歸宿。讓詩歌呈現一種思無邪,詩無邪,人無邪,心無邪的靈魂之美!

又如另一首:

《凡塵的修行》

嘔心咳血的這一夜

千朵萬朵的梅花

都是死神的同謀

———————

行行清淚  早已濕透她

肉生肉長虛弱的生命

天漸漸的亮了,心也要亮了…

     這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苦,更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吶喊!她想說什麼?她又該說些什麼?她在黑夜的病痛中咬實牙根,是一種掙扎嗎?其實詩人的內心早已釋放了自己,是一種對生命坦然的面對!一句「心也要亮了」,既給予了希望的未來,也給予了詩人的自我安慰,更給予了讀者一種震撼!

     時光流沙,歲月靜好。詩人在細碎的光陰里,捕捉一束心香;在留不住的靜好中懷一襟悠然。只因詩人有一顆如蓮的心,於是,就有了她如蓮的詩歌。在這喧囂的紅塵里,在這面對人生的磨難磨礪中,詩人沒有去埋怨命運,更沒有去消極放棄,而是以更積極的態度,以更理智的生活方式去愛自己的人生。如此的一顆詩心,保持着心靈的寧靜致遠,精神的豐盈和生命的色彩。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曲清唱!


🙏《相忘於江湖》
文/凡塵清唱

一炷香 撩動玄思的心野
誰?卑若微塵 卻浮生未歇
一如料峭西風 冷了詞闕
清骨依舊 芊影打坐三更月
案幾上的薄宣 與熱烈揮墨作別
曾經 隨性自由 孤傲又偏執的女子
就是一片紅爐雪 是那樣的不顧一切
今夜 她灰白的心情 被寂寥堆砌
任文字里的殤離 宿命在緣劫
一半是蘭若 一半是泣血
從此寫盡 一個人孤獨的婉約
與喧囂相忘於詩意的江湖
天涯忘卻 天涯忘卻…

🙏《我是木魚,擊落塵囂三千》
文/凡塵清唱

承受 日夜敲打之痛的木魚
敲落了 半世浮生的警醒
只為消釋 娑婆的俗迷
待眼淚 若水穿塵
我 麻木着自己
不悲不喜 不殤離
沾染 佛性的一身落寂
即使受盡 頭碎欲裂的委屈
誦經聲中 我亦忍住了哭泣
念一聲阿彌陀 修得梵行
若來世再有輪回 一笑風沙敝履
空空 空空空……空空而去……

🙏《孤人詩渡》
文/凡塵清唱

清逸的孤獨者
默誦吟章 落字感傷
似一炷檀香 燃欲盡
心經血染 更著禪詩如許
我佛慈悲 穿透
梵唄漂游的情空
看盡 世間浮塵
聚了又散
誰人筆下的風雲
空笑 孤懷傾寒
當流霜弄了虛白
誰?又能輕渡彼岸!

🙏《孤獨者》
文/凡塵清唱

情緒里的低迷
料峭依舊 雨多風急
像 盛極必凋的櫻花落
喪詩於塵土 腐爛成泥
傷春的清詞 塵風又起兮
我還能去哪里 尋覓禦寒的禪衣
這個腐朽的自己 泛濫着虛無的空寂
在堅強靈魂的背後 卻刻滿了瘡痍
頹靡或悲泣的文字 窒息着舊疾的壓抑
沉溺在消極的冷墨與陽光疏離 

拒人千里 拒絕治癒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禪詩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