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總裁陳毅威 網絡安全服務成剛需 情報平台應信息共享

在過去的一年中,Facebook、英國航空公司、華住集團紛紛中招數據泄露,引來外界關切。

「我們至少在過去八、九個月加了八、九十個人,原因是項目實在太多了,項目越來越大。」3月7日,賽門鐵克(SYMC.O)大中華區總裁陳毅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

隨着數字化的發展,信息的價值凸顯,黑客攻擊的利潤誘惑使其隊伍愈加龐大。陳毅威介紹,相較於歐美國家,中國企業的安全意識雖然近年來有所提升,但仍處於起步摸索階段。此外,網絡安全世界中沒有孤島,單打獨鬥不如聯手應對。

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總裁陳毅威 網絡安全服務成剛需  情報平台應信息共享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總裁陳毅威 圖片來源:賽門鐵克供圖

網絡安全服務成為剛需

賽門鐵克第24期《互聯網安全威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全球網絡活動威脅探測中,中國2018年仍然排位第二,僅次於美國,但中國所占份額相對下降至8.98%。陳毅威就此分析認為,這可能與中國發佈《網絡安全法》後,企業更加重視網絡安全有關。

「我感覺這兩年企業網絡安全意識加強了很多。但對比其他國家,比如歐美國家,滯後了兩三年左右。」陳毅威表示,很多企業近兩年才請專門聘請網絡安全的人員或者部門,研究怎麼應付網絡安全的挑戰,中國企業在網絡安全防護上仍處在一個起步摸索的階段。

賽門鐵克旗下擁有Norton和LifeLock等明星產品,並運行着全球最大的民用互聯網情報網絡之一。自2016年加入賽門鐵克,陳毅威經歷了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蓬勃發展,在形容中國市場的潛力時,他以「非常大」定義市場規模。

中國政府部門近日也披露了相關數據:2018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5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20%。

蛋糕龐大,搶食者也明顯增加。但陳毅威強調其所帶領的賽門鐵克大中華區的穩健發展,而不是追求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市場份額。在他看來,不論是本地還是國外,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將所有機會做完,相反,網絡安全事故多發使得網絡安全服務成為剛需。

不過,陳毅威有意改變近年來賽門鐵克在中國市場「低調」的形象。在接受采訪時,他多次強調「賽門鐵克從未退出中國」,並解釋稱賽門鐵克此前的低調與2013年「斯諾登事件」以及自身的業務格局調整有關。

作為非本土企業,賽門鐵克如何面對中國網絡安全企業的崛起?「網絡安全攻擊不來自於某一個國家,任何國家的黑客都可以有一些攻擊手段。我們是比較全球性的,我們跟本地公司的差別是,我們有條件打通一個平台的概念。」陳毅威表示。

網絡安全企業面對的不僅是同業者的競爭,還有花樣迭出的黑客技術。陳毅威介紹,賽門鐵克2018年收購多家企業,以補足平台不足,吸納顛覆性技術。

合作共享是未來趨勢

全球網絡攻擊數量持續增加,網絡安全保護的相關法律的重要性也得到更多重視。

中國2017年頒布《網絡安全法》,2018年發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今年1月,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法案》(GDPR)生效以來開出首張罰單,法國數據保護委員會對Google開出高達5700萬美元的罰單。

「網絡安全其實跟社會安全基本是一樣的。」陳毅威表示,在法規要求之外,還需要另外製定標準,標準的確立才能規範行為。

在陳毅威看來,有關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健全也具有引導意義。「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黑客每次攻擊成功有很大的利益,高達幾千萬的收入。而做安全防護,防護住是工作本分,反而沒有特別的獎賞。這樣一來,很厲害的年輕人會選擇去做黑客。沒有法律監管的事情就會造成沒成本,黑客被抓到也沒有辦法處理,很多厲害的年輕人當然選擇去做黑客。」

針對網絡安全的保護還可以更進一步。陳毅威表示,已有保險公司在研究針對網絡安全事故的保險。「比如說一個企業中了病毒,三天廠房不能運維,損失了20億人民幣,誰來賠償,能不能買保險?」

在網絡世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網絡攻擊的威脅潛藏在暗處,黑客技術快速更新迭代,即使是強大的網絡安全防護網也可能百密一疏。「網絡安全事情沒有任何一個個人、一個企業,甚至於單一一個國家能解決,所以一定要合作、共享。既有競爭,但是也要共享。」陳毅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我們今年開始會把賽其防護平台所採集到的信息開始共享給所有人共用,大家可以從中找到網絡安全的信息,可以通過平台去響應,實現互補。」陳毅威表示,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越是數字化,信息的價值越大,網絡攻擊會越來越頻繁,共享是唯一的選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