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誇誇群讓6個年輕人聚在了一起,只有晚上他們才有空開會。

晚上九點,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月牙樓里的教室,蘇嘉琦和浙大的五位同學七嘴八舌地聊開了誇誇群的運營問題。一個月多前,她與這些人還互不相識。3月初,誇誇群突然在浙江大學流行了起來,緊接着復旦、清華、北大……誇誇群蔓延至全國。而它的發起者是一名大二學生。

蘇嘉琦是一個愛笑、活潑的東北女孩,在浙大工商管理專業讀大二,團隊里其他人則是浙大理工科學院背景。經歷過四周的熬夜努力,「放彩虹屁」的「誇誇」小程序上線了,事情卻一點沒有變少,白天忙完各自的功課,夜晚就成了這個團隊聚首的時間。

「我今天單車丟了,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求誇。」「丟了仍不暴躁,說明人極為優雅,誇」

「長白頭發了,求誇。」「你竟然有頭發,好羨慕!」

這就是誇誇群的畫風。任何一句話、乃至一個標點符號或者表情,都可以是群友贊美的對象,贊得沒有上限,這就是誇誇群的要義。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2月28號那天晚上,藉助來自豆瓣互相表揚小組的靈感,蘇嘉琦拉了第一個浙大誇誇群,很快就滿了500人的上限。很快,這種幽默搞怪新奇的群聊方式受到追捧,蘇嘉琦第二天便建立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和第五個誇誇群,都是滿滿的500人。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這種形式在全國裂變是靠團隊的另外一個人——應夏寅。他是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大三學生,看到誇誇群火了,敏感的應夏寅立即聯繫上了原先並不認識的蘇嘉琦,隨後他把這種誇誇群的形式推給了復旦大學的同學。

全國性的裂變開始了。復旦、清華、北大、人大、中山大學……全國的高校迅速颳起了一股誇誇群風。「我們浙大的群到目前只有五個,而金華那邊已經有十個了,全國其他高校的群更多。」

「人們需要一個觸發贊美開關的環境」,而誇誇群就是這樣一個環境。誇誇群火遍全國高校,乃至一些行業群,網購平台上也出現了誇誇服務。「這對我們還蠻有沖擊的」,但是應夏寅仍然覺得很興奮,他看到了這種模式的付費可能性。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清華的人剛找我來聊過怎麼把誇誇群發展下去。」蘇嘉琦透露,復旦大學的同學也從中看到了「商機」。

把群升級為小程序,是蘇嘉琦團隊在微信誇誇群產生第二天就開始嘗試的推廣項目。蘇嘉琦藉助小程序的開發,組建了一個團隊,因為學市場營銷的緣故,她負責起了接受媒體采訪、對外談合作和推廣,還在整理「彩虹屁」語錄,希望藉以教大家怎麼誇贊別人。甚至綜藝節目《跑男》也找蘇嘉琦聊過線下組織誇誇活動。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前景似乎一片大好。應夏寅和其他成員負責小程序的代碼撰寫、bug 修改,經常熬到深夜甚至通宵。「我的預警是偏頭痛。」持續近一個月這樣的生活,他病倒過兩次,為了早點把小程序推出來。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然而熱度來得快,去的也快。蘇嘉琦也很快發現,大家誇得欲望沒有了。「會有人進進出出,進來的第500個人一開始會有人誇,後來大家就不誇了。」

「其實還蠻擔心冷下來的。」應夏寅和蘇嘉琦都在監控群里的活躍程度,會主動回應一些無人問津的求誇。應夏寅專門買了一台備用手機,用來加入各類誇誇群。蘇嘉琦也嘗試着更換誇誇主題,做一些收費的嘗試,但也只侷限於二、三十塊錢的范圍內。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新鮮感過後,也有不少人質疑這種無上限的誇贊意義在哪里。

一位浙大學長當着蘇嘉琦和應夏寅的面接受我們采訪,直言不諱地指出誇誇群里的誇贊,除了搞笑和噱頭,能不能站得住腳乃至幫助到人,都是問題。一對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坦言,在找工作時需要互相鼓勵,不過誇誇群里那種陌生人毫無根據的誇贊,並沒有相互的鼓勵來得實在。

這是蘇嘉琦團隊想要繼續「誇」下去必須面對的。「我覺得這種誇不是假,而是大家本來就知道這種誇是有一定誇大成分在的。一方面是搞笑,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誇得更有水平,更公益,幫到別人。」

蘇嘉琦看來,誇誇群是和網絡上的「噴子」、線下不好意思褒揚他人形成了一個差異路線,於是便有其存在的價值。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上線後的小程序也「遇冷」,熱度最高的「減了五斤」求誇話題,只有570的閱讀量,誇贊只有7條,完全無法與「誇誇群」建立時的那種熱度相比,網購平台上蹭熱點的誇誇售賣銷量寡淡。

「誇誇」的模式也很容易被復制。火爆後的一個多月後,杭州的廣播電台里也開始了誇誇模式的話題互動,微信搜索「誇誇」關鍵詞,小程序就有28個之多。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除了「創始人」的身份,蘇嘉琦和團隊們的優勢並不明顯,不過他們仍在不斷嘗試新玩法,試圖繼續推動他們的「誇誇事業」。他們想運用短視頻的方式推廣「誇誇」,團隊里夥伴還專門去聽了短視頻運營課程;應夏寅希望把「誇誇」做成一個打破群與群之間壁壘的大平台,加入更多的公益成分。

女大學生創業《跑男》都來談合作 冷清卻來得太快

誇誇團隊的第一張合照。

事實上,不管成敗與否,「誇」這件事已經給他們帶來了意外的「好處」。應夏寅在面試工作時,這段經歷已經給面試官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這次創業嘗試,蘇嘉琦也得到授課老師的特別關注和指導,市場營銷的專業,對她無疑是也是一次實戰訓練課。

能不能「誇」下去或許不重要,他們已經留下了痕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