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可以躲過一劫?

康熙晚年的諸皇子儲位之爭,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激烈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繼承人爭奪事件了。康熙生前有諸多稱號,在位時間最長,清朝第一個盛世開創者,「千古一帝」的尊稱,但是是人就會有缺點,尤其一個政治人物,他的一個缺點很有可能就是這個國家的災難。康熙一生共有皇子35人,其中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經早夭的就有高達14個,這十四個大多數都是幾歲就死了的,後宮之慘烈可見一斑。

雍正王朝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可以躲過一劫?

在剩下的21個皇子中,老四雍親王繼承了康熙的衣缽,便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帝位之爭,在茫茫三十五人中爭奪大位,競爭之慘烈,遠非常人所能想象,每個皇子身後都是一股勢力,有來自皇子母親的外戚勢力,有來自親王的勢力,也有皇子自己的親信大臣,這些勢力為了一個皇位,將朝政攪得天翻地覆。這樣的刀光劍影,遠比我們在電視劇上看到的要慘烈。即便最終當了皇帝的雍正,對於曾經的競爭者,或者有潛力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的其他兄弟都先後進行了大清洗。

在雍正王朝的電視劇之中,雍正也曾重用過老八,但是老八在奪嫡失敗之後還是不甘心,一直對雍正的日常政務進行干涉。在背地里,八爺黨的門人在四處散播雍正的謠言,比如那位裝腔作勢煽動人心的那大爺,就是一個蛀蟲般的反動分子。雍正新政施行不暢,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這些人煽動情緒。而真正讓雍正將老八等人視為垃圾、豬狗的,還是因為八王議政逼宮這件事。

雍正王朝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可以躲過一劫?

老八借滿清貴族對雍正新政的不滿,煽動四位旗主王爺以八王議政的形式對雍正逼宮。若不是十三爺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怕是雍正真的要被這幾個人做出讓步,才能讓八爺黨罷休。雍正原先還給八爺黨留個情面,八王議政之後,他命老三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去抄老八的家。對於老八,他是深惡痛絕。

而老十四在劇中除了在太後死前和雍正爭吵,後來就一直被幽禁,連身邊的人都換了一遍,基本上對雍正已經沒了威脅。

雍正王朝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可以躲過一劫?

在歷史上,雍正即位後,首先要提防的就是老八和碩廉親王,但是由於大位剛定,只好封其高位,極力籠絡,為求穩定人心。之後,雍正將老八削爵禁足,最後以莫須有罪名關在大牢,相傳派人下毒害死,結果之慘,在諸皇子中為最甚。至於老十四就相對獲得了善終,雖然被雍正派去守皇陵,並無召不得返,之後又囚禁於景山宮殿,但是終雍正一生,也沒有對老十四下毒手。要知道,當年在儲位之爭中,老八和老十四是老四雍正最大的敵人和對手,險些還他錯過皇帝之位,其二人的勢力可想而知。

雍正王朝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可以躲過一劫?

那為何二人的結局如此不同呢?主要基於兩點考慮。其一,老十四是雍正同父同母的弟弟,想來即便帝王無情,面對親弟弟也會有憐憫之心吧,只是削其爵位,禁其身罷了,下屠刀的想法未免也過於凶殘了,而且這樣的做法反倒對自己的名聲不好。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十四雖說是康熙有意傳位的人選之一,也有傳聞說他跟老八是一個黨派的,但是老十四這個人對於政治似乎不怎麼關心,他所擅長的只是帶兵打仗,在准噶爾戰役中。老十四也是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民間和大臣們心中有很高威望,雍正想殺他難免有投鼠忌器的顧慮,思來想去還是留下他,這樣反而為自己博得一個胸懷寬廣的美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木劍溫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