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今天是《上海堡壘》上映的第三天,截止8月11日晚上7點,《上海堡壘》今天獲得996.6萬的票房。

低於早於其上映的《使徒行者:諜影行動》、《烈火英雄》、《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只有1.05億,毫無疑問是撲街了。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而《上海堡壘》這部電影為什麼會這麼慘,我之前也多次分析過,一是因為電影本身、二則是因為鹿晗。

客觀來說,如果這部電影僅僅是因為特效或者故事情節不夠格,它還可以憑借中國科幻才開始這一理由博得同情。

但當時誰會想到由鹿晗擔任主演這件事會讓這部電影變得如此狼狽。

這是爛片嗎?當官博對大眾發出這樣的質問時,結果已經很明了了。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在電影上映前,《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帶着主演鹿晗上了何炅、黃磊等人主持的《嚮往的生活》。

當黃磊聽到鹿晗馬上三十的時候,滿臉都寫着驚訝,原來大家眼中的小鮮肉已經要開始奔四了。

且不論鹿晗是不是壓死《上海堡壘》的最後一根稻草,《上海堡壘》卻已經開啟了鹿晗的中年危機。

年齡的增長對於一個演員來說,特別是對一名男性演員來說,更多地時候是一種增值,它賦予了演員一種來自閱歷的滄桑感,而演員的演技也往往是越老越醇。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比如說胡歌,比如說鄧超、比如說靳東、比如說霍建華,他們都是從年輕小生一步步成長過來,魅力不減反增。

但對於靠顏值的流量小生來說,歲月如同是毀容的刀,冷酷無情。

滕華濤說當初選擇鹿晗是因為看中他的少年氣,試問哪一個流量鮮肉沒有少年氣呢?顏值通吃的前提是要有顏值。

那些逐漸老去的流量明星在失去顏值濾鏡後,又該如何全身而退,找到新的出口呢?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當鹿晗的這部電影上映時,盡管差評如潮,吳亦凡和黃子韜還是展現了十足的兄弟情誼,主動為電影做宣傳。

然而結合現在的風評,這一切仿佛感嘆着歲月催人老,年華不易留。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與鹿晗同齡的吳亦凡擱置了電影夢,一心為中國書說唱鋪路,立志要扛起中國的HIPHOP大旗,稍小一點的張藝興忙着做音樂開演唱會,前些時還遭遇了假唱風波,黃子韜倒是比較佛系,自三月在電視劇中出鏡後便沒有多少節目了。

而另一方面,一批又一批年輕的小鮮肉們如同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的冒了出來,蔡徐坤剛從熱搜上撤下來,王一博藉助《陳情令》又大火了一把,TFBOY的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正風華正茂,《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讓人耳目一新

這些新的鮮肉們必將成為資本重新追捧的新星,而老一輩的流量們除了自尋出路別無它法。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憑借着早年積累的資本,他們完全可以學楊冪、趙薇、范冰冰等大咖,以半退休的方式當一個老闆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當然,當了老闆除了退居二線賺大錢之外,奉公守法這一紅線萬不可逾越,盡管范冰冰的粉絲們紛紛為其偶像請願,但復出之路仍然艱難。

流量明星的後路在哪?

《上海堡壘》可以說以一記暴擊毀了鹿晗的電影路,同時也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止住了近年來流量+IP在影視圈圈錢的不正之風。

當票房越來越與口碑掛鈎時,高質量影片的涌現將不斷提升觀眾的觀影要求,而如今流量明星這一標簽往往與爛片捆綁在一起,這勢必導致觀眾對流量明星擔當主演的電影產生抵觸情緒。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上海堡壘》就是一個鮮活的案例,該電影在上映前就因鹿晗擔任主演而遭到唱衰,而事實證明,《上海堡壘》確實是一部不合格的電影。

鹿晗的這次失利,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一次否定,同時也是對現有意義上流量明星的否定。

流量明星之所以能夠成為流量,肯定是有其合理的邏輯,盡管鹿晗在電影上慘遭失利,但他演唱會以及音樂專輯仍然有大量的市場。

鹿晗中年危機從《上海堡壘》開始,流量明星其實不缺後路

其第三張專輯《π-volume.1》在QQ音樂上也取得了45秒1,000,000張的銷量,演唱會也是人聲鼎沸。

與其在銀幕上廝殺,倒不如回歸音樂,像張藝興、吳亦凡一樣玩音樂,做點專業上的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對於那些沒有專業支撐,只能靠顏值撐着的流量明星,被淘汰也並不稀奇。

但我想大部分都是想趁年輕多掙點錢,發展地好可以開個公司,培養自己的新人,發展的不好也可以積攢圈內資源,當個綜藝咖也不是不可以。

流量明星想要找後路其實不難,但想保住體面,就不容易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小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