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發現,《天氣預報》還藏著一個段子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對很多人而言,每每聽到《漁舟唱晚》的音樂,就會想起《天氣預報》。宋英傑便是這個「長青節目」的標誌性人物之一。

他是《天氣預報》的第一位主持人,也是家喻戶曉的「氣象先生」。近年來,他把工作重心放在學術研究上,最新的一部作品,則是從氣象大數據的角度,以生動通俗的語言,梳理和解讀了從古到今的氣象諺語。

氣象科班出身的主持人

宋英傑畢業於天氣動力專業,1993年開始擔任《天氣預報》的主持人。

你可能沒發現,《天氣預報》還藏著一個段子手

宋英傑。出版方供圖

「有某個學科的專業背景,於是主持與某個學科相關的節目,這本是國際上很通行的做法。第一次主持節目,我還不懂什麼叫緊張,無知於是無畏唄。」宋英傑形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憑藉專業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詼諧的語言風格,宋英傑很快變得家喻戶曉,成為觀眾喜歡的「氣象先生」。2012年,又獲得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最高獎「金話筒獎」。

播報天氣時也是「段子手」

《天氣預報》中,主持人出鏡時間一般是一兩分鐘。時間不長,要做的準備工作不少。

以宋英傑自己來說,需要播報天氣的時候,他會在當天下午提前和節目團隊溝通,分配好任務後各自執行,最後合作完成錄製。

他需要在繁多的天氣題材線索中,選出比較重要的或大家有共鳴的,把它們自然地串聯到一起。選擇標準就是「低頭看得更細(精度),抬頭看得更遠(時效),轉頭看得更多(影響)」。

宋英傑擅長講段子。比如,有一年,大年初五是南方天氣的分水嶺,先暖後冷。他順手把《紅樓夢》里的兩個人物植入到預報中,「初五之前是暖意已探春,初五之後是寒氣又襲人。」

因為這些幽默又接地氣的互動,有人說他是主持節目風格化的鼻祖。對播報方式,他確實有一套自己的準則,在內心默默規定了幾個需要遵循的原則。

比如,天氣預報節目的主持人應該做什麼?言說天氣,接通地氣,聚合人氣;與觀眾的關係是什麼?分享陽光,分擔風雨。

「我只是主持風格離自己的性情近一些,也離觀眾的訴求近一些。」宋英傑說,解說的目標就是要讓人們「看得清,聽得懂,記得住,用得著」。

天氣諺語中那些人類智慧

因為工作關係,宋英傑經常會接觸到各類天氣諺語。慢慢地,他也把一部分研究重心放到了這上面,「我從小對二十四節氣感興趣,就是從諺語開始的。諺語是知識的一種眾籌方式,它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傳播和應用。」

你可能沒發現,《天氣預報》還藏著一個段子手

《中國天氣諺語志》書封。中信出版集團供圖

他舉了一個例子:節氣起源地區描述氣候規律的諺語「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其中「清明斷雪」,說的是氣候平均值嗎?不是;說的是歷史極端值嗎?也不是。如果以30年作為氣候基準,它說的是30年中最晚三場雪的平均日期。

「換句話說,『清明斷雪』這句話在節氣起源地區具有95%左右的可信度。為什麼捨棄氣候平均值呢?因為諺語要給準備春播的人們以更高的可信度和安全感,因為「春雪如刀」,終雪對幼苗有極大的危害。」他解釋。

再比如,「燕子初歸風不定,桃花欲動雨頻來」是一句詩,但本質上也是一則天氣諺語:當燕子歸來時,風還很大,風向還很亂;當桃花開放時,春雨就要來了(春雨也常常被稱為「桃花水」)。這是人們藉助動物和植物的表象來推測和描述氣候規律,充滿了智慧。

所以,在宋英傑看來,揣摩天氣諺語,理解氣候規律,可以使人內心有預判,有定力,而不是止於瀏覽明天刮不颳風、下不下雨、降不降溫。

以文字記錄四時風物

如今,宋英傑55歲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仍然被工作占據。近些年,他專注於學術研究,出版了《二十四節氣志》等作品。最新出版的,就是《中國天氣諺語志》。

你可能沒發現,《天氣預報》還藏著一個段子手

圖片來源:宋英傑微博截圖

蒐集散落的諺語,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宋英傑大概總結了一下,第一是讀書,書中有很多依然被應用著的、「活著」的天氣諺語;第二是互動,便捷的網絡互動之下,有大量的諺語被記憶;第三是請教,鄉野採風時,很多老人對一些實用的天氣諺語如數家珍。

另外,他還會向國外的同行請教,逐漸積攢了大量的國外的天氣諺語,其中大多可以找到漢語中的對應版本,可以品味邏輯相合但表述各異的諺語。在宋英傑看來,諺語其實一直沒有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只不過現在換了新的「馬甲」。

例子信手拈來。他說,2015年的倒春寒,催生了一句網絡流行語「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卻差點兒凍死在春天」。這雖然只是一句感嘆,但將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做了淋漓盡致的描述。

再有,氣候寒涼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東北春播的諺語基調是「別急」,為什麼別急?因為穀雨時節之後還可能有晚霜凍,諺語說:「立夏到小滿,種什麼都不晚」。

「但到了本世紀〇〇年代,氣候變暖,東北春播的諺語基調變成了『趕緊』,為什麼?因為穀雨時節之後就很少再有晚霜凍了,諺語說:穀雨到立夏,種什麼都不怕。」他幽默地解釋,「您看,三十年的時候,氣候變了,諺語也在跟著變。諺語其實也是在與時俱進的。」

如今,他仍然會隨手在社交媒體上記錄四時風物的變化,前幾天發了一張照片,配文「白露二候,半山腰的野酸棗熟了。」對他而言,隨時關注氣候與物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kknews你可能沒發現,《天氣預報》還藏著一個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