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微單卡片

微單卡片

再次蛻變-哈蘇xcd55 2.5開箱及幾個標頭使用感受分享

前言:           哈蘇出4433後,從第一代到現在每一款機器都買了,主要原因有2,一是確實很便攜,二是自然色彩解決方案比較適合我這樣的器材黨不用後期了。之前在壇里分享x1d2和907x的時候算是比較滿意但缺點鮮明,尤其是鏡頭,素質雖然還可以體驗確確實實一般。這次哈蘇發布3個新頭和一台新機,第一時間就定了,但讓人意外的是,機器和鏡頭都缺貨到明年了,好在我最想要的55早早到貨,用了這一陣子,來分享一下。誰讓LR沒法解a7r5的raw呢,只能多拍拍哈蘇了,哈哈。 △定個妝,哈蘇登月限量+xcd 55 2.5開箱: △從來沒有想到全款預定還要托人開後門才能先拿到,後來跟大疆的朋友深聊才知道,第一批貨基本上都是給kol和哈蘇死忠粉了,畢竟這類玩家基本只吹不黑 △標準的哈蘇模式,分體擺放,盒子里是個鏡頭包 △哈蘇不欺負窮人,也不跪舔富人,聽說校長的也卡在海關沒有拿到貨,咱就不比比了,即便如此,也沒有配貨或者加價 △都是金屬的,質感沒的說 △鏡頭蓋中間那一大塊是按壓開合的,用起來還可以,就是丑 △遮光罩好評,顏值滿滿還都刻有型號,不容易弄混 △xcd55 黑白橙配色美滋滋,手動推拉切換MF,也多了手動對焦刻度,我等手動檔的福音,尤其是x2d更新了合焦提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掃街了 △Hasselblad  新款V頭新標,大小和長短都很Ok    △72mm好評,基本上常用的uv和濾鏡系統都能直接上,前玉內凹老風格了     △日本製造,如果沒記錯這次是松下,不要小看松下,現在替徠卡哈蘇都在續命呢(bushi...  另外單獨說下,有幾個人反映有曠量無法接受,我這個還有,僅有一絲絲,這在我徠卡鏡頭上很常見,所以沒當回事    △3代人文頭排排坐,在這個焦段,哈蘇算是走了一次彎路,慶幸的是這次一步到位上了康莊大道       △上機,跟907x登月限量真心絕配,感覺x2d已經沒有欲望了。和諧,般配,天生一對 △對比x1d系列,體積重量還是非常和諧的 △最後單獨來一張,這頭在體積重量外觀顏值等等用眼睛看的方面幾乎到了現代鏡頭的巔峰,我在掃街時也經常被搭訕詢問---------------------------------閒話: 開始這個鏡頭之前,想先說說哈蘇的標頭,之前xcd口勉強算的上的總共是3隻,45,45p和65,65和45p在之前我發的x1d2一機3鏡里面提到過,我就簡單說說。---------------------------------    △先說65吧,這個頭是我作為標頭黨必入的,畫質不錯體積也不算特別大,但因為特別容易進灰讓人很煩,而且對焦動靜太大,最可怕的是反裝遮光罩後自動對焦會卡自己的手指。。。前後買了2隻,在55v發布前下定決心賣掉了。                      △這頭是我哈蘇拍娃的主力,雖然各種不方便,但畫質確實不錯,等效50的頭又沒有其他可以選                            △配上x1d2也不算太違和,所以偶爾還是會帶著出門的,不過也因為不夠小,所以還是帶出去很少,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年4月份看到新55頭的樣照的時候就直接把這個頭賣了(朋友簽有保密協議所以我一直也沒怎麼說)---------------------------------    △這個頭是45的2代,我也是前後買了2個,而且很奇怪,在LR里分別是45p和45 II,我也搞不懂為什麼子。當初溢價那麼多,主要還是因為餅干,這個體積真的是完美啊。                                                                      △這個頭因為實在太便攜了,到哪里都可以裝在包包的角落里,但這個頭味道寡淡而不是哈蘇的淡雅風,通俗點講就是沒有一絲德味,拍娃發色膚色也一般,所以我並不是很喜歡,可哈蘇餅干頭就這一隻,我也沒轍,所以在55頭到手之前,我還沒想好出不出,但看完這貼,應該就知道我的答案了。---------------------------------    △再說說這個1代45 3.5,之前以為45p出來這頭就再無生存空間了,可沒有想到,懷念當時那個味道,又入手了。                         △ 好頭當然要拍娃了,哈哈                      △這個焦段掃街也是挺好的          △偶爾在住的邊上拍拍日落什麼的也沒問題,沒有想到,這個頭竟然在55到之前沒有想過出,足以說明玄學對於一個器材黨的吸引力。---------------------------------說完了之前幾個頭,你會發現,哈蘇一直在給你差異化的頭做選擇,每個頭都有點兒意思但不像別家一樣,一個好的標頭帶出去就不糾結。於是,55 2.5出現了。這個頭作為最新的中畫幅鏡頭,銳度解析度這些常規鏡頭已經完全沒有必要測試了,我就先放一些細節和表現不夠理想的地方。 △雖然日常拍攝沒有發現,但對著燈陣測試下來,可以發現幾個特定的角度有明顯的眩光鬼影。回來後又發現當時上了一個uv,非常不嚴謹,只能做個參考了,也懶得再測了。至少這個圖可以看出來,新哈蘇頭依然秉承了老頭的星芒特點    △哈蘇的特點就是不矯正暗角明顯,新頭依然繼承了這個傳統,我之前就說過,這應該是哈蘇設計師酷愛暗角的緣故,什麼頭都給你整個差不多的暗角             △得益於2.5的大光圈,再加上非常友好的近攝能力,日常景深已經足足的了,另外焦外還是老幹部風格,帶一點旋,光斑也不圓,有人驚喜有人吐槽,因人而異吧       △色散控制的挺不錯的,這幾張已經算是比較極限的場景了,只有最後一張有比較明顯的紫邊,其他的所有樣片基本上沒有什麼明顯紫邊,99%的照片是不需要手動矯正的---------------------------------樣片: 不管路人還是家人,正面露臉的我盡量不放了,小孩子就不管了,其他各個場景的隨手拍都放一放                            △得益於更快的對焦速度和精度,拍娃變得更簡單了,上面有2張照片是大寶給小寶拍的,哈蘇的機器用起來確實很簡單                                  △陪著女王逛街隨手記錄也不錯,她說年紀大了沒臉見人,就放點背影吧    △因為小巧方便適合隨身攜帶,所以也能替代手機偶爾記錄一下親朋的關鍵時刻                                              △掃街肯定少不了的,對焦好了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拍起來更隨意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另外強調一點,由於55有距離標尺,手動對焦掃街真的方便很多,好多掃街照片都是我手動對焦的,還有是估焦的                         △跟著老法師的步伐,隨手拍拍隨手發發朋友圈,真的不錯,後期是什麼,咱不知道,哈哈                      △到此一游也必須妥妥的---------------------------------總結一下吧:       這個鏡頭的出現,直接讓我下定決心准備出掉45 45p和65三個鏡頭,足以說明一切。確實,這顆頭在光圈、體積、素質和色彩上做到了一個均衡。但不得不說,第一批拿到鏡頭(包括x2d機身)的很多都是哈蘇吹,某書全網通吹牛皮但對這顆鏡頭的缺點隻字不提,結合哈蘇稀爛的產能,搞的現在全線都在溢價。所以借著這貼,把55跟其他幾個頭都聊了聊,大家在更新時也適當理性一些,沒有一顆哈蘇頭能做到完美還只要24999的,根據需求來吧。再說句題外話,對於新的這一代鏡頭,哈蘇遠遠不止目前發布的3顆(38和90),慢慢來吧,等後面哈蘇給力了,市場也理性了,再逐個逐個體驗過去。來源:Chiphell

[純開箱]哈蘇55v開箱

前言 去年冬天我測試了快10顆手動鏡頭轉接907X的結果。雖然哈蘇那拉跨的電子快門時常讓我拍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但過去一年我用的最多的還是907轉接50 1.4。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哈蘇那基本都在拉風箱的對焦和拉跨的對焦手感。所以當9月哈蘇發布X2D和三款鏡頭的時候,我腦子一熱,直接付了全款沖了。接下來就是各種等。。各種沒貨。。上兩周自己還想過,要不先退了入個M11配輪大和漁人碼頭大佬發的福倫達50f1,結果這周快遞到了。開箱 在這個 」環保「當道的年代,我覺得哈蘇的包裝還是符合它的定位和售價的。盒子基本上是最緊也是最難開的盒子了。我花了半天才把上蓋掀開。相比起來,另一個H牌的盒子一歲的娃都能打開。 打開以後是用塑料紙包裹的鏡頭和遮光罩,H紙盒里面是皮的鏡頭袋和不用讀系列。 揭了塑料紙拍一張。 拿出來拍一張 後口,MADE IN JAPAN 上了和沒上遮光罩的樣子: 鏡頭口徑是67mm的,哈蘇頭好像就沒有統一口徑這一說。45P是62的口徑,65 2.8是67的口徑, 80 1.9是77的口徑。不過好在都是通用口徑,我直接拿了個索尼1635f4的鏡頭蓋裝上去了。(皮一下很開心 ) 同時到的還有907的手把,至少一下多出來5個按鍵 最後,這才是為師的完全體 初步感受 新鏡頭才用了2天。具體的參數什麼的我就不列出來了, 簡單說一下想法基本感受。:鏡頭部分 拋開畫質部分(還沒測試),二代鏡頭比一代鏡頭好用太多。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即便是在907上,對焦速度有明顯提升。當然,別指望跟日系135的機子比較了。只能跟哈蘇一代鏡頭比比 手動對焦友好很多,雖然阻尼還是0,但是對焦行程更接近手動頭了,加上有景深標尺,f8超焦距掃街不是夢 新鏡頭上的」光圈環「設計(升級固件以後可以設定成調節快門,iso,ev)使得整體的操作邏輯更貼近手動鏡頭。如果再進一步,設計成快門,光圈兩個環就更貼近當年哈蘇V系列的使用手感了。 雖然新鏡頭自動對焦變快了,但是還是比不過日系機子。不過我發現在自動對焦的時候,可以先手動擰到大致合焦的狀態,再去半按快門讓機子自動對焦,這樣可以加快對焦速度也減少拉風箱。而且手動+自動的方式也比純手動,擰到位以後放大再確認速度來的快 手把部分:玩907的話,手把早晚得入的。更好的握持+多了搖杆和5個按鍵(4個自定義按鍵+搖杆按下去可以放大)。我的設定是把4個按鍵中的一個自定義為AE-L, 因為哈蘇沒有半按快門AE-L的功能,碰上大光比環境,還是靠自己眼睛鎖定曝光比較好。雖然可以拍RAW然後回去暴力拉回來,但如果你跟小 姐姐出去拍照,路上吹爆了哈蘇的色彩和螢幕,拍完人家連上WIFI要你直接傳圖給她,那還是盡可能前期拍好吧 這次開箱先這樣。。下次有空了把這顆標頭拿來仔細對比一下。 來源:Chiphell

Beauty Behind the Madness – 索尼A7R5上手玩

熟悉索尼微單產品線的朋友們應該都知曉索尼的產品規劃——純7世代機型主打均衡,R走高畫質,S主打視頻,9系列機身主打速度,1系列定位旗艦,自然是照片視頻一把抓。但是從A1開始,索尼顯然是逐漸在規格上追求照片和視頻的平衡,比如A7M4。(當然索尼的刀法也展現的)A7R3是2017年亮相,A7R4是2019年發布,我想如果按照這樣一個節奏的話,如果不是受到_______等等因素的影響,A7R5本來應該在去年就會亮相?不過怎麼說,「好飯不怕晚」?該來的還是來了。 ·我為何選擇A7R5? 我之前寫過一篇盤點A7R4的文章,里面寫到曾幾何時,我也是「嫌棄」高像素的——高感畫質、存儲壓力巴拉巴拉一系列,但是當你真正拿到機器,按下快門拍下照片的時候,一方面高像素帶來的細節的沖擊實在是讓人難忘,二是高像素帶來了更多的「再創作」的空間,到這里的時候,高感畫質(其實我自己最多也就用到ISO6400,基本也是R4和R5上面傳感器我能接受的極限)和存儲壓力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真香」就完了。當初把A7R4A還回去之後,換回了A7M4,這台機器確實不錯,但是還是懷念高像素帶來的細節,以及A7M4的對焦確實還是有些不快,一度想重新買回A7R4A,但是當時已經有了A7R5的Rumor,預估了一下暫時沒有特別急需相機的拍攝機會,於是決定耐心等待A7R5的到來,期間也一直在關注SonyAlphaRumors和TheNewCamera(當然後者真就只能看看哈),看著Rumor的像素值從一億降到9000萬再降到8000萬,最終回歸6100萬。當時默默決定如果像素數還能維持在6100萬,單機身價格25000左右時就果斷搶首批貨。伴隨著發布的腳步越來越近,包括8K視頻錄制、新的對焦系統的參數曝光,我一度估計A7R5單機身的價格會沖到28999,結果發布會一出來就打了我的臉,25999的價格比A7R4發布時還便宜了1000塊錢,發布會公布價格的時候我直接喊出了「_____」。然後就果斷下單了。結合自己的需求,目前計劃的鏡頭組成是FE 24-105mm F4 G OSS,騰龍35-150mm F/2-2.8 Di III VXD和適馬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索尼A7R5發布會上的參數圖)·外觀及樣片 開箱圖我看已經有壇友發了,我就不再重復勞動了(doge ,放幾張隨手拍的外觀圖吧 之前在小紅書上總有人會跳出來說,E卡口因為天生缺陷所以這個做不了,那個也做不了結果索尼不止做出了F1.2光圈的鏡頭,這次終於把防抖做到了8檔,能夠不再被同樣有R5稱號的友商產品嘲諷,這次因為條件有限,沒有做嚴謹的測試,我使用FE 70-200mm F4 G OSS鏡頭的70mm端,快門速度設置為1/15s,手持拍攝5張照片,其中4張是完全清晰的,在實際拍攝體驗上能夠感受到相比於我現在使用的A7M4,亦或者是之前使用的A7R4A,A7R5的防抖效果是有明顯的提升。(當然這跟拍攝者自身也有一定的關系,每個人的體驗可能會有差異) 其實A7R5的機頂設計跟A7M4是同源的,抹掉了左肩的4K和SteadyShot的logo,右邊默認的錄制鍵調整了位置(雖然我還是把它自定義回了C1),模式轉盤也採用了雙層設計,PASM轉盤相對於A7M4而言增加了轉盤鎖,整體握持感而言,感覺A7R5比A7M4要更加扎實。 螢幕一定要多提一嘴,雖然相對於A7R4A,A7R5的像素數稍微少了一點(209vs235),但這次換上了全新的4軸多角度翻轉屏,結合了原來索尼上下翻轉屏和側翻屏的優勢,厚就厚點,無所謂!之前在松下S1H上體驗過類似的設計,屬實方便了不止一點半點。作為一個從單反玩到微單的玩家,我更多時候是在使用取景器拍攝,A7R5換上了來自A1的0.9×放大倍率、100%視野率、944萬像素的電子取景器,畫面相比於A7M4而言要觀感要細膩很多。因為目前ACR(Adobe Camera Raw)還沒法解開a7r5所有類型的RAW,只能用索尼自家的Edit把RAW進行初步後期導成TIFF,再進Lightroom處理導出JPG,所以下面這些圖的畫質肯定是有損的,淺看當做一個參考,我就等著ACR更新之後再修一遍吧。我也吐槽一下ACR,2022年10月的更新里包含了比A7R5還晚發布的佳能EOS R6 Mark...

畫質新旗艦-索尼a7r5首發開箱

意外        沒想到,開賣時間還沒到,機器就到了。昨天早上經銷商到了2台全新的機器,是索尼給出樣的,我讓經銷商跟索尼協商能不能只出一台,另一台賣我(定金是早2個月前就付了的),沒想到索尼痛快答應了,還說了句好聽的「用戶所急就是他們所急」。開箱過程全程有索尼的小姑娘在錄視頻,說這是第一台零售,不想出岔子。昨天到手拍了一會就去喝酒應酬了,後來足球看到7:0結束,今天醒來想想還是先開個箱吧,晚點再用A1做個AB測試,a7r4因為失望早早就賣了只能用a1來對比了。大家關注的問題留個言我也可以都給測一測。開箱: △包裝還是老樣子,不過現在注冊是掃箱子上的碼注冊,不是之前序列號注冊    △配件還是老樣子,r系列跟a1是有充電盒的,忘了拍,補一張 △老樣子了,外觀幾乎跟a7m4完全一樣,跟a7r4倒是有了點差別,看來a7m4的整體反饋確實還不錯 △看正面你永遠分不清是幾代 △區分機器主要是看左側的型號 △跟a74沒差別,握持感也不錯 △這一面跟a74也是一模一樣,不過翻轉屏有變化了    △本次最大更新,索尼在半透膜時代之後,再次有當打的翻轉屏了,當年的無敵翻轉屏真是讓人懷念啊。這次的螢幕素質有明顯提升,不過對比友商也沒什麼優勢,就不單獨說了,菜單也變成了a1這種,而且主菜單還多了主界面有點摸不著頭腦,回頭再研究研究吧 △CFA或者SD雙卡槽,這點比富士Xt5良心(強制降級),保持跟A1一樣,說明索尼確實還是把r系列當畫質旗艦來看待的 △接口也佩奇了    △上鏡頭,不管轉接還是自己鏡頭,總體還是比較和諧的,傻大黑粗真的是很難適應了       △跟A1比一下,基本上都是小改變,這個手把有點小變化我在a74的文章里就說過,不上手把的握持是略好於a1一點點的(在我的手型下)          △最後看一下從a7r3到現在的變化,都是在保持操作習慣的基礎上做小的優化。這里說一說索尼的操作邏輯,索尼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足夠的撥盤和波輪讓你操控方便,而且盡量集中在右手讓你方便單手操作。大量的自定義按鈕讓你不管機器怎麼小改你都能保持習慣,比如我的a74和a7r5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把錄像紅色按鈕自定義成別的功能,以防止誤觸。再加上FN菜單里的常用功能,99%的拍攝調整是不進主菜單的。所以索尼以前菜單那麼爛依然有人買買買,現在菜單慢慢優化到了合格水平,也就沒多少人噴了。真要是適應了索尼,你去用用尼康z9就知道很多設置必須雙手操作是多麼煩人,當然也有人認為嚴肅攝影就是要不怕麻煩。改天我開個貼詳細說說我買z9以後的全面體驗,真的又愛又恨,不像a1一樣,買了這麼久買了2台,從來不突出,但經常願意帶著他。索尼已經慢慢的開始培養了一些用戶習慣(大家再回想一些自己拿到第一台a7的時候什麼樣的心情),這是一個大廠開始有粘性的開始。 做了一些測試,拍了一些樣照,導電腦上一看,哦豁,LR識別不了。索尼一貫的尿性,LR不能解新機raw是常規操作,我真不知道這麼什麼破玩意廠家,去年a74一等就是一個月,2470gm2的矯正文件到現在都沒有,實在是無力吐槽,這幾年索尼佳能尼康富士我都在買首發,唯獨索尼永遠都有這個問題。試了一下LR是未壓縮和已壓縮2種raw都不能解,索尼原廠軟體是兩種都能解,但那個反人類的軟體誰愛用誰用吧。 所以這次開箱是真的開箱,其他方面等LR能解raw我再更新上來吧。 有沒有可能等一段時間降到19k?官價實在是有些高了 意外        沒想到,開賣時間還沒到,機器就到了。昨天早上經銷商到了2台全新的機器,是索尼給出樣的,我讓經銷商跟索尼協商能不能只出一台,另一台賣我(定金是早2個月前就付了的),沒想到索尼痛快答應了,還說了句好聽的「用戶所急就是他們所急」。開箱過程全程有索尼的小姑娘在錄視頻,說這是第一台零售,不想出岔子。昨天到手拍了一會就去喝酒應酬了,後來足球看到7:0結束,今天醒來想想還是先開個箱吧,晚點再用A1做個AB測試,a7r4因為失望早早就賣了只能用a1來對比了。大家關注的問題留個言我也可以都給測一測。開箱: △包裝還是老樣子,不過現在注冊是掃箱子上的碼注冊,不是之前序列號注冊    △配件還是老樣子,r系列跟a1是有充電盒的,忘了拍,補一張 △老樣子了,外觀幾乎跟a7m4完全一樣,跟a7r4倒是有了點差別,看來a7m4的整體反饋確實還不錯 △看正面你永遠分不清是幾代 △區分機器主要是看左側的型號 △跟a74沒差別,握持感也不錯 △這一面跟a74也是一模一樣,不過翻轉屏有變化了    △本次最大更新,索尼在半透膜時代之後,再次有當打的翻轉屏了,當年的無敵翻轉屏真是讓人懷念啊。這次的螢幕素質有明顯提升,不過對比友商也沒什麼優勢,就不單獨說了,菜單也變成了a1這種,而且主菜單還多了主界面有點摸不著頭腦,回頭再研究研究吧 △CFA或者SD雙卡槽,這點比富士Xt5良心(強制降級),保持跟A1一樣,說明索尼確實還是把r系列當畫質旗艦來看待的 △接口也佩奇了    △上鏡頭,不管轉接還是自己鏡頭,總體還是比較和諧的,傻大黑粗真的是很難適應了       △跟A1比一下,基本上都是小改變,這個手把有點小變化我在a74的文章里就說過,不上手把的握持是略好於a1一點點的(在我的手型下)          △最後看一下從a7r3到現在的變化,都是在保持操作習慣的基礎上做小的優化。這里說一說索尼的操作邏輯,索尼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足夠的撥盤和波輪讓你操控方便,而且盡量集中在右手讓你方便單手操作。大量的自定義按鈕讓你不管機器怎麼小改你都能保持習慣,比如我的a74和a7r5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把錄像紅色按鈕自定義成別的功能,以防止誤觸。再加上FN菜單里的常用功能,99%的拍攝調整是不進主菜單的。所以索尼以前菜單那麼爛依然有人買買買,現在菜單慢慢優化到了合格水平,也就沒多少人噴了。真要是適應了索尼,你去用用尼康z9就知道很多設置必須雙手操作是多麼煩人,當然也有人認為嚴肅攝影就是要不怕麻煩。改天我開個貼詳細說說我買z9以後的全面體驗,真的又愛又恨,不像a1一樣,買了這麼久買了2台,從來不突出,但經常願意帶著他。索尼已經慢慢的開始培養了一些用戶習慣(大家再回想一些自己拿到第一台a7的時候什麼樣的心情),這是一個大廠開始有粘性的開始。 做了一些測試,拍了一些樣照,導電腦上一看,哦豁,LR識別不了。索尼一貫的尿性,LR不能解新機raw是常規操作,我真不知道這麼什麼破玩意廠家,去年a74一等就是一個月,2470gm2的矯正文件到現在都沒有,實在是無力吐槽,這幾年索尼佳能尼康富士我都在買首發,唯獨索尼永遠都有這個問題。試了一下LR是未壓縮和已壓縮2種raw都不能解,索尼原廠軟體是兩種都能解,但那個反人類的軟體誰愛用誰用吧。 所以這次開箱是真的開箱,其他方面等LR能解raw我再更新上來吧。 來源:Chiphell

首發吃螃蟹-富士XT5使用感受分享

前言:          自從就貼歸檔看不到後,就沒有再寫過分享帖,有點像自己的寶藏被父母藏了起來立馬興致寥寥的感覺。最近折騰了很多器材,被問的實在有點多,乾脆還是寫一下,畢竟別人再問的時候發個連結過去讓人自己看更方便一點,而且分享文章會有很多有意義的回復,可以讓自己的主觀認知更趨向客觀一點。 △都是近期折騰的,雙11首發那天早上拿到xt5拍了個合影,准備後面慢慢補作業開箱: △首發預定送電池,經銷商給面子沒有溢價,我就額外買個鏡頭回饋一下,正好33 1.4之前玩xpro3沒有買 △專門買的黑色,之前xt系列買的銀色,太容易掉漆了,不知道黑色會不會好一點,配上自己手工定製的快門按鈕,顏值不錯 △先看下正面,腹肌no.1,xt5型號也很顯眼,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換代了 △對焦模式切換還是在老地方,熟悉的人應該還是很適應,以前基本上富士都是常年afs狀態,但是在xt5上,afc已經堪用,所以這幾天拍娃我都是交給afc了 △機身左轉盤,上下有2層,上層是iso,按壓式解鎖 △右邊頂部區域2個轉盤2個按鈕,緊湊實用好看,快門依然可以上紐扣,徠卡幾個上去除了紅色的好看,其他都不和諧,還是上了自己手工做的 △左側下層轉盤是拍攝模式切換,這個因為很少誤觸所以可以直接轉,z9那種還要按住個按鈕才能轉動有點大可不必。刪除回放在一起沒毛病,但富士一貫的問題就是回放的遲滯,xt5也不例外 △右手區域還是差不多老樣子,很習慣,第二層轉盤是錄像模式切換,手握處有個小小的凸起方便握持,但即便如此,整體握持還是不夠舒服,可能是機器實在太小了,比較適合女生或者手小的男士 △這個區域的按鍵按照老習慣自定義一下後,配合多個轉盤和波輪,還有Q鍵,基本上可以做到99%的拍攝不用進菜單調整了 △雙SD有點可惜,典型的為了跟xh系列拉開差距而這樣設定,有些人給廠家洗白說什麼cfa卡貴所以富士是為我們好,這特麼不是扯淡嗎?你給了我可以不用,你不給算個什麼,人家佳能尼康索尼都在更新卡槽,怎麼沒見被罵的,6K視頻一開,想想自己手里面的SD卡能撐多久 △老式翻轉屏,也算是xh2的降級版本,不過拍照黨湊合用用了,慢慢的富士已經不把xt當旗艦了,習慣就好 △33 1.4,58口徑,標頭嘛,我怎麼可能錯過,博士說我快要佩奇108個標頭了,只能說還差的遠,希望能達成這個成就吧 △黑色,跟機身很搭,新1.4系列總體都還不錯,不過體積沒有F2友好 △全天候、360g、最近對焦距離0.3m還有3片ED鏡片,該有的都有了,非常適合日常掛機 △合體,挺和諧,有點a1+35gm的感覺,沒有達到極致,但已經是很可以接受的一套日常搭配了樣照: 基本都是RAW套xt5自帶濾鏡,買富士不就是圖省心嘛,樣片無差別放上來,各位看官自己看相機和鏡頭的特性                                                                                                                     總結: 優點: 1.顏值一直是xt系列最大的競爭力,xt5也不例外,也依然期待xpro42.輕,小巧,很便攜,結合顏值,能帶的出門的相機才是好機器3.cmos屬於xh2下放,高解析度適合更多題材4.對焦明顯提升,已經勉強可以afc拍娃了,這在之前4代想都不敢想,當然,合焦精度對比友商還是差一點5.五個轉盤加上兩個波輪,操控簡直爽翻天,幾乎可以不用菜單6.色彩依然出色,不僅僅是濾鏡,raw格式下發色膚色都沒什麼大毛病7.首發預定送電池,加上續航不錯,直接解決一整天拍攝的煩惱8.視頻性能雖然不算很強,但有6k,實拍效果也不錯9.防抖不錯,照片試了下1/10快門沒問題,視頻拍攝女兒彈鋼琴直接手持拍攝        缺點:1.塑料感嚴重,撫摸有廉價感2.握持不太舒服,大手需要配個手把3.視頻格式給的不夠,強行與xh系列拉開差距4.三折翻轉屏,沒給到位,只拍照片問題不大5.標配充電器都省了,學誰不好學索尼6.緩存太差,高速快門沒拍多久就卡殼了7.高感一般,暗光噪點有點多,畢竟aps的4000萬,不能要求太多8.沒給個cfe卡槽,強行跟xh拉開檔次9.回放有延遲,犧牲清晰度可以解決        總的來說,這是目前顏值+性能+色彩合一體的最強apsc機器,非常適合愛好者普通家用。來源:Chiphell

[開箱]尼康Z9-電子時代,缺了什麼

本人自從接觸攝影以來,大部分時間在尼坑里摸爬,D600--D610--Z6--Z9,一路折騰過來,其中D600上市之初就在澳門豐澤入了一台,結果深陷掉渣門,售後直接給換了D610。但這麼多年,第一台單反確是賓得K-7,也不知道當時腦子里進了什麼,欣然看上了賓得,結果到手以後高感不好,對焦不快也不准,白平衡也不准。如今二手都沒人要,放著落灰了。 D600/D610就不用多說,當時和佳能6D都是入門及全畫幅,都是萬元左右的價格,實體店看過後還是喜歡尼康的快門聲,加上身邊風光老法師都是尼康黨,最終入了尼康。 Z6上市之初距離D600上市也過了6、7年。期間也試用過D810/D850,實在是又重又大,直到Z6上市,直接入了24-70套機+35 1.8+120G XQD卡。又快樂了幾年。直到Z9 上市。考慮到以往旗艦系列的售價,35999還真是香,但看到要加一個鏡頭的價才能買到,手里這點私房錢說什麼也不能便宜了JS。於是只是偶爾關注,京東每次預約也基本耍猴,直到10月有個基友想買z口100-400,順便問了一句z9的價格,竟然可以原價預定,等個把星期就能拿貨。又坐不住了,一直用的兩千萬像素級別的機身,一直想感受一下四千萬級別,加上偶爾的視頻需求......反正給自己找了無數入手的理由。於是有了今天的開箱。 包裝外觀,其實已經開封了 所有配件,注意電池上有個保護蓋,已經被我取掉了 附件特寫,肩帶沒打開,不過感覺比以往的材質更軟了一些第一步肯定先撕膜 舒服了下面來一波機身細節 按鍵背光好評,星空黨福音 與Z6排排坐 以下是一點評價,由於上手不足24小時,還沒有更深入的感受,但就上手這段時間的感受,大概談談:優點:優點就不提了太多了各種測評里都給大家列舉出來了,我就寫幾條我喜歡的          1.按鍵背光          2.傳感器保護簾,對小法蘭距的機器還是很必要的          3.大量的自定義按鍵          4.螢幕翻轉機構,這條算有點也算劣勢,優點是便於各種角度的創作,這自不必多說,劣勢是,機構復雜,排線外露,可靠性存疑。缺點:我就著重說一點,取消機械快門是個激進的做法,帶來的好處是減少震動,連拍提速,拍攝不用考慮快門壽命,等等,但對於天生熱愛機械的男性來說,就缺少了「機械感」,電子快門的聲音簡直是個災難,尤其是單拍的時候。選項里只能調整音量,反正我試過,調大調小都一樣難受。關閉音量又對快門釋放的提示不夠明顯。說到這里稍微延展一點,不討論其他畫幅和攝影方式,從全機械的膠片時代,自動膠片時代,到數碼時代,再到現在我願稱之為電子時代,拍攝一張照片的儀式感越來越弱,甚至手指一按,連震動都沒有幾十張照片就拍好了,獲取圖像越來越簡單,單純評論好壞並沒有什麼意義。這只是個人喜好的問題,畢竟越輕易能得到的東西,越不容易珍惜。最後,認證 xxm710 發表於 2022-11-15 21:46D800世代的大三元,上了轉接環的效果怎麼樣 個人的感覺是,從對焦到畫質,全方位趕不上新世代大三元。而且轉接環又長出好大一截。就…沒有任何優勢。除了價格。 本人自從接觸攝影以來,大部分時間在尼坑里摸爬,D600--D610--Z6--Z9,一路折騰過來,其中D600上市之初就在澳門豐澤入了一台,結果深陷掉渣門,售後直接給換了D610。但這麼多年,第一台單反確是賓得K-7,也不知道當時腦子里進了什麼,欣然看上了賓得,結果到手以後高感不好,對焦不快也不准,白平衡也不准。如今二手都沒人要,放著落灰了。 D600/D610就不用多說,當時和佳能6D都是入門及全畫幅,都是萬元左右的價格,實體店看過後還是喜歡尼康的快門聲,加上身邊風光老法師都是尼康黨,最終入了尼康。 Z6上市之初距離D600上市也過了6、7年。期間也試用過D810/D850,實在是又重又大,直到Z6上市,直接入了24-70套機+35 1.8+120G...

毛子六角星光斑m42微距-Industar61/50mm f2.8

鏡頭名稱來自於1929年在蘇聯開始的工業化十年計劃Industrization,以Tesser型鏡片常用的後綴「 -AR」組成Industar單詞,而61則意味著它是T工業計劃的第61個產品。該鏡頭由校內網好友多年前烏克蘭基輔帶回,因為鏡頭有鑭系玻璃帶輻射,就沒放在家里,天天躺車庫,這一躺就是十年,前些日子給車子換雨刮器無意發現。 鏡頭編號:9002302焦段:50mm光圈:f2.8-16無極可變光圈葉片:12片最近對焦距離:0.3m結構:天塞卡口:m42產地:基輔生產時間:不詳 因為毛子拉跨的裝配工藝,整個鏡頭全是臭機油,擦都擦不干淨,而且整個防潮箱里所有鏡頭都被染上了這個味道 ,沒想到放了這麼久,再打開還是這樣第一時間去找了那個校內好友,雖然後來加了微信,但一聊起來發現,已經十多年沒說過話當初因為賓得機友,在校內和一群人成了好朋友 這顆鏡頭,相繼在賓得K5K7,尼康D800810上服役,當時轉F口沒有調焦筒,轉接FTZ和D800時不能無窮遠合焦,隨即淘寶下單,更換了m42轉z口替他治好了近視眼 Industar61/50mm f2.8為經典的TESSAR結構鏡頭,由G.G.Sliusarev和W.Sokolov設計最初作為FED相機的標頭和HELIOS系列配套鏡頭,當初售價為16盧布,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顯示該鏡頭從1960年生產至2005年。 12片無極調節光圈葉片,不知道是裝配工藝,還是有意為之,反正光圈從從f4-f8期間為六角星(注意是六角星,不是類似現代鏡頭的正多邊形,詳細見圖)多半應該是工藝拉跨吧,f2.8-f5.6之間既不是六角星,又不是圓形,焦外極其生澀扭曲 傑出的光學表現來源於它出色的光學設計和摻加了鑭系稀有元素的光學玻璃STK-6,一種折射率是普通玻璃2倍的光學材料,並且可以同時校正Petzval和色差,並且合理地實現了F2.8的開口率。也由此帶來了,銳利好看的微距解析力 當光圈一旦收小,從f5.6-f8之間便來到了這顆鏡頭最美妙的樣子 光圈f2.8-f5.6的效果,此時的光圈葉片既不是六角星,也不是圓形 寫在最後 這是一顆好友烏克蘭帶回的有趣手動鏡頭,在我給它重獲新生的時間里,我又聯繫上了這位多年不見的老友,想起了很多關於人人網的往事。雖然記不清這顆鏡頭花了多少錢,學生時代大家手頭都不太寬裕的時候,反正這顆來自毛子的鏡頭,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感謝所有大佬看到最後! 彩蛋Industar61/50mm f2.8 m42對比尼康z口40mmf2和適馬F口135art f1.8 來源:Chiphell

R4老矣,尚能飯否?——寫在α7R5發布後的R4使用感受

α7R2對我來說其實是感情很深的一台機器,和我一起走過了大學的四年。即使在2022年的今天,其實R2單論畫質也十分能打。不過隨著自己拍攝節奏的越來越快,最後還是在兩年前從R2升級到了R4。如果不是拍攝風格的改變,我感覺我還能再拿R2戰十年 標題寫的是使用感受,其實不如說是吐槽大會。除了比R2多了對焦搖杆、增加了續航,這兩個優點之外,好像只剩下數不清的吐槽了。 ——外觀篇——外觀沒有什麼好多說的,從第二代開始的家族化設計,最早就是因為喜歡索尼的機身設計感才選擇了索尼。機身對我這個180+的大漢手確實有點小,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在意握持感。唯一能讓我感覺握持感很好的「微單」只有松下的S1H。 機身掛著的是我最常用的鏡頭:90mm f2.8 G,一款在E卡口陣營里很老的鏡頭了,基本上中長焦微距是每個商業攝影師都必備的一顆鏡頭。這顆鏡頭在E卡口里也算是顆老頭了,希望索尼能盡快疊代。 繼續家族化的頂部,可惜R5把C1自定義按鈕換成了錄制按鈕,非常蠢的操作,R5又不是主打視頻的機型。無論是R4還是S3、FX3,我都會把快門按鈕設置成錄制按鈕,明顯會更順手一點。新一代機型把曝光補償撥盤取消了,變成了自定義撥盤,這一點好評。曝光補償撥盤我100%的時間都用不到,存在感最低的東西,還不如砍了這個撥盤,咬咬牙加個肩屏呢。 和R3/R5機身差不多的背面,沒什麼好說的,R5唯一變化的就是這個螢幕結構了,新的翻屏結構好評 側面的SD卡艙又是索尼的一個迷惑操作,R4和α9M2應該是這兩代機身里唯二沒有卡艙鎖的機身。其實我挺喜歡R4這個沒有鎖的卡艙結構的,也很牢固,根本不會誤開,但新一代機身又改帶鎖的結構了,反而艙蓋和機身之間因為裝配問題產生了很大的縫隙。外觀就這樣了,索尼一貫的設計,所謂最難用的相機就是別人的索尼相機,一大堆自定義鍵,根本不知道別人設的是什麼功能。而單反時代的d850/5d4就不會有這種問題,機身上的按鍵直接寫明了各自的功能,可以實現上手即用。其實我覺得索尼可以考慮出一個專門、獨立的顯示屏/EVF切換按鈕,對操控也會友好很多,有時候感應器並不是特別准。——實際使用篇——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垃圾。有些地方甚至不如之前的R2。 一個點一個點吐槽。第一:極慢的寫卡速度,作為一張未壓縮RAW有120M的機器,最快的寫卡速度只有180M/s。這就意味著在激情連拍之後要陷入很長的賢者時間了,菜單在寫卡過程中還是一如既往的卡,這也不能調那也不能調,和單反完全不能比。好在R5在寫卡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這點好評。第二:各種偷著摸著降bit。作為一個以風光主打的機器,超過30S的曝光時間,RAW就會掉到12bit,可以說是很致命的缺陷了,不知道R5有沒有改進。使用Hi+連拍速度也會降到12bit。 第三:十分卡頓的聯機拍攝體驗。風光和商拍可以說是R4最多的兩類受眾群體了。既然長曝掉bit,那商拍呢?那就是非常卡頓的操控體驗,比R2還垃圾。調整參數的時候,撥動撥盤,相機參數的調整十分緩慢,可能你撥一下,過半秒到一秒那相機參數才會變化。想快速從ISO100變到ISO400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慢慢數著從100到400需要撥動6下,然後慢慢的撥撥盤。一旦撥的快了一點或者多撥了一下,那ISO就蹦著400+去了,然後又要經歷漫長的卡頓,再把ISO降回來。這個過程真的十分蛋疼。當從橫拍切換成豎拍的時候,取景器和螢幕互相切換的時候,也會發生蛋疼的卡頓,同時伴隨著各種字體、參數混亂 。我一開始以為只是我的機器有問題,因為在簡中網際網路上根本搜不到相關問題的描述,但換了個機器也一樣。很久之後才在b站上看到有人出視頻,有和我一樣的問題,才知道可能是普遍現象,這種低級錯誤在R2上都見不到,只能說索尼在這方面大退步了。大概是商拍攝影師實在太少了,大家都注意不到這個事吧。除此之外聯機照片傳輸速度也很慢,具體速度沒有測過,但肯定沒官方給自己標的USB Gen3.2的速度。第四:不可用的無線聯機拍攝。α7R4新出來的時候還推廣過新的5GWifi和無線聯機拍攝,實際效果是傳一張圖大概要半分鍾到一分鍾,非常之慢,而且只能配合自家的軟體用,C1的無線聯機無法識別。完全不能用的雞肋功能。 第五:雞肋的觸屏。這幾乎是這一代索尼的通病了,我已經不記得他是一款觸屏相機了……繼續和R2一樣當非觸屏相機用……佳能R5的觸屏和對應的觸屏菜單做的非常好,讓人點選非常方便,而索尼這邊……最新一代的觸摸菜單也做的一言難盡……新一代機型又大改了菜單,不知道索尼怎麼想的,新菜單對我們這種老機型用戶簡直就是迷宮……同樣的菜單排列方式,佳能就沒人說,大家吐槽的問題根本不出在菜單樣式上好嘛……每一代機型都讓用戶要適應新的使用習慣,索尼做的也是很絕的。第六:很差的高感。這點爭議很多,很多人都說R4的高感沒那麼差,縮像素也還行啊什麼的,但我個人的直觀感覺就是不如R2的高感。R2我能開到ISO6400還獲得一個我滿意的高感效果,但R4我就基本很少開ISO3200以上了。這只是我自己的直觀感受。第七:沒有景深合成功能。無論是靜物拍攝還是風光拍攝都十分重要的一個功能,難以想像索尼到第四代機型都不給這個功能。還好到了R5給了 第八:棚拍幾乎不可用的「搖搖樂」功能。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接閃光燈的情況下搖搖樂功能的閃光同步速度只有1/8秒,這意味著在棚拍的情況下,你想要使用這一功能,幾乎要關光所有的環境燈、螢幕、閃光燈的造型燈泡等一切會常亮發光的東西,在完全漆黑的情況下用這個功能,太蛋疼了……第九:從4240萬像素換到6100萬像素,其實變化的感受沒有那麼大。這也不是什麼很大的槽點,所以我就放在最後說了。不過如果是從2400萬像素,或者1200萬像素升級而來的,那6100萬像素的細節感絕對是非常新鮮的。下圖是6100萬像素時的表現,非搖搖樂。不過做了一點景深合成處理。 ——放大細節1—— ——放大細節2—— ——總結——R4作為索尼跳水最快的幾款機型,我是完全不驚訝的,使用下來就真的是一坨稀泥,難以想像2019年了索尼還能造出這樣一坨屎。2022年上半年甚至有一段時間二手價格被a7m3反超……真是丟畫質旗艦的臉。對於R5,其實我一直希望他快點來,又希望他不要來的那麼快。想R5快點來,是因為R4各方面做的實在太稀爛了。不想讓R5來,是因為單從像素、畫質旗艦這一方面,R4其實還沒有什麼直接的對手。無論是佳能的R5還是尼康的Z7II,大家都還在4500萬像素這一梯隊里。先出手的必吃一點參數的虧,畢竟一代機型的生命周期也有3年左右,不如靜候佳能、尼康下一代高像素機器的發布,根據他們的規格再打磨打磨R5也不遲。如果不追求高像素,又沒有什麼預算的話,我完全想不到有任何理由在2022年再去買R4了,雖然也陪伴了我兩年,但這機器簡直就是工業垃圾,完全想不出哪里能誇他,一度想把他出了換佳能R5(要不是因為鏡頭群太貴了)。 ——樣片—— 來源:Chiphell

堅守傳統與性價比之選—適馬24-70 F2.8 DG DN大量實拍體會

為了提供焦段的便利性以及拍攝的高效率而設計 早期的35-70、28-70、28-85、24-85、28-135 光圈不恆定,素質不穩定 直到近代的28-75、24-70、24-105、24-120 恆定光圈鏡頭 標準變焦鏡頭的來歷也可謂一波三折 作為大三元最重要的焦段 24-70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工作用鏡頭 初期的它,雖然擁有F2.8的光圈,但全開光圈實在是表現平平 隨著無反相機的普及,24-70恆定2.8光圈鏡頭也迎來了媲美定焦的素質 今天來聊一聊它 適馬24-70 F2.8 DG DN 最初的它,經歷過一段溢價潮,一波品控輿論 如今距離這只鏡頭的發布已經過去3年 價格也已回到屬於它的合適段位 在如今E卡口標變五花八門的境地,它是否值得選擇?且看其實際表現 從MTF的角度來看,典型的現代鏡頭水準 中心及次中心均高於0.8意味著全開銳度、對比度均屬於高水準 樣片環節 鑒於是工作鏡頭,所有樣片素材大多也取自於工作 我們從實際案例聊聊24-70所要面對的場景 秉承評片不評人的原則,請勿對照片中的人物展開不恰當的討論 自今年夏季起,戶外運動似乎在國內成了熱門項目 露營、槳板、飛盤、腰旗橄欖球、騎行等 6-9月,戶外水域槳板的旺季,有別於散客,小團體的活動會搭建營地天幕作為休息區 此類活動以第一時間讓隊員拿到照片為主,故樣片全部直出,在機內選擇合適的創意風格即可 A7M4我用的最多的是FL和IN這倆,但需要機內微調 初始影調FL對比度太高容易死白死黑,IN太灰,自己微調高光陰影對比度以及褪色項至個人喜好即可 直出依然看天吃飯,特別陰的天氣創意風格也沒用,灰濛蒙的,記錄性拍一下完事 第一步,在隊員到達前的天幕搭建 理論上來說,活動內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拍攝 天幕搭建包含人員交流、集體操作、動作細節等 涉及中近景、全景等畫面,24-70焦段能夠很好的覆蓋這些需要 營地天幕搭建完畢後可以捎上幾張空景,雖說超廣是拍攝空間環境利器 不過在場地足夠大的情況下24mm也是可以完成的,透視變形較超廣還容易控制 樣片均來源於不同場次的活動 活動通常還會有品牌贊助商進行產品的贊助推廣,通常也是必要捎上幾張的 70mm端搭配0.38米的最近對焦距離足矣應對各種除微距以外的特寫的拍攝 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開啟APSC模式獲取105mm視角拍攝更集中的特寫 現代標變在廣角端還擁有媲美微距的最近攝影距離,可以用來拍攝不同風格的靜物題材 不同場次的鄉村郊外槳板水域以及周邊環境細節都可以捎上幾張 24mm端在戶外通常足夠滿足 第二步,隊員集合後的講解介紹 一般由活動主理人、教練以及領隊們向隊員講解活動具體內容安排、注意事項、以及隊員們的簡單自我介紹等 隊員通常有20-30名,此類內容的節奏較快,屬於錯過即無,不可重復的流程 依舊涉及中近景肖像,多人全景互動等,標準變焦鏡頭在此類拍攝中扮演著不可替代而快速切換不同景別的工具 參與活動的很多隊員有些都會帶自己的寵物 這一部分的環節也是抓拍的好題材 不過今年夏季反常的40度高溫真的怕狗子中暑.... 24-70用來抓拍動物基本沒什麼壓力,標變的對焦速度通常都足夠應對 水上槳板部分必須由70-200和200-600拍攝 故直接進入上岸回到營地露營休息環節 這部分包含隊員們開酒、食物、乾杯、合影、日落等細節的互動 依舊都是中近全景等抓拍,我時常在夠不到的時候開啟APSC把焦段拓展到105mm拍攝 為了活動照便於分享,我只拍最小尺寸JPG,A7M4的最小直出大約是800萬像素 所以即使拓展焦段也不會再減少解析度了 以下燈串及掛燈類低光照環境其實已經不適合24-70拍攝了 2.8光圈此時已經非常拙荊見肘,汲取經驗後續我都會帶一隻50ZA或50GM在身上 不過拍到比沒有強,即使強拉高感至12800 回到營地如若時間尚早時還會玩一下飛盤或橄欖球 此類運動的拍攝節奏非常之快,並且需要了解規則、每個角色等 不過並不是專業的運動場地,甚至地面有一定的坡度 不太能使用70-200拍攝了,無法快速移動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24-70使用大景別拍攝 人像 其實除了工作用以外我個人是極少使用標變拍攝主題人像創作 主題人像的拍攝節奏較慢,我通常都是對應環境選擇定焦鏡頭以固定視角慢慢拍 當然了,24-70mm焦段可以包含環境人像、肖像、特寫的全部拍攝了 在只有24-70的情況下我依然會開啟APSC模式拓展105mm視角 實際效果大約是這樣,以下是70mm F2.8大半身肖像 以下是拓展至105mm視角獲取些許壓縮感的大半身像 可以看見背景被拉近了 虛化方面雖然遠不及定焦鏡頭猛烈,勉強也夠 不過既然是24-70當然也要活用廣角來拍攝環境人像 最後 簡單說說吧,素質方面沒什麼可操心的,入手一年半 還依稀記得在星光器材城取貨時插在A7R3試拍放大看細節被震撼到的全開表現 色散基本忽略不計,全焦段銳度媲美GM二代,虛化質量算比較高了,足夠柔和,輕微洋蔥圈 極好的對焦呼吸效應控制,對焦挺快的,不過速度精度總體肯定還是不如GM II 哦對了,廣角端畸變挺大,記得一定要設置機內失真補償為「自動」基本解決 關於進灰問題...我這個是21年2月的批次,外變焦嘛~總歸遲早的 我用了這麼久,仔細看了看,有兩三顆吧,有時用用又沒了~笑死 沒有初期流傳的什麼用不久就十幾顆灰,操心就買新的嘛 其他缺點?830克不算輕,對我這種使了3個月200-600的人70-200GM都不算什麼了... 上穩定器肯定吃力,存錢上個GM II吧,要麼就28-70DN或28-75G2了 對於我這類要捎環境拍攝的來說,28和24真的差很多...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24-70啦,如果你只是慢慢拍照記錄生活,定焦鏡頭可比它好玩多了 24-70有什麼好玩的,只有快節奏的拍攝它才是硬性需求,要麼除非你不喜歡換鏡頭吧 下期預告 旗艦的力量FE 50mm F1.4 ZA VS FE 50mm F1.2 GM 素材拍攝收集中..... 來源:Chiphell

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A7R3掛機初體驗

         「從佳能到尼康,從尼康再到Sony,滅門過程異常慘烈,2014年滅門佳能6D&佳能小三元,2022滅門尼康D850&大三元+105mm,滅門6D已經是小十年前的事情了,不記得什麼感覺了,滅門尼康的痛苦卻依然清晰。也不禁感嘆,當你不在時代的脈搏上,你就會變得異常Cheap,D850&大三元+105m,一共出了3W。也不奇怪,又何止單反是這樣呢,我們曾經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現在除了卷還剩下什麼呢。」 ----------------------------------------------------------------------------------------------------------------------------------------------------------------------------------        「因為我自己手上有一台A7R3,拍照同D850是近似的存在。在出了尼康全套後,又入了A7S3和24-105mm作為視頻設備,這樣視頻和照片就都可以兼顧。唯一差的就是一隻A7R3的掛機頭,正好Sony FE 24-70mm F2.8 GM II ,看了測評,雖然沒有70-200到II影像素質提升那麼強悍,但至少在體積和重量的進步還是明顯的。於是出了手上一直不用Sony FE 70-200mm F2.8 GM OSS。」 ----------------------------------------------------------------------------------------------------------------------------------------------------------------------------------目前攝影、攝像設備: A7S3+24-104mm F4     A7R3+24-70mm F2.8 GMII最近在上海不限飛,考慮入個大疆Air 2S去拍南浦立交橋。----------------------------------------------------------------------------------------------------------------------------------------------------------------------------------    ...

APS-C新紀元:X-H2開箱分享

開帖前,先容許我再喊一次:腹肌南波灣!富士在國慶前夕的9月29號上市了繼X-H2S之後的另一款H系列新機X-H2,距離第一代產品X-H1已經過去四年之久,這次H2宣傳的賣點是全新背照式4020萬像素X-Trans CMOS 5 HR傳感器和高速X-Processor 5處理器,我把我同樣也是第一批購買的X-PRO3置換成這台首次突破4000W像素的APS-C相機,今天到貨就馬上做了這個開箱分享。 帳面來看,這個C幅新旗艦算是當之無愧了。     從X-T2開始,陸陸續續還玩了X-T30,X-PRO3,再到今天的X-H2,鏡頭包括富士主打的23.4,23F2,35F2,50F2,還有變焦10-24,18-55,自己也算半個富士老用戶了,之前說過覺得富士這個品牌很有調性特立獨行,加上深厚的膠片研發底蘊並傳承到現在的膠片模擬上,所以對富士也算愛的深沉,最開始是被他的顏值所吸引,以至於第一台T2玩著玩著玩到PRO3發布的時候,看到騷氣的類旁軸造型,背後開創性的膠卷盒紙片模擬的翻轉屏之後就絲毫沒有抵抗力的置換掉了並且給他配了第一個定焦35F2。    至於為什麼這次要把曾經的摯愛又一次置換成另一個系列,第一是雖然翻轉屏和膠卷紙片模擬墨水屏逼格滿滿,但是平時自己拍照不只是掃街,主要還要拍娃和日常生活記錄,雖然富士做了這塊屏就是不讓你一直回看,但是真的拍人像或者風光靜物等等其他題材的時候,你就知道一直上下翻轉螢幕是多麼讓人抓狂的一件事,一直處在下翻狀態那造型又極其愚蠢和不便,所以要麼就像這次X-H2一樣的翻折,要麼就跟徠卡MD一樣索性就不要那塊內屏,把復古做到極致,加上自己本身也是膠片用戶,這個模擬到後面越來越沒有新鮮感;第二是這次富士把C幅機干到了4000W+的像素,這一點對於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另外還有一億多像素的像素偏移,說是開創C幅新時代一點不過分,而且還有唬人的8K,雖然我覺得這個更像是為了展示自家C幅肌肉並且創立未來C幅的一個視頻的參數基準而做的創新,所以為什麼H2S做了更符合當前時代的4K120P而把8K放在H2身上。     廢話太多,以下純開箱沒有樣片,未來使用上手後會單獨開一貼。 ▲風格高度統一的富士包裝盒,極簡的設計很容易讓我想到徠卡,拿到這個包裝,兩年前開PRO3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快到我碗里來 ▲很多人都覺得不用讀系列,但是我真的建議拿到新機尤其是新品牌或者新系列的時候好好讀一讀說明書,有時候比你網上找教程好用多了。 ▲不會拿來用的背帶、TYPE-C線、充電頭,電池和引線器。 ▲組合式的充電頭 ▲下面一層就是本體 ▲比PRO3更「好用」的翻轉屏 ▲模式切換波輪,老實說之前兩台機子的快門、ISO、曝光補償都可以通過波輪來實現而且開機前就知道參數,這次切換到H2還是需要適應一陣子的。 ▲小小C塞下了4000W+ ▲巨大的肩屏也是這次選擇他的一個因素 ▲H2的接口這次塞下了一個HDMI ▲目前手頭原廠頭出了只剩一個一代23.4,這頭掛H2身上比掛PRO3身上更和諧,尤其是上遮光罩的狀態。 ▲附上ID,這次終於想起來了。 最後的最後,給最新的X-H2和富士停產有一段時間了的160NS來個合影,一個時代打敗了另一個時代,不勝唏噓。銀鹽最終在CMOS的浪潮中走進歷史舞台,現在拍膠卷,更多的是對並不真正屬於我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一種憧憬和緬懷,膠片也許不死,但再也走不進大眾的視野中,也許時至今日依然對富士情有獨鍾也是因為想要去感受曾經富士膠片給人們帶來的那份感動,在數碼時代人變得浮躁,但是我希望富士能夠給我帶來的,甚至給所有用戶帶來的,是真正回歸攝影讓用戶去捕光捉影,體會曾經光線落在膠片乳劑上的那一份純粹。THX。來源:Chiphell

SONY FE 24-70 2.8GM MKII,重新定義標變?

8月底看價格到了心理預期價位,沖了這支GM II 24-70 2.8,應該是阿花未來幾年標變的畫質天花板了。 官網其他的就不搬運了,進入正文:順豐隔天就到了 國行,8月產/特新鮮 真身 這堆按鈕很『PRO』,遮光罩的CPL小窗口很贊,期待很久了。TIGHT太緊了,日常還是SMOOTH。MK1的松緊度在 S/T 2檔之間,其實更合適。光圈鎖定按鈕設計很實用! MIT...S/N數字改為印刷方式,比之前的貼紙 要科學/耐用多了 82口徑,MK1的濾鏡直接裝過來了 11片光圈,和鍍膜發色 體積很和諧 合體照: (設備照由m4+35gm完成)入手後小測:(微信截圖色彩有變化)光軸:24mm很正,四角完全一致,整體場曲比MK1也要一致很多。 70mm:四角一致性比MK1要好很多,試過3隻,70都不錯 中心/近攝畫質:70mm: 24mm 試鏡照分享:24/2.8 近攝/焦外也很贊 70 2.8/有裁剪 70 2.8 24/8 43/11-逆光不錯的 70 3.5 那也去不方便,就花花草草吧70 2.8 高反差色散抑制還是有明顯進步的 70 F4 70/2.8邀請領導來了個半身 挺適合半身的 70 2.8 24 2.8 70 2.8 機身直出/SH 機身/VV2 70 2.8 沒有模型,試了試小屁孩的娃娃。 總體來說確實很棒,近攝提高後,有點愛拿它拍點小物品。逆光整體銳度,操作,手感都很好。阿花的鏡頭設計能力自2018 24GM翻身後,2020的20g,2021的35gm開始持續上漲,品控漸佳,很不錯。GM MK3 更新估計要8年以上了吧,畢竟市場容量小了。 期待早日回歸正常,去川西再走一圈。來源:Chiphell

縱使APO級超高畫質依舊是小眾的狂歡:福倫達Z口35mm與50mm F2AA

大家好,這是一期晚到的體驗分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帶有原生Z卡口的福倫達Z Mount 35mm F2 APO-Lanthar以及Z Mount 50mm F2 APO-Lanthar這兩枚鏡頭(下文簡稱Z35AA、Z50AA)。沒錯,福倫達在沒有動光學結構的基礎上,把之前E口35mm F2AA和50mm F2AA給換殼了。 按理說這明明是個上超薄轉接環就能解決的事情(Z卡口的法蘭距比E卡口短約2mm),可福倫達偏不(不知道是不是強迫症),給新款鏡頭換卡口的同時把外觀也一並重置了。不過你別說,這一下就和之前的「直筒」E口有了完全不同的氣質。 這次「Face Off」在我看來是十分優秀的,點睛之筆在於更錯落有致的外輪廓、與Nikon手動Ai鏡頭一脈相承的標識字體、以及略顯糖果的騷包五彩色,把綠、粉、黃、蘭、白五種顏色做在景深尺及相呼應的光圈上,寥寥幾筆就沖散了沉悶感,讓鏡頭鮮活了起來。 外觀部分我們照例快速通過,Z35AA的長度略長於Z50AA,外觀風格一致,兩者均採用全金屬外鏡筒、對焦環阻尼適中、全程阻尼感均一順暢,光圈環檔位感明晰清脆、帶電子觸點的金屬卡口保障了與Z系列機身間的通訊,Exif信息和防抖補償量在通電後機身都會自動完成設置。 上機後外觀與相對比例如下: 再來張「雙福臨門」: 下面來說說實戰,之前分享過E口版的35AA和50AA的體驗,因為Z口版並沒有更換光學結構,所以這次表現也是類似,用八個字概括就是:焦外復古、素質頂級。Z35AA在中、近物距拍攝時,光圈全開會有輕微的旋焦現象: 同時焦外二線性在逆光樹葉的光斑呈現上也較為明顯: 在最大光圈是它的細節表現就已非常到位,銳度扎實、解析力一流,而且場曲現象被抑製得很好,只要在景深范圍內,畫面中心與邊緣的細節表達能力都能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即使普通鏡頭最疲軟的近攝(1m以內)+全開光圈工況,Z35AA也能表現出犀利的畫質,無論是高反差輪廓邊緣的紫邊色散抑制,還是細節傳達都是同價位段的頂級水準: 普通(2m以外)物距下光圈全開的色散抑制對Z35AA來說就更小菜一碟了: 展現APO光學設計功力的焦外色散(軸向色差)抑制表現也完全不在話下,在光圈全開拍攝時,燈帶邊緣與暗部交界處很難找到發青發藍的色邊,過渡干淨不拖泥帶水。 也正是因為Z35AA的高超素質和略帶環境的親和視角,讓我享受手動對焦儀式感的同時也能安心拍攝各種題材而不必擔心畫質。 下面來說說Z50AA,作為孿生雙子星,Z35AA擁有的特性它也都有,比如即使全開光圈+近攝的惡劣工況下依然有明銳生動的描寫力: 從中心處向四周均一擴散的解析度: 高超的焦內倍率色散抑制能力: 面對高反差毫不動容的焦外色差抑制能力: 以及暗光(或陰影下)的色彩通透度: 就本質來說這兩枚高素質鏡頭的差別只在視角與外輪廓長度而已。 如果你是尼康Z系統用戶,喜歡親和的視角與透視,想傳達一種臨場感,或者是只想體驗下高品質手動鏡頭掛機的感覺,又沒想好買什麼焦段,Z35AA作為萬金油中的極品之一,會很適合你。如果對構圖有自己的理解,相信自己可以在平穩朴實的視角中敘述心境的朋友,那Z50AA真的是到位了。行至文末,突然感慨起來。哎......我是真沒想到為了Z口適配,福倫達會給兩枚AA鏡頭重新設計外鏡筒,無論是元素符號還是標識字體都體現了福倫達的細心與決心而非敷衍。很多被高性能AF鏡頭寵壞的朋友覺得在無反時代,手動鏡頭即便再精緻也無出路,對於主流市場,這句話或許沒錯,但小眾的需求也是需求,這個群體對機械素質的要求並不會因為身處快餐般的無反時代而改變。可惜,能為這群人服務且還在產品線上陸續更新的品牌越來越少了。這也是即使已經分享過E口版,我還是決定再次分享Z口版福倫達鏡頭的原因。再次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來源:Chiphell

哈蘇X1D2 的不成熟體驗 – 寫在新 x2d 發布會之前

     哈蘇X1D2已經玩了很長一段時間,幾次想寫都不知道怎麼下筆,因為這台偏執的機身實在是沒什麼可寫,或者太多可寫…     昨天被哈蘇 x2d 即將發布的新聞刷屏,想想也是時候來個總結,表達一下對新品發布的寄望和期待吧。     外形做工:這應該是能達成共識,最被大家認可的部分,線條分明的整塊金屬加皮質握把,跟一台全畫幅微單差不多的身材,塞進了一片4433的中畫幅 cmos,最終把重量控制在650克,兼顧外觀和握持的協調性,讓硬朗的體態下深藏優雅,輔以金屬按鍵,彈出式的模式撥盤的強烈質感和按壓回彈的手感,時不時都讓人感覺抓著一件精緻的藝術品。     電子取景器:369萬象素,有了徠卡的 sl2系列,sony 的 a1系列這些暴徒,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那種透過取景器帶來的感動並不深刻,方形的設計也讓取景器看上去很小氣,眼傳感器的內陷,還留下了一個大 bug,具體的表現就是對眼鏡人士的不友好,很多時候會因為接觸不到位而無法觸發顯示,你不得不調整取景的位置讓傳感器知道你靠近了,倔強的 EVF才能被點亮。感覺這塊的邏輯是可以靠固件來控制的,希望後續的固件能夠改一改觸發邏輯,有靈敏度的調節選項。     螢幕:3.6英寸觸控螢幕,老玩家對於相機上的觸控螢幕可能多少有些保留,因為印象中各大廠商在這塊的體驗完全停留在上古時代,照片回放的部分尚且只能說勉強流暢,更別提用它來操縱相機了,而哈蘇這部分則更像是一台手機,滑動,長按,拖拽,整體的操作邏輯非常手機化,這部分設計在操作菜單項的時候是值得稱道的,因為它的操作邏輯深入到用戶骨髓,幾乎零學習成本就能上手,而這塊高清高亮可視角度色彩還原都一流的顯示屏還是整個攝影體驗部分最讓人感動的環節,回放的照片會因此而被美化,透過高清螢幕看到的世界和細節是深沉而美好的。     電池:一體化似乎是一種潮流,電池的底部就是機身底部的一部分,按壓以後要繼續往里推一下才能取出,也是一個讓理工男欲罷不能的設計,電池容量3400mah比一代稍微高一點,可以拍差不多3-400張,基本上剛好一場拍攝,如果你還要加上回放選片,wifi 導出,或者有充電焦慮的,配多一塊肯定沒毛病。     至此,這就是我覺得x1d2沒什麼可寫的地方了,因為他太簡單,一塊鐵,一個取景器,一張屏,幾個按鍵,一體化的電池,就把所有給交代了,菜單更是簡簡單單,沒有復雜的邏輯,而真正到了拍攝的環節,這樣的組合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可以說工業設計主導了這台相機的成與敗…     首先就是......熱,非常熱,成都熱,東京也熱,哈蘇就更 TN 的熱,拜緊湊型機身設計所賜,差不多連續拍攝五六十張以後,你就能明顯的感受到機身的熱量,到兩百張以後就有些發燙了,這種燙放在電子設備上首先是會讓你覺得哪里不對勁,而一直拍一直又是好好的,就會讓你對電氣性能產生懷疑,我不是汗手,在室內空調房間使用都感覺有些難抓,而一次室外拍攝,30幾度的天氣手里還要再抓個暖手寶真的很難受,繼而莫名而生一種焦躁,盡管機器使用以來從未死機出錯,但這種隨時好像要出錯的感覺伴隨在拍攝周期里心情可想而知,簡而言之,你沒辦法相信一台已經燙手的電子設備是穩定和可靠的,這部分應該是這台機身最大的槽點。     而關於觸控螢幕的設計,之前誇他體驗好的就是菜單部分的操作,而到了實拍環節,對焦點選擇也是觸摸完成,平時指哪兒打哪兒沒毛病,你甚至可以在用 EVF 的時候把螢幕的左邊設置成操作區,這樣就可以用左手盲操作去指定焦點的位置,盡管這樣的設計充斥著產品經理一廂情願的美好,而實操上並不是這樣,因為即使手小如我也不能次次都把焦點框拖到我想要的位置,而持續發熱的機身會讓手指變的粘稠,一番操作下來指哪兒到哪兒的成功率會大幅度的降低,盡管滿屏都可以是對焦點,但你點下去又極有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不使用 EVF,直接用LCD...

索尼FE PZ 16-35mm F4 G開箱

大概從13  14年開始入了攝影坑, 斷斷續續 設備買了又出, 卻一直沒怎麼拍, 技術也是毫無長進...去年開始玩起了穿越機, 就想拍一些 俯拍工作桌面 飛機焊接安裝一類的視頻. 但由於自己手上只有一個35 1.4 和一個老蛙的微距鏡頭, 視角完全不夠, 就動起了再買一隻廣角鏡頭的心思.本來目標是在某魚上淘一個16-35 F4, 無意間發現sony出了新款, chh上居然也沒開箱! 跟錢包一拍即合, 買下! 貼一下官方介紹: 詳見:官網連結 開箱部分: ▲箱子拿到手就感覺很輕. 取快遞包裹的時候一度以為不是鏡頭 ▲拆開盒子, 鏡頭袋與說明書保修卡 ▲鏡頭不大, 拿在手里輕得雅痞, 之前我都是用35 F1.4,...

徠卡SL2-S入手記

前言:(全是廢話可跳過)       之前去北疆和川藏線旅遊都是6D+大白兔和徠卡Q2的雙機組合,每次玩回來處理照片的時候都感覺Q2比6D好了不是一點點,但因為Q2配的是不能更換的28mm定焦,實在是做不了我的主力機,所以之前其實想更換的是佳能的R5,至於可換鏡頭的徠卡的SL系列我只是偶爾看到,並未真正了解過。正巧前幾天要幫朋友去徠卡專賣店買台Q2,順便就試了一下徠卡SL2,感覺這就是個可換鏡頭的大號Q2啊,這畫質和對焦,不就是我想要的麼~特別是這質感和做工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除了體積和重量,我似乎找不到什麼缺點了(當然覺得價格貴是我的問題)。回家做了一下功課,發現SL2還不是最新的,後面還出了個SL2-S,改善了SL2在對焦和高感上的短板,雖然解析度砍了一半,但價格也便宜了1萬多啊,這還猶豫什麼,直接下手了啊~開箱 包裝的箱子大得匪夷所思,不知道的還以為買的是90-280的長焦套機 看到第一層的泡沫厚度就瞬間理解了,這貴重物品保護得真好..... 機子和鏡頭是分開包裝,紅色可樂標真是顯眼 這個體積就正常了 先看機子,最上面是一疊不會去看的冊子(中文版手冊還得去官網自己下) 第二層是機子和配件 配件一覽 SL2-S來啦,金屬機身,整體風格簡潔硬朗 後面依舊很簡潔,和佳能、尼康那種布滿各種轉輪和按鈕的設計完全不同 頂部來一張,金屬的質感非常好 低角度正面 其實仔細數一下,按鍵也不少,而且很多都可以看你自己的習慣自定義 右邊雙SD卡槽 左邊耳機、話筒和HDMI接口 底部很平整,和徠卡Q2一樣沒有電池蓋 電池是直接按進去,出來的時候解鎖後還要再輕輕按壓一下,這樣電池就不會直接崩出來 和之前版本的SL機子不同,LEICA從白色變成黑色了,感覺低調內斂了不少 當然可樂標還是非常顯眼的 二次曝光來一張 打開蓋子就能看到全新的CMOS了 這樣更顯眼,上面一串金屬觸點用於L卡口的信號傳輸 第一次開機會有可樂標和型號顯示 關機的話就只有個可樂標了 再來說說鏡頭        其實從焦段上來說最合適的掛機頭應該是徠卡自家的Vario Elmarit SL 24-90mm f/2.8-4 ASPH,所以最初我也是計劃SL2-S機身+2490鏡頭,但是SL的機身本來就已經很大很重了(加上電池、手腕帶和肩帶 1Kg往上了),以至於被戲稱為「巨單」,雖說是台無反,體積和重量面對5D之類的單反都「不落下風」,這也是當時我上手店里的SL2時候的第一感受,然後再看看24-90這只鏡頭,好傢伙,比佳能的RF70-200都還要重,1140g!這拿個5D4+70200一樣的體積重量去掃個街什麼的也太痛苦了吧,何況都玩徠卡了,後面怎麼也要搞幾只AA定焦玩呢,所以掛機兼幹活的頭還是得輕一點才行       於是「便宜」又「輕巧」的24-70套機走起來~ 鏡頭的配件就少了 機身寫著Made in Japan,這也是最讓人詬病的地方之一 前後蓋的Leica那肯定不能少 82的大玻璃很亮眼 既然機身是Japan的,那隻能靠Germany的UV來撐場面了 這個遮光罩也是金屬的,質感無敵,里面抗反射的設計和常見的植絨還不一樣 合體,1.8kg,還是蠻重的 樣片 新的固件已經支持左右眼對焦了,這讓我有些意外的驚喜而且6400的高感非常干淨,看來這兩塊主要的升級還是非常給力的(以下為JPG直出)ISO 3200 ISO 6400 ISO 12500,開始能看到噪點了 人物抓拍,眼睛對焦很好用 手持1/5秒,5.5級的防抖還是挺不錯的 長曝 逆光 光影 層次感 多重拍攝 徠卡SL2-S還有個好玩的多重拍攝模式,是連拍8張照片合成1張9600萬像素的照片,所以靠這個模式拍一些風光片就很合適了(以下為DNG直轉JPG) 隨便裁~ 紙的紋路還有油墨都清晰可見 小結:      1、徠卡居然出了一隻可以「幹活」的全畫幅相機   ...

入手了zve10,試試能不能讓我的老狗頭55-210煥發青春

沒什麼技術含量,求輕噴! 懶得看圖文,還有視頻可以選擇 618期間總算入手了降價了的索尼半畫幅微單:ZV-E10!我其實有索尼全畫幅微單和一些鏡頭,一直想入手個備機,覺得拍視頻還是2台相機比較方便,選來選去就看上了ZV-E10。終於不糾結時准備入手時價格開始起飛,高位時達到了1w塊!好在今年6月終於價格回落,最終如願以償地入手了!個人覺得ZV-E10隻是繼承了一些ZV-1的設計理念,其實更像A6000系列的一種變相延續。相比A6400取消了取景器和波輪,對於拍照使用上確實造成很多不便,而又加強了一些視頻方面的功能,讓人感到很香,這個套路大法屢試不爽啊! 另一個入手zve10理由,就還有一些殘幅狗頭,咸魚賣也賣不了幾錢,換更好全幅鏡頭使用頻率也會非常低,不如入手一個低價位的相機把它們利用起來。 以後鏡頭規劃是這樣的:全副系統用標準焦段;殘幅系統使用廣角和長焦焦段。也算湊齊了全焦段吧!鏡頭省下的錢用來買相機的,所以錢並沒有少花,缺點是變得很不專業,優點是有了兩個相機可玩。 雖然現階段索尼的鏡頭群無疑是最有優勢的,但其實半畫幅鏡頭群是遠不如全畫幅鏡頭群,再加上長焦也是小眾焦段,選擇更是非常少: 索尼E 55-210mm ,我是在2016就入手的,狗頭一枚,畫質以肉聞名,優點是價格便宜,重量輕,焦段較好,有防抖。55-210mm焦段(F/4.5-6.3光圈)等效82-315mm,82mm拍拍人像也勉強能用。 要追求畫質的話,就只能上牛頭索尼E70-350mm(起碼在半畫幅算牛頭),這顆黑G鏡頭的素質非常不錯,重量600g出頭,但它的價格其實也可以入手全幅長焦了(適馬,騰龍),我選擇半畫幅除了輕不就是圖個便宜嘛!在加上最廣端為70mm等效105mm了,註定它的使用頻率不會太高,花這麼多錢在家里吃灰就不值得了,綜上,就是我沒有入手它的原因。 當然天涯頭還有2顆,也能當長焦來用(索尼E 18-200mm 和騰龍18-300mm),我的標準焦段有全畫幅鏡頭,再去入手這樣的鏡頭意義也不大。現在長焦鏡頭對我來說並不是生產力或創作工具,就是個玩具而已,圖個樂趣,所以在我的經濟條件沒有巨大改變的情況下,還是會留著55-210。 逛動物園隨手拍攝 長焦除了適合拍風景,就是拍動物了,之前沒有半畫幅相機,把55-210裝在全畫幅相機上損失太大。現在半畫幅的ZV-E10到手了,就帶孩子和它去動物園玩玩(主要還是為了溜娃!),看看這顆老狗頭在新相機上會有什麼表現? 以下圖片都JPG直出,選擇創意風格為生動,後期簡單調色,水平一般,大家多多見諒! 更長的焦段可以直接拍動物的頭部特寫。 使用體驗 總結下,先說優點,長焦的感覺還是有的(空間壓縮感之類的bababababa),這也是現在手機鏡頭很難做到的(很多手機連長焦鏡頭都沒有的)。缺點方面,肉是肯定是肉的,廢片率也是挺高的,上面的圖片挑選的都是比較銳的,下面這張就比較肉了。 再來聊聊氣體方面: 調色 索尼的新相機直出還是算可以,但不調色還是差意思,小熊的能力也只能做簡單調色,區別和原圖不是很大。 動物眼部對焦 這幾張在海邊拍的海鷗,眼部對焦成功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動物的眼部對焦成功率並不能說非常高,有時候會明顯對錯地方(不知道是相機的鍋還是鏡頭的),當然動物園的動物種類多,長得千奇百怪,偶爾對錯也可以理解。 上圖的100%放大。 高速連拍 拍運動的動物,還得高速連拍,技術不夠,太多拍糊了(當然也許是鏡頭的鍋?),這張算拍得成功的。 上圖的100%放大,效果比拍不動的鳥還是差一點。 這張海浪倒挺清晰的。 掃街 長焦掃街能避免尷尬,也算是長焦的優點吧。 人像 55端(等效82mm),如果不追求大虛化,拍個人像是可以的。因為沒有妹子拍,出門還是拍孩子居多,大多數時候都不會配合擺拍,所以也就談不上構圖什麼的了,拍到了回家看下樂呵一下就達到目的了,沒什麼追求。 握持手感 順便談談zve10的握持手感,手把部分還是淺了點,握持感不太好。 最後入手優籃子的L型快裝板,是因為好像只有它家採用白色款。裝上L型快裝板,握持感確實變得非常好了。但重量也增加了100多g,把ZVE10努力減下的重量又補回去了!也是讓人糾結! 最後 最近半畫幅系統挺熱鬧的!索尼ZVE10的降價是不是也和隔壁佳能的半畫幅新機R7和R10有關呢?隨後尼康也發布了Z 30。個人認為Z 30的優勢不大,但R7和R10確實讓索尼半畫幅機身沒有了優勢,現在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索尼的鏡頭群吧。 老實說以我現在生產力和娛樂需求,其實半畫幅相機就可以滿足了,全畫幅系統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小小的奢侈吧! 業余時間做一些產品評測,但肯定不算專業用戶,嚴格來說其實連攝影愛好者都不算!因為確實沒有時間去鑽研攝影技術,只是現在娃需要出去溜,而我又有相機,就順便拿出去拍拍吧,水平不高,讓大家見笑了!充其量算一個「准」攝影愛好者! 至於視頻拍攝我覺得並不需要素質非常高的鏡頭,這顆55-210表現尚可,具體可以參考下我視頻中的拍攝樣片。55-210肯定不上什麼牛頭,真是不銳,但畢竟是長焦,要求不高的話,還是挺好玩的。下次有空再聊聊廣角鏡頭。 來源:Chiphell

富士用戶福音?焦段光圈防抖近攝全都要的17-70/2.8 VC鏡頭…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TAMRON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富士X卡口鏡頭使用體驗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 富士X卡口鏡頭(下文使用鏡頭的代號B070簡稱)是一個已經被很多富士用戶期待了很久的鏡頭,很多索尼用戶已經提前一年多享受到了它的好,現在我這個富士用戶(X-T4)也終於有機會了。 這是枚難得的,同時兼顧視角覆蓋范圍(等效約25.5-105mm),恆定F2.8光圈、光學防抖、且具有一定近攝能力的鏡頭。騰龍B070產地越南、前方為變焦環(軟橡膠)、後方為對焦環(軟橡膠),外鏡頭干淨簡約,沒有任何按鈕與撥鈕,VC光學的開啟與否需要進X-T4機身菜單進行聯動設置,在富士機身上,機身機械防抖(IBIS)與鏡頭光學防抖(OIS/VC)是聯動而不能單獨開啟的。(所謂的你我共進退嘛?) 金屬卡口,由四枚鉚釘固定,鏡頭帶簡易防濺處理,卡口外緣有橡膠環做連接密閉。在之前,富士的變焦掛機鏡皇一直是悶騷的紅標XF 16-55mm F2.8R WR,和騰龍B070相比,兩者均有恆定F2.8與9片圓形光圈設計,我覺得對消費者造成購買傾向的主要差異為:1.負載傾向性:富士紅標XF鏡頭重655g(77mm濾鏡尺寸),騰龍B070則是530g(67mm濾鏡尺寸);2.焦段傾向性:前者(富士)有等效24mm的視角(等效約24-83mm),後者(騰龍)則有更長的焦段覆蓋范圍(等效約25.5-105mm)和VC光學防抖;3.放大倍率傾向性:前者(富士)的廣角與長焦端的最近對焦距離分別為30、40cm,後者(騰龍)則為19、39cm;4.價格差異:前者7500元左右、後者5400元左右。就掛機頭的泛用性而言,富士的特色在於等效24mm的視角、而騰龍則有更大的焦段范圍、更近的拍攝距離、光學防抖以及更親民的購置成本加持。騰龍B070上機後的整體比例如下: 我本身給X-T4加裝了第三方L板,握持面積已經大了不少,配合相對更輕便的騰龍B070,實戰時的平衡感就更好了。騰龍B070標配了蓮花式遮光罩,產地中國,消光內襯為磨砂螺紋處理,裝上後整體如下: 鍍膜發色如下: 騰龍富士X卡口新標變的焦段涵蓋范圍如下(等效約25.5-105mm),如果算上X-T4視頻4K60p的1.18X裁切的話,那長焦段的視角可以進一步擴展到約125mm: 這也是我喜歡這枚鏡頭的原因之一,焦段覆蓋太實用了,一鏡即可迅速適應不同場景的不同構圖需求: 「強泛用性」不止體現在焦段覆蓋,上文說過這枚鏡頭和富士標變鏡皇最大差異除了焦段,還有光學防抖。這是騰龍B070在70mm端(等效105mm視角),開啟機身與鏡頭聯動防抖後,手持使用1/2秒速度(折合105mm視角約5.5檔,物距約3m)拍的照片,我們進行局部放大與黑白處理來看看細節是否模糊: 這樣的防抖效能在我看來是要比主流掛機頭的水準要強上一籌的。下面這張是我將相機高舉過頭頂,利用翻轉取景器構圖拍攝的,當時的抖動與晃動遠比視平拍攝要大,但騰龍B070的強效VC防抖讓我有信心在較暗光線下依舊使用X-T4最低原生感光度(ISO 160)進行拍攝: 所以更強的防抖的意義是什麼?對我來說,更好的防抖能為高低機位(持機的不穩定狀態)拍攝帶來更好的信心與更好的畫質,在空間侷促,不得不使用較為別扭的拍攝姿勢(持機非穩定狀態)時,拍三張,回放時發現都糊了,不得不提升感光度重新拍,此時更強大光學防抖所帶來的更好體驗就會嶄露頭角,拍三張,就能找出一兩張清晰的照片。這也是身為高級掛機鏡頭應有的「強泛用性」體現。 這張照片是使用1/15秒拍攝的: 正是由於強力的防抖,我才能在較暗光環境下,利用全開光圈與協同防抖硬吃極限。高速靜音的RXD馬達與X-T4的配合相當不錯,開啟人眼識別後抓拍的准確率相當之高: 下面我們來說說近攝,在廣角端(17mm)與望遠端(70mm),騰龍B070均能提供很近的拍攝距離,而且主體放大倍率相近,也就是說,無論是需要顧及環境帶透視感、還是隔絕環境帶壓縮感的近攝,這枚鏡頭都能提供穩定的主體畫面占比: 近攝特性能覆蓋整個焦段,是典型的「一魚兩吃」特性,拜光學設計進化所賜,高級掛機頭在保有輕量化的同時,能「玩」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了: 當然,挑毛病的話還是有的,球差讓望遠端的近攝品質稍遜於廣角端,反差與解析力的表現都是廣角端更好。 這枚鏡頭的倍率色散抑制能力不錯,長焦端全開,拍攝金屬反射物的表現如下: 軸向色散仔細看還是有的(焦點前黃、焦點後藍),但在競品梯隊里是上游水準: 騰龍B070的光學結構並不簡潔,16片12組規格的抗眩光的表現如何? 盛夏正午的陽光確實會造成強烈的炫光,但BBAR鍍膜依舊讓整體反差維持在了一個得體的水準,內鏡筒反射抑制也控製得很棒,並沒有因為強光直射而讓整個畫面色彩發灰發白。 在夜景人像拍攝時,我把鏡頭貼近燈珠使其成為前景,入射光依舊沒有給畫面地反差帶來很大的影響: 雖然這種工況應該是定焦乾的活,但B070能硬吃下來也說明其綜合素質的有過硬之處。關於焦外虛化與過渡,這里分兩塊來說,在沒有光斑的情況下,騰龍B070的表現在高級掛機標變里算中上水準,陽光直射下的葉片沒有明顯的生硬輪廓: 光斑出現時,環境反差較低的情況下,表現也OK: 環境反差過高時,就能看到二線性與洋蔥圈: 這也是騰龍B070在擁有眾多優勢一身挑的特性下,少有的遺憾。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這枚鏡頭的長短板:優勢:優秀的畫質;相對輕巧便攜的負重;不錯的近攝能力;不僅具備光學防抖,能力還屬於高水準;價格相對親民;中性:焦段覆蓋范圍傾向中長焦;短板:高反差光斑會出現洋蔥圈;67mm口徑帶來了更明顯的口徑蝕;對富士X系統來說,這是一枚泛用性出色的鏡頭,以富士原廠頭的風格來看,騰龍B070有著與體重不相符的規格(F2.8+防抖)。所謂小孩子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大光圈的紅標XF16-55、強力防抖的黑標XF16-80mm哪個鏡頭更適合日常、旅拍掛機?正在糾結時,它站在了兩者中間,選擇題忽然多了個選項,作題難度變低了嘛?對你(富士定焦黨)或許沒有,但對更多用富士相機日常記錄生活,有不滿足於套頭品質的朋友來說,多一個選項就意味著多一種可能,這也是第三方參與X系統,為其擴容的意義。 以上就是本期鏡頭體驗的全部內容,感謝收看。來源:Chiphell

徠里徠氣的富士 XE4 邪惡白

    對白色沒抵抗力,正好最近沒機器玩,搜羅了一堆小東西打造了一台可以用的道具機,腹肌肆號邪惡白     樣片使用徠卡 SL轉接復刻版Elcan50mm F2拍攝,這支鏡頭中心銳度不錯,邊緣下降比較快,焦外有特色,鏡味古典,非常適合拿來拍人像,重點是體積小巧(老周復刻版做工可以,鏡頭顏值在線,強烈推薦在 m 機上使用,轉接到 sl 上非常不協調,而且因為機身大,鏡頭小,使用上也非常不便,這是一次比較失敗的嘗試,哈哈哈) ---------------謝謝觀賞--------------- 是不是又點偏灰啊    對白色沒抵抗力,正好最近沒機器玩,搜羅了一堆小東西打造了一台可以用的道具機,腹肌肆號邪惡白     樣片使用徠卡 SL轉接復刻版Elcan50mm F2拍攝,這支鏡頭中心銳度不錯,邊緣下降比較快,焦外有特色,鏡味古典,非常適合拿來拍人像,重點是體積小巧(老周復刻版做工可以,鏡頭顏值在線,強烈推薦在 m 機上使用,轉接到 sl 上非常不協調,而且因為機身大,鏡頭小,使用上也非常不便,這是一次比較失敗的嘗試,哈哈哈) ---------------謝謝觀賞--------------- 相機是模型嗎,看上去挺不錯來源:Chiphell

哈蘇xcd120個人使用心得

序言:xcd120購入1年有餘,1分錢的經濟價值都沒給他的主人創造過,拍的主要是模玩,以下是使用下來個人的心德感受 畫質測試一:解析度簡單看一下這只鏡頭的光學素質,光圈f8,raw格式導入lr未做修改 無矯正 默認40點的銳化 輸出銳化關閉樣片1 中心300放大 角角落落300放大 樣片2 焦點300放大 邊緣300放大 樣片3及放大 樣片4及放大 個人觀點xcd135在整個成像面積上都有不錯的解析度畫質測試2:衍射以下f是8,f11,f16,f22的中心畫質,全圖如下 f8 f11 f16 f22 個人觀點f11之後畫質就開始明顯受到影響 f16之後畫質掉的有點厲害 不僅是xcd120 哈蘇x系統衍射極限來的有點早xcd120個人總結:優點:xcd120解析度不錯,在整個4433成像面積上都有很好的清晰度表現缺點:缺點有點多1、放大倍率只有2:1,也就是說最小隻能拍88毫米乘66毫米的物件,這樣的放大倍率用來拍模玩的小細節,小配件實在很著急,官方至今也沒有推出近攝環,鏡頭的性能還是有一點冗餘的,xcd120作為微距鏡頭不能獨當一面,需要更小的畫幅系統與之配合,拍微距放大倍率是很重要的指標,畫幅不一定是。2、4433系統景深較淺,4433獲得和135系統同樣的視角需要額外25%的焦距,導致景深淺,影響微距拍攝3、哈蘇x系統,衍射極限來得過早,f11後可以看到明顯的畫質下降,光圈換景深的操作不可行,不過x系統已經更新了景深包圍曝光,可以後期堆棧。xcd120買了一年了,總體還是堪用的,也出了不少片子,希望x2d早日發布,等的實在有點久了。樣片展示,cjb亂拍的,到處抄作業,有後期。萬代re林德蟲,補色地獄 hottoys 沼澤兵以及波霸 30周年版 萬代r魂g-3,卡比尼的同人版本 hottoys cosbaby曼佬 最後是家里的小貓貓 1/60 iso3200 手持 x1dii在iso6400以下還是可以做一些記錄的 2022.6更新 現在富士的經典負片、理光正片和黑白,以及索尼最新的創意外觀FL可以說是市場上大火的幾款靠濾鏡增加銷量的代表了,不過貌似哈蘇的自然色彩有點不溫不火的序言:xcd120購入1年有餘,1分錢的經濟價值都沒給他的主人創造過,拍的主要是模玩,以下是使用下來個人的心德感受 畫質測試一:解析度簡單看一下這只鏡頭的光學素質,光圈f8,raw格式導入lr未做修改 無矯正 默認40點的銳化 輸出銳化關閉樣片1 中心300放大 角角落落300放大 樣片2 焦點300放大 邊緣300放大 樣片3及放大 樣片4及放大 個人觀點xcd135在整個成像面積上都有不錯的解析度畫質測試2:衍射以下f是8,f11,f16,f22的中心畫質,全圖如下 f8 f11 f16 f22 個人觀點f11之後畫質就開始明顯受到影響 f16之後畫質掉的有點厲害 不僅是xcd120 哈蘇x系統衍射極限來的有點早xcd120個人總結:優點:xcd120解析度不錯,在整個4433成像面積上都有很好的清晰度表現缺點:缺點有點多1、放大倍率只有2:1,也就是說最小隻能拍88毫米乘66毫米的物件,這樣的放大倍率用來拍模玩的小細節,小配件實在很著急,官方至今也沒有推出近攝環,鏡頭的性能還是有一點冗餘的,xcd120作為微距鏡頭不能獨當一面,需要更小的畫幅系統與之配合,拍微距放大倍率是很重要的指標,畫幅不一定是。2、4433系統景深較淺,4433獲得和135系統同樣的視角需要額外25%的焦距,導致景深淺,影響微距拍攝3、哈蘇x系統,衍射極限來得過早,f11後可以看到明顯的畫質下降,光圈換景深的操作不可行,不過x系統已經更新了景深包圍曝光,可以後期堆棧。xcd120買了一年了,總體還是堪用的,也出了不少片子,希望x2d早日發布,等的實在有點久了。樣片展示,cjb亂拍的,到處抄作業,有後期。萬代re林德蟲,補色地獄 hottoys 沼澤兵以及波霸 30周年版 萬代r魂g-3,卡比尼的同人版本 hottoys cosbaby曼佬 最後是家里的小貓貓 1/60...

龍馬之爭!副廠廣角大決戰 適馬14-24 F2.8 DG DN VS 騰龍17-28 F2.8

提到廣角鏡頭,人們首先想到的多半都是風光攝影, 其實,為了表達廣闊的空間和強大的透視張力, 廣角鏡頭在風光以外的很多領域都有著一席之地, 例如空間攝影,紀實攝影,視頻Vlog等, 以拍攝婚紗人像的影樓更是人手一隻廣角必備; 規格上,早年的18-35、17-40、16-35到後來的15-30、14-24、12-24, 如今甚至有全畫幅10-18、9mm之變態大視野, 雖說廣角寸廣寸金,但是相對應不同機位和視角所帶來的透視變形也更加難以控制, 使用難度也更大,需要對廣角的變形規律和空間關系有較全面的認識; 以我個人經驗,18-16mm這個焦段,相對比較容易上手, 我稱其為「溫和的廣角」透視變形容易控制, 溫和的另一面則是相比14-12mm,透視張力、視覺沖擊感較明顯遜之, 我的入門廣角鏡是從一隻便宜的17-35為起點, 而後經手過15-30、14-24、12-24等不同規格, 我的個人感受,14mm是分水嶺, 這個焦段下,擁有足夠強的視覺張力, 畫面邊緣的變形通過練習也不比12mm難控制, 進入索尼E卡口系統後,隨著騰龍適馬的相繼發力, 廣角鏡有了兼顧畫質與性價比的選項, 今日便來聊聊我經手過的兩支鏡頭; 首先是騰龍17-28/2.8 很顯然騰龍鏡頭在定位上與適馬有所不同, 重點在於輕便兼顧畫質和統一的口徑, 由於經手時間短,篇章重點為實拍體驗而非純開箱,故鏡頭本體環節轉載自蜂鳥網圖; 第一次拿到17-28的體驗是良好的, 雖然外觀設計真的是清貧,一個按鍵都沒有, 嬌小的體積和420克的重量顛覆了以往對於廣角鏡頭的印象, 如此輕便的體積使得它適合作為掛機頭,沒有明顯體力負擔當然也會讓人更專注於拍攝本身, 出於統一口徑而犧牲的焦段,我認為這個鏡頭如果再能廣1mm那將會非常實用而有競爭力; 樣片. 實際使用中發覺17-28非常適合集市類場景, 而且嬌小的體積在人群中並不張揚, 搭配一個50mm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內容拍攝; 作為一支超廣變,大部分時候我都會使用其最廣的一端, 有趣的是28mm這個焦段在體驗中卻也不乏是個越用越舒適的視角, 手機的默認鏡頭通常也是25-28mm之間,所以這又被戲稱為手機焦段, 比35mm能稍容納更多的環境卻又不像24mm那樣需要更留意空間的變形是28mm的明顯優勢, 我感覺尤其適合一些有特點的小角落; 小結 簡單說說畫質吧,總體上沒什麼大毛病,中心次中心都夠銳,邊緣畫質仍有提升空間, 也許只能期待G2的到來能讓畫質全方位提升吧, 但是,適馬馬上要出16-28C,規格上是450克, 我認為會較大影響騰龍的競爭力,即使17-28迎來G2, 在畫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沒理由不選擇16-28; 上穩定器拍視頻也許是此類嬌小超廣變的最佳歸宿, 4K+的海鮮市場價格,為預算有限的用戶提供了不錯的性價比選擇; 不過,若是像我一樣純拍照的用戶,一切都將會在使用另一支鏡頭後改變, 沒錯,它就是 適馬14-24/2.8 DG DN ART 沿襲適馬一貫的顏值,14-24的外觀亦是一如既往的黑科技既視感, 扎實的做工和手感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 不到800克的重量對於一支14-24/2.8規格的廣角鏡頭來說,算是眼前一亮, 這種規格在單反系統上都是1KG起,適馬將更好的畫質塞進了這樣的體積內, 確實在發布初期獲得了不小的關注; 重量上雖然幾乎接近17-28的兩倍,但由於鏡頭長度不長, 手感比較敦實,搭配機身時也不會像24-70GM那樣有明顯頭重腳輕的感覺; 傳統的燈泡前組結構雖然有爭議,不過我個人基本不會在超廣上面使用黑柔白柔漸變等濾鏡, 所以不太在意燈泡結構,只是每次用完要記得氣吹吹一下前組灰塵,小心使用即可, 畢竟,真的大手大腳能用毀燈泡頭,平口鏡頭的結果也不會也好不到哪去; 在適馬之前我經手過索尼12-24/4G和老蛙12/2.8、老蛙殘幅9mm F2.8(等效13.5mm) 12mm那種夸張的廣度和變形還真需要足夠的經驗去駕馭,未必適合所有人, 況且當12mm結合高畫質、自動對焦,通常帶來的也是高昂的價格; 14mm,一個折中的選項,在有了溫和廣角的使用經驗下, 這個焦段僅需短暫實拍適應一下便能較快上手, 其所帶來的視覺張力當然也遠勝17mm 樣片是3月30日掃街的全部,求個點贊三連支持,感謝~ 樣片. 人像. 用超廣拍生活向的片子我倒並不會特別避諱變形效果, 就像玩轉魚眼鏡頭那樣,看似粗製濫造實則會有些喜劇效果, 不過如果是拍攝婚禮人像肯定還是要嚴謹的控制透視關系的, 因近大遠小的關系,人物離相機太遠反而會顯得矮小, 貼近相機是拉大長腿的前提,但是足部是不能離畫面邊緣太近, 不然是個人都得45碼大腳,具體留多少空間需要把握尺度, 越是廣,大腳效果越離譜 以下是一些往年的片子。。。 總結. 適馬ART系列從來不會需要擔心畫質, 弱光大光圈手持拍攝下仍需要合理選擇對焦區域, 前後細微的景深差異也會導致畫質不均的錯覺, 所以對焦時需要對畫面重點進行判斷; 相反,不知是索尼負優化還是固件不匹配, 我總覺得14-24的對焦尤其是AFS單次對焦有點慢半拍的感覺, 不知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受; 另外,6000+的海鮮市場價,這個價格區間內結合畫質和規格、AF, 似乎真的是沒有對手; 至於騰龍和適馬怎麼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體積重量, 照片&視頻的需求比例, 對視角的熟悉程度。 之間的權衡與取捨 所以,並不是說17-28就沒14-24好,而是看個人對於大視野的喜好以及對透視變形控制, 以我為例,廣角更多是拍攝風光人像和環境紀實、空間影像,故更傾向於視覺張力而保留14-24, 不過,適馬似乎就快要推出16-28C了,未來的騰龍17-28G2, 龍馬之爭誰能笑道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廣角感覺那種沖擊力就很好玩,可惜一直沒有掛機入門,拍建築物拍人都沒有那種感覺看看你這個圖還能開闊思路和那種感覺個人覺得15往下那種效果比較猛,比較刺激提到廣角鏡頭,人們首先想到的多半都是風光攝影, 其實,為了表達廣闊的空間和強大的透視張力, 廣角鏡頭在風光以外的很多領域都有著一席之地, 例如空間攝影,紀實攝影,視頻Vlog等, 以拍攝婚紗人像的影樓更是人手一隻廣角必備; 規格上,早年的18-35、17-40、16-35到後來的15-30、14-24、12-24, 如今甚至有全畫幅10-18、9mm之變態大視野, 雖說廣角寸廣寸金,但是相對應不同機位和視角所帶來的透視變形也更加難以控制, 使用難度也更大,需要對廣角的變形規律和空間關系有較全面的認識; 以我個人經驗,18-16mm這個焦段,相對比較容易上手, 我稱其為「溫和的廣角」透視變形容易控制, 溫和的另一面則是相比14-12mm,透視張力、視覺沖擊感較明顯遜之, 我的入門廣角鏡是從一隻便宜的17-35為起點, 而後經手過15-30、14-24、12-24等不同規格, 我的個人感受,14mm是分水嶺, 這個焦段下,擁有足夠強的視覺張力, 畫面邊緣的變形通過練習也不比12mm難控制, 進入索尼E卡口系統後,隨著騰龍適馬的相繼發力, 廣角鏡有了兼顧畫質與性價比的選項, 今日便來聊聊我經手過的兩支鏡頭; 首先是騰龍17-28/2.8 很顯然騰龍鏡頭在定位上與適馬有所不同, 重點在於輕便兼顧畫質和統一的口徑, 由於經手時間短,篇章重點為實拍體驗而非純開箱,故鏡頭本體環節轉載自蜂鳥網圖; 第一次拿到17-28的體驗是良好的, 雖然外觀設計真的是清貧,一個按鍵都沒有, 嬌小的體積和420克的重量顛覆了以往對於廣角鏡頭的印象, 如此輕便的體積使得它適合作為掛機頭,沒有明顯體力負擔當然也會讓人更專注於拍攝本身, 出於統一口徑而犧牲的焦段,我認為這個鏡頭如果再能廣1mm那將會非常實用而有競爭力; 樣片. 實際使用中發覺17-28非常適合集市類場景, 而且嬌小的體積在人群中並不張揚, 搭配一個50mm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內容拍攝; 作為一支超廣變,大部分時候我都會使用其最廣的一端, 有趣的是28mm這個焦段在體驗中卻也不乏是個越用越舒適的視角, 手機的默認鏡頭通常也是25-28mm之間,所以這又被戲稱為手機焦段, 比35mm能稍容納更多的環境卻又不像24mm那樣需要更留意空間的變形是28mm的明顯優勢, 我感覺尤其適合一些有特點的小角落; 小結 簡單說說畫質吧,總體上沒什麼大毛病,中心次中心都夠銳,邊緣畫質仍有提升空間, 也許只能期待G2的到來能讓畫質全方位提升吧, 但是,適馬馬上要出16-28C,規格上是450克, 我認為會較大影響騰龍的競爭力,即使17-28迎來G2, 在畫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沒理由不選擇16-28; 上穩定器拍視頻也許是此類嬌小超廣變的最佳歸宿, 4K+的海鮮市場價格,為預算有限的用戶提供了不錯的性價比選擇; 不過,若是像我一樣純拍照的用戶,一切都將會在使用另一支鏡頭後改變, 沒錯,它就是 適馬14-24/2.8 DG DN ART 沿襲適馬一貫的顏值,14-24的外觀亦是一如既往的黑科技既視感, 扎實的做工和手感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 不到800克的重量對於一支14-24/2.8規格的廣角鏡頭來說,算是眼前一亮, 這種規格在單反系統上都是1KG起,適馬將更好的畫質塞進了這樣的體積內, 確實在發布初期獲得了不小的關注; 重量上雖然幾乎接近17-28的兩倍,但由於鏡頭長度不長, 手感比較敦實,搭配機身時也不會像24-70GM那樣有明顯頭重腳輕的感覺; 傳統的燈泡前組結構雖然有爭議,不過我個人基本不會在超廣上面使用黑柔白柔漸變等濾鏡, 所以不太在意燈泡結構,只是每次用完要記得氣吹吹一下前組灰塵,小心使用即可, 畢竟,真的大手大腳能用毀燈泡頭,平口鏡頭的結果也不會也好不到哪去; 在適馬之前我經手過索尼12-24/4G和老蛙12/2.8、老蛙殘幅9mm F2.8(等效13.5mm) 12mm那種夸張的廣度和變形還真需要足夠的經驗去駕馭,未必適合所有人, 況且當12mm結合高畫質、自動對焦,通常帶來的也是高昂的價格; 14mm,一個折中的選項,在有了溫和廣角的使用經驗下, 這個焦段僅需短暫實拍適應一下便能較快上手, 其所帶來的視覺張力當然也遠勝17mm 樣片是3月30日掃街的全部,求個點贊三連支持,感謝~ 樣片. 人像. 用超廣拍生活向的片子我倒並不會特別避諱變形效果, 就像玩轉魚眼鏡頭那樣,看似粗製濫造實則會有些喜劇效果, 不過如果是拍攝婚禮人像肯定還是要嚴謹的控制透視關系的, 因近大遠小的關系,人物離相機太遠反而會顯得矮小, 貼近相機是拉大長腿的前提,但是足部是不能離畫面邊緣太近, 不然是個人都得45碼大腳,具體留多少空間需要把握尺度, 越是廣,大腳效果越離譜 以下是一些往年的片子。。。 總結. 適馬ART系列從來不會需要擔心畫質, 弱光大光圈手持拍攝下仍需要合理選擇對焦區域, 前後細微的景深差異也會導致畫質不均的錯覺, 所以對焦時需要對畫面重點進行判斷; 相反,不知是索尼負優化還是固件不匹配, 我總覺得14-24的對焦尤其是AFS單次對焦有點慢半拍的感覺, 不知其他人有沒有這種感受; 另外,6000+的海鮮市場價,這個價格區間內結合畫質和規格、AF, 似乎真的是沒有對手; 至於騰龍和適馬怎麼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體積重量, 照片&視頻的需求比例, 對視角的熟悉程度。 之間的權衡與取捨 所以,並不是說17-28就沒14-24好,而是看個人對於大視野的喜好以及對透視變形控制, 以我為例,廣角更多是拍攝風光人像和環境紀實、空間影像,故更傾向於視覺張力而保留14-24, 不過,適馬似乎就快要推出16-28C了,未來的騰龍17-28G2, 龍馬之爭誰能笑道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Chiphell

索尼2470GM2首發開箱(更新完成)

       5.26日第一時間拿到手,原計劃使用到端午後再發帖的,無奈酒精刺激神經無法好好睡覺,乾脆起床開個箱吧。與其被動失眠,不如主動熬夜。       5.30更新了測試部分       計劃5.31更新實拍樣片,工作太忙了,現在打字的時候頭都在往下點。       樣片更新在一樓了開箱: △這次竟然沒有要求現場拆封,注冊一下就提貨走人了,結果**姐說忙著賣東西,一張圖沒拍,又讓我傳了幾張給她 △老幾樣,沒什麼好說的,GM標配 △24端最小形態,一手掌握,感覺有點像24-105 △70端最長狀態,無奈現在大家的標變都做外變焦,說實話有點丑,尤其是鏡身變小後這個外變更突兀了 △GM紅標,現在都不止一個自定義按鈕了,我一般設置成眼部識別 △新增的Smooth/Tight開關,可以改變變焦阻尼,原本我想這玩意大可不必吧,實際用了下還挺不錯 △Iris lock開關,這個之前在720gm2開箱的時候介紹過了,為視頻優化 △後玉真是萬年不變 △手動對焦開關    △口徑82,真是不小啊,原以為會進化到77,還是高估了索尼,720的77那是真的像,而2470上濾鏡的機會更多,所以些許遺憾。但是這個最近對焦距離21-30mm真的是想到沒朋友啊,當場萌發了賣掉fe90的念頭。 △沒想到這個電影UV又派上用場了,幸虧賣RF2470的時候買家看不上,最喜歡的UV之一 △看了看手上的索尼鏡頭,好不容易找到個82口徑的135GM對比一下,135GM的體積和重量實際上還是大了一截---------------------------------從短暫的使用來看,飽受1代和友商(體積重量)折磨的我對這次的升級還算挺欣慰的,雖然沒有像720gm2那樣超出預期,但這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願意帶出門的鏡頭了,加上友好的定價,首發數量不小,不用溢價或者期貨等因素, 當然是買了。計劃周末試拍一下各個場景再更新樣片,目前LR也沒有更新鏡頭矯正文件(索尼的常規弱項),有誰需要單獨測什麼的也可以說一聲,我一起測了發上來。---------------------------------5.30日更新:經過周末2天的使用,把這個鏡頭的基本情況都測了一下,把這個鏡頭的整體感受逐一分享一下:近攝:    △24端和70端的最近對焦下直接把焦外的虛化從2.8的程度暴力拉到1.4的程度,對於一些喜歡的虛化又不願意再帶個大光圈定焦的朋友來說簡直福音    △最方便的應該還是隨手拍菜發朋友圈的朋友吧,哈哈       △哦忘了,近攝還方便老法師拍花,嘿嘿焦外:                         △因為最近對焦距離的原因,暴力虛化很簡單,不過在正常拍攝的時候焦外基本上跟2470一代差不多水平,看不出有進步的地方色散:       △直接上極端情況,大家最擔心的70端色散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存在,好在給好幾個群的朋友看來都覺得可以接受銳度:    △說實話,我覺得以後GM頭基本上不用測銳度了,A1這個像素,百分之兩百放大之下,依然沒什麼毛病,之前有人擔心邊緣畫質,我覺得多慮了抗眩光:       △官方說提升了抗眩光的能力,不過在我專門找個幾個場景下,眩光時不時的依然會出現星芒:    △分別是F8和F16的星芒,只能說聊勝於無,講究用吧暗角:    △幾乎看不到什麼明顯的暗角----------------------總結: 1.輕和小,這個不到700g的鏡頭是第一次讓我在使用原廠大三元掛機時沒有太多負擔,配合A1出門遛娃的時候,比使用我最喜歡的一套拍娃裝備R3+RF2470齣門方便很多,這是我最喜歡索尼的一個地方,永遠在堅持高素質的同時還在兼顧體積重量,這是我作為發燒友最看重的指標之一。對比1代,口徑不變的情況下重量減少20%,長度減少16mm,體積減少18%,喜聞樂見。2.中心和邊緣銳度很強,之前有人擔心邊緣果然是多慮了,仔細翻了翻照片,沒有找到翻車的,如果不用抽獎那就無腦用裁切不要擔心邊緣崩。不過要強調的是在最近對焦距離的時候銳度會有所下降。3.呼吸效應控制的還可以,這對視頻拍攝更加友好了,我只是簡單試了下變焦和光圈變化時的反應,比手上的35GM好多了。4.抗眩光能力並沒有像官網說的那樣提升,眩光該有還是有,跟一代沒有什麼區別。5.看這個鏡頭結構就知道星芒不會好看到哪里去,事實也是如此,勉強能用吧。6.色散總體控制的還不錯,廣角端更好一些,長焦端有色散但可接受。7.得益於最近對焦距離,這頭的虛化可以做到很暴力,但虛化並不代表焦外的全部,測了多個場景以及實拍下來,感覺對比一代沒有什麼進步,當然,一代本身焦外就比較不錯了。8.馬達的升級帶來非常棒的對焦,不過因為1代的對焦就挺快了,所以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感受,總之非常快。9.暗角控制出色,幾乎沒有看到明顯的暗角。10.Smooth-tight按鍵給了不錯的阻尼選擇以適應不同場景,想想沒什麼用的功能用起來還挺好。11.這個鏡頭色彩還挺正,跟2470一代幾乎一樣。整體來說,這是對1代一次比較常規的升級,升級的幾個點都是我用得上的,所以跟我一樣喜歡小巧方便但有畫質要求的比較推薦這頭,如果是手持1代想要畫質明顯提升那我就不介意升級了。 漁人碼頭 發表於 2022-5-27 13:20 除了z9沒有買,玩遍了cns三家機身了,表示索尼A1還是最喜歡的,小而強大,不偏科 ... A1目前也有過熱的問題吧,而且4k60沒有超采樣,主拍視頻還是要靠a7s3       5.26日第一時間拿到手,原計劃使用到端午後再發帖的,無奈酒精刺激神經無法好好睡覺,乾脆起床開個箱吧。與其被動失眠,不如主動熬夜。      ...

一不小心把M系統給滅門了…

在19年的時候,因為受到朋友的影響,當然也因為自己攝影器材玩到了一定程度,兩方面的因素都有夾雜在一起,於是順理成章地玩上了Leica的M系統,那個文章相信不少人看過,沒看過的可以隨便看看,M系統器材的更新速度很慢並不是器材黨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玩法,所以就算是3年前的文章放在今時今日依然有點東西: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164375-1-1.html Leica的M系統其實發展的速度真的又慢,又有些跟不上時代,但M系統的優勢一直都還存在,哪怕同時也有著非常嚴重的缺陷,就比如僅限手動對焦這點...可M系統的便攜性以及那些經典的大光圈鏡頭的出色光學素質,是M系統哪怕機身以及數碼時代各種落後依然還能擁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但就像我今天"滅門"說的那樣,疫情的緣故已經很久沒有像樣地旅遊過了,可能回頭有機會再旅遊的話回歸一台M吧,但至少現在,M就暫時滅了吧... 而取代M系統的,才是今天的重點,是我在2020年6月入手之後,經過了將近2年的時間慢慢體會,逐步了解,最後決定徹底取代M系統,來自Hasselblad的X1D II. X1D II並非我第一台中畫幅,當初富士GFX 50第一批上市的時候我就入手了GFX系統,但...真的...被富士傷到了,東西沒有多出色,自己不斷刷機身讓老客戶各種被騙的感受,一氣之下也全都滅了...且再也不見,於是期間就換成了A7 IV以及M系統,而X1D在第一代上市的時候就非常關注,但如同大家所知,第一代的X1D問題非常多,難用的一塌糊塗,好久不久後本質上就是解決了初代各種bug的II代上市了,時至今日,II代都依然沒有推新機的任何消息,因為II代代X1D在攝影領域已經非常出色了,只要你懂的如何玩好它. 首先我們要知道,X1D系列或者這個系統,也是中畫幅的CMOS,正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這話你要信,且必須信,絕非信口開河,也絕對有硬實力讓你心服口服,但X1D系列由始至終都沒有那麼火的根本原因我覺得吧,這個系統太依賴後期了,這和M系統鏡頭足夠好完全不用後期直出也能看完完全全不是一碼事,好了,接下去就要正式開始"看圖說話"了. 上面那張是原片,也就是大家經常說道的"直出",照片的效果...差不多...手機的效果吧...假如我們稍微在這張照片的基礎上套一個Lightroom的自帶濾鏡,就自帶的那種,於是就變成了這樣. 嚴謹起見,附上濾鏡的截圖. 可其實你只要有那麼一點耐心,加上那麼一點求知慾,最後再加上一點實踐的時間投入,你會發現,X1D的"3FR"無損格式可以讓你隨心所欲地,後期,真的是鎖心所欲,當然這還有額外的其它因素,不著急,讓我一點一點為大家揭曉,下面這張就是以為現階段後期水平出來的後期過的照片. 繼續,還是老樣子,直出原圖,普普通通,手機水平~ 後期後的,對比一下吧. 有一點X1D和我之前玩的GFX很相似,那就是中畫幅的CMOS所帶來和全副完全不一樣的氛圍感,這不是鏡頭素質的問題,不管X1D還是GFX現在的鏡頭都是一卵泡的水平,這就是CMOS夠大所體現出來的優勢,底越大,照片越是立體,越是有現場感. 繼續說回後期,數碼時代,後期是攝影必須要經過的一步,別和我說你不喜歡後期,太費時間,實際上相機內部的各種濾鏡啊,色調啊,等等,本身不也是後期的一種體現?至於膠片時代,其實也有,不就是膠片的選擇嘛... 所以後期一直存在,只是多和少的區別,因此請不要忽略後期的價值和重要性,你玩不來玩不好是你自身的問題,那並不是後期不重要的問題. 2022/4/11關於X1D這個系列在使用山最需要注意到,就是ISO,親測ISO 400以上的無損圖片在Lightroom里調整起來不如ISO 400以內來得不影響質感,不開玩笑,真的就是ISO 400以內...因此我的ISO Auto范圍就是100~400,遇到天氣好完全沒有問題,哪怕光圈不夠大也一樣手持無壓力. 但如果一旦室內拍攝的話,三腳架就在所難免...想像一下在室內架三腳架...特別還是吃飯的時候...簡直吃相難看啊... 2022/4/12讓我決心入手X1D II的,其實是下面這顆鏡頭. 這是X1D系統目前為止最適合掛機,最輕,角度最適中的一顆中畫幅的...餅干頭...是的,它的確是餅干頭,只有320g的重量,加上X1D II自身重量766g,一共也就1086g,這是什麼概念呢?之前我旅遊經常帶的M10-P機身是660g,而喜歡掛機的50AA則是300g(Black-Chrome Edition可能略微重點),所以瞧,我很注重攝影器材的重量,因為我不喜歡因為重量影響我旅遊的心情,X1D作為中畫幅而言重量完全沒有明顯的提升,至少起初我是這樣認為的...別急...看下去...(下面這張就是出自XCD 45P) 因為我入手X1D II的時候正好45P剛剛上市,缺貨...這個頭因為起無以倫比的輕,小,快門安靜,便宜等這些優點,上市之初真的很難很難買...所以剛開始我是咸魚找了一顆XCD 2,8/65,大家請注意,因為中畫幅和全副之間焦段需要換算的關系(x0.78),因此65mm=50mm標頭,45mm=32mm.起初用XCD 2,8/65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是的,就覺得很普通,很一般,直到...(下面這張就是出自XCD 2,8/65) 當我等到了XCD 45P之後,轉手出掉了XCD 2,8/65,以為X1D系統完美了...誰知道...45P越用越不對,後期的時候明顯寬容度不如之前的XCD 2,8/65,更別說F2.8和F4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前面提到過X1D系統要控制在ISO 400以內,所以用了一陣子,XCD 45P被我出掉,換回了XCD 2,8/65,是的...二進宮...(下面這張就是出自XCD 45P) 而X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