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據媒體報導,太陽、行星、衛星和小行星都大約處於同一平面上。但為何會這樣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到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據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家納德爾·哈基吉普爾解釋,太陽系當時還只是一團巨大的、不斷旋轉的塵埃和氣體雲,直徑約1200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為地球到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合1.5億公里)。由於這團雲的體積過大,盡管其中只有塵埃和氣體分子,但在其自身質量的壓迫下,它還是開始了坍陷和收縮。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隨著這團不斷旋轉的塵埃和氣體雲開始坍縮,它還變得越來越扁,就像做披薩的廚師將面團甩向空中、旋轉成一張面餅一樣。與此同時,在這團越來越扁平的氣體雲中央,所有氣體分子都緊緊擠在一起,溫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在這種極端的高溫高壓之下,氫氣和氦氣原子開始融合,就此促發了一場長達數十億年的核反應,一顆幼年恆星就此形成——這就是我們的太陽。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在接下來的5千萬年間,太陽一直在不斷成長,一邊從四周收集氣體和塵埃,一邊釋放出大量的熱和輻射。隨著太陽不斷長大,周邊也逐漸清出了一片空地,就像甜甜圈一樣。而隨著太陽不斷長大,氣體雲也在持續坍縮,在恆星周圍形成了一個越來越扁、越來越大的圓盤。

最終,這團雲形成了一個圍繞恆星旋轉的扁平結構,名叫原行星盤。據哈基吉普爾介紹,這個原行星盤的直徑達到了數千個天文單位,厚度卻只有直徑的十分之一。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在此之後的數千萬年間,原行星盤中的塵埃顆粒一直在緩緩旋轉,偶爾會與彼此相撞,有些甚至會結合在一起,逐漸變成了數毫米長的大顆粒,然後又變成了數厘米長的小石子。這些小石子再繼續相撞、繼續結合,最終變成了一個個巨大的天體。這些天體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又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被塑造成了球形的行星、矮行星和衛星。其它天體的形狀則不太規則,比如小行星、彗星和一些小型衛星等等。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雖然這些天體大小各異,但基本都位於同一個平面上,因為構成它們的原材料都來自這一平面。這就是如今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其它天體都在同一平面上圍繞太陽旋轉的原因。

太陽系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原因來自原行星盤

來源:遊民星空